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8451U - 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8451U
CN209238451U CN201821830582.6U CN201821830582U CN209238451U CN 209238451 U CN209238451 U CN 209238451U CN 201821830582 U CN201821830582 U CN 201821830582U CN 209238451 U CN209238451 U CN 209238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emory bar
lock
unlocking
driving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05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宜龙
刘飞
黄水清
桂小龙
涂前超
周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l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l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l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l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305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8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8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84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包括检测仪和开锁装置,检测仪的顶部设有供内存条插入的插槽,插槽的两端设有锁扣,锁扣与插槽的槽壁铰接,开锁装置设为两组,两组开锁装置分别设于插槽的两端。基于上述结构,该内存条检测机构具有自动上锁和开锁的功能,为提升内存条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提供了最关键的技术支持,从而可大大地提高内存条检测工作的效率,减少工作量,降低用工成本,避免人工检测带来的误操作,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存条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中国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从之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向高新技术型产业高速发展,自动化产业也因此有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国家的富强有了质的跨越,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物质需求的不断增长,这也直接导致了国内工厂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在此基础上,很多工厂为了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都在努力减少用工成本,开始大量导入自动化设备。
在半导体行业中,内存条的检测目前大部分都还依赖于人工手动操作,这种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且更容易出现误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具有自动上锁和开锁的功能,为提升内存条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提供了最关键的技术支持。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包括检测仪和开锁装置,所述检测仪的顶部设有供内存条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两端设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插槽的槽壁铰接,所述开锁装置设为两组,两组所述开锁装置分别设于所述插槽的两端;
所述开锁装置包括水平调节板、开锁导轨、推拉板导向座、推拉板以及拨杆,所述水平调节板横跨于所述检测仪的上方,所述开锁导轨铺设于所述水平调节板的顶面,所述推拉板导向座与所述开锁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板设为两条,两条所述推拉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推拉板导向座的两侧相连接,两条所述推拉板的第二端分别伸向所述锁扣的两侧,且所述推拉板的第二端设有条形孔,所述拨杆穿设于所述条形孔中,当所述推拉板导向座沿着所述开锁导轨向远离所述锁扣的方向运行时,所述拨杆拨动所述锁扣实现开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锁扣包括锁体以及设于锁体顶部的锁头,所述锁体与插槽的槽壁铰接,所述锁头通过卡入设于内存条两端的锁槽将所述内存条紧扣于所述插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锁装置还包括拨杆固定座和拨杆导向座,所述拨杆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水平调节板的顶面且位于两条所述推拉板之间,所述拨杆导向座固定于所述拨杆固定座上,所述拨杆导向座设有两条导向板,两条所述导向板分别伸向所述锁扣的两侧,所述导向板上设有与所述条形孔相对应的弧形导向孔,且所述弧形导向孔与所述锁扣的转动轨迹相似,所述拨杆穿设于所述弧形导向孔中,且所述拨杆的两端从所述条形孔中穿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平调节板靠近所述插槽的一端设有避让所述锁扣的缺口,所述拨杆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水平调节板的顶面且紧邻所述缺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锁装置还包括开锁气缸,所述开锁气缸固定于所述水平调节板远离所述插槽的一端,所述推拉板导向座与所述开锁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设为两块,两块所述侧板分别立于所述检测仪的两侧,所述开锁装置通过两块所述侧板横跨于所述检测仪的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水平调节板与所述侧板的顶端滑动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包括检测仪和开锁装置,检测仪的顶部设有供内存条插入的插槽,插槽的两端设有锁扣,锁扣与插槽的槽壁铰接,开锁装置设为两组,两组开锁装置分别设于插槽的两端。基于上述结构,该内存条检测机构具有自动上锁和开锁的功能,为提升内存条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提供了最关键的技术支持,从而可大大地提高内存条检测工作的效率,减少工作量,降低用工成本,避免人工检测带来的误操作,提高检测的准确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存条自动检测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存条自动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平台上各个工位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待测品移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移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爪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夹爪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夹爪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品移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I区域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料盘存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II区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座,11、工作平台,12、上下料工位,13、待测工位,14、检测工位,15、废品收集工位,16、废品下料工位,2、机罩,100、待测品移栽机构,101、第一移栽导轨,102、第一电机,103、第一主动轮,104、第一从动轮,105、第一同步带,106、第一底板,107、支撑柱,108、移动托板,109、第一移栽滑块,110、第一定位块,111、第一侧推块,112、第一端推块,113、第一升降气缸,114、升降托板,115、轴承座,116、导向轴承,117、导向轴,118、通孔,200、检测移栽机构,201、支撑座,202、第二底板,203、第二移栽导轨,204、第二电机,205、第一传动轴,206、第三底板,207、第一升降导轨,208、第四电机,209、第一传动块,210、第二传动轴,211、第四底板,212、第二传动块,213、第一固定板,214、第二升降导轨,215、第二升降气缸,216、第一升降板,217、第一夹爪导轨,218、第一夹臂,219、第一夹爪气缸,220、第一肋板,221、第一浮动接头,222、第一连接块,223、第一连接销,224、导向爪尖,225、下压导轨,226、下压滑块,227、下压气缸,228、下压板,229、第二浮动接头,230、三角加强筋,231、调节阀,232、第二固定板,233、第三升降导轨,234、第三升降气缸,235、第二升降板,236、第二夹爪导轨,237、第二夹臂,238、第二夹爪气缸,239、第二肋板,240、第一升降滑块,241、第二连接块,242、第二连接销,243、第二升降滑块,300、废品移栽机构,301、第五底板,302、第三移栽导轨,303、第三电机,304、第二主动轮,305、第二从动轮,306、第二同步带,307、废品托板,308、第二移栽滑块,309、第二连接板,310、第二定位块,311、第二侧推块,312、第二端推块,400、检测机构,401、检测仪,402、侧板,403、插槽,404、锁扣,405、水平调节板,406、拨杆固定座,407、拨杆导向座,4071、导向板,4072、弧形导向孔,408、拨杆,409、推拉板导向座,410、开锁气缸,411、推拉板,4111、条形孔,500、料盘存放机构,501、伸缩托板,502、安装板,503、支撑板,504、托板导向座,505、断口,506、伸缩气缸,507、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存条自动检测设备,主要包括机座1和机罩2,机座1设有工作平台11,工作平台11上设有待测品移栽机构100、检测移栽机构200、废品移栽机构300以及检测机构400,机罩2从上往下罩住工作平台11。
具体地,如图2至图3所示,工作平台11上设有上下料工位12、待测工位13、检测工位14、废品收集工位15以及废品下料工位16;其中,检测机构400设于检测工位14内,用于检测内存条;上下料工位12属于人工操作位,用于添加待检测的内存条和卸下检测合格的内存条;待测品移栽机构100用于在上下料工位12与待测工位13之间运输待测品料盘,检测移栽机构200用于在待测工位13、检测工位14以及废品收集工位15之间运输内存条,废品移栽机构300用于在废品收集工位15与废品下料工位16之间运输废品料盘;废品下料工位16也属于人工操作位,用于卸下检测不合格的内存条。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提及的待测品料盘和废品料盘结构相同,其均为矩形,并且设有供内存条插入的收集槽,但二者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存条自动检测设备中由于使用位置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待测品料盘用于收集待检测或检测合格的内存条,废品料盘用于收集检测不合格的内存条。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待测品移栽机构100包括第一移栽导轨101、第一电机102、第一传动装置以及待测品运输模组;第一移栽导轨101固定于工作平台11上并连接上下料工位12与待测工位13;第一电机102固定于工作平台11上并靠近第一移栽导轨101的第一端设置;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103、第一从动轮104以及连接二者的第一同步带105,第一主动轮103安装于第一电机102的输出轴上,第一从动轮104固定于工作平台11上并靠近第一移栽导轨101的第二端设置,第一同步带105平行于第一移栽导轨101;第一电机102通过第一同步带105驱动待测品运输模组沿第一移栽导轨101往复运动,以实现待测品运输模组在上下料工位12与待测工位13之间运输待测品料盘。
如图4所示,待测品运输模组包括第一底板106、支撑柱107以及移动托板108,第一底板106通过其底面设置的第一移栽滑块109与第一移栽导轨101滑动连接,第一同步带105通过第一连接板带动第一移栽滑块109滑动,移动托板108通过支撑柱107固定于第一底板106的顶面;移动托板108优选矩形,其顶面设有第一定位块110、第一侧推块111和第一端推块112,其中,第一定位块110设为两组,每组两个,两组第一定位块110分别设于移动托板108的一条长边上和一条短边上,第一侧推块111则设于移动托板108的另一条长边上,第一端推块112则设于移动托板108的另一条短边上,并且,第一定位块110、第一侧推块111、第一端推块112以及移动托板108构成固定待测品料盘的第一料盘卡位,以防止待测品料盘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移位;移动托板108的底面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侧推气缸和第一端推气缸,第一侧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侧推块111相连接,第一端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端推块112相连接,以实现第一料盘卡位的松开和夹紧。
如图4所示,待测品运输模组还包括第一升降气缸113、升降托板114、轴承座115、导向轴承116以及导向轴117,第一升降气缸113竖直地固定于第一底板106的顶面,升降托板114固定于第一升降气缸113的活塞杆的顶端,移动托板108的中部设有供升降托板114通过的通孔118;轴承座115竖直地固定于第一底板106的顶面,导向轴承116固定于轴承座115的顶部,导向轴117穿设于导向轴承116内并可上下滑动,导向轴117的顶端与升降托板114相连接。优选的,由轴承座115、导向轴承116以及导向轴117组成的导向组件设为四组,四组导向组件在第一底板106的顶面均匀排布,由此可提高升降托板114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检测移栽机构200包括支撑座201、第二底板202、第二移栽导轨203、第二电机204以及检测运输模组;第二底板202通过支撑座201横跨于待测工位13、检测工位14以及废品收集工位15的上方,第二移栽导轨203水平地固定于第二底板202上并依次连接待测工位13、检测工位14以及废品收集工位15,第二电机204固定于第二移栽导轨203的一端并通过第一传动轴205驱动检测运输模组沿第二移栽导轨203往复运动,以实现检测运输模组在待测工位13、检测工位14以及废品收集工位15之间运输内存条。
如图5和图6所示,检测运输模组包括第三底板206、第一升降导轨207以及第四电机208;第三底板206的背面设有第一传动块209,第一传动块209套于第一传动轴205上并与第二移栽导轨203滑动连接;第一升降导轨207竖直地固定于第三底板206的正面,且第一升降导轨207上设有夹爪总成,第四电机208固定于第一升降导轨207的顶端并通过第二传动轴210驱动夹爪总成沿第一升降导轨207上下运动;夹爪总成包括第四底板211和第一夹爪模组,第一夹爪模组固定于第四底板211的正面,第四底板211的背面设有第二传动块212,第二传动块212套于第二传动轴210上并与第一升降导轨207滑动连接。
如图7所示,第一夹爪模组包括第一固定板213、第二升降导轨214、第二升降气缸215、第一升降板216、第一夹爪导轨217、第一夹臂218以及第一夹爪气缸219;第一固定板213固定于第四底板211的正面并与第四底板211相垂直,第二升降导轨214竖直地固定于第一固定板213上,第一升降板216通过其背面设置的第一升降滑块与第二升降导轨214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板213的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肋板220,第二升降气缸215竖直地固定于第一肋板220上,第一升降板216通过其顶部设置的第一浮动接头221与第二升降气缸215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一夹爪导轨217和第一夹爪气缸219固定于第一升降板216的正面,且第一夹爪导轨217水平设置,第一夹臂218通过其背面设置的夹爪滑块与第一夹爪导轨217滑动连接,第一夹臂218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块222,第一连接块222通过第一连接销223与第一夹臂218相连接,第一夹爪气缸219通过第一连接块222带动第一夹臂218沿第一夹爪导轨217往复运动;第一夹臂218设为两个,且两个第一夹臂218的运动方向相反,由此实现第一夹爪模组的开合;另外,为了提高第一夹爪模组的抓取能力,第一夹臂218的底部设有导向爪尖224,导向爪尖224上设有用于抓取内存条的卡槽。
如图7所示,第一夹爪模组还包括下压导轨225、下压滑块226、下压气缸227以及下压板228;下压导轨225竖直地固定于第一固定板213上,下压滑块226设于第一固定板213与第一升降板216之间,且下压滑块226与下压导轨225滑动连接;下压气缸227竖直地固定于第一肋板220上,下压滑块226通过其顶部设置的第二浮动接头229与下压气缸227的活塞杆相连接;下压板228设于下压滑块226的底部,且二者的相接处设有三角加强筋230;此外,第一夹爪模组还包括调节阀231,调节阀231固定于第一肋板220上,用于调节下压气缸227的输出力,避免下压力超过内存条或检测机构400的承受力而导致损坏。
如图8所示,为了提高检测的效率,夹爪总成还包括第二夹爪模组,第二夹爪模组包括第二固定板232、第三升降导轨233、第三升降气缸234、第二升降板235、第二夹爪导轨236、第二夹臂237以及第二夹爪气缸238;第二固定板232固定于第四底板211的正面并与第一固定板213面对面设置,第三升降导轨233竖直地固定于第二固定板232上,第二升降板235通过其背面设置的第二升降滑块243与第三升降导轨233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板232的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肋板239,第三升降气缸234竖直地固定于第二肋板239上,第二升降板235通过其顶部设置的第三浮动接头与第三升降气缸234的活塞杆相连接;第二夹爪导轨236和第二夹爪气缸238固定于第二升降板235的正面,且第二夹爪导轨236水平设置,第二夹臂237通过其背面设置的第五滑块与第二夹爪导轨236滑动连接,第二夹臂237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块241,第二连接块241通过第二连接销242与第二夹臂237相连接,第二夹爪气缸238通过第二连接块241带动第二夹臂237沿第二夹爪导轨236往复运动;同样的,第二夹臂237也设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夹臂237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二夹臂237的底部设有导向爪尖224。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夹爪模组用于将待检测的内存条从待测品运输模组的待测品料盘中夹取出来,然后运输至检测机构400进行检测;第二夹爪模组用于将检测完成的内存条从检测机构400中夹取出来,若内存条检测合格,则运输至待测品运输模组的待测品料盘中进行收集,若内存条检测不合格,则运输至废品运输模组的废品料盘中进行收集。基于此,两组夹爪模组一取一放,运输效率更高。
再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废品移栽机构300包括第五底板301、第三移栽导轨302、第三电机303、第二传动装置以及废品运输模组;第五底板301立于工作平台11上,第三移栽导轨302铺设于第五底板301的顶端并连接废品收集工位15与废品下料工位16;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主动轮304、第二从动轮305以及连接二者的第二同步带306,第三电机303和第二主动轮304固定于第五底板301的同一侧端,且第二主动轮304与第三电机303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二从动轮305固定于第五底板301的另一侧端,第二同步带306平行于第三移栽导轨302;第三电机303通过第二同步带306驱动废品运输模组沿第三移栽导轨302往复运动,以实现废品运输模组在废品收集工位15与废品下料工位16之间运输废品料盘。
如图9所示,废品运输模组包括废品托板307,废品托板307通过其底面设置的第二移栽滑块308与第三移栽导轨302滑动连接,第二同步带306通过第二连接板309带动第二移栽滑块308滑动。与移动托板108类似,废品托板307优选矩形,其顶面设有第二定位块310、第二侧推块311以及第二端推块312,其中,第二定位块310设为两组,每组两个,两组第二定位块310分别设于废品托板307的一条长边上和一条短边上,第二侧推块311则设于废品托板307的另一条长边上,第二端推块312则设于废品托板307的另一条短边上,并且,第二定位块310、第二侧推块311、第二端推块312以及废品托板307构成固定废品料盘的第二料盘卡位,以防止待测品料盘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移位;废品托板307的底面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侧推气缸和第二端推气缸,第二侧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侧推块311相连接,第二端推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端推块312相连接,以实现第二料盘卡位的松开和夹紧。
再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检测机构400包括检测仪401、侧板402以及开锁装置,检测仪401固定于工作平台11上,侧板402设为两块,两块侧板402分别立于检测仪401的两侧,开锁装置通过两块侧板402横跨于检测仪401的上方。检测仪401的顶部设有供内存条插入的插槽403,插槽403的两端设有锁扣404,锁扣404包括锁体以及设于锁体顶部的锁头,锁体与插槽403的槽壁铰接,内存条的两端设有供锁头卡入的锁槽;当内存条插入检测仪401的插槽403内后,第一夹爪模组的下压板228下压插槽403内的内存条,使其底部下压锁体的底部,进而造成锁体转动,锁头则随着锁体的转动卡入锁槽中实现上锁,由此将内存条紧扣在插槽403内;若要实现开锁,则只需要使锁体反向转动,使锁头从内存条的锁槽中脱出即可;基于此,开锁装置设为两组,两组开锁装置分别设于插槽403的两端。
如图10和图11所示,开锁装置包括水平调节板405、拨杆固定座406、拨杆导向座407、拨杆408、开锁导轨、推拉板导向座409、开锁气缸410以及推拉板411;水平调节板405与侧板402的顶端滑动连接,用于调节开锁装置与锁扣404之间的距离;水平调节板405靠近插槽403的一端设有避让锁扣404的缺口,拨杆固定座406固定于水平调节板405的顶面且紧邻缺口,拨杆导向座407固定于拨杆固定座406上;拨杆导向座407设有两条导向板4071,两条导向板4071分别伸向锁扣404的两侧,导向板4071上设有弧形导向孔4072,且弧形导向孔4072与锁扣404的转动轨迹相似,拨杆408穿设于弧形导向孔4072内;当锁扣404处于上锁状态时,拨杆408位于弧形导向孔4072的上端并与锁扣404的锁头相接触。开锁导轨铺设于水平调节板405的顶面且位于拨杆固定座406远离拨杆导向座407的一侧,推拉板导向座409与开锁导轨滑动连接;开锁气缸410固定于水平调节板405远离插槽403的一端,推拉板导向座409与开锁气缸410的活塞杆相连接;推拉板411设为两条,两条推拉板411的第一端分别与推拉板导向座409的两侧相连接,两条推拉板411的第二端分别伸向两条导向板4071的外侧,且推拉板411的第二端设有与弧形导向孔4072相对应的条形孔4111,拨杆408的两端从条形孔4111中穿出。
基于上述结构,开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开锁气缸410驱动推拉板导向座409沿着开锁导轨向远离锁扣404的方向运动,推拉板导向座409随即带动推拉板411,使其拉着拨杆408沿着弧形导向孔4072向其下端运动,与此同时,拨杆408拨动与其接触的锁头,使其随着锁体发生反向转动,直至锁头从内存条的锁槽中脱出,即实现开锁。
再进一步地,在图2的基础上,参见图12和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存条自动检测设备还包括料盘存放机构500,料盘存放机构500设于上下料工位12内,用于存放待测品料盘。料盘存放机构500包括托架和伸缩托板501,托架包括安装板502和支撑板503,安装板502通过支撑板503固定于工作平台11上,安装板502的顶面设有托板导向座504,托板导向座504内设有滑道,伸缩托板501设于滑道内并可沿滑道滑动。托架设为两个,两个托架分居第一移栽导轨101的两侧并相对设置,两个托架的安装板502之间形成供待测品料盘通过的矩形的断口505,托板导向座504设于断口505的边缘,且伸缩托板501可向断口505内伸出;安装板502的顶面还设有水平设置的伸缩气缸506,伸缩气缸506设于托板导向座504远离断口505的一侧,伸缩托板501与伸缩气缸506的活塞杆相连接。另外,安装板502的顶面还设有导向块507,导向块507设为四块,四块导向块507分别设于断口505的四个顶角位置,由此,导向块507与伸缩托板501构成料盘放置位,当待测品料盘放置于料盘放置位时,伸缩托板501伸出将待测品料盘托起;当待测品运输模组需要将料盘放置位内的待测品料盘运走时,伸缩托板501缩回,升降托板114通过断口505将待测品料盘转移至移动托盘上。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下料工位12设为两个,两个上下料工位12分别设于第一移栽导轨101的两端,待测工位13设于两个上下料工位12之间。基于此,两个上下料工位12内的待测品料盘可交替地运输至待测工位13进行内存条的检测,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接下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对该内存条自动检测设备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地描述,具体而言,工作流程包括启动阶段和正常运行阶段。
启动阶段具体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工作人员先检查两个上下料工位12内的料盘存放机构500上是否放置有待测品料盘,若有,则需要取走;再将装满待检测的内存条的待测品料盘放置于两个料盘存放机构500的料盘放置位内,此时,伸缩托板501伸出托住待测品料盘。
第二环节,第一电机102驱动待测品运输模组运动至其中一个上下料工位12内的料盘存放机构500的正下方;然后,待测品运输模组的升降托板114升起并抬高待测品料盘,使其脱离伸缩托板501,与此同时,伸缩托板501缩回,升降托板114下降至初始位置,待测品料盘落于移动托板108的第一料盘卡位内后,第一侧推块111和第一端推块112随即将其顶紧,完成定位;紧接着,第一电机102驱动待测品运输模组沿第一移栽导轨101运动,将待测品料盘运输至待测工位13,供夹爪总成取用待检测的内存条。
第三环节,第二电机204驱动检测运输模组运动至待测工位13,并使第一夹爪模组的第一夹臂218处于待测品料盘上第一片内存条的正上方,待第一夹臂218抓取第一片内存条后,第二电机204驱动检测运输模组运动至检测工位14,并使第一夹臂218刚好处于检测仪401的插槽403的正上方;然后,第一夹爪模组的第二升降气缸215驱动第一升降板216下降,第一夹臂218将第一片内存条插入检测仪401的插槽403内,待第一夹臂218松开后,第二升降气缸215驱动第一升降板216上升至初始位置;紧接着,下压气缸227驱动下压板228下压插槽403内的第一片内存条,直至锁扣404完成上锁;与此同时,检测仪401开始对第一片内存条进行检测,下压气缸227驱动下压滑块226上升至初始位置。
第四环节,在检测仪401对第一片内存条进行检测的同时,第二电机204再次驱动检测运输模组运动至待测工位13,并使第一夹爪模组的第一夹臂218处于待测品料盘上第二片内存条的正上方;待第一夹臂218抓取第二片内存条后,第二电机204再次驱动检测运输模组运动至检测工位14,并使第二夹爪模的第二夹臂237组刚好处于检测仪401的插槽403的正上方,等待第一片内存条检测完毕。
至此,启动阶段结束,正常运行阶段开始,其包括如下几个环节:
第五环节,第一片内存条检测完毕后,开锁装置的开锁气缸410驱动拨杆408拨动锁扣404进行开锁;随后,第二夹爪模组的第三升降气缸234驱动第二升降板235下降,待第二夹臂237夹紧第一片内存条后,第三升降气缸234驱动第二升降板235上升至初始位置,第一片内存条被第二夹臂237从检测仪401的插槽403中夹取出来。
第六环节,第二电机204驱动检测运输模组沿着第二移栽导轨203运动,使第一夹爪模组的第一夹臂218再次处于检测仪401的插槽403的正上方;然后,第一夹爪模组的第二升降气缸215驱动第一升降板216下降,第一夹臂218将第二片内存条插入检测仪401的插槽403内,待第一夹臂218松开后,第二升降气缸215驱动第一升降板216上升至初始位置;紧接着,下压气缸227驱动下压板228下压插槽403内的第二片内存条,直至锁扣404完成上锁;与此同时,检测仪401开始对第二片内存条进行检测,下压气缸227驱动下压滑块226上升至初始位置。
第七环节,若第一片内存条检测结果为合格,第二电机204则驱动检测运输模组运动至待测工位13;然后,第二夹爪模组的第三升降气缸234驱动第二升降板235下降,第二夹臂237将第一片内存条插入待测品料盘上空置的收集槽内;待第二夹臂237松开后,第三升降气缸234驱动第二升降板235上升至初始位置;
若第一片内存条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第二电机204则驱动检测运输模组运动至废品收集工位15,并使第二夹爪模组的第二夹臂237处于废品料盘的正上方(此时废品运输模组位于废品收集工位15内,且第二料盘卡位内放置有废品料盘);然后,第二夹爪模组的第三升降气缸234驱动第二升降板235下降,第二夹臂237将第一片内存条插入废品料盘上空置的收集槽内;待第二夹臂237松开后,第三升降气缸234驱动第二升降板235上升至初始位置。
第八环节,第二电机204驱动检测运输模组运动至待测工位13,并使第一夹爪模组的第一夹臂218处于待测品料盘上第三片内存条的正上方;待第一夹臂218抓取第二片内存条后,第二电机204驱动检测运输模组运动至检测工位14,并使第二夹爪模组的第二夹臂237刚好处于检测仪401的插槽403的正上方,等待第二片内存条检测完毕。
从此往后,第五环节至第八环节按顺序循环往复进行,直至待测品料盘内的内存条全部检测完毕,开始进入第九环节。
第九环节,第一电机102驱动待测品运输模组沿第一移栽导轨101运动,将装有合格的内存条的待测品料盘运回至初始的上下料工位12;然后,待测品运输模组的第一升降气缸113驱动升降托板114升起(伸缩托板501仍处于缩回状态),将待测品料盘升至高于伸缩托板501所在的高度;随后,伸缩托板501伸出,第一升降气缸113驱动升降托板114下降,直到升降托板114降至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待测品料盘重新落于料盘存放机构500的料盘放置位内,等待工作人员更换新的装满待检测的内存条的待测品料盘;
与此同时,第三电机303驱动废品运输模组沿第三移栽导轨302运动,将装有不合格的内存条的废品料盘运输至废品下料工位16;待工作人员更换好空置的废品料盘后,第三电机303再次驱动废品运输模组沿第三移栽导轨302运动,将空置的废品料盘运输至废品收集工位15,等待新一轮的内存条检测流程开始。
第十环节,第一电机102驱动待测品运输模组运动至另一个上下料工位12内的料盘存放机构500的正下方,开始新一轮的内存条检测流程。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存条自动检测设备,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内存条自动检测设备能够连续、快速、独立地完成内存条检测的全部环节,并且能够将合格的内存条与不合格的内存条准确地归类收集,大大地提高了内存条检测工作的效率;
2、最为关键的检测环节无人工干预,避免了人工检测带来的误操作,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3、工作人员只需进行料盘更换等简单的操作,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用工成本;
4、夹爪总成包括两组夹爪模组,交替取放,进一步提高了内存条检测工作的效率;
5、夹爪总成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内存条的拔插工作,并且夹取过程稳定,夹取力度适中,不易破坏夹取物;
6、检测机构400具有自动上锁和开锁的功能,为提升内存条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提供了最关键的技术支持;
7、两个上下料工位12,两组料盘存放机构500,降低了工作人员更换料盘的频率,降低了工作强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仪和开锁装置,所述检测仪的顶部设有供内存条插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两端设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插槽的槽壁铰接,所述开锁装置设为两组,两组所述开锁装置分别设于所述插槽的两端;
所述开锁装置包括水平调节板、开锁导轨、推拉板导向座、推拉板以及拨杆,所述水平调节板横跨于所述检测仪的上方,所述开锁导轨铺设于所述水平调节板的顶面,所述推拉板导向座与所述开锁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板设为两条,两条所述推拉板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推拉板导向座的两侧相连接,两条所述推拉板的第二端分别伸向所述锁扣的两侧,且所述推拉板的第二端设有条形孔,所述拨杆穿设于所述条形孔中,当所述推拉板导向座沿着所述开锁导轨向远离所述锁扣的方向运行时,所述拨杆拨动所述锁扣实现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条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包括锁体以及设于锁体顶部的锁头,所述锁体与插槽的槽壁铰接,所述锁头通过卡入设于内存条两端的锁槽将所述内存条紧扣于所述插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条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装置还包括拨杆固定座和拨杆导向座,所述拨杆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水平调节板的顶面且位于两条所述推拉板之间,所述拨杆导向座固定于所述拨杆固定座上,所述拨杆导向座设有两条导向板,两条所述导向板分别伸向所述锁扣的两侧,所述导向板上设有与所述条形孔相对应的弧形导向孔,且所述弧形导向孔与所述锁扣的转动轨迹相似,所述拨杆穿设于所述弧形导向孔中,且所述拨杆的两端从所述条形孔中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存条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板靠近所述插槽的一端设有避让所述锁扣的缺口,所述拨杆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水平调节板的顶面且紧邻所述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条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装置还包括开锁气缸,所述开锁气缸固定于所述水平调节板远离所述插槽的一端,所述推拉板导向座与所述开锁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存条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设为两块,两块所述侧板分别立于所述检测仪的两侧,所述开锁装置通过两块所述侧板横跨于所述检测仪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存条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板与所述侧板的顶端滑动连接。
CN201821830582.6U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38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0582.6U CN209238451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0582.6U CN209238451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8451U true CN209238451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7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05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38451U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8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18260U (zh) 一种夹爪总成
CN109524053A (zh) 一种内存条自动检测设备
CN105731088B (zh) 自动测试机
CN209241975U (zh) 一种料盘移栽机构
CN206395456U (zh) 自动上料装置
CN108956269A (zh) 一种用于抗压强度检测的混凝土试块自动化传送装置
CN105618934A (zh) 一种全自动太阳能电池片激光加工设备
CN207390429U (zh) 一种电池上料模组
CN204052203U (zh) 锂电池阻抗测试机及其电池抓取机构
CN209238451U (zh) 一种内存条检测机构
CN217575286U (zh) 一种电容器测试用夹具存储转运装置
CN202351180U (zh) Pcb板夹具及pcb板光学检测仪器
CN112903699B (zh) 一种巴条自动镜检设备
CN203648872U (zh) 锂电池阻抗测试机及其不合格品抓取机构
CN209582949U (zh) 一种主板测试机构
CN209393586U (zh) 一种电池五档分选机
CN207547060U (zh) 一种电池阻抗测试机
CN206334607U (zh) 一种采血管自动摇匀装置
CN209641678U (zh) 一种硅片导片装置
CN208135345U (zh) 一种刀具检测设备
CN207215857U (zh) 手机pcb板测试夹具
CN208828932U (zh) 应用于方形锂电池卷绕机的下料装置
CN203658470U (zh) 锂电池阻抗测试机
CN208932379U (zh) 一种传导圆皮带直行动力的分料机
TWI290529B (en) Convey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electronic element of testing are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