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04902U -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 Google Patents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4902U
CN209304902U CN201822005377.2U CN201822005377U CN209304902U CN 209304902 U CN209304902 U CN 209304902U CN 201822005377 U CN201822005377 U CN 201822005377U CN 209304902 U CN209304902 U CN 209304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osition
mould
rear mold
forming cavity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53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殿刚
彭松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 R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 R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 R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 R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53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4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4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49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其包括顶出机构、前模斜抽芯机构、后模斜抽芯机构、斜顶机构、前模和后模。前模包含前模座体、前模板及前模芯。后模包含后模主体及后模芯。前模芯及后模芯围出成型腔,成型腔包含第一成型腔及第二成型腔。前模斜抽芯机构的前端安装于前模座体上,其后端伸至第一成型腔内。后模斜抽芯机构的前端安装于前模板上,其后端伸入第一成型腔内。斜顶机构嵌设于后模芯内并伸至第一成型腔。在开模过程中,分离的前模座体带动前模斜抽芯机构抽离第一成型腔,分离的前模板带动后模斜抽芯机构抽离第一成型腔的同时并使斜顶机构做顶出作动。故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料模具适用于异形塑料制品开模的场合。

Description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文的进步,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塑料制品所占的比例正迅猛增加,故而制造塑料制品的塑胶模具近几年来也飞速发展。一个好的塑料制品离不开一个好的塑胶模具。
当塑料制品具有倒扣结构的情况下,其抽芯方式常用滑块或斜顶。如何保障塑料制品顶出时不占前模和不变形,一直是模具设计时要考虑的一大难题,其中异形塑料制品模具的抽芯及顶出更是难上加难,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产品变形。而异形塑料制品具有倒扣的情况,传统的滑块及斜顶的抽芯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其身上。
因此,急需要一种适用于异形塑料制品出模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异形塑料制品出模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包括顶出机构、前模斜抽芯机构、后模斜抽芯机构、斜顶机构及沿所述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的前后方向做开合模的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沿合模方向依次包含前模座体、沿平行于合模方向做靠近或远离所述前模座体运动的前模板及安装于所述前模板上的前模芯。所述后模包含后模主体及安装于所述后模主体上的后模芯。所述前模芯及后模芯在合模时共同围出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包含相对合模方向倾斜的第一成型腔及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相交并连通的第二成型腔。所述顶出机构沿前后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后模主体内,所述顶出机构在合模时从后方伸至所述第二成型腔。所述前模座体与所述前模板之间及所述前模板与所述后模主体之间在开模过程依次分离。所述前模斜抽芯机构的前端安装于所述前模座体上,所述前模斜抽芯机构的后端在合模时从前方伸至所述第一成型腔内。所述后模斜抽芯机构的前端安装于所述前模板上,所述后模斜抽芯机构的后端在合模时从后方伸入所述第一成型腔内。所述斜顶机构嵌设于所述后模芯内并从后方伸至所述第一成型腔。在开模过程中,分离的所述前模座体带动所述前模斜抽芯机构抽离所述第一成型腔,分离的所述前模板带动所述后模斜抽芯机构从后方抽离所述第一成型腔的同时并使所述斜顶机构做顶出作动。
较佳地,所述前模斜抽芯机构包括前模第一行位及前模第二行位,所述前模第二行位的前端与所述前模座体固定连接,所述前模第二行位的后端与所述前模第一行位的前端连动设置,所述前模第一行位呈滑动地嵌设于所述前模芯内,所述前模第一行位的后端在合模时伸至所述第一成型腔,所述前模第一行位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相垂直。
较佳地,所述前模芯开设有供所述前模第一行位嵌设的穿置槽,所述穿置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方向贯穿所述前模芯的顶面及侧面,所述前模第一行位嵌设于所述穿置槽内。
较佳地,所述前模芯上固定有导向销,所述前模第一行位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穿置槽之贯穿方向布置的连动长槽孔,所述导向销呈配合地穿置于所述连动长槽孔内并于所述连动长槽孔内滑移。
较佳地,所述前模第一行位开设有腔口位于所述前模第一行位之顶面的嵌设腔,所述前模第二行位的后端呈滑动地嵌设于所述嵌设腔内。
较佳地,所述前模第一行位的前端穿置有位于所述嵌设腔内的连动销,所述前模第二行位上设有供所述连动销滑移并连动的连动长槽,所述连动长槽相对合模方向倾斜,所述连动销呈配合地置于所述连动长槽内,所述前模第二行位借助所述连动销于所述连动长槽内滑动而连动所述前模第一行位滑移。
较佳地,所述后模斜抽芯机构包括后模第一行位、后模第二行位及后模第三行位,所述后模第三行位与所述前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模第三行位还沿合模方向穿置于所述后模第二行位内并与所述后模第二行位连动,所述后模第二行位沿所述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的左右方向滑设于所述后模主体上,所述后模第一行位呈滑动地嵌设于所述后模芯内,所述后模行一行位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倾斜方向相平行,所述后模第一行位还与所述后模第二行位连动,所述斜顶机构还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方向穿置于所述后模第一行位上。
较佳地,所述后模芯上穿置有定位柱,所述后模第一行位上设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限位长槽,所述限位长槽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相垂直,所述定位柱呈配合地穿过所述限位长槽再与所述斜顶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还沿所述限位长槽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限位长槽滑移。
较佳地,所述后模芯开设有供所述后模第一行位滑动的滑腔,所述滑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方向布置,所述后模第一行位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方向呈滑动地穿置于所述滑腔内。
较佳地,所述后模第三行位设有驱动所述后模第二行位滑动并相对合模方向倾斜的驱动斜面,所述后模第二行位设有与所述驱动斜面滑动配合的受驱斜面;所述后模第一行位及后模第二行位之间设有相互滑动配合的T型结构及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倾斜方向相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借助前模座体、前模板、前模芯、后模主体、后模芯、前模斜抽芯机构、后模斜抽芯机构、斜顶机构及顶出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当前模座体与前模板之间分离时,由于前模斜抽芯机构的前端安装于前模座体上,前模斜抽芯机构的后端从前方伸至第一成型腔内,故而使得分离的前模座体带动前模斜抽芯机构抽离第一成型腔,从而完成了对位于第一成型腔内产品的上表面抽芯;当前模板与后模主体之间分离时,由于后模斜抽芯机构的前端安装于前模板上,后模斜抽芯机构的后端从后方伸入第一成型腔内,且斜顶机构嵌设于后模芯内并从后方伸入第一成型腔,故分离的前模板带动后模斜抽芯机构从后方抽离第一成型腔的同时并使斜顶机构相对后模斜抽芯机构做顶出作动,从而完成对位于第一成型腔内的产品下表面抽芯,故通过前模斜抽芯机构、后模斜抽芯机构及斜顶机构实现对位于第一成型腔的产品抽芯;同时,前模芯与后模芯沿前后方向方向分离,从而为位于第二成型腔内的产品的后续顶出提供避让空间,由于顶出机构滑动地安装于后模主体内且从后方伸入第二成型腔,故顶出机构可沿前后方向滑动顶出位于第二成型腔内的产品。故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料模具借助前模斜抽芯机构、后模斜抽芯机构及斜顶机构在依次开模过程中完成产品斜面部分的上下表面的抽芯,最后完成产品平面部分的顶出,保证开模过程中产品的完整性,故适用于异形塑料制品开模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所制造的异形产品的其中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被A-A剖切线剖切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之前模斜抽芯机构、后模斜抽芯机构、前模芯及后模芯在合模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之前模斜抽芯机构、前模流道镶件及前模芯的拆解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之后模斜抽芯机构与后模芯及后模主体的拆解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后模斜抽芯机构、斜顶机构与后模芯拆解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后模斜抽芯机构及斜顶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的后模斜抽芯机构及斜顶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沿B-B剖切线剖切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100所制成的异形产品200之一,于本实施例中,异形产品200包括一斜面部分201及一平面部分202,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异性产品200包括三部分,定义其中一部分为平面部分,其余两部分为斜面部分,故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100包括顶出机构9、前模斜抽芯机构5、后模斜抽芯机构6、斜顶机构4及沿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100的前后方向(如图2中双箭头C所指方向)做开合模的前模1和后模2。前模1沿合模方向依次包含前模座体11、沿平行于合模方向做靠近或远离前模座体11运动的前模板12及安装于前模板12上的前模芯13。后模2包含后模主体21及安装于后模主体21上的后模芯22。前模芯13及后模芯22在合模时共同围出成型腔3,成型腔3包含相对合模方向倾斜的第一成型腔31及与第一成型腔31相交并连通的第二成型腔32。顶出机构9沿平行于合模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后模主体21内,顶出机构9在合模时从后方伸至第二成型腔32。前模座体11与前模板12之间及前模板12与后模主体21之间在开模过程依次分离。前模斜抽芯机构5的前端安装于前模座体11上,前模斜抽芯机构5的后端在合模时从前方伸至第一成型腔31内。后模斜抽芯机构6的前端安装于前模板12上,后模斜抽芯机构6的后端在合模时从后方伸入第一成型腔31内。斜顶机构4嵌设于后模芯22内并从后方伸至第一成型腔31。在开模过程中,分离的前模座体11带动前模斜抽芯机构5抽离第一成型腔31,分离的前模板12带动后模斜抽芯机构6从后方抽离第一成型腔31的同时并使斜顶机构4做顶出作动。更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2至图4,前模座体11沿前后方向依次包含前模固定板111及水口板112,前模固定板111与水口板112通过螺栓14连接。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前模斜抽芯机构5的前端穿过水口板112后再安装于前模固定板111上。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100还包括流道镶件15、流道7及拉料杆8,流道镶件15嵌设于前模板12上,流道7嵌设于流道镶件15中。借助流道镶件15及流道7,使得塑料从流道7中进入成型腔3。举例而言,于本实施例中,拉料杆8的前端固定安装于前模固定板111上,拉料杆8的后端伸入流道7中,借助拉料杆8,待流道7里的废料冷却后,前模座体11相对前模板12分离时,由前模座体11带动拉料杆8拉起流道7里的废料,从而实现进胶口处的断胶。较优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拉料杆8的后端设有倒扣结构81,借助倒扣结构81,使得拉料杆8随着前模固定板111被带出时能够强而有力地带出流道7里的冷却废料。举例而言,倒扣结构81的外径大小大于拉料杆8的外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100还包括对前模座体11与前模板12之间的分离提供限位导向作用的限位导向机构10。具体地,限位导向机构10包括滑动地穿置于前模板12及后模主体21内的拉杆101及开设于前模板12上的限位腔102,拉杆101的前端与螺栓14固定连接,拉杆101的后端设有限位结构1011,限位结构1011与限位腔102相匹配,拉杆101在前模座体11的带动下移动至限位结构1011与限位腔102相配合时停止移动,从而对前模座体11与前模板12之间的分离限位。
请参阅图5及图6,前模斜抽芯机构5包括前模第一行位51及前模第二行位52。前模第二行位52的前端与前模座体固定连接,具体地,前模第二行位52的前端穿过水口板112后再与前模固定板111固定连接,但不以此为限。前模第二行位52的后端与前模第一行位51的前端连动设置,前模第一行位51呈滑动地嵌设于前模芯13内,前模第一行位51的后端在合模时伸至第一成型腔31,前模第一行位51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成型腔31相垂直,以使得前模抽芯机构5可靠地从第一成型腔31中抽离,不会误碰到其他零部件。具体地,前模芯13开设有供前模第一行位51嵌设的穿置槽131,穿置槽131沿垂直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贯穿前模芯13的顶面及侧面,前模第一行位51嵌设于穿置槽131内,从而使得前模第一行位51沿垂直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即图4中双箭头D所指的方向)滑动地嵌设于穿置槽131内,为开模时前模第一行位51抽离第一成型腔31提供导向作用。具体地,前模芯13上固定有导向销132,前模第一行位51开设有沿平行于穿置槽131之贯穿方向布置的连动长槽孔511,导向销132呈配合地穿置于连动长槽孔511内并于连动长槽孔511内滑移。借助导向销132及连动长槽孔511的相互配合,在前模第一行位51沿穿置槽131滑动的过程中,为前模第一行位51抽离第一成型腔31或伸入第一成型腔31提供导向作用,从而提高开模及合模的准确性及效率。
继续参阅图5及图6,前模第一行位51开设有腔口513位于前模第一行位51之顶面的嵌设腔512,前模第二行位52的后端呈滑动地嵌设于嵌设腔512内。故使得前模第二行位52带动前模第一行位51抽离第一成型腔31的过程中,前模第一行位51相对前模第二行位52滑移从而使得前模第二行位52呈滑动地嵌设于嵌设腔512内。更具体地,前模第一行位51的前端穿置有位于嵌设腔512内的连动销514,前模第二行位52上设有供连动销514滑移并连动的连动长槽521,连动长槽521相对合模方向倾斜,连动销521呈配合地置于连动长槽521内,前模第二行位52借助连动销514于连动长槽521内滑动而连动前模第一行位51滑移。
结合图5及图6,对前模斜抽芯机构5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前模座体与前模板分离,前模固定板111带动前模第二行位52沿开模方向移动,连动长槽521拉动连动销521,从而拉动前模第二行位52,从而使得前模第二行位52相对前模芯13滑移从而沿垂直于第一成型腔的方向(即图6中双箭头D所指的方向)抽离第一成型腔3。在前模第一行位51抽离第一成型腔31的过程中,由导向销132及连动长槽孔511对前模第一行位51的抽离进行导向及限位,防止前模第一行位51过度离开前模芯13。同时地,借助穿置槽131的贯穿方向,在前模第一行位51抽离第一成型腔31的过程中,穿置槽131的底部向上托起前模第一行位51,减少前模第一行位51的重力做功。
请参阅图7至图11,后模斜抽芯机构6包括后模第一行位61、后模第二行位62及后模第三行位63。后模第三行位63与前模板12固定连接,后模第三行位63还沿合模方向穿置于后模第二行位62内并与后模第二行位62连动。后模第二行位62沿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100的左右方向滑设于后模主体21上,后模第一行位61呈滑动地嵌设于后模芯22内,具体地,后模第一行位61在合模时部分伸入第一成型腔31内。后模行一行位61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成型腔31的倾斜方向相平行,后模第一行位61还与后模第二行位62连动,斜顶机构4还沿垂直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图11中双箭头H所指方向)穿置于后模第一行位61上。故在开模过程中,前模板12相对后模主体21分离,分离的前模板12带动后模第三行位63沿开模方向移动,后模第三行位63驱动后模第二行位62沿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100的左右方向(即图9中箭头E所指方向)滑设于后模主体21上,后模第二行位62连动后模第一行位61沿平行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即图9中箭头F所指方向)移动,同时,嵌设于后模芯22上的斜顶机构4相对后模第一行位61滑移从而顶出第一成型腔31内的异性产品200。
继续参阅图7至图11,后模芯22上穿置有定位柱221,后模第一行位61上设有供定位柱221穿过的限位长槽611,限位长槽611的长度与第一成型腔31相垂直,定位柱221呈配合地穿过限位长槽611再与斜顶机构4固定连接,定位柱221还沿限位长槽611的长度方向相对限位长槽611滑移。具体地,限位长槽6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相垂直。借助定位柱221及限位长槽611的相互配合,在后模第一行位61相对后模芯22移动以抽离第一成型腔31时限制后模第一行位61过度抽离第一成型腔31,从而提高开合模的效率。后模芯22开设有供后模第一行位61滑动的滑腔222,滑腔222沿垂直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布置,后模第一行位61沿垂直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呈滑动地穿置于滑腔222内,以抽离第一成型腔31。借助滑腔222沿垂直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布置,为后模第一行位61的抽离第一成型腔31的过程提供导向作用外,还方便后序后模第一行位61合模时的减少重力做功。
继续参阅图7至图11,后模第三行位63设有驱动后模第二行位62滑动并相对合模方向倾斜的驱动斜面631,后模第二行位62设有与驱动斜面631滑动配合的受驱斜面621。具体地,驱动斜面631及受驱斜面621从前往后朝逐渐朝远离后模芯22的方向倾斜;后模第一行位61及后模第二行位62之间设有相互滑动配合的T型结构64a及T型滑槽64b,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后模第二行位62设有T型滑槽64b,后模第一行位61设有T型结构64a,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后模第一行位61设有T型滑槽64b,后模第二行位62设有T型结构,故不以此为限。T型滑槽64b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成型腔31的倾斜方向相平行。借助T滑槽64b及T型结构64a,从而使得后模第二行位62在相对后模主体21向左滑移的过程中连动后模第一行位61沿着T型滑槽的倾斜方向向下移动(即图9中箭头F所指方向),最终使得后模第一行位61沿着垂直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即图9中箭头G所指方向)滑移,从而抽离第一成型腔31。
结合图7至图11,对后模抽芯机构6及斜顶机构4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前模板12与后模2相互分离时,分离的前模板12带动后模第三行位63沿着开模方向移动,由驱动斜面631驱动收驱斜面621向左移动,从而驱动后模第二行位62向左移动(即图9中箭头E所指方向),由于后模第一行位61与后模第二行位62通过T型槽64b及T型结构64a滑动连接,故后模第二行位62向左移动的过程中连动后模第一行位61沿平行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滑动(即图9中箭头F所指方向),最终使得后模第一行位61沿垂直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移动(即图9中箭头G所指方向),以抽离第一成型腔31。由于斜顶机构4同时嵌设于后模芯22及穿置于后模第一行位61内,斜顶机构4相对后模芯22固定不动,即斜顶机构4相对后模第一行位61移动从而顶出位于第一成型腔31的产品200。同时,在后模第一行位61沿垂直于第一成型腔31的方向移动时,借助限位长槽611受到定位柱221的抵挡从而限制后模第一行位61的位移量,同时提供导向作用。
请参阅图4及图7,顶出机构9包括沿前后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后模主体21内的顶针板91及安装于顶针板91上的顶针92,顶针92随着顶针板91的滑动从而滑动地穿置于第二成型腔32内。当前模斜抽芯机构、后模斜抽芯机构及斜顶机构对位于第一成型腔内的产品的斜面部分抽芯后,由顶针板91带动顶针92顶出位于后模芯22上的产品200。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首先,前模座体11相对前模板12分离,借助拉料杆8的倒扣结构81,从而将流道7里的废料拉出;借助拉杆101,当前模板3移动至限位结构1011与限位腔102配合时停止移动,此时前模斜抽芯机构5已从第一型腔31中抽离,完成了对异形产品200斜面部分201上表面的抽芯;接着,前模板12相对后模主体21分离,借助后模斜抽芯机构6完成对异形产品200的斜面部分201下表面抽芯,同时,前模芯13及后模芯22沿上下方向分离,借助平面顶出机构9顶出位于后模芯8上的异形产品200的平面部分202,从而完成整个异形产品200的顶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100借助前模座体11、前模板12、前模芯13、后模主体21、后模芯22、前模斜抽芯机构5、后模斜抽芯机构6、斜顶机构4及顶出机构9之间的相互配合,当前模座体11与前模板12之间分离时,由于前模斜抽芯机构5的前端安装于前模座体11上,前模斜抽芯机构5的后端从前方伸至第一成型腔31内,故而使得分离的前模座体11带动前模斜抽芯机构5抽离第一成型腔31,从而完成了对位于第一成型腔31内产品的上表面抽芯;当前模板12与后模主体21之间分离时,由于后模斜抽芯机构6的前端安装于前模板12上,后模斜抽芯机构6的后端从后方伸入第一成型腔31内,且斜顶机构4嵌设于后模芯22内并从后方伸入第一成型腔31,故分离的前模板12带动后模斜抽芯机构6从后方抽离第一成型腔31的同时并使斜顶机构4相对后模斜抽芯机构6做顶出作动,从而完成对位于第一成型腔31内的产品下表面抽芯,故通过前模斜抽芯机构5、后模斜抽芯机构6及斜顶机构4实现对位于第一成型腔31的产品抽芯;同时,前模芯13与后模芯22沿前后方向方向分离,从而为位于第二成型腔32内的产品的后续顶出提供避让空间,由于顶出机构9滑动地安装于后模主体21内且从后方伸入第二成型腔32,故顶出机构9可沿前后方向滑动顶出位于第二成型腔32内的产品。故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抽芯塑料模具100借助前模斜抽芯机构5、后模斜抽芯机构6及斜顶机构4在依次开模过程中完成产品斜面部分的上下表面的抽芯,最后完成产品平面部分的顶出,保证开模过程中产品的完整性,故适用于异形塑料制品开模的场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包括顶出机构及沿所述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的前后方向做开合模的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沿合模方向依次包含前模座体、沿平行于合模方向做靠近或远离所述前模座体运动的前模板及安装于所述前模板上的前模芯,所述后模包含后模主体及安装于所述后模主体上的后模芯,所述前模芯及后模芯在合模时共同围出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包含相对合模方向倾斜的第一成型腔及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相交并连通的第二成型腔,所述顶出机构沿前后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后模主体内,所述顶出机构在合模时从后方伸至所述第二成型腔,所述前模座体与所述前模板之间及所述前模板与所述后模主体之间在开模过程依次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还包括前模斜抽芯机构、后模斜抽芯机构及斜顶机构,所述前模斜抽芯机构的前端安装于所述前模座体上,所述前模斜抽芯机构的后端在合模时从前方伸至所述第一成型腔内,所述后模斜抽芯机构的前端安装于所述前模板上,所述后模斜抽芯机构的后端在合模时从后方伸入所述第一成型腔内,所述斜顶机构嵌设于所述后模芯内并从后方伸至所述第一成型腔;在开模过程中,分离的所述前模座体带动所述前模斜抽芯机构抽离所述第一成型腔,分离的所述前模板带动所述后模斜抽芯机构从后方抽离所述第一成型腔的同时并使所述斜顶机构做顶出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斜抽芯机构包括前模第一行位及前模第二行位,所述前模第二行位的前端与所述前模座体固定连接,所述前模第二行位的后端与所述前模第一行位的前端连动设置,所述前模第一行位呈滑动地嵌设于所述前模芯内,所述前模第一行位的后端在合模时伸至所述第一成型腔,所述前模第一行位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芯开设有供所述前模第一行位嵌设的穿置槽,所述穿置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方向贯穿所述前模芯的顶面及侧面,所述前模第一行位嵌设于所述穿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芯上固定有导向销,所述前模第一行位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穿置槽之贯穿方向布置的连动长槽孔,所述导向销呈配合地穿置于所述连动长槽孔内并于所述连动长槽孔内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第一行位开设有腔口位于所述前模第一行位之顶面的嵌设腔,所述前模第二行位的后端呈滑动地嵌设于所述嵌设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第一行位的前端穿置有位于所述嵌设腔内的连动销,所述前模第二行位上设有供所述连动销滑移并连动的连动长槽,所述连动长槽相对合模方向倾斜,所述连动销呈配合地置于所述连动长槽内,所述前模第二行位借助所述连动销于所述连动长槽内滑动而连动所述前模第一行位滑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斜抽芯机构包括后模第一行位、后模第二行位及后模第三行位,所述后模第三行位与所述前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模第三行位还沿合模方向穿置于所述后模第二行位内并与所述后模第二行位连动,所述后模第二行位沿所述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的左右方向滑设于所述后模主体上,所述后模第一行位呈滑动地嵌设于所述后模芯内,所述后模行一行位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倾斜方向相平行,所述后模第一行位还与所述后模第二行位连动,所述斜顶机构还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方向穿置于所述后模第一行位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芯上穿置有定位柱,所述后模第一行位上设有供所述定位柱穿过的限位长槽,所述限位长槽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相垂直,所述定位柱呈配合地穿过所述限位长槽再与所述斜顶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还沿所述限位长槽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限位长槽滑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芯开设有供所述后模第一行位滑动的滑腔,所述滑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方向布置,所述后模第一行位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方向呈滑动地穿置于所述滑腔内。
10.根据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第三行位设有驱动所述后模第二行位滑动并相对合模方向倾斜的驱动斜面,所述后模第二行位设有与所述驱动斜面滑动配合的受驱斜面;所述后模第一行位及后模第二行位之间设有相互滑动配合的T型结构及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成型腔的倾斜方向相平行。
CN201822005377.2U 2018-11-30 2018-11-30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04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5377.2U CN209304902U (zh) 2018-11-30 2018-11-30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5377.2U CN209304902U (zh) 2018-11-30 2018-11-30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4902U true CN209304902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7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537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04902U (zh) 2018-11-30 2018-11-30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49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2980A (zh) * 2018-11-30 2019-02-26 广东力人科技有限公司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2980A (zh) * 2018-11-30 2019-02-26 广东力人科技有限公司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CN109382980B (zh) * 2018-11-30 2023-12-22 广东力人科技有限公司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835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空心柱侧孔一体化模具
CN106042297A (zh) 一种注塑模具多角度抽芯机构
CN109382980A (zh)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CN102909833B (zh) 一种适于注塑模具的模内自动切断侧浇口机构
CN209304902U (zh) 多角度抽芯塑胶模具
CN109109280A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灯壳体的注塑模具
CN203919553U (zh) 一种加速顶出装置
CN209240410U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灯壳体的注塑模具
CN107379441A (zh) 开模方向与顶出方向成角度的模具
CN209580383U (zh) 一种多向抽芯的模具结构
CN103737824B (zh) 笔记本电脑电池盖的潜伏平移式精密模具
CN110900988A (zh) 一种塑料件的注塑模具
CN213618023U (zh) 一种咖啡机罩壳的专用模具
CN108407227A (zh) 一种高位刹车灯模具和注塑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9320217U (zh) 一种双色注塑模的三级顶出机构
CN203171968U (zh) 桶形联排胶针成型模具
CN206765298U (zh) 一种斜顶出注塑模具
CN206154645U (zh) 用于异形锥度制品的变角度弯销抽芯模具
CN210880712U (zh) 一种防止粘模辅佐顶出模具
CN108556277A (zh) 玩具、手柄及其制造方法
CN109866360B (zh) 模具的抽芯结构
CN210820608U (zh) 一种带二次顶出机构模具
CN104228002A (zh) 滑块侧向顶出模具及方法
CN217434922U (zh) 一种滑块中可自带潜浇口顶出注塑模具
CN111113818B (zh) 一种异向组合滑块先后抽芯开模结构及模具的抽芯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