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4578Y -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14578Y
CN201014578Y CNU2007200677826U CN200720067782U CN201014578Y CN 201014578 Y CN201014578 Y CN 201014578Y CN U2007200677826 U CNU2007200677826 U CN U2007200677826U CN 200720067782 U CN200720067782 U CN 200720067782U CN 201014578 Y CN201014578 Y CN 20101457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burner
sensing probe
gas
heat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677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677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1457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1457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1457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属于灶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探测温度不准确、使用不便的问题。本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设置在燃气灶的燃烧器处,与燃烧器相接的进气管上设有点火器和气阀,该温控装置包括设在进气管上的电磁阀和一个控制电路,电磁阀与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燃烧器内设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感温探头,感温探头的外侧套有隔热护套,所述的感温探头和隔热护套可相对于燃烧器上下移动,且在燃烧器上设有使感温探头和隔热护套向上移动的弹力机构。本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具有使用稳定性较高、探测温度准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灶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气灶,特别是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灶美观耐用且清洁,因此它作为一种灶具被广泛使用。为了在烹调过程中实时地控制火力的大小,使得烹饪过程中始终为适中的温度,在燃烧器处设有电子温控装置。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温控装置,其中有一种是通过埋设在锅体内的电子探头连接到手柄上的电子测温装置,可直观的调节并掌握锅体的温度。当火力过大时,将锅从燃烧器处移开,并扳动进气管处的气阀将进气量减少;当火力过小时,扳动进气管处的气阀将进气量调大。可以看出,该温控装置并不能自动调节火力大小,而且由于锅体较重,在烹饪过程中劳动强度较大,实际使用中显得甚为不便。
为此,人们设计出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火力大小的温控装置。例如,中国专利号03209624.0提供的一种“全自动安全燃气灶具”,它是在燃烧器的中心装设有温控开关和一个与温控开关相连的电磁阀,电磁阀装在与燃烧器相连是进气管上。当温度过高时,温控开关断开使得电磁阀关闭,从而使燃气无法由进气管进入燃烧器处。当温度稍高时温控制开关可改变电磁阀的开启程度,也就是说使得少量的燃气由进气管进入燃气灶处,从而使得火力减小。
通常,烹饪用的有圆底锅也有平底锅,圆底锅的锅底与燃烧器之间的距离较短,而平底锅的锅底与燃烧器之间的距离稍长。当使用不同的锅时,上述燃气灶具中的温控开关就有可能无法紧贴在锅底,使得无法正常监控锅底的温度,最终使得烹饪过程中没有适当的火力。
同时,当温控开关伸出燃烧器较长时,燃烧器处的火会直接将温控开关加热。这样,就使得温控开关所探测的温度不准确,而影响燃气灶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高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设置在燃气灶的燃烧器处,与燃烧器相接的进气管上设有点火器和气阀,该温控装置包括设在进气管上的电磁阀和一个控制电路,电磁阀与控制电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内设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感温探头,感温探头的外侧套有隔热护套,所述的感温探头和隔热护套可相对于燃烧器上下移动,且在燃烧器上设有使感温探头和隔热护套向上移动的弹力机构。
在烹饪过程中,通过本温控装置监控锅底的温度,从而相应的调节燃烧器的火力大小,使得烹饪过程中始终为适中的火力。
具体而言,在弹力机构的作用下感温探头和隔热护套向燃烧器上方移动且感温探头紧贴在锅底,锅底处的温度就可由感温探头探测到。由于感温探头是与控制电路相连的,控制电路就可控制电磁阀开启程度。
当感温探头探测到锅底处的温度过高时,控制电路就可使电磁阀的开启程度为较小,相应地使得由进气管进入燃烧器处的燃气量较少,这样就使得燃烧器的火力较小;相反,当感温探头探测到锅底处的温度较低时,控制电路就可使电磁阀的开启程度为较大,相应地使得由进气管进入燃烧器处的燃气量较多,这样就使得燃烧器的火力较大。可以看出,在烹饪过程中锅底的温度适中,从而可烹饪出美味的食物。
另外,在隔热护套的作用下,燃烧器处的火焰不会直接将感温探头加热,使得感温探头能够准确的探测锅底温度。
在上述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中,所述的感温探头的端部略伸出隔热护套。这样的结构使得只有感温探头的端部与锅底接触,使得它能够更加准确的探测锅底的温度。
在上述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中,所述的感温探头位于燃烧器的中心位置。
在上述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中,所述的弹力机构为套在感温探头下部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隔热护套和燃烧器上,上述的隔热护套与感温探头可相对移动,且在隔热护套与感温探头上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感温探头与隔热护套上。
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隔热护套会向上移动,由于在隔热护套与感温探头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因此隔热护套和感温探头会一同向上移动。同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当锅体放置在燃烧器上时,锅体的底部首先与感温探头的端部接触,锅体自身的重力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后将感温探头下压;然后,锅体再与隔热护套接触并克服弹簧的弹力后将隔热护套与感温探头一同下压。也就是说,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保证感温探头即能稳定准确的探测锅底温度,又不会受到燃烧器处的火焰影响。
作为第二种方案,在上述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中,所述的弹力机构为套在感温探头下部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感温探头和燃烧器上,且上述的隔热护套与感温探头相固连。可以看出,在弹簧的作用下,感温探头会向上移动,由于隔热护套是紧套在感温探头上的,隔热护套也会随着感温探头一同向上移动。
在上述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中,所述的控制电路由中央处理器、控温按钮和温度显示器组成,控温按钮和温度显示器均与中央处理器相接。所述的控温按钮可调节设定温度,所述的温度显示器用于显示设定温度和感温探头所探测的实际温度,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比较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后可控制上述电磁阀的开启程度。
感温探头所探测的温度通过导线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处,中央处理器比较感温探头探测的实际温度与控制按钮所设定的设定温度后就可使上述的电磁阀的开启程度改变。也就是说,锅底温度过高时,中央处理器可使电磁阀的开启程度转变为较小;锅底温度过低时,中央处理器可使电磁阀的开启程度转变为较大。这样就相应地改变了由进气管进入燃烧器处的燃气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可使感温探头能够紧贴在锅底,并且在感温探头的外侧套有隔热护套。这样就使得感温探头能够准确的探测锅底的实际温度,显然,它的使用稳定性较高、探测的锅底温度较准确。
当然,由于它能够准确的探测锅体的实际温度,因此,相应的达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
同时,它只是在感温探头的外侧套有隔热护套以及感温探头处设有弹簧,因此,它的结构还比较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具有本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具有本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器;2、进气管;3、点火器;4、气阀;5、电磁阀;6、感温探头;7、隔热护套;8、弹簧;9、复位弹簧;10、中央处理器;11、控温按钮;12、温度显示器;13、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燃气灶上接有进气管2,进气管2上设有气阀4和点火器3。打开气阀4燃气就可由进气管2进入燃气灶的燃烧器1处,同时通过点火器3可将燃烧器1处的燃气点燃。本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设置在燃气灶的燃烧器1处,通过它可控制由进气管2进入燃烧器1处的燃气量,最终达到改变燃烧器1处火力大小的目的。
本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包括电磁阀5、控制电路和感温探头6。电磁阀5设在进气管2上,且电磁阀5与控制电路相连。感温探头6与控制电路相连,感温探头6的外侧套有隔热护套7且其位于燃烧器1内,这样的结构使得感温探头6和隔热护套7可相对于燃烧器1上下移动。在燃烧器1上设有使感温探头6和隔热护套7上移的弹力机构。本实施例中,感温探头6的端部的略伸出隔热护套7。
本实施例中,隔热护套7与感温探头6可相对移动。弹力机构为弹簧8和复位弹簧9,其中弹簧8套在感温探头6的下部且其两端分别作用在隔热护套7和燃烧器1上;复位弹簧9位于隔热护套7与感温探头6上部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作用在感温探头6与隔热护套7上。
可以看出,在弹簧8的作用下隔热护套7会向燃烧器1上方移动,同时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感温探头6会随着隔热护套7一同上移。当然,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感温探头6的端部会略伸出隔热护套7。这样的结构就使得感温探头6不受燃烧器1处火焰的影响,而能够准确的探测锅体的温度。
控制电路由中央处理器10、控温按钮11和温度显示器12组成。控温按钮11可调节设定温度,温度显示器12用于显示设定温度和感温探头6所探测到锅底的实际温度,中央处理器10比较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后可控制上述电磁阀5的开启程度。通常,中央处理器10上接有电源13。
当燃烧器1处的火力过大时,锅体底部的温度相应较高。此时,紧贴在锅体底部的感温探头6就准确的探测出锅底的温度并将数据输送至中央处理器10处,中央处理器10比较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后就使电磁阀5的开启程度减小。相应地使得由进气管2进入燃烧器1内的燃气量减少,最终使得燃烧器1处的火力减弱。
相反,当燃烧器1处的火力过小时,锅体底部的温度相应较低。此时,紧贴在锅体底部的感温探头6就准确的探测出锅底的温度并将数据输送至中央处理器10处,中央处理器10比较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后使电磁阀5的开启程度增大。相应地使得由进气管2进入燃烧器1内的燃气量增大,最终使得燃烧器1处的火力增强。
显然,通过本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就可烹饪出美味的食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一样,不同的地方是上述的弹力机构是套在感温探头6下部的弹簧8,弹簧8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感温探头6和燃烧器1上,且上述的隔热护套7与感温探头6相固连,见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弹簧8的作用下隔热护套7和感温探头6就会一同向上移动。

Claims (6)

1.一种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设置在燃气灶的燃烧器(1)处,与燃烧器(1)相接的进气管(2)上设有点火器(3)和气阀(4),该温控装置包括设在进气管(2)上的电磁阀(5)和一个控制电路,电磁阀(5)与控制电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器(1)内设有与控制电路相连的感温探头(6),感温探头(6)的外侧套有隔热护套(7),所述的感温探头(6)和隔热护套(7)可相对于燃烧器(1)上下移动,且在燃烧器(1)上设有使感温探头(6)和隔热护套(7)向上移动的弹力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温探头(6)的端部略伸出隔热护套(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温探头(6)位于燃烧器(1)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机构为套在感温探头(6)下部的弹簧(8),弹簧(8)的两端分别作用在隔热护套(7)和燃烧器(1)上,上述的隔热护套(7)与感温探头(6)可相对移动,且在隔热护套(7)与感温探头(6)上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感温探头(6)与隔热护套(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机构为套在感温探头(6)下部的弹簧(8),弹簧(8)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感温探头(6)和燃烧器(1)上,且上述的隔热护套(7)与感温探头(6)相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由中央处理器(10)、控温按钮(11)和温度显示器(12)组成,控温按钮(11)和温度显示器(12)均与中央处理器(10)相接。
CNU2007200677826U 2007-03-13 2007-03-13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457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77826U CN201014578Y (zh) 2007-03-13 2007-03-13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677826U CN201014578Y (zh) 2007-03-13 2007-03-13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14578Y true CN201014578Y (zh) 2008-01-30

Family

ID=39026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677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14578Y (zh) 2007-03-13 2007-03-13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14578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1339B (zh) * 2007-03-13 2011-10-19 吕海洋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CN102563721A (zh) * 2012-02-27 2012-07-11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火力控制的燃气灶具
CN104165385A (zh) * 2014-08-28 2014-11-26 陈永龙 一种燃气灶具超温自动熄火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01222A (zh) * 2014-11-17 2015-04-08 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煤气灶
CN107314404A (zh) * 2017-07-26 2017-11-03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1339B (zh) * 2007-03-13 2011-10-19 吕海洋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CN102563721A (zh) * 2012-02-27 2012-07-11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自动火力控制的燃气灶具
CN104165385A (zh) * 2014-08-28 2014-11-26 陈永龙 一种燃气灶具超温自动熄火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01222A (zh) * 2014-11-17 2015-04-08 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煤气灶
CN107314404A (zh) * 2017-07-26 2017-11-03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1339B (zh)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CN104266233A (zh) 红外线智能遥测温控系统
CN201014578Y (zh)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CN100553546C (zh) 电子控温无油烟锅灶
CN107702157B (zh) 防干烧控制方法、装置及燃气灶
CN209068560U (zh) 一种离火自动保护燃气灶
CN110207157A (zh) 离锅检测装置、灶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25824B (zh) 智能锅盖式半自动电热烹调锅
CN109140533A (zh) 一种离火自动保护燃气灶
CN204201957U (zh) 红外线智能遥测温控系统
CN209588109U (zh) 一种智能煤气炉温度控制器
CN204853578U (zh) 一种多点测温锅支架及应用该锅支架的智能燃气灶具
CN201226755Y (zh) 电热烙烤炉
CN207486879U (zh) 感温智能燃气灶及控制系统
CN203190466U (zh) 智能燃气炉
CN211372511U (zh) 一种智能控温灶具
CN209147162U (zh) 离锅检测装置及其灶具
CN211232954U (zh) 集成灶
CN208582247U (zh) 一种铁板烧
CN202792129U (zh) 一种智能化燃气灶
CN208481084U (zh) 一种分体式电压力锅
CN102705878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光波炉
CN208301510U (zh)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CN203286601U (zh) 探测锅具状态自动启闭燃气阀的气灶
CN205814166U (zh) 智能电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