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7359U - 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57359U CN209257359U CN201822095340.3U CN201822095340U CN209257359U CN 209257359 U CN209257359 U CN 209257359U CN 201822095340 U CN201822095340 U CN 201822095340U CN 209257359 U CN209257359 U CN 2092573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jector retainner
- retainner plate
- double
- release link
- upper co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包括设置于前模和后模之间的:一次注塑组件和二次注塑组件,一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一上模仁和第一下模仁,二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二上模仁和第二下模仁;第一上模仁和第二上模仁设置于前模,第一下模仁和第二下模仁设置于后模,后模可旋转,使第一下模仁和第二下模仁的位置互换;第一上模仁和第二上模仁包括模芯,第一下模仁和第二下模仁包括型腔;一次注塑组件为外壳注塑组件,二次注塑组件为骨架注塑组件。本实用新型将模具倒装:模芯设置于上模,型腔设置于后模,然后先注塑成型外壳,再注塑成型骨架,克服了双色注塑时的融色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地,涉及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双色注塑是指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从而实现注塑出来的零件由两种材料形成的成型工艺。有的两种材料是不同颜色的,有的是软硬不同的,从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装配等性能。
以双色注塑产品的骨架和外壳为例,常规的做法是先注塑骨架,然后再注塑外壳,且传统的模具模芯在后模,型腔在前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产品会出现融色情况,即两种不同颜色的材料相融,导致产品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包括设置于前模和后模之间的:一次注塑组件和二次注塑组件,所述一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一上模仁和第一下模仁,所述二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二上模仁和第二下模仁;
所述第一上模仁和所述第二上模仁设置于所述前模,所述第一下模仁和所述第二下模仁设置于所述后模,所述后模可旋转,使所述第一下模仁和所述第二下模仁的位置互换;
所述第一上模仁和所述第二上模仁包括模芯,所述第一下模仁和所述第二下模仁包括型腔;
所述一次注塑组件为外壳注塑组件,所述二次注塑组件为骨架注塑组件。
较佳的,所述一次注塑组件还包括:第一顶出结构,所述二次注塑组件还包括:第二顶出结构;
所述第一顶出结构和所述第二顶出结构设置于所述前模。
较佳的,所述第一顶出结构和所述第二顶出结构包括二次顶出结构。
较佳的,所述二次顶出结构包括: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弹性件、套筒复位杆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上顶针板和所述下顶针板之间;
所述套筒复位杆包括上顶针板复位杆和下顶针板复位杆,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呈中空的套筒状结构,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的下端活动穿设于上模仁中,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下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复位杆活动穿设于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内,所述上顶针板复位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顶针板;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顶针板驱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上顶针板及所述下顶针板设置有顶针,所述下顶针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上顶针板的顶针相对应的顶针孔。
较佳的,所述上模仁上纵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的下部活动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较佳的,所述通孔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垫块。
较佳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顶针板,驱动所述上顶针板上下移动。
较佳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
较佳的,所述第一上模仁与所述第二上模仁一体成型或者相互独立,所述第一下模仁与所述第二下模仁一体成型或者相互独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模具倒装:模芯设置于上模,型腔设置于后模,然后先注塑成型外壳,再注塑成型骨架,克服了双色注塑时的融色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2为二次顶出结构的剖面图;
图3为套筒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包括设置于前模1和后模2之间的:一次注塑组件和二次注塑组件,一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一上模仁3和第一下模仁4,二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二上模仁5和第二下模仁6;第一上模仁3和第二上模仁5设置于前模1,第一下模仁4和第二下模仁6设置于后模2,后模2可旋转,使第一下模仁4和第二下模仁6的位置互换。
第一上模仁3和第二上模仁5包括模芯,第一下模仁4和第二下模仁6包括型腔,所谓模芯、型腔,指的是型腔类模具里的凸模与凹模。凸模形成产品的内形,凹模形成产品的外形。
一次注塑组件为外壳注塑组件,二次注塑组件为骨架注塑组件,即先在第一下模仁4注塑成型产品的外壳,然后旋转后模2,将第一下模仁4旋转至第二上模仁5下方,在产品的外壳的基础上注塑成型产品的骨架。此时第二下模仁6位于第一上模仁3的下方,可同时注塑第二件产品的外壳。
在本实施例中,一次注塑组件还包括:第一顶出结构7,二次注塑组件还包括:第二顶出结构8,第一顶出结构7和第二顶出结构8设置于前模1,以便于将产品顶出至后模2的型腔内,从而旋转后模2进行第二次注塑。
由于根据不同的产品需要设计不同的顶出结构,顶出结构可以是传统的一次顶出结构,也可以是二次顶出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二次顶出结构包括:上顶针板71、下顶针板72、弹性件73、套筒复位杆74以及驱动装置75,弹性件73连接在上顶针板71和下顶针板72之间;套筒复位杆74包括上顶针板复位杆741和下顶针板复位杆742,下顶针板复位杆742呈中空的套筒状结构,下顶针板复位杆742的下端活动穿设于第一上模仁3中,下顶针板复位杆742的上端连接下顶针板72,上顶针板复位杆741活动穿设于下顶针板复位杆742内,上顶针板复位杆741的上端连接上顶针板71;驱动装置75与上顶针板71驱动连接。
上顶针板71及下顶针板72分别设置有顶针(上顶针711,下顶针721),下顶针板72上开设有与上顶针板71的顶针相对应的顶针孔,以便于上顶针板71的顶针穿出。
第一上模仁3上纵向开设有通孔,下顶针板复位杆742的下部活动穿设于通孔内,通孔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垫块76。
驱动装置75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上顶针板71,驱动上顶针板71上下移动。弹性件73包括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上模仁3与第二上模仁5一体成型或者相互独立,第一下模仁4与第二下模仁6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相互独立,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二次顶出结构的工作原理:
在模具合模时,驱动装置7向上回位,第一上模仁3下压。
开模时,第一上模仁3上移,下顶针板72在弹性件73的弹力作用下向第一上模仁3中顶出下顶针721,直至下顶针板复位杆742的下部顶住耐磨垫块3。通过驱动装置75向下驱动上顶针板71,使上顶针711向第一上模仁3中顶出,从而实现二次顶出。
上顶针板71、下顶针板72共用套筒复位杆74作为导向结构,导向精确,无需分别设计导向结构,大大减少零部件的设计需求,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前模和后模之间的:一次注塑组件和二次注塑组件,所述一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一上模仁和第一下模仁,所述二次注塑组件包括:第二上模仁和第二下模仁;
所述第一上模仁和所述第二上模仁设置于所述前模,所述第一下模仁和所述第二下模仁设置于所述后模,所述后模可旋转,使所述第一下模仁和所述第二下模仁的位置互换;
所述第一上模仁和所述第二上模仁包括模芯,所述第一下模仁和所述第二下模仁包括型腔;
所述一次注塑组件为外壳注塑组件,所述二次注塑组件为骨架注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注塑组件还包括:第一顶出结构,所述二次注塑组件还包括:第二顶出结构;
所述第一顶出结构和所述第二顶出结构设置于所述前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结构和所述第二顶出结构包括二次顶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顶出结构包括: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弹性件、套筒复位杆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上顶针板和所述下顶针板之间;
所述套筒复位杆包括上顶针板复位杆和下顶针板复位杆,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呈中空的套筒状结构,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的下端活动穿设于上模仁中,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下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复位杆活动穿设于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内,所述上顶针板复位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顶针板;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上顶针板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针板及所述下顶针板设置有顶针,所述下顶针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上顶针板的顶针相对应的顶针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上纵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下顶针板复位杆的下部活动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垫块。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顶针板,驱动所述上顶针板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模仁与所述第二上模仁一体成型或者相互独立,所述第一下模仁与所述第二下模仁一体成型或者相互独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95340.3U CN209257359U (zh) | 2018-12-13 | 2018-12-13 | 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95340.3U CN209257359U (zh) | 2018-12-13 | 2018-12-13 | 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57359U true CN209257359U (zh) | 2019-08-16 |
Family
ID=67563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095340.3U Active CN209257359U (zh) | 2018-12-13 | 2018-12-13 | 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57359U (zh) |
-
2018
- 2018-12-13 CN CN201822095340.3U patent/CN2092573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070148278A1 (en) | Gas extraction structure for mold | |
CN104526980B (zh) | 三色注塑模具 | |
CN208020657U (zh) | 包胶模具 | |
CN104924527A (zh) | 一种热流道双层模具注塑结构注塑模具 | |
CN209257359U (zh) | 双色注塑倒装模具结构 | |
CN209395188U (zh) | 一种侧键注塑装置 | |
CN109049507A (zh) | 一种用于车灯零件的三色两工位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8452168U (zh) | 一种手表壳注塑模具 | |
CN216001270U (zh) | 一种具有模内切换功能的模芯结构及双色注塑模具 | |
CN207172653U (zh) | 一种滚珠工程塑料保持架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 |
CN209257421U (zh) | 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 |
CN201960698U (zh) | 小型塑料件的双料模具 | |
CN205522358U (zh) | 一种二板式注塑模相向开合机构 | |
CN2936682Y (zh) | 注射模 | |
CN205601098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
CN207432678U (zh) | 一种握手主体的注塑模具 | |
JP4587433B2 (ja) | 射出成形金型 | |
CN209599661U (zh) | 扣机组件及具有该扣机组件的模具 | |
CN208558096U (zh) | 一种四色注塑机的四色平行射台 | |
CN207808334U (zh) | 注塑模具的单腔成型二次封胶机构 | |
CN209289701U (zh) | 一种二次顶出模具 | |
CN208978130U (zh) | 一种用于车灯零件的三色两工位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9050939U (zh) | 一种一次成型的双色塑料模具 | |
CN220198352U (zh) | 一种具有双色注塑功能的模具结构 | |
CN220261869U (zh) | 一种内缩推板形式顶出结构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01615 1-2 storeys and 2-4 storeys of 1888 Huaqi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Kebi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799 1-2 storeys and 2-4 storeys of 1888 Huaqing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OBI PRECISION PLASTIC MOLD CO., 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