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7058U -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 Google Patents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7058U
CN209217058U CN201822061235.8U CN201822061235U CN209217058U CN 209217058 U CN209217058 U CN 209217058U CN 201822061235 U CN201822061235 U CN 201822061235U CN 209217058 U CN209217058 U CN 209217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re
braced frame
side plate
frame
cor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612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强
余国营
罗洪旭
张经国
吕成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ational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612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7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7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70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属于电池领域。该电芯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散热件和多个电芯,散热件包括限位板、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限位板为槽状,第一侧面板的横截面和第二侧面板的横截面均为L形。第一侧面板与第二侧面板分别与限位板的两侧连接。多个电芯中位于限位板中的电芯侧面与限位板的内侧壁贴合,其余电芯的第一侧面均与第一侧面板之间具有腔隙,第二侧面均与第二侧面板之间具有腔隙。支撑框架安装在腔隙中,并与散热件连接。该电池模组包括汇流排和上述电芯组件,多个电芯组件中的支撑框架之间连接在一起,多个汇流排均安装在电芯组件的顶端。本实用新型改善现有技术装配工序繁琐、整体重量较重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是一种能够提供电能的组合体,是组成电池系统的次级结构之一。现有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散热铝板、塑料框架、极耳固定块和汇流排,在装配电池模组的过程中,是先将一块电芯放置在散热铝板中,再将塑料框架与散热铝板安装在一起,此时塑料框架和散热铝板可以将电芯固定在塑料框架和散热铝板之间。安装好塑料框架后,再将极耳固定块插接在塑料框架的顶部的凹陷处,再将汇流排安装在极耳固定块上,并使汇流排与电芯连接,最后再将所有塑料框架连接在一起。
但是目前的电池模组均是一个散热铝板和一个塑料框架之间容纳一块电芯,因此装配工序较繁琐,且使用的散热铝板和塑料框架较多,导致电池模组的重量也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装配工序繁琐、整体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包括支撑框架,还包括散热件和多个电芯;
散热件包括限位板、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限位板为槽状,第一侧面板的横截面和第二侧面板的横截面均为L形;
第一侧面板与限位板的其中一侧连接,第二侧面板与限位板的另一侧连接;
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依次放置在散热件中,多个电芯中位于限位板中的电芯的侧面能够与限位板的内侧壁贴合,其余电芯的第一侧面均与第一侧面板之间具有腔隙,第二侧面均与第二侧面板之间具有腔隙;
支撑框架安装在腔隙中,并与散热件连接,支撑框架用于支撑电芯,以及用于将电芯固定在散热件中。
进一步的,第一侧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支撑框架上与第一凸起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孔洞,第一侧面板上的第一凸起能够卡合在支撑框架上的第一孔洞中。
进一步的,第二侧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支撑框架上与第二凸起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孔洞,第二侧面板上的第二凸起能够卡合在支撑框架上的第二孔洞中。
进一步的,第一侧面板上设置有第三孔洞,支撑框架上与第三孔洞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三凸起,支撑框架上的第三凸起能够卡合在第一侧面板上的第三孔洞中。
进一步的,第二侧面板上设置有第四孔洞,支撑框架上与第四孔洞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四凸起,支撑框架上的第四凸起能够卡合在第二侧面板上的第四孔洞中。
进一步的,电芯组件还包括绝缘隔板;
绝缘隔板安装在支撑框架和散热件之间,绝缘隔板与多个电芯中远离限位板的电芯贴合,或者,
绝缘隔板安装在相邻两个电芯之间。
进一步的,支撑框架包括四条边框,支撑框架的四条边框依次首尾连接。
进一步的,支撑框架的顶部边框和底部边框上均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穿孔,穿孔中能够穿过螺钉,且螺钉能够固定在穿孔中,以使多个支撑框架依次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支撑框架的底部边框上设置有插接部,插接部上设置有插接凸起和插接孔;
相邻两个支撑框架的其中一个支撑框架底部边框的插接凸起能够插合在另一个支撑框架底部边框的插接孔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汇流排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组件;
电芯组件和汇流排均为多个,多个电芯组件中的支撑框架之间连接在一起,多个汇流排均安装在电芯组件的顶端,且汇流排能够与电芯组件中的电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散热件和多个电芯,散热件包括限位板、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限位板为槽状,第一侧面板的横截面和第二侧面板的横截面均为L形。第一侧面板与限位板的其中一侧连接,第二侧面板与限位板的另一侧连接。
在装配该电芯组件时,可以先将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依次放置在散热件中,其中第一方向可以是与限位板面积最大侧面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在将电芯放置在散热件中时,可以使位于限位板中的电芯的侧面与限位板的内侧壁贴合。由于限位板为槽状,因此限位板可以固定该电芯的位置,防止该电芯在散热件中偏位。将其余电芯均放置在散热件中后,其余电芯的第一侧面均与第一侧面板之间具有腔隙,第二侧面均与第二侧面板之间具有腔隙。安装好电芯后,可以将支撑框架与散热件连接,此时可以将支撑框架安装在上述腔隙中。支撑框架可以支撑电芯,在限位板和支撑框架的作用下,位于支撑框架与散热件之间的所有电芯均可以被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组件通过支撑框架、槽状的限位板、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可以将多个电芯固定在支撑框架与散热件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组件可以节约散热件和支撑框架的使用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技术装配工序繁琐、整体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汇流排和上述电芯组件,电芯组件和汇流排均为多个,多个电芯组件中的支撑框架之间连接在一起,多个汇流排均安装在电芯组件的顶端,且汇流排能够与电芯组件中的电芯电连接。该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电芯组件,因而具有与上述电芯组件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芯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电池模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框架;10-第一孔洞;11-第三凸起;12-连接部;13-金属管;14-插接部;140-插接凸起;141-插接孔;15-卡扣;150-支撑部;151-贴合部;2-散热件;20-限位板;21-第一侧面板;210-第一凸起;211-第三孔洞;22-第二侧面板;220-第二凸起;221-第四孔洞;3-电芯;30-第一侧面;4-凹陷部;5-汇流排;6-泡棉;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组件包括支撑框架1、散热件2和多个电芯3。散热件2包括限位板20、第一侧面板21和第二侧面板22,限位板20为槽状,第一侧面板21的横截面和第二侧面板22的横截面均为L形。
其中,第一侧面板21与限位板20的其中一侧连接,第二侧面板22与限位板20的另一侧连接。多个电芯3沿第一方向依次放置在散热件2中,多个电芯3中位于限位板20中的电芯3的侧面能够与限位板20的内侧壁贴合,其余电芯3的第一侧面30均与第一侧面板21之间具有腔隙,第二侧面均与第二侧面板22之间具有腔隙。
其中,其余电芯3的第一侧面30可以参照图1,其余电芯3的第二侧面为其余电芯3上与第一侧面30对称的侧面。
进一步的,支撑框架1安装在腔隙中,并与散热件2连接,支撑框架1用于支撑电芯3,以及用于将电芯3固定在散热件2中。
如图1所示,在装配该电芯组件时,可以先将多个电芯3沿第一方向依次放置在散热件2中,其中,第一方向可以是与限位板20面积最大侧面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在将电芯3放置在散热件2中时,可以使位于限位板20中的电芯3的侧面与限位板20的内侧壁贴合。由于限位板20为槽状,因此限位板20可以固定该电芯3的位置,防止该电芯3在散热件2中偏位。
将其余电芯3均放置在散热件2中后,其余电芯3的第一侧面30均与第一侧面板21之间具有腔隙,第二侧面均与第二侧面板22之间具有腔隙。安装好电芯3后,可以将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连接,此时可以将支撑框架1安装在上述腔隙中。如图2所示,支撑框架1可以支撑电芯3,在限位板20和支撑框架1的作用下,位于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之间的所有电芯3均可以被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组件通过支撑框架1、槽状的限位板20、第一侧面板21和第二侧面板22可以将多个电芯3固定在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之间,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组件可以节约散热件2和支撑框架1的使用量,进而可以减轻整体电池模组的重量。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组件改善了现有技术装配工序繁琐、整体重量较重的问题。
其中,电芯3的数量没有限制,本实施例优选电芯3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侧面板2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凸起210,支撑框架1上与第一凸起210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孔洞10,第一侧面板21上的第一凸起210能够卡合在支撑框架1上的第一孔洞10中。
在装配该电芯组件的过程中,可以将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通过第一侧面板21上的第一凸起210和支撑框架1上的第一孔洞10将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卡接在一起,进而可以提升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二侧面板2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凸起220,支撑框架1上与第二凸起220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孔洞,第二侧面板22上的第二凸起220能够卡合在支撑框架1上的第二孔洞中。
与第一凸起210和第一孔洞10的作用相同,第二侧面板22上的第二凸起220可以与支撑框架1上的第二孔洞卡接,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之间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侧面板21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三孔洞211,支撑框架1上与第三孔洞211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三凸起11,支撑框架1上的第三凸起11能够卡合在第一侧面板21上的第三孔洞211中。
第一侧面板21上的第三孔洞211与支撑框架1上的第三凸起11之间也可以卡接,进而可以提升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之间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第二侧面板22上还可以设置有第四孔洞221,支撑框架1上与第四孔洞221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四凸起,支撑框架1上的第四凸起能够卡合在第二侧面板22上的第四孔洞221中。
第二侧面板22上的第四洞与支撑框架1上的第四凸起之间也可以卡接,进一步的提升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之间的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凸起210、第二凸起220、第三凸起11和第四凸起的形状均可以为三棱柱,由于三棱柱具有倾斜面,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便于将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卡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电芯组件还可以包括绝缘隔板,绝缘隔板可以安装在支撑框架1和散热件2之间,绝缘隔板可以与多个电芯3中远离限位板20的电芯3贴合,或者,绝缘隔板安装在相邻两个电芯3之间。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1可以包括四条边框,支撑框架1的四条边框依次首尾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可以为环形,且为四边形,由于支撑框架1为环形,因此支撑框架1的侧面没有遮挡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环形支撑框架1可以便于支撑框架1与散热件2之间的电芯3散热,进而可以提升散热效率。
因此本实施例优选支撑框架1包括四条边框,支撑框架1的四条边框依次首尾连接。
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1的顶部边框和底部边框上均可以设置有连接部12,连接部12上设置有穿孔,穿孔中能够穿过螺钉,且螺钉能够固定在穿孔中,以使多个支撑框架1依次连接在一起。
其中,连接部12的穿孔中还可以设置有金属管13,金属管13可以是固接在穿孔中的。
在装配电池模组的过程中,可以将螺栓穿过多个支撑框架1上的金属管13。在使用过程中,螺栓会对金属管13产生压紧力,金属管12可以防止螺栓损坏支撑框架1。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顶部边框上的连接部12可以为三个,三个连接部12可以分别设置在顶部边框上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处。支撑框架1底部边框上的连接部12也可以为三个,三个连接部12可以分别设置在底部边框上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处。
可以看出,在支撑框架1的四个角部设置连接部12,以及在支撑框架1的四个角部处设置穿孔和金属管13,可以将多个支撑框架1的角部依次对应连接在一起,而角部对应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支撑框架1的稳定性也较好。
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1的底部边框上可以设置有插接部14,插接部14上设置有插接凸起140和插接孔141,相邻两个支撑框架1的其中一个支撑框架1底部边框的插接凸起140能够插合在另一个支撑框架1底部边框的插接孔141中。
在实际应用中,插接部14上的插接凸起140和插接孔141可以分别位于插接部14的两侧。
在使用过程中,插接部14便于将相邻两个支撑框架1对接在一起,进而可以便于将各个支撑框架1的金属管13连通。
可以看出,插接部14便于在装配后期将所有支撑框架1连接在一起,进而提升装配效率。
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1的顶部边框上的连接部12上也可以设置有插接凸起140和插接孔141,相邻两个支撑框架1的其中一个支撑框架1顶部边框的连接部12上的插接凸起140,能够插合在另一个支撑框架1顶部边框的连接部12上的插接孔141中。
在实际应用中,支撑框架1顶部边框上的连接部12上的插接孔141和插接凸起140也可以便于将相邻两个支撑框架1对接在一起,更进一步的提升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1的顶部边框上的与电池模组中的汇流排的位置对应处可以设置有卡扣15,卡扣15用于将电池模组中的汇流排固定在支撑框架1的顶部边框上。
进一步的,卡扣15可以设置在支撑框架1上的顶部边框上的连接部12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卡扣15可以将汇流排直接固定在支撑框架1顶部边框上,而不需要使用极耳固定块将汇流排固定在支撑框架1上,卡扣15可以进一步的减轻该电芯组件的重量,且可以进一步的节省材料。
其中,卡扣15的数量没有限制,为与汇流排的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优选卡扣15的数量为三个,如图1所示,其中两个卡扣15可以分别固定在支撑框架1顶部边框两端的两个连接部12上,另外一个卡扣15可以安装在支撑框架1顶部边框中间的连接部12上。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卡扣15可以包括支撑部150和贴合部151,支撑部150可以安装在连接部12上,贴合部151可以与支撑部150的顶端连接,电池模组中的汇流排能够卡合在贴合部151的底面与连接部12的顶面之间。
其中,卡扣15中的支撑部150可以是固接在连接部12上的,贴合部151与支撑部150之间也可以是固接。
在实际应用中,贴合部151与支撑部150之间固接可以使卡扣15更加稳定,卡扣15与连接部12之间固接可以使卡扣15的卡接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贴合部151可以具有向下的倾斜面,在装配汇流排的过程中,贴合部151上的倾斜面可以便于汇流排在贴合部151的倾斜面上滑动,进而便于将汇流排与卡扣15卡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支撑框架1的两条侧边框的宽度均可以等于支撑框架1的底部边框的宽度的二分之一。
当支撑框架1的两条侧边框的宽度等于支撑框架1的底部边框的宽度的二分之一时,散热铝板与支撑框架1盖合在一起后,散热铝板与支撑框架1之间可以留有开口,进而可以为电芯3提供散热通道,更进一步的提升支撑框架1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支撑框架1的底部边框的宽度可以较宽,支撑框架1的底部边框可以支撑两个电芯3。与现有技术中一个塑料框架和一个散热铝板只能支撑一个电芯3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框架1不仅可以支撑两个电芯3,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支撑件还可以节省支撑框架1和散热铝板的使用量,可以进一步的节省材料和减轻电池模组的重量。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支撑框架1的四条边框的内侧壁上还可以设置有凹陷部4,四条边框上的凹陷部4可以位于同一侧,且均可以位于支撑框架1上远离电芯3的一侧。
在使用过程中,与相邻支撑框架1连接的散热铝板是与该支撑框架1上远离电芯3的一侧连接的,因此在位于该支撑框架1上远离电芯3的一侧设置凹陷部4,可以便于将与相邻支撑框架1连接的散热铝板与该支撑框架1抵接,进而可以增加支撑框架1和与下一个支撑框架1连接的散热铝板之间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汇流排5和实施例一中的电芯组件,电芯组件和汇流排5均为多个,多个电芯组件中的支撑框架1之间连接在一起,多个汇流排5均安装在电芯组件的顶端,且汇流排5能够与电芯组件中的电芯3电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还可以包括泡棉6和橡胶垫7,泡棉6可以贴合在该电池模组的两端,橡胶垫7可以贴合在电池模组两端的泡棉6的外侧。
进一步的,在电池模组两端的橡胶垫7的外侧还可以贴合有绝缘隔板。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芯组件,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芯组件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同样改善了现有技术散热效果不好、重量较重、装配难度较高以及装配时间较长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芯组件,包括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件和多个电芯;
所述散热件包括限位板、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所述限位板为槽状,所述第一侧面板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板的横截面均为L形;
所述第一侧面板与所述限位板的其中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面板与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连接;
多个所述电芯沿第一方向依次放置在所述散热件中,多个所述电芯中位于所述限位板中的所述电芯的侧面能够与所述限位板的内侧壁贴合,其余所述电芯的第一侧面均与所述第一侧面板之间具有腔隙,第二侧面均与所述第二侧面板之间具有腔隙;
所述支撑框架安装在所述腔隙中,并与所述散热件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用于支撑所述电芯,以及用于将所述电芯固定在所述散热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支撑框架上与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侧面板上的第一凸起能够卡合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一孔洞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板上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支撑框架上与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第二侧面板上的第二凸起能够卡合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二孔洞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板上设置有第三孔洞,所述支撑框架上与所述第三孔洞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三凸起能够卡合在所述第一侧面板上的第三孔洞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板上设置有第四孔洞,所述支撑框架上与所述第四孔洞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四凸起,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第四凸起能够卡合在所述第二侧面板上的第四孔洞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绝缘隔板;
所述绝缘隔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散热件之间,所述绝缘隔板与多个所述电芯中远离所述限位板的所述电芯贴合,或者,
所述绝缘隔板安装在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四条边框,所述支撑框架的四条边框依次首尾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边框和底部边框上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中能够穿过螺钉,且螺钉能够固定在所述穿孔中,以使多个所述支撑框架依次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边框上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插接凸起和插接孔;
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框架的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框架底部边框的插接凸起能够插合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框架底部边框的插接孔中。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排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组件;
所述电芯组件和所述汇流排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芯组件中的所述支撑框架之间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汇流排均安装在所述电芯组件的顶端,且所述汇流排能够与所述电芯组件中的所述电芯电连接。
CN201822061235.8U 2018-12-07 2018-12-07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17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1235.8U CN209217058U (zh) 2018-12-07 2018-12-07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1235.8U CN209217058U (zh) 2018-12-07 2018-12-07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7058U true CN209217058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3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6123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17058U (zh) 2018-12-07 2018-12-07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70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2041A (zh) * 2019-09-19 2019-11-22 刘杰林 一种新型防爆燃锂离子电池
CN117748010A (zh) * 2024-02-04 2024-03-22 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2041A (zh) * 2019-09-19 2019-11-22 刘杰林 一种新型防爆燃锂离子电池
CN117748010A (zh) * 2024-02-04 2024-03-22 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CN117748010B (zh) * 2024-02-04 2024-05-14 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35129B1 (ko) 태양광 모듈 고정장치
CN209217058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01936895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支架
CN209401706U (zh) 一种无模组类铝壳电池模组及铝壳电池
WO2020228748A1 (zh) 电源柜
CN217035895U (zh) 一种极耳连接结构及电池
CN209016128U (zh) 一种电池模组框架及电池模组
CN209217057U (zh)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CN209217060U (zh) 电池模组支撑件和电池模组
CN209217059U (zh) 电池模组支撑件和电池模组
CN211088361U (zh) 一种新型的电芯支架以及电池组
CN209718275U (zh) 一种满足多边形硅片切割的载具
CN203840257U (zh) 安装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
CN210296427U (zh) 电池模组外壳及电池模组
CN220546018U (zh) 一种新型的柜体侧壁
CN218300647U (zh) 低压柜内固定安装机构
CN215869547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用的锂电池盒
CN211266750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
CN214799389U (zh) 大尺寸版型光伏组件边框结构
CN219060660U (zh) 一种用于光伏支架的檩条结构
CN219875669U (zh) 光储逆变器挂架结构
CN220290962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结构、电池包及电池系统
CN21248642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光伏板
CN217827544U (zh) 一种智能烹饪箱门体
CN218006128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复合型储能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