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5372U - 一种土壤监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壤监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5372U
CN209215372U CN201821671380.1U CN201821671380U CN209215372U CN 209215372 U CN209215372 U CN 209215372U CN 201821671380 U CN201821671380 U CN 201821671380U CN 209215372 U CN209215372 U CN 209215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ain body
battery cover
screw
cov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7138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维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tai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Control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7138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5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5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5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土壤监测仪。包括:监测仪主体,所述监测仪主体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监测仪主体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监测仪主体;以及电池盖组件,所述电池盖组件设置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包括螺丝头和螺丝杆,并且所述螺丝头和所述螺丝杆连接,所述螺丝头与所述电池盖组件一端端面接触,所述螺丝杆贯穿所述电池盖组件并延伸至所述电池盖组件另一端,所述螺丝杆与所述螺母螺接,将所述电池盖组件安装于所述监测仪主体开设有电池仓的一端。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方便地完成土壤监测仪电池的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土壤监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监测仪。
背景技术
土壤监测仪是一种监测土壤各种理化性质及土壤肥力参数的仪器,包括监测土壤中的氮、磷、钾、有机质、氟化物、腐殖酸及酸碱度等,以实现土壤质量现状监测、土壤污染事故监测、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土壤背景值调查等目的。
土壤监测仪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实时采集土壤参数,故土壤监测仪的电能损耗较大,需要经常更换电池。而为了保证土壤监测仪的正常工作,通常将土壤监测仪中的电池盖与监测仪主体固定连接,以防止电池盖松动造成电池接触不良,影响电池供电,故土壤监测仪更换电池时,需要将土壤监测仪的电池盖打开后才能完成电池的更换。
但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土壤监测仪的电池盖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才能打开,当未携带辅助工具时,则无法完成电池的更换,非常不方便,且携带辅助工具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壤监测仪,能够方便地完成土壤监测仪电池的更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土壤监测仪,包括:
监测仪主体,所述监测仪主体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监测仪主体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监测仪主体;以及
电池盖组件,所述电池盖组件设置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包括螺丝头和螺丝杆,并且所述螺丝头和所述螺丝杆连接,所述螺丝头与所述电池盖组件一端端面接触,所述螺丝杆贯穿所述电池盖组件并延伸至所述电池盖组件另一端,所述螺丝杆与所述螺母螺接,将所述电池盖组件安装于所述监测仪主体开设有电池仓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组件包括:卡持件;
所述螺丝杆设置有卡持槽,所述卡持槽为环绕所述螺丝杆周向设置的凹槽;
当所述螺丝杆贯穿所述电池盖组件时,所述卡持槽位于所述电池盖组件的另一端,并且所述卡持件卡持于所述卡持槽,以限制所述第一螺丝的纵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组件还包括:
电池连极弹片,所述电池连极弹片开设第一通孔;
电池盖主体,所述电池盖主体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电池盖主体;
所述电池连极弹片固定于所述电池盖主体,并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连通,
所述第一螺丝的螺丝头与所述电池盖主体一端端面接触,所述螺丝杆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卡持槽和所述螺丝头分别位于所述电池连极弹片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螺丝杆包括:光轴段和螺纹段;
所述光轴段靠近所述螺丝头,所述螺纹段远离所述螺丝头,并且所述卡持槽位于所述光轴段和所述螺纹段之间;
所述光轴段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通孔。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组件还包括:密封套;
所述电池盖主体还包括:台阶孔,所述台阶孔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
所述密封套安装于所述台阶孔,所述光轴段通过所述密封套与所述台阶孔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主体另一端端口凸出定位围筋;
所述监测仪主体开设有电池仓的一端端口则开设沉台;
所述沉台与所述定位围筋相适配,当所述电池盖组件安装于所述监测仪主体时,所述定位围筋与所述沉台契合。
可选地,所述定位围筋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凹部和第一凸部;
所述沉台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二凹部和第二凸部;
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凸部契合,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契合。
可选地,所述电池盖组件还包括: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定位围筋外周。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设置有紧压筋,所述电池盖组件通过所述紧压筋密封所述监测仪主体。
可选地,所述监测仪主体包括:壳体、探针、螺母、电池负极弹片和电池正极弹片;
所述壳体一端开设有所述电池仓,所述壳体另一端与所述探针连接;
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壳体开设有所述电池仓的一端;
所述电池负极弹片和所述电池负极弹片则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壤监测仪,包括:监测仪主体和电池盖组件,监测仪主体一端开设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监测仪主体还设置有螺母,并且所述螺母与监测仪主体固定;电池盖组件设置有第一螺丝,并且第一螺丝的螺丝头与电池盖组件的一端端面接触,螺丝杆贯穿电池盖组件并延伸至电池盖组件另一端;用户能够通过旋转螺丝头将电池盖组件另一端的螺丝杆与监测仪主体的螺母进行螺接,将电池盖组件安装于监测仪主体开设有电池仓的一端,同时,用户通过拧动螺丝头就能够将螺丝杆退出螺母,打开电池盖组件,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方便地完成土壤监测仪电池的更换。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壤监测仪的装配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土壤监测仪的监测仪主体和电池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土壤监测仪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土壤监测仪的电池盖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池盖组件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土壤监测仪的监测仪主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监测仪主体不包括探针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监测仪主体另一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8,100为土壤监测仪,10为电池盖组件,11为电池盖主体,111为收容腔,112为安装孔,113为台阶孔,114为定位柱,115为支撑骨,116为定位围筋,1161为第一凹部,1162为第一凸部,117为密封槽,12为电池连极弹片,121为正极触头,122为负极触头,123为第一通孔,124为定位孔,13为密封圈,131为紧压筋,14为密封套,15为第一螺丝,151为螺丝头,152为螺丝杆,1521为光轴段,1522为螺纹段,1523为卡持槽,16为卡持件,21为电池仓,211为第一电池仓,212为第二电池仓,22为壳体,221为下盖,2211为第一收容槽,2212为第二收容槽,2213为第一避让孔,2214为第一沉台,22141为第二凹部,2215为电池负极弹片插槽,2216为电池正极弹片插槽,2217为第一骨位,22171为螺母插槽,222为上盖,2221为第三收容槽,2222为第四收容槽,2223为第二避让孔,2224为第二沉台,22241为第二凸部,2225为负极插槽骨位,2226为正极插槽骨位,2227为第二骨位,223为垫片,23为探针,24为螺母,25为电池负极弹片,26为电池正极弹片,27为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壤监测仪100,包括电池盖组件10和监测仪主体20,在监测仪主体2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21。电池盖组件10安装于监测仪主体20开设有电池仓21的一端,并且密封所述电池仓21。该电池盖组件10与监测仪主体20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能够通过打开电池盖组件10完成土壤监测仪100电池的更换,并且当电池盖组件10与监测仪主体20连接时,电池盖组件10与监测仪主体20固定,防止电池盖组件10松动而造成电池松动,影响土壤监测仪100的正常工作。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电池盖组件10包括:电池盖主体11、电池连极弹片12、密封圈13、密封套14、第一螺丝15和卡持件16。电池连极弹片12、密封圈13、密封套14和第一螺丝15安装于电池盖主体11,卡持件16则卡持于第一螺丝15。
在电池盖主体11的纵轴方向两端分别开设有收容腔111和安装孔112,并且安装孔112与收容腔111纵向连通。
在安装孔112远离收容腔111的一端开设有台阶孔113,该台阶孔113的直径大于安装孔112的直径。
在电池盖主体11的收容腔111内壁纵向延伸有定位柱114和支撑骨115,并且定位柱114延伸超过安装孔112的端部,支撑骨115延伸的端部与安装孔112的端部齐平。
该定位柱114的形状为圆柱形,数量至少为2个,分别位于安装孔112两侧。
该支撑骨115的形状为棱柱形,数量至少为2个,分别位于安装孔112两侧。
在电池盖主体11开设有收容腔111的一端端部沿纵向凸出定位围筋116,该定位围筋116相对两侧设置有防呆结构,该防呆结构具体包括分别位于定位围筋116相对两侧的第一凹部1161和第一凸部1162,能够防止电池盖组件10安装于监测仪主体20时装反。
在电池盖主体11开设有收容腔111的一端端部还沿纵向开设有密封槽117,该密封槽117位于定位围筋116外周,其形状与定位围筋116相适配。
电池连极弹片12为片状结构,其正面设置有正极触头121和负极触头122,并且正极触头121和负极触头122分别位于电池连极弹片12长度方向两端。
在电池连极弹片12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23,正极触头121和负极触头122分别位于该第一通孔123两侧。
在电池连极弹片12厚度方向还开设有定位孔124,该定位孔124为与定位柱114相适配的通孔。
电池连极弹片12的形状与收容腔111的形状相适配,其收容于收容腔111中,通过定位孔124套设于定位柱114,此时,电池连极弹片12的反面与安装孔112以及支撑骨115的端部抵接,并且第一通孔123与安装孔112对应连通。
此时,能够通过手啤机冷压定位柱114,使定位柱114变形,进而将电池连极弹片12与电池盖主体11固定组装。
密封圈13的形状则与密封槽117的形状相适配,其安装于密封槽117中,并与密封槽117过盈配合。该密封圈13能够使得电池盖组件10与监测仪主体20连接时,达到密封效果,有效防止液体通过电池盖组件10和监测仪主体20的间隙进入监测仪主体20内部。
进一步地,在一些可替代实施例中,密封圈13未与密封槽117接触的一端还可设置有沿纵向凸起的紧压筋131,该紧压筋131能够进一步地增强电池盖组件10与监测仪主体20之间的密封效果。
密封套14则为O型密封圈,其安装于台阶孔113,并与台阶孔113过盈配合。该密封套14的内径与安装孔112的直径相适配,当密封套14安装于台阶孔113时,其内孔与安装孔112对应连通。
该密封套14的材质为软胶。
第一螺丝15包括螺丝头151和螺丝杆152,并且螺丝头151和螺丝杆152相连接,优选地,该第一螺丝15为手拧螺丝。
在螺丝头151的外侧壁周向设置有滚花结构,能够增加第一螺丝15转动时的摩擦力,使得第一螺丝15转动更为方便。
螺丝杆152靠近螺丝头151的一端为光轴段1521,远离螺丝头151的一端则为螺纹段1522。
在螺丝杆152的光轴段1521和螺纹段1522之间设置有卡持槽1523,该卡持槽1523为环绕螺丝杆152周向设置的凹槽。
第一螺丝15安装于电池盖主体11中,具体地,第一螺丝15的螺丝杆152插接于密封套14、安装孔112以及第一通孔123,第一螺丝15的螺丝头151则与电池盖主体11一端端面接触。
其中,螺丝杆152的光轴段1521位于密封套14、安装孔112以及第一通孔123中,螺丝杆152的卡持槽1523与螺丝头151分别位于电池连极弹片12的相对两侧。
其中,螺丝杆152的光轴段1521与密封套14过盈配合,使得第一螺丝15能够在电池盖主体11中转动的同时,防止液体通过台阶孔113进入监测仪主体20中。
卡持件16则为C型卡簧,该C型卡簧外径大于螺丝杆152直径,其卡持于第一螺丝15的卡持槽1523中,能够限制第一螺丝15沿纵向运动,使得第一螺丝15只能旋转,而无法拔出。
装配电池盖组件10时,首先,将电池连极弹片12通过定位孔124套设于定位柱114中,并使电池连极弹片12的反面与安装孔112以及支撑骨115的端部抵接,第一通孔123与安装孔112对应连通,然后使用手啤机冷压定位柱114,使得电池连极弹片12与电池盖主体11固定组装;其次,将密封套14安装于台阶孔113中;然后,将第一螺丝15的螺丝杆152插入密封套14、安装孔112以及第一通孔123中,并使螺丝头151与电池盖主体11接触,此时,螺丝杆152的光轴段1521位于密封套14、安装孔112以及第一通孔123中,螺丝杆152的卡持槽1523与螺丝头151分别位于电池连接弹片12的相对两侧;然后,将卡持件16卡持于卡持槽1523中,使得第一螺丝15只能旋转而无法纵向移动;最后,将密封圈13安装于密封槽117中,完成电池盖组件10的装配。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8,监测仪主体20包括:壳体22、探针23、螺母24、电池负极弹片25、电池正极弹片26和固定螺丝27,在壳体22的纵轴方向上,壳体22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21,壳体22另一端则与探针23连接,螺母24固定于壳体22开设有电池仓21的一端,电池负极弹片25和电池正极弹片26安装于壳体22内,固定螺丝27则安装于壳体22。
壳体22包括下盖221、上盖222和垫片223,下盖221和上盖222相互契合,并通过垫片223密封连接。
其中,下盖221一端沿纵向开设有第一收容槽2211和第二收容槽2212,下盖221另一端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避让孔2213。
在下盖221开设有第一收容槽2211和第二收容槽2212的一端端口下凹形成第一沉台2214,该第一沉台2214设置有第二凹部22141。
在第一收容槽2211远离第一沉台2214的一端设置有电池负极弹片插槽2215,该电池负极弹片插槽2215用于安装电池负极弹片25,并且当电池负极弹片25安装于该电池负极弹片插槽2215时,电池负极弹片25与电池负极弹片插槽2215卡紧。
在第二收容槽2212远离第一沉台2214的一端设置有电池正极弹片插槽2216,该电池正极弹片插槽2216用于安装电池正极弹片26,并且当电池正极弹片26安装于该电池正极弹片插槽2216时,电池正极弹片26与电池正极弹片插槽2216卡紧。
其中,电池负极弹片插槽2215和电池正极弹片插槽2216位于同一平面。
第一收容槽2211和第二收容槽2212平行设置,并且在第一收容槽2211和第二收容槽2212之间设置有第一骨位2217,该第一骨位2217隔离所述第一收容槽2211和第二收容槽2212,并且第一骨位2217远离第一沉台2214的一端位于第一收容槽2211和第二收容槽2212之间。
在第一骨位2217靠近第一沉台2214的一端设置有螺母插槽22171,该螺母插槽22171靠近第一沉台2214的一端端面设置有开口,该螺母插槽22171用于安装螺母24,并且当螺母24安装于该螺母插槽22171时,螺母24侧壁紧贴该螺母插槽22171侧壁,使得螺母24无法转动,并且螺母24的螺孔正对开口,与开口连通。
其中,螺母24可以为六角螺母、方螺母等周向不光滑具有棱角的螺母,防止螺母24安装于螺母插槽22171时转动。
上盖222一端沿纵向开设有第三收容槽2221和第四收容槽2222,上盖222另一端沿纵向开设有第二避让孔2223。
在上盖222开设有第三收容槽2221和第四收容槽2222的一端端口下凹形成第二沉台2224,该第二沉台2224设置有第二凸部22241。
在第三收容槽2221远离第二沉台2224的一端设置有负极插槽骨位2225。
在第四收容槽2222远离第二沉台2224的一端设置有正极插槽骨位2226。
其中,负极插槽骨位2225和正极插槽骨位2226位于同一平面。
第三收容槽2221和第四收容槽2222平行设置,并且在第三收容槽2221和第四收容槽2222之间设置有第二骨位2227,该第二骨位2227隔离所述第三收容槽2221和第四收容槽2222,并且第二骨位2227与第一骨位2217相适配。
上盖222与下盖221连接时,第二骨位2227与第一骨位2217契合,并且第二骨位2227紧压第一骨位2217,使得安装于螺母插槽22171中的螺母24无法转动;负极插槽骨位2225插入电池负极弹片插槽2215中,压紧安装于电池负极弹片插槽2215中的电池负极弹片25;正极插槽骨位2226插入电池正极弹片插槽2216中,压紧安装于电池正极弹片插槽2216中的电池正极弹片26;第二沉台2224和第一沉台2214界定形成与定位围筋116相适配的沉台;第二避让孔2223和第一避让孔2213界定形成避让孔,探针23固定连接于避让孔中;第三收容槽2221和第一收容槽2211形成第一电池仓211,第四收容槽2222和第二收容槽2212形成第二电池仓212。
进一步地,垫片223形状与下盖221和上盖222轮廓形状一致,垫片223安装于下盖221和上盖222连接处,并通过固定螺丝27固定连接下盖221和上盖222,使得下盖221和上盖222固定连接,并形成密封防水结构,防止液体通过下盖221和上盖222之间的缝隙进入监测仪主体20。
进一步地,在该监测仪主体20中还包括工作电路(图未示),该工作电路与探针23、电池负极弹片25和电池正极弹片26连接,以使得电池安装至电池仓21时,能够通过电池负极弹片25和电池正极弹片26为工作电路供电,进而使得探针23能够对土壤进行监测。
装配该监测仪主体20时,首先,将探针23安装固定于第一避让孔2213中,将螺母24安装于螺母插槽22171中,将电池负极弹片25安装至电池负极弹片插槽2215中,将电池正极弹片26安装至电池正极弹片插槽2216中;然后,将垫片223安装至下盖221边沿,并将上盖222与下盖221扣合,使得第二骨位2227与第一骨位2217契合,负极插槽骨位2225插入电池负极弹片插槽2215中,正极插槽骨位2226插入电池正极弹片插槽2216中,此时,第二沉台2224和第一沉台2214界定形成沉台,第二避让孔2223卡紧探针23,第三收容槽2221和第一收容槽2211形成第一电池仓211,第四收容槽2222和第二收容槽2212形成第二电池仓212;最后,通过固定螺丝27固定下盖221和上盖222,完成监测仪主体20的装配。此时,螺母插槽22171的开口朝向与第一电池仓211和第二电池仓212的朝向相同。
当电池盖组件10与监测仪主体20连接时,通过第一螺丝15的螺纹段1522与螺母24螺接,实现电池盖组件10与监测仪主体20之间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此时,电池盖组件10的定位围筋116与监测仪主体20的沉台契合,即第一凹部1161与第二凸部22241对应连接,第一凸部1162与第二凹部22141对应连接,并且密封圈13压紧监测仪主体20,形成密封电池仓21,该电池仓21包括第一电池仓211和第二电池仓212,第一电池仓211中电池负极弹片25与电池连极弹片12的正极触头121对应,第二电池仓212中电池正极弹片26与电池连极弹片12的负极触头122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将电池盖组件10安装至监测仪主体20时,使第一凹部1161与第二凸部22241对应,第一凸部1162与第二凹部22141对应,然后旋转第一螺丝15,使得第一螺丝15的螺纹段1522与螺母24螺接,直至电池盖组件10的定位围筋116完全与监测仪主体20的沉台契合,此时,密封圈13压紧监测仪主体20,能够防止液体通过电池盖组件10和监测仪主体20的连接处进入监测仪主体20。
打开电池盖组件10时,只需旋转第一螺丝15,将第一螺丝15的螺纹段1522从螺母24中退出,就能将电池盖组件10从监测仪主体20中拆卸,能够快速方便地完成电池更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土壤监测仪100中,当用户需要打开电池盖组件10时,只需拧动螺丝头151,使螺丝杆152与螺母24分离,就能打开电池盖组件10,用户能够不借助辅助工具就打开电池盖组件10,方便地完成土壤监测仪100电池的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土壤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仪主体,所述监测仪主体一端开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监测仪主体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监测仪主体;以及
电池盖组件,所述电池盖组件设置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包括螺丝头和螺丝杆,并且所述螺丝头和所述螺丝杆连接,所述螺丝头与所述电池盖组件一端端面接触,所述螺丝杆贯穿所述电池盖组件并延伸至所述电池盖组件另一端,所述螺丝杆与所述螺母螺接,将所述电池盖组件安装于所述监测仪主体开设有电池仓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监测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盖组件包括:卡持件;
所述螺丝杆设置有卡持槽,所述卡持槽为环绕所述螺丝杆周向设置的凹槽;
当所述螺丝杆贯穿所述电池盖组件时,所述卡持槽位于所述电池盖组件的另一端,并且所述卡持件卡持于所述卡持槽,以限制所述第一螺丝的纵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组件还包括:
电池连极弹片,所述电池连极弹片开设第一通孔;
电池盖主体,所述电池盖主体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穿所述电池盖主体;
所述电池连极弹片固定于所述电池盖主体,并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连通,
所述第一螺丝的螺丝头与所述电池盖主体一端端面接触,所述螺丝杆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卡持槽和所述螺丝头分别位于所述电池连极弹片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杆包括:光轴段和螺纹段;
所述光轴段靠近所述螺丝头,所述螺纹段远离所述螺丝头,并且所述卡持槽位于所述光轴段和所述螺纹段之间;
所述光轴段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监测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盖组件还包括:密封套;
所述电池盖主体还包括:台阶孔,所述台阶孔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
所述密封套安装于所述台阶孔,所述光轴段通过所述密封套与所述台阶孔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监测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盖主体另一端端口凸出定位围筋;
所述监测仪主体开设有电池仓的一端端口则开设沉台;
所述沉台与所述定位围筋相适配,当所述电池盖组件安装于所述监测仪主体时,所述定位围筋与所述沉台契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监测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围筋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凹部和第一凸部;
所述沉台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二凹部和第二凸部;
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凸部契合,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契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壤监测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盖组件还包括: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定位围筋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壤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设置有紧压筋,所述电池盖组件通过所述紧压筋密封所述监测仪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土壤监测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仪主体包括:壳体、探针、螺母、电池负极弹片和电池正极弹片;
所述壳体一端开设有所述电池仓,所述壳体另一端与所述探针连接;
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壳体开设有所述电池仓的一端;
所述电池负极弹片和所述电池负极弹片则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CN201821671380.1U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土壤监测仪 Active CN209215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1380.1U CN209215372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土壤监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1380.1U CN209215372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土壤监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5372U true CN209215372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55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71380.1U Active CN209215372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土壤监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5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4780B (zh) 一种原位光谱分析用电池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CN108398446A (zh) 用于测试电池电极材料的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的原位装置
CN209215372U (zh) 一种土壤监测仪
CN214481423U (zh) 一种x射线机高压油箱及应用该高压油箱的x射线机
CN115586173A (zh) 超高压环境下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检测的原位电化学池
CN206940508U (zh) 电絮凝反应器连接装置及电絮凝反应器
CN201110890Y (zh) 电池测试装置
CN211696999U (zh) 一种农业工程用土壤墒情检测装置
CN20733598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盖的测漏气工装
CN212872806U (zh)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原位可视化装置
CN208508152U (zh) 一种可脱落插座在运载体上的安装结构
CN207933110U (zh) 一种超纯水edi装置
CN208014847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管理盒结构
CN108681187B (zh) 摄像头密封舱及使用该摄像头密封舱的水下机器人
CN212004222U (zh) 一种玻璃纤维柔性石墨复合密封板材
CN215955406U (zh) 一种防水锂电池外壳及锂电池组
CN214407561U (zh) 一种可拆卸电池的深海测量仪
CN220830141U (zh) 一种封闭效果佳的圆形连接器
CN217271855U (zh) 一种具有双层密封结构的压力容器
CN210403907U (zh) 一种可更换树脂的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
CN215008829U (zh) 一种密封射频机箱结构
CN214844259U (zh) 一种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产气采集工装
CN219678962U (zh) 一种直流电源屏防潮密封结构
CN220455489U (zh) 一种石墨烯磷酸铁锂电池得到正极复合结构
CN208767345U (zh) 一种高密封性铅酸蓄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No. 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D 10, 1004, 1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tai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controlle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No. 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D 10, 1004, 1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T DATA RESOURCES AND CLOUD TECHNOLOGY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