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7940U - 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7940U
CN209357940U CN201920391484.5U CN201920391484U CN209357940U CN 209357940 U CN209357940 U CN 209357940U CN 201920391484 U CN201920391484 U CN 201920391484U CN 209357940 U CN209357940 U CN 209357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cavity
link slot
knife portion
grafting knife
join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14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喜立
王春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SHANGDE YIJIA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Shang De Yi Jia New Energy Co Ltd
Wuxi Suntech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Shang De Yi Jia New Energy Co Ltd, Wuxi Suntech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Shang De Yi Ji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14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7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7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7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所述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中形成第一连接腔、第二连接腔和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分别连通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双刀导电片,所述双刀导电片设于连接槽中,包括导电本体,所述导电本体的下侧设有第一插接刀部和第二插接刀部;所述第一插接刀部和第二插接刀部分别向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中延伸。所述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使用方便,无需预先对线缆进行剥皮操作。

Description

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包括公插头和母差头,通过公插和母插的配合连接能够实现两根线缆的电连接,但是将线缆设于公插或者母插中时需要预先对线缆进行剥皮使得内芯裸露足够长度;对于不同类型的插头内芯裸露的长度会有所不同,需要人员不断的尝试调整,此过程不仅浪费时间,一旦内芯裸露过长会存在漏电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所述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使用方便,无需预先对线缆进行剥皮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所述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中形成第一连接腔、第二连接腔和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分别连通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
双刀导电片,所述双刀导电片设于连接槽中,包括导电本体,所述导电本体的下侧设有第一插接刀部和第二插接刀部;所述第一插接刀部和第二插接刀部分别向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中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刀部沿所述第一连接腔的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二插接刀部沿所述第二连接腔的径向向内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的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相连位置处形成限位台阶;所述导电本体的上侧两边分别形成与所述限位台阶配合的限位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腔的内壁上周向间隔设有防溢胶定位凸台,相邻两个防溢胶定位凸台之间形成胶槽;所述第二连接腔的内壁上周向间隔设有防溢胶定位凸台,相邻两个防溢胶定位凸台之间形成胶槽。
进一步地,所述胶槽的槽宽从槽底至槽口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腔的外壁上和第二连接腔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中设有紧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同轴连通,第一连接腔和第二连接腔之间间隔有线缆限位凸台。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方便可靠,还能够适用于不同排布类型的线缆之间连接。无需预先对线缆进行剥皮操作,能够避免漏电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剖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刀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100. 连接器壳体,110. 第一连接腔,111. 防溢胶定位凸台,112. 胶槽,120. 第二连接腔,130. 连接槽,131. 第一连接槽,132. 第二连接槽,133. 限位台阶,140. 紧固件,150. 线缆限位凸台,200. 双刀导电片,210. 导电本体,211. 限位沿,220. 第一插接刀部,230. 第二插接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100,所述连接器壳体100中形成第一连接腔110、第二连接腔120和连接槽130,所述连接槽130分别连通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所述连接槽130中设有双刀导电片200;所述双刀导电片200包括导电本体210,所述导电本体210的下侧设有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所述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分别向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中延伸。
需要解释的是,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用于设置一根线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用于设置另一根线缆的一端,所述线缆包括线缆内芯和包裹在所述线缆内芯外的线缆外皮。对所述双刀导电片200施加以向内的作用力,所述双刀导电片200的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能够分别刺破第一连接腔110中的线缆外皮和第二连接腔120的线缆外皮,从而与线缆内芯接触。从而所述双刀导电片200分别与两根线缆电连接,电流从一根线缆流经所述双刀导电片200后流向另一线缆。
为了使得插接刀部在刺破线缆外皮后能够与金属芯接触,所述第一插接刀部220沿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二插接刀部230沿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的径向向内延伸,沿连接腔径向延伸的插接刀部能够直接刺入线缆中和金属芯接触。
所述连接槽130的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槽131和第二连接槽132,所述第一连接槽131和第二连接槽132相连位置处形成限位台阶133;所述双刀导电片200的上侧两边分别形成与所述限位台阶133配合的限位沿211,所述限位台阶133能够对双刀导电插接刀部片刺入线缆的深度起到限制作用,防止插接刀部刺入过程损坏线缆内芯。
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内壁上周向间隔设有防溢胶定位凸台111,相邻两个防溢胶定位凸台111之间形成胶槽112;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的内壁上周向间隔设有防溢胶定位凸台111,相邻两个防溢胶定位凸台111之间形成胶槽112。在使用所述胶槽112中填充有密封胶,从而能够固定密封线缆连接的端部,防止漏电或者浸水的问题发生。
所述胶槽112的槽宽从槽底至槽口逐渐减小,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密封胶从胶槽112中溢出。
为了进一步地固定线缆连接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外壁上和第二连接腔120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中设有紧固件14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同轴连通,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之间间隔有线缆限位凸台150,所述线缆限位凸台150能够对各个线缆伸入连接腔中的长度起到限制作用,防止线缆伸入过长或者过短。在此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130分别连通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连接槽130中设有双刀导电片200;所述双刀导电片200包括导电本体210,所述导电本体210的下侧设有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所述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分别向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中延伸。第二种实施例适用于同轴布线的线缆,能够将所述同轴布线线缆的端部依次电连接在一起。
需要解释的是,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用于设置一根线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用于设置另一根线缆的一端,所述线缆包括线缆内芯和包裹在所述线缆内芯外的线缆外皮。对所述双刀导电片200施加以向内的作用力,所述双刀导电片200的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能够分别刺破第一连接腔110中的线缆外皮和第二连接腔120的线缆外皮,从而与线缆内芯接触。从而所述双刀导电片200分别与两根线缆电连接,电流从一根线缆流经所述双刀导电片200后流向另一线缆。
为了使得插接刀部在刺破线缆外皮后能够与金属芯接触,所述第一插接刀部220沿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二插接刀部230沿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的径向向内延伸,沿连接腔径向延伸的插接刀部能够直接刺入线缆中和金属芯接触。
所述连接槽130的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槽131和第二连接槽132,所述第一连接槽131和第二连接槽132相连位置处形成限位台阶133;所述双刀导电片200的上侧两边分别形成与所述限位台阶133配合的限位沿211,所述限位台阶133能够对双刀导电插接刀部片刺入线缆的深度起到限制作用,防止插接刀部刺入过程损坏线缆内芯。
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内壁上周向间隔设有防溢胶定位凸台111,相邻两个防溢胶定位凸台111之间形成胶槽112;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的内壁上周向间隔设有防溢胶定位凸台111,相邻两个防溢胶定位凸台111之间形成胶槽112。在使用所述胶槽112中填充有密封胶,从而能够固定密封线缆连接的端部,防止漏电或者浸水的问题发生。
所述胶槽112的槽宽从槽底至槽口逐渐减小,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密封胶从胶槽112中溢出。
为了进一步地固定线缆连接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外壁上和第二连接腔120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中设有紧固件14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所述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平行设置,且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三种实施例适用于并排布线的线缆,能够将所述并排布线的线缆的端部电连接在一起。
在此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槽130分别连通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连接槽130中设有双刀导电片200;所述双刀导电片200包括导电本体210,所述导电本体210的下侧设有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所述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分别向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中延伸。
需要解释的是,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用于设置一根线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用于设置另一根线缆的一端,所述线缆包括线缆内芯和包裹在所述线缆内芯外的线缆外皮。对所述双刀导电片200施加以向内的作用力,所述双刀导电片200的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能够分别刺破第一连接腔110中的线缆外皮和第二连接腔120的线缆外皮,从而与线缆内芯接触。从而所述双刀导电片200分别与两根线缆电连接,电流从一根线缆流经所述双刀导电片200后流向另一线缆。
为了使得插接刀部在刺破线缆外皮后能够与金属芯接触,所述第一插接刀部220沿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二插接刀部230沿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的径向向内延伸,沿连接腔径向延伸的插接刀部能够直接刺入线缆中和金属芯接触。
所述连接槽130的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槽131和第二连接槽132,所述第一连接槽131和第二连接槽132相连位置处形成限位台阶133;所述双刀导电片200的上侧两边分别形成与所述限位台阶133配合的限位沿211,所述限位台阶133能够对双刀导电插接刀部片刺入线缆的深度起到限制作用,防止插接刀部刺入过程损坏线缆内芯。
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内壁上周向间隔设有防溢胶定位凸台111,相邻两个防溢胶定位凸台111之间形成胶槽112;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的内壁上周向间隔设有防溢胶定位凸台111,相邻两个防溢胶定位凸台111之间形成胶槽112。在使用所述胶槽112中填充有密封胶,从而能够固定密封线缆连接的端部,防止漏电或者浸水的问题发生。
所述胶槽112的槽宽从槽底至槽口逐渐减小,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密封胶从胶槽112中溢出。
为了进一步地固定线缆连接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外壁上和第二连接腔120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中设有紧固件140。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槽130不仅适用方便可靠,还能够适用于不同排布类型的线缆之间连接。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壳体(100),所述连接器壳体(100)中形成第一连接腔(110)、第二连接腔(120)和连接槽(130),所述连接槽(130)分别连通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
双刀导电片(200),所述双刀导电片(200)设于连接槽(130)中,包括导电本体(210),所述导电本体(210)的下侧设有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所述第一插接刀部(220)和第二插接刀部(230)分别向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中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刀部(220)沿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径向向内延伸,所述第二插接刀部(230)沿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的径向向内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130)的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槽(131)和第二连接槽(132),所述第一连接槽(131)和第二连接槽(132)相连位置处形成限位台阶(133);所述导电本体(210)的上侧两边分别形成与所述限位台阶(133)配合的限位沿(2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腔(110)的内壁上周向间隔设有防溢胶定位凸台(111),相邻两个防溢胶定位凸台(111)之间形成胶槽(112);所述第二连接腔(120)的内壁上周向间隔设有防溢胶定位凸台(111),相邻两个防溢胶定位凸台(111)之间形成胶槽(1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槽(112)的槽宽从槽底至槽口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腔(110)的外壁上和第二连接腔(120)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中设有紧固件(14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同轴连通,第一连接腔(110)和第二连接腔(120)之间间隔有线缆限位凸台(150)。
CN201920391484.5U 2019-03-26 2019-03-26 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 Active CN209357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1484.5U CN209357940U (zh) 2019-03-26 2019-03-26 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1484.5U CN209357940U (zh) 2019-03-26 2019-03-26 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7940U true CN209357940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80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1484.5U Active CN209357940U (zh) 2019-03-26 2019-03-26 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79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5982A (zh) * 2020-01-08 2020-06-0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5982A (zh) * 2020-01-08 2020-06-0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9466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6850124U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4078790B (zh) 阴连接器
CN206211145U (zh) 防水型Type‑C连接器
CN206727341U (zh) 电连接器
CN107465058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5790687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9357940U (zh) 光伏线缆接头连接器
CN104979687A (zh) 插头连接器
CN206610919U (zh) 用于连接电缆的连接器
CN10509851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7098127U (zh) 电连接器
CN204118367U (zh) 防水电连接器
CN202196898U (zh) 一种电源连接器
CN201927758U (zh) 转接器
CN204834995U (zh) 易插拔可旋转断电安全插头
CN207819025U (zh) 一种防水的航空插座线
CN107248637A (zh) 电连接器
CN108832369B (zh) 一种熔接式插座以及接电设备
CN209766838U (zh) 一种转换插头及电源适配器
CN107706656B (zh) 大电流正反插连接器
CN205863572U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07116860U (zh) 一种sma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3813083U (zh) 一种卡线式sata连接器
CN205863501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1

Address after: 214028 Jiangsu Province, Wuxi New District No. 9 Xinhua Road Wu

Patentee after: WUXI SHANGDE YIJIA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28 Jiangsu Province, Wuxi New District No. 9 Xinhua Road Wu

Co-patentee before: WUXI SUNTECH POW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WUXI SHANGDE YIJIA NEW ENER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