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6831U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6831U
CN209336831U CN201822079790.3U CN201822079790U CN209336831U CN 209336831 U CN209336831 U CN 209336831U CN 201822079790 U CN201822079790 U CN 201822079790U CN 209336831 U CN209336831 U CN 209336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olumn
installation
plate
wall inner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797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赛
田宇黎
贾彦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797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6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6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6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侧围内板、安装件,侧围内板上设置有安装卡柱,安装卡柱包括:卡柱本体和卡柱头,安装件上设置有安装卡扣,安装卡扣具有:爪形结构与顶芯,爪形结构用于卡住卡柱头,且适于止抵在卡柱头与卡柱本体的交接处,顶芯朝向侧围内板所在的方向顶住卡柱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安装卡扣适于与安装卡柱卡接配合,保证了安装件与侧围内板的连接可靠性高,而且保证了安装件与侧围内板的连接或分离的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爪形结构卡住卡柱头,以及顶芯顶住卡柱头的配合,可以限制安装件发生相对于安装卡柱的移动,从而保证安装卡扣与安装卡柱配合的可靠性高,进而保证安装件与侧围内板的连接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内部的饰板、侧气帘以及顶棚线束等零部件的安装,一般是通过卡扣或螺栓方式安装在侧围内板上。具体地,首先通过在车辆的侧围内板上进行开孔,随后饰板、侧气帘以及顶棚线束等零部件上装配或集成卡扣、螺栓等,其次将卡扣或者螺栓等伸入侧围内板的空腔内,从而完成饰板、侧气帘以及顶棚线束等零部件的安装。但如果侧围内板内设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则会由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存在,导致卡扣或者螺栓等伸入空腔后,由于空隙的不足,发生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的干涉,或者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与卡扣或螺栓等两者之间的间隙过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解决在安装其他零部件时会发生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干涉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侧围内板、安装件,所述侧围内板上设置有安装卡柱,所述安装卡柱包括:卡柱本体和卡柱头,所述安装件上设置有安装卡扣,所述安装卡扣适于与所述安装卡柱卡接配合,所述安装卡扣具有:爪形结构与顶芯,所述爪形结构用于卡住所述卡柱头,且适于止抵在所述卡柱头与所述卡柱本体的交接处,所述顶芯朝向所述侧围内板所在的方向顶住所述卡柱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安装卡扣适于与安装卡柱卡接配合,保证了安装件与侧围内板的连接可靠性高,而且保证了安装件与侧围内板的连接或分离的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爪形结构卡住卡柱头,以及顶芯顶住卡柱头的配合,可以限制安装件发生相对于安装卡柱的移动,从而保证安装卡扣与安装卡柱配合的可靠性高,进而保证安装件与侧围内板的连接可靠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卡柱设置在所述侧围内板的朝向车内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柱本体与所述侧围内板固定,所述卡柱头设置在所述卡柱本体的远离所述侧围内板的一端,且所述卡柱头的外径大于所述卡柱本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卡柱本体的外径为3mm-6mm,所述卡柱头的外径为5mm-9mm。
具体地,所述卡柱本体与所述侧围内板焊接固定,且熔深为0.8mm-1.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卡扣还具有:卡槽,所述安装卡扣与所述安装件通过所述卡槽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爪形结构与所述顶芯的延伸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爪形结构的自由端设置有V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卡柱为钢卡柱或铝合金卡柱或镁合金卡柱,所述安装卡扣为聚合物卡扣。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的侧围内板与安装件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侧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侧围内板、侧围外板、侧围型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侧围组件1000、侧围内板1001、侧围外板1002、侧围型腔1003、第一连接件100、第二加强板200、第一加强板300、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侧围加强结构500、安装卡柱600、卡柱本体601、卡柱头602、安装件700、安装卡扣701、爪形结构702、顶芯703、卡槽7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参照图2-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侧围组件1000,侧围组件1000包括:侧围内板1001、侧围外板1002和侧围加强件500,侧围内板1001、侧围外板1002之间形成侧围型腔1003,侧围加强件500设置在侧围内板1001、侧围外板1002之间的侧围型腔1003内,以增加侧围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升车辆车身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侧围加强件500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第一连接件100、第二加强板200和第一加强板300,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与侧围型腔1003之间具有多个辅助固定位1009。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还包括:安装件700,安装件700与侧围内板1001为可拆卸式连接,且安装件700位于侧围内板1001的朝向车内的一侧(即背离侧围型腔1003的一侧),因此,安装件700不会占用侧围型腔1003的空间,从而在当侧围型腔1003内设置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时,安装件700也不会发生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干涉。
具体地,如图1所示,侧围内板1001上设置有安装卡柱600,安装卡柱600与侧围内板1001固定连接,且安装卡柱600可以包括:卡柱本体601和卡柱头602,卡柱本体601与卡柱头602固定连接,具体地,卡柱本体601的一端与侧围内板1001固定连接,卡柱本体601的另一端与卡柱头602固定连接,也就是说,卡柱头602与侧围内板1001通过卡柱本体601实现间接连接。
优选地,安装卡柱600为一体成型件,既可以保证安装卡柱600的结构强度足够,又可以保证生产安装卡柱600的效率较高,从而加快车辆的生产节拍。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安装件700上设置有安装卡扣701,安装卡扣701适于与安装卡柱600卡接配合,不仅可以保证安装卡扣701与安装卡柱600连接可靠性高,从而保证安装件700与侧围内板1001的连接可靠性高,而且安装卡扣701与安装卡柱600分离操作简单,从而保证了安装件700与侧围内板1001的连接或分离的操作简单。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卡扣701具有:爪形结构702与顶芯703,爪形结构702用于卡住卡柱头602,顶芯703朝向侧围内板1001所在的方向顶住卡柱头602,也就是说,安装卡扣701与安装卡柱600的配合,是通过爪形结构702卡住卡柱头602,以及顶芯703顶住卡柱头602配合而实现的,通过设置爪形结构702卡住卡柱头602,可以防止安装卡扣701与安装卡柱600发生非人为操作的分离,保证安装卡扣701与安装卡柱600连接牢固,且爪形结构702适于止抵在卡柱头602与卡柱本体601的交接处,可以保证安装件700与侧围内板1001之前具有较大的间隙,为安装件700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留有足够的连接间隙和操作空间。通过设置顶芯703顶住卡柱头602,可以防止安装件700发生朝向侧围内板1001的移动,因此,通过爪形结构702卡住卡柱头602,以及顶芯703顶住卡柱头602的配合,可以限制安装件700发生相对于安装卡柱600的移动,从而保证安装卡扣701与安装卡柱600配合的可靠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安装卡扣701与安装卡柱600卡接配合,保证了安装件700与侧围内板1001的连接可靠性高,而且保证了安装件700与侧围内板1001的连接或分离的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爪形结构702卡住卡柱头602,以及顶芯703顶住卡柱头602的配合,可以限制安装件700发生相对于安装卡柱600的移动,从而保证安装卡扣701与安装卡柱600配合的可靠性高,进而保证安装件700与侧围内板1001的连接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安装卡柱600设置在侧围内板1001的朝向车内的一侧,在具体实施例中,安装卡柱600的一端与侧围内板1001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车内与安装件700固定连接,因此,安装件700处于车辆的车内,安装件700可与饰板、侧气帘以及顶棚线束等零部件进行连接,从而完成饰板、侧气帘以及顶棚线束等零部件的安装,并且避免了在安装其他零部件时会发生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干涉的问题。
具体地,参考图1所示,卡柱本体601与侧围内板1001固定,卡柱头602设置在卡柱本体601的远离侧围内板1001的一端,从而保证与卡柱头602配合的安装件700与侧围内板1001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且卡柱头602的外径大于卡柱本体601的外径,因此,可以保证爪形结构702卡住卡柱头602时,爪形结构702不易与卡柱头602脱离,有利于提高安装件700与安装卡柱600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卡柱本体601的直径大小可以控制安装件700的安装强度,具体地,由于卡柱本体601与侧围内板1001固定连接,因此,卡柱本体601的直径越大,卡柱本体601与侧围内板1001固定接触的面积越大,则安装卡柱600与安装件700的安装强度越高,在具体实施例中,卡柱本体601的外径可以为3mm-6mm,例如,卡柱本体601的外径可以为4mm或者5mm等,卡柱本体601的外径尺寸在此范围内,既可以保证安装卡柱600与安装件700的安装强度足够,又可以防止卡柱本体601的尺寸过大,导致安装卡柱600的生产成本增大。
进一步地,卡柱头602的直径和形状可以控制与安装件700配合的安装插拔力,具体地,卡柱头602的直径越大、其形状越扁平,卡柱头602与爪形结构702的配合可靠性越高,则安装件700的安装插拔力越大,在具体实施例中,卡柱头602的外径可以为5mm-9mm,例如,卡柱头602的尺寸可以为7mm或者8mm等,卡柱头602的直径尺寸在此范围内,即可以保证安装件700的安装插拔力足够,又可以防止卡柱头602的直径尺寸过大,导致卡柱头602的生产成本增大。
具体地,卡柱本体601与侧围内板1001焊接固定,卡柱本体601与侧围内板100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可以保证卡柱本体601与侧围内板1001连接可靠,而且焊接方式简单。具体地,熔深可以为0.8mm-1.2mm,保证卡柱本体601与侧围内板1001的连接可靠性高,在具体实施例中,熔深可以为0.9mm或者1.0mm等。
需要注意的是,卡柱本体601在与侧围内板1001熔接时,不可将侧围内板1001熔穿,导致卡柱本体601占用侧围内板1001的朝向侧围型腔1003的内部空间,而导致卡柱本体601与侧围型腔1003内的零部件(例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发生干涉,因此,将卡柱本体601焊接在侧围内板1001的朝向车内的一侧,可以防止安装件700占用侧围内板1001的朝向侧围型腔1003的一侧空间。
进一步地,安装卡扣701还可以具有:卡槽704,安装卡扣701与安装件700通过卡槽704固定,从而保证安装卡扣701与安装件700连接可靠。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卡槽704可以是安装件700的一部分,即安装卡扣701与安装件700集成为一体,安装件700的爪形结构702直接卡在卡柱头602上。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爪形结构702与顶芯703的延伸方向相反,在具体实施例中,爪形结构702卡在卡柱头602上,目的是防止安装卡扣701朝向安装卡柱600的自由端方向(车内方向)脱离安装卡柱600,顶芯703顶住卡柱头602上,目的是防止安装卡扣701发生朝向安装卡柱600的固定端方向滑移,因此,爪形结构702与顶芯703的延伸方向相反,保证安装卡扣701可以与安装卡柱600牢靠地固定住,防止安装卡扣701发生朝向安装卡柱600的自由端方向或者安装卡柱600的固定端方向的移动,从而保证安装卡扣701与安装卡柱600连接的可靠性高。
具体地,如图1所示,爪形结构702的自由端设置有V形槽,爪形结构702的V形槽适于与卡柱头602的接触部位处配合,保证爪形结构702与卡柱头602的接触紧密,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防止安装卡扣701脱离安装卡柱600。
具体地,安装卡柱600可以为钢卡柱或铝合金卡柱或镁合金卡柱,不仅可以保证安装卡柱60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侧围内板1001连接,还可以保证安装卡柱600的强度较大,从而有利于提高安装卡柱600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安装卡扣701可以为聚合物卡扣,例如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树脂)、POM(聚缩醛)等,该类聚合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不仅可以保证安装卡扣701的强度足够,提高安装卡扣701的使用寿命,而且该类聚合物材料的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以下特点:
1)将安装卡柱600设置在侧围内板1001朝向车内的一侧,可以实现在饰板、侧气帘以及顶棚线束等零部件在侧围内板1001上的单侧安装,而不占用侧围内板1001的另一侧空间,从而避免了当侧围内板1001一侧的侧围型腔1003内设置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等零部件时,安装件700会发生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强梁400干涉的问题;
2)通过控制卡柱本体601的直径大小可以控制安装件700的安装强度;
3)通过控制卡柱头602的直径和形状可以控制卡柱头602与安装件700配合的安装插拔力。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围内板(1001),所述侧围内板(1001)上设置有安装卡柱(600),所述安装卡柱(600)包括:卡柱本体(601)和卡柱头(602);
安装件(700),所述安装件(700)上设置有安装卡扣(701),所述安装卡扣(701)适于与所述安装卡柱(600)卡接配合,
所述安装卡扣(701)具有:
爪形结构(702),所述爪形结构(702)用于卡住所述卡柱头(602),且适于止抵在所述卡柱头(602)与所述卡柱本体(601)的交接处;
顶芯(703),所述顶芯(703)朝向所述侧围内板(1001)所在的方向顶住所述卡柱头(6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卡柱(600)设置在所述侧围内板(1001)的朝向车内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本体(601)与所述侧围内板(1001)固定,所述卡柱头(602)设置在所述卡柱本体(601)的远离所述侧围内板(1001)的一端,且所述卡柱头(602)的外径大于所述卡柱本体(601)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本体(601)的外径为3mm-6mm,所述卡柱头(602)的外径为5mm-9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本体(601)与所述侧围内板(1001)焊接固定,且熔深为0.8mm-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卡扣(701)还具有:卡槽(704),所述安装卡扣(701)与所述安装件(700)通过所述卡槽(704)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形结构(702)与所述顶芯(703)的延伸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爪形结构(702)的自由端设置有V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卡柱(600)为钢卡柱或铝合金卡柱或镁合金卡柱,所述安装卡扣(701)为聚合物卡扣。
CN201822079790.3U 2018-12-11 2018-12-11 车辆 Active CN209336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9790.3U CN209336831U (zh) 2018-12-11 2018-12-11 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9790.3U CN209336831U (zh) 2018-12-11 2018-12-11 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6831U true CN209336831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6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79790.3U Active CN209336831U (zh) 2018-12-11 2018-12-11 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6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88225B1 (en) Vehicle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US10449841B2 (en) Vehicle back door
EP1380493B1 (en) Front-end panel for a motor vehicle
JP3989373B2 (ja) 車両ドアのインナーパネル
EP3305629B1 (en) Vehicle roof structure
KR20120051548A (ko) 아우터 어퍼센터필러 레인포스와 시트벨트 브래킷의 결합구조
CN209336831U (zh) 车辆
US9981702B2 (en) Motor vehicle structure having a holding element for holding a spare wheel or other component on a floor portion made of plastic material
CN102574482B (zh) 带有u形挂钩的汽车
CN108025627B (zh) 用于机动车的可移动顶棚元件的布置结构及用于机动车的系统
CN105228887B (zh) 具有紧固构件用嵌件的多腔室型材
CN107743537B (zh) 机动车门锁
JP2006315572A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取付構造
JP4085889B2 (ja) カウルカバ構造
CN104582985B (zh) 配备有加强件的机动车辆车门结构、和相关联的加强件、配备有车门结构的车门以及车辆
JP2013144501A (ja) 車体構造
KR101220005B1 (ko) 엔진룸 보강 구조
CN208923241U (zh) 电池模组及车辆
CN108688553B (zh) 用于车灯的固定元件
CN110043142A (zh) 车门锁扣及具有其的车辆
JP2010126051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CN106585711B (zh) 油壶固定结构
CN110315943A (zh) 机动车辆用的后挡板和制造这种后挡板的方法
US20110308246A1 (en) Assembly comprising a fluid reservoir and a master cylinder for a motor vehicle hydraulic brake system
KR100381250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