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7739U -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7739U
CN209357739U CN201920413258.2U CN201920413258U CN209357739U CN 209357739 U CN209357739 U CN 209357739U CN 201920413258 U CN201920413258 U CN 201920413258U CN 209357739 U CN209357739 U CN 209357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der strip
high reflective
reflective
reflective solder
reflec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32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武松
张延炎
郭志球
金浩
陈章洋
王路闯
张良
林瑶
程诗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132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7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7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7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该高反光焊带具有平整的背面,正面沿长度方向分为具有平整表面的第一部分和具有高反光结构的第二部分,高反光结构包括多个高反光单元,每个高反光单元的表面为多个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20°至139°的反光面,所有的高反光单元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均为一个点,且最低位置点位于高反光单元的外侧边位置,该高反光焊带能够避免锡层流动对光线利用的不利影响,将更多的光线进行有效利用,提升组件的输出功率。该光伏组件由于包括上述高反光焊带,能够将熔化流动的锡层引导到焊带侧边的一点,因此能降低焊接时锡层流动导致的结构变化,使反光面反光角度不变,因此能有效提升组件的最高输出功率和户外发电量。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片之间是采用焊带进行连接的,也就是说,利用焊带将受光线照射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连接起来形成串联的电路,电池片的正面是受光线照射的区域,由于焊带的存在挡住了一部分电池片表面区域,因此导致了受光面积的减少,不能有效的利用照射在焊带区域中的光线。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已经研发了一种反光焊带,可以将焊带区域的光二次利用,具体的,将焊带设计为相对于入射光具有一定角度的结构,光线入射到焊带区域会以一定角度反射到组件玻璃与空气界面。玻璃与空气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在界面发生折射和反射,其中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因此,玻璃为相对光密介质,空气为相对光疏介质。如图1所示,图1为全反射原理示意图,光线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从左至右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逐渐增大,前面两个入射光线都只是有一部分折射光线,因此只是部分反射,也就是说,只有部分光线返回到光密介质中,而第三个入射光线的入射角达到了全反射角C,此时开始发生全反射,全部再次回到光密介质,第四个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角C,也是全部光线返回光密介质中。针对太阳能电池,光密介质为玻璃,光疏介质为空气,在这种情况下的全反射角为41°,其对应的反光焊带的锯齿部位的顶角为139°,该顶角小于等于139°的时候,均能实现全反射的目的,但是不能低于120°,因为低于120°的话,垂直入射到锯齿状部位的光线经锯齿部位的斜面反射一次之后并不会直接到达玻璃与空气的界面全反射,而是先到达另一个锯齿部位的斜面上被再次反射到界面,从而导致入射角变化不能发生全反射,因此考虑到上述两个因素,要将反光焊带的锯齿部位的顶角限定在120°至139°的范围内。
光伏焊带的结构为内部铜基+表面锡层,其中表面的锡层主要成分为锡铅合金,用于和电池片表面的银电极焊接,锡层的熔点较低,约为183℃,焊接时加热至锡层熔化后与电极接触完成焊接。现有的反光焊带在焊接时,锡层流动会导致结构变化,反光角度也发生变化,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图2为采用现有结构的反光焊带在锡层流动后的示意图,可见,锡层201流动后集中堆积在反光峰谷结构的谷底202,此区域反光角度降低(类似常规的平整焊带),导致这部分反射的光线在玻璃与空气界面不再发生全反射,也就是部分光线被折射到空气中,无法实现焊带区域光线的有效二次利用,这就造成了光能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能够避免锡层流动对光线利用的不利影响,将更多的光线进行有效利用,提升组件的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反光焊带,具有平整的背面,正面沿长度方向分为具有平整表面的第一部分和具有高反光结构的第二部分,所述高反光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高反光单元,每个所述高反光单元的表面为多个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20°至139°的反光面,所有的所述高反光单元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均为一个点,且最低位置点位于所述高反光单元的外侧边位置。
优选的,在上述高反光焊带中,所述反光面均为三角形面。
优选的,在上述高反光焊带中,所述三角形面的数量为至少四个且具有共同顶点,所述共同顶点位于所述高反光单元的最高位置,每个所述三角形面的底边均相互连接,且所有的所述三角形面的底边最低点位于所述高反光单元的与所述共同顶点之间水平距离最大位置。
优选的,在上述高反光焊带中,所述三角形面的数量为五个。
优选的,在上述高反光焊带中,所述高反光单元的高度为0.1mm至0.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如上面任一种高反光焊带。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反光焊带,由于每个所述高反光单元的表面为多个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20°至139°的反光面,因此每个反光面都能使光线在玻璃与空气界面发生全反射而实现有效利用,而且所有的所述高反光单元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均为一个点,且最低位置点位于所述高反光单元的外侧边位置,这样锡层就不会发生堆积而影响光线利用了,而是都能到达外侧边位置的最低点,可见这就能够避免锡层流动对光线利用的不利影响,将更多的光线进行有效利用,提升组件的输出功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由于包括上述高反光焊带,因此能够具有更高的组件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全反射原理示意图;
图2为采用现有结构的反光焊带在锡层流动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反光焊带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反光焊带的局部细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能够避免锡层流动对光线利用的不利影响,将更多的光线进行有效利用,提升组件的输出功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反光焊带的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反光焊带的整体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反光焊带的局部细节示意图,该高反光焊带具有平整的背面(图中未示出,这与现有技术一样),正面沿长度方向分为具有平整表面的第一部分301和具有高反光结构303的第二部分302,其中第一部分301用于焊接至电池片的背面电极处,平整的表面能够保证二者之间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虚焊,第二部分302用于焊接至电池片的正面,正是由于位于电池片的正面,因此才会对于其反光效果有较高的要求,该高反光结构303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高反光单元401(如图4中那样从左至右都是这样的高反光单元不断重复出现),每个高反光单元401的表面为多个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20°至139°的反光面4011,图4中示意出的是包括四个三角形面,但这并不构成限定,还可以是其他可以满足要求的数量的反光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反光面,所有的高反光单元401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均为一个点,且最低位置点4012位于高反光单元的外侧边位置,最高位置点4013也如图4所示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焊接时锡层流动后在重力作用下都会汇集到最低位置点4012的位置,而该位置位于高反光单元的外侧边位置,而且这是一个点,不再是一条线,因此就不会发生堆积的问题了,从而锡层就不会影响反光效果了,最终会给整个高反光单元带来更好的全反射效果,提升组件输出功率,而且这种高反光结构相对于现有结构的焊带具有更小的涂层面积,因此锡量也更少,从这一方面来说也能进一步降低反光结构受锡层影响的程度,目前反光面表面的锡层可控制在10um以下,相对于一般焊带厚度(200um以上),焊带宽度(1000um以上),流动锡层到焊带两侧几乎不会造成额外的遮挡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所提供的上述高反光焊带,由于每个高反光单元的表面为多个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20°至139°的反光面,因此每个反光面都能使光线在玻璃与空气界面发生全反射而实现有效利用,而且所有的高反光单元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均为一个点,且最低位置点位于高反光单元的外侧边位置,这样锡层就不会发生堆积而影响光线利用了,而是都能到达外侧边位置的最低点,可见这就能够避免锡层流动对光线利用的不利影响,将更多的光线进行有效利用,提升组件的输出功率。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上述反光面均为三角形面,这也就如图4所示的那样,当然还可以进一步做一些改变加入其他形状的反光面,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三角形面的数量为至少四个且具有共同顶点,共同顶点位于高反光单元的最高位置,每个三角形面的底边均相互连接,且所有的三角形面的底边最低点位于高反光单元的与共同顶点之间水平距离最大位置,这种形式更加容易实现,既保证每个面都满足全反射的要求,又能保证最终锡层流到一个点的位置,不会堆积起来影响反光效果,当然这也是优选方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类型的形状,此处并不限制,而且不同的三角形面之间的相交线与焊带延伸方向之间的角度可变更,并不局限于相互垂直。
在另一个高反光焊带的实施例中,还可以优选三角形面的数量为五个,可见这都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取的。
另外的实施例中,高反光单元401的高度可优选为0.1mm至0.2mm。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实施例中,包括如上面任一种高反光焊带,而这种高反光焊带能够对熔化流动的锡层进行引导,锡层被引导到焊带侧边,降低了焊接时锡层流动导致的结构变化,从而使反光面的反光角度不变,从而有效提高光线利用率,因此能有效提升组件的最高输出功率和户外发电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高反光焊带,具有平整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正面沿长度方向分为具有平整表面的第一部分和具有高反光结构的第二部分,所述高反光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高反光单元,每个所述高反光单元的表面为多个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20°至139°的反光面,所有的所述高反光单元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均为一个点,且最低位置点位于所述高反光单元的外侧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均为三角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面的数量为至少四个且具有共同顶点,所述共同顶点位于所述高反光单元的最高位置,每个所述三角形面的底边均相互连接,且所有的所述三角形面的底边最低点位于所述高反光单元的与所述共同顶点之间水平距离最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面的数量为五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光单元的高度为0.1mm至0.2mm。
6.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反光焊带。
CN201920413258.2U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 Active CN209357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3258.2U CN209357739U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3258.2U CN209357739U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7739U true CN209357739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804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3258.2U Active CN209357739U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77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867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苏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焊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867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苏州宇邦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焊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9208C (zh) 一种太阳能能量转化系统
US20160043259A1 (en) Non-Imaging Light Concentrator
CN207664054U (zh) 一种多主栅、无主栅光伏组件用分段反光焊带
CN209357739U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高反光焊带
CN104849844A (zh) 碟式菲涅尔反射聚光方法及其装置
CN206575375U (zh) 双面发电光伏组件
CN104143954B (zh) 一种适用于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的免跟踪式聚光器
CN113644156A (zh) 一种双面反光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JP2002043600A (ja) 平板集光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0272398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焊带
CN101604936A (zh) 反射型集光器
CN209150134U (zh) 一种提高光伏转换效率的反光膜
CN207250542U (zh) 一种光伏用折射型反光膜
CN214411227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电池片连接焊带
CN204068849U (zh) 一种适用于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的新型免跟踪式聚光器
CN205159338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08208776U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组件的分段聚光焊带
CN207818586U (zh) 光伏组件用高效焊带
CN203433180U (zh) 局部镀膜实体复合抛物面型聚光器
CN202178725U (zh) 太阳能光伏电池用聚光超白压花玻璃
CN207818587U (zh) 光伏组件用高效分段式焊带
CN206574727U (zh) 反光光伏背板结构
CN209357738U (zh) 一种高效反光焊带光伏组件
CN108470779A (zh) 一种光伏用折射型反光膜
CN216054738U (zh) 一种多边形-扁平一体化结构的光伏焊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