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6624U - 电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电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6624U
CN209346624U CN201821047058.1U CN201821047058U CN209346624U CN 209346624 U CN209346624 U CN 209346624U CN 201821047058 U CN201821047058 U CN 201821047058U CN 209346624 U CN209346624 U CN 209346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pot
cooking apparatus
cooker body
pot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70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涌
梁恩松
张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70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6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6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6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煲体中设置有陶瓷内锅;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上,当盖体盖合煲体时,盖体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第一加热装置设置于内锅的下方;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内锅的侧部并沿周向围绕内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在陶瓷内锅的侧部设置第二加热装置进行补充加热,克服陶瓷内锅热传导性差的缺点,可以使内锅中温度趋于均匀,有利于食物保持较好的口感。

Description

电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诸如电饭煲之类的烹饪器具,大多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内锅。然而金属内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析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使用影响身体健康。出于健康饮食的考虑,有些烹饪器具采用陶瓷材料制作的内锅。与金属内锅相比,陶瓷内锅的热传导能力较差。通常将加热装置设置在内锅下部,从下方加热。这就导致陶瓷内锅内部温度不均匀。例如,煮米饭时,当底部的米饭加热状况恰好时,靠近侧部的米饭至加热程度不够,往往偏湿,含有较多水分。由此影响食物的口感。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所述内锅为陶瓷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内锅的下方;以及
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内锅的侧部并沿周向围绕所述内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在陶瓷内锅的侧部设置第二加热装置进行补充加热,克服陶瓷内锅热传导性差的缺点,可以使内锅中温度趋于均匀,有利于食物保持较好的口感。
可选地,所述煲体内设置有保温圈,所述保温圈在所述内锅的侧部周向围绕所述内锅。由此,保温圈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使内锅内的热量集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保温圈的外表面。由此,可以方便地设置第二加热装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粘贴在所述保温圈的外表面上。由此,第二加热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内锅的锅壁设置有导磁层,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线圈组件,所述线圈包括线圈盘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线圈盘主体上的线圈。由此,可以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加热。
可选地,所述线圈组件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煲体内并朝向所述煲体的顶部偏置。由此,线圈组件可以适应内锅由于制造公差产生的尺寸变化。
可选地,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锅壁间隔预定距离。由此,可以保护线圈组件,避免由于内锅的高温损坏。
可选地,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使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锅壁之间间隔预定距离。由此,支撑件可以确保间隔距离。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电烹饪器具的立体分解视图;以及
图2为图1所示的电烹饪器具的竖向剖切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电烹饪器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料理机、豆浆机、电炖锅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各种功能。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包括煲体10和盖体20。煲体10中设置有内锅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煲体10中设置有内锅收纳部(未示出),内锅11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1进行清洗。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内锅11也可以以固定的方式不可取出地设置在煲体10中。
内锅11可以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其由锅壁围成,并在顶部形成顶部开口(也可以称为锅口)。内锅11的锅壁的基材为陶瓷材料。例如,内锅11可以使用陶土与锂辉石、其他特殊矿石等通过一定比例混合的原材料烧制而成。
利用陶瓷作为基层材料的内锅,相比于纯金属材料的内锅,其性质更加稳定,不容易析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并且储热能力更好,保温性能优异。上述特性在煮饭闷饭等过程能够起到有益的效果。优选地,可以在内锅11的锅壁上设置导磁层,从而使其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进行加热,以实现较高的加热效率。例如,可以通过在陶瓷基层上熔射导磁材料的方式形成导磁层。
盖体20具有与煲体10基本上对应的形状,以方便对煲体10进行盖合。盖体20通过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煲体10,以相对煲体10开合。当盖体20盖合在煲体10上时,其与内锅11之间构成烹饪空间19。虽然图中没有示出,可以理解,盖体20上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由例如橡胶材料制成。当盖体20盖合时,其通过密封圈覆盖内锅11的顶部开口,从而使烹饪空间19保持密封。
煲体10内部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锅11的加热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装置30和第二加热装置40。其中,第一加热装置30设置在内锅11的下方,起主力加热作用;第二加热装置40设置在内锅11的侧部并沿周向围绕内锅11,起辅助加热作用。这是由于在重力作用下,食物通常集中在内锅11的底部,第一加热装置30能够对大部分食物进行加热。相对的,第二加热装置40主要用于对靠近内锅11的侧壁的食物进行加热,使得远离第一加热装置30的位置也可以获得足够的热量,从而内锅11中各处能够保持均匀温度,使食物具有良好且均一的口感。具体地,第一加热装置30可以是用于电磁感应加热的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可以包括线圈盘主体和设置在线圈盘主体上的线圈。第二加热装置40可以是发热丝等。
在电烹饪器具中,需要使内锅11与第一加热装置30之间保持合适的相对位置,以得到良好的加热效果。当第一加热装置30为线圈组件时,其与内锅11的底部保持预定的距离范围之内,该预定距离应该能够保证电磁感应加热的效率,同时又能够减少内锅11向线圈组件热辐射传递的热量,避免线圈组件由于高温而损坏。
为了克服装配误差或内锅11本身尺寸公差过大造成的内锅11与第一加热装置30之间距离过大或过小而影响加热效率的问题,可以将构造为第一加热装置30的线圈组件设置为可以上下浮动的结构,并且其朝向煲体10的顶部偏置,使其与煲体10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内锅11的高度。例如,第一加热装置30可以构造为与煲体10顶部的中板12或煲体10的底座可移动地连接。
在将内锅11放入煲体10的内锅收纳部内的过程中,内锅11朝向第一加热装置30运动,当内锅11的底部与第一加热装置30间隔预定距离时,二者保持相对固定,内锅11间接地推动第一加热装置30向下移动。在内锅11位于正确安装位置之后,第一加热装置30也停止移动。由于第一加热装置30具有朝向煲体10的顶部偏置的趋势,因此,其与内锅11的底部始终保持预定的间隔距离,从而保证加热的效果。通常,内锅11的正确安装位置是指内锅11的翻边搭靠在煲体10的顶表面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内锅11的锅口与盖体20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有利于实现烹饪空间19的密封。
优选地,当第一加热装置30为线圈组件时,内锅11的底部应该与线圈组件保持预定距离,在确保电磁感应加热效果的同时,避免线圈组件从内锅11接收过多热量造成损坏。因此,在内锅11与线圈组件之间设置有支撑件13。如图1所示,支撑件13大致构造为环形,其可以套设在内锅11的底部。支撑件13的环形内侧与内锅11接触,环形外侧与作为第一加热装置30的线圈组件接触,使得内锅11与线圈组件间隔大致为环形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厚度大小的距离。其中,支撑件13可以由导热性较差的材料构成,例如橡胶或硅胶等。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加热装置40设置在内锅11的侧部并沿周向围绕内锅11。具体地,煲体10内还设置有保温圈14。保温圈14固定地设置在煲体10内部,例如,保温圈14可以固定地连接至中板12。保温圈14大致构造为圆筒状,其在内锅11的侧部沿周向围绕内锅11,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同时保温圈14将内锅11与煲体10内的其他零部件隔离开,避免烹饪时其他零部件与温度较高的内锅11接触导致损坏。作为第二加热装置40的发热丝设置在保温圈14的外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发热丝缠绕在保温圈14的外表面上并通过铝箔纸粘贴固定。作为第二加热装置40的发热丝通过辐射的方式对内锅11的侧壁进行加热。
以上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并不限于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内锅的结构和加热需要合理设置具体加热方式。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装置可以构造为通过辐射加热的方式加热,或者第二加热装置可以构造为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加热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烹饪器具,在陶瓷内锅的侧部设置第二加热装置进行补充加热,克服陶瓷内锅热传导性差的缺点,可以使内锅中温度趋于均匀,有利于食物保持较好的口感。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8)

1.一种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烹饪器具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所述内锅为陶瓷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煲体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内锅的下方;以及
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内锅的侧部并沿周向围绕所述内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内设置有保温圈,所述保温圈在所述内锅的侧部周向围绕所述内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保温圈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粘贴在所述保温圈的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锅壁设置有导磁层,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为线圈组件,所述线圈包括线圈盘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线圈盘主体上的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煲体内并朝向所述煲体的顶部偏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锅壁间隔预定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锅壁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使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锅壁之间间隔预定距离。
CN201821047058.1U 2018-07-03 2018-07-03 电烹饪器具 Active CN209346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7058.1U CN209346624U (zh) 2018-07-03 2018-07-03 电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7058.1U CN209346624U (zh) 2018-07-03 2018-07-03 电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6624U true CN209346624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78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7058.1U Active CN209346624U (zh) 2018-07-03 2018-07-03 电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6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46624U (zh) 电烹饪器具
US10722070B2 (en) Multi-layered exothermic microwave cookware
CN209733496U (zh) 一种带冷却容器的压力烹饪器具
AU537856B2 (en)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CN205514014U (zh) 一种电磁加热烹饪锅及其电热锅、应用到其上的水移贴花纸
CN209284919U (zh) 电烹饪器具
CN209284920U (zh) 电烹饪器具
CN209346714U (zh) 电烹饪器具
CN209346709U (zh) 电烹饪器具
CN209285121U (zh) 电烹饪器具
CN209629414U (zh) 电烹饪器具
CN213721364U (zh) 一种电饭煲
CN209346621U (zh) 电烹饪器具
CN107095605A (zh) 一种多功能早餐机
CN209346629U (zh) 电烹饪器具
CN206867069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01690975U (zh) 酸奶机
CN209346720U (zh) 电烹饪器具
CN214072872U (zh) 罐子和砂锅
CN112220337A (zh) 一种电饭煲
CN109875386A (zh) 米饭口感均衡的电饭煲
CN209346628U (zh) 电烹饪器具
CN220212689U (zh) 一种烤盘、盖子两用的小型火锅
CN209346620U (zh) 电烹饪器具
JPS6124183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