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0800U - 一种卧式固体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固体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0800U
CN209210800U CN201821503527.6U CN201821503527U CN209210800U CN 209210800 U CN209210800 U CN 209210800U CN 201821503527 U CN201821503527 U CN 201821503527U CN 209210800 U CN209210800 U CN 209210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blade
inner tank
agitating shaft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035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况世昌
李筱雯
崔卫涛
刘锡玲
欧阳潮
吴贝
龙兴权
周予笑
何军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HUADA RE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HUADA RE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HUADA RE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HUADA RE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035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0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0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0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固体罐,属于发酵设备领域。固体罐包括:底座、内罐体、外罐体和搅拌装置,外罐体固定在底座上,内罐体固定插装在外罐体内,外罐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内罐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出气口和接种口,搅拌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轴、搅拌轴和多个桨叶组,传动轴的一端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搅拌轴同轴固定连接,搅拌轴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内罐体中,所有桨叶组分别沿搅拌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微生物和培养基物料的均匀搅拌。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固体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固体罐。
背景技术
工业化发酵方式主要包括液体深层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其中固体发酵需要采用固体罐进行。常见的固体罐包括底座、内罐体、外罐体和搅拌装置,外罐体固定在底座上,内罐体固定插装在外罐体内,使得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形成隔层空间。
当需要通过固体罐进行固体发酵时,首先在内罐体中加入培养基物料,然后在隔层空间中注入热水,以对培养基物料进行高温灭菌,接着将隔层空间中的热水放出,并加入冷水,以对培养基物料进行降温,最后在内罐体中加入微生物菌液,从而实现固体发酵。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当微生物菌液加入培养基物料中后,无法使得微生物菌液均匀的和培养基物料混合在一起,导致微生物的发酵不完全,影响固体发酵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固体罐,可以实现微生物和培养基物料的均匀搅拌。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卧式固体罐,所述固体罐包括:底座、内罐体、外罐体和搅拌装置,所述外罐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内罐体固定插装在所述外罐体内,所述外罐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内罐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出气口和接种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轴、搅拌轴和多个桨叶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所述内罐体中,所有所述桨叶组分别沿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桨叶组均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桨叶、第二桨叶、第三桨叶和第四桨叶,对于任一个所述桨叶组,所述第一桨叶、所述第二桨叶、所述第三桨叶和所述第四桨叶均垂直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三桨叶与所述第一桨叶相对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对称布置,所述第四桨叶与所述第二桨叶相对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对称布置,每个所述第一桨叶均包括浆柄和刮片,对于任一个所述第一桨叶,所述浆柄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搅拌轴的外周壁上,所述刮片固定在所述浆柄的另一端,所述刮片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之间设置有倾角,且所述刮片与所述内罐体的内壁间隔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罐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法兰和轴套,对于任一个所述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法兰同轴安装在所述内罐体的一端,所述轴套同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法兰的背向所述内罐体的一侧上,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所述轴套和所述固定法兰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轴套包括筒体和法兰体,所述筒体的一端同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法兰上,所述法兰体同轴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所述法兰体和所述筒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法兰体中同轴设置有轴承,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轴承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料口固定在所述内罐体的顶部,且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内罐体的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所述出料口固定在所述内罐体的底部,且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内罐体的对应所述内罐体的轴线中部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内罐体的中部,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内罐体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内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视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水口固定在所述外罐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固定在所述外罐体的顶部,所述进水口上连通有三角阀,所述三角阀分别与供热水管和供冷水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支架、传动皮带和减速机,所述电机和所述支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减速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传动皮带同时套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一桨叶的刮片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相互平行布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进料口向内罐体中输入培养基物料;然后通过进水口向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的间隙中输入热水,与此同时,通过进气口向内罐体中输入蒸汽,以对培养基物料进行高温灭菌,高温灭菌结束后,将热水通过出水口排出,并向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的间隙中输入冷水,以对培养基物料进行降温,为接种微生物做准备;接着通过接种口向内罐体中输入微生物菌液,并启动驱动机构,以通过传动轴带动搅拌轴转动,使得桨叶组能够将微生物菌液和培养基物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微生物可以发酵完全,提高了固体发酵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体罐的正视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体罐的右视透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底座,2-内罐体,3-外罐体,4-搅拌装置,41-驱动机构,411-电机,412-支架,413-传动皮带,414-减速机,42-传动轴,43-搅拌轴,44-桨叶组,441-第一桨叶,442-第二桨叶,443-第三桨叶,444-第四桨叶,445-浆柄,446-刮片,51-进水口,52-出水口,61-进料口,62-出料口,71-进气口,72-出气口,8-接种口,9-固定组件,91-固定法兰,92-轴套,921-筒体,922-法兰体,923-轴承,10-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卧式固体罐,如图1所示,该卧式固体罐用于进行固体发酵。
在本实施例中,该固体罐包括:底座1、内罐体2、外罐体3和搅拌装置4,外罐体3固定在底座1上,内罐体2固定插装在外罐体3内,外罐体3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水口51和出水口52,内罐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61、出料口62、进气口71(参见图2)、出气口72和接种口8(参见图2),搅拌装置4包括驱动机构41、传动轴42、搅拌轴43和多个桨叶组44,传动轴42的一端与驱动机构41传动连接,传动轴42的另一端与搅拌轴43同轴固定连接,搅拌轴43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内罐体2中,所有桨叶组44分别沿搅拌轴43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桨叶组44均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桨叶441、第二桨叶442、第三桨叶443和第四桨叶444,对于任一个桨叶组44,第一桨叶441、第二桨叶442、第三桨叶443和第四桨叶444均垂直固定在搅拌轴43上,第一桨叶441和第二桨叶442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三桨叶443与第一桨叶441相对搅拌轴43的轴线对称布置,第四桨叶444与第二桨叶442相对搅拌轴43的轴线对称布置,每个第一桨叶441均包括浆柄445和刮片446,对于任一个第一桨叶441,浆柄445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搅拌轴43的外周壁上,刮片446固定在浆柄445的另一端,刮片446与搅拌轴43的轴线之间设置有倾角,且刮片446与内罐体2的内壁间隔布置。
通过进料口向内罐体中输入培养基物料;然后通过进水口向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的间隙中输入热水,与此同时,通过进气口向内罐体中输入蒸汽,以对培养基物料进行高温灭菌,高温灭菌结束后,将热水通过出水口排出,并向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的间隙中输入冷水,以对培养基物料进行降温,为接种微生物做准备;接着通过接种口向内罐体中输入微生物菌液,并启动驱动机构,以通过传动轴带动搅拌轴转动,使得桨叶组能够将微生物菌液和培养基物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微生物可以发酵完全,提高了固体发酵的效果。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旋转地浆柄445用于对内罐体2中的培养基物料进行搅拌,刮片446用于刮动内罐体2内壁上粘黏的培养基物料,从而避免了培养基物料因长时间粘黏在内罐体2的内壁上而无法搅拌均匀。
可选地,倾角可以为45°,以便于刮片446拨动培养基物料,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基物料的搅拌。
可选地,每个第一桨叶441的刮片446之间的连线与搅拌轴43的轴线相互平行布置,从而保证了第一桨叶441、第二桨叶442、第三桨叶443和第四桨叶444均可以有效的对内罐体2的内壁上粘黏的培养基物料进行刮动。
在本实施例中,内罐体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组件9,固定组件9包括固定法兰91和轴套92,对于任一个固定组件9,固定法兰91同轴安装在内罐体2的一端,轴套92同轴安装在固定法兰91的背向内罐体2的一侧上,搅拌轴43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轴套92和固定法兰91中。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内罐体2为圆柱状结构件,固定法兰91为圆盘状结构件,固定法兰91固定安装在内罐体2的端部,轴套92凸出于固定法兰91,从而为固定组件9提高了与搅拌轴43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内罐体2和搅拌轴43之间的安装稳定度。
具体地,固定法兰91和内罐体2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
具体地,轴套92包括筒体921和法兰体922,筒体921的一端同轴固定在固定法兰91上,法兰体922同轴固定在筒体921的另一端,搅拌轴43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法兰体922和筒体921中。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筒体921用于连接法兰体922和固定法兰91,固定法兰91套装在搅拌轴43上,用于起到支撑法兰体922和固定法兰91的作用。
可选地,筒体921和法兰体92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从而便于轴套92的生产,并保证了套筒的结构整体性。
更具体地,法兰体922中同轴设置有轴承923,搅拌轴43可转动地插装在轴承923中。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在搅拌轴43和法兰体922之间设置轴承923,能够有效的降低搅拌轴43和法兰体922之间的摩擦系数。
可选地,轴承923可以为滚珠轴承。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口61固定在内罐体2的顶部,且进料口61位于内罐体2的远离驱动机构41的一端,出料口62固定在内罐体2的底部,且出料口62位于内罐体2的对应内罐体2的轴线中部的位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进料口61设置在内罐体2的顶部,使得培养基物料能够利用重力顺利落入内罐体2中,将出料口62设置在内罐体2的底部,使得培养基物料能够利用重力顺利从内罐体2中导出。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71设置在内罐体2的中部,出气口72设置在内罐体2的顶部。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进气口71设置在内罐体2的中部,可以有效的使得由进气口71输入的蒸汽弥漫至整个内罐体2。
再次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内罐体2的顶部还设置有视镜10,视镜10为透镜,从而可以通过视镜10观察内罐体2中的工作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51固定在外罐体3的底部,出水口52固定在外罐体3的顶部,进水口51上连通有三角阀,三角阀分别与供热水管和供冷水管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当需要对内罐体2中的培养基物料进行高温灭菌时,三角阀将供热水管和进水口51导通,从而使得热水能够导入内罐体2和外罐体3之间的间隙中。当需要对内罐体2中的培养基物料进行冷却时,三角阀将供冷水管和进水口51导通,从而使得冷水能够导入内罐体2和外罐体3之间的间隙中。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1包括电机411、支架412、传动皮带413和减速机414,电机411和支架412均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减速机414固定安装在支架412上,传动皮带413同时套装在电机411的输出轴和减速机414的输入轴上,减速机414的输出轴与传动轴4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电机411用于提供动能,减速机414用于对电机411进行减速增距,支架412用于支撑减速机414,使得减速机414能够与搅拌轴43位于同一高度,从而便于传动轴42和搅拌轴43之间的同轴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卧式固体罐,所述固体罐包括:底座、内罐体、外罐体和搅拌装置,所述外罐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内罐体固定插装在所述外罐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内罐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出气口和接种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轴、搅拌轴和多个桨叶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所述内罐体中,所有所述桨叶组分别沿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所述桨叶组均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桨叶、第二桨叶、第三桨叶和第四桨叶,对于任一个所述桨叶组,所述第一桨叶、所述第二桨叶、所述第三桨叶和所述第四桨叶均垂直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所述第一桨叶和所述第二桨叶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三桨叶与所述第一桨叶相对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对称布置,所述第四桨叶与所述第二桨叶相对所述搅拌轴的轴线对称布置,每个所述第一桨叶均包括浆柄和刮片,对于任一个所述第一桨叶,所述浆柄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搅拌轴的外周壁上,所述刮片固定在所述浆柄的另一端,所述刮片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之间设置有倾角,且所述刮片与所述内罐体的内壁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法兰和轴套,对于任一个所述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法兰同轴安装在所述内罐体的一端,所述轴套同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法兰的背向所述内罐体的一侧上,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所述轴套和所述固定法兰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包括筒体和法兰体,所述筒体的一端同轴固定在所述固定法兰上,所述法兰体同轴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所述法兰体和所述筒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体中同轴设置有轴承,所述搅拌轴可转动地插装在所述轴承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固定在所述内罐体的顶部,且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内罐体的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所述出料口固定在所述内罐体的底部,且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内罐体的对应所述内罐体的轴线中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内罐体的中部,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内罐体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视镜。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固定在所述外罐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口固定在所述外罐体的顶部,所述进水口上连通有三角阀,所述三角阀分别与供热水管和供冷水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支架、传动皮带和减速机,所述电机和所述支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减速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传动皮带同时套装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上,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桨叶的刮片之间的连线与所述搅拌轴的轴线相互平行布置。
CN201821503527.6U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卧式固体罐 Active CN209210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3527.6U CN209210800U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卧式固体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3527.6U CN209210800U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卧式固体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0800U true CN209210800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5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03527.6U Active CN209210800U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卧式固体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08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8490A (zh) * 2019-08-13 2019-11-05 深圳市杰安德国酒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保健啤酒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8490A (zh) * 2019-08-13 2019-11-05 深圳市杰安德国酒业有限公司 一种清热保健啤酒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67710U (zh) 一种全自动磁力搅拌不锈钢发酵罐
CN204400998U (zh) 一种新型的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04550534U (zh) 双螺旋搅拌式微生物培养罐
CN209144168U (zh) 一种新型微生物发酵罐
CN209210800U (zh) 一种卧式固体罐
CN208414382U (zh) 一种加热方便的生物实验发酵罐
CN207998611U (zh) 一种生物发酵设备
CN209144137U (zh) 一种生物质快速发酵罐
CN204589193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10151087U (zh) 一种恒温食品发酵装置
CN206768128U (zh) 一种可调节半径的生物发酵罐
CN207655040U (zh) 一种生产水漆用的漆浆倾料装置
CN206502818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0760435A (zh) 一种均匀搅拌的化工发酵装置
CN209778845U (zh) 一种适于微生物发酵罐的搅拌装置
CN201834913U (zh) 一种大型发酵罐搅拌系统
CN213369063U (zh) 一种食用菌接种用液体菌种发酵装置
CN204509251U (zh) 一种节能剂生产流水线
CN209968219U (zh) 餐厨双轴搅拌发酵器
CN216236747U (zh) 一种动物酵素液体肥水解发酵装置
CN208517412U (zh) 发酵混合机
CN209696892U (zh) 一种卧式化工固体料反应釜
CN206428233U (zh) 一种病毒样颗粒发酵罐
CN207672039U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搅拌罐
CN220531274U (zh) 一种石油压裂用压裂液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horizontal solid tank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Pledgee: 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HUBEI HUADA RE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0908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Pledgee: Hu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ing Guarantee Co.,Ltd.

Pledgor: HUBEI HUADA RE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