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0682U -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 Google Patents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10682U
CN209310682U CN201920331325.6U CN201920331325U CN209310682U CN 209310682 U CN209310682 U CN 209310682U CN 201920331325 U CN201920331325 U CN 201920331325U CN 209310682 U CN209310682 U CN 209310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omponents
lamp
tailgate
cubing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13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炼光
谯华
张玉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ranch of DFSK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13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10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10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1068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该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包括基座;第一检测组件,连接在基座上;第二检测组件,滑动连接在基座上;共用检测组件,滑动连接在基座上,其中,共用检测组件设置成第一状态下位于第一检测组件与第二检测组件之间,以使得第一检测组件对侧围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第二检测组件对背门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第二状态下向远离第一检测组件或者第二检测组件方向滑动,在第二状态下,第二检测组件向靠近第一检测组件的方向滑动,以对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两者的配合面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能够快速且便捷的进行背门后组灯以及侧围后组灯的尺寸测量。

Description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代步工具,汽车包含很多零部件,各个零部件单独加工完成后再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即形成汽车成品。其中,各零部件在组装工序中的装配精度直接影响汽车的整体性能及质量,例如背门后组灯以及侧围后组灯的尺寸检测。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背门后组灯及侧围后组灯的尺寸检测时,通常通过间隙尺、塞尺及断面尺等多种工具进行多次测量,以达到检测的目的。现有的上述检测方式的时间较长,人工读数误差大,且检测过程繁琐,影响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进行背门后组灯以及侧围后组灯的尺寸检测过程繁琐且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包括:
基座;
第一检测组件,连接在所述基座上,侧围后组灯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对应配合;
第二检测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背门后组灯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对应配合;
共用检测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其中,所述共用检测组件设置成:第一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对侧围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对背门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
第二状态下向远离所述第一检测组件或者所述第二检测组件方向滑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向靠近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方向滑动,以对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两者的配合面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共用检具组件包括:
共用检具本体,所述共用检具本体设有第一型面和第二型面,其中,侧围后组灯的配合面与所述第一型面轮廓配合,背门后组灯的配合面与所述第二型面轮廓配合;
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共用检具本体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
第一滑道组件;
检具基体,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连接在所述检具基体;
所述第一滑道组件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检具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滑道组件的滑动端上,
其中,所述第一滑道组件的滑动端滑动连接在自身的固定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还包括:
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定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道组件包括:
第一滑轨,连接在所述检具本体上;
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
第一上检具,铰接在所述检具基体上;
第一下检具,连接在所述检具基体上;
所述第一型面、所述第一上检具和所述第一下检具共同围合成第一检测区,侧围后组灯与所述第一检测区轮廓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还包括:
多个第一定位件,连接在所述检具基体上,侧围后组灯与每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定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还包括:
第二滑道组件,所述第二滑道组件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检具本体上,所述第二滑道组件的滑动端与自身的固定端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
第二上检具;
第二下检具;
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滑道组件的滑动端上;
所述第二上检具和所述第二下检具均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其中,所述第二型面、所述第二上检具和所述第二下检具共同围合成第二检测区,背门后组灯与所述第二检测区轮廓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道组件包括:
第二滑轨,连接在所述检具本体上;
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测组件还包括:
多个第二定位件,连接在所述检具基体上,背门后组灯与每个所述第二定位件定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该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包括基座、连接在基座上的第一检测件、滑动连接在基座上的第二检测组件合滑动连接在基座上的共用检测组件,其中,侧围后组灯与第一检测组件对应配合,背门后组灯与第二检测组件对应配合,具体的,共用检测组件设置成:第一状态下位于第一检测组件与第二检测组件之间,以使得第一检测组件对侧围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第二检测组件对背门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第二状态下向远离第一检测组件或者第二检测组件方向滑动,在第二状态下,第二检测组件向靠近第一检测组件的方向滑动,以对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两者的配合面进行检测。进行侧围后组灯及背门后组灯单独检测时,将共用检测组件滑动至第一检测组件与第二检测组件之间,此时,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分别与共用检测组件组合成单独的检测区域,检测人员将待检测的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分别对应放置在第一检测组件与第二检测组件上进行检测,以检验是否合格;侧围后组灯及背门后组灯单独检测完成后,将共用检测组件向远离第一检测组件或者第二检测组件的方向滑动,同时,将第二检测组件向靠近第一检测组件的方向滑动,此时,第二检测组件带动待检测的背门后组灯向待检测的侧围后组灯靠近,进而使得待检测的背门后组灯与侧围后组灯的配合面彼此相贴,以检验背门后组灯与侧围后组灯的配合面是否合格,这种设计结构,利用共用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分别滑动连接在基座上,通过配合滑动共用检测组件及第二检测组件以改变两者在基座上的位置,实现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的单独检测以及两者的配合面检测,具有实用性强,检测功能多样的特点,且检测过程简单、快捷,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进行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单独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进行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配合面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基座;
11-第一滑道组件;
111-第一滑轨;
112-第一滑块;
12-检具基体;
13-第一固定座;
14-第二滑道组件;
141-第二滑轨;
142-第二滑块;
15-第二固定座;
2-第一检测组件;
21-第一上检具;
22-第一下检具;
23-第一定位件;
3-第二检测组件;
31-第二上检具;
32-第二下检具;
33-第二连接件;
34-第二定位件;
35-第二固定件;
4-共用检测组件;
41-共用检具本体;
411-第一型面;
412-第二型面;
42-第一连接件;
43-第一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该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包括基座1、连接在基座1上的第一检测件、滑动连接在基座1上的第二检测组件3合滑动连接在基座1上的共用检测组件4,其中,侧围后组灯与第一检测组件2对应配合,背门后组灯与第二检测组件3对应配合,具体的,共用检测组件4设置成:第一状态下位于第一检测组件2与第二检测组件3之间,以使得第一检测组件2对侧围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第二检测组件3对背门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第二状态下向远离第一检测组件2或者第二检测组件3方向滑动,在第二状态下,第二检测组件3向靠近第一检测组件2的方向滑动,以对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两者的配合面进行检测。进行侧围后组灯及背门后组灯单独检测时,将共用检测组件4滑动至第一检测组件2与第二检测组件3之间,此时,第一检测组件2和第二检测组件3分别与共用检测组件4组合成单独的检测区域,检测人员将待检测的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分别对应放置在第一检测组件2与第二检测组件3上进行检测,以检验是否合格;侧围后组灯及背门后组灯单独检测完成后,将共用检测组件4向远离第一检测组件2或者第二检测组件3的方向滑动,同时,将第二检测组件3向靠近第一检测组件2的方向滑动,此时,第二检测组件3带动待检测的背门后组灯向待检测的侧围后组灯靠近,进而使得待检测的背门后组灯与侧围后组灯的配合面彼此相贴,以检验背门后组灯与侧围后组灯的配合面是否合格,这种设计结构,利用共用检测组件4和第二检测组件3分别滑动连接在基座1上,通过配合滑动共用检测组件4及第二检测组件3以改变两者在基座1上的位置,实现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的单独检测以及两者的配合面检测,具有实用性强,检测功能多样的特点,且检测过程简单、快捷,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共用检具组件包括共用检具本体41,具体的,共用检具本体41设有第一型面411和第二型面412,其中,侧围后组灯的配合面与第一型面411轮廓配合,背门后组灯的配合面与第二型面412轮廓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当共用检具本体41位于第一检测组件2与第二检测组件3之间时,第一型面411与第一检测组件2可以围合成单独的检测区域,并且,第一型面411能够与侧围后组灯的配合面轮廓配合,同时,第二型面412与第二检测组件3可以围合成单独的检测区域,并且,第二型面412能够与背门后组灯的配合面轮廓配合,进而实现第一检测组件2对侧围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第二检测组件3对背门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第一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上检具21和连接在检具基体12上的第一下检具22,进一步的,第一型面411、第一上检具21和第一下检具22共同围合成第一检测区,侧围后组灯与第一检测区轮廓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进行侧围后组灯单独检测时,首先,检测人员将待检测的侧围后组灯放置在第一上检具21与第二下检具32之间,确定好待检测的侧围后组灯放置稳定后,再将共用检具本体41滑动至第一检测组件2与第二检测组件3之间,此时,第一型面411、第一上检具21和第一下检具22共同围合成第一检测区,进而实现第一检测组件2对侧围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操作简单,检测方便。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和图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侧围后组灯的结构特征,为能够便于将侧围后组灯放置在第一上检具21与第一下检具22之间的位置处,第一上检具21与检具基体12铰接,放置侧围后组灯时,只需转动第一上检具21以使得第一下检具22上方具有足够的开阔空间,便于侧围后组灯的放入。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侧围后组灯可以直接放置在第一检测区内,为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实现侧围后组灯与第一检测区的装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2还包括连接在检具基体12上的多个第一定位件23,具体的,侧围后组灯与每个第一定位件23定位配合,通过多个第一定位件23能够快速的将待检测的侧围后组灯装配至第一检测区内,提高检测效率。
第一定位件23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在检具基体12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一定位件23的更换及拆卸,同时,保障第一定位与检具基体12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一定位件23与检具基体12通过螺栓配合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包括第二滑道组件14,其中,第二滑道组件14的固定端连接在检具本体上,第二滑道组件14的滑动端与自身的固定端滑动连接,其中,第二检测组件3包括第二上检具31、第二下检具32和连接在第二滑道组件14的滑动端上的第二连接件33,第二上检具31和第二下检具32均连接在第二连接件33上,具体的,第二型面412、第二上检具31和第二下检具32共同围合成第二检测区,背门后组灯与第二检测区轮廓配合。进行背门后组灯单独检测时,首先,检测人员将待检测的背门后组灯放置在第二上检具31与第二下检具32之间,确定好待检测的背门后组灯放置稳定后,再将共用检具本体41滑动至第一检测组件2与第二检测组件3之间,此时,第二型面412、第二上检具31和第二下检具32共同围合成第二检测区,进而实现第二检测组件3对背门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操作简单,检测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能够避免第二上检具31与第二下检具32直接与检具基体12滑动连接导致自身的损害,第二上检具31和第二下检具32均连接在第二连接件33上,利用第二连接件33与第二滑道组件14的滑动端滑动配合,降低第二上检具31与第二下检具32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道组件14包括连接在检具本体上的第二滑轨141和与第二滑轨141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142,其中,第二连接件33连接在第二滑块142上,通过第二滑块142与第二滑轨141滑动配合,以实现第二上检具31与第二下检具32的稳定及流畅滑动,同时,通过第二滑块142与第二滑轨141滑动配合,避免了第二连接件33与检具基体12直接接触,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也便于更换第二滑块142上的检测组件。
其中,第二连接件33与第二滑块142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多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二连接件33的更换与拆卸,同时,保障第二连接件33与第二滑块142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二连接件33与第一滑块112通过螺栓配合连接。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防止第二连接件33滑动到指定位置处时由于外界的震动或者触碰等其他因素,发生位移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包括第二固定座15,第二连接件33上设有第二固定件35,第二固定件35与第二固定座15定位配合,当第二连接件33滑动到第一检测组件2与第二检测组件3之间的位置处时,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连接件33上的第二固定件35与第二固定座15定位配合,以限定第二连接件33的运动,进而防止第二上检具31和第二下检具32发生位移;同样的,当共用检具本体41从第一检测组件2与第二检测组件3之间的位置处滑出时,检测人员依然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连接件33上的第二固定件35与第二固定座15定位配合,以限定第二连接件33的运动,此时的定位点与滑入时的定位点不同。
其中,第二固定件35与第二固定座15可以通过卡接、螺纹配合等方式连接在二起,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二固定件35与第二固定座15之间的定位配合,优选地,第二固定件35与第二固定座15插接,具体的,第二固定件35为固定销,第二固定座15上设有连接孔,固定销插入连接孔内。
请继续参照图1、图2和图3,其中,背门后组灯可以直接放置在第二检测区内,为能够快速且准确的实现侧围后组灯与第二检测区的装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组件3还包括连接在检具基体12上的多个第二定位件34,具体的,背门后组灯与每个第二定位件34定位配合,通过多个第二定位件34能够快速的将待检测的背门后组灯装配至第二检测区内,提高检测效率。
第二定位件34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在检具基体12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二定位件34的更换及拆卸,同时,保障第二定位与检具基体12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二定位件34与检具基体12通过螺栓配合连接。
如图1所示,共用检具本体41可以之间滑动连接在基座1上,其中,为能够避免共用检具本体41直接与基座1滑动连接容易导致自身的损害,在在本实施例中,共用检具组件还包括与基座1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2,具体的,共用检具本体41连接在第一连接件42上,共用检具本体41通过第一连接件42连接在基座1上,能够降低共用检具本体41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延长共用检具本体41的使用寿命。
第一连接件42与共用检具本体41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更换第一连接件42或者共用检具本体41,优选地,第一连接件42与共用检具本体41通过螺栓配合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连接件可以直接滑动连接在基座1上,为提高共用检具本体41滑动过程的稳定性及顺畅性,具体的,基座1包括第一滑道组件11和检具基体12,第一检测组件2连接在检具基体12,第一滑道组件11的固定端连接在检具本体上,第一连接件42连接在第一滑道组件11的滑动端上,第一滑道组件11的滑动端滑动连接在自身的固定端上,通过第一滑道组件11可以提高共用检具本体41滑动过程的稳定性及流畅性,降低第一连接件42与检具基体12之间的磨损。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道组件11包括连接在检具本体上的第一滑轨111和与第一滑轨111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112,其中,第一连接件42连接在第一滑块112上,通过第一滑块112与第一滑轨111滑动配合,以实现共用检具本体41稳定及流畅滑动,同时,通过第一滑块112与第一滑轨111滑动配合,避免了第一连接件42与检具基体12直接接触,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也便于更换第二滑块142上的检测组件。
其中,第一连接件42与第一滑块112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多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一连接件42的更换与拆卸,同时,保障第一连接件42与第一滑块112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第一连接件42与第一滑块112通过螺栓配合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的,为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防止共用检具本体41滑动到指定位置处时由于外界的震动或者触碰等其他因素,发生位移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还包括第一固定座13,第一连接件42上设有第一固定件43,第一固定件43与第一固定座13定位配合,当共用检具本体41滑动到第一检测组件2与第二检测组件3之间的位置处时,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连接件42上的第一固定件43与第一固定座13定位配合,以限定第一连接件42的运动,进而防止共用检具本体41发生位移;同样的,当共用检具本体41从第一检测组件2与第二检测组件3之间的位置处滑出时,检测人员依然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连接件42上的第一固定件43与第一固定座13定位配合,以限定第一连接件42的运动,此时的定位点与滑入时的定位点不同。
其中,第一固定件43与第一固定座13可以通过卡接、螺纹配合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一固定件43与第一固定座13之间的定位配合,优选地,第一固定件43与第一固定座13插接,具体的,第一固定件43为固定销,第一固定座13上设有连接孔,固定销插入连接孔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第一检测组件(2),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侧围后组灯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对应配合;
第二检测组件(3),滑动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背门后组灯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3)对应配合;
共用检测组件(4),滑动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
其中,所述共用检测组件(4)设置成:第一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3)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对侧围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所述第二检测组件(3)对背门后组灯进行单独检测,
第二状态下向远离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或者所述第二检测组件(3)方向滑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检测组件(3)向靠近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的方向滑动,以对侧围后组灯与背门后组灯两者的配合面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检具组件包括:
共用检具本体(41),所述共用检具本体(41)设有第一型面(411)和第二型面(412),其中,侧围后组灯的配合面与所述第一型面(411)轮廓配合,背门后组灯的配合面与所述第二型面(412)轮廓配合;
第一连接件(42),与所述基座(1)滑动连接,所述共用检具本体(41)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
第一滑道组件(11);
检具基体(12),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连接在所述检具基体(12);
所述第一滑道组件(11)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检具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件(42)连接在所述第一滑道组件(11)的滑动端上,
其中,所述第一滑道组件(11)的滑动端滑动连接在自身的固定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还包括:
第一固定座(13),所述第一连接件(42)上设有第一固定件(43),所述第一固定件(43)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3)定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组件(11)包括:
第一滑轨(111),连接在所述检具本体上;
第一滑块(112),与所述第一滑轨(11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42)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块(1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包括:
第一上检具(21),铰接在所述检具基体(12)上;
第一下检具(22),连接在所述检具基体(12)上;
所述第一型面(411)、所述第一上检具(21)和所述第一下检具(22)共同围合成第一检测区,侧围后组灯与所述第一检测区轮廓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2)还包括:
多个第一定位件(23),连接在所述检具基体(12)上,侧围后组灯与每个所述第一定位件(23)定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还包括:
第二滑道组件(14),所述第二滑道组件(14)的固定端连接在所述检具本体上,所述第二滑道组件(14)的滑动端与自身的固定端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检测组件(3)包括:
第二上检具(31);
第二下检具(32);
第二连接件(33),连接在所述第二滑道组件(14)的滑动端上;
所述第二上检具(31)和所述第二下检具(32)均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33)上;
其中,所述第二型面(412)、所述第二上检具(31)和所述第二下检具(32)共同围合成第二检测区,背门后组灯与所述第二检测区轮廓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道组件(14)包括:
第二滑轨(141),连接在所述检具本体上;
第二滑块(142),与所述第二滑轨(14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33)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14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3)还包括:
多个第二定位件(34),连接在所述检具基体(12)上,背门后组灯与每个所述第二定位件(34)定位配合。
CN201920331325.6U 2019-03-15 2019-03-15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10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1325.6U CN209310682U (zh) 2019-03-15 2019-03-15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1325.6U CN209310682U (zh) 2019-03-15 2019-03-15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10682U true CN209310682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82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1325.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10682U (zh) 2019-03-15 2019-03-15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106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0674A (zh) * 2019-08-29 2019-11-12 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器叶片通道面的面轮廓度的检测装置
CN109798817B (zh) * 2019-03-15 2024-04-26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8817B (zh) * 2019-03-15 2024-04-26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CN110440674A (zh) * 2019-08-29 2019-11-12 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器叶片通道面的面轮廓度的检测装置
CN110440674B (zh) * 2019-08-29 2021-07-13 中国航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器叶片通道面的面轮廓度的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10682U (zh)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CN103604335B (zh) 汽车三元催化器总成检具
CN109798817A (zh) 侧围及背门后组灯检具
CN103148766B (zh) 汽车仪表检具
CN113776415A (zh) 缓冲基座同轴度装调测试工装、装调测试方法及验测方法
CN105423867A (zh) 一种高精度前大灯总成检具
CN212320565U (zh) 一种汽车抬头显示器饰盖的检具
CN209541716U (zh) 门盖间隙及面差检具
CN211053677U (zh) 尺寸测量智能机器人
CN209246855U (zh) 汽车门内饰件检测装置
CN110421508B (zh) 一种汽车门铰链类零件的自动检具
CN113701585A (zh) 一种通用航空发动机外部管路空间尺寸检测与装定装置
CN205300427U (zh) 一种车用面罩总成检具
CN206832666U (zh) 大气红外检测设备的镜筒高度调节装置
CN209327001U (zh) 双环动态模拟主销单体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
CN220625111U (zh) 一种仪表板总成检具通用框架
CN206891948U (zh) 大气红外检测设备的镜筒快接结构
CN211086372U (zh) 一种高集成带快换测试托盘
CN210954269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测试装置
CN108267300A (zh) 一种光学模组的测试工装及头戴设备的测试方法
CN217846586U (zh) 一种支持自动对插的安规测试机
CN213602084U (zh) 插头和插座对接夹具
CN221151387U (zh) 一种物联网无线通讯模组生产检测装置
CN216625747U (zh) 一种5g移动通信终端综合测试仪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CN220783630U (zh) 一种使用弹簧铰链的雷达固定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