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1783U - 微型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微型真空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1783U
CN209261783U CN201821795278.2U CN201821795278U CN209261783U CN 209261783 U CN209261783 U CN 209261783U CN 201821795278 U CN201821795278 U CN 201821795278U CN 209261783 U CN209261783 U CN 209261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alve seat
air inlet
minipump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52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清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Xiamen Koge Micr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KEJI PREC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52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1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1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1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真空泵,包括:泵体,泵体具有进气嘴的进气气路和出气嘴的出气气路,进气嘴与被抽容器连通,出气嘴与外界大气相通;气囊,气囊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部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囊体部,安装部夹持于阀座和气缸之间,囊体部构设出朝阀座的一侧敞开的囊腔,囊体部的囊壁连接于安装部其中,囊体至少一部分伸入容纳腔内,容纳腔与进气气路相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真空泵,将气缸与底座共同围绕出的容纳腔与进气气路相通,使得被抽容器与容纳腔同步被抽真空,保证气囊在上下方向正常摆动,避免囊壁吸附于阀座,而出现气囊与连杆被磨损过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微型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型真空泵。
背景技术
如图1结合图2所示,微型真空泵100′通常泵体10′,泵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盖体11′、阀座12′、气缸13′和底座14′,用于抽气和排气的气囊30′,气囊30′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部31′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囊体部32′,安装部31′被夹持于气缸13′和阀座12′之间,囊体部32′向下伸入气缸13′和底座14′构设的容纳腔60′内。
盖体11′、阀座12′和气缸13′共同构设出进气气路40′和出气气路50′,其中,进气气路40′的进口与被抽容器相通,进气气路40′的出口与气囊30′相通,出气气路50′的进口与气囊相通,出气气路50′的出口与外界大气相通。
微型真空泵100′工作原理大致如下,气囊30′向下拉升时,被抽容器内的气体被抽吸进入气囊30′内,气囊30′向上压缩时,气囊30′内的气体被挤压对外排出,在气囊30′循环被拉升和压缩时,实现对被抽容器抽真空。
用于控制出气气路50′通断的出气阀72′片设于阀座12′上,用于控制进气气路40′通断的进气阀片71′一体形成于气囊30′的安装部31′,其中,进气气路40′形成于气缸13′上且不与容纳腔60′连通。
由于进气气路40′形成在气缸13′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气囊30′的囊壁同时受囊侧内压P1和囊侧外压P2的影响,例如,在容纳腔60′不与进气气路40′连通且气囊30′向上运动被压缩时,此时,囊侧内压小于囊侧外压的压差时,囊壁将被吸附于阀座12′的底面,无法快速恢复原形,与囊体部32′连接的连杆20′也随之上移,碰撞至阀座12′的底面。久而久之,连杆20′和气囊30′将被过度磨损,导致气囊30′破裂,微型真空泵100′甚至无法正常地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型真空泵,该微型真空泵有效改善囊壁的受压情况,避免气囊受损,延长微型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真空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具有进气嘴的进气气路和出气嘴的出气气路,所述进气嘴与被抽容器连通,所述出气嘴与外界大气相通,所述泵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盖体、阀座、气缸和底座,所述气缸与所述底座共同围绕出容纳腔;气囊,所述气囊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部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囊体部,所述安装部夹持于所述阀座和所述气缸之间,所述囊体部构设出朝所述阀座的一侧敞开的囊腔,所述囊体部的囊壁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微型真空泵工作的情况,所述囊腔与所述进气气路和所述出气气路交替式连通,其中,所述囊体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进气气路相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真空泵,将气缸与底座共同围绕出的容纳腔与进气气路相通,使得被抽容器与容纳腔同步被抽真空,保证气囊在上下方向正常摆动,避免囊壁吸附于阀座,而出现气囊与连杆被磨损过度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真空泵,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嘴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缸、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阀座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阀座上设有进气阀片,所述阀座上具有与所述囊腔相对设置的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阀座上设有控制所述进气孔开关的进气阀片和控制所述出气孔开关的出气阀片,当所述进气阀片打开时,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囊腔相通,当所述出气阀片打开时,所述出气嘴与所述囊腔相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嘴设在所述盖体上,所述气缸、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阀座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阀座上设有进气阀片,所述阀座上具有与所述囊腔相对设置的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阀座上设有控制所述进气孔开关的进气阀片和控制所述出气孔开关的出气阀片,当所述进气阀片打开时,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囊腔相通,当所述出气阀片打开时,所述出气嘴与所述囊腔相通。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盖体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有分隔开设置的缓冲腔和消音腔,所述缓冲腔分别与所述进气道和所述进气孔相对设置,所述消音腔与所述出气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消音腔内填充有消音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气嘴的孔径在0.5-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型真空泵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杆、钢针和偏心轮,其中,所述钢针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钢针与所述偏心轮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囊体部连接,所述偏心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型真空泵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杆、钢针和偏心轮,其中,所述钢针与所述连杆可活动地连接,所述钢针与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所述钢针与所述偏心轮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囊体部连接,所述偏心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电机轴的顶面与所述偏心轮的顶面的距离大等于0.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囊壁为相切圆弧过渡,所述囊壁的厚度在0.15-0.4㎜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体与所述阀座、所述阀座与所述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底座之间均密闭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微型真空泵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微型真空泵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微型真空泵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微型真空泵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微型真空泵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的微型真空泵100′;
泵体10′;
盖体11′;
阀座12′;
气缸13′;
底座14′;
连杆20′;
气囊30′;安装部31′;囊体部32′;
进气气路40′;
出气气路50′;
容纳腔60′;
进气阀片71′;出气阀片7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真空泵100;
泵体10;
盖体11;缓冲腔111;消音腔112;
阀座12;进气孔121;出气孔122;
气缸13;
底座14;
进气嘴151;出气嘴152;容纳腔153;
气囊20;安装部21;囊体部22;囊腔221;
进气阀片30;
出气阀片40;
连杆组件50;连杆51;钢针52;偏心轮53;
驱动电机60;电机轴61;
消音棉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3-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真空泵100,该微型真空泵100可以广泛应用于血压计、负压伤口仪等真空工作环境的设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该微型真空泵100包括:泵体10和气囊20。其中,泵体10构成微型真空泵100的骨架,气囊20上下摆动实现泵送气体,对被抽容器抽真空的目的。
具体地,如图3和图4结合图5所示,泵体10具有进气嘴151的进气气路和出气嘴152的出气气路,进气嘴151与被抽容器(图未示出)连通,出气嘴152与外界大气相通,泵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盖体11、阀座12、气缸13和底座14,气缸13与底座14共同围绕出容纳腔153。
气囊20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部21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囊体部22,安装部21夹持于阀座12和气缸13之间,囊体部22构设出朝阀座12的一侧敞开的囊腔221,囊体部22的囊壁连接于安装部21,微型真空泵100工作的情况,囊腔221与进气气路和出气气路交替式连通,其中,囊体至少一部分伸入容纳腔153内,容纳腔153与进气嘴151相通。
微型真空泵100工作时,气流将按照图3中的箭头示意方向流动,具体地,气囊20向下拉升运动时,囊腔221与进气气路连通,随着囊腔221体积增大,被抽容器内的气体从进气嘴151被吸入容纳腔153内,然后再进入囊腔221内;气囊20向上压缩运动时,囊腔221与出气气路连通,囊腔221内的气体被挤压,并从出气嘴152排出。
由于容纳腔153与进气气路相通,囊腔221吸气时,容纳腔153内的气体也被同步吸走,这样,囊腔221被挤压排空时,囊内侧压力与囊外侧压力相差较小,避免囊壁吸附于阀座12的底面,保证气囊20正常回落。换言之,被抽容器与容纳腔153分别与进气气路连通,因此,被抽容器与容纳腔153可以同步抽真空,有效避免了容纳腔153内气压(即囊外侧压力)较大,囊腔221内侧压力较小,囊壁被吸附,无法正常恢复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型真空泵100,将气缸13与底座14共同围绕出的容纳腔153与进气气路相通,使得被抽容器与容纳腔153同步被抽真空,保证气囊20在上下方向正常摆动,避免囊壁吸附于阀座12,而出现气囊20与连杆51被磨损过度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结合图5所示,进气嘴设在底座14上,气缸13、安装部21和阀座12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道,进气道与容纳腔153连通,阀座12上设有进气阀片30,阀座12上具有与囊腔221相对设置的进气孔121和出气孔122,阀座12上设有控制进气孔121开关的进气阀片30和控制出气孔122开关的出气阀片40,当进气阀片30打开时,进气道与囊腔221相通,当出气阀片40打开时,出气嘴152与囊腔221相通。换言之,当气囊20向下拉升吸气时,进气阀片30打开,出气阀片40关闭,被抽容器内的气体从底座14上的进气嘴进入容纳腔153内,依次经过进气道和进气孔121,最后进入囊腔221内,完成吸气的过程,即进气嘴、容纳腔153、进气道和进气孔121构成了微型真空泵100的进气气路,进气阀片30控制着进气气路的通断,且防止囊腔221内的气体逆向流出。当气囊20向上压缩排气时,出气阀片40打开,进气阀片30关闭,囊腔221内的气体经过出气孔122排出,完成排气的过程。进气阀片30和出气阀片40的选择性交替性的开关,保证了气囊20稳定有效地吸气和排气,从而实现了微型真空泵100对被抽容器的抽真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结合图5所示,进气嘴设在盖体11上,气缸13、安装部21和阀座12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道,进气道与容纳腔153连通,阀座12上设有进气阀片30,阀座12上具有与囊腔221相对设置的进气孔121和出气孔122,阀座12上设有控制进气孔121开关的进气阀片30和控制出气孔122开关的出气阀片40,当进气阀片30打开时,进气道与囊腔221相通,当出气阀片40打开时,出气嘴152与囊腔221相通。换言之,当气囊20向下拉升吸气时,进气阀片30打开,出气阀片40关闭,被抽容器内的气体从盖体11上的进气嘴进入容纳腔153内,依次经过进气道和进气孔121,最后进入囊腔221内,完成吸气的过程,即进气嘴、容纳腔153、进气道和进气孔121构成了微型真空泵100的进气气路,进气阀片30控制着进气气路的通断,且防止囊腔221内的气体逆向流出。当气囊20向上压缩排气时,出气阀片40打开,进气阀片30关闭,囊腔221内的气体经过出气孔122排出,完成排气的过程。进气阀片30和出气阀片40的选择性交替性的开关,保证了气囊20稳定有效地吸气和排气,从而实现了微型真空泵100对被抽容器的抽真空。
可选实施例中,盖体11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有分隔开设置的缓冲腔111和消音腔112,缓冲腔111分别与进气道和进气孔121相对设置,消音腔112与出气孔122相对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进气道、进气孔121和出气孔122的单位流通面积小于缓冲腔111和消音腔112的单位流通面积,气流在流动过程中,流通面积的突变,可以减小气流的流动噪声,从而降低微型真空泵100的工作噪声。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消音腔112内填充有消音棉70。该消音棉70可以进一步吸收气流的流动噪声从而进一步降低微型真空泵100的工作噪声。
进一步可选示例中,出气嘴152的孔径在0.5-2㎜之间。该尺寸的出气嘴152的单位流通面积远远小于消音腔112的单位流通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小微型真空泵100的工作噪声。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微型真空泵100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60和连杆51组件50,连杆51组件50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杆51、钢针52和偏心轮53,其中,钢针52与连杆51固定连接,钢针52与偏心轮53可活动地连接,连杆51与囊体部22连接,偏心轮53与驱动电机60的电机轴61连接。通过钢针52与连杆51固定连接,可以减小连杆51运动过程对马达轴施加的径向力,降低微型真空泵100的工作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微型真空泵100还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60和连杆51组件50,连杆51组件50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杆51、钢针52和偏心轮53,其中,钢针52与连杆51可活动地连接,钢针52与偏心轮53固定连接,钢针52与偏心轮53可活动地连接,连杆51与囊体部22连接,偏心轮53与驱动电机60的电机轴61连接,电机轴61的顶面与偏心轮53的顶面的距离大等于0.3mm。由此,可以减小连杆51运动过程对马达轴施加的径向力,降低微型真空泵100的工作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21与囊壁为相切圆弧过渡,囊壁的厚度在0.15-0.4㎜之间。由此,提高气囊20的耐磨性,提供微型真空泵100的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微型真空泵100的气密性,盖体11与阀座12、阀座12与气缸13、气缸13与底座14之间均密闭配合。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盖体11与阀座12、阀座12与气缸13之间可以用超声波熔接技术连接,气缸13与底座14的配合面可以设计成光滑平整面并通过橡胶或胶水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微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所述泵体具有进气嘴的进气气路和出气嘴的出气气路,所述进气嘴与被抽容器连通,所述出气嘴与外界大气相通,所述泵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盖体、阀座、气缸和底座,所述气缸与所述底座共同围绕出容纳腔;
气囊,所述气囊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部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囊体部,所述安装部夹持于所述阀座和所述气缸之间,所述囊体部构设出朝所述阀座的一侧敞开的囊腔,所述囊体部的囊壁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微型真空泵工作的情况,所述囊腔与所述进气气路和所述出气气路交替式连通,其中,所述囊体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与所述进气气路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嘴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缸、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阀座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阀座上设有进气阀片,所述阀座上具有与所述囊腔相对设置的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阀座上设有控制所述进气孔开关的进气阀片和控制所述出气孔开关的出气阀片,当所述进气阀片打开时,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囊腔相通,当所述出气阀片打开时,所述出气嘴与所述囊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嘴设在所述盖体上,所述气缸、所述安装部和所述阀座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阀座上设有进气阀片,所述阀座上具有与所述囊腔相对设置的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阀座上设有控制所述进气孔开关的进气阀片和控制所述出气孔开关的出气阀片,当所述进气阀片打开时,所述进气道与所述囊腔相通,当所述出气阀片打开时,所述出气嘴与所述囊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微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有分隔开设置的缓冲腔和消音腔,所述缓冲腔分别与所述进气道和所述进气孔相对设置,所述消音腔与所述出气孔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腔内填充有消音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嘴的孔径在0.5-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杆、钢针和偏心轮,其中,所述钢针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钢针与所述偏心轮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囊体部连接,所述偏心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杆、钢针和偏心轮,其中,所述钢针与所述连杆可活动地连接,所述钢针与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所述钢针与所述偏心轮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囊体部连接,所述偏心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电机轴的顶面与所述偏心轮的顶面的距离大等于0.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囊壁为相切圆弧过渡,所述囊壁的厚度在0.15-0.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阀座、所述阀座与所述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底座之间均密闭配合。
CN201821795278.2U 2018-11-01 2018-11-01 微型真空泵 Active CN209261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5278.2U CN209261783U (zh) 2018-11-01 2018-11-01 微型真空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5278.2U CN209261783U (zh) 2018-11-01 2018-11-01 微型真空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1783U true CN209261783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8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5278.2U Active CN209261783U (zh) 2018-11-01 2018-11-01 微型真空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178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1788A (zh) * 2018-12-27 2019-03-08 深圳市威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环绕式真空泵
CN114017290A (zh) * 2021-11-24 2022-02-08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排水结构及立式旋转隔膜真空泵
WO2023109317A1 (zh) * 2021-12-15 2023-06-22 东莞市黄江瑞铭电子厂 送气装置、充排气式气泵以及电子血压计
WO2023240916A1 (zh) * 2022-06-14 2023-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隔膜泵及洗碗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1788A (zh) * 2018-12-27 2019-03-08 深圳市威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环绕式真空泵
CN114017290A (zh) * 2021-11-24 2022-02-08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排水结构及立式旋转隔膜真空泵
WO2023109317A1 (zh) * 2021-12-15 2023-06-22 东莞市黄江瑞铭电子厂 送气装置、充排气式气泵以及电子血压计
WO2023240916A1 (zh) * 2022-06-14 2023-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隔膜泵及洗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61783U (zh) 微型真空泵
US9046092B2 (en) Inhalation therapy device compressor
US20060147325A1 (en) Pumps with diaphragms bonded as bellows
CN101171048A (zh) 消声器以及具有该消声器的氧浓缩装置
CN207613666U (zh) 一种真空食物加工装置
CN207673524U (zh) 隔膜泵
CN103767695A (zh) 放气阀、集成气泵及电子血压计
CN207830083U (zh) 隔膜泵
AU2018387880A1 (en) Fluid device and buffer tank for same
CN108343607A (zh) 压缩机构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1843759U (zh) 气泵
CN107435624A (zh) 双头隔膜泵及具有它的吸奶器
CN208982253U (zh)
CN208456824U (zh) 微型流体泵
CN102292547B (zh) 密闭式压缩机
CN214637898U (zh) 点胶机的吸真空机构
CN213346885U (zh) 实验专用小型胶囊充填机的吸气结构
CN216131085U (zh) 集成式泵结构
CN216131086U (zh) 液环真空泵装置
CN220118286U (zh) 一种低噪音真空泵
KR100273421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의 오일 공급장치
CN217354678U (zh) 气液进出部件、气液抽泵机构及隔膜泵
CN220302311U (zh) 一种单向气泵及吸奶器
CN209781742U (zh) 一种真空阀及抽真空装置
JP3595912B2 (ja) 吸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