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8066U -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8066U
CN209258066U CN201821423396.0U CN201821423396U CN209258066U CN 209258066 U CN209258066 U CN 209258066U CN 201821423396 U CN201821423396 U CN 201821423396U CN 209258066 U CN209258066 U CN 209258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belt
height
guide post
sliding block
st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2339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秀金
郝卫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2339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8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8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8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导向柱,在导向柱上滑动设置的滑动结构,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在滑动结构上,调节滑动结构在导向柱上的位置的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架,导向柱安装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滑动结构在导向柱上的位置,实现对安全带高度的连续调节。

Description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安全带是车辆中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是用于保护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工具,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约束乘客的上身以减小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对乘客造成的伤害。乘客系好安全带时,安全带的正确位置应该是:安全带应该从乘客一侧锁骨而不是颈部或者肩侧部通过。对于身高较矮的人来说,若安全带高度设置的过高,在发生车辆碰撞时安全带极有可能会成为一把搁在身上的“利剑”,因为此时安全带对准的位置将是人的颈部,强大的惯性导致身体前倾时,安全带作用于颈部,极易造成颈椎骨折和窒息。同样,对于身高较高的人来说,若安全带高度设置的过低,安全带对准的位置将是其肩侧部,因此无法在剧烈撞击时约束其身体,会造成人体向上向前急剧位移,使人头部撞向车顶或者前挡风玻璃。
为了方便对安全带高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身高体型的乘客需求,车辆安全带通常都设置有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通常采用柱状限位结构,可以实现多档高度调节。采用此种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的安全带能够调节到的高度只能是预设的几种,取决于柱状限位结构的设置,且高度的调节是跳跃式的,可调高度不连续。
综上所述,现有的采用柱状限位结构能够实现多档高度调节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无法满足不同身高乘客的需求。由于可调高度不连续,很容易出现安全带高度与乘客身高不匹配的问题,使乘客在系安全带时产生不适感,以及由于高度不适合而在发生碰撞时对乘客带来更大的伤害,使得安全带无法发挥保护乘客安全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带可调高度不连续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
导向柱,在导向柱上滑动设置的滑动结构;
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在滑动结构上;
调节滑动结构在导向柱上的位置的调节机构;
还包括:支架,导向柱安装在支架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向柱为螺柱;滑动结构包括:
蜗杆、蜗轮和滑块;
蜗杆与蜗轮啮合;
蜗杆与调节机构连接;
蜗轮固定连接于螺柱的一端;
滑块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壁设置有与螺柱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螺柱穿过通孔与滑块连接;
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于滑块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滑块的外侧设置有螺纹孔,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于螺纹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滑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防止滑块与支架直接撞击的缓冲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缓冲件为橡胶件或者塑胶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架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至少一个螺纹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节机构为电动调节机构、或手动调节机构、或两者的结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动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带和上述任一项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于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上。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上述安全带装置,安全带装置固定于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其中,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导向柱,在导向柱上滑动设置的滑动结构,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在滑动结构上,调节滑动结构在导向柱上的位置的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架,导向柱安装在支架上。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滑动结构在导向柱上的位置,实现了对安全带高度的连续调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
2:调节机构;
3:滑块;
4:螺柱;
5:蜗杆;
6:蜗轮;
7:螺纹孔;
8:缓冲件;
9:螺纹孔;
1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和“第二”只起标识作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通篇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法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带高度无法连续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
导向柱:在导向柱上滑动设置的滑动结构,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在滑动结构上;
调节滑动结构在导向柱上的位置的调节机构2;
还包括:支架1,导向柱安装在支架1上。
需要说明的是,滑动结构可以在导向柱上滑动,并可以在导向柱的任意位置固定,即滑动结构在导向柱上的位置可以连续改变并固定。导向柱和滑动结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采用带有自锁功能的导轨、液压缸、丝杆螺母等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实现方式不做限定,能够实现位置连续调节的结构均可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调节机构2用于调节滑动结构在导向柱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其具体形状及结构不做限定,例如,该调节结构2可以是调节旋钮、手柄、按钮等。
安全带的上固定点以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动结构上,例如,可以采用螺栓连接、铆接、焊接等方式将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在滑动结构上。支架1用于对各个部件起支撑作用,还用于将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固定于车身上,因此,支架1也被固定安装于车身上,可以采用螺栓连接、铆接、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由于车辆发生碰撞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因此,无论是安全带上固定点与滑动结构的连接,还是支架1与车身的连接,都必须能够承受该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导向柱、调节机构以及设置在导向柱上能够沿导向柱滑动的滑动结构,将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在滑动结构上,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滑动结构在导向柱上的位置,实现了对安全带的高度的连续调节,使得安全带的高度能够与乘客的身高完美匹配,提高了乘客佩戴安全带的舒适性,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客的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采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面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架1、调节机构2、滑块3、螺柱4、蜗杆5和蜗轮6。
其中,滑块3、蜗杆5和蜗轮6构成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滑动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向柱采用螺柱4实现。
蜗杆5与蜗轮6啮合,蜗杆5与调节机构2连接,蜗轮6固定连接于螺柱4的一端,滑块3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壁设置有与螺柱4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螺柱4穿过通孔与滑块3连接,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于滑块3上。
具体的,调节机构2与蜗杆5连接,带动蜗杆5绕着蜗杆5的中心轴转动,蜗杆5与蜗轮6啮合,当蜗杆5转动时会带动蜗轮6一起转动,蜗轮6固定连接在螺柱4上,当蜗轮6转动时会带动螺柱4一起转动,螺柱4穿设在滑块3上的螺纹孔内,当螺柱4转动时,滑块3便会沿着螺柱4上下移动,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于滑块3上,随着滑块3的上下移动实现了安全带高度的连续调节。
蜗杆5与蜗轮6啮合,在调节机构2的驱动下带动螺柱4转动,不仅改变了调节安全带高度所需力的方向,而且由于蜗杆5与蜗轮6是一种省力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还减小了调节安全带高度所需力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蜗杆5的头数和蜗轮6的齿数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蜗杆5的头数与蜗轮6的齿数之比,决定了蜗杆5转动一周时,蜗轮6转过的角度的大小。当需要增大蜗杆5转动一周蜗轮6转过的角度时,可以增加蜗杆5的头数,反之,则需要减少蜗杆5的头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螺柱4的外螺纹以及与之匹配的滑块3的内螺纹的螺距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螺距的大小决定了螺柱4转动一周时,滑块3在螺柱4上移动的距离的大小。当需要使滑块3在螺柱4上快速滑动时,可以增大螺距,反之,可以减小螺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蜗轮6固定连接于螺柱4的一端,以使蜗轮6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螺柱4一起转动。蜗轮6可以固定连接在螺柱4的上端,也可以固定连接在螺柱4的下端,图2中所示的蜗轮6固定连接在螺柱4的上端,只表示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并不构成特殊限制。可选的,蜗轮6与螺柱4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卡槽连接的方式连接,或者采用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调节机构2用于驱动蜗杆5转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其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例如,该调节结构2可以是调节旋钮、手柄、按钮等。
如图2所示,螺柱4安装在支架1上,支架1对螺柱4起支撑作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螺柱4可以通过轴承与支架1连接,以保证在安装完毕后,螺柱4能够绕轴承转动。
安全带的上固定点以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滑块3上,例如,可以采用螺栓连接、铆接、焊接等方式将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在滑块3上。支架1不仅用于对各个部件起支撑作用,而且还用于将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固定于车身上,因此支架1也被固定安装于车身上,可以采用螺栓连接、铆接、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由于车辆发生碰撞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因此,无论是安全带上固定点与滑块3的连接,还是支架1与车身的连接,都必须能够承受该冲击力。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能够承受车辆发生碰撞时巨大的冲击力,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各部件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造,如铁、铜、具有一定强度的合金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架、调节机构、滑块、螺柱、蜗杆和蜗轮。通过支架向各部件提供支撑作用,且通过支架将装置固定于车辆上。通过与蜗杆连接的调节机构驱动蜗杆转动,带动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转动,进而带动与蜗轮固定连接的螺柱转动,使得与螺柱通过螺纹连接的滑块沿着螺柱连续滑动,进而使得固定于滑块上的安全带的上固定点也沿着螺柱连续移动,实现了安全带高度的连续调节。使得安全带的高度能够与乘客的身高完美匹配,提高了乘客佩戴安全带的舒适性,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客的安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在安全带发生破损时对安全带进行更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将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在滑块3上。可选的,可以在滑块3的外侧设置螺纹孔,将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于螺纹孔内。螺纹孔的大小与安全带上固定点上的螺栓大小相匹配。当安全带发生破损需要更换时,拆除螺栓即可,不会对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造成损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避免滑块3在沿螺柱4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当滑块3滑动到最上端或者最下端时,与支架1发生直接撞击,久而久之会对装置造成损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在滑块3与支架1接触面上设置缓冲件。可选的,缓冲件可以设置在滑块3的上下两端,也可以直接设置在支架1上与滑块3上下两端接触的部位,还可以进行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缓冲件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可以选用面状的,也可以选用条状的,还可以选用点状的,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选用橡胶件和/或塑胶件作为缓冲件。由于橡胶和塑胶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有效的对滑块3和支架1之间的撞击进行缓冲。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对车辆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进行更换或者维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架1与车辆之间可以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可选的,可以在支架1的上下两端各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螺纹孔的具体位置和具体数量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中的调节机构2可以为电动调节机构、或者为手动调节机构、或两者的结合。调节机构2为滑动结构提供驱动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动调节机构可以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提供驱动力驱动滑动结构滑动。可选的,电动调节结构还可以包括按钮,供用户对驱动电机进行控制。手动调节机构可以采用调节旋钮、手柄之类的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结合。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仅仅示出了一种结合的方式,并不排除其他可能的结合方式。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支架1、调节机构2、滑块3、螺柱4、蜗杆5、蜗轮6、设置在滑块3外侧的螺纹孔7、设置在滑块3上下两端的缓冲件8、设置在支架1上端的螺纹孔9和设置在支架1下端的螺纹孔10。
具体的连接方式、大小、相对位置等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不仅可以通过调节机构驱动蜗杆带动蜗轮和螺柱转动,使得滑块沿螺柱连续滑动,实现了安全带高度的连续调节,而且通过在滑块上下两端设置缓冲件,避免了滑块在滑动的过程中与支架发生直接撞击,通过在支架以及滑块上设置螺纹孔,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安全带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带和上述任一项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于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上,通过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实现对安全带上固定点高度的连续调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带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车辆,通过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支架固定于车辆上,通过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滑动结构实现对安全带上固定点高度的连续调节,使得安全带的高度与乘客的身高达到完美匹配,提高了乘客佩戴安全带的舒适性,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客的安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车身和上述安全带装置,安全带装置固定于车身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车辆的类型和型号不做特殊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包括了能够实现安全带高度连续调节的安全带装置,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乘客的使用需求,不仅提高了佩戴安全带的舒适性,而且在发生意外时,安全带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客的安全,提高了车辆整体的安全性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柱;
在所述导向柱上滑动设置的滑动结构;
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在所述滑动结构上;
调节所述滑动结构在所述导向柱上的位置的调节机构;
支架,所述导向柱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为螺柱;所述滑动结构包括:
蜗杆、蜗轮和滑块;
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
所述蜗杆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蜗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螺柱的一端;
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柱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滑块连接;
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于所述滑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外侧设置有螺纹孔,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于所述螺纹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架缓冲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橡胶件或者塑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至少一个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为电动调节机构、或手动调节机构、或两者的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电机。
9.一种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带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固定于所述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带装置,所述安全带装置固定于所述车身上。
CN201821423396.0U 2018-08-31 2018-08-31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09258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3396.0U CN209258066U (zh) 2018-08-31 2018-08-31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23396.0U CN209258066U (zh) 2018-08-31 2018-08-31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8066U true CN209258066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2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23396.0U Active CN209258066U (zh) 2018-08-31 2018-08-31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80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051A (zh) * 2019-09-25 2020-01-17 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座椅肩带出口高度调节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7051A (zh) * 2019-09-25 2020-01-17 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座椅肩带出口高度调节机构
CN110697051B (zh) * 2019-09-25 2021-05-04 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座椅肩带出口高度调节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38205B (zh) 用于调节车辆座椅侧翼宽度的调节组件
CN104512306A (zh) 汽车座椅的腰部支撑物
CN209258066U (zh)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安全带装置及车辆
CN106004310B (zh) 一种汽车及悬架偏频调节装置
DE102012112138B3 (de) Fahrzeugsitz
CN110341564A (zh) 一种外挂式吸能座椅
CN204775429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调节装置
DE102014116799B3 (de) Rückblickspiegel-Vorrichtung mit Vibrationsdämpfung
CN102874209A (zh) 一种自动安全带高度调节器
CN108261726A (zh) 一种三维腰肌力强化训练装置
DE20107992U1 (de) Fahrzeugtür mit Armauflage
CN203110979U (zh) 儿童汽车座的头托调节机构
CN207758627U (zh) 一种运载工具头枕
CN103419689A (zh) 一种安全座椅及使用方法
CN108891318A (zh) 一种手动式汽车座椅顶腰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DE10107874A1 (de) Sicherheitsgurtsystem für Kindersitze
CN107234997A (zh) 驾驶助饮装置
CN208198170U (zh)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头枕与肩部安全带的同步调节结构
CN210554331U (zh) 一种全齿司机座椅调角装置
KR20120001862U (ko) 높낮이 조절이 가능한 차량용 손잡이
CN209469223U (zh) 一种智能防夹无框车门玻璃升降器
CN208855471U (zh) 一种手动式汽车座椅顶腰机构
CN207739825U (zh) 一种汽车玻璃升降器
CN209851608U (zh) 一种3d热熔打印机的机架调节装置
CN109291835A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用减震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