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8417U - 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8417U
CN209218417U CN201821362728.9U CN201821362728U CN209218417U CN 209218417 U CN209218417 U CN 209218417U CN 201821362728 U CN201821362728 U CN 201821362728U CN 209218417 U CN209218417 U CN 209218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substrate
fever
route
layer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627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得意
梁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627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8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8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8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发热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由至少两层陶瓷基片叠好卷制形成具有中心孔的圆柱状或椭圆状结构;每层陶瓷基片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均印刷有发热线路,最内层陶瓷基片的内表面或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保护发热线路的保护涂层;或者,每层陶瓷基片内表面以及最外层陶瓷基片外表面均印刷有发热线路,最内层陶瓷基片内表面和最外层陶瓷基片外表面设有用于保护发热线路的保护涂层。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通过采用至少两层陶瓷基片,且每层陶瓷基片均设有发热线路,显著提高了发热体的加热升温速度和加热效率;设置的保护涂层能对发热线路进行保护,防止发热线路被空气氧化,易于清洁,实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发热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子烟发热体用发热元件有几种,第一种发热元件是发热丝,发热丝易于与外界的空气直接接触,使得发热丝在进行加热时,发热丝裸露在空气中,极易氧化,使用寿命短,且发热丝不耐油烟等的腐蚀,缩短了寿命周长,成为一种易耗件;同时,该种发热丝结构复杂,安装也较为不便,造成生产成本高。第二种发热元件是发热体,该发热体的结构是由内芯的外表面叠加基片,并在内芯与基片之间夹住发热丝,但是该种发热体整体结构较厚,加热时升温速度慢,加热效果差,且长期使用,内芯与基片会出现裂缝,缩短使用寿命。第三种发热元件是杯状发热体,该发热体结构是由两层陶瓷和一组发热线路组成,呈杯体状,但是该种发热体的发热效率低、功率低,且加热不可控,加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该发热体通过采用至少两层陶瓷基片,且每层陶瓷基片均设有发热线路,显著提高了发热体的加热升温速度,加热效率高;而通过采用保护涂层,对发热线路进行保护,防止发热线路在加热时被空气氧化,同时易于清洁,延长了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该发热体由至少两层陶瓷基片叠好卷制形成具有中心孔的圆柱状或椭圆状结构;每层所述陶瓷基片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均印刷有发热线路,最内层陶瓷基片的内表面或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保护发热线路的保护涂层;或者,每层所述陶瓷基片的内表面以及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外表面均印刷有发热线路,最内层陶瓷基片的内表面和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保护发热线路的保护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线路为两段发热线路或多段发热线路。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线路为一段控温与多段发热相结合的发热线路。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涂层为玻璃釉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基片为氧化锆陶瓷、莫来石陶瓷、氮化硅陶瓷或氧化铝陶瓷。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层所述陶瓷基片叠合时的卷制对接口相互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外表面设有电极焊盘,所述电极焊盘的表面设有电极引线。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引线为铜线或镍线。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基片的厚度为0.25-1mm,所述保护涂层的厚度为0.09-0.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通过采用至少两层陶瓷基片,且每层陶瓷基片的内侧或外侧均设有发热线路,显著提高了每层陶瓷基片的加热升温速度,提高了发热体的加热效率高;而通过采用在最内层的陶瓷基片内壁或最外层的陶瓷基片外壁设置用于保护发热线路的保护涂层,可防止发热线路在加热时被空气氧化,同时使最内层的陶瓷基片内壁和/或最外层的陶瓷基片外壁易于清洁,延长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截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截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内表面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外表面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陶瓷基片、2—发热线路、3—保护涂层、4—电极焊盘、5—电极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见图1-2和图5-6,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该发热体由至少两层陶瓷基片1叠好卷制形成具有中心孔的圆柱状或椭圆状结构;每层所述陶瓷基片1的内表面均印刷有发热线路2,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内表面设有用于保护发热线路2的保护涂层3,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发热线路2设置于所述保护涂层3与最内层陶瓷基片1之间。
本实施例的发热体通过采用至少两层陶瓷基片1,且每层陶瓷基片1的内侧均设有发热线路2,使得发热体在加热时,每层陶瓷基片1的发热线路2均对相邻层的陶瓷基片1进行加热,显著提高了每层陶瓷基片1的加热升温速度,且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发热线路2能对电子烟进行较快的升温加热,提高了发热体的加热效率高;同时通过在最内层的陶瓷基片1内壁设置保护涂层3,对发热线路2进行保护,防止发热线路2在加热时被空气氧化,而且设置的保护涂层3使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内壁易于清洁,延长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而传统的发热体是两层陶瓷组成,且两层陶瓷之间设置一组发热线路2,但该种发热体在使用时,中间的发热线路2对两层陶瓷进行升温加热,导致部分热量被内层的陶瓷所损失,降低了放置在中心孔的电子烟的加热效率;而本实施例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内侧壁设有发热线路2,减少了因陶瓷的阻隔而损失的热量,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和热传导效率,提高了发热体的加热效率,比传统的两层陶瓷夹着发热线路2的发热效率相比,本实施例的发热效率提高了70-80%。
另外,发热线路2通过印刷的方式设置在每层陶瓷基片1的内表面,在电性能方面,能耐受较高的电压、更大的功率和较大的电流,使陶瓷基片1能够快速升温。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线路2为两段发热线路2或多段发热线路2。
本实施例的发热线路2通过设置为两段发热线路2或多段发热线路2,能将发热线路2进行分段加热,提高了发热线路2的升温加热速度,显著提高了发热体的加热效率,实用性高。
或者,所述发热线路2为一段控温与多段发热相结合的发热线路2。
本实施例的发热线路2通过采用一段控温与多段发热相结合的方式,能通过控温段来调节发热线路2的升温,若电子烟的温度感应部件感应到温度过高,通过控温段来暂时停止加热,若电子烟的温度感应部件感应到温度过低,则通过控温段来实现升温加热,并结合多段发热线路2来实现分段加热,提高加热效率,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涂层3为玻璃釉涂层。
本实施例采用玻璃釉涂层作为保护涂层3,强度高、硬度高、耐候性佳、耐腐蚀性好,能对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发热线路2进行保护,防止发热线路2被外界空气氧化,延长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而且设置的保护涂层3易于清洁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内壁,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基片1为氧化锆陶瓷、莫来石陶瓷、氮化硅陶瓷或氧化铝陶瓷。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上述种类的陶瓷,热传导性能佳,耐高温性强,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耐磨,能使发热体具有坚固而稳定的陶瓷基片1,且升温加热的热传导性能佳,提高了发热体的升温加热效率,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层所述陶瓷基片1叠合时的卷制对接口相互错位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将相邻两层陶瓷基片1卷制对接口相互错位设置,能提高两层陶瓷基片1的连接稳定性,长期使用后两层陶瓷基片1之间不会出现裂缝,延长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避免了一层陶瓷基片1裂开后容易导致另一层陶瓷基片1也裂开,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设有电极焊盘4。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焊盘4的表面设有电极引线5。
本实施例通过在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设置电极焊盘4,并在电极焊盘4上设置电极引线5,其中电极引线5与外部电源连接,电源通过电极引线5为发热体提供电源,实现发热体的电加热;而电极焊盘4则通过最外层陶瓷基片1(贯穿最外层陶瓷基片1)与最外层陶瓷基片1上的发热线路2连接,实现发热线路2与电极引线5的电连接,使得发热线路2通电后升温发热,并对陶瓷基片1进行加热,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引线5为铜线或镍线。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铜线或镍线,具有较佳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耐高温性强,耐腐蚀,可塑性高,能提高电极引线5的导电性,且不因高温而影响导电性,延长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基片1的厚度为0.25-1mm,所述保护涂层3的厚度为0.09-0.15mm。
本实施例通过严格控制陶瓷基片1的厚度,能使陶瓷基片1具有较佳的升温发热效率,且稳固性佳,不易碎裂,若陶瓷基片1的厚度较厚,则降低了陶瓷基片1的升温速度,若陶瓷基片1的厚度较薄,则降低了陶瓷基片1的使用稳固性,容易撞损或碎裂,降低了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陶瓷基片1的厚度可以为0.25-0.35mm、0.40-0.50mm、0.55-0.65mm、0.70-0.80mm或者0.85-1mm。
本实施例通过严格控制保护涂层3的厚度,能对发热线路2进行较佳的保护效果,防止发热线路2被空气氧化,且易于对发热体内壁进行清洁,提高了使用便利性;若保护涂层3的厚度较厚,则会对发热线路2产生的热量造成较大的损失,降低了对热量的使用率,降低了发热线路2对发热体内壁的被加热物的升温加热速度;若保护涂层3的厚度较薄,则降低了对发热线路2的保护作用。具体地,所述保护涂层3的厚度为0.09mm、0.10mm、0.11mm、0.12mm、0.13mm、0.14mm或者0.15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见图3,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该发热体由至少两层陶瓷基片1叠好卷制形成具有中心孔的圆柱状或椭圆状结构;每层所述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均印刷有发热线路2,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保护发热线路2的保护涂层3。
本实施例的发热体通过采用至少两层陶瓷基片1,且每层陶瓷基片1的外侧均设有发热线路2,使得发热体在加热时,每层陶瓷基片1的发热线路2均对相邻层的陶瓷基片1进行加热,显著提高了每层陶瓷基片1的加热升温速度,且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发热线路2能对电子烟进行较快的升温加热,提高了发热体的加热效率高;同时通过在最外层的陶瓷基片1外壁设置保护涂层3,对发热线路2进行保护,防止发热线路2在加热时被空气氧化,而且设置的保护涂层3易于清洁,延长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而传统的发热体是两层陶瓷组成,且两层陶瓷之间设置一组发热线路2,但该种发热体在使用时,中间的发热线路2对两层陶瓷进行升温加热,导致部分热量被内层的陶瓷所损失,降低了放置在中心孔的电子烟的加热效率;而本实施例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外壁设有发热线路2,减少了因陶瓷的阻隔而损失的热量,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和热传导效率,提高了发热体的加热效率,比传统的两层陶瓷夹着发热线路2的发热效率相比,本实施例的发热效率提高了70-80%。
另外,发热线路2通过印刷的方式设置在每层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在电性能方面,能耐受较高的电压、更大的功率和较大的电流,使陶瓷基片1能够快速升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见图4,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该发热体由至少两层陶瓷基片1叠好卷制形成具有中心孔的圆柱状或椭圆状结构;每层所述陶瓷基片1的内表面以及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均印刷有发热线路2,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内表面和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保护发热线路2的保护涂层3;或者,每层所述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以及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内表面均印刷有发热线路2,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和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内表面设有用于保护发热线路2的保护涂层3。
本实施例的发热体通过采用至少两层陶瓷基片1,且每层陶瓷基片1的内侧均设有发热线路2,同时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外表面也设置发热线路2,(或者是,每层陶瓷基片1的外侧和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内表面均设有发热线路2),即是相邻两层陶瓷基片1之间为一层发热线路2,能使得发热体在加热时,每层陶瓷基片1之间的发热线路2均对相邻层的陶瓷基片1进行加热,显著提高了每层陶瓷基片1的加热升温速度,且通过内外两层的发热线路2能对电子烟进行较快的升温加热,提高了发热体的加热效率高;同时,通过在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外壁和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内壁设置保护涂层3,能对发热线路2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发热线路2在加热时被空气氧化,而且设置的保护涂层3易于清洁,延长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实用性高。
而传统的发热体是两层陶瓷组成,且两层陶瓷之间设置一组发热线路2,但该种发热体在使用时,中间的发热线路2对两层陶瓷进行升温加热,导致部分热量被内层的陶瓷所损失,降低了放置在中心孔的电子烟的加热效率;而本实施例最外层陶瓷基片1的外侧壁和最内层陶瓷基片1的内侧壁均设有发热线路2,既显著提高陶瓷基片1的升温加热速度,而且减少了发热线路2因陶瓷的阻隔而损失的热量,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和热传导效率,提高了发热体的加热效率,比传统的两层陶瓷夹着发热线路2的发热效率相比,本实施例的发热效率提高了85-95%。
另外,发热线路2通过印刷的方式同时设置在每层陶瓷基片1上,在电性能方面,能耐受较高的电压、更大的功率和较大的电流,使陶瓷基片1能够快速升温。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该发热体由至少两层陶瓷基片叠好卷制形成具有中心孔的圆柱状或椭圆状结构;每层所述陶瓷基片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均印刷有发热线路,最内层陶瓷基片的内表面或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保护发热线路的保护涂层;或者,每层所述陶瓷基片的内表面以及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外表面均印刷有发热线路,最内层陶瓷基片的内表面和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保护发热线路的保护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为两段发热线路或多段发热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为一段控温与多段发热相结合的发热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涂层为玻璃釉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片为氧化锆陶瓷、莫来石陶瓷、氮化硅陶瓷或氧化铝陶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层所述陶瓷基片叠合时的卷制对接口相互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最外层陶瓷基片的外表面设有电极焊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焊盘的表面设有电极引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为铜线或镍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片的厚度为0.25-1mm,所述保护涂层的厚度为0.09-0.15mm。
CN201821362728.9U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 Active CN209218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2728.9U CN209218417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2728.9U CN209218417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8417U true CN209218417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53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62728.9U Active CN209218417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841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3298A (zh) * 2019-12-20 2020-04-24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发热体及其制造方法和柔性发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器
CN112493557A (zh) * 2020-11-11 2021-03-1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元件及加热雾化装置
WO2024036734A1 (zh) * 2022-08-18 2024-02-22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体结构及其加热不燃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53298A (zh) * 2019-12-20 2020-04-24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发热体及其制造方法和柔性发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器
CN112493557A (zh) * 2020-11-11 2021-03-16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元件及加热雾化装置
WO2024036734A1 (zh) * 2022-08-18 2024-02-22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体结构及其加热不燃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18417U (zh) 一种电子烟用的多层发热陶瓷发热体
RU2730210C1 (ru) Атомайзер из композитной керамик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JP2023509085A (ja)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及びその発熱モジュール
CN208228305U (zh) 一种带控温电阻的电子烟用片状陶瓷发热体
CN207869432U (zh) 一种多温区陶瓷发热体
CN109123804A (zh) 烘烤烟具及其加热组件
CN110200331A (zh) 一种电子烟加热器
CN201214725Y (zh) 电熨斗
CN208241910U (zh) 一种电子烟用圆棒状三根引线陶瓷发热体
CN208424820U (zh) 一种内壁表面发热的陶瓷发热体
CN203858900U (zh) 耐用电缆
CN201442382U (zh) 一种热敏打印头
CN209416053U (zh) 一种窑炉用发热元件保护套瓷管装置
CN207304950U (zh) 一种ptc加热器
CN109123806A (zh) 烘烤烟具
JP6443415B2 (ja) ガスセンサ
CN206136341U (zh) 一种高效发热结构
CN209314119U (zh) 一种放热面为电绝缘材料面阻垢电加热器
CN205087923U (zh) 多晶硅还原炉电极绝缘隔热保护结构
CN211555567U (zh) 一种消防线路用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力电缆
CN209090057U (zh) 烘烤烟具
CN216019114U (zh) 内热式电子烟加热的电加热层结构
CN206602674U (zh) 一种ptc加热器用加热管结构
CN218103548U (zh) 陶瓷发热体
WO2021254230A1 (zh) 一种用于抽烟装置的加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