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4716U - 混合反应设备 - Google Patents

混合反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4716U
CN209254716U CN201821577953.4U CN201821577953U CN209254716U CN 209254716 U CN209254716 U CN 209254716U CN 201821577953 U CN201821577953 U CN 201821577953U CN 209254716 U CN209254716 U CN 209254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artition
mixing
distributor
m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779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清
秦娅
毛俊义
朱振兴
黄涛
庞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2018215779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4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4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4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混合反应设备,包括具有进料口(1)和出料口(8)的壳体(2),壳体(2)外设有物料循环管路(9),物料循环管路分别通过循环物料入口(91)和循环物料出口(92)与壳体的内部连通,物料循环管路上连接有第一物料混合单元(7),壳体内设有第二物料混合单元,以使循环物料入口和循环物料出口在壳体内仅通过第二物料混合单元流体连通,循环物料出口和循环物料入口在物料循环管路内仅通过第一物料混合单元流体连通。本公开的混合反应设备能够实现外循环混合和内部强化混合,提高混合效率,利于反应进行。该混合反应设备可全部采用静态混合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械混合设备,不存在动密封泄露的问题。

Description

混合反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化工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合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化工生产中涉及诸如气-液、液-液、液-固以及气-液-固等多相非均匀体系的混合和反应过程,为了达到好的混合和反应效果,通常采用机械搅拌的方法对物料进行混合,其中搅拌釜式反应器是化工厂应用最普遍和方便的混合设备。通过机械搅拌能够提供较高的剪切和拉伸应力,使得反应介质分布较均匀,反应速度较快,因此带有搅拌装置的釜式反应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很广泛,如生物制药过程中用到的发酵罐,硫酸烷基化采用的STRSTCO反应器,以及专利CN 105771851公开的一种带有变速箱的搅拌釜等。对于上述带机械搅拌的混合反应设备,由于采用电机驱动的搅拌轴在运行过程中一直处于旋转运动状态,而反应釜主体是静止的,两者之间的动密封出现泄漏是最常见的问题,所以工业规模的搅拌釜一般设计压力都不会太高。采用磁力搅拌虽然能有效解决动密封处的泄漏问题,但同时又将矛盾转移到密封在釜内的轴承上,如轴承的腐蚀、磨损等问题。
专利CN 201037134公开了一种带静态混合元件的管式反应器,该反应器的管体内部装有静态混合元件,用于强化混合和反应。专利CN 104707548也公开了一种类似的反应器,主要区别在于将静态混合器设置在两个不同管式反应器之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反应设备,该设备混合效果好且避免了动密封泄漏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混合反应设备,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外设有物料循环管路,所述物料循环管路分别通过循环物料入口和循环物料出口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物料循环管路上连接有第一物料混合单元,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物料混合单元,以使所述循环物料入口和所述循环物料出口在所述壳体内仅通过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流体连通,所述循环物料出口和所述循环物料入口在所述物料循环管路内仅通过所述第一物料混合单元流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壳体为立式筒状,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沿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包括第一隔板和混合分配组件;所述第一隔板沿径向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隔板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由下至上分隔为第一混合反应室和第二混合反应室;所述混合分配组件与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混合分配组件的入口贯穿所述第一隔板、出口与所述第二混合反应室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和所述第二混合反应室仅通过所述混合分配组件连通;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循环物料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连通,所述出料口和所述循环物料出口分别与第二混合反应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混合分配组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所述混合分配组件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静态混合器和分配器,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的入口贯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分配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混合反应室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为管式静态混合器,所述分配器形成为与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等径同轴的分配管,所述分配管的底端开口以与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分配管的顶端封闭,且所述分配管的管壁形成有绕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分配孔,以形成所述分配器的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第一隔板和多个所述混合分配组件,多个所述混合分配组件在所述第一隔板上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隔板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缓冲分配室,所述第二隔板上形成有通孔,以连通所述缓冲分配室和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
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固定于所述缓冲分配室的外侧且覆盖所述通孔,所述导流筒的筒体侧壁具有开孔,以形成所述收集装置的入口。
可选地,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中心,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导流筒同轴设置。
可选地,所述开孔为多个并沿所述导流筒的筒体圆周等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流筒内设有多个同轴间隔布置的折流套筒以在所述导流筒内形成折流通道;或者,所述导流筒内设有混合填料。
可选地,该混合反应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流体分布装置,所述流体分布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循环物料入口连通,所述流体分布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内连通且朝向所述进料口。
可选地,所述流体分布装置选自管式分布器、槽式分布器、盘式分布器、冲击式分布器、喷嘴式分布器、宝塔式分布器和莲蓬式分布器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物料混合单元包括单管式静态混合器和/或列管式静态混合器。
可选地,所述物料循环管路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循环物料出口与所述第一物料混合单元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混合反应设备通过设置具有混合单元的外循环管路,能够实现外循环混合和内部强化混合,提高混合效率,有利于反应进行。该混合反应设备可全部采用静态混合过程,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械混合设备,不存在动密封泄露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混合反应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混合反应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的混合反应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混合分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的混合反应设备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混合分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进料口 2 壳体
3 流体分布装置 4 导流筒
5 混合分配组件 51 第二静态混合器
52 分配器 6 循环泵
7 第一物料混合单元 8 出料口
9 物料循环管路 91 循环物料入口
92 循环物料出口 10 第一隔板
11 第二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可参考图1的图面方向。“内、外”是针对装置本身的轮廓而言的。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混合反应设备,包括具有进料口1和出料口8的壳体2,壳体2外设有物料循环管路9,物料循环管路9分别通过循环物料入口91和循环物料出口92与壳体2的内部连通,物料循环管路9上连接有第一物料混合单元7,壳体2内设有第二物料混合单元,以使循环物料入口91和循环物料出口92在壳体2内仅通过第二物料混合单元流体连通,循环物料出口92和循环物料入口91在物料循环管路9内仅通过第一物料混合单元流体连通。
本公开的混合反应设备通过设置具有混合单元的外循环管路,能够实现外循环混合和内部强化混合,提高混合效率,有利于反应进行。
根据本公开,混合反应设备的形状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壳体2可以为筒状或管状,例如壳体2可以为立式或卧式;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壳体2可以为立式筒状,进料口1和出料口8可以分别位于壳体2的底部和顶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设备内部混合空间大,混合原料可以自下而上流过混合反应设备,并经壳体内外的第一物料混合单元和第二物料混合单元充分混合反应,强化了混合效果。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进料口1和出料口8可以分别位于壳体2的顶部和底部。
根据本公开,第二物料混合单元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为了加强设备内部物料混合效果,第二物料混合单元的个数优选为2~6个,多个第二物料混合单元可以沿轴向间隔设置于壳体2内,以使物料依次流经多个第二物料混合单元进行多次混合分配。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物料进入物料循环管路9,循环物料出口92可以设置于壳体侧壁且位于出料口8的下方,循环物料入口91可以设置于壳体侧壁且位于进料口1的上方。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混合单元和第二混合单元可以分别为静态混合单元,例如分别包括静态混合器,从而避免在壳体内设置专门的机械混合设备,防止出现动密封泄露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合强化效果,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二物料混合单元可以包括第一隔板10和混合分配组件5,第一隔板10沿径向设置于壳体2内部,第一隔板10的边缘可以与壳体2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将壳体2的内部由下至上分隔为第一混合反应室和第二混合反应室,即在第一隔板10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混合反应室和第二混合反应室,进料口1和出料口8可以分别与第一混合反应室和第二混合反应室连通,以使壳体2内的物料依次流经第一混合反应室和第二混合反应室,循环物料入口91和循环物料出口92可以分别与第一混合反应室和第二混合反应室连通,以使第二混合反应室的部分物料通过物料循环管路9返回至第一混合反应室,从而形成物料循环通路;混合分配组件5可以与第一隔板10固定连接,且混合分配组件5的入口可以贯穿第一隔板10、出口可以与第二混合反应室连通,以使第一混合反应室和第二混合反应室仅通过混合分配组件5连通,即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物料均进入混合分配组件5混合后再进入第二混合反应室,提高了混合效率。在这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物料从进料口1进入第一混合反应室初步混合后,经混合分配组件5混合后进入第二混合反应室,第二混合反应室的部分物料从循环物料出口92进入物料循环管路9,经第一物料混合单元7混合后循环至循环物料入口91返回第一混合反应室,与进入第一混合反应室的物料混合反应。
其中,第一隔板10可以为平板、波纹板或弧形板,优选为平板;第一隔板10的边缘可以与壳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将壳体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混合反应室和第二混合反应室。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第二物料混合单元的混合效果,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混合分配组件5可以沿壳体的轴向设置于第一隔板10上,以使壳体内的物料流向与混合分配组件5内的物料流向一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物料混合分配,如图3所示,混合分配组件5可以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静态混合器51和分配器52,第二静态混合器51的入口可以与混合分配组件5的入口连通,即第二静态混合器51的入口贯穿第一隔板10,分配器52的出口可以与第二物料混合单元5的出口连通,即分配器52的出口与第二混合反应室连通,以使进入混合分配组件5的物料流经第二静态混合器51进行混合后再进入分配器52分配流出,提高壳体内物料流动混合的均匀性。进一步地,为了优化混合效果,混合分配组件5的高度可以不超过第二混合反应室高度的1/2,优选1/10~1/3。
为了提高物料在混合反应设备径向上的分布均匀性,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静态混合器51可以为管式静态混合器,分配器52可以形成为与第二静态混合器51等径且同轴设置的分配管,分配管的底端开口以与第二静态混合器51连通,分配管的顶端封闭,且分配管的管壁可以形成有绕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分配孔,以形成分配器52的出口。管式静态混合器可以选自满足标准(如JB/T 7660-2016)要求的SV型、SK型、SX型、SL型、SH型等型式静态混合器中的一种或几种;分配孔可以形成为条形(如图3所示)、三角形、圆形(如图4所示)和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在这一实施方式中,物料先沿轴向在第二静态混合器51内流动混合反应,然后进入分配管经分配孔分配后进入第二混合反应室,由于分配孔的开孔朝向与混合分配组件5的轴向垂直,一方面能够使混合物料在壳体径向上均匀分布,另一方面也利于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和不同股流体之间的混合效果。
根据本公开,为了提高混合效率,保证物料在径向上分配均匀,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物料混合单元可以包括一个第一隔板10和多个混合分配组件5,多个混合分配组件5可以在第一隔板10上均匀分布,以使壳体径向截面上的物流均匀进入第二物料混合单元进行混合,提高混合效率和分配效果。多个混合分配组件5的排布方式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例如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
根据本公开,为了加强壳体内物料的混合效果,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物料混合单元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物料,并使物料流至第二物料混合单元的入口;进一步地,收集装置可以包括与第一隔板10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隔板11,第二隔板11的边缘可以与壳体2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在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11之间形成缓冲分配室,第二隔板11上可以形成有通孔,以连通缓冲分配室和第一混合反应室。在这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物料经初步混合后可以经通孔进入缓冲分配室,在径向上均匀分配后经第二物料混合单元混合后进入第二混合反应室,从而强化了混合和分配效果。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径向分配的均匀性,通孔可以设置于第二隔板11的中心处。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收集装置可以包括轴向间隔交错设置的两个弧形板,以使物料在进入第二物料混合单元前产生垂直于壳体轴向的折流流动。
在收集装置包括第二隔板11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加强物料的混合效果,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收集装置还可以包括导流筒4,导流筒4可以固定于缓冲分配室的外侧且覆盖通孔,即导流筒4可以固定于第二隔板11远离第一隔板10的一侧,导流筒4的筒体侧壁可以具有开孔,以形成收集装置的入口;开孔形状不限,可以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梯形、螺旋形中的至少一种。在这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物料沿轴向流动至导流筒时,可以经该收集装置的开孔沿径向进入导流筒4,并由四周向导流筒中心流动,通过该流向的改变可以提高物料的湍动程度,从而强化混合。
进一步地,为了使进入导流筒4的流体充分混合后进入缓冲分配室,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通孔可以位于第二隔板11的中心,第二隔板11和导流筒4可以同轴设置。此时,物料在导流筒4内和缓冲分配室内向各个方向的流动分配更均匀,有利于混合。
在收集装置包括导流筒4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收集物料,筒体侧壁的开孔可以为多个并沿筒体的周向等间隔设置,以使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物料可以从多个不同方向的开孔流入导流筒4,提高混合效率,且进入导流筒4的多股流体可以进一步碰撞接触强化混合和反应效果。
在收集装置包括导流筒4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为了强化混合效果,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导流筒4内可以设有多个同轴间隔布置的折流套筒,以在导流筒4内形成折流通道,以使物料可沿径向由四周向导流筒中心折流流动,例如折流套筒可包括同轴间隔设置的上折流套筒和下折流套筒,上折流套筒的顶端可以与第二隔板11固定、底端与导流筒4的底壁留有间隙,下折流套筒的底端可以与导流筒4的底壁固定、顶端与第二隔板11留有间隙,以使进入导流筒4的物料从四周向中心折流流动。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导流筒4内可以设有混合填料,以提高物料的流动混合和反应效率。
为了提高循环物料与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物料的混合效果,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混合反应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流体分布装置3,流体分布装置3的入口可以与循环物料入口91连通,流体分布装置3的出口可以与第一混合反应室内连通且朝向进料口1,以便于循环物料与从进料口1流入的物料更充分地混合。
根据本公开,流体分布装置3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种类,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散效果,流体分布装置3可以选自管式分布器、槽式分布器、盘式分布器、冲击式分布器、喷嘴式分布器、宝塔式分布器和莲蓬式分布器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种类的流体分布装置压降较大,能够保证循环物料具有足够的出口线速度。进一步地,流体分布装置3的循环物料出口方向向下,以促进循环物料与进料混合。
根据本公开,为了防止动态混合部件产生的动密封泄露问题,第一物料混合单元7可以为静态混合器。进一步地,为了连接物料循环管路,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物料混合单元7可以包括单管式静态混合器和/或列管式静态混合器。单管式静态混合器可以选自满足标准要求的SV型、SK型、SX型、SL型、SH型等型式静态混合器中的一种,列管式静态混合器可以为多根单管均匀排布在一壳体内作为一个整体,排布方式可以是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对于列管式静态混合器,循环物料可以从管程通过,可以进一步选择性的在壳程通入加热或冷却介质以达到控制反应器内温度的效果。
为了促进物料通过循环管进行循环混合,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物料循环管路9可以连接有循环泵6,循环泵6可以设置于循环物料出口92与第一物料混合单元7之间。循环泵6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种类,如管道离心泵。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物料在混合反应设备内进行混合反应的方法可以包括:反应原料从进料口1进入第一混合反应室,与从流体分布装置3流出的循环物料初步混合后,从侧壁的开孔进入导流筒4,并在折流套筒的作用下从四周向中心轴向折流,导流筒4中心处的物料经第二隔板上的通孔进入缓冲分配室,在径向上分配均匀后进入设置在第一隔板上的第二物料混合单元,物料先沿轴向在第二静态混合器51内向上流动混合反应,然后进入分配管经分配孔分配后进入第二混合反应室进一步混合,第二混合反应室的部分物料从循环物料出口92进入物料循环管路9,其余物料从顶部的出料口8采出,循环物料经第一物料混合单元7混合后循环至循环物料入口91,并进入流体分布装置3分布均匀后返回第一混合反应室,与进入第一混合反应室的物料混合反应。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公开的混合反应设备,但是本公开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实施例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混合反应设备用于轻汽油的碱洗脱硫的方法。反应体系为液-液不相溶两相,反应原料中的油相为含有一定量硫醇的以C5为主的轻汽油,总硫醇硫含量120μg/g,水相为14%的NaOH溶液,进料中的油相与水相的质量流量比为4:1。
如图1所示,混合反应设备被隔离成第一混合反应室和第二混合反应室,反应物料下进上出,物料在混合反应设备内的表观停留时间为10min,混合反应设备出口压力0.1MPa。混合反应设备底部设置排管式高压降分布器,分布器的支管底部开有一定数量圆孔通道。导流筒为圆柱形,直径为反应器壳体直径的1/4,导流筒侧壁有若干矩形开孔,导流筒内设有上下交错的折流挡套筒;两层套筒间距150mm,第一隔板上呈三角形排布三根SV型静态混合器,混合器顶部设有一段分布管,分布管侧壁对称开有四个条形通道,尺寸1mm×4mm,混合器总长占第二混合反应室总高度的1/5。循环物料流量相对于反应器进料的循环比为2.0,循环泵为离心泵,物料循环管路上设有列管式混合器,三根混合管呈三角形排列,同样为SV型混合元件。实验测得高压降分布器前后压降0.25MPa,包括导流筒和第二隔板的收集装置的压降0.18MPa,物料循环管路上的混合器压降0.13MPa。反应后物料通过静置分相,分析油相中的剩余硫醇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
对比例采用常规机械搅拌釜式反应器进行轻汽油的碱洗脱硫实验,反应原料与实施例相同。搅拌转速200rpm,物料在反应釜内的表观停留时间10min,反应釜压力0.1MPa,温度为常温。反应后物料通过静置分相,分析油相中的剩余硫醇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项目 总硫醇硫,μg/g
原料 120
对比例 7.1
实施例 6.9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本公开的混合反应设备对多相物料的混合更充分高效,更有利于反应进行。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5)

1.一种混合反应设备,包括具有进料口(1)和出料口(8)的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外设有物料循环管路(9),所述物料循环管路(9)分别通过循环物料入口(91)和循环物料出口(92)与所述壳体(2)的内部连通,所述物料循环管路(9)上连接有第一物料混合单元(7),所述壳体(2)内设有第二物料混合单元,以使所述循环物料入口(91)和所述循环物料出口(92)在所述壳体(2)内仅通过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流体连通,所述循环物料出口(92)和所述循环物料入口(91)在所述物料循环管路(9)内仅通过所述第一物料混合单元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为立式筒状,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的个数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沿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包括第一隔板(10)和混合分配组件(5);
所述第一隔板(10)沿径向设置于所述壳体(2)内部,所述第一隔板(10)的边缘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将所述壳体(2)的内部由下至上分隔为第一混合反应室和第二混合反应室;所述混合分配组件(5)与所述第一隔板(10)固定连接,且所述混合分配组件(5)的入口贯穿所述第一隔板(10)、出口与所述第二混合反应室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和所述第二混合反应室仅通过所述混合分配组件(5)连通;
所述进料口(1)和所述循环物料入口(91)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连通,所述出料口(8)和所述循环物料出口(92)分别与第二混合反应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分配组件(5)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10)上,所述混合分配组件(5)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静态混合器(51)和分配器(52),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51)的入口贯穿所述第一隔板(10),所述分配器(52)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混合反应室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51)为管式静态混合器,所述分配器(52)形成为与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51)等径同轴的分配管,所述分配管的底端开口以与所述第二静态混合器(51)的出口连通,所述分配管的顶端封闭,且所述分配管的管壁形成有绕圆周均匀分布的多个分配孔,以形成所述分配器(52)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第一隔板(10)和多个所述混合分配组件(5),多个所述混合分配组件(5)在所述第一隔板(10)上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料混合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收集装置;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隔板(10)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隔板(11),所述第二隔板(11)的边缘与所述壳体(2)的内壁密封连接,以在所述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11)之间形成缓冲分配室,所述第二隔板(11)上形成有通孔,以连通所述缓冲分配室和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导流筒(4),所述导流筒(4)固定于所述缓冲分配室的外侧且覆盖所述通孔,所述导流筒(4)的筒体侧壁具有开孔,以形成所述收集装置的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隔板(11)的中心,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导流筒(4)同轴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为多个并沿所述导流筒(4)的筒体圆周等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4)内设有多个同轴间隔布置的折流套筒以在所述导流筒(4)内形成折流通道;或者,所述导流筒(4)内设有混合填料。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反应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内的流体分布装置(3),所述流体分布装置(3)的入口与所述循环物料入口(91)连通,所述流体分布装置(3)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混合反应室内连通且朝向所述进料口(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布装置(3)选自管式分布器、槽式分布器、盘式分布器、冲击式分布器、喷嘴式分布器、宝塔式分布器和莲蓬式分布器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混合单元(7)包括单管式静态混合器和/或列管式静态混合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循环管路(9)连接有循环泵(6),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所述循环物料出口(92)与所述第一物料混合单元(7)之间。
CN201821577953.4U 2018-09-26 2018-09-26 混合反应设备 Active CN209254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7953.4U CN209254716U (zh) 2018-09-26 2018-09-26 混合反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7953.4U CN209254716U (zh) 2018-09-26 2018-09-26 混合反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4716U true CN209254716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2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77953.4U Active CN209254716U (zh) 2018-09-26 2018-09-26 混合反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47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2407A (zh) * 2021-06-16 2021-09-17 上海蓝科石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羟基乙腈氨化反应装置及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2407A (zh) * 2021-06-16 2021-09-17 上海蓝科石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羟基乙腈氨化反应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1242B (zh) 反应器和利用这种反应器的烷基化反应方法
CN103071444B (zh) 一种气液反应装置
CN104971673B (zh) 一种液液非均相混合反应分离一体化的短接触旋流反应器
CN209934501U (zh) 一种用于罐体的自循环搅拌装置
CN209254716U (zh) 混合反应设备
US3759318A (en) Contactor improvements
CN106943978A (zh) 一种适用于高粘度快速反应体系的反应器
CN104549114A (zh) 一种新型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反应的方法
CN104549108B (zh) 一种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反应工艺
CN104549087A (zh) 一种分段进料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反应方法
CN115430379A (zh) 一种烷基化反应器
CN111151201A (zh) 一种反应装置及甲醇羰基合成醋酸的系统和方法
CN204159342U (zh) 一种烷基化反应器
CN204799238U (zh) 一种液-液分形混合装置
CN106732267A (zh) 一种化妆品生产装置
CN105521744A (zh) 一种用于水溶性酚醛树脂胶生产的反应釜装置
CN213314886U (zh) 一种涡旋连续流式反应器
CN108543506B (zh) 用于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乙腈回收的反应器
CN104549116B (zh) 分段式进料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反应工艺
CN209663244U (zh) 一种串级喷射环流式反应装置
CN207694788U (zh) 一种恒温反应釜
CN206325567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酯化釜
CN207929210U (zh) 一种膜反应分离器
CN207838996U (zh) 一种新结构的加氢壶
CN212680961U (zh) 一种烷基化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