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08816U - 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8816U
CN209308816U CN201821563950.5U CN201821563950U CN209308816U CN 209308816 U CN209308816 U CN 209308816U CN 201821563950 U CN201821563950 U CN 201821563950U CN 209308816 U CN209308816 U CN 209308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thermostat
inductor
outlet pip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639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佳宏
吕高全
汪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Xinchen Powe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Xinchen Pow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Xinchen Pow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Xinchen Pow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639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8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8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8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包括下盖,下盖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冷却液进口;节温器壳体,节温器壳体位于下盖下盖之上并且节温器壳体与冷却液进口连通;节温器壳体为中空结构并且其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位于第二腔体的两侧,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的内径小于第二腔体;第二腔体连通有暖风出水管和膨胀水箱出水管,第一腔体连通有小循环出水管,第三腔体连通有机械水泵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在节温器壳体之上直接集成了机械水泵水泵出水管、小循环出水管、暖风出水管和膨胀水箱出水管,而不必单独加工上述四种管部并将其安装在节温器壳体上,有效地减小了节温器整体大小,节省了车内的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
背景技术
节温器是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节温器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否则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如节温器主阀门开启过迟,就会引起发动机过热;主阀门开启过早,则使发动机预热时间延长,从而增加油耗,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需求。目前节温器的结构主要是蜡式节温器,当冷却温度低于规定值时,节温器感温体内的石蜡呈固态,节温器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发动机与散热器之间的通道,冷却液经水泵返回发动机,进行发动机内小循环。当冷却液温度达到规定值后,石蜡开始融化逐渐变为液体,体积随之增大并压迫橡胶管使其收缩。在橡胶管收缩的同时对推杆作用以向上的推力,推杆对阀门有向下的反推力使阀门开启。这时冷却液经由散热器和节温器阀,再经水泵流回发动机,进行大循环。这种节温器通常来说只设置了大小循环水管并且循环水管是单独安装在节温器本体上,导致了节温器一体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下盖,所述下盖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导入缸盖内冷却液的冷却液进口;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位于所述下盖之上并且壳本体与所述冷却液进口连通;所述壳本体为中空结构并且其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且两者连通且第一腔体靠近第二腔体一端的端面小于第二腔体靠近第一腔体一端的端面,所述壳本体表面向外延伸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内具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两侧,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且所述第三腔体靠近所述第二腔体一端的端面小于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三腔体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有暖风出水管和膨胀水箱出水管,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有小循环出水管,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有发动机出水管;
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包括设置于所述节温器壳体内的感应器壳体、推杆以及位于所述感应器壳体内的蜡包;所述感应器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感应器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感应器壳体内且由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设置,所述蜡包相对于所述推杆更靠近第一端部且所述蜡包与所述推杆的一端接触;
阀门体,所述阀门体套装在所述感应器壳体上,所述阀门体的一端与所述推杆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相抵以使所述阀门体能够被所述推杆推动,所述阀门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为副阀门,所述副阀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匹配用以将所述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隔离;所述阀门体上靠近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套设有主阀门,所述主阀门的外径与所述第三腔体匹配以将所述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隔离;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阀门体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阀门体上的主阀门相抵,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处的端面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连接有若干个凸台,若干个所述凸台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连接处的端面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内,若干个所述凸台绕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周向矩阵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节温器壳体的表面安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安装部,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节温器壳体连接,其另一端向所述节温器壳体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部内安装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的感应端插入至所述节温器壳体的第二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第二端部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加热端与所述感应器连接用以加热所述感应器壳体内的蜡包。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的四周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将所述下盖和发动机缸体安装的螺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节温器壳体之上直接集成了发动机出水管、小循环出水管、暖风出水管和膨胀水箱出水管,通过巧妙的设计,将节温器壳体分为三个腔体,暖风出水管和膨胀水箱出水管一直连通,发动机出水管和小循环出水管因节温器的开闭而连通或关闭,而不必在其他空间设置管路出口,将其集成在节温器壳体上,使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更紧凑,有效的节省空间,利于发动机和整车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感应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盖,110-冷却液进液口,120-螺孔,2-节温器壳体,210-第一腔体,211-凸台,220-第二腔体,230-第三腔体,3-阀门体,310-主阀门,4-感应器,410-感应器壳体,411-第一端部,412-第二端部,420-推杆,430-蜡包,5-复位弹簧,6-暖风出水管,7-膨胀水箱出水管,8-小循环出水管,9-发动机出水管,10-水温传感器安装部,11-水温传感器,12-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具体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如图1-3所示,包括下盖1,下盖1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导入冷却液的冷却液进口110。壳本体2,壳本体2位于下盖1之上并且壳本体2与冷却液进口110连通,冷却液能够通过冷却液进口110进入到壳本体2内。壳本体2为中空结构并且其包括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第一腔体210位于第二腔体220的一侧并且两者连通,同时第一腔体210靠近第二腔体220一端的端面小于第二腔体220靠近第一腔体210一端的端面;壳本体2表面向外延伸设置有上盖230,上盖230内具有第三腔体240并且第一腔体210和第三腔体240位于第二腔体220的两侧,第三腔体240与第二腔体220连通,并且第三腔体240靠近第二腔体220一端的端面小于第二腔体220靠近第三腔体240一端的端面。在第二腔体220内安装有阀门体3,阀门体3被容置于第二腔体220内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阀门体3靠近第一腔体210的一端的外径和第一腔体210上靠近第二腔体220一端的内径匹配以使阀门体3此端能够在进入第一腔体210内后将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分隔。阀门体3靠近第三腔体240的一端套设有主阀门310,主阀门310的外径和第三腔体240靠近第二腔体220一端的内径匹配,使阀门体3此端能够在进入第三腔体240后通过主阀门310将第三腔体240和第二腔体220分隔。
在节温器壳体2内安装有感应器4,感应器4包括感应器壳体410、推杆420以及位于感应器壳体410内的蜡包430;感应器壳体410具有第一端部411和第二端部412,感应器壳体的第二端部412固定连接于第三腔体230内,推杆420位于感应器壳体410内且由第一端部411向第二端部412延伸设置,推杆420相对于蜡包430更靠近第一端部411,与此同时蜡包430与推杆420接触,当流过发动机缸体内的并带走发动机缸体内热量的冷却液通过下盖1的冷却液进口110进入到第二腔体220后能够使感应器4内的蜡包430受热,蜡包受热膨胀后能够推动推杆420向着感应器壳体410的第一端部411移动。阀门体3是套装在感应器4上的,同时阀门体3靠近第一腔体210的一端是与感应器4靠近第一腔体210的一端向接触贴合的,因此推杆420向着第一端部411移动时能够推动阀门体3向着第一腔体210移动进而使阀门体3能够将第一腔体210和第二腔体220分隔。
在阀门体3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一端与主阀门310相抵,由于第一腔体210的内径小于第二腔体220,因此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能够与第二腔体220靠近第一腔体210的一端相抵接。当推杆420推动阀门体3向着第一腔体210移动后复位弹簧5会被压缩,当第二腔体220内的温度降低使蜡包430凝固后蜡包430收缩,推杆420会复位导致其不会再对阀门体3施加推力,此时复位弹簧5就能够恢复形变使阀门体3回到初始位置。
第二腔体220连通有暖风出水管6和膨胀水箱出水管7,第一腔体210连通有小循环出水管8,第三腔体230连通有发动机出水管9。暖风出水管6、膨胀出水管7、小循环出水管8和发动机出水管9是直接集成在节温器壳体2上的。
优选地,第二腔体220靠近第一腔体210的一端连接有若干个凸台211,若干个凸台211的一端与第二腔体220与第一腔体210连接处的端面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第二腔体220内,若干个凸台211绕第一腔体210的开口周向矩阵设置,因此若感应器4靠近第一腔体210的一端能够被若干个凸台211夹持,起到阀门体3导向的作用,便于感应器4受热后阀门体3能够顺利封堵第一腔体210。
优选地,节温器壳体2的表面安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安装部10,水温传感器安装部10的一端与节温器壳体2连接,其另一端向节温器壳体2的外部延伸。水温传感器安装部10内安装有水温传感器11,水温传感器11的感应端插入至节温器壳体2的第二腔体内。
优选地,感应器4的第二端部412连接有加热器12,加热器12的加热端与感应器4连接用以加热感应器壳体410内的蜡包430。
优选地,下盖1的四周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将下盖1和发动机缸体安装的螺孔120。

Claims (6)

1.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下盖,所述下盖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导入缸盖内冷却液的冷却液进口;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位于所述下盖之上并且壳本体与所述冷却液进口连通;所述壳本体为中空结构并且其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且两者连通且第一腔体靠近第二腔体一端的端面小于第二腔体靠近第一腔体一端的端面,所述壳本体表面向外延伸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内具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两侧,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且所述第三腔体靠近所述第二腔体一端的端面小于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三腔体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有暖风出水管和膨胀水箱出水管,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有小循环出水管,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有发动机出水管;
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包括设置于所述节温器壳体内的感应器壳体、推杆以及位于所述感应器壳体内的蜡包;所述感应器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感应器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推杆位于所述感应器壳体内且由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延伸设置,所述蜡包相对于所述推杆更靠近第一端部且所述蜡包与所述推杆的一端接触;
阀门体,所述阀门体套装在所述感应器壳体上,所述阀门体的一端与所述推杆朝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相抵以使所述阀门体能够被所述推杆推动,所述阀门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为副阀门,所述副阀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匹配用以将所述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隔离;所述阀门体上靠近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套设有主阀门,所述主阀门的外径与所述第三腔体匹配以将所述第三腔体和第二腔体隔离;
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阀门体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阀门体上的主阀门相抵,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接处的端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连接有若干个凸台,若干个所述凸台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连接处的端面连接,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内,若干个所述凸台绕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周向矩阵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壳体的表面安装设置有水温传感器安装部,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部的一端与所述节温器壳体连接,其另一端向所述节温器壳体外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部内安装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水温传感器的感应端插入至所述节温器壳体的第二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第二端部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加热端与所述感应器连接用以加热所述感应器壳体内的蜡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四周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将所述下盖和发动机缸体安装的螺孔。
CN201821563950.5U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 Active CN209308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3950.5U CN209308816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3950.5U CN209308816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8816U true CN209308816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70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3950.5U Active CN209308816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88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139A (zh) * 2019-09-06 2019-11-22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发动机调温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6139A (zh) * 2019-09-06 2019-11-22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发动机调温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1826B (zh) 感温流量调节阀芯及感温流量调节阀
CN101392952B (zh) 取暖用自循环锅炉
AU784554B2 (en) Engine cooling system with two thermostats
WO1995033920A1 (en) A combined bypass and thermostat assembly
CN209308816U (zh) 一种集成水道式节温器总成
CN101970948B (zh) 热水器设备
CN105971709A (zh) 一种气缸盖分开设置排气歧管水套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08167516B (zh) 一种恒温水阀
JP4889014B2 (ja) コーヒーメーカー
CN209978346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
CN205383000U (zh) 一种集成节温器的发动机缸盖
CN206190385U (zh) 节温器总成
CN207673421U (zh) 具有加热锅炉的内燃机冷却循环系统
CN210267699U (zh) 一种零冷水燃气热水器
CN107388569B (zh) 一种双管路加热器及多功能的水加热机
CN206246207U (zh) 发动机冷却水泵
CN209084892U (zh) 一种民用电磁采暖炉
JPH0236896Y2 (zh)
CN107975413A (zh) 具有加热锅炉的内燃机冷却循环系统
JP4350292B2 (ja) 電気温水器
CN221076786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内循环装置
CN101430132A (zh) 储水式电热水器
JPH0248691Y2 (zh)
CN216790527U (zh) 一种能量回收式热水加热系统及其保温装置
CN2443307Y (zh) 一种真空夹层螺旋套筒冷热水胆式供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n integrated waterway thermostat assembl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Pledgee: Miany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Mianyang Xinchen Engin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5100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