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8706U -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8706U
CN209258706U CN201821432002.8U CN201821432002U CN209258706U CN 209258706 U CN209258706 U CN 209258706U CN 201821432002 U CN201821432002 U CN 201821432002U CN 209258706 U CN209258706 U CN 209258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ir column
hot
layers
fixed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320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峰
侯瑞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ifley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陈晓峰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陈晓峰 filed Critical 陈晓峰
Priority to CN2018214320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8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8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8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由若干被竖热封线分割的气柱相连而成;该袋体具有两层外膜和两层内膜;两层内膜位于两层外膜之间,在袋体上方以横跨形式构成各气柱的气阀膜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耐热油墨不与进气口进行对中设置,而是让各耐热油墨以一定距离地间隔排列,最终表现为由耐热油墨和空隔交错排列成的一条长直线的耐热油墨带。本实用新型中的耐热油墨带既让耐热油墨不会横跨二个鼓包区的长度以产生串气现象,又避免进气口会被耐热油墨带中的空隔全部覆盖以不产生进气,因此实现了袋体可任意定长制作,压烫耐热油墨带也无需有对标步骤,直接走直线定长即完成,工艺准确、简明,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很高。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密封袋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商品交易愈来愈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伴随着淘宝、当当、京东等一大批当今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兴起,网上购物已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也造就了运输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网上商品需要包装后运输到购买者手中,因此对运输中商品的包装材料的防震性提出很高的要求,现市场应用最多的是空气型密封包装袋,其成本低廉,充气前为薄薄一层塑料片,充气后鼓起起到防震的效果,自2000年起空气防震包装袋产品就被研究和推出新方案,但基础原理还是以二层外膜为充气袋体,二层内膜构成袋体上的气阀膜装置,气阀膜工作原理是当充气时,由于外部气压高于袋体内气压,所以两层内膜会被“吹开”,让气体顺利进入袋体内;当充气结束后,由于袋体内气压高于外部气压,且袋体会因充气而膨胀,使得进气口附近的两层外膜不再平行,而是向四周伸展,因此两层内膜被内部气压压向了袋体一侧,与该层外膜共同弯曲贴合在一起,实现封闭位于两层内膜之间的进气口,达到空气止回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吹开”两层气阀薄膜,申请号200610067311.5“具有密封体自动闭气及锁气的装置的空气缓冲体及其制作方法”的专利设计了一种采取热封开启点的方式,具体包括:连续式密封体,其内含有两片外膜、两片内膜,在其一内膜内面顶端等距离间隔涂布有耐热材料而形成若干耐热节(1c),在二片外膜上、在耐热节(1c)顶点下方处施加有热封点(2c),热封点(2c)使相邻的外膜与内膜接着;因此充气口充气时,外膜在气道部份因膨胀而会拉开其所连接着的内膜,使得沿着气道所有的入气口在瞬间全部开启,加快了充气速度,效率很高。
但是上述专利,无论是“耐热节(1c)”还是“热封点(2c)”,都需要对正(对标)进行印刷。一旦长距离操作印刷,容易将误差积累到偏离出气阀膜的中心位置,使产品报废,因此生产中要时时对标(保证中心点),费时费力。
针对这一缺点,发明人于2018年6月29日申请了“一种无开启点的防震气柱袋”(申请号201810697197.7),其耐热油墨条直接为一条长直线,而非之前间隔排列的各种“耐热节”形式,生产工艺简化,无需对标步骤;且通过在竖热封线的左右设置的可充气膨胀区,其充气后可替代原先“热封点(2c)”,而外轮廓线又能自然形成进气口的瓶颈状,不仅使充气顺畅方便,且这种结构由于没有了“耐热节”高度的存在,使得内膜高度可以从原先的70mm以上减短至50mm以下,节约成本不可估算。
但实际使用一段时间后,发明人发现上述方案还存有待改进处,比如由于耐热油墨条为横向贯通整个袋体之间的,因此充气前,必须预先设置穿越所述耐热油墨条的密闭热封线,以防止气体从耐热油墨条的贯通处向外泄漏;其次,各个可充气膨胀区之间由于也是相互贯通的,因此充气时也会相互串气,既影响进气速度,也影响开启的拉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可由若干被竖热封线分割的气柱相连而成;该袋体具有两层外膜和两层内膜;所述两层内膜位于两层外膜之间,在袋体上方以横跨形式构成各气柱的气阀膜装置;所述气阀膜需要在各气柱的进气口处印刷耐热油墨以防内膜之间被热封住,所述耐热油墨不与所述进气口进行对中设置,而是让各所述耐热油墨以一定距离地间隔排列,最终表现为由耐热油墨和空隔交错排列成的一条长直线的耐热油墨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热封线穿越所述耐热油墨带,并连接同样穿越所述耐热油墨带的环形封闭的左右鼓包区;在相邻竖热封线上的所述左鼓包区和右鼓包区,它们的外侧轮廓线构成所述气柱的有一定宽度的瓶颈状进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如果所述竖热封线1的宽度为a,所述鼓包区41或42的宽度为b,鼓包区轮廓线的宽度为c,则耐热油墨宽度在W与W+2(a+b+c)之间;空隔宽度在W与a或W与c之间;表达式W+2(a+b+c)>L1>W>L2>(a或c)。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1为14mm;L2为4mm;W为12mm;a为2mm;b为5mm,c为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层内膜的上端部缩进于两层外膜的上端部设置,形成了在袋体上方的由第一热封线和第二热封线所构筑的位于两层外膜之间的主充气道;所述主充气道与各气柱的进气口相通;所述第二热封线位于所述耐热油墨带中,使得相邻的外膜与内膜被热封在一起,而相邻的内膜之间在空隔处被热封以闭气,在耐热油墨处为不受热封以进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之后设有相对应的V形导流缩口;所述V形导流缩口由相邻的左右鼓包区上的延伸的二条斜热封线所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V形导流缩口之后设有相对应的倒V热封块;所述倒V热封块之后还设有若干热封点;所述斜热封线、倒V热封块和热封点都是将二层内膜和一层外膜热封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热油墨带的宽度在5-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柱由位于袋体底部的第三热封线热封成封闭气柱;在各气柱的相应高度位置设置横热封线,以将充气后的袋体折叠成L型、J型、C型、U型、O型等各种可包容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膜和内膜均为塑料材质,且所述内膜为自粘性膜。
与申请人之前发明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将原先整根耐热油墨条变成耐热油墨为间隔排列的,即以一定距长的耐热油墨和空隔交错排列的一直线长条形的耐热油墨带,其中耐热油墨和空隔的距离长度与进气口和左右鼓包区的距离长度为精心设计的比值,既让耐热油墨不会横跨二个鼓包区的长度以产生串气现象,又避免进气口会被耐热油墨带中的空隔全部覆盖以不产生进气,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随时定长制作,压烫耐热油墨带也无需有对标步骤,直接走直线定长即完成,工艺准确、简明,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很高。
本实用新型的耐热油墨带中因为耐热油墨是间隔设置,间隔处即为热封线不连通,因此各鼓包区不会相互连通以串气,各气柱的开启和自锁因此也都各自独立的。沿耐热油墨带在任意长度上进行裁剪后,裁后部分都能形成充气密封的袋体,只需在充气前将主充气道的一端密封即可。而之前的实用新型则不仅要密封主充气道的一端,且还要将密封的热封线穿越过整根耐热油墨条,才可将本贯通的耐热油墨条的端部密封以防泄气。由于热封温度不易掌控,过高易烫穿薄膜,过低则密封效果能达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耐热油墨带的形式更具有优越性,且密封主充气道时的距长也相对于原先实用新型中的更短,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的热封线只要到达鼓包区的上方轮廓线即可,而原先实用新型的密封热封线必须穿越耐热油墨条。
另外,鼓包区的设置取消了原先的“开启热封点”,横向的耐热油墨带又取代了原先在竖向设置的“耐热节”,因此整个气阀膜装置的高度可大大降低,从30mm可减少至10mm左右,因此整张内膜的高度也从原先的70mm以上减短至50mm以下,产业上大批量的生产,可节约成本不可估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气阀膜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中的耐热油墨带移出后的位置比较图。
图中:1竖热封线、2耐热油墨带、3主充气道、31第一热封线、32第二热封线、33第三热封线、4进气口、41左鼓包区、42右鼓包区、5V形导流缩口、6气柱、7斜热封线、8倒V热封块、9热封点、10横热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袋体的组成结构与现有其它的空气密封包装袋都相同,即都由两层塑料材质的外膜和两层塑料材质的内膜组成,塑料内膜具有一定自粘性,能在不充气时也自动粘合,保证气体密封可靠;两层内膜处于两层外膜之间,宽度50mm,其中10mm作耐热油墨带2的宽度,40mm为透明的锁气区。两层内膜以横跨整个袋体的方式形成充气袋的气阀装置;该气阀装置的原理也与现有其它的空气密封包装袋相同,即二层内膜与一层外膜进行局部的热封固定;当空气由进气口4处的两层内膜之间进入到气柱6时,气柱6中的空气压力会从未被热封的外膜的这一侧反转压迫二片内膜贴向跟其相邻的外膜,使得二片内膜弯曲且跟外膜的贴合更为紧密,实现气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气柱袋是由若干被竖热封线1分割的气柱6相连而成,在宽度方向上无限延伸,按需裁取,独立成袋,可实现任意定长制作。这是因为裁取下来的部分无需再设置贯穿耐热油墨带的热封线来密封,只需用手捏紧主充气道3的一端进行充气即可完成,耐热油墨带处不会再有通气。如图2、图3所示,耐热油墨带2中的耐热油墨L1为间隔排列,与空隔L2交错排列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长直线形的耐热油墨带2;所述耐热油墨带2与袋体的宽度同长印刷,随时与袋体共同剪裁而不丧失功能。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替代开启热封点的鼓包区,由竖热封线1穿越耐热油墨带2,并连接同样穿越耐热油墨带2的环形封闭的左右鼓包区41、42;在相邻竖热封线1上的左鼓包区41和右鼓包区42,它们的外侧轮廓线构成了气柱6的有一定宽度W的瓶颈状进气口4。当气体进入鼓包区后,能迅速鼓包从而使进气口4扩张为圆形开口,气体从两层内膜之间进入气柱6中。
如果设竖热封线1的宽度为a,鼓包区的宽度为b,鼓包区轮廓线的宽度为c,则耐热油墨L1宽度在W与W+2(a+b+c)之间;空隔L2宽度在W与a或W与c之间;表达式为:
W+2(a+b+c)>L1>W>L2>(a或c)
在本实施例中,L1为14mm;L2为4mm;W为12mm;a为2mm;b为5mm,c为3mm。这样无论耐热油墨带2的印刷起点从何处开始,耐热油墨L1长度都不会横跨至二个鼓包区,而空隔L2的长度也不完全占据住进气口,可实现任意定长地裁剪出袋体产品。
图1中,本实用新型在进气口4之后设有相对应的V形导流缩口5;V形导流缩口5由相邻的左右鼓包区41、42上的延伸的二条斜热封线7所构成;V形导流缩口5之后还设有相对应的倒V热封块8;倒V热封块8之后还设有若干热封点9作进一步锁气密封;所述斜热封线7、倒V热封块8和热封点9都是将二层内膜和一层外膜热封在一起,这些形状结构的设置是使气体逆流困难,进而达到良好的止气闭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两层内膜的上端部缩进于两层外膜的上端部设置,形成了在袋体上方的由第一热封线31和第二热封线32所构筑的位于两层外膜之间的主充气道3;主充气道3与各气柱6的进气口4相通;第二热封线32位于耐热油墨带2中,遇耐热油墨L1处是形成虚封以进气,遇空隔L2处是实际热封以不通气;由于本实用新型对耐热油墨和空隔的距离长度与进气口和左右鼓包区的距离长度之间的比值经过精心计算,因此在任何处都不会发生进气口被热封或相邻鼓包区被连通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气柱6最终由位于袋体底部的第三热封线33形成完整闭气柱;在各气柱6的相应高度位置还设置横热封线10,以便进一步弯折袋体,比如可折叠为L型、J型、C型、U型、O型等各种包容形状,以适应不同商品形状的需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可由若干被竖热封线(1)分割的气柱(6)相连而成;该袋体具有两层外膜和两层内膜;所述两层内膜位于两层外膜之间,在袋体上方以横跨形式构成各气柱(6)的气阀膜装置;所述气阀膜需要在各气柱(6)的进气口(4)处印刷耐热油墨(L1)以防内膜之间被热封住,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油墨(L1)不与所述进气口(4)进行对中设置,而是让各所述耐热油墨(L1)以一定距离地间隔排列,最终表现为由耐热油墨(L1)和空隔(L2)交错排列成的一条长直线的耐热油墨带(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热封线(1)穿越所述耐热油墨带(2),并连接同样穿越所述耐热油墨带(2)的环形封闭的左鼓包区(41)、右鼓包区(42);在相邻竖热封线(1)上的所述左鼓包区(41)和右鼓包区(42),它们的外侧轮廓线构成所述气柱(6)的有一定宽度(W)的瓶颈状进气口(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竖热封线(1)的宽度为a,所述鼓包区(41或42)的宽度为b,鼓包区轮廓线的宽度为c,则耐热油墨(L1)宽度在W与W+2(a+b+c)之间;空隔(L2)宽度在W与a或W与c之间;表达式W+2(a+b+c)>L1>W>L2>(a或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其特征在于,所述L1为14mm;L2为4mm;W为12mm;a为2mm;b为5mm,c为3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内膜的上端部缩进于两层外膜的上端部设置,形成了在袋体上方的由第一热封线(31)和第二热封线(32)所构筑的位于两层外膜之间的主充气道(3);所述主充气道(3)与各气柱(6)的进气口(4)相通;所述第二热封线(32)位于所述耐热油墨带(2)中,使得相邻的外膜与内膜被热封在一起,而相邻的内膜之间在空隔(L2)处被热封以闭气,在耐热油墨(L1)处为不受热封以进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4)之后设有相对应的V形导流缩口(5);所述V形导流缩口(5)由相邻的左右鼓包区(41、42)上的延伸的二条斜热封线(7)所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导流缩口(5)之后设有相对应的倒V热封块(8);所述倒V热封块(8)之后还设有若干热封点(9);所述斜热封线(7)、倒V热封块(8)和热封点(9)都是将二层内膜和一层外膜热封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油墨带(2)的宽度在5-15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6)由位于袋体底部的第三热封线(33)热封成封闭气柱;在各气柱(6)的相应高度位置设置横热封线(10),以将充气后的袋体折叠成L型、J型、C型、U型、O型的任一种可包容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和内膜均为塑料材质,且所述内膜为自粘性膜。
CN201821432002.8U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Active CN209258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2002.8U CN209258706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32002.8U CN209258706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8706U true CN209258706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2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32002.8U Active CN209258706U (zh) 2018-09-03 2018-09-03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87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5770A (zh) * 2018-09-03 2018-12-07 陈晓峰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5770A (zh) * 2018-09-03 2018-12-07 陈晓峰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6040B (zh) A cushioning bag for preset opening of air column turning zon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260064A (en) Method of making containers
CN100582536C (zh) 止气阀及带有该止气阀的空气密封体
CN101513952B (zh) 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立体密封包装材料
CN108945770A (zh)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CN209258706U (zh) 一种可实施定长制作的无开启点防震气柱袋
CN203558335U (zh) 连体充气袋
CN108820551A (zh) 一种无开启点的防震气柱袋
CN205150651U (zh) 气柱式缓冲装置
CN208666001U (zh) 一种无开启点的防震气柱袋
CN107336914A (zh) 一种新型无充气点气柱袋
CN106986102A (zh) 热熔密封充气防震包装袋的制作方法及一种热熔密封充气防震包装袋
CN201358029Y (zh) 一种充气式包装袋
CN207595664U (zh) 一种内置分格储气室的多功能包装袋
CN206969332U (zh) 一种包装用q型气柱袋
CN208470542U (zh) 充气包装装置和充气阀
CN107572143A (zh) 一种具有较好保温及防碰撞性能的灌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21003Y (zh) 新型填充气袋
CN206969337U (zh) 一种新型无充气点气柱袋
CN207791622U (zh) 一种防震包装袋
CN100540412C (zh) 气体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及其设备
CN208273906U (zh) 一种活体包装袋
CN202302135U (zh) 单向逆压阀门
CN207292984U (zh) 一种进气通畅的气柱袋
CN201231936Y (zh) 悬空包装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2

Address after: Plot 17, Beifu District, Xiaoshun Town,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ifrey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2000 No. 35 Suxin street, Suxi Town, Yiwu City, Jinhua,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Chen Xiaofe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1035 plot 17, Zhenbei functional area, Xiaoshun Town,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in Zhejiang Dafu Packaging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ifley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1035 plot 17, Zhenbei functional area, Xiaoshun Town,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difrey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