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7645U - 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7645U
CN209327645U CN201820857021.9U CN201820857021U CN209327645U CN 209327645 U CN209327645 U CN 209327645U CN 201820857021 U CN201820857021 U CN 201820857021U CN 209327645 U CN209327645 U CN 209327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ens
lens unit
face
optical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570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珠
庄怀港
田中武彦
赵波杰
梅其敏
陈振宇
郭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7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7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其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两所述镜片单元分别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两所述镜片单元的相邻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叠合,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不同,以形成叠层布置的光学镜头替代传统的光学镜头。

Description

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头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
背景技术
光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从而使得人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物体。在一定程度上,光线决定了人们的观察结果。
同样地,为了给人们呈现观察的物体信息,可以通过发射光线或获取光线而得到,比如在摄像模组中,通过获取光线而得到物体相关信息,在VCSEL中通过发射光线,而进一步获取反射的光线而得来物体相关信息,可是不管是在获取光线还是在反射光线的过程中,形成光路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比如,光学镜头就是最常见的光路元件之一,通常的镜头包括多个镜片和一个镜筒,各镜片各自独立地被安装在镜筒中的预定位置,镜片之间设有隔圈,以便于在各镜片之间形成预定的光路,且镜片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传统镜头中存在一些影响光路的因素。
首先传统镜头中,镜片被单独制造,也就是说,每个镜片各自按预定的形状被独立地制造,比如通过注塑的方式。即在制造期间,各自独立存在。进一步地,再通过组装、封装两道工序,完成整个光学系统的组装。
具体地,各镜片按预定形状被制造完成后,按预定位置逐次被安装于镜筒中,组装过程中受限于安装精度,每个镜片之间以及镜片和镜筒之间都具有一定的组装公差,整个镜头在组装完成后一个累积公差,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累积公差会随着镜片的增多而增大。同时,为了保障良率,每一个镜片在组装过程中都会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光学系统是个非常敏感的系统,在镜片组装于镜筒中时,精度要求较高,而独立的镜片被安装于一个封闭的腔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相对较难的工艺,这使得整个镜头的组装制造的需要的时间都比较久。
再者,传统镜头组件在光学成像过程中,光的发散与汇聚主要依靠的是镜片的曲率以及镜片与空气之间折射率的不同,而这种光学设计的方法,自然会带来上述的组装问题。
进一步,镜片之间具有空气间隙,这个空气间隙的形状由相邻镜片的形状来决定,空气间隙的大小影响镜头的光学效果,而空气间隙的控制在制造和组装过程都是较难精确控制的内容。换句话说,在传统的镜头中,镜片和空气层交替地排布,从而形成预定的光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空气间隙形成“不定形的镜片”,而这个“不定形镜片”形状需要在制造和组装过程中控制,这种间接性的控制,使得光路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精度降低。
进一步,对于很多的光学投射模组而言,比如VCSEL模组,光源常常存在很大的发热情形,镜头受热会影响整体的成像,造成失焦、成像偏移,同时,常年高温的环境,也会对整个模组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与此同时,对于需要发射预定的光线,通常通过光线发散的镜头来完成,同样地,传统镜头存在的问题,在VCSEL模组中的对光路和模组本身产生的影响更大,这也直接制约了整个光学投射模组小型化的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相叠合的设置,光线直接在相邻的两镜片单元之间传播而不会经过空气层,替代传统的镜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组件通过一次性模制成型,从而使整个模组具备更高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组件的模塑成型的上表面具有曲率,可以产生光的发散或汇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模组通过一次性模制成型,从而具备更好的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通过模制成型工艺逐层形成光路设计,并在整体成型镜片单元上进行遮光工序,再通过切割成单独的光学镜头、光学组件或光学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通过模制成型工艺逐层形成整个光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中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各所述镜片单元相互依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相贴合,具备更加确定、稳定的光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各所述镜片单元成型结构紧凑,相对可以形成一种更加紧凑和小型化的光学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各所述镜片单元对于光的折射采用的是固体、液体介质以及气体不同介质的折射,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光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各所述镜片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模具逐层成型形成具有相同或不同曲率的表面,减少组装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之间的折射率不同,从而使得光线由一个镜片单元到另一所述镜片单元时产生光线折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在光线传播的过程中,相邻传播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且界面呈曲面,从而使得光线由一种介质至另一种介质时,产生光线折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各所述镜片单元通过模制一体成型的方式逐次一体成型制造,从而借助相邻的所述镜片单元和模具形成镜片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透光区和一遮光区,通过遮光构造限定预定光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基层和一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基层适于遮盖于所述光学元件,在所述光学元件上方形成非空气层的传播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镜片单元依附所述光学组件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是一感光元件或一光源,从而接收光线或发射光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安装槽,适于被整体安装到所述光学组件的光路上,从而形成摄像模组或光源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一光学干涉元件,配合各所述镜片单元和所述光学组件形成预定的投射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降低公差,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通过模具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得到精度更高的预定形状和装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光学组件可以任意组合,以及被安装于传统的镜头或模组结构中去,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安装精度的要求。
为了实现以上至少一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光学镜头,其包括:
至少两镜片单元,其中至少一镜片单元依附于另一镜片单元而形成。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不同。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具有至少一曲表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透光区和一非透光区,所述透光区位于中心区域,所述不透光区环绕于所述透光区外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表面相贴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通过模塑方式一体成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模组,其包括:
一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其中至少一所述镜片单元依附于另一所述镜片单元;和
一光学组件;所述光学镜头位于所述光学组件的光学路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和所述光学镜头构成一摄像模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和所述光学镜头构成一光源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组件,其包括:
一光学元件;
一线路板;和
一基层;其中所述基层一体成型于所述光学元件和所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镜头,其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其中两所述镜片单元相互贴合,两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一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其中至少一所述镜片单元依附另一所述镜片单元成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不同。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具有至少一曲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镜头,其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其中各所述镜片单元具有至少一曲表面,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所述曲表面形状互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组件,其包括:
至少一光学元件;
一线路板;和
一基层;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基层透光地遮盖于所述光学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组件,其包括:
至少一光学元件;
一线路板;和
一基层,其中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基层一体成型于所述光学元件形成一曲表面位于所述光学元件的光线路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元件,其包括:
至少一光学元件;
一线路板;和
一基层;所述基层一体成型于至少部分所述光学元件和至少部分所述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模组,其包括:
一光学镜头;和
一光学组件;所述光学镜头一体成型于所述光学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模组,其包括:
一光学镜头;和
一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一线路板和一基层,所述基层一体成型于至少部分所述光学元件和至少部分所述线路板;其中所述光学镜头位于所述光学组件的光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镜头,其包括:
至少两镜片单元,两所述镜片单元分别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两所述镜片单元的相邻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叠合,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不同。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曲表面,两所述曲表面之间形成一透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形成一折射界面,相邻两所述折射界面形成一透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边缘面,所述边缘面环绕所述曲表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的所述边缘面是平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遮挡光线的通过,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遮光光线的通过,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侧面和/或底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所述镜片单元设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所述镜片单元设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边缘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被所述遮光区遮挡的剩余区域的所述曲表面形成一透光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遮光区通过贴附、电镀、真空溅镀、涂覆或喷涂方式形成。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遮光区是一镀膜层。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依附另一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一体成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贴合于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所述第二面和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所述第一面的形状互补。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藉由一成型模具一体成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位于底部的所述镜片单元具有一安装槽,以便于所述光学镜头安装于一光学组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光学镜头位于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适于遮盖所述光学元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是一感光元件或一光源。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适于设置于一光学组件形成一光学模组,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一体成型覆盖所述光学元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是一感光元件或一光源。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藉由透明材料模塑一体成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层数为1~40层。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层数为2~15层。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的范围是 1.1~1.9。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4~1.55。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中心厚度范围为 0.1mm~0.6mm。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一光学干涉元件,所述光学干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顶端,以使得所述光学镜头产生干涉图样。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材料选自:环氧树脂、硅材料、塑料、PC、PMMA、有机溶液、气溶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镜头,其包括:
至少两介质层,两介质层分别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两所述介质层相邻的第一面和和第二面相叠合,以使得光线直接地由一个所述介质层折射至另一个所述介质层,两所述介质层折射率不同。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层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曲表面,两所述曲表面之间形成一透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层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边缘面,所述边缘面环绕于所述曲表面,所述边缘面是平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遮光光线的通过,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至少一所述介质层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的边缘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模组,其包括:
一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两所述镜片单元分别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两所述镜片单元的相邻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叠合,两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不同;和
一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所述线路板,所述光学镜头位于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路。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曲表面,两所述曲表面之间形成一透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形成一折射界面,相邻两所述折射界面形成一透镜。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边缘面,所述边缘面环绕所述曲表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的所述边缘面是平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遮挡光线的通过,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遮光光线的通过,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侧面和/或底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至少一所述镜片单元设有一遮光区,以遮挡光线的通过。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至少一所述镜片单元设有一遮光区,以遮挡光线通过,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边缘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被所述遮光区遮挡的剩余区域的所述曲表面形成一透光区。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遮光区通过贴附、电镀、真空溅镀、涂覆或喷涂方式形成。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遮光区是一镀膜层。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依附另一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一体成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贴合于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所述第二面和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所述第一面的形状互补。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藉由一成型模具一体成型。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位于底部的所述镜片单元具有一安装槽,以使得所述光学镜头的适于安装与所述光学组件,遮盖所述光学元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是一感光元件或一光源。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一体成型覆盖所述光学元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藉由透明材料模塑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成型模具,用于成型一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相叠合,其中至少一镜片单元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其包括:
一下模具,和
一上模具组,其中所述上模具组包括多个上模具,各所述上模具分别和所述下模具配合一体成型各所述镜片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上模具组包括一第一上模具,所述第一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合模形成一第一成型腔,适于一体成型一第一镜片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第一上模具具有第一成型面,用于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一第一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下模具具有一下成型面,所述下成型面用于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镜片的第二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上模具组包括一第二上模具,所述第二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合模形成一第二成型腔,适于容纳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依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一体成型一第二镜片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第二上模具具有一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二成型面对应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的第一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镜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
(A)一体成型一第一镜片单元;和
(B)依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一体成型一第二镜片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藉由一模具一体成型一第二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依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一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依附模具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镜面单元的第一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逐次一体成型多层相叠合的镜片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光学镜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一体成型一层多个连续分布的第一镜片单元;和
(b)依附一层多个连续分布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一体成型一层连续分布的第二镜片单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光学镜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 中藉由一模具一体成型一层多个连续分布的第二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包括步骤:依附一层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一体成型另一层所述第二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依附模具一体成型一层多个连续分布的所述第二镜面单元的第一面。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步骤:切分多个连续分布的光学镜头,形成多个光学镜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一光路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另一光路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其中一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8A至8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拼版制造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一种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另一种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形成的不同干涉图样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光学组件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光学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在传统的镜头中,各镜片被独立地制造,各自分离地进行组装,镜片和空气间隙交替组合形成镜头,由前述可以看到,现有的镜头制造工艺中,采用的是玻璃/有机材料和空气之间的折射以及不同的镜片的曲率来实现光路的变化,但是,事实上,利用不同材料之间的折射率不同,同样可以借鉴来进行光学设计。不同的是,通过固态或者液态固化后材料进行组装,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设计上的难度,同时整体上增加产品的可靠性。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其中通过相互依附的镜片单元形成光学镜头,而不像传统镜头中相互独立而互相分离的结构,避免在各自组装时各自形成的误差;其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不同,从而使得光线从一所述镜片单元进入另一所述镜片单元时产生光线折射,从而在多次折射后形成预定的光线通路;其中所述光学镜头的各镜片单元具有至少一曲表面,使得所述镜片单元具有透镜功能,即,使得平行光线由所述曲表面入射时,光线被汇聚或被发散,而不是平行出射;其中各所述镜片单元通过透明材料逐次依附一体成型形成,而不是各自独立成型的方式;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透光区和一遮光区,所述透光区形成预定的光线通路;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可以一体成型于一光学组件,从而形成一体的光学模组,比如摄像模组或光源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可以包括一光学干涉元件,所述光学干涉元件配合各所述镜片单元工作,从而使得入射或出射的光线,从而形成具备特征的图样,比如点状散斑图案。进一步地,所述光学干涉元件由扩散片(Diffuser) 和光栅片(Raster)组成,扩散片作用是将激光光束散射成不规则分布的点状散斑图案,再通过光栅将散斑图案进行衍射“复制”后,扩大其投射角度。这种“复制”效果被称为光学卷积,当光束通过扩散片后产生的散斑,再经过光栅后进行卷积就能得到所需透射角度的散斑。
所述光学模组可以被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机、3D感测设备、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监控设备。
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立体示意图。如图2是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剖视示意图。所述光学模组100包括一光学镜头10和一光学组件20。
所述光学镜头10用于将到达或离开所述光学组件20的光线进行光学作用。所述光学作用举例地担不限于,通过折射作用对光线进入汇聚或发散。
所述光学镜头10被设置于所述光学组件20光路上,以便于对进入或离开所述光学组件的20的光线进行作用。
进一步,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光学镜头10 一体成型地设置于所述光学组件20。也就是说,在制造时,所述光学镜头10依附所述光学组件20而成型,并不是通过其它介质,如胶水,连接固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可以通过其它介质固定连接于所述光学组件20,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参照图2,所述光学镜头10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11,其中至少相邻所述镜片单元11叠层依附地设置。进一步,至少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11的相接界面相贴合。也就是说,位于上方的所述镜片单元11的底面和位于下方的所述镜片单元11的顶面形状互补。换句话说,相邻的两所述镜片单元11相叠合地设置,从而形成两层叠合的介质层,使得光线在通过相邻的两所述镜片单元11传播时,直接从一个所述镜片单元11到达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11,而不会经过空气介质层的传播。
更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所述镜片单元11依附位于下方的所述镜片单元11一体成型的形成,从而使得量所述镜片单元11相贴合。更进一步,所述镜片单元11通过透明材料一体成型形成,比如通过模塑成型的方式成型。
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11的折射率不同,从而使得光线从而一所述镜片单元 11进入另一所述镜片单元11时产生折射,而不是同一直线地传播。举例地,各所述镜片单元11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1至1.9,优选地,所述镜片单元11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4至1.55。换句话说,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11在成型时由不同折射率的材料成型而成。
所述镜片单元11的材料可以是环氧树脂、硅材料、塑料、PC、PMMA、有机溶液和气溶胶等有机物或有机聚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各所述镜片单元11单独成型,且通过组装使得相邻所述镜片单元11相贴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镜片单元11的形成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的镜头中,镜片被逐次、独立地安装于镜筒中,镜片之间形成空气层,且传统镜片的折射率都相同,因此在光线通过镜头传播的过程中,镜片形成的介质和空气介质相互交替,即在整个过程中,只存在两种折射率的介质,即玻璃或树脂与空气的折射介质,因此相邻的镜片之间必须设有空气层,来实现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实现光线在相邻的两种介质间的折射传播。这种方式使得镜头的体积较大,镜片之间并不能紧凑地布置。而在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镜片相贴合,形状互补地设置,结构紧凑,且相邻两镜片单元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使得光线在从一个所述镜片单元11进入另一所述镜片单元11时产生折射,从而形成不同于传统镜头的结构,且能够产生发散或汇聚效果的折射作用。所述镜片单元11的数量可以是1至40,优选地,所述镜片单元11的数量可以是2至 15。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镜头中,通过镜片和空气间隙的交替完成光线的折射传播,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中,单独通过各所述镜片单元11来完成光线的传播,相对于空气介质,存在一定的折射率差别,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层的所述镜片单元11的叠加,补偿不存在空气间隙而带来的光线传播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呈方形,即,各所述镜片单元11呈方形。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的镜头中,由于镜片单独组装于镜筒,为了方便调整,镜片通常是圆形结构,通常不能一次制造多个镜片,且在镜片单独制造的过程中存在误差,在镜片单独组装于镜筒时也存在误差,因此整体具有较大的组装公差。而本实用新型方形的所述镜片单元11,方便批量化生产,可以通过一次成型再切分的方式形成多个所述镜片单元11,以及一次形成多个所述光学镜头10,且通过依附成型的方式减小组装中的误差。
举例地,在制造所述光学镜头10时,可以通过先通过模具一体成型多个一体连接的所述镜片单元11,即形成第一层所述镜片单元11,而后在所述第一层所述镜片单元11的顶面一体成型第二层所述镜片单元11,由此,逐次形成多层所述镜片单元11,最后对多层所述镜片单元11进行切分,比如方形地切分,从而形成多个所述光学镜头10。
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如后续所述,在形成相邻两层所述镜片单元11时,设置相应的所述遮光区,以形成预定的光路。且在成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模具,在成型另一层所述镜片单元11时补偿已成型的所述镜片单元层的误差,比如,在成型得到第一层所述镜片单元11后,检测第一层所述镜片单元11的误差,进而根据误差对成型模具进行调整,进一步以所述第一层所述镜片单元11为基础形成第二层所述镜片单元11,依次,可以校正其它层的所述镜片单元11,从而通过模具的调整补偿所述镜头的误差,使得所述光学镜头10具有较小的组装误差,提供更好的光学效果。比如,在传统制造过程中,整体机械组装单边误差在0.03mm左右,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模塑模具一体成型的制造误差可以降低至0.01mm。
还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镜片通常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限于工艺水平的限制,比如镜片最薄的位置需要满足脱模和组装强度的需求,因此镜片厚度较大,比如通常需要大于0.3mm,而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塑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所述镜片单元,且叠层依附的方式,使得所述镜片单元11的厚度较小,比如所述镜片单元11的最薄的位置可以达到0.1mm。
进一步地,所述镜片单元11的厚度是0.1mm~0.6mm。可选地,所述镜片单元11的厚度是0.1mm~0.2mm,0.2mm~0.3mm,0.3mm~0.4mm,0.4mm~0.5mm, 0.5mm~0.6mm。所述镜片单元11的厚度可以是中心厚度。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光学组件20包括一光学元件21和一线路板22,所述光学元件21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2,与所述线路板22电连接,举例地但不限于,通过一金线电连接。所述光学镜头10位于所述光学元件21的光学路径。
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所述光学元件21可以是一感光元件,可以进行感光作用。也就是说,外部的光线通过所述光学镜头10的光学的作用后到达所述感光元件,通过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作用而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进而将信息传输至所述线路板22。也就是说,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头10和所述光学组件20可以构成一用于图像采集的摄像模组。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另一光路示意图。所述光学元件21可以是一光源,用于发射光线。也就是说,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光学镜头10的光学作用后出射,所述光学镜头10和所述光学组件20构成一光源模组。所述光源举例地但不限于VCSEL,所述光源模组可以被用于制造TOF 模组、结构光模组、投影模组等。
参照图1和图2,各所述镜片单元11具有至少一曲表面110,以使得所述镜片单元11形成预定形状的透镜结构。所述曲表面110举例地但不限于凸面或凹面。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片单元11的所述曲表面110位于中心区域,也就是说,各所述镜片单元11的中心区域呈曲面结构,而周边区域呈平面结构,或趋近平面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曲表面110的区域大小以及具体形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也就是说,所述镜片单元11 的曲表面110周边区域构成一边缘面120。所述边缘面120环绕所述曲表面110。
进一步,各所述镜片单元11中至少一所述镜片单元11具有两所述曲表面 110,两所述曲表面110构成一透镜结构。
进一步,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11的相邻两所述曲表面110相贴合。即,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11的相邻两所述曲表面110的形状互补。所述曲表面110被设置于各所述镜片单元11的所述顶面和/或所述底面。
各所述镜片单元11具有一第一面1101和一第二面1102,所述第一面1101 和所述第二面1102呈曲面形状,以使得所述镜片单元11构成一透镜。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11的相邻两表面相叠合。举例地,以靠近上方的一侧为第一面1101,靠近下方的第二侧为所述第二面1102,则在同一个坐标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 11的第一面1101与位于上方的另一所述镜片单元11的第二面1102相叠合,从而在光线传播的过程中,进入相邻的一个所述镜片单元11的光线经过中间相叠合的所述第一面1101以及所述第二面1102而直接进入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11。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镜片单元11通过模塑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于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1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粘接固定的方式使得一个所述镜片单元11的第二面1102叠合于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11的第一面1101。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镜片单元11的顶面和底面的形状可以是球面结构,也可以是非球面结构,如凸面、凹面、凹槽等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镜片单元11的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形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便于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选取了较少量的所述镜片单元进行示意,并且由下至上,分别标记为第一镜片单元111,第二镜片单元112,第三镜片单元 113,第四镜片单元114,以及第五镜片单元115。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第二镜片单元112,第三镜片单元113,第四镜片单元114,以及第五镜片单元115 的都具有至少一所述曲表面110。
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和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依次叠合地设置构成整体的光学镜头。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第一面1101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 的第二面1102相叠合,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第一面1101与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的第二面1102相叠合,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的第一面1101与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的第二面1102的相叠合,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的第一面1101与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第二面1102相叠合,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第一面 1101构成光线入射面或光线出射面。也就是说,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11的第一面1101和第二面1102形成一折射界面,相邻两所述折射界面之间形成一透镜。
以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为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 111具有一顶面1111,即所述第一面110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具有一顶面 1121,即所述第一面1101和一底面1122,即所述第二面1102。所述第一面1101 和所述第二面1102相对布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面1101和所述第二面1102 位于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底面1122相叠合,换句话说,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与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 的底面1122形状互补,从而使得第一镜片单元111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构成的两介质层直接相接,而不会经过空气介质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11相互贴合,也就是说,各所述镜片单元各自形成形状互补的第一面1101以及第二面1102,而后将互补的各所述镜片单元11相结合,从而形成叠层设置的介质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镜片单元11的接合表面相互依附地形成,比如,以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和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为例,可以先通过模具成型第一镜片111,使其形成预定形状的顶面1111,而后以所述顶面1111为依附,进一步通过模具在所述顶面1111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即在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底面1122,而通过模具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顶面1111,从而形成叠层设置的介质层。
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表面110与所述光学组件20的光学区域相对应。举例地,当所述光学元件21是所述感光元件时,所述光学组件20的光学区域即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即,各所述镜片单元11和所述曲表面110 和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区相对应,从而为所述感光元件形成预定的光线通路。当所述光学元件21是所述光源时,各所述镜片单元11和所述曲表面110和所述光源的发光区相对应,从而为所述光源形成预定的光线通路。
进一步,参照图1和图2,所述光学镜头10具有一透光区12和一遮光区13,所述透光区12用于光线的透过,形成预定的光线通路。所述遮光区13用于遮挡光线,防止杂散光干扰光路。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区13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10的顶面周边和侧面,在所述光学镜头10的中心区域形成所述透光区12。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区13被设置于位于顶部的所述镜片单元11的顶面以及各所述镜片单元11的侧面。也就是说,位于顶部的镜片单元11的顶面和侧面被设置有所述遮光区13,位于底部的所述镜片单元11的侧面被设置有所述遮光区13。也就是说,所述遮光区13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10的顶面、底面和/或侧面,更具体地,所述遮光区13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部分底面和底面,以及整个侧面,从而构成一遮光结构,使得所述光学镜头10形成预定的光线通路。
所述遮光区13的形成方式举例地但不限于贴附、电镀、化镀、真空溅镀、涂覆、喷涂等方式形成。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至少一所述镜片单元 11被设有一所述遮光区13,遮盖于所述镜片单元11的至少部分顶面和侧面,从而控制进入和/射出的光线通路,即所述透光区12,的形状和大小。所述透光区 12举例地但不限于是环形区域,通过所述遮光区13控制所述环形区域的大小。换句话说,所述遮光区13形成遮光结构,遮挡所述透光区12的周围光线,从而形成预定光路的所述透光区12。更具体地,所述镜片单元11所述边缘区120被设有所述遮光区13,所述镜片单元11的所述曲表面110构成所述透光区12。
优选地,所述遮光区13是一镀膜层,附着于所述镜片单元11的预定区域,比如顶面和底面的预定区域,从而形成预定光路。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镀膜层遮挡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顶部部分区域和侧壁,从而使得所述光学镜头10顶部至少部分和侧壁与外界相隔离,使得所述光学镜头10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和耐磨性能。
如图5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形成过程示意图。举例地,所述光学模组100的形成过程可以是,先将所述光学元件21组装于所述线路板22,形成所述光学组件20,而后依附所述光学元件21和所述线路板22一体成型形成位于底部的所述镜片单元11,即,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并且使得所述镜片单元11的顶面具有所述曲表面110。比如,通过模具模塑成型,使得模塑材料填充于所述模具内,而顶面通过模具的内顶面形成预定形状的所述曲表面110。即,此时,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依附于所述线路板22 和所述光学元件21,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置于外部。换句话说,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1112(或者第二面1102)一体成型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光学组件20,优选地,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1112(或者第二面1102) 一体成型覆盖所述光学元件21以及至少部分所述线路板22,从而依附所述光学组件的表面形成所述底面1112,依附成型模具形成所述顶面1111。也就是说,所述光学元件21的表面被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与外部空气相隔离。
进一步,依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一体成型另一所述镜片单元11,如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即,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底面1122依附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形成一互补的结构,比如当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顶面1111为凸面时,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所述底面1122为凹面,当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顶面1111为凹面时,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底面1122为凸面。以此方式,逐次形成其它所述镜片单元11,如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等。由此可以看到,各所述镜片单元11相互依附地形成,从而形成一互补结构,通过这样方式,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11相互贴付,中间不存在空气间隙层,从而形成稳定的光路,且相互补充的结构,可以通过模具补偿在制造过程中形成的误差,从而降低整体的累积公差。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各所述镜片单元11依附所述光学元件21 和所述线路板22一体成型,以最大的极限接近所述光学元件21的表面,大大缩短了所述光学模组100的整体高度,且通过透明的所述镜片单元11覆盖所述光学元件21的表面,保护所述光学元件21,避免受到损伤,且可以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元件21通过一电连接元件211电连接所述线路板22,所述电连接元件211举例地但不限于金线、引线、铜线、铝线。
参照图5,所述光学模组100和所述光学镜头10藉由一成型模具30一体制造成型。优选地,所述光学模组100和所述光学镜头10藉由所述成型模具30通过模塑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
所述成型模具30包括一下模具31和一上模具组32,所述下模具31和所述上模具组32相互配合,藉由一成型材材料成型材料依次成型所述镜片单元11,进而形成所述光学镜头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藉由所述成型模具 30依附所述光学组件依次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 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以及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
所述上模具组32包括多个上模具,分别配合所述下模具31形成各所述镜片单元11。所述上模具组32中的上模具的数量与需要成像的镜片单元11中镜片的数量相关。比如,当需要五个镜片单元时,需要5个所述上模具配合所述下模具31参照图5,以形成五个镜片单元11中其中三个镜片单元11为例进行说明。所述上模具组32包括三个上模具,分别为一第一上模具321、一第二上模具322、一第三上模具323。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和所述下模具31配合形成所述镜片单元11的第一镜片 111,所述第二上模具322和所述下模具31配合形成所述镜片单元11的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模具323和所述下模具31配合形成所述镜片单元11 的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和所述下模具31具有一合模状态和一开模状态,在所述合模状态,所述第一上模具321和所述下模具31相互闭合形成一第一成型腔 301,所述第一成型腔301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具体地,所述第一成型腔301用于容纳所述光学组件20,并且使得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一成型腔301,从而依附所述光学组件20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
所述第二上模具322和所述下模具31具有一合模状态和一开模状态,在所述合模状态,所述第二上模具322和所述下模具31相互闭合形成一第二成型腔 302,所述第二成型腔302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具体地,所述第二成型腔302用于容纳所述光学组件20和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并且使得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二成型腔302,从而依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
进一步,藉由另外的两个所述上模具依次成型第三镜片单元113和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
所述第三上模具323和所述下模具31具有一合模状态和一开模状态,在所述合模状态,所述第三上模具323和所述下模具31相互闭合形成一第三成型腔 303,所述第三成型腔303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具体地,所述第三成型腔303用于容纳所述光学组件20和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以及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并且使得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三成型腔303,从而依附所述第四镜片111一体成型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
进一步,所述下模具31具有一下凹腔310,所述凹腔310用于容纳所述线路板22,也就是说,在成型时,所述第一上模具321和所述下模具31开模,所述线路板22放置于所述下凹腔310,从而通过所述下凹腔310定位所述线路板 22,以便于在所述光学组件20的上侧预定位置形成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也就是说,所述下凹腔310的形状与所述线路板22的形状相适应。
所述下凹腔310自所述下模具31的表面向内凹陷。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具有一第一上凹腔3210,所述第一上凹腔3210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上模具321和所述下模具31合模时,所述下模具31的所述下凹腔310和所述第一上模具321的所述第一上凹腔3210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成型腔301。所述第一成型腔301具有一成型入口,以便于向所述第一成型腔301送入成型材料。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具有一第一成型面3211,用于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 111的所述第一面1101。也就是说,在成型时,所述光学组件20被放置于所述下模具31的所述下凹腔310,所述第一上模具321合模,所述第一上模具321 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和所述光学组件20的顶侧,即与所述线路板22、所述光学元件21形成一成型材料的填充空间,即对应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1的成型空间。换句话说,在成型时,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一成型腔301,依附于所述线路板22、所述光学元件21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一镜片的底面1112(或者第二面1102),并且依附所述第一上模具321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顶面1111(或者第一面1101),即形成了具有预定形状的顶面1111和底面1112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换句话说,在形成第一镜片111时,所述光学组件20的顶侧表面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底面1112,所述第一上模具321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的形状,所述第一上模具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与所述线路板22、所述光学元件21之间的空间决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整体形状。换句话说,在所述光学组件20预定位置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时,成型材料覆盖所述光学组件20的表面的预定位置,比如包含所述光学元件21预定位置,从而使得成型材料覆盖所述光学元件21的表面,从而使得光线通过成型材料进入所述光学元件21或者所述光学元件21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成型材料而射出,而不是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即,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覆盖所述光学元件21表面形成光线传播介质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元件21通过所述电连接元件22电连接所述线路板22,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一体成型于所述光学组件20,因此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覆盖所述光学元件21的表面、所述电连接元件221以及至少部分所述线路板22的表面,从而稳定地固定所述光学元件21和所述线路板22的相对位置。换句话说,所述光学元件21、所述电连接元件221嵌入所述第一镜片单元 111。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模具322具有一第二上凹腔3220,所述第二上凹腔3220 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二镜片111。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上模具322和所述下模具31合模时,所述下模具31的所述下凹腔310和所述第二上模具322 的所述第二上凹腔3220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成型腔302。所述第二成型腔302具有一成型入口,以便于向所述第二成型腔302送入成型材料。
所述第二上模具322具有一第二成型面3221,用于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 112的所述第一面1101,也就是说,在成型时,带有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光学组件20被放置于所述下模具31的所述下凹腔310,所述第二上模具322 合模,所述第二上模具322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和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顶面1111(或第一面1101)形成成型材料的填充空间,即对应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成型空间。换句话说,在成型时,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二成型腔 302,依附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形成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所述底面1122,并且依附所述第二上模具322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所述顶面1121(或者第一面1101),即形成了具有预定形状的顶面1121和底面1122的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换句话说,在形成第二镜片单元112时,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21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二镜片111的所述底面1122的形状,所述第二上模具322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顶面1121的形状,所述第二上模具322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之间的空间决定所述第二镜片单元 112的整体形状。
进一步,所述第三上模具323具有一第三上凹腔3230,所述第三上凹腔3230 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也就是说,所述第三上模具323 和所述下模具31合模时,所述下模具31的所述下凹腔310和所述第三上模具 323的所述第三上凹腔3230连通形成所述第三成型腔303。所述第三成型腔303 具有一成型入口,以便于向所述第三成型腔303送入成型材料。
所述第三上模具323具有一第三成型面3231,用于成型所述第五镜片单元 115的所述第一面1101和第二面1102,即成型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并且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第一面1101和第二面1102。
也就是说,在成型时,带有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光学组件20被放置于所述下模具31的所述下凹腔310,所述第三上模具323合模,所述第三上模具323的所述第三成型面3231和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顶面1111(或第一面1101)形成成型材料的填充空间,即对应所述第三镜片112的成型空间。换句话说,在成型时,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三成型腔303,依附于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的第一面1101形成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第二面1102,并且依附所述第三上模具323的所述第三成型面3231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 的所述顶面(或者第一面1101),即形成了具有预定形状的第一面1101和第二面1102的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换句话说,在形成第五镜片单元115时,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的顶面1101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所述底面 1102的形状,所述第三上模具323的所述第三成型面3231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顶面1101的形状,所述第三上模具323的所述第三成型面3231 与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之间的空间决定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整体形状。
进一步,在上述通过该所述成型模具30逐次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以及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地设置所述遮光区13,比如在通过所述第一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成型得到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之后,在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第一面1101形成所述遮光区13,比如通过贴附、电镀、化镀、真空溅镀、涂覆、喷涂等方式在所述第一面1101的预定区域形成所述遮光区13,所述第一面1101的剩余部分即形成所述透光区12,光线通过所述透光区12传播。当然也可以在整体形成位于顶层的镜片,如第五镜片单元115之后整体形成所述遮光区13,比如在所述光学镜头10的侧壁以及顶面的预定区域形成所述遮光区13。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是位于顶部的镜片,即,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所述第一第一面1101是所述光学镜头10的与空气介质的光线入射面或者出射面。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第二面1102是叠合面,即与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的第一面1101结合的面,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和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中相邻两镜片的面都是结合面,即相邻两个镜片的第一面1101和第二面1102相互叠合。
由此,依次通过所述成型模具30成型得到所述光学镜头10以及带有所述光学镜头10的光学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以成型所述光学镜头10中其中三片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光学镜头10的镜片数量可以更多或者更少,比如 6片及以上、4及以下,当所述光学镜头10的镜片调整时,相应调整所述模具如所述上模具组32,从而通过所述成型模具30一体成型得到预定镜片数量以及预定形状的镜片的光学镜头10和光学模组。
如图6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示意图。如图7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部分放大图。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镜片单元11的表面设有所述遮光区13,从而在各所述镜片单元11中心区域形成预定光线通路。也就是说,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镜片单元的顶面和/或底面以及侧面都设有所述遮光区13,而不仅仅是在位于顶部的所述镜片单元11的顶面的和所有镜片单元11的侧面。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在制造所述光学模组100时,在成型得到一所述镜片单元11后,需要在所述镜片单元11的顶面设置所述遮光区13,而后再成型另一所述镜片单元11,从而在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11之间形成预定的光线通路。
如图8A至8C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的拼版制造过程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光学模组100适于拼版制造,也就是说,多个所述光学模组100同时制造。具体过程可以是:将多个所述光学元件 21分别安装于一整拼线路板50的预定位置,并且使得所述光学元件21电连接于所述整拼线路板50,而后以各所述光学元件21和所述整拼线路板50为基础,通过模具模塑一体成型多个所述镜片单元11,各所述镜片单元11一体地连接,并且通过模具控制在各所述光学元件21对应位置形成所述曲表面110,即形成模塑镜片单元的第一层;进一步,在各所述第一镜片111的基础上一体成型形成各所述第二镜片112,使得各所述第二镜片和所述第一镜片单元应,且在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顶面形成所述曲表面110,即,在所述模塑镜片第一层的基础上形成模塑镜片单元第二层;进一步的,在镜片单元11上设置所述遮光区13;进一步,依次形成其它镜片单元11并分别设置所述遮光区13,直到需要的所述镜片单元11全部形成;进一步,将所述整拼线路板50进行切割,使得各所述光学模组100各自独立;进一步,在各所述镜片单元11设置所述遮光区13,从而形成预定的光线通路,比如在位于顶部的所述镜片单元11的顶部和各所述镜片单元11的侧面设所述遮光区13,从而在所述光学镜头10内部形成封闭的光线通路,即,侧边的杂散光被遮挡。由此,一次制造得到多个所述光学模组100。
参照图8A-8C,多个光学模组100通过该拼版作业的方式制造,更具体地,多个所述光学模组100藉由一拼版成型模具30A一体成型制造。
所述拼版成型模具30A包括一下模具31A和一上模具组32A,所述下模具 31A和所述上模具组32A相互配合,藉由一成型材材料成型材料依次成型多个所述镜片单元11,进而形成多个所述光学镜头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藉由所述拼版成型模具30A依附多个所述光学组件20依次一体成型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以及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
所述上模具组32A包括多个上模具,分别配合所述下模具31A形成连续的多层多个所述镜片单元11。所述上模具组32A中的上模具的数量与需要成像的镜片单元11中镜片的数量相关。比如,当需要五个镜片单元时,需要5个所述上模具配合所述下模具31A。
参照图8A-8C,以形成五个镜片单元11中其中二个镜片单元11为例进行说明。所述上模具组32A包括三个上模具,分别为一第一上模具321A、一第二上模具322A。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拼版成型模具30中,所述下模具31A和每一个所述上模具对应形成多个成型单元,每一个成型单元对应成型一个所述镜片单元11,各所述成型单元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而形成面形状相同或者不同的多个所述镜片单元11。也就是说,所述拼版成型模具20中的每一个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配合形成一层镜片单元,而每一层镜片单元包括多个镜片单元11,即包括对应多个光学模组20的一层镜片单元,这样可以一次成型对应多个光学镜头 10或者多个光学模组的100的镜片单元11,一层中的多个镜片单元11连续分布。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和所述下模具31A配合形成多个所述镜片单元11的第一镜片111,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和所述下模具31A配合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镜片单元11的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和所述下模具31A具有一合模状态和一开模状态,在所述合模状态,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和所述下模具31A相互闭合形成一第一成型腔301A,所述第一成型腔301A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一体地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成型腔301A用于容纳所述整拼线路板50,并且使得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一成型腔301A,从而依附所述整拼线路板50一体成型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
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和所述下模具31A具有一合模状态和一开模状态,在所述合模状态,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和所述下模具31A相互闭合形成一第二成型腔302A,所述第二成型腔302A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具体地,所述第二成型腔302A用于容纳所述整拼线路板50和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并且使得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二成型腔302A,从而依附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一体成型多个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
进一步,所述下模具31A具有一下凹腔310A,所述凹腔310用于容纳所述整拼线路板50,也就是说,在成型时,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和所述下模具31A 开模,所述整拼线路板50被放置于所述下凹腔310A,从而通过所述下凹腔310A 定位所述整拼线路板50,以便于在所述整拼线路板50的上侧预定位置形成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也就是说,所述下凹腔310A的形状与所述整拼线路板 50的形状相适应。
所述下凹腔310A自所述下模具31A的表面向内凹陷。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具有一第一上凹腔3210A,所述第一上凹腔3210A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和所述下模具31A合模时,所述下模具31A的所述下凹腔310A和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的所述第一上凹腔3210A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成型腔301A。所述第一成型腔301A具有一成型入口,以便于向所述第一成型腔 301A送入成型材料。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具有一第一成型面3211A,用于成型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第一面1101。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A 具有多个成型区域,分别对应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
也就是说,在成型时,所述整拼线路板50被放置于所述下模具31A的所述下凹腔310A,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合模,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A和所述整拼线路板50的顶侧,即与所述整拼线路板50、多个所述光学元件21形成一成型材料的填充空间,即对应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1的成型空间。换句话说,在成型时,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一成型腔301A,依附于所述整拼线路板50、多个所述光学元件21的表面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的底面1112(或者第二面1102),并且依附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A一体成型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顶面1111(或者第一面1101),即形成了多个具有预定形状的顶面1111和底面1112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换句话说,在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时,所述整拼线路板50和多个光学元件21形成组件的顶侧表面的形状决定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底面1112,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 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A的形状决定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的形状,所述第一上模具321A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A与所述整拼线路板50、多个所述光学元件21之间的空间决定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整体形状。换句话说,在所述整拼线路板50预定位置成型一层连续分布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时,成型材料覆盖所述整拼线路板50的表面的预定位置,比如包含所述光学元件21预定位置,从而使得成型材料覆盖所述光学元件21的表面,从而使得光线通过成型材料进入所述光学元件21或者所述光学元件21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成型材料而射出,而不是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即,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覆盖所述光学元件21表面形成光线传播介质层。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具有一第二上凹腔3220A,所述第二上凹腔 3220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镜片111。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和所述下模具31A合模时,所述下模具31A的所述下凹腔310A和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的所述第二上凹腔3220A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成型腔302A。所述第二成型腔302A具有一成型入口,以便于向所述第二成型腔 302A送入成型材料。
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具有一第二成型面3221A,用于成型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所述第一面1101和第二面1102,即成型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并且形成顶面1121和底面1122。
也就是说,在成型时,带有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整拼线路板50被放置于所述下模具31A的所述下凹腔310A,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合模,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A和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顶面1111(或第一面1101)形成成型材料的填充空间,即对应多个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成型空间。换句话说,在成型时,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二成型腔302A,依附于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形成另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所述底面1122,并且依附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A一体成型形成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所述顶面1121(或者第一面1101),即形成了一层连续分布的具有预定形状的顶面1121和底面1122的多个所述第二镜片单元 112。换句话说,在形成多个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时,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21的形状决定另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镜片111的所述底面1122的形状,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A 的形状决定一层连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顶面1121的形状,所述第二上模具322A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A与多个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之间的空间决定多个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整体形状。
如图9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示意图。如图10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分解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镜头10通过一连接介质60连接于所述光学组件20。也就是说,所述光学镜头10并不是直接连接于所述光学组件20。所述连接介质60举例地但不限于胶水,模塑材料。所述连接介质60可以是透明材料。
进一步,参照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组件 20具有一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用于安装所述光学组件20。优选地,所述光学组件20和所述光学镜头10可以被主动校准地组装。
如图1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的一种形成过程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模组100的形成过程可以是,通过模具逐次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光学镜头10,并且在成型时在所述光学镜头10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安装槽14;进一步,在所述光学组件20的预定区域设置所述连接介质60,比如在所述光学元件21周围设置胶水;进一步,将所述光学镜头10安装于所述光学组件20,并且对其进行主动校准,使得所述光学镜头和所述光学组件20的光路一致,最后固定所述光学镜头10和所述光学组件 20。
参照图11,所述光学镜头10藉由一成型模具30B一体制造成型。优选地,所述光学模组100和所述光学镜头10藉由所述成型模具30B通过模塑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
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形成所述安装凹槽14,所述安装槽14适于配合所述光学组件20的表面形状,使得所述光学镜头10被安装于所述光学组件20时,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避开所述光学元件22以及所述电连接元件211进行安装。换句话说,所述当所述光学镜头10被安装于所述光学组件20时,所述光学元件21以及所述电连接元件211被容纳于所述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安装槽14包括一边区1401和一内区1402,所述边区1401对应所述光学元件21边缘区域,所述内区1402对应所述光学元件21中心区。进一步,所述安装槽14的所述边区1401用于容纳电连接于所述光学元件21边缘区域的所述电连接元件211,所述安装槽14的所述中心区1402用于容纳所述光学元件21的中心区域。
进一步,所述边区1401的形状适应所述电连接元件的形状,比如形成梯形结构,所述内区1402的形状适应所述光学元件21的表面形状,比如平面延伸。
进一步,所述边区1401的深度D2大于所述中心区1402的深度D1,以使得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1112(或第二面1102)更加靠近所述光学元件 21的表面。
所述成型模具30B包括一下模具31B和一上模具组32B,所述下模具31B 和所述上模具32相互配合,藉由一成型材材料成型材料依次成型所述镜片单元 11,进而形成所述光学镜头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藉由所述成型模具30B依次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以及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
所述上模具组32B包括多个上模具,分别配合所述下模具31B形成各所述镜片单元11。所述上模具组32B中的上模具的数量与需要成像的镜片单元11中镜片的数量相关。比如,当需要五个镜片单元时,需要5个所述上模具配合所述下模具31B。参照图11,以形成五个镜片单元11中其中三个镜片单元11为例进行说明。所述上模具组32B包括三个上模具,分别为一第一上模具321B、一第二上模具322B、一第三上模具323B。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和所述下模具31B 配合形成所述镜片单元11的第一镜片111,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和所述下模具 31B配合形成所述镜片单元11的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模具323和所述下模具31B配合形成所述镜片单元11的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和所述下模具31B具有一合模状态和一开模状态,在所述合模状态,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和所述下模具31B相互闭合形成一第一成型腔301B,所述第一成型腔301B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一镜片单元 111。
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和所述下模具31B具有一合模状态和一开模状态,在所述合模状态,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和所述下模具31B相互闭合形成一第二成型腔302B,所述第二成型腔302B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一镜片单元 111。具体地,所述第二成型腔302B用于容纳所述光学组件20和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并且使得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二成型腔302B,从而依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
进一步,藉由另外的两个所述上模具依次成型第三镜片单元113和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
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和所述下模具31B具有一合模状态和一开模状态,在所述合模状态,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和所述下模具31B相互闭合形成一第三成型腔303B,所述第三成型腔303B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五镜片单元 115。具体地,所述第三成型腔303B用于容纳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以及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并且使得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三成型腔303B,从而依附所述第四镜片111一体成型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
进一步,所述下模具31B具有一面成型部311B,所述面成型部311B用于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1112,即用于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底面1112(或者第二面1102)。所述面成型部311B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1112的形状相配合,如互补的形状,比如当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 的底面1111形状为凸面时,所述面成型部311B是一凹部,以便于成型材料依附所述凹部表面形成凸面结构的所述底面1111,当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 1111形状为凹面时,所述面成型部311B是一凸部,以便于成型材料依附所述凸部表面形成凹面结构的所述底面1111。
更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具31B具有合模面 3101B,所述合模面3101B用于与所述上模组32B结合进行合模。所述面成型部 311B具有一下成型面3102B,所述下成型面3102B用于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 111的底面1112。所述下成型面3102B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的形状相配合,如互补的形状,比如当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1111形状为凸面时,所述下成型面3102B是一凹面,以便于成型材料依附所述凹面形成凸面结构的所述底面1111,当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1111形状为凹面时,所述下成型面3102B是一凸面,以便于成型材料依附所述凸面形成凹面结构的所述底面1111。
进一步,所述下成型面3102B包括一第一面区31021B和一第二面区31022B,所述第一面区31021B对应所述光学元件21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二面区31022B 对应所述光学元件21的中心区。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区对应所述电连接元件211,所述第二区31022B对应所述光学元件21的电连接元件211的内侧区域。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区31021B是一凸台面,用于形成所述凹槽14的所述边区1401,所述第二面区31022B是一凹平面,用于成型所述内区1402。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面区31021B自所述合模面3101B向外凸出延伸,比如倾斜延伸形成一凸台面,所述第二面区31022B自所述第二面区31022B内侧水平延伸形成延伸的平面。所述第一面区31021B的顶侧距离所述合模面3101B高度H1大于所述第二面区31022B的顶侧距离所述合模面3101B 高度H2。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具有一第一上凹腔3210B,所述第一上凹腔3210B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 和所述下模具31B合模时,所述下模具31B的所述面成型部311容纳于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的所述第一上凹腔3210B形成所述第一成型腔301B。所述第一成型腔301B具有一成型入口,以便于向所述第一成型腔301B送入成型材料。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具有一第一成型面3211B,用于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第一面1101,也就是说,在成型时,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和所述下模具31B合模形成所述第一成型腔301B,即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1的成型腔,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和底面1112都藉由所述成型模具30B成型,而不是依附于所述光学组件20。
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合模于所述下模具31B,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B和所述下模具的所述下成型面3111形成所述第三成型腔 303B,即对应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1的成型空间。换句话说,在成型时,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一成型腔301B,依附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B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顶面1111(或者第一面1101),依附于所述下模具31B的所述下成型面3102B一体成型所述底面1112(或者所述第二面1102)即形成了具有预定形状的顶面1111和底面1112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换句话说,在形成第一镜片111时,所述第一上模具321B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B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11的形状,所述下模具31B的所述下成型面3102B的形状决定了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底面1112 的形状,所述第一上模具的所述第一成型面3211B与所述下模具32B的所述下成型面3202B之间的空间决定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整体形状。
进一步,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具有一第二上凹腔3220B,所述第二上凹腔 3220B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二镜片111。也就是说,所述第二上模具 322B和所述下模具31B合模时,所述下模具31B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容纳于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的所述第二上凹腔形成所述第二成型腔302B。所述第二成型腔302B具有一成型入口,以便于向所述第二成型腔302B送入成型材料。
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具有一第二成型面3221B,用于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所述第一面1101。也就是说,在成型时,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被定位于所述下模具31B,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合模,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B和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所述顶面1111(或第一面1101) 形成成型材料的填充空间,即对应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成型空间。换句话说,在成型时,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二成型腔302B,依附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 的顶面1111形成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所述底面1122,并且依附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B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所述顶面1121(或者第一面1101),即形成了具有预定形状的顶面1121和底面1122 的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换句话说,在形成第二镜片单元112时,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顶面1121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二镜片111的所述底面1122的形状,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B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二镜片单元 112的顶面1121的形状,所述第二上模具322B的所述第二成型面3221B与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之间的空间决定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的整体形状。
进一步,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具有一第三上凹腔3230,所述第三上凹腔 3230用于填充成型材料而形成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也就是说,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和所述下模具31B合模时,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和所述第四镜片113被定位于所述下模具31B并且容纳于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的所述第三上凹腔3230形成所述第三成型腔303B。所述第三成型腔303B具有一成型入口,以便于向所述第三成型腔303B送入成型材料。
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具有一第三成型面3231B,用于成型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所述第一面1101。也就是说,在成型时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和所述第四镜片113被定位于所述下模具31B,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合模,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的所述第三成型面 3231B和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的所述顶面(或第一面1101)形成成型材料的填充空间,即对应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成型空间。换句话说,在成型时,成型材料进入所述第三成型腔303B,依附于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的第一面1101形成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第二面1102,并且依附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的所述第三成型面3231B一体成型形成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所述顶面(或者第一面 1101),即形成了具有预定形状的第一面1101和第二面1102的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换句话说,在形成第五镜片单元115时,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的顶面 1101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所述底面1102的形状,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的所述第三成型面3231B的形状决定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顶面1101 的形状,所述第三上模具323B的所述第三成型面3231B与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 之间的空间决定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整体形状。
进一步,在上述通过该所述成型模具30B逐次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以及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地设置所述遮光区13,比如在通过所述第一上模具32和所述下模具31成型得到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之后,在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第一面1101形成所述遮光区13,比如通过贴附、电镀、化镀、真空溅镀、涂覆、喷涂等方式在所述第一面1101的预定区域形成所述遮光区13,所述第一面1101的剩余部分即形成所述透光区12,光线通过所述透光区 12传播。当然也可以在整体形成位于顶层的镜片,如第五镜片单元115之后整体形成所述遮光区13,比如在所述光学镜头10的侧壁以及顶面的预定区域形成所述遮光区13。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是位于顶部的镜片,即,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所述第一面1101是所述光学镜头10与空气介质的光线入射面或者出射面。所述第五镜片单元115的第二面1102是叠合面,即与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的第一面1101结合的面,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所述第二镜片单元112、所述第三镜片单元113和所述第四镜片单元114中相邻两镜片的面都是结合面,即相邻两个镜片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互叠合。所述第一镜片 114是位于底部的镜片,即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的第二面1102是所述光学镜头与空气介质或者与相接的介质的光线入射面或者出射面。
由此,依次通过所述成型模具30B成型得到所述光学镜头10。所述光学镜头10可以被组装于所述光学组件20构成一光学模组。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以单个所述光学镜头10的成型过程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藉由图 8A-8C示意的拼版作业过程一次成型制造多个所述光学镜头,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另一种形成过程示意图。在这中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介质60被填充于所述安装槽14,所述光学组件20通过所述连接介质60固定连接于所述光学镜头10。具体地,所述光学模组100的形成过程可以是:通过模具逐次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光学镜头10,并且在第一次成型时,形成所述安装槽14;进一步,将所述光学镜头10倒置,将所述连接介质60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10的所述安装槽14,进一步,将所述光学组件20安装于所述光学镜头10,并且对其进行主动校准,使得所述光学镜头 10和所述光学组件20的光路一致,最后固定所述光学镜头10和所述光学组件 20。
如图13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光学模组100包括一光学镜头10和一光学组件20,所述光学镜头10被安装于所述光学组件20。举例地但不限于,所述光学镜头10可以通过一连接介质60固定安装于所述光学组件20。
所述光学镜头10和所述光学组件20之间具有一空气间隙40,也就是说,经过所述光学镜头10的光线,通过所述空气间隙40后到达所述光学组件20。或者,由所述光学组件20出射的光线,经过所述空气间隙40到达所述光学镜头 10。
类似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所述光学镜头10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11,各所述镜片单元11叠层依附地设置。更进一步,位于上方的所述镜片单元11依附位于下方的所述镜片单元11一体成型的形成。更进一步,所述镜片单元11通过透明材料一体成型形成,比如通过模塑成型的方式成型。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 11的折射率不同,从而使得光线从而一所述镜片单元11进入另一所述镜片单元 11时产生折射,而不是同一直线地传播。举例地,各所述镜片单元11的折射率的范围为1.1至1.9,优选地,所述镜片单元11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4至1.55。
所述镜片单元11的数量可以是1至40,优选地,所述镜片单元11的数量可以是2至15。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镜头中,通过镜片和空气间隙40的交替完成光线的折射传播,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中,单独通过各所述镜片单元11来完成光线的传播,相对于空气介质,存在一定的折射率差别,或者说折射率相对较低,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层的所述镜片单元11的叠加,补偿不存在空气间隙40而带来的光线传播的影响,所以所述镜片单元11的层数为1~40层,优选为2~15层。但是,由于成型结构紧凑,相对可以提供一种更加紧凑和小型化的光学模组。
参照图13,各所述镜片单元11具有至少一曲表面110,以使得所述镜片单元11形成预定形状的透镜结构。所述曲表面110举例地但不限于凸面或凹面。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片单元11的所述曲表面110位于中心区域,也就是说,各所述镜片单元11的中心区域呈曲面结构,而周边区域呈平面结构,或趋近平面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曲表面110的区域大小以及具体形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各所述镜片单元11中至少一所述镜片具有两所述曲表面110,两所述曲表面110构成一透镜结构。
参照图13,所述光学组件20包括一光学元件21、一线路板22以及一基层 23,所述光学元件21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22,与所述线路板22通信连接。所述基层23覆盖于所述光学元件21和所述线路板22。所述基层23是一透明层。
也就是说,在所述基层23和所述光学镜头10之间形成所述空气间隙40。
所述基层23具有一顶面2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层23的所述顶面231 是一平面,所述光学镜头10被安装于所述平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面231是一曲面,所述光学镜头10被安装于所述曲面。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面231是一曲面,所述顶面231与所述光学镜头10形成所述空气间隙40。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层231形成一所述镜片单元11,当光线由所述基层23所在介质进入所述空气间隙40,或者光线由所述空气间隙40进入所述基层23时,由于所述空气间隙40与所述基层23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会产生光线折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间隙40还可以填充其它介质,比如液体、固体,从而形成不同两种不同光线传播介质,使得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产生折射,即透镜的作用。此外,由于所述基层23的所述顶面231是曲面,因此即使平行光入射,光线也会发生折射,进一步体现出透镜的作用。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形成过程示意图。所述光学模组100的形成过程可以是:通过模具逐次一体成型形成所述光学镜头 10;将所述光学元件21安装于所述线路板22,进一步以所述光学元件21和所述线路板22为基础形成所述基层23构成所述光学组件20;进一步,将所述光学镜头10安装于所述光学组件20,并且对其进行主动校准,最后固定所述光学模组100。
值得一体的是,在上述第三个实施例和第四个实施例中,在组装所述光学镜头10和所述光学组件20时,可以对其进行主动校准,提高所述光学镜头10和所述光学组件20的光轴一致性,从而可以提高成像质量。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光学镜头10包括一光学干涉元件15,用于产生干涉图样1。优选地,所述光学干涉元件15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10的顶端。
更进一步,所述光学干涉元件15用于对所述光学镜头10的出射光线进行干涉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图样,以用于判断深度信息等常规照片无法体现的内容。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实施例的光学模组100形成的不同涉图样示意图。所述光学干涉元件15作用后产生的图样举例地但不限于,均匀分布的衍射纹、随机分布的匀光纹(使所有位置光线尽量均匀)、根据光源位置和数量分布的衍射纹或匀光纹。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所述光学干涉元件15的下方的表面可以是球面结构,也可以是非球面结构,如凸面、凹面、凹槽等结构。即,所述镜头10中位于顶部的所述镜片单元11的顶面形状可以是球面结构,也可以是非球面结构,如凸面、凹面、凹槽等结构。
如图17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实施例的光学组件20示意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光学组件20包括一光学元件21、一线路板22 和一基层23。所述光学元件21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22,所述基层23固定所述光学元件21和所述线路板22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基层23一体连接所述线路板22和所述光学元件21的侧面,从而固定所述光学元件21和所述线路板22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所述基层23环绕于所述光学元件21的光学区域外侧。所述基层 23具有一顶面231,用于提供平整的安装平面。优选地,所述基层23的所述顶面231平行于所述光学元件21的表面,比如平行于所述感光元件的表面,以便于保证被安装元件和所述光学元件21的光轴一致性。
进一步,所述基层23是透明材料或不透明材料,通过模塑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
所述光学组件20的形成过程可以是:将所述光学元件21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22,而后通过模具覆盖所述光学元件21的光学区域以及所述光学元件21和所述线路板22的电连接区域,进一步,模塑所述光学元件21的侧面和不用于工作的上表面,将所述光学元件21和所述线路板22的相对位置固定,形成所述基层23,并且使得所述基层23具有平整的所述顶面231。
如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实施例的光学组件示意图,所述光学组件20包括一光学元件21、一线路板22和一基层23,所述基层23遮盖于所述光学元件21,从而直接在所述光学元件21上方形成一非空气传播介质层。
进一步,所述基层23的底面形状和所述光学元件21一致,从而使得所述基层23贴合地遮盖于所述光学元件21。举例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层23 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遮盖于所述光学元件21。当然,所述基层23也可以通过单独制造的方式,形成与所述光学元件21相适应的底面,以便于将所述基层贴合地遮挡于所述光学元件21。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在所述光学元件23上方形成一非空气层的传播介质。
优选地,所述基层23是一透明介质,所述基层23的材料选自环氧树脂、硅材料、塑料、PC、PMMA和气溶胶等有机物或有机聚合物。
所述基层23具有一顶面231,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面231是一平面。在其它实施中,所述顶面231可以是一曲面。
所述基层23的所述顶面231可以用于提供安装位置或提供成型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23遮盖于所述光学元件21和线路板22,特别地,所述基座23一体成型于所述光学元件21和所述线路板22,从而将所述光学元件封装固定于所述线路板22。
优选地,所述光学元件21是一光源,如VCSEL,从而使得所述光源的光线通过所述基层23传播,且提供较好的散热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基层23可以是第一个实施例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111,即构成一透镜结构。所述基层23可以具有一曲表面,所述曲表面唯一所述光学元件21的光路,以便于对所述光学元件发出的光线或者发出所述光学元件的光线进行折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光学镜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
(A)一体成型一第一镜片单元;和
(B)依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一体成型另一镜片单元。
所述步骤(A)中藉由一模具一体成型一第二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所述步骤(B)中依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一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依附模具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镜面单元的第一面。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逐次一体成型多层相叠合的镜片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光学镜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步骤:
(a)一体成型一层多个连续分布的第一镜片单元;和
(b)依附一层多个连续分布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一体成型一层连续分布的第二镜片单元。
所述步骤(a)中藉由一模具一体成型一层多个连续分布的第二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所述步骤(b)包括步骤:依附一层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一体成型另一层所述第二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依附模具一体成型一层多个连续分布的所述第二镜面单元的第一面。
方法包括步骤:切分多个连续分布的光学镜头,形成多个光学镜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94)

1.一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镜片单元,两所述镜片单元分别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两所述镜片单元的相邻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叠合,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曲表面,两所述曲表面之间形成一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形成一折射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边缘面,所述边缘面环绕所述曲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的所述边缘面是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侧面和/或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被所述遮光区遮挡的剩余区域的所述曲表面形成一透光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侧面和/或底面,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被所述遮光区遮挡的剩余区域的所述曲表面形成一透光区。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被所述遮光区遮挡的剩余区域的所述曲表面形成一透光区。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侧面和/或底面,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被所述遮光区遮挡的剩余区域的所述曲表面形成一透光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遮光区通过贴附、电镀、真空溅镀、涂覆或喷涂方式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3、4、5、8、9、10或1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依附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一体成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依附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一体成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2、3、4、5、8、9、10或1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贴合于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贴合于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2、3、4、5、8、9、10或1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藉由一成型模具一体成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藉由一成型模具一体成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2、3、4、5、8、9、10或1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位于底部的所述镜片单元具有一安装槽,以便于所述光学镜头安装于一光学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位于底部的所述镜片单元具有一安装槽,以便于所述光学镜头安装于一光学组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光学镜头位于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适于遮盖所述光学元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光学镜头位于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适于遮盖所述光学元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是一感光元件或一光源。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是一感光元件或一光源。
25.根据权利要求1、2、3、4、5、8、9、10或1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适于设置于一光学组件形成一光学模组,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一体成型覆盖所述光学元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适于设置于一光学组件形成一光学模组,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一体成型覆盖所述光学元件。
27.根据权利要求1、2、3、4、5、8、9、10或1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藉由透明材料模塑一体成型。
2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藉由透明材料模塑一体成型。
29.根据权利要求1、2、3、4、5、8、9、10或1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层数为1~40层。
3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层数为1~40层。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层数为2~15层。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层数为2~15层。
33.根据权利要求1、2、3、4、5、8、9、10或1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1~1.9。
3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1~1.9。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4~1.55。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4~1.55。
37.根据权利要求1、2、3、4、5、8、9、10或1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中心厚度范围为0.1mm~0.6mm。
3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中心厚度范围为0.1mm~0.6mm。
39.根据权利要求1、2、3、4、5、8、9、10或1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一光学干涉元件,所述光学干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顶端,以使得所述光学镜头产生干涉图样。
4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一光学干涉元件,所述光学干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顶端,以使得所述光学镜头产生干涉图样。
41.一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介质层,两介质层分别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两所述介质层相邻的第一面和和第二面相叠合,以使得光线直接地由一个所述介质层折射至另一个所述介质层,两所述介质层折射率不同。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层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曲表面,两所述曲表面之间形成一透镜。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层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边缘面,并且至少一个所述介质层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曲表面,所述边缘面环绕于所述曲表面,所述边缘面是平面。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至少一所述介质层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的边缘面。
45.一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两所述镜片单元分别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两所述镜片单元的相邻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相叠合,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不同;和
一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所述线路板,所述光学镜头位于所述光学元件的光路。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曲表面,两所述曲表面之间形成一透镜。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光学模组,其中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形成一折射界面。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边缘面,所述边缘面环绕所述曲表面。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的所述边缘面是平面。
50.根据权利要求45-49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
51.根据权利要求45-49任一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侧面和/或底面。
52.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被所述遮光区遮挡的剩余区域的所述曲表面形成一透光区。
53.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侧面和/或底面,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被所述遮光区遮挡的剩余区域的所述曲表面形成一透光区。
54.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被所述遮光区遮挡的剩余区域的所述曲表面形成一透光区。
55.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至少部分顶面、侧面和/或底面,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或第二面被所述遮光区遮挡的剩余区域的所述曲表面形成一透光区。
56.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遮光区通过贴附、电镀、真空溅镀、涂覆或喷涂方式形成。
57.根据权利要求45、46、47、48、49、52、53、54或5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依附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一体成型。
58.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依附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一体成型。
59.根据权利要求45、46、47、48、49、52、53、54或5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贴合于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
6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二面贴合于另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
61.根据权利要求45、46、47、48、49、52、53、54或5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藉由一成型模具一体成型。
62.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一个所述镜片单元的第一面藉由一成型模具一体成型。
63.根据权利要求45、46、47、48、49、52、53、54或5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位于底部的所述镜片单元具有一安装槽,以便于所述光学镜头安装于一光学组件。
64.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位于底部的所述镜片单元具有一安装槽,以便于所述光学镜头安装于一光学组件。
65.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光学镜头位于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适于遮盖所述光学元件。
66.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光学镜头位于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适于遮盖所述光学元件。
67.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是一感光元件或一光源。
68.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元件是一感光元件或一光源。
69.根据权利要求45、46、47、48、49、52、53、54或5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适于设置于一光学组件形成一光学模组,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一体成型覆盖所述光学元件。
7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适于设置于一光学组件形成一光学模组,所述光学组件包括一光学元件和一线路板,所述光学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底侧的所述镜片单元一体成型覆盖所述光学元件。
71.根据权利要求45、46、47、48、49、52、53、54或5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藉由透明材料模塑一体成型。
72.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藉由透明材料模塑一体成型。
73.根据权利要求45、46、47、48、49、52、53、54或5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层数为1~40层。
74.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层数为1~40层。
75.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层数为2~15层。
76.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层数为2~15层。
77.根据权利要求45、46、47、48、49、52、53、54或5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1~1.9。
78.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1~1.9。
79.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4~1.55。
80.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折射率的范围是1.4~1.55。
81.根据权利要求45、46、47、48、49、52、53、54或5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中心厚度范围为0.1mm~0.6mm。
82.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镜片单元的中心厚度范围为0.1mm~0.6mm。
83.根据权利要求45、46、47、48、49、52、53、54或55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一光学干涉元件,所述光学干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顶端,以使得所述光学镜头产生干涉图样。
84.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学模组,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包括一光学干涉元件,所述光学干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光学镜头的顶端,以使得所述光学镜头产生干涉图样。
85.一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学镜头,其包括至少两介质层,两介质层分别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两所述介质层相邻的第一面和和第二面相叠合,以使得光线直接地由一个所述介质层折射至另一个所述介质层,两所述介质层折射率不同。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层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曲表面,两所述曲表面之间形成一透镜。
87.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介质层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边缘面,并且至少一个所述介质层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各具有一曲表面,所述边缘面环绕于所述曲表面,所述边缘面是平面。
88.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具有一遮光区,以形成预定光路,所述遮光区被设置于至少一所述介质层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的边缘面。
89.一成型模具,用于成型一光学镜头,所述光学镜头包括至少两镜片单元,相邻两所述镜片单元相叠合,其中至少一镜片单元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下模具,和
一上模具组,其中所述上模具组包括多个上模具,各所述上模具分别和所述下模具配合一体成型各所述镜片单元。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上模具组包括一第一上模具,所述第一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合模形成一第一成型腔,适于一体成型一第一镜片单元。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第一上模具具有第一成型面,用于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镜片单元的一第一面。
92.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下模具具有一下成型面,所述下成型面用于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镜片的第二面。
93.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上模具组包括一第二上模具,所述第二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合模形成一第二成型腔,适于容纳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依附所述第一镜片单元一体成型一第二镜片单元。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第二上模具具有一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二成型面对应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镜片单元的第一面。
CN201820857021.9U 2017-06-02 2018-06-04 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 Active CN20932764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89643 2017-06-02
CN201710408964 2017-06-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7645U true CN209327645U (zh) 2019-08-30

Family

ID=64455198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7021.9U Active CN209327645U (zh) 2017-06-02 2018-06-04 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
CN201820857120.7U Active CN208689238U (zh) 2017-06-02 2018-06-04 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
CN201810566143.7A Pending CN108983384A (zh) 2017-06-02 2018-06-04 光学镜头、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以及制造方法
CN201880033062.9A Pending CN110662994A (zh) 2017-06-02 2018-06-04 光学镜头、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以及制造方法
CN201810566145.6A Pending CN108983385A (zh) 2017-06-02 2018-06-04 光学镜头、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57120.7U Active CN208689238U (zh) 2017-06-02 2018-06-04 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
CN201810566143.7A Pending CN108983384A (zh) 2017-06-02 2018-06-04 光学镜头、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以及制造方法
CN201880033062.9A Pending CN110662994A (zh) 2017-06-02 2018-06-04 光学镜头、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以及制造方法
CN201810566145.6A Pending CN108983385A (zh) 2017-06-02 2018-06-04 光学镜头、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5) CN209327645U (zh)
TW (1) TWI716689B (zh)
WO (1) WO201821935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3385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4781A (zh) 2019-02-28 2020-09-04 三赢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结构光发射模组及应用其的3d结构光感测器和电子装置
CN111070742A (zh) * 2019-12-20 2020-04-28 豪威光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摄像头
CN112770033B (zh) * 2020-12-31 2022-09-23 之江实验室 一种光采集装置及光学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3361A (ja) * 2001-03-23 2002-10-03 Seiko Epson Corp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学装置
CN1503369A (zh) * 2002-11-22 2004-06-09 陈文钦 微型化封装影像撷取芯片模块
CN2613049Y (zh) * 2003-01-27 2004-04-21 胜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化型影像感测器模组
WO2008020899A2 (en) * 2006-04-17 2008-02-21 Cdm Optics, Inc. Arrayed imaging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1473439B (zh) * 2006-04-17 2013-03-27 全视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成像系统及相关方法
CN101077607A (zh) * 2006-05-24 2007-11-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复合透镜的制作方法
EP2120451B1 (en) * 2007-01-30 2013-02-2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Camera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camera module
US8212271B2 (en) * 2007-10-11 2012-07-03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Substrate for mounting an optical semiconductor elem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 optical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738653A (zh) * 2008-11-12 2010-06-1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片结构、镜片阵列结构及镜片结构的制造方法
JP2010271465A (ja) * 2009-05-20 2010-12-02 Ricoh Co Ltd 遮光膜付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及び遮光膜付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
JP5637767B2 (ja) * 2009-09-09 2014-12-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ウェハレベル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13015545A (ja) * 2009-10-27 2013-0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撮影装置、レンズ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3513397A (zh) * 2012-06-29 2014-01-15 全球微型光学有限公司 多层式镜片组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056063A (ja) * 2012-09-11 2014-03-27 Konica Minolta Inc 撮像装置、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WO2014148291A1 (ja) * 2013-03-19 2014-09-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レイユニット、撮像装置、レンズアレイ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5549173A (zh) * 2016-01-28 2016-05-0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206040618U (zh) * 2016-06-16 2017-03-2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感光组件和摄像模组
CN209327645U (zh) * 2017-06-02 2019-08-30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3385A (zh) * 2017-06-02 2018-12-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62994A (zh) * 2017-06-02 2020-01-0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光学组件和光学模组以及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2994A (zh) 2020-01-07
CN108983384A (zh) 2018-12-11
CN108983385A (zh) 2018-12-11
CN208689238U (zh) 2019-04-02
TWI716689B (zh) 2021-01-21
TW201903451A (zh) 2019-01-16
WO2018219358A1 (zh) 2018-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27645U (zh) 光学镜头、成型模具和光学模组
CN110196528B (zh) 微型化光学投射模块
JP3154544U (ja) 小型積層光学ガラス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20120050891A1 (en) Objective
CN106200249A (zh) 结构光和rgb传感器模组整体式集成系统3d相机
CN101147392A (zh) 成像装置及其中使用的透镜阵列
US11662543B2 (en) Multi-group lens,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CN210093323U (zh) 光学变焦成像装置及深度相机
CN107203027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209570739U (zh) 光学成像模块
CN1971339A (zh) 用于数字图像获取的袖珍透镜和图像获取装置
CN209570740U (zh) 光学成像模块
CN106094406A (zh) 一种激光扫描投影模组的 cob 封装简化方法及模组
CN201522571U (zh) 一种小型堆叠光学玻璃镜头模块
CN209356729U (zh) 光学成像模块
CN209486446U (zh) 光学成像模块和设备
CN209327644U (zh) 光学成像模块
CN206020916U (zh) 结构光和rgb传感器模组整体式集成系统3d相机
CN108388075B (zh) 激光投影屏幕及激光投影系统
CN209514173U (zh) 光学成像模块
CN209400773U (zh) 光学成像模块
CN209486366U (zh) 光学成像模块和设备
CN209486367U (zh) 光学成像模块和设备
CN209327647U (zh) 光学成像模块
CN209327643U (zh) 光学成像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