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0380U - 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及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及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0380U
CN209290380U CN201821919443.0U CN201821919443U CN209290380U CN 209290380 U CN209290380 U CN 209290380U CN 201821919443 U CN201821919443 U CN 201821919443U CN 209290380 U CN209290380 U CN 209290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eck valve
air passage
loa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194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鑫
代新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194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0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0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0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包括主气路、辅助气路、分气接头和第一负载,分气接头的输入端与空气压缩机连通,分气接头的两输出端分别与主气路和辅助气路连通;主气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双通单向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辅助气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一双通单向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负载与第一双通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辅助气路在流向上依次设单向阀、储气装置和分离开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系统的使用能够确保对用气装置的气压供应,提升了特殊条件下用气装置的响应速度,减少了环境等因素对气路系统及用气装置在使用上的限制。

Description

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及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另外,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情况下,为了压缩车内装置的设计空间以及提升车内空间,小型客车或小型载货车辆都不采用压缩气体作为车内设备的动力源,而是用液压装置或电力驱动装置作为动力源。以液压装置或者电力驱动装置作为某些车内设备的动力源的好处在于,省去了在车内布置气源和气路的流程,也增大了车辆的集成度,同时还能降低油耗。
虽然应用液压装置或者电力驱动装置作为某些车内设备的动力源具有很多优点,但其也必然存在缺点。例如,液压系统承担负载的能力好,但动力传导较慢;而电力驱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快,但是承担负载的能力差。
也正是因为如此,区别于小型客车或小型载货车辆的重型车辆中的某些车内设备,例如取力器和离合器助力分泵,则不适合用液压装置或者电力驱动装置作为动力源。对重型车辆中取力器和离合器助力分泵的动力源的要求较高,要求其动力源的响应速度快,承担负载的能力好。而相比于于小型客车或小型载货车辆,对重型车辆的设计空间的要求及油耗要求相对较低,更引人关注的是重型车辆的安全性、功能性及承担负载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重型车辆上,以压缩气体作为某些车内设备的动力源则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压缩气体作为动力源,其响应速度快,承担负载的能力好。若以压缩气体作为动力源,则无法避免的要在车身上布置气路系统以输送压缩气体。
需要注意的是现有的气路系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有缺点,气路系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能缺点体现的更为明显一些,例如,车辆在严寒地区使用时,由于管路冷缩,造成管路接头处容易出现漏气现象。当车辆经过停车后会出现气路气压不足的情况,而再通过气路系统系统建立气压,则会比较缓慢,所以取力器等上装的使用在时效性上就会被限制。
进一步,重型车辆的气路系统往往需要设置多个辅助气路以满足多个气路负载的气体供应,越多的辅助气路和气路负载则代表着需要越多的管路接头,此时,上述管路接头处漏气的问题也会变得更加严重,从而影响车辆的使用。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气路、辅助气路、空气压缩机、分气接头、第一双通单向阀及第一负载;所述分气接头的输入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连通,所述分气接头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气路和所述辅助气路连通;所述主气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双通单向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气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分气接头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辅助气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双通单向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负载与所述第一双通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辅助气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依次设有单向阀、储气装置和分离开关。
较佳地,所述第一负载为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或气动刹车装置。
较佳地,所述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双通单向阀和第二负载,所述主气路还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双通单向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气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双通单向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负载与所述第二双通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三通接头。
较佳地,所述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三双通单向阀和第三负载,所述主气路还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双通单向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气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双通单向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负载与所述第三双通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四通接头。
较佳地,所述分离开关为手动分离开关。
较佳地,所述第二负载和所述第三负载为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或气动刹车装置。
较佳地,所述空气压缩机与发动机连接,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使用该气路系统能够确保对用气装置的气压供应,提升了特殊条件下用气装置的响应速度,减少了环境等因素对气路系统及用气装置使用上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分气接头1、单向阀2、储气装置3、分离开关4、第二负载6、第一负载8、空气压缩机9、第三负载10、第一连接件15、第一双通单向阀17、第二连接件25、第二双通单向阀27和第三双通单向阀3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包括主气路、辅助气路、空气压缩机9、分气接头1、第一双通单向阀17及第一负载8。分气接头1的输入端与空气压缩机9连通,分气接头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主气路和辅助气路连通,主气路通过第一连接件15与第一双通单向阀17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辅助气路的输入端与分气接头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辅助气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5与第一双通单向阀17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负载8与第一双通单向阀17的输出端连接。辅助气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依次设有单向阀2、储气装置3和分离开关4。
优选地,分离开关4为手动分离开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负载8为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
在该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中,压缩空气的传递路线为:
发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9产生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气管输送到分气接头1上,压缩空气进一步通过分气接头1上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向主气路和辅助气路供气,两路气路均通过第一双通单向阀17与第一负载8连接,两路气路分别能够将压缩空气择机输送至第一负载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的使用方法是: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在非严寒使用环境下时,压缩空气首先依次流经分气接头1、主气路和第一连接件15,最后通过第一双通单向阀17输送到第一负载8。此时,分离开关4关闭以断开辅助气路与第一负载8的连接,辅助气路与第一负载8间的气路不通,但是,压缩气体依然能够流经分气接头1和单向阀2,最终流入储气装置3,以使储气装置3中充满压缩空气。充满压缩空气的储气装置3即能够向外释放压缩气体。充满压缩空气的储气装置3即做好了对外辅助供压的准备。
在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再起动时,主气路中储存的压缩气体气压足够推动离合器助力分泵。由于这种非严寒环境下主气路中泄漏的气体较少,主气路中提供的气压能够满足用气负载的额定工作气压。
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在严寒使用环境下且空气压缩机9工作时,压缩空气首先依次流经分气接头1、主气路和第一连接件15,最后通过第一双通单向阀17输送到第一负载8。
在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再起动时,由于在严寒使用环境下气路系统上的泄漏较多,主气路储存的气压较低不能推动第一负载8(离合器助力分泵)工作,这时,将分离开关4打开,然后储存在储气装置里的压缩空气会被引入第一负载8(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依此,提高了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的响应速度,使得对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的使用不受环境的限制。
在现有技术中,当发动机刚起动后,当需要使用取力器和上装用气装置时,这就需要足够的压缩空气供应,但是在严寒条件下,气路系统不能及时提供气压,其原因跟主要体现在:
1、在严寒条件下,主气路中的压缩气体容易泄漏;
2、通过空气压缩机来重新建立系统压力更加需要时间。
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能够及时地为第一负载8供应压缩气体。
在辅助气路辅助任务完成后,分离开关4关闭,空气压缩机9会为储气装置3充气,待充满后可在发动机下次起动时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车辆的技术特征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包括主气路、辅助气路、空气压缩机9、分气接头1、第一双通单向阀17、第二双通单向阀27、第一负载8及第二负载6。分气接头1的输入端与空气压缩机9连通,分气接头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主气路和辅助气路连通,主气路通过第一连接件15分别与第一双通单向阀17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双通单向阀27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辅助气路的输入端与分气接头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辅助气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5分别与第一双通单向阀17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双通单向阀27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负载8与第一双通单向阀17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负载6与第二双通单向阀27的输出端连接。辅助气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依次设有单向阀2、储气装置3和分离开关4。
优选第一连接件15和第二连接件25为三通接头。
优选地,分离开关4为手动分离开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负载8为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所述第二负载6为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
在该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中,压缩空气的传递路线为:
发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9产生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气管输送到分气接头1上,压缩空气进一步通过分气接头1上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向主气路和辅助气路供气,两路气路通过第一双通单向阀17与第一负载8连接,两路气路分别能够将压缩空气择机输送至第一负载8。两路气路通过第二双通单向阀27与第二负载6连接,两路气路分别能够将压缩空气择机输送至第二负载6。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负载6为取力器;第一负载8为离合器助力分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的使用方法是: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在非严寒使用环境下时,压缩空气首先依次流经分气接头1、主气路和第一连接件15,压缩空气被第一连接件15分流两路,其中一路气流通过第一双通单向阀17输送到第一负载8,另一路气流通过第二双通单向阀27输送到第二负载6。此时,分离开关4关闭以断开辅助气路与第一负载8和第二负载6的连接,辅助气路与第一负载8间的气路不通,辅助气路与第二负载6间的气路不通,但是,压缩气体依然能够流经分气接头1和单向阀2,最终流入储气装置3,以使储气装置3中充满压缩空气。充满压缩空气的储气装置3即能够向外释放压缩气体。充满压缩空气的储气装置3即做好了对外辅助供压的准备。
在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再起动时,主气路中储存的压缩气体气压足够推动离合器助力分泵。由于这种非严寒环境下主气路中泄漏的气体较少,主气路中提供的气压能够满足用气负载的额定工作气压。
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在严寒使用环境下且空气压缩机9工作时,压缩空气首先依次流经分气接头1、主气路和第一连接件15,压缩空气被第一连接件15分流两路,其中一路气流通过第一双通单向阀17输送到第一负载8,另一路气流通过第二双通单向阀27输送到第二负载6。
在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再起动时,由于在严寒使用环境下气路系统上的泄漏较多,主气路储存的气压较低不能推动第一负载8和/或第二负载6工作,这时,将分离开关4打开,然后储存在储气装置里的压缩空气会被引入第一负载8和第二负载6。依此,提高了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的响应速度,使得对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的使用不受环境的限制。
在现有技术中,当发动机刚起动后,当需要使用取力器和上装用气装置时,这就需要足够的压缩空气供应,但是在严寒条件下,气路系统不能及时提供气压,其原因跟主要体现在:
1、在严寒条件下,主气路中的压缩气体容易泄漏;
2、通过空气压缩机来重新建立系统压力更加需要时间。
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能够及时地为第一负载8、第二负载6供应压缩气体。
在辅助气路辅助任务完成后,分离开关4关闭,空气压缩机9会为储气装置3充气,待充满后可在发动机下次起动时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车辆的技术特征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包括主气路、辅助气路、空气压缩机9、分气接头1、第一双通单向阀17、第二双通单向阀27、第三双通单向阀37、第一负载8、第二负载6及第三负载10。分气接头1的输入端与空气压缩机9连通,分气接头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主气路和辅助气路连通,主气路通过第一连接件15分别与第一双通单向阀17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双通单向阀27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三双通单向阀37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辅助气路的输入端与分气接头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辅助气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件25分别与第一双通单向阀17的第二输入端、第二双通单向阀27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三双通单向阀37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第一负载8与第一双通单向阀17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负载6与第二双通单向阀27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负载10与第三双通单向阀37的输出端连接。
辅助气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依次设有单向阀2、储气装置3和分离开关4。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15和第二连接件25为四通接头。
优选地,分离开关4为手动分离开关。
优选地,所述第一负载8为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所述第二负载6为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第三负载10为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
在该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中,压缩空气的传递路线为:
发动机带动空气压缩机9产生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气管输送到分气接头1上,压缩空气进一步通过分气接头1上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向主气路和辅助气路供气,两路气路通过第一双通单向阀17与第一负载8连接,两路气路分别能够将压缩空气择机输送至第一负载8。两路气路通过第二双通单向阀27与第二负载6连接,两路气路分别能够将压缩空气择机输送至第二负载6。两路气路通过第三双通单向阀37与第三负载10连接,两路气路分别能够将压缩空气择机输送至第三负载10。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第二负载6为取力器;第一负载8为离合器助力分泵。第三负载10为上装用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的使用方法是: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在非严寒使用环境下时,压缩空气首先依次流经分气接头1、主气路和第一连接件15,压缩空气被第一连接件15分流三路,其中一路气流通过第一双通单向阀17输送到第一负载8,另一路气流通过第二双通单向阀27输送到第二负载6,第三路气流通过第三双通单向阀37输送到第三负载10。此时,分离开关4关闭以断开辅助气路与第一负载8、第二负载6和第三负载10的连接,辅助气路与第一负载8间的气路不通,辅助气路与第二负载6间的气路不通,辅助气路与第三负载10间的气路不通,但是,压缩气体依然能够流经分气接头1和单向阀2,最终流入储气装置3,以使储气装置3中充满压缩空气。充满压缩空气的储气装置3即能够向外释放压缩气体。充满压缩空气的储气装置3即做好了对外辅助供压的准备。
在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再起动时,主气路中储存的压缩气体气压足够推动用气负载工作。由于这种非严寒环境下主气路中泄漏的气体较少,主气路中提供的气压能够满足用气负载的额定工作气压。
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在严寒使用环境下且空气压缩机9工作时,压缩空气首先依次流经分气接头1、主气路和第一连接件15,压缩空气被第一连接件15分流三路,其中一路气流通过第一双通单向阀17输送到第一负载8,另一路气流通过第二双通单向阀27输送到第二负载6,第三路气流通过第三双通单向阀37输送到第三负载10。
在发动机长时间停机再起动时,由于在严寒使用环境下气路系统上的泄漏较多,主气路储存的气压较低不能推动第一负载8或第二负载6或第三负载10工作,这时,将分离开关4打开,然后储存在储气装置里的压缩空气会被引入第一负载8、第二负载6和第三负载10。依此,提高了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的响应速度,使得对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的使用不受环境的限制。
在现有技术中,当发动机刚起动后,当需要使用取力器和上装用气装置时,这就需要足够的压缩空气供应,但是在严寒条件下,气路系统不能及时提供气压,其原因跟主要体现在:
1、在严寒条件下,主气路中的压缩气体容易泄漏;
2、通过空气压缩机来重新建立系统压力更加需要时间。
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能够及时地为第一负载8、第二负载6和第三负载10供应压缩气体。
在辅助气路辅助任务完成后,分离开关4关闭,空气压缩机9会为储气装置3充气,待充满后可在发动机下次起动时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车辆的技术特征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负载8、第二负载6、第三负载10等用气负载可以是气动刹车装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气路、辅助气路、空气压缩机、分气接头、第一双通单向阀及第一负载;所述分气接头的输入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连通,所述分气接头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主气路和所述辅助气路连通;所述主气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双通单向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气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分气接头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辅助气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双通单向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负载与所述第一双通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辅助气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依次设有单向阀、储气装置和分离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载为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或气动刹车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二双通单向阀和第二负载,所述主气路还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双通单向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气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双通单向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负载与所述第二双通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三通接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三双通单向阀和第三负载,所述主气路还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双通单向阀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气路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双通单向阀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负载与所述第三双通单向阀的输出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四通接头。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开关为手动分离开关。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载和所述第三负载为离合器助力分泵或取力器或上装用气装置或气动刹车装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与发动机连接,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空气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
CN201821919443.0U 2018-11-21 2018-11-21 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及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 Active CN209290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9443.0U CN209290380U (zh) 2018-11-21 2018-11-21 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及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9443.0U CN209290380U (zh) 2018-11-21 2018-11-21 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及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0380U true CN209290380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5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19443.0U Active CN209290380U (zh) 2018-11-21 2018-11-21 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及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03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4365A (zh) * 2019-09-30 2020-01-0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驻车制动系统的充气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2298150A (zh) * 2020-10-19 2021-02-0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高压管路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4365A (zh) * 2019-09-30 2020-01-0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驻车制动系统的充气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12298150A (zh) * 2020-10-19 2021-02-02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高压管路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90380U (zh) 具有辅助气路组件的气路系统及具有该气路系统的车辆
CN201545673U (zh) 叉车用液压系统
CN106627545A (zh) 防爆电动胶轮车的节能液压制动系统
CN109334759B (zh) 一种宽体自卸车的液压系统
CN103552433A (zh) 车辆胎压调节装置及起重机
CN112392782A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转向举升合流液压系统
CN105539576B (zh) 一种半挂车的转向液压系统
CN103526939B (zh) 一种车载式混凝土泵车
CN101857016A (zh) 用于再生制动系统的真空蓄能系统和方法
CN106482904A (zh) 分时复用的检漏加压回收系统
CN100509501C (zh) 一种无动力天然气子站加气系统及其加气方法
CN107270127A (zh) 一种干气密封增压系统
CN102529630B (zh) 悬架系统组合、多桥车辆及多桥底盘
CN108916153A (zh) 一种用于举升多级缸的气驱油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630571B (zh) 一种对中控制阀组
CN203713440U (zh) 车辆胎压调节装置及起重机
CN207657807U (zh) 燃料电池汽车供气系统
CN205716411U (zh) 气相复用式液化气槽车多车位卸车装置
CN203832476U (zh) 混合动力汽车制动辅助取气系统
CN207176794U (zh) 液压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15486927U (zh) 一种带随动功能的液压阀组
CN107120363A (zh) 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离合器辅助控制装置
CN204386772U (zh) 一种lng客车供气系统
CN214734462U (zh) 一种丙烯卸车输送装置系统
CN103807600B (zh) 车载储气瓶组拖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