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8783U - 按键式开关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式开关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8783U
CN209328783U CN201920088662.7U CN201920088662U CN209328783U CN 209328783 U CN209328783 U CN 209328783U CN 201920088662 U CN201920088662 U CN 201920088662U CN 209328783 U CN209328783 U CN 209328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turning
key
keyseat
push button
button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86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micro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86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8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8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8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式开关和电子设备,该按键式开关包括:键座;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固定于所述键座;第一翻转按键,所述第一翻转按键铰接于所述键座,并且所述第一翻转按键具有缺口;第二翻转按键,所述第二翻转按键布置在所述缺口并铰接于所述键座;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一翻转按键产生使所述第一翻转按键在与所述键座分离的方向上翻转的弹性力;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二翻转按键产生使所述第二翻转按键在与所述键座分离的方向上翻转的弹性力。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式开关包括两个翻转按键,两个翻转按键独立使用,反馈感强,可靠性高,并且其中一个翻转按键安装于另一个翻转按键的缺口处,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按键式开关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键式开关,该开关尤其可应用于红外热像仪等热感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按键式开关通常包括一个按钮,通过一个按钮实现不同功能,即每按压一次按钮切换实现一种功能,这种按钮在使用时需要多次反复按压才能实现预想功能,操作繁琐,并且多次重复按压单个按键会导致按钮卡顿,现有的按钮通常采用直线按压式,但直线按压式的按钮通过直线按压驱动触动扳机按键内部的轻触开关或者行程开关,松开扳机后的复位则通过软胶或者弹簧实现,这种直线运动的扳机容易卡顿,而且内部的弹簧会使按键的反馈感明显减弱,从而造成整个扳机按键可靠性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式开关,该按键式开关包括:
键座;
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固定于所述键座;
第一翻转按键,所述第一翻转按键铰接于所述键座,并且所述第一翻转按键具有缺口;
第二翻转按键,所述第二翻转按键布置在所述缺口并铰接于所述键座;
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一翻转按键产生使所述第一翻转按键在与所述键座分离的方向上翻转的弹性力;
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对所述第二翻转按键产生使所述第二翻转按键在与所述键座分离的方向上翻转的弹性力。
可选地,第一翻转按键和第二翻转按键均具有在所述外力驱动下触动所述轻触开关的接触凸起。
可选地,第一翻转按键和所述第二翻转按键同向翻转。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安装于所述键座的安装柱;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翻转按键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键座,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翻转按键通过第二转轴固定于所述键座。
可选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扭簧;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包括扭簧。
可选地,键座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翻转按键和所述第二翻转按键反向转动的限位机构。
可选地,限位机构包括:
搭接面,所述搭接面位于所述安装柱顶端,所述第二翻转按键搭接于所述搭接面;
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位于所述安装柱的外侧,所述第一翻转按键的支脚位于所述安装柱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之间并搭接于所述限位台;
其中,所述搭接面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远离所述第二翻转按键的所述接触凸起的一侧;
所述限位台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远离所述第一翻转按键的所述接触凸起的一侧。
可选地,还包括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安装于所述键座,并且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面设置有所述轻触开关,另一面设置有信号接插件。
可选地,还包括防水垫;
所述防水垫覆盖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上述的按键式开关,按键式开关的键座固定于壳体内;和
密封垫,密封垫被挤压在壳体与键座之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式开关包括两个翻转按键,两个翻转按键独立工作,通过两个翻转按键可实现多种功能,且不同按键的功能独立使用,相互不影响彼此功能,提高了两个翻转按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在外力作用下翻转按键翻转并触动轻触开关,外力消失后在弹性元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实现复位,翻转按键的反馈感强,可靠性高;并且其中一个翻转按键安装于另一个翻转按键的缺口处,占用空间小,使得该按键式开关在使用时占用设备空间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式开关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式开关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式开关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键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翻转按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翻转按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式开关内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局部剖视图。
其中:1-键座;
11-安装柱;
111-搭接面;
112-轴孔、112a-第一轴孔、112b-第二轴孔;
113-第二固定孔;
114-第一固定孔;
12-限位台;
13-安装凸台;
131-安装通孔;
14-容纳槽;
15-抵接面;
151-安装槽;
2-印刷电路板;
21-轻触开关、211-第一轻触开关、212-第二轻触开关;
22-信号接插件;
301-接触凸起;
31-第一翻转按键、311-缺口、312-支脚、312a-第一安装孔;32-第二翻转按键、321-第二安装孔;
41-第一弹性元件、42-第二弹性元件;
51-第一转轴;
52-第二转轴;
6-密封垫;
7-防水垫;
8-引线;
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按键式开关扳机容易卡顿的技术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式开关,该按键式开关包括:
键座1,键座1为该按键式开关的主体,并且该键座1具有安装凸台13,该安装凸台13位于键座1的周向,并且安装凸台13具有安装通孔131,该键座1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安装于指定位置;
轻触开关21,轻触开关21固定于键座1,该轻触开关21用于实现开关控制功能;
第一翻转按键31,第一翻转按键31铰接于键座1,并且第一翻转按键31具有缺口311;
第二翻转按键32,第二翻转按键32布置在缺口311并铰接于键座1;
第一弹性元件41,第一弹性元件41对第一翻转按键31产生使第一翻转按键31在与键座1分离的方向上翻转的弹性力;
第二弹性元件42,第二弹性元件42对第二翻转按键32产生使第二翻转按键32在与键座1分离的方向上翻转的弹性力;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翻转按键31铰接于键座1,并且第一翻转按键31具有缺口311;第二翻转按键32布置在缺口311并铰接于键座1,保证第二翻转按键32不会左右位置晃动;
与之相对应的,如图3所示,第一弹性元件4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键座1和第一翻转按键31;第二弹性元件42两端分别固定于键座1和第二翻转按键32。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个翻转按键既可以独立分别工作,也可以同时被触动,例如,该两个翻转按键可应用于红外手持热像仪,现有的红外手持热像仪仅设置一个扳机按键,只能实现一个功能,例如拍照,而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可同时工作的翻转按键,即可以实现两种功能,例如,一个翻转按键实现自动聚焦,另一个按键实现拍照及存储,这样该红外手持热像仪可具有类似单反相机的自动聚焦功能。
并且,第一翻转按键31与键座1之间的铰接所提供的翻转自由度允许第一翻转按键31在克服弹性力的外力驱动下朝向键座1翻转以触动轻触开关21,即当第一翻转按键31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带动第一弹性元件41翻转,并且第一翻转按键31触碰轻触开关21实现开关功能,而外力消失后,在第一弹性元件41的弹性力的带动下,第一翻转按键31自动复位。
同理,第二翻转按键32与键座1之间的铰接所提供的翻转自由度允许第二翻转按键32在克服弹性力的外力驱动下朝向键座1翻转以触动轻触开关21,即当第二翻转按键32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带动第二弹性元件42翻转,并且第二翻转按键32与轻触开关21接触实现开关功能,而外力消失后,在第二弹性元件42的弹性力的带动下,第二翻转按键32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式开关包括两个翻转按键,两个翻转按键独立工作,通过两个翻转按键可实现多种功能,且不同按键的功能独立使用,相互不影响彼此功能,提高了两个翻转按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在外力作用下翻转按键翻转并触动轻触开关21,外力消失后在弹性元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实现复位,翻转按键的反馈感强,可靠性高;并且其中一个翻转按键安装于另一个翻转按键的缺口处,占用空间小,使得该按键式开关在使用时占用设备空间小。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弹性元件可以是扭簧,即第一弹性元件41可以是扭簧;第二弹性元件42也可以是扭簧。具体地,两个扭簧分别与两个翻转按键同轴铰接,并且扭簧两端分别固定于键座1和相应的翻转按键,常态时,扭簧处于扭转状态,扭簧对翻转按键施加弹性力,在该弹性力的作用下,翻转按键与键座1分离,翻转按键受到外力时,例如按压该翻转按键,扭簧被翻转按键带动而翻转,外力消失则扭簧带动翻转按键复位。
如图2所示,第一翻转按键31和第二翻转按键32均具有在外力驱动下触动轻触开关21的接触凸起301,可以理解的是,该接触凸起301与轻触开关21相对设置,在外力驱动下,翻转按键相对键座1翻转,同时接触凸起301与轻触开关21接触而触动该轻触开关21,当外力消失时,翻转按键在弹性元件4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接触凸起301与轻触开关21分离。
更为具体地,如图4所示,键座1具有安装柱11,两个安装柱11相对设置,并且安装柱11沿自身的高度方向开设有轴孔112,并且每个安装柱11均包括第一轴孔112a和第二轴孔112b,并且第二轴孔112b靠近安装柱11的末端,两个轴孔之间存在高度差,即在安装柱11之间可在不同高度安装两个转轴,具体第一转轴51安装于第一轴孔112a,第二转轴52安装于第二轴孔112b,并且第一翻转按键31和第一弹性元件41均套设于第一转轴51,第二翻转按键32和第二弹性元件42均套设于第二转轴52,实现翻转按键与键座1的铰接。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翻转按键31的支脚312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2a,第一转轴51的两端安装于该第一安装孔312a内,第二翻转按键3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1,第二转轴52的两端安装于该第二安装孔321,从而实现翻转按键31与键座1的铰接。
进一步地,键座1的安装柱11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13,该第二固定孔113开设于第一轴孔112a和第二轴孔112b之间,第二弹性元件42的一个自由端固定于该第二固定孔113,另一个自由端抵接于第二翻转按键32,即第二弹性元件42装设于键座1和第二翻转按键32之间。
键座1的安装柱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4,第一弹性元件41的一个自由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孔114,另一个自由端抵接于第一翻转按键31,即第一弹性元件41装设于键座1和第一翻转按键31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翻转按键31和第二翻转按键32可以同向翻转,即对第一翻转按键31和第二翻转按键32可以施加同方向的翻转外力,便于按键操作。
在一个示例中,键座1设置有限制第一翻转按键31和第二翻转按键32反向转动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保证翻转按键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翻转使得翻转按键的接触凸起301触动轻触开关21,避免翻转按键反方向翻转不能实现对轻触开关21的触动。
具体而言,该限位机构包括:
搭接面111,该搭接面111位于安装柱11顶端,并且搭接面111位于第二转轴52的远离第二翻转按键32的接触凸起301的一侧,即接触凸起301和接触面111位于第二转轴52的两侧,具体为该安装柱11背向第二翻转按键32的一侧具有缺口,该缺口处形成搭接面111,第二翻转按键32的边缘搭接于该搭接面111,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二翻转按键32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二翻转按键32仅单方向翻转,安装柱11限制第二翻转按键32的反方向转动,即该翻转使得第二翻转按键32的接触凸起301触动轻触开关21,而不会反方向翻转;
限位台12,限位台12位于安装柱11的外侧,并且限位台12位于第一转轴51的远离第一翻转按键31的接触凸起301的一侧。具体地,限位台12位于第一固定孔114的内侧,并且该限位台12与第一固定孔114的高度平齐,第一翻转按键31的支脚312位于安装柱11和第一弹性元件41之间并搭接于该限位台12,一方面第一翻转按键31受到外力作用时,仅单方向翻转,即该翻转使得第一翻转按键31的接触凸起301触动轻触开关21,而不会反方向翻转,另一方面,第一弹性元件41和安装柱11限制了第一翻转按键31的横向位置,保证在翻转过程中第一翻转按键31没有横向位置错动。
如图7所示,该按键式开关还包括印刷电路板2,该印刷电路板2固定于键座1,并且印刷电路板2的一面设置有轻触开关21,另一面设置有信号接插件22,信号插接件22通过引线8连接至设备的主印刷电路板,从而控制设备的开闭。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的是,该印刷电路板2包括第一轻触开关211和第二轻触开关212,第一轻触开关211与第一翻转按键31的接触凸起301相对设置,第二轻触开关212与第二翻转按键32的接触凸起301相对设置。
可选地,如图8所示,该按键式开关还包括防水垫7;
防水垫7覆盖于印刷电路板2的表面,即防水垫7位于印刷电路板2和翻转按键之间,防止水和尘土等杂物进入印刷电路板2而影响印刷电路板2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示例性地,如图9和10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按键式开关、壳体9和密封垫6。
壳体9即为该电子设备的外壳,该按键式开关安装于壳体的相应位置处,并且该按键式开关的键座1位于壳体1内,第一翻转按键31和第二翻转按键32均暴露于壳体9外,方便按压操作,密封垫6则套设于键座1并且安装完成后,密封垫6被挤压在键座1和壳体9之间。
更为具体地,该键座1可以包括与壳体9的内表面相抵接的抵接面15,该抵接面15的周向设置有安装密封垫6的安装槽151,密封垫6安装于该安装槽151,当该按键式开关安装完成后,抵接面15与壳体9的内表面相抵接,此时密封垫6被挤压,实现按键式开关与壳体9之间的密封。
具体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红外手持热像仪,具体使用时,短时间按压按键式开关的第二翻转按键32,第二轻触开关212被触动,印刷电路板2输出自动聚焦的信号,待设备聚焦完成后,按压第一翻转按键31,第一轻触开关211被触动,印刷电路板2输出拍照信号,设备拍照,再次按压第一翻转按键31,第一轻触开关211再次被触动,印刷电路板2输出图片存储信号,设备对图片保存,并且按压第一轻触开关211实现拍照和存储功能时,两次按压操作之间存在预设时间间隔,防止频繁按压导致设备内部信号紊乱,在实际操作中,两次按压第一轻触开关211的时间间隔应大于该预设时间间隔;或者,按压第二翻转按键32,第二轻触开关212被触动,印刷电路板2输出自动聚焦的信号,待设备聚焦完成后,再次按压第二翻转按键32,第二轻触开关212再次被触动,印刷电路板2输出拍照信号,设备拍照,按压第一翻转按键31,第一轻触开关211被触动,印刷电路板2输出图片存储信号,设备对图片保存,同样,两次按压第二翻转按键32的操作之间也存在预设时间间隔;又或者,按压第二翻转按键32,第二轻触开关212被触动,印刷电路板2输出自动聚焦的信号,待设备聚焦完成后,按压第一翻转按键31,第一轻触开关211被触动,印刷电路板2输出拍照信号,设备拍照,再次按压第二翻转按键32,第二轻触开关212再次被触动,印刷电路板2输出图片存储信号,设备对图片保存,当然,在按压操作时,每次按压操作之间同样需要预留时间间隔。在具体使用时,该按键式开关的第一翻转按键31和第二翻转按键32还可以通过其它组合操作方式实现聚焦、拍照和图片存储操作,例如,按压第一翻转按键31实现聚焦和存储,按压第二翻转按键32实现拍照,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键座(1);
轻触开关(21),所述轻触开关(21)固定于所述键座(1);
第一翻转按键(31),所述第一翻转按键(31)铰接于所述键座(1),并且所述第一翻转按键(31)具有缺口(311);
第二翻转按键(32),所述第二翻转按键(32)布置在所述缺口(311)并铰接于所述键座(1);
第一弹性元件(41),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1)对所述第一翻转按键(31)产生使所述第一翻转按键(31)在与所述键座(1)分离的方向上翻转的弹性力;
第二弹性元件(4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2)对所述第二翻转按键(32)产生使所述第二翻转按键(32)在与所述键座(1)分离的方向上翻转的弹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按键(31)和第二翻转按键(32)均具有在外力驱动下触动所述轻触开关(21)的接触凸起(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按键(31)和所述第二翻转按键(32)同向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轴(51)和第二转轴(52),所述第一转轴(51)和所述第二转轴(52)均安装于所述键座(1)的安装柱(11);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1)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51)上,所述第一翻转按键(31)通过所述第一转轴(51)固定于所述键座(1),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2)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52)上,所述第二翻转按键(32)通过所述第二转轴(52)固定于所述键座(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1)包括扭簧;所述第二弹性元件(42)包括扭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座(1)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翻转按键(31)和所述第二翻转按键(32)反向转动的限位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搭接面(111),所述搭接面(111)位于所述安装柱(11)顶端,所述第二翻转按键(32)搭接于所述搭接面(111);
限位台(12),所述限位台(12)位于所述安装柱(11)的外侧,所述第一翻转按键(31)的支脚(312)位于所述安装柱(11)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41)之间并搭接于所述限位台(12);
其中,所述搭接面(111)位于所述第二转轴(52)的远离所述第二翻转按键(32)的所述接触凸起(301)的一侧;
所述限位台(12)位于所述第一转轴(51)的远离所述第一翻转按键(31)的所述接触凸起(301)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印刷电路板(2),所述印刷电路板(2)安装于所述键座(1),并且所述印刷电路板(2)的一面设置有所述轻触开关(21),另一面设置有信号接插件(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式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垫(7);
所述防水垫(7)覆盖于所述印刷电路板(2)的表面。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9);
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按键式开关,所述按键式开关的所述键座(1)固定于所述壳体(9)内;和
密封垫(6),所述密封垫(6)被挤压在所述壳体(9)与所述键座(1)之间。
CN201920088662.7U 2019-01-18 2019-01-18 按键式开关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328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8662.7U CN209328783U (zh) 2019-01-18 2019-01-18 按键式开关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8662.7U CN209328783U (zh) 2019-01-18 2019-01-18 按键式开关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8783U true CN209328783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31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8662.7U Active CN209328783U (zh) 2019-01-18 2019-01-18 按键式开关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8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50041838A (ko) 통신 어댑터 장치
KR960025889A (ko) 게임기용 조작장치
CN103280358B (zh) 直流调速开关
CN104269307A (zh) 按键结构
CN209328783U (zh) 按键式开关和电子设备
CN103227069A (zh) 电动工具中的开关
CN208570434U (zh) 一种用于转动开关的自复机构
KR100835142B1 (ko) 스크롤 푸싱 스위치 모듈
CN211528890U (zh) 一种操作面板的切换结构及投影机
CN213909815U (zh) 出水开关组件及饮水机
CN209118974U (zh) 电动工具信号输出电位器开关
CN103677280A (zh) 键盘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8364813B (zh) 一种开关切换装置及切换系统
CN217592702U (zh) 一种清洁器
CN101470477B (zh) 扩充基座
US8106323B2 (en) Potential switching apparatus for power adapter
CN210866020U (zh) 开关装置
CN219778743U (zh) 一种双回转中心开关
JP2572130Y2 (ja) 電子機器
CN209517684U (zh) 一种触控装置及保护壳
CN213820991U (zh) 烹调器具
JP7097992B2 (ja) 入力装置
KR100758342B1 (ko) 감전사고 방지형 공동주택의 콘센트 구조
CN214376085U (zh) 一种电位计型的工业控制手柄
CN110275568B (zh) 旋钮组件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3

Address after: 311501 building A1, No. 299, Qiushi Road, Tongl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onglu Coun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Haikang Micro Shadow Sens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Binjiang District Qianmo Road No. 555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Hangzhou micro image software Co.,Ltd.

Assignor: Hangzhou Haikang Micro Shadow Sensing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90000038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ush button switches and electronic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11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