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9215U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9215U
CN209279215U CN201821465238.1U CN201821465238U CN209279215U CN 209279215 U CN209279215 U CN 209279215U CN 201821465238 U CN201821465238 U CN 201821465238U CN 209279215 U CN209279215 U CN 209279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temperature
cooker
guide sleeve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52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雄
闫旺
郭文光
李永波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652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9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9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9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包括导向套杆组件、感温组件、隔热支撑体,所述隔热支撑体设置在导向套杆组件的上,所述感温组件设置在隔热支撑体的顶端,所述隔热支撑体包括上下设置的横向隔热层和纵向隔热层,所述横向隔热层靠近感温组件设置,所述隔热支撑体用于提高感温组件的检测精度,这样,本实用新型隔热支撑体采用横向隔热层和纵向隔热层的组合设置,能够避免环境温度对感温组件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燃气灶测量锅底温度传感器分为两种,一种是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一种是非接触温度传感器。
现有技术中,市面上主要采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而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容易受燃气灶的火焰环境温度的影响,测量的精度较低,另外,现有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由于结构的限制以及材料选择的不合理,因环境温度或接触热阻的原因,长期使用会导致反应时间变长、测量精度变差、可靠性变低的问题,影响传感器的应用及产品功能提升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包括导向套杆组件、感温组件、隔热支撑体,所述隔热支撑体设置在导向套杆组件的上,所述感温组件设置在隔热支撑体的顶端,所述隔热支撑体包括上下设置的横向隔热层和纵向隔热层,所述横向隔热层靠近感温组件设置,所述隔热支撑体用于提高感温组件的检测精度。
优选地,所述横向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感温组件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壁设置第一通孔,所述纵向隔热层对应第一通孔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导向套杆组件连通构成过线通道。
优选地,所述横向隔热层的上表面为弧面或者斜面。
优选地,所述导向套杆组件包括内导向套杆、外导向套杆、弹簧,所述外导向套杆固定在燃气灶上,所述内导向套杆沿外导向套杆的内壁滑动设置,所述弹簧套设在内导向套杆的外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外导向套杆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内导向套杆的上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套杆组件还包括支撑外壳,所述支撑外壳用于固定隔热支撑体和感温组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焊接或者卡接,所述上壳体用于固定隔热支撑体,所述下壳体的上侧与内导向套杆抵接,所述下壳体的下侧与套设在外导向套杆上,所述内导向套杆带动支撑外壳沿外导向套杆的外壁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感温组件包括感温金属元件、传热硅橡胶垫、热电偶,所述感温金属元件设置在隔热支撑体的顶端,所述传热硅橡胶垫紧贴感温金属元件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热电偶焊接在感温金属元件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传热硅橡胶垫的上表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其包括如上述方案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燃烧器、燃气灶本体,所述燃烧器设置在燃气灶本体上,所述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燃烧器的中心用于检测放置于燃气灶本体上的锅体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向套杆组件的设置,能够保证感温组件与燃气灶上锅体的紧密贴合,并且,隔热支撑体采用横向隔热层和纵向隔热层的组合设置,能够避免环境温度对感温组件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导向套杆组件、11——内导向套杆、12——外导向套杆、13——弹簧、14——支撑外壳、141——上壳体、142——下壳体、2——感温组件、 21——感温金属元件、22——传热硅橡胶垫、23——热电偶、3——隔热支撑体、31——横向隔热层、311——固定槽、312——第一通孔、32——纵向隔热层、321——第二通孔、4——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导向套杆组件1、感温组件2、隔热支撑体3,所述隔热支撑体3 设置在导向套杆组件1的上,所述感温组件2设置在隔热支撑体3的顶端,所述隔热支撑体3包括上下设置的横向隔热层31和纵向隔热层32,所述横向隔热层31靠近感温组件2设置,所述隔热支撑体3用于提高感温组件2 的检测精度。
隔热支撑体3采用导热率较低的隔热材料,能够避免环境温度对感温组件2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的可靠性。
优选地,隔热支撑体3可采用多层设计,隔热支撑体3包括上下设置的横向隔热层31和纵向隔热层32,横向隔热层31紧贴感温组件2设置;横向隔热层3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感温组件2的固定槽311,所述固定槽311 的底壁设置第一通孔312,所述纵向隔热层32对应第一通孔312设置有第二通孔321,所述第一通孔312、第二通孔321、导向套杆组件1连通构成过线通道。
横向隔热层31的上表面为弧面或者斜面,便于感温组件2与锅体紧密贴合,提高测量精度。
横向隔热层31采用微晶材料,其横向导热率在0.15W(m.k),纵向隔热层32采用云母材料,其横向导热率在0.4W(m.k),横向隔热层31和纵向隔热层32的配合设置,能够避免环境温度对感温组件2的干扰,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的可靠性。
此外,隔热支撑体3的固定槽311的设置,还能够避免感温组件2随导向套杆组件1的上下移动而发生转动,放置感温组件2的热电偶线被绞断。
其中,导向套杆组件1包括内导向套杆11、外导向套杆12、弹簧13,所述外导向套杆12固定在燃气灶上,所述内导向套杆11沿外导向套杆12 的内壁滑动设置,所述弹簧13套设在内导向套杆11的外侧,所述弹簧13 的一端与外导向套杆12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内导向套杆11的上端连接。
外导向套杆12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座4,导向套杆组件1通过固定座4 固定在燃气灶上。
导向套杆组件1还包括支撑外壳14,所述支撑外壳14用于固定隔热支撑体3和感温组件2。
具体地,支撑外壳14包括上壳体141和下壳体142,所述上壳体141 和下壳体142焊接或者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上壳体141用于固定隔热支撑体 3,所述下壳体142的上侧与内导向套杆11抵接,所述下壳体142的下侧与套设在外导向套杆12上,所述内导向套杆11带动支撑外壳14沿外导向套杆12的外壁上下移动。
下壳体142的上端向内弯折呈第三折边,下壳体142的下端向内弯折呈第四折边,上壳体141设置在下壳体142上,上壳体141的侧壁和下壳体142 的侧壁对齐,下壳体142的第三折边与上壳体141组成的腔体用于固定隔热支撑体,下壳体142的第三折边与第四折边形成的腔体用于保护导向套杆组件1并且与导向套杆组件1配合设置。
内导向套杆11的上端向外翻折成第一折边,第一折边位于隔热支撑体3 和下壳体142上端的第三折边之间,有助于感温组件2与导向套杆组件1之间的力的传递,内导向套杆11的下端插入外导向套杆12,外导向套杆12 的上端向外翻折成第二折边,外导向套杆12的上端的第二折边位于下壳体 142下端的第四折边的上面,从而使支撑外壳14能够沿外导向套杆12的外壁滑动,同时,防止支撑外壳14向上移动时脱离导向套杆组件1。
弹簧13设置在内导向套杆11上端的第一折边和外导向套杆12上端的第二折边之间,能够实现内导向套杆11沿外导向套杆12内壁上下往复运动,并且通过内导向套杆11带动支撑外壳14沿外导向套杆12外壁上下往复运动。
燃气灶放置锅体时,锅体与感温组件2接触,感温组件2受到锅体向下的压力,使隔热支撑体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内导向套杆11以及支撑外壳 14沿外导向套杆12的向下移动,当使用后取走锅体时,弹簧13发生回复,弹簧13伸长,使内导向套杆11以及支撑外壳14沿外导向套杆1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隔热支撑体3向上移动,感温组件2复位。
其中,感温组件2包括感温金属元件21、传热硅橡胶垫22、热电偶23,所述感温金属元件21设置在隔热支撑体3的顶端,所述传热硅橡胶垫22紧贴感温金属元件21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热电偶23焊接在感温金属元件21 的底部。
感温金属元件21的顶部设置卡槽,所述传热硅橡胶垫22设置在卡槽内并与感温金属元件21卡接,能够使传热硅橡胶垫22紧密贴合在感温金属元件21的表面,并且,传热硅橡胶垫22为弹性体,传热硅橡胶垫22的表面为弧形或者平面,使传热硅橡胶垫22能够与锅体底部紧密贴合,能够提高传热效率。
传热硅橡胶垫22与感温金属元件21的卡接设置,便于传热硅橡胶垫22 的更换。
另外,传热硅橡胶垫22的导热率大于0.8W(m.k),耐高温,能够满足在大于300℃的环境下长期使用。
采用热电偶23测量感温金属元件21的温度,间接测量锅底温度。因隔热和导热措施,感温金属元件21和锅底温差很小,并能够快速跟随锅底温度变化,达到好的测温精度和效果。
其还包括智能检测单元,所述智能检测单元设置在导向套杆组件1的下部,用于根据导向套杆组件1的伸缩情况确定是否开启感温组件2。
导向套杆组件1设置在感温组件2和智能检测单元之间,用于在感温组件2和智能检测单元之间建立联系,使能检测单元根据导向套杆组件1的伸缩情况确定是否开启感温组件2。
当智能检测单元检测到内导向套杆11沿外导向套杆12的内壁向下移动时,说明感温组件2与锅体接触,即燃气灶为坐锅状态,此时,智能检测单元确定可开启感温组件2;当智能检测单元检测到内导向套杆11沿外导向套杆12的内壁向上移动时,说明感温组件2处于未压迫的状态,即燃气灶为离锅状态,此时,智能检测单元确定可关闭感温组件2。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燃气灶,其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燃烧器、燃气灶本体,所述燃烧器设置在燃气灶本体上,所述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燃烧器的中心用于检测放置于燃气灶本体上的锅体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套杆组件(1)、感温组件(2)、隔热支撑体(3),所述隔热支撑体(3)设置在导向套杆组件(1)的上,所述感温组件(2)设置在隔热支撑体(3)的顶端,所述隔热支撑体(3)包括上下设置的横向隔热层(31)和纵向隔热层(32),所述横向隔热层(31)靠近感温组件(2)设置,所述隔热支撑体(3)用于提高感温组件(2)的检测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热层(3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感温组件(2)的固定槽(311),所述固定槽(311)的底壁设置第一通孔(312),所述纵向隔热层(32)对应第一通孔(312)设置有第二通孔(321),所述第一通孔(312)、第二通孔(321)、导向套杆组件(1)连通构成过线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热层(31)的上表面为弧面或者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杆组件(1)包括内导向套杆(11)、外导向套杆(12)、弹簧(13),所述外导向套杆(12)固定在燃气灶上,所述内导向套杆(11)沿外导向套杆(12)的内壁滑动设置,所述弹簧(13)套设在内导向套杆(11)的外侧,所述弹簧(13)的一端与外导向套杆(12)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内导向套杆(11)的上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杆组件(1)还包括支撑外壳(14),所述支撑外壳(14)用于固定隔热支撑体(3)和感温组件(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外壳(14)包括上壳体(141)和下壳体(142),所述上壳体(141)和下壳体(142)焊接或者卡接,所述上壳体(141)用于固定隔热支撑体(3),所述下壳体(142)的上侧与内导向套杆(11)抵接,所述下壳体(142)的下侧与套设在外导向套杆(12)上,所述内导向套杆(11)带动支撑外壳(14)沿外导向套杆(12)的外壁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组件(2)包括感温金属元件(21)、传热硅橡胶垫(22)、热电偶(23),所述感温金属元件(21)设置在隔热支撑体(3)的顶端,所述传热硅橡胶垫(22)紧贴感温金属元件(21)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热电偶(23)焊接在感温金属元件(21)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硅橡胶垫(22)的上表面为圆弧面。
9.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燃烧器、燃气灶本体,所述燃烧器设置在燃气灶本体上,所述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燃烧器的中心用于检测放置于燃气灶本体上的锅体的温度。
CN201821465238.1U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Active CN209279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5238.1U CN209279215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5238.1U CN209279215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9215U true CN209279215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3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5238.1U Active CN209279215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92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166A (zh) * 2018-09-07 2019-09-0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7166A (zh) * 2018-09-07 2019-09-06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9215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CN206094184U (zh) 隔热式灶用感温探头
CN101932147A (zh) 感应加热装置
CN204924473U (zh) 一种双层隔热悬浮式温度传感器
CN205079281U (zh) 悬浮式温度传感器
CN204049202U (zh) 慢煮锅
CN201014578Y (zh)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CN110207166A (zh) 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CN204853578U (zh) 一种多点测温锅支架及应用该锅支架的智能燃气灶具
CN210354339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201368498Y (zh) 电磁加热式器具的温度控制装置
CN108663134A (zh) 一种ntc测温探头
CN206094185U (zh) 一种新型灶用感温探头
CN208920128U (zh) 一种可精准控温的电磁炉
CN208371546U (zh) 液体加热器
CN202312807U (zh) 真空低温烹饪机
CN207734042U (zh) 可隔热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09047869U (zh) 一种探头同轴的多功能探测的炖煮装置
CN208925886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温度控制装置
CN110236384B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209489894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2513383U (zh) 一种自接触式加热炉中心温度传感器
CN202941911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电热锅具
CN217302893U (zh) 烹饪电器
CN219680323U (zh) 一种测温精准的电热锅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