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9056U - 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9056U
CN209209056U CN201822047759.1U CN201822047759U CN209209056U CN 209209056 U CN209209056 U CN 209209056U CN 201822047759 U CN201822047759 U CN 201822047759U CN 209209056 U CN209209056 U CN 209209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landing platform
unmanned plane
side plate
lef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477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峰
耿军
王飞
杨子垲
姚楠
马超
白松林
符惠聪
张超
姚军
孔德胜
鲁清海
薛宇
李宴都
杨柳
吉彦真
马祥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e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4775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9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9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9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可折叠的起降平台、对起降平台进行支撑的可折叠的升降底座、设置在起降平台上用于固定无人机的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机械强度高、制造成本低廉,在各类复杂环境中均能实现快速组装调平及折叠收纳,且安全可靠,满足多种型号无人机携带及起降需求,可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在输电线路运维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采用无人机巡查线路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不仅可以对输电线路本体缺陷、通道隐患进行快速检测,特别是在各种复杂地形、恶劣气候、灾害天气下,可及时、准确、高效地获取现场信息,可有效地避免各种危险。尤为重要的是,无人机巡线提高了电力维护和检修的速度和效率,使许多工作能在完全带电的情况下迅速完成,比人工巡线效率高出40倍。与此同时,无人机在带电处缺、清除异物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但是无人机巡检存在以下问题:
1、近作业位置的复杂地形无法满足基本的起降要求
多旋翼无人机起降位置点要求是平坦、坚硬、无空中障碍物的场地。输电线路所在地区不乏深山密林处、沙土麦苗地,山顶或山腰位置往往杂草丛生、高低不平,多旋翼无人机在土质疏松地带起飞和降落时产生的扬尘、砂石等异物颗粒也极易对螺旋桨、相机或其他机载设备造成损坏。
2、过远距离起降会缩短有效巡检时间
输电线路点多面广,部分线路所在地道路崎岖、地势复杂,生产车辆无法到达需要巡检的位置。若从远距离平整位置起飞至待巡检线路或杆塔,则会缩短有效的巡检时间,并且不一定能够满足杆塔巡检精细度;如果杆塔位置在视距外,飞手存在由于不了解飞行环境,无法合理选择飞行路径,同样也会对飞行安全造成隐患,巡检效率、安全性均会降低。当前多旋翼无人机多采用电池动力,一组电池的正常飞行时间约为20分钟,这就要求每一架次起降均为高效的、安全的,因此无人机驾驶员往往会选择携带无人机尽可能接近作业位置起降。
3、现有配套设备箱过于笨重,不适合长距离携带
现阶段携带无人机长距离登高采用的手提、抬举等方式均费力费事,给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带来威胁,同时也会降低整体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在各类复杂环境中均能实现快速组装调平及折叠收纳,且安全可靠,满足多种型号无人机携带及起降需求,可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可折叠的起降平台、对起降平台进行支撑的可折叠的升降底座、设置在起降平台上用于固定无人机的固定机构;
所述起降平台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的一侧交错设置若干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旋转筒,若干个旋转筒的中心轴线重叠,所述旋转筒内插入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设置挡块,所述左侧板上设置两个背带,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的两侧连接,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右侧板。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的下表面设置与其垂直的撑杆,所述撑杆的长度为两个连杆长度与旋转筒直径的总和。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的前后侧面旋转设置L型的挂钩,所述右侧板的前后侧面设置与所述挂钩配合的圆柱形固定块。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底座包括竖向的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上通过四个旋转槽设置四个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侧面设置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置支撑起降平台的升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的截面为矩形,所述中心转轴上设置与所述撑杆配合的矩形框。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横杆连接的底部套筒,所述底部套筒内部设置升降螺纹,所述底部套筒上端插入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外表面设置与所述升降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升降杆的上部设置旋转把手,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下表面对应所述旋转把手设置伸缩挡杆。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下表面对应升降杆的上端设置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所述右侧板上表面设置的内螺纹孔,所述右侧板下表面在设置内螺纹孔的部位下表面设置加厚层,所述内螺纹孔内插入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第一销孔,所述无人机下表面螺栓连接设置与固定杆配合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上设置与第一销孔配合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插入设置销钉。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收起时,将升降底座从起降平台下取出,升降底座的四个升降机构绕中心转轴旋转,并贴合在一起;
S2、将左侧板和右侧板对折,在对折过程中使得左侧板下表面的撑杆穿过中心转轴上的矩形框,通过撑杆固定好升降底座,并使得折叠后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平行;
S3、将左侧板上的L型挂钩旋转,使其端部搭在右侧板的圆柱形固定块上,避免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运动;
S4、将固定杆旋转插入右侧板的内螺纹孔内,无人机下表面的固定套筒对准固定杆插入,并通过销钉将其固定;
S5、工作人员通过左侧板上的背带便可以背起起降平台进行转移,同时对升降底座和无人机进行转移;
S6、在展开时,先将背带从肩膀上取下,将无人机从右侧板上取下,将固定杆取下,展开起降平台并取下升降底座;
S7、展开升降底座使得四个升降机构对应起降平台的固定孔设置,依据地面将升降机构的上端调平,将起降平台放置在升降底座上,伸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伸缩挡杆,使得伸缩挡杆阻挡旋转把手回旋;
S8、工作人员可以在起降平台上操控无人机进行起飞或降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可折叠的起降平台、对起降平台进行支撑的可折叠的升降底座、设置在起降平台上用于固定无人机的固定机构;
所述起降平台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的一侧交错设置若干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旋转筒,若干个旋转筒的中心轴线重叠,所述旋转筒内插入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设置挡块,所述左侧板上设置两个背带,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的两侧连接,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右侧板。
左侧板和右侧板接触的一侧都是均匀的凹凸结构,凸出去的一块向下设置连杆,这样连杆交错设置,并通过连杆设置旋转筒,每个旋转筒紧密贴合并通过旋转轴两端的挡块阻挡,使得旋转筒不会脱离旋转轴且围绕旋转轴带动左侧板和右侧板旋转。左侧板上的背带方便工作人员背起起降平台,而右侧板未与人的背部接触,因此可以设置固定无人机的固定机构。
所述左侧板的下表面设置与其垂直的撑杆,所述撑杆的长度为两个连杆长度与旋转筒直径的总和。撑杆的作用是支撑左侧板和右侧板,使得两个侧板在折叠起来后相互平行,这样便于搬运不会磕坏棱角,且为升降底座的转移提供固定的空间。
所述左侧板的前后侧面旋转设置L型的挂钩,所述右侧板的前后侧面设置与所述挂钩配合的圆柱形固定块。L型挂钩旋转后挂在圆柱形固定块上,使得左侧板和右侧板不会在转移的过程中张开或弹跳,保护无人机并减轻工作人员负担。
所述升降底座包括竖向的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上通过四个旋转槽设置四个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侧面设置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置支撑起降平台的升降机构。中心转轴使得四个升降机构可以旋转贴合,方便升降底座的折叠。
所述撑杆的截面为矩形,所述中心转轴上设置与所述撑杆配合的矩形框。矩形框与撑杆是配合的,在左侧板和右侧板折叠的过程中将撑杆插入矩形框内,便可以固定起升降底座,从而对升降底座进行转移。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横杆连接的底部套筒,所述底部套筒内部设置升降螺纹,所述底部套筒上端插入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外表面设置与所述升降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升降杆的上部设置旋转把手,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下表面对应所述旋转把手设置伸缩挡杆。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下表面对应升降杆的上端设置固定孔。升降杆上的旋转把手可以带动升降杆进行旋转,这样升降杆便可以在底部套筒内进行升降,实现对高低的调节,在四个升降机构都调节完成后,将起降平台的固定孔对准升降杆上端插入,此时将伸缩挡杆拉长,档杆便可以阻止旋转把手在升降杆受到下压力时回旋,对高度调节好后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所述右侧板上表面设置的内螺纹孔,所述右侧板下表面在设置内螺纹孔的部位下表面设置加厚层,所述内螺纹孔内插入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第一销孔,所述无人机下表面螺栓连接设置与固定杆配合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上设置与第一销孔配合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插入设置销钉。右侧板很薄,因此直接设置内螺纹孔深度不够,针对内螺纹孔增加一个加厚层,可以增加内螺纹孔的深度。固定杆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另一端插入到固定套筒内,这样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插入销钉后,便可以将两者固定。在折叠背起后,要保证销钉的大头在上,避免销钉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中滑落。固定机构、起降平台、升降底座都可以采用铝合金和镁合金之间,这样重量可以减轻很多。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机械强度高、制造成本低廉,在各类复杂环境中均能实现快速组装调平及折叠收纳,且安全可靠,满足多种型号无人机携带及起降需求,可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板和右侧板铰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底座展开时的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底座对起降平台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可折叠的起降平台25、对起降平台25进行支撑的可折叠的升降底座、设置在起降平台25上用于固定无人机的固定机构;
所述起降平台25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左侧板17和右侧板15,所述左侧板17和右侧板15连接的一侧交错设置若干个连杆24,所述连杆24的下端设置旋转筒23,若干个旋转筒23的中心轴线重叠,所述旋转筒23内插入设置旋转轴22,所述旋转轴22的两端设置挡块4,所述左侧板17上设置两个背带18,所述背带18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7的两侧连接,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右侧板15。
所述左侧板17的下表面设置与其垂直的撑杆10,所述撑杆10的长度为两个连杆24长度与旋转筒23直径的总和。
所述左侧板17的前后侧面旋转设置L型的挂钩28,所述右侧板15的前后侧面设置与所述挂钩28配合的圆柱形固定块29。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升降底座包括竖向的中心转轴12,所述中心转轴12上通过四个旋转槽27设置四个旋转环13,所述旋转环13侧面设置横杆14,所述横杆14的另一端设置支撑起降平台的升降机构。
所述撑杆10的截面为矩形,所述中心转轴12上设置与所述撑杆10配合的矩形框11。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横杆14连接的底部套筒19,所述底部套筒19内部设置升降螺纹,所述底部套筒19上端插入设置升降杆21,所述升降杆21外表面设置与所述升降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升降杆21的上部设置旋转把手20,所述左侧板17和右侧板15下表面对应所述旋转把手20设置伸缩挡杆26。
所述左侧板17和右侧板15下表面对应升降杆21的上端设置固定孔31。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所述右侧板15上表面设置的内螺纹孔1,所述右侧板15下表面在设置内螺纹孔1的部位下表面设置加厚层2,所述内螺纹孔1内插入设置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另一端设置第一销孔8,所述无人机3下表面螺栓连接设置与固定杆9配合的固定套筒7,所述固定套筒7上设置与第一销孔8配合的第二销孔6,所述第一销孔8和第二销孔6内插入设置销钉5。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收起时,将升降底座从起降平台下取出,升降底座的四个升降机构绕中心转轴旋转,并贴合在一起;
S2、将左侧板和右侧板对折,在对折过程中使得左侧板下表面的撑杆穿过中心转轴上的矩形框,通过撑杆固定好升降底座,并使得折叠后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平行;
S3、将左侧板上的L型挂钩旋转,使其端部搭在右侧板的圆柱形固定块上,避免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运动;
S4、将固定杆旋转插入右侧板的内螺纹孔内,无人机下表面的固定套筒对准固定杆插入,并通过销钉将其固定;
S5、工作人员通过左侧板上的背带便可以背起起降平台进行转移,同时对升降底座和无人机进行转移;
S6、在展开时,先将背带从肩膀上取下,将无人机从右侧板上取下,将固定杆取下,展开起降平台并取下升降底座;
S7、展开升降底座使得四个升降机构对应起降平台的固定孔设置,依据地面将升降机构的上端调平,将起降平台放置在升降底座上,伸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伸缩挡杆,使得伸缩挡杆阻挡旋转把手回旋;
S8、工作人员可以在起降平台上操控无人机进行起飞或降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叠的起降平台、对起降平台进行支撑的可折叠的升降底座、设置在起降平台上用于固定无人机的固定机构;
所述起降平台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的一侧交错设置若干个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旋转筒,若干个旋转筒的中心轴线重叠,所述旋转筒内插入设置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设置挡块,所述左侧板上设置两个背带,所述背带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的两侧连接,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右侧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的下表面设置与其垂直的撑杆,所述撑杆的长度为两个连杆长度与旋转筒直径的总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的前后侧面旋转设置L型的挂钩,所述右侧板的前后侧面设置与所述挂钩配合的圆柱形固定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包括竖向的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上通过四个旋转槽设置四个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侧面设置横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置支撑起降平台的升降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的截面为矩形,所述中心转轴上设置与所述撑杆配合的矩形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横杆连接的底部套筒,所述底部套筒内部设置升降螺纹,所述底部套筒上端插入设置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外表面设置与所述升降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升降杆的上部设置旋转把手,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下表面对应所述旋转把手设置伸缩挡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下表面对应升降杆的上端设置固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所述右侧板上表面设置的内螺纹孔,所述右侧板下表面在设置内螺纹孔的部位下表面设置加厚层,所述内螺纹孔内插入设置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第一销孔,所述无人机下表面螺栓连接设置与固定杆配合的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上设置与第一销孔配合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插入设置销钉。
CN201822047759.1U 2018-12-07 2018-12-07 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 Active CN209209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7759.1U CN209209056U (zh) 2018-12-07 2018-12-07 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47759.1U CN209209056U (zh) 2018-12-07 2018-12-07 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9056U true CN209209056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3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47759.1U Active CN209209056U (zh) 2018-12-07 2018-12-07 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90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3374A (zh) * 2018-12-07 2019-03-2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辅助系统
CN111196373A (zh) * 2020-04-01 2020-05-2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起降平台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3374A (zh) * 2018-12-07 2019-03-29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辅助系统
CN111196373A (zh) * 2020-04-01 2020-05-2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起降平台及使用方法
CN111196373B (zh) * 2020-04-01 2023-12-2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起降平台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9834B (zh) 一种基于前置三轴式云台的小型电动无人直升机航拍系统
CN204056294U (zh) 一种折叠式四轴多旋翼飞行器
CN209209056U (zh) 多功能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
CN106887807B (zh) 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巡线机器人
CN106184729A (zh)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
CN104149971B (zh) 一种无人机
CN106892128A (zh) 旋翼无人机多功能起降平台
CN109533374A (zh) 一种电力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辅助系统
CN108092179A (zh) 一种电力线路鸟巢清除方法
CN109552623A (zh) 一种适用于山地飞行的着陆平稳的智能型无人机
CN107097937A (zh) 一种电力输配电网络鸟巢清除无人机系统使用方法
CN108945473A (zh)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便于安全着陆的智能型植保无人机
CN206437206U (zh) 一种接触式充电的无人机
CN207360578U (zh) 一种可箱内起飞及无工具快速组装的无人机
CN205469808U (zh) 一种光伏电站检测装置
CN202953178U (zh) 一种基于前置三轴式云台的小型电动无人直升机航拍系统
CN20704571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无人机
CN206797734U (zh) 一种红外成像固定翼巡检无人机
CN110697020A (zh) 一种无人机轻量化折叠机架
CN206664930U (zh) 折叠式无人机
CN207106868U (zh) 设有旋转式摄像装置的空中影像采集无人机
CN214446363U (zh) 一种用于氧化铝分解槽或沉降槽顶的轨道巡检机器人
CN205524956U (zh) 便携式飞行器
CN101823555B (zh) 具有滚动功能的十二转子飞行器
CN107947022A (zh) 电力输配电线路鸟巢清除无人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