CN209363570U - 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63570U
CN209363570U CN201822142280.6U CN201822142280U CN209363570U CN 209363570 U CN209363570 U CN 209363570U CN 201822142280 U CN201822142280 U CN 201822142280U CN 209363570 U CN209363570 U CN 209363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ail
station
sandbox
buggy
transfer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422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学林
孙鸣
唐广铁
余振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anghao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hangha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hangha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hangha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422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63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63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635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砂浇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包括支架、轨道、转运车以及砂箱,支架固定在地面上,轨道设置在支架上,转运车设置在轨道的上方,砂箱设置在转运车上方,沿着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为合箱工位、下芯工位、填砂工位、震动压实工位、浇铸工位、落砂工位以及分箱工位,在轨道靠近合箱工位的一端设置有带动转运车以及砂箱在轨道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在震动压实工位的位置设置有捅箱机,在分箱工位的位置设置有分箱机,达到了提高煤粉砂浇铸工作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占地面积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粉砂浇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铸造是将通过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的制作过程,根据产品的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来造型,而煤粉砂就是其中的一种砂型。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484286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消失模铸造生产线,包括液压翻转机、三级分离机、永磁分离机、螺旋输送冷却机、三个斗式提升机、储料仓、皮带输送机、造型储料仓、浇注振实台、造型机、双向驱动转运车及两道砂箱循环线。螺旋输送冷却机的出料口高于进料口,可以将物料从低端输送至高端,延长物料在冷却机内的时长,输送机的机壳外侧套有冷却筒,以对冷却机内物料进行换热降温。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煤粉砂进行浇铸时,同样需要对浇铸后的砂箱进行长时间的静置冷却,如果使用现有的生产线,虽然螺旋输送冷却机的出料口高于进料口,可以将物料从低端输送至高端,延长物料在冷却机内的时长,但是这样并不能对浇铸后的砂箱进行充分的冷却,而且这样操作也比较复杂,占地面积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达到了提高煤粉砂浇铸工作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占地面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包括支架、轨道、转运车以及砂箱,支架固定在地面上,轨道设置在支架上,转运车设置在轨道的上方,砂箱设置在转运车上方,沿着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为合箱工位、下芯工位、填砂工位、震动压实工位、浇铸工位、落砂工位以及分箱工位,在轨道靠近合箱工位的一端设置有带动转运车以及砂箱在轨道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在震动压实工位的位置设置有捅箱机,在分箱工位的位置设置有分箱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使用煤粉砂进行浇铸时,将放置有砂箱的转运车放置在轨道上靠近第一驱动件的位置,在对砂箱进行合箱以及下芯之后,第一驱动件会推动转运车以及砂箱向靠近填砂工位的方向移动,当转运车以及砂箱移动到填砂工位的位置后,第一驱动件恢复到初始位置,填砂工位对砂箱进行填砂,同时,工作人员将第二辆放置有砂箱的转运车放置在轨道上靠近第一驱动件的位置,第一驱动件推动第二辆转运车向靠近填砂工位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辆转运车会与第一辆转运车地接并将第一辆转运车推送到震动压实工位的位置,这时桶箱机会对填砂结束后的砂箱进行压实;就这样以此类推,直到浇铸工位结束之后,对砂箱进行静置,然后进行落砂与分箱,这样就完成了煤粉砂浇铸。这样的生产线,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共有上、下两层,在轨道远离合箱工位的一端设置有对转运车以及砂箱在上层和下层之间转运的升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在煤粉砂浇铸的过程中,需要对浇铸后的砂箱进行长时间的静置,所以通常轨道的长度会比较长,通过将轨道设置为两层,在砂箱经过合箱以及下芯之后,在填砂工位完成填砂,然后转运车以及砂箱会在轨道的上层(或者下层)移动,当转运车移动到升降装置内部之后,升降装置会将转运车以及砂箱转运到下层(或者上层),然后,既可以保证静置的时间,也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结构相同,并且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同一侧的端头在同一竖直面上,合箱工位、下芯工位、填砂工位、震动压实工位以及浇铸工位设置在第一滑轨上方,落砂工位以及分箱工位设置在第二滑轨上方,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远离升降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一滑轨上方的转运车以及砂箱转运到第二滑轨上方的摆渡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煤粉砂浇铸时,在第一滑轨上完成合箱、下芯、填砂、震动压实以及浇铸之后,摆渡装置可以将砂箱以及转运车转运到第二滑轨上方,并使砂箱以及转运车能够继续在第二滑轨上移动,然后在对砂箱进行落砂以及分箱,这样就进一步缩短了轨道的跨度,降低了生产线的占地面积,而且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第一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一滑轨远离摆渡装置的一端,在第一升降组件远离第一滑轨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一升降组件内部的转运车以及砂箱推送到第一滑轨上方的第三驱动件,第二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二滑轨远离摆渡装置的一端,在第二升降组件远离第二滑轨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二升降组件内部的转运车以及砂箱推送到第二滑轨上方的第五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转运车以及砂箱在第一滑轨的上层和下层之间转运时,第一驱动组件会将砂箱以及转运车从第一滑轨上推送到第一升降组件内部,然后第一升降组件会在第一滑轨的上、下层之间切换,切换结束之后,第三驱动件将第一升降组件内部的转运车以及砂箱再次推送到第一滑轨的上方;转运车以及砂箱在第二滑轨的上层和下层之间转运过程与转运车以及砂箱在第一滑轨的上层和下层之间转运过程相同,只是第二升降组件通过第二驱动件将砂箱以及转运车推送到第二滑轨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升降组件包括固定架,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第三滑轨的截面形状与第一滑轨的截面形状完全相同,在第三滑轨上方设置有带动第三滑轨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一升降组件对第一滑轨上方的砂箱以及转运车进行转运时,第二驱动件会带动第三滑轨在固定架内部上下移动,使第三滑轨靠近第一滑轨的端头与第一滑轨的上层或下层无缝抵接,然后第一驱动件会间接地把砂箱以及转运车推送到第三滑轨上方,然后第二驱动件带动第三滑轨、砂箱以及转运车向第一滑轨的下层或上层移动,在第三滑轨靠近第一滑轨的端面再次与第一滑轨的下层或者上层无缝抵接时,第二驱动件停止运动,然后第三驱动件将砂箱以及转运车推送到第一滑轨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与第一升降组件的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升降组件对第二滑轨上的砂箱以及转运车的转运过程与第一升降组件对砂箱以及转运车转运的过程相同,只是第二升降组件内部的砂箱以及转运车通过第五驱动件推送到第二滑轨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渡装置包括“工”字形滑轨,“工”字形滑轨水平设置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一端,并且“工”字形滑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工”字形滑轨上方设置有与第一升降组件相同的摆渡车,在摆渡车下方设置有与“工”字形滑轨相适配的滚轮,在“工”字形滑轨远离第二滑轨的一侧设置有将摆渡车内部的转运车以及砂箱推送到第二滑轨上方的第六驱动件,在“工”字形滑轨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摆渡车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之间移动的第四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砂箱在第一滑轨上方经过填砂、震动压实、合模以及浇铸之后,需要将砂箱从第一滑轨上方转运到第二滑轨上方,在转运过程中,第三驱动件会间接地把第一滑轨上方的砂箱以及转运车推送到摆渡车内部,然后第四驱动件带动升降组件向靠近第二滑轨的方向移动,当摆渡车与第二滑轨对齐之后,第六驱动件会将摆渡车内部砂箱以及转运车推送到第二滑轨上方,这样便完成了砂箱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之间的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合箱工位、下芯工位、填砂工位、震动压实工位以及浇铸工位设置在第一滑轨的上层,落砂工位以及分箱工位设置在第二滑轨的上层,第三驱动件与第一滑轨的下层相对应,第五驱动件与第二滑轨的上层相对应,第六驱动件与第二滑轨的下层相对应,第一驱动件与第一滑轨的上层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驱动件在第一滑轨的上方推动砂箱移动,在砂箱移动的过程中完成合箱、下芯填砂、震动压实、合模以及浇铸,然后第一驱动件间接地将砂箱以及转运车推送到第一升降组件内部,第一升降组件向下移动,然后与第一滑轨下层相对应的第三驱动组件会将砂箱以及转运车推送到第一滑轨的下层进行静置;然后摆渡装置以及摆渡车会将砂箱以及转运车转运到第二滑轨的下层,在转运的过程中,第六驱动件将摆渡车内部的砂箱以及转运车推送到第二滑轨的下层,然后第二升降组件将第二滑轨下层的砂箱转运到第二滑轨的上层,在转运过程中,第五驱动件会将第二升降组件内部的砂箱以及转运车推送到第二滑轨的上层,然后砂箱会在第二滑轨的上层进行落砂以及分箱。这样即对浇铸后的砂箱进行了足够时长的静置,还减少了该生产线的占地面积,提高了该生产线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了轨道以及支架,使煤粉砂浇铸的生产线更加连贯,提高了生产线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2.通过设置了双层的轨道,达到了既节省占地面积,又不会缩减砂箱的静置时间,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效果;
3.通过设置了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达到了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保证产品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浇铸生产线的俯视图;
图2是浇铸生产线中第一滑轨部分的主视图;
图3是浇铸生产线中第二滑轨部分的主视图;
图4是浇铸生产线中摆渡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1、支架;2、轨道;21、第一滑轨;22、第二滑轨;3、转运车;4、砂箱;5、第一驱动件;6、升降装置;61、第一升降组件;611、固定架;612、第三滑轨;613、第二驱动件;62、第二升降组件;63、第三驱动件;64、第五驱动件;7、摆渡装置;71、“工”字形滑轨;72、摆渡车;73、第六驱动件;74、第四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包括支架1、轨道2、转运车3、砂箱4、捅箱机、分箱机和第一驱动件5,轨道2通过支架1固定在地面上,沿着轨道2的延伸方向依次为合箱工位、下芯工位、填砂工位、震动压实工位、浇铸工位、落砂工位以及分箱工位,砂箱4放置在转运车3上方,转运车3设置在轨道2上方,第一驱动件5设置在轨道2的一端并且可以带动转运车3以及砂箱4沿着轨道2的延伸方向移动,捅箱机设置在轨道2震动压实工位的位置,分箱机设置在轨道2分箱工位的位置。在使用煤粉砂进行浇铸时,将放置有砂箱4的转运车3放置在轨道2上靠近第一驱动件5的位置,在砂箱4经过合箱以及下芯之后,第一驱动件5会推动转运车3以及砂箱4向靠近填砂工位的方向移动,当转运车3以及砂箱4移动到填砂工位的位置后,第一驱动件5恢复到初始位置,填砂工位对砂箱4进行填砂,同时,工作人员将第二辆放置有砂箱4的转运车3放置在轨道2上靠近第一驱动件5的位置,在砂箱4经过合箱以及下芯之后,第一驱动件5会推动第二辆转运车3向靠近填砂工位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辆转运车3会与第一辆转运车3抵接并将第一辆转运车3推送到震动压实工位的位置;就这样以此类推,直到浇铸工位结束之后,再对砂箱4进行静置,然后进行落砂以及分箱,这样就完成了煤粉砂浇铸。
捅箱机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4672896U的中国专利。
分箱机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公告号为CN108190453A的中国专利。
参照图1和图2,轨道2共有上、下两层,第一驱动件5与轨道2的上层相对应,在轨道2远离第一驱动件5的一端设置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可以将轨道2上层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转运到轨道2的下层,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在经过合箱以及下芯的砂箱4在填砂工位完成填砂之后,第一驱动件5会带动转运车3以及砂箱4在轨道2的上层继续移动,并且砂箱4以及转运车3会被第一驱动件5推送到升降装置6内部,然后升降装置6将转运车3以及砂箱4转运到下层并进行后续需要进行的加工,最后在对砂箱4进行落砂,这样就完成了煤粉砂浇铸的整个过程。因为浇铸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长的静置,通过将轨道2设置成两层,既可以保证静置的时间,也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
参照图1,轨道2包括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通过支架1固定在地面上,第一滑轨21与第二滑轨22的结构相同,并且第一滑轨21与第二滑轨22同一侧的端头在同一竖直面上,合箱工位、下芯工位、填砂工位、震动压实工位以及浇铸工位设置在第一滑轨21的上层,落砂工位以及分箱工位设置在第二滑轨22的上层,在第一滑轨21与第二滑轨22远离升降装置6的一端设置有摆渡装置7,摆渡装置7可以将第一滑轨21下层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转运到第二滑轨22的下层。在使用煤粉砂进行浇铸时,第一驱动件5会带动砂箱4以及转运车3在第一滑轨21的上层向靠近转运装置的方向移动,在砂箱4移动的过程中,会依次完成合箱、下芯、填砂、震动压实以及浇铸,然后升降装置6将第一滑轨21上层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输送到第一滑轨21的下层并带动砂箱4以及转运车3在第一滑轨21的下层向靠近摆渡装置7的方向移动;然后升降装置6将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摆渡装置7内部,摆渡装置7再将砂箱4以及转运车3转运到第二滑轨22的下层,然后升降装置6再将砂箱4转运到上层,浇铸后的砂箱4会在第一滑轨21与第二滑轨22内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静置过程,最后在第二滑轨22的上层完成落砂以及分箱,这样就完成煤粉砂的浇铸过程。这样就进一步缩短了轨道2的跨度,降低了生产线的占地面积,而且还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参照图1,升降装置6包括第一升降组件61、第二升降组件62、第三驱动件63和第五驱动件64,第一升降组件61设置在第一滑轨21远离摆渡装置7的一端,第三驱动件63设置在第一升降组件61远离第一滑轨21的一侧,并且第三驱动件63可以将第一升降组件61内部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第一滑轨21的下层;第二升降组件62设置在第二滑轨22远离摆渡装置7的一端,第五驱动件64设置在第二升降组件62远离第二滑轨22的一侧,并且第五驱动件64可以将第二升降组件62内部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第一滑轨21的上层。在第一升降组件61对第一滑轨21上方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进行转运时,砂箱4以及转运车3会在第一滑轨21的上层被第一驱动件5推送到第一升降组件61内部,然后第一升降组件61使砂箱4以及转运车3向下运动,然后第三驱动件63将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第一滑轨21的下层;第二升降组件62转运砂箱4以及转运车3的过程与第一升降组件61的工作过程相似,只是第二升降组件62将砂箱4以及转运车3从第二滑轨22的下层转运到上层,然后通过第五驱动件64把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第二滑轨22的上层。
参照图2,第一升降组件61包括固定架611、第三滑轨612和第二驱动件613,固定架611固定在地面上,第三滑轨612水平设置在固定架611上,第三滑轨6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21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第三滑轨612的截面与第一滑轨21的截面也相同,第二驱动件613设置在第三滑轨612上方并且可以带动第三滑轨612在固定架611上上下移动。在第一升降组件61对第一滑轨21上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转运时,第二驱动件613首先带动第三滑轨612在竖直方向上向靠近第一滑轨21上层的方向移动,并且使第三滑轨612靠近第一滑轨21的端面与第一滑轨21的上层无缝抵接,然后第一驱动件5在将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第一升降组件61内部,然后第二驱动件613带动砂箱4以及转运车3向下移动,在第三滑轨612与第一滑轨21的下层再次无缝对接之后,第三驱动件63将第一升降组件61内部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第一滑轨21的下层,这样就完成了砂箱4在轨道2的上层和下层之间的转运。
参照图3,用于对第二滑轨22上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进行转运的第二升降组件62与第一升降组件61的结构相同,只是在第二升降组件62对砂箱4以及转运车3进行转运时,会通过第五驱动件64将第二升降组件62内部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第二滑轨22的上层。
参照图3和图4,摆渡装置7包括“工”字形滑轨71、摆渡车72、第六驱动件73、第四驱动件74以及滚轮,“工”字形滑轨71设置在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的一端,并且第一滑轨21与第二滑轨22的延伸方向与“工”字形滑轨7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摆渡车72与第一升降组件61结构相同,滚轮与“工”字形滑轨相适配,摆渡车72通过滚轮在“工”字形滑轨上方移动,第四驱动件74设置在“工”字形滑轨71的一侧并且可以带动摆渡车72在第一滑轨21以及第二滑轨22之间移动,第六驱动件73设置在摆渡车72远离第一滑轨21的一侧,并且可以将摆渡车72内部的转运车3以及砂箱4推送到第二滑轨22的下层。当砂箱4在第一滑轨21的上层依次经过填砂、震动压实、合模、浇铸以及静置之后,需要将砂箱4从第一滑轨21的下层转运到第二滑轨22的下层,在转运过程中,第三驱动件63会间接地把第一滑轨21下层的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摆渡车72内部,然后第四驱动件74带动摆渡车72向靠近第二滑轨22的方向移动,当摆渡车72与第二滑轨22的下层对齐之后,第六驱动件73会将摆渡车72内部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第二滑轨22的下层,这样便完成了砂箱4在第一滑轨21与第二滑轨22之间的转运。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四驱动件74首选为转动电机,并且转动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的方式带动摆渡车72在第一滑轨21以及第二滑轨22之间移动,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件5、第二驱动件613、第三驱动件63、第五驱动件64、第六驱动件73优选为驱动气缸,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驱动件仍然适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在煤粉砂浇铸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将砂箱4以及转运车3放置在第一滑轨21的上层,并且砂箱4以及转运车3放置在靠近第一驱动件5的位置,砂箱4会首先经过合箱以及下芯过程,然后第一驱动件5会推动转运车3以及砂箱4向靠近填砂工位的方向移动,当转运车3以及砂箱4移动到填砂工位的位置后,第一驱动件5恢复到初始位置,填砂工位对砂箱4进行填砂,同时,工作人员将第二辆放置有砂箱4的转运车3放置在轨道2上靠近第一驱动件5的位置,第一驱动件5推动第二辆转运车3向靠近填砂工位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辆转运车3会与第一辆转运车3抵接并将第一辆转运车3推送到震动压实工位的位置,以此类推,砂箱4会在第一滑轨21的上层完成合箱、下芯、填砂、震动压实、浇铸;然后砂箱4会通过第一升降组件61被转运到第一滑轨21的下层,并且砂箱4会在第一滑轨21的下层向靠近第一驱动件5的方向移动,该过程为静置过程;然后砂箱4会被推送到摆渡车72内部,第四驱动件74带动摆渡车72、砂箱4以及转运车3向靠近第二滑轨22的方向移动,当摆渡车72与第二滑轨22的下层对齐之后,第六驱动件73会将摆渡车72内部砂箱4以及转运车3推送到第二滑轨22的下层;然后第二滑轨22下层的砂箱4会通过第二升降组件62被转运到第二滑轨22的上层,最后完成落砂以及分箱。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煤粉砂浇铸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生产线的占地面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包括支架(1)、轨道(2)、转运车(3)以及砂箱(4),其特征在于:支架(1)固定在地面上,轨道(2)设置在支架(1)上,转运车(3)设置在轨道(2)的上方,砂箱(4)设置在转运车(3)上方,沿着轨道(2)的延伸方向依次为合箱工位、下芯工位、填砂工位、震动压实工位、浇铸工位、落砂工位以及分箱工位,在轨道(2)靠近合箱工位的一端设置有带动转运车(3)以及砂箱(4)在轨道(2)上移动的第一驱动件(5),在震动压实工位的位置设置有捅箱机,在分箱工位的位置设置有分箱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共有上、下两层,在轨道(2)远离合箱工位的一端设置有对转运车(3)以及砂箱(4)在上层和下层之间转运的升降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包括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第一滑轨(21)与第二滑轨(22)的结构完全相同,并且第一滑轨(21)与第二滑轨(22)同一侧的端头在同一竖直面上,合箱工位、下芯工位、填砂工位、震动压实工位以及浇铸工位设置在第一滑轨(21)上方,落砂工位以及分箱工位设置在第二滑轨(22)上方,在第一滑轨(21)与第二滑轨(22)远离升降装置(6)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一滑轨(21)上方的转运车(3)以及砂箱(4)转运到第二滑轨(22)上方的摆渡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6)包括第一升降组件(61)和第二升降组件(62),第一升降组件(61)设置在第一滑轨(21)远离摆渡装置(7)的一端,在第一升降组件(61)远离第一滑轨(21)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一升降组件(61)内部的转运车(3)以及砂箱(4)推送到第一滑轨(21)上方的第三驱动件(63),第二升降组件(62)设置在第二滑轨(22)远离摆渡装置(7)的一端,在第二升降组件(62)远离第二滑轨(22)的一端设置有将第二升降组件(62)内部的转运车(3)以及砂箱(4)推送到第二滑轨(22)上方的第五驱动件(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组件(61)包括固定架(611),在固定架(611)上设置有第三滑轨(612),第三滑轨(6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21)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第三滑轨(612)的截面形状与第一滑轨(21)的截面形状完全相同,在第三滑轨(612)上方设置有带动第三滑轨(612)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件(6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渡装置(7)包括“工”字形滑轨(71),“工”字形滑轨(71)水平设置在第一滑轨(21)和第二滑轨(22)的一端,并且“工”字形滑轨(7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滑轨(2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工”字形滑轨(71)上方设置有摆渡车(72),在摆渡车(72)下方设置有与“工”字形滑轨相适配的滚轮,在“工”字形滑轨远离第二滑轨(22)的一侧设置有将摆渡车(72)内部的转运车(3)以及砂箱(4)推送到第二滑轨(22)上方的第六驱动件(73),在“工”字形滑轨(71)的一侧设置有带动摆渡车(72)在第一滑轨(21)与第二滑轨(22)之间移动的第四驱动件(7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2)与第一升降组件(61)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箱工位、下芯工位、填砂工位、震动压实工位以及浇铸工位设置在第一滑轨(21)的上层,落砂工位以及分箱工位设置在第二滑轨(22)的上层,第三驱动件(63)与第一滑轨(21)的下层相对应,第五驱动件(64)与第二滑轨(22)的上层相对应,第六驱动件(73)与第二滑轨(22)的下层相对应,第一驱动件(5)与第一滑轨(21)的上层相对应。
CN201822142280.6U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63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2280.6U CN209363570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42280.6U CN209363570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63570U true CN209363570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29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422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63570U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63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8431A (zh) * 2021-04-26 2021-07-16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较大铸件的自动化造型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8431A (zh) * 2021-04-26 2021-07-16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较大铸件的自动化造型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3658B (zh) 铝合金消失模铸造生产线
CN209050114U (zh) 一种砂型铸造立体生产线
US106958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rect casting of cast components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composite monolithic molds
CN206382557U (zh) 高效节能的铝合金消失模铸造生产线
CN207806615U (zh) 一种铸件自动连续铸造生产线
CN108097946A (zh) 一种铸件自动连续铸造生产线
CN109202057A (zh) 一种铸造生产线
CN108687338A (zh) 砂型铸造立体生产线
CN108723344A (zh) 砂型处理装置
CN209363570U (zh) 一种煤粉砂生产工艺生产线
CN104308074B (zh) 铸造干砂循环再利用生产线
CN209318779U (zh) 铸造生产线
US4299269A (en) Handling system for foundry sand molds
CN209363564U (zh) 一种树脂砂三维造型生产线
CN102366831A (zh) 有箱双层砂型浇注和冷却输送装置
US8186416B2 (en) Equipment for molding mold with molding flask and method for molding mold with molding flask
KR200463069Y1 (ko) 주조 플라스크의 덤핑장치
CN116197366A (zh) 一种铜合金玻璃模具铸件覆膜砂环形浇注线
CN111151739A (zh) 一种铸造成型生产线
JPH0130590B2 (zh)
US4588014A (en) Foundry mo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5174263B (zh) 一种连续脱模机构及包含连续脱模机构的自动化浇注成型流水线
CN108480574A (zh) 一种全自动化发动机砂芯模的砂芯立体库系统
CN209393977U (zh) 用于曲轴铸件的全自动接箱装置
CN201098724Y (zh) 垂直分型砂型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