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54339U -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54339U
CN210354339U CN201920893427.7U CN201920893427U CN210354339U CN 210354339 U CN210354339 U CN 210354339U CN 201920893427 U CN201920893427 U CN 201920893427U CN 210354339 U CN210354339 U CN 210354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art
liquid container
supporting seat
sensing probe
temperature s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34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峰
秦海林
文德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ar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34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54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54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54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底座和可取放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的液体容器;所述加热底座包括支撑座、NTC感温探头、环绕所述支撑座设置的加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承载部和从所述承载部周缘向下延伸设置的裙边部;所述裙边部具有环绕在所述承载部的外侧并向上凸出设置的第一皱褶部;当所述液体容器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时,所述第一皱褶部的上端面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相贴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皱褶部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围合形成第一隔热腔。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实现成本较低且使用安全可靠性,NTC感温探头对液体容器的加热温度检测准确性较佳。

Description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养生壶、热水壶为代表的液体加热装置在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办公场所得以广泛使用。液体加热装置的基本结构包括加热底座和可取放在加热底座上的液体容器,加热底座内设有加热器,由加热器发热时对液体容器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另外,液体加热装置一般设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加热温度,为让液体加热到设定温度或依据温度调节加热器的加热功率提供依据。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NTC感温探头直接与液体容器直接接触来检测加热温度,但是,NTC感温探头的装配位置往往靠近加热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辐射至NTC感温探头从而影响了NTC感温探头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以提高NTC感温探头检测液体容器的加热温度准确性的液体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底座和可取放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的液体容器;所述加热底座包括支撑座、NTC感温探头、环绕所述支撑座设置的加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承载部和从所述承载部周缘向下延伸设置的裙边部,所述承载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NTC感温探头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裙边部下末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裙边部具有环绕在所述承载部的外侧并向上凸出设置的第一皱褶部;当所述液体容器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时,所述第一皱褶部的上端面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相贴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皱褶部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围合形成第一隔热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裙边部的下末端与所述支撑座密封相连,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支撑座之间形成用于阻隔所述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NTC感温探头的第二隔热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将所述裙边部的下末端压紧固定在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NTC感温探头的上端面不低于所述承载部的上端面,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走线孔,所述NTC感温探头的导线穿过所述走线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外侧面设有隔热套。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相对所述加热器上凸设置,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设有上凹部,当所述液体容器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时,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上凹部内且所述NTC感温探头的上端面贴合在所述上凹部的顶面。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还包括第二皱褶部,所述第二皱褶部环绕在所述承载部的外侧并向上凸出设置,所述第二皱褶部位于所述第一皱褶部与所述承载部之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触控开关和联动装置;所述触控开关电性串接在所述加热器与外部电源之间,所述触控开关具有在常态下使所述触控开关保持为断开状态的触控弹片;所述联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与所述触控弹片之间,所述联动装置使所述触控弹片跟随所述承载部动作。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连杆和用于产生回复弹力让所述连杆能够随所述承载部上移复位的弹簧,所述连杆的上末端与所述承载部相连,所述连杆的下末端位于所述触控弹片上方,且所述触控弹片位于所述连杆的行程内。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限位在所述连杆上而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限位在所述支撑座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的上末端呈套筒状,其卡设在所述承载部内且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壁相贴合,以使得所述连杆通过所述承载部支撑所述NTC感温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实现成本较低且使用安全可靠性,通过让弹性体与液体容器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来阻隔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NTC感温探头,并可让弹性体与支撑座之间形成第二隔热腔进一步减少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对NTC感温探头的影响,从而确保了NTC感温探头对液体容器的加热温度的检测结果误差较小,检测准确性较佳。
2. 本实用新型还让弹性体通过联动装置来控制串接在加热器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触控开关,确保从加热底座取走液体容器时,弹性体产生向上回弹从而带动联动装置上移复位让触控开关变为断开状态,加热器失电无法继续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防止加热器产生空烧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液体加热装置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加热底座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体加热装置的第1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热底座的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液体加热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第1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底座1和可取放在所述加热底座1上的液体容器2。其中,所述加热底座1包括支撑座10、用于检测所述液体容器2的加热温度的NTC感温探头15、环绕所述支撑座10设置的加热器1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10上端面由弹性耐热材料制成的弹性体12(比如,所述弹性体12由硅胶材料一体成型制成),所述加热器11与外部电源电性相连;所述弹性体12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承载部121和从所述承载部121周缘向下延伸设置的裙边部122,所述承载部121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走线孔1211,所述NTC感温探头15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NTC感温探头15的上端面不低于所述承载部121的上端面,所述NTC感温探头15的导线151穿过所述走线孔1211;所述裙边部122与所述支撑座10上端面密封相连从而让所述弹性体12与所述支撑座10之间形成第二隔热腔141,所述裙边部122具有至少一个环绕在所述承载部121外侧并向上凸出设置的第一皱褶部1221,当所述液体容器2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1时,所述第一皱褶部1221的上端面、所述承载部121的上端面均与所述液体容器2的底部下侧面密封贴合相连,所述第一皱褶部1221与所述液体容器2的底部围合形成第一隔热腔第一隔热腔142,所述第一隔热腔142让所述加热器11产生的热量无法通过直接热辐射、热空气对流等方式传递至所述NTC感温探头1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12还包括第二皱褶部1222,所述第二皱褶部1222环绕在所述承载部121的外侧并向上凸出设置,所述第二皱褶部1222位于所述第一皱褶部1221与所述承载部121之间,所述第二皱褶部1222主要为在所述承载部121下压时限定并引导所述裙边部122的形变方向。
当所述液体容器2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1时,所述加热器11与所述液体容器2接触从而所述加热器11发出的热量传导给所述液体容器2进行加热,此时,所述裙边部122的所述第二皱褶部1222为所述承载部121下移提供变形空间,所述承载部121在所述液体容器2下压时适当下移并使所述NTC感温探头15的上端面贴合在所述液体容器2的下侧面以检测所述液体容器2的加热温度。由于所述加热器11产生的热量无法通过直接热辐射、热空气对流等方式流过所述第二隔热腔部141,避免了所述加热器11产生的热量从所述NTC感温探头15泄露以造成影响所述NTC感温探头15的感温准确性;并且,由于所述第一皱褶部1221的上端面、所述承载部121的上端面均与所述液体容器2的下侧面密封贴合相连从而在所述第一皱褶部1221与所述承载部121之间形成第一隔热腔142,所述加热器11产生的热量无法通过直接热辐射、热空气对流等方式流经所述第一隔热腔142后传导所述NTC感温探头15而影响所述NTC感温探头15的感温准确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弹性体12对所述NTC感温探头15提供支撑,利用所述弹性体12自身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确保当所述液体容器2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1的使用状态时所述NTC感温探头15的上端面贴合在所述液体容器2的下侧面以检测所述液体容器2的加热温度;同时,通过在所述弹性体12的下侧面、上侧面分别形成阻隔所述加热器11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对所述NTC感温探头15的第二隔热腔141及第一隔热腔142,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作为热源的所述加热器11产生的热量对所述NTC感温探头15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了所述NTC感温探头15对所述液体容器2的加热温度的检测结果误差较小,检测准确性较佳。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裙边部122的下末端套设在所述支撑座10上,从而所述裙边部122的下末端与所述支撑座10密封相连。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支架13,所述支架13将所述裙边部122的下末端压紧固定在所述支撑座10的上端面,从而让所述裙边部122的下末端与所述支撑座10的上端面密封相连。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或避免所述加热器11产生的热量从所述支撑座10的下方进入所述第二隔热腔141之中,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支撑座10外侧面的隔热套,所述隔热套由隔热棉或硅胶等隔热耐热材料制成为佳。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设置所述承载部121的上端面的位置高于所述加热器11的上端面的位置,即让所述承载部121相对所述加热器11上凸设置,对应的,所述液体容器2的底部设有相应能够容纳所述承载部121的上凹部21。当所述液体容器2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1时,所述承载部121位于所述上凹部21内且所述NTC感温探头15的上端面贴合所述上凹部21的顶面,所述第一皱褶部1221的上端面贴合在所述上凹部21的侧面,从而通过所述上凹部21对所述承载部121的形成产生限位以确保所述NTC感温探头15的上端面能与所述液体容器2的底部贴合相连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第2实施例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第1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电性串接在所述加热器11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触控开关18,所述触控开关18具有在常态下使所述触控开关18保持为断开状态的触控弹片181,所述触控弹片181仅在受到足够的按压外力时让所述触控开关18从断开状态切换至接通状态;设置在所述承载部121与所述触控弹片181之间的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使所述触控弹片181跟随所述承载部121动作:当所述液体容器2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1时,所述液体容器2对所述承载部121产生一个向下按压外力,通过所述裙边部122的第二皱褶部1222产生自身弹性形变让所述承载部121往下运动,所述承载部121通过所述联动装置对所述触控弹片181产生一个足够的按压外力,从而所述触控开关18从断开状态切换至接通状态,此时,所述加热器11与外部电源接通从而所述加热器11能够发热;反之,将所述液体容器2从所述加热底座1取走后,所述液体容器2不再对所述承载部121产生向下按压外力,通过所述裙边部122产生弹性恢复形变让所述承载部121往上运动,所述联动装置跟随所述承载部121向上运动,所述联动装置不再对所述触控弹片181产生按压外力,所述触控开关18从接通状态切换至断开状态,此时所述加热器11失电无法继续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防止所述加热器11产生空烧的目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连杆16和弹簧17;所述连杆16的上末端与所述承载部121相连,所述连杆16的下末端位于所述触控弹片181上方,且所述触控弹片181位于所述连杆16的行程内以确保所述连杆16的下末端能够对所述触控弹片181进行操控;所述弹簧17设置在所述连杆16与所述支撑座10之间,所述弹簧17用于在所述连杆16随所述承载部121下移时产生回复弹力,通过回复弹力让所述连杆16能够随所述承载部121上移复位。
其中,所述连杆16的上末端呈套筒状,其卡设在所述承载部121内且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壁相贴合,以使得所述连杆16通过所述承载部121支撑所述NTC感温探头。
其中,所述弹簧17套设在所述连杆16上,所述弹簧17的一端限位在所述连杆16上而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限位在所述支撑座10上,从而当所述连杆16相对所述支撑座10向下移动时能够让所述弹簧17以继续回复弹力。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座10上设有第一限位部101,所述连杆16上设有第二限位部161,所述弹簧17套设所述连杆16上且所述弹簧17的两末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61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底座和可取放在所述加热底座上的液体容器;所述加热底座包括支撑座、NTC感温探头、环绕所述支撑座设置的加热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承载部和从所述承载部周缘向下延伸设置的裙边部,所述承载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NTC感温探头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裙边部下末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裙边部具有环绕在所述承载部的外侧并向上凸出设置的第一皱褶部;
当所述液体容器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时,所述第一皱褶部的上端面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相贴合,以使得所述第一皱褶部与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围合形成第一隔热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部的下末端与所述支撑座密封相连,所述弹性体与所述支撑座之间形成用于阻隔所述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NTC感温探头的第二隔热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将所述裙边部的下末端压紧固定在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TC感温探头的上端面不低于所述承载部的上端面,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走线孔,所述NTC感温探头的导线穿过所述走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外侧面设有隔热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相对所述加热器上凸设置,所述液体容器的底部设有上凹部,当所述液体容器放置在所述加热底座时,所述承载部位于所述上凹部内,所述NTC感温探头的上端面贴合在所述上凹部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还包括第二皱褶部,所述第二皱褶部环绕在所述承载部的外侧并向上凸出设置,所述第二皱褶部位于所述第一皱褶部与所述承载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何一项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装置还包括触控开关和联动装置;所述触控开关电性串接在所述加热器与外部电源之间,所述触控开关具有在常态下使所述触控开关保持为断开状态的触控弹片;所述联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与所述触控弹片之间,所述联动装置使所述触控弹片跟随所述承载部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连杆和用于产生回复弹力让所述连杆能够随所述承载部上移复位的弹簧,所述连杆的上末端与所述承载部相连,所述连杆的下末端位于所述触控弹片上方,且所述触控弹片位于所述连杆的行程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上末端呈套筒状,其卡设在所述承载部内且与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壁相贴合,以使得所述连杆通过所述承载部支撑所述NTC感温探头。
CN201920893427.7U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Active CN210354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3427.7U CN210354339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3427.7U CN210354339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54339U true CN210354339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64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3427.7U Active CN210354339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543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6384A (zh) * 2019-06-13 2019-09-17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6384A (zh) * 2019-06-13 2019-09-17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110236384B (zh) * 2019-06-13 2024-02-13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7474B (zh) 一种电水壶
CN210354339U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103690056B (zh) 电饭煲防干烧装置
CN110236384B (zh)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CN107912976A (zh) 热传递热敏温度控制器
CN104887059A (zh) 微型电饭煲的感温元件安装结构
CN208677044U (zh) 电水壶
CN209279215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温度传感器及燃气灶
CN207745029U (zh) 一种机械调温装置的电水壶
CN201297676Y (zh) 一种辐热炉
US20110253705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device of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type implementation
CN108577522A (zh) 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加热器具及加工液体加热容器的方法
CN208447284U (zh) 带有新型感温装置的电饭煲
CN208837597U (zh) 应用于电饭锅的精准控温结构及电饭锅
CN209859870U (zh) 一种探棒式温控器
CN209377259U (zh) 一种自动感应加热杯垫
CN201617649U (zh) 一种电饭锅
CN204202770U (zh) 一种新型燃气灶用温度传感器装置
CN207734042U (zh) 可隔热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13820997U (zh)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玻璃壶
CN220546137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8847429U (zh) 烹饪器具的测温装置
CN219680380U (zh) 一种玻璃调奶壶
CN215838448U (zh) 一种分离座式暖奶器
CN212625384U (zh) 一种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的温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