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1510U -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 Google Patents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1510U
CN208301510U CN201720982244.3U CN201720982244U CN208301510U CN 208301510 U CN208301510 U CN 208301510U CN 201720982244 U CN201720982244 U CN 201720982244U CN 208301510 U CN208301510 U CN 208301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ot cover
moisture
detection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22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曼曼
余悦泳
季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22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1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1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1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所述锅盖组件包括锅盖、检测装置和信号传输装置,所述锅盖形成有检测面,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湿度检测元件,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包括位于所述检测面上的检测端,所述湿度检测元件用于通过所述检测端实时检测所述检测面上的湿度并形成湿度信号,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安装于所述锅盖,所述湿度检测元件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装置,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湿度信号并将所述湿度信号传输至外部的控制装置。外部的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加热灶具关闭以停止工作,从而可有效防止加热锅体干烧,继而可节约能源并能够避免火灾等事故。

Description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蒸煮等长时间烹饪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离开厨房去看别的事情,这样就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烧,既浪费能源又有可能引起火灾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锅盖组件用于加热灶具,所述加热灶具包括用于加热的加热锅体,所述锅盖组件包括锅盖、检测装置和信号传输装置,所述锅盖形成有检测面,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湿度检测元件,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包括位于所述检测面上的检测端,所述湿度检测元件用于通过所述检测端实时检测所述检测面上的湿度并形成湿度信号,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安装于所述锅盖,所述湿度检测元件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装置,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湿度信号并将所述湿度信号传输至外部的控制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锅盖组件中,湿度检测元件能够检测检测面上的湿度并形成湿度信号,而信号传输装置能够将湿度信号传输至外部的控制装置,这样将检测面盖设加热锅体的容纳腔时,当加热锅体出现干烧时,检测面上的湿度会发生变化,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检测面上的湿度的变化判断加热锅体是否处于干烧状态,并且在加热锅体处于干烧状态时,外部的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加热灶具关闭以停止工作,从而可有效防止加热锅体干烧,继而可节约能源并能够避免火灾等事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检测面上的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灶具停止工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盖组件包括提示器,所述提示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检测面上的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提示器发出提示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盖包括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形成有所述检测面,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安装于所述盖本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本体内形成有第一安装腔,所述检测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检测端自所述开口伸出所述第一安装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本体呈圆形,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安装在所述盖本体的顶部的中心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盖包括盖本体和安装在所述盖本体上的手柄,所述盖本体形成有所述检测面,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安装在所述手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包括无线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加热灶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锅盖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加热灶具中,湿度检测元件能够检测检测面上的湿度并形成湿度信号,而信号传输装置能够将湿度信号传输至外部的控制装置,这样将检测面盖设加热锅体的容纳腔时,当加热锅体出现干烧时,检测面上的湿度会发生变化,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检测面上的湿度的变化判断加热锅体是否处于干烧状态,并且在加热锅体处于干烧状态时,外部的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加热灶具关闭以停止工作,从而可有效防止加热锅体干烧,继而可节约能源并能够避免火灾等事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灶具包括加热锅体、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锅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检测面盖设所述容纳腔,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加热锅体,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灶具包括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关闭所述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锅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锅盖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锅盖组件的Ⅰ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加热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加热灶具的模块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加热灶具100;
锅盖组件10、锅盖12、盖本体121、开口1211、手柄122、检测面123、安装面124、检测装置14、湿度检测元件141、检测端142、信号传输装置16、提示器18;
加热锅体20、容纳腔21、温度检测元件22、加热装置30、开关装置40、控制装置 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一并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锅盖组件10用于加热灶具100。其中,加热灶具100包括加热锅体20,加热锅体20形成有容纳腔21。锅盖组件10包括锅盖 12、检测装置14和信号传输装置16。
锅盖12盖设形成有检测面123。检测装置14包括湿度检测元件141。湿度检测元件141包括位于检测面123上的检测端142。湿度检测元件141用于通过检测端142实时检测检测面123上的湿度并形成湿度信号。信号传输装置16安装于锅盖12。湿度检测元件141电性连接信号传输装置16。信号传输装置16用于接收湿度信号并将湿度信号传输至外部的控制装置5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锅盖组件10中,湿度检测元件141能够检测检测面123上的湿度并形成湿度信号,而信号传输装置16能够将湿度信号传输至外部的控制装置 50,这样将检测面123盖设加热锅体20的容纳腔21时,当加热锅体20出现干烧时,检测面123上的湿度会发生变化,控制装置50能够根据检测面123上的湿度的变化判断加热锅体20是否处于干烧状态,并且在加热锅体20处于干烧状态时,外部的控制装置50能够控制加热灶具100关闭以停止工作,从而可有效防止加热锅体20干烧,继而可节约能源并能够避免火灾等事故。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锅盖组件10应用于加热灶具100时,当锅盖12盖设加热锅体20时,检测面123盖设容纳腔21,此时可认为检测面123已构成容纳腔21的内表面,这样湿度检测元件141实时检测到的检测面123上的湿度相当于容纳腔21内的湿度,这样外部的控制装置50便能够根据检测到的检测面123上的湿度信号判断加热锅体20 是否处于干烧状态。并且,上述检测湿度的方式不容易受加热锅体20的材料性能的影响。
另外,湿度检测元件141的安装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当然,位于检测面123上的检测端142要与放置在加热锅体20内加热的物质(例如食物)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相互影响。
加热灶具100例如是燃气灶具、电磁炉、煤气灶具等加热灶具。控制装置50可安装在加热灶具100上或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湿度检测元件141为湿度传感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检测面123上的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装置50用于控制加热灶具100停止工作。
如此,在检测面123上的湿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加热灶具100便能停止工作,从而不会继续加热加热锅体2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预设值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锅盖组件10包括提示器18。提示器18电性连接控制装置50。在检测面123上的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装置50用于控制提示器18发出提示信息。
如此,用户能够及时掌握加热锅体20的工作状态。在检测面123上的湿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装置50虽然已经控制加热灶具100停止工作,但是加热锅体20的余温依然较大,这时位于加热锅体20内的物质(例如食物)还存在烧焦或者引发起火的风险,而通过提示器18发出提示信息,从而可使得用户进行及时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提示器18的安装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在一些例子中,提示器18安装在锅盖12上,提示器18为声音提示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检测面123上的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控制装置50用于控制加热灶具100开始工作。
如此,检测面123上的湿度的值达到第二预设值时,控制装置50又能够控制加热灶具100自动开启以继续工作,从而方便用户使用。例如,在控制装置50控制加热灶具100关闭后,若用户继续往加热锅体20加水,则加热锅体内20的湿度将变大,当湿度达到第二预设值时,控制装置50又能够控制加热灶具100自动开启以继续工作,从而可省去用户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预设值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锅盖12包括盖本体121。盖本体121形成有检测面123。湿度检测元件141安装于盖本体121。
如此,湿度检测元件141距离加热锅体20适中,这样便于湿度检测元件141的检测,并且不容易受加热锅体20内的湿气和其他物质(例如油烟等)的影响。另外,这样使得检测面123的面积较大。
可以理解,为了便于湿度检测元件141的安装和拆卸,可使得湿度检测元件141可拆卸地安装于盖本体121。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盖本体121内形成有第一安装腔(图未示出)。检测面123开设有开口1211。开口1211连通第一安装腔。湿度检测元件141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检测端142自开口1211伸出第一安装腔。
如此,这样可有效减少加热锅体20内的湿气和其他物质(例如油烟等)对湿度检测元件141的影响,继而保证湿度检测元件141检测的准确度。
当然,可以理解,为了进一步防止容纳腔21内的湿气和其他物质(例如油烟等) 进入第一安装腔内,可在开口1211处设置密封元件(图未示出)以密封湿度检测元件 141与开口1211之间的间隙。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检测装置14包括罩子(图未示出)。罩子固定在盖本体121 上并罩设湿度检测元件141。检测端142收容在罩子内。罩子开设有连通罩子135内部和外部的多个通孔(图未示出)。
如此,这样也可起到进一步有效减少加热锅体20内的湿气和其他物质(例如油烟等)对湿度检测元件141的影响,继而保证湿度检测元件141长期使用的准确度。另外,罩子可通过多个通孔实现气流的进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盖本体121呈圆形。湿度检测元件141安装在盖本体121的顶部的中心位置。
如此,湿度检测元件141距离加热锅体20较远,继而更不容易受加热锅体20内的湿气和其他物质(例如油烟等)的影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锅盖12包括盖本体121和安装在盖本体121上的手柄122。盖本体121形成有检测面123。信号传输装置16安装在手柄122。
如此,信号传输装置16距离加热锅体20较远,继而不会受加热锅体20内的湿气和其他物质(例如油烟等)和热量的影响。另外,用户可通过手柄122移动锅盖12,从而便于用户的使用。另外,这样使得检测面123的面积较大。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传输装置16的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当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信号传输装置16还可直接安装在盖本体121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盖本体121包括与检测面123相背的安装面124。手柄122安装在安装面124上。
如此,在应用时,检测面123可盖设加热锅体20,并可构成容纳腔21的内表面。手柄122能够充分隔开信号传输装置16和加热锅体20,继而保证信号传输装置16的传输不受影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手柄122为中空结构。
如此,信号传输装置16可集成设置在手柄122内,并且还可将连接湿度检测元件141和信号传输装置16的线路布置在手柄122内。另外,中空的手柄122的质量较轻,便于用户使用。
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盖本体121基本呈伞状。手柄122安装在盖本体121的顶部的中心位置。手柄122开设有第二安装腔(图未示出)。信号传输装置16集成设置在第二安装腔内。并且,连接湿度检测元件141和信号传输装置16的线路均设置在手柄122和盖本体121内。在盖本体121盖设加热锅体20时,检测端142位于盖本体121的下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信号传输装置16包括无线模块。
如此,信号传输装置16可实现远程信号传输,从而便于控制。无线模块例如是WIFI模块。
当然,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信号传输装置16还可包括红外发射接收模块或者蓝牙模块。
请结合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加热灶具100包括加热锅体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锅盖组件1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加热灶具100中,湿度检测元件141能够检测检测面123上的湿度并形成湿度信号,而信号传输装置16能够将湿度信号传输至外部的控制装置 50,这样将检测面123盖设加热锅体20的容纳腔21时,当加热锅体20出现干烧时,检测面123上的湿度会发生变化,控制装置50能够根据检测面123上的湿度的变化判断加热锅体20是否处于干烧状态,并且在加热锅体20处于干烧状态时,外部的控制装置50能够控制加热灶具100关闭以停止工作,从而可有效防止加热锅体20干烧,继而可节约能源并能够避免火灾等事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加热灶具100包括加热锅体20、控制装置50和加热装置30。加热锅体20形成有容纳腔21。检测面123盖设容纳腔21。控制装置50电性连接加热装置30。加热装置30用于加热加热锅体20。控制装置50用于根据湿度信号控制加热装置30的工作状态。
如此,这样可通过控制装置50实现对加热装置30的智能化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装置50用于根据湿度信号控制加热灶具100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说,控制装置50既可以用于控制加热灶具100关闭以停止工作,也可以控制加热灶具100开启以进行工作。例如,例如,在一些例子中,在加热锅体20内的湿度较大时,控制装置50也能够控制加热灶具100自动开启以进行工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加热灶具100包括开关装置40。开关装置40用于打开或关闭加热装置30。在容纳腔21内的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控制装置50用于控制开关装置40关闭加热装置30。
如此,这样通过较简单的方式实现了对加热灶具100的智能控制。控制装置50可判断容纳腔21内的湿度与第一预设值之间的关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加热灶具100包括设置在加热锅体20上的温度检测元件22。温度检测元件22用于检测加热锅体20的温度。在加热锅体2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装置50用于控制加热装置30停止工作。
如此,这样还可通过检测加热锅体20的温度来实现对加热灶具100的工作状态的控制。当然,检测温度的方式可能会受到加热锅体20的材料的性能影响。也就是说,由不同材料构成的加热锅体20的导热性能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加热锅体20的温度存在差异,这样会使得检测温度的方式的通用性受到限制。较佳地,温度检测元件22设置在加热锅体20的底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加热灶具100为燃气灶具。这样加热装置30可为燃烧器。开关装置40可包括燃气阀体和点火装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某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锅盖组件,用于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包括:
锅盖,所述锅盖形成有检测面;和
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湿度检测元件,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包括位于所述检测面上的检测端,所述湿度检测元件用于通过所述检测端实时检测所述检测面上的湿度并形成湿度信号;
安装于所述锅盖的信号传输装置,所述湿度检测元件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装置,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湿度信号并将所述湿度信号传输至外部的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面上的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灶具停止工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包括提示器,所述提示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检测面上的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提示器发出提示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盖本体,所述盖本体形成有所述检测面,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安装于所述盖本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内形成有第一安装腔,所述检测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检测端自所述开口伸出所述第一安装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呈圆形,所述湿度检测元件安装在所述盖本体的顶部的中心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盖本体和安装在所述盖本体上的手柄,所述盖本体形成有所述检测面,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安装在所述手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包括无线模块。
9.一种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锅盖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灶具包括加热锅体、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加热锅体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检测面盖设所述容纳腔,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加热锅体,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灶具包括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湿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关闭所述加热装置。
CN201720982244.3U 2017-08-07 2017-08-07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Active CN208301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2244.3U CN208301510U (zh) 2017-08-07 2017-08-07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2244.3U CN208301510U (zh) 2017-08-07 2017-08-07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1510U true CN208301510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2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2244.3U Active CN208301510U (zh) 2017-08-07 2017-08-07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1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8851A (zh) * 2017-08-07 2017-11-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8851A (zh) * 2017-08-07 2017-11-1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26157B1 (ko) 업소용 대형 국솥
CN104266233A (zh) 红外线智能遥测温控系统
KR101244144B1 (ko) 가스레인지
TWM540245U (zh) 具熱影像的智慧料理控制系統
CN208301510U (zh)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CN110495793A (zh) 一种蒸烤箱的积水处理装置、蒸烤箱及控制方法
KR100966716B1 (ko) 업소용 대형 국솥
CN208301509U (zh)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CN101021339A (zh) 燃气灶的自动温控装置
CN209130929U (zh) 一种防干烧装置和燃气灶
CN205481166U (zh) 燃气灶
CN107348851A (zh)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CN218846208U (zh) 一种防燃气泄漏、防干烧的多功能灶具
CN204201957U (zh) 红外线智能遥测温控系统
CN103565259A (zh) 一种用于加热食用油的锅具
CN207486879U (zh) 感温智能燃气灶及控制系统
CN206001548U (zh) 一种微波炉
CN211372511U (zh) 一种智能控温灶具
CN104414491A (zh) 煎烤机及其制作饼的方法
CN206525929U (zh) 电热水壶
CN208425894U (zh) 烹饪锅具及烹调器
KR101393738B1 (ko) 가스 및 전기를 이용한 밥솥
CN107361649A (zh) 锅盖组件及加热灶具
CN203447183U (zh) 煎烤机
CN209107043U (zh) 焖烤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6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Yongan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6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