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4660U - 胶圈式单向阀 - Google Patents

胶圈式单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4660U
CN209164660U CN201821980093.9U CN201821980093U CN209164660U CN 209164660 U CN209164660 U CN 209164660U CN 201821980093 U CN201821980093 U CN 201821980093U CN 209164660 U CN209164660 U CN 209164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lot
channel
hole
bottom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00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五星
王博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te Medic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te Med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te Medic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te Medic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800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4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4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4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胶圈式单向阀,包括:第一壳体,设有第一通道;第二壳体,设有第二通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处形成有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收容空间,第二壳体凸设有朝向收容空间内延伸的第一凸块,第一凸块盖合于第二通道连通收容空间的开口,第一凸块的周缘设有连通第二通道和收容空间的第一通孔;及第一胶圈,容纳于收容空间内,第一胶圈凹设有开口朝向第一通道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壁设有第二通孔,第一凸块可打开或者密封第二通孔,以使第一通道连通或阻断第二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空穴现象的发生,避免气泡产生的胶圈式单向阀。

Description

胶圈式单向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圈式单向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单向阀具有多种款式,其中,垫片式单向阀的通道内设有垫片,垫片用于止挡逆流的液体,当高速流动的液体顺流经过垫片时,液体将形成压缩流体撞击通道内壁,从而产生异常的空穴现象,产生气泡,影响液体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圈式单向阀,旨在提供一种防止空穴现象的发生,避免气泡产生的胶圈式单向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胶圈式单向阀,包括:
第一壳体,设有第一通道;
第二壳体,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凸设有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盖合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所述第一凸块的周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通孔;及
第一胶圈,容纳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胶圈凹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块可打开或者密封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或阻断第二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胶圈包括底壁和底壁周缘弯折形成的弯折部,所述底壁和所述弯折部配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底壁并与所述第一凸块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邻近第二壳体的一端凹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槽;所述第二壳体邻近第一壳体的一端凹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配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弯折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槽的内壁弹性抵接,所述弯折部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槽的底壁弹性抵接,所述底壁朝向所述第二槽内弯折形成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与所述第二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凸块设于所述第二槽的底壁,所述第一凸块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槽的底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呈锥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壁背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若干所述第一凸起环绕第二通孔设置,每一第一凸起弹性抵接与所述第二槽的底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环绕所述第一槽凸设有外环,所述外环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槽的外壁面围合形成卡槽;
所述第二壳体围绕所述第二槽的槽口凸设有卡环,所述卡环插设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卡环通过超声焊接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接头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接头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由丝扣、法兰、或者油壬构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设有出口接头,所述出口接头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连通孔。
优选地,所述胶圈式单向阀还包括与所述出口接头连接的第三壳体、及设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出口接头之间的第二胶圈;
所述第三壳体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出口接头的连接处形成连通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连通孔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壳体凸设有朝向所述容纳空间内延伸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盖合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所述第二凸块的周缘设有连通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三通孔;
所述第二胶圈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胶圈凹设有开口朝向所述连通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凸块可打开或者密封所述第三通孔,以使所述连通孔连通或阻断第三通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当液体通过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导入第二通道,接着液体穿过第一通孔聚集于第一胶圈与收容空间的侧壁之间,从而产生压力,使得第一胶圈朝向第一凹槽变形,第一凸块打开第二通孔,液体通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一通道,液体通过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导出第一通道,有效正常通过液体,并且液体通过第二通孔直线经过第一通道,防止空穴现象的发生,避免产生气泡;
当液体通过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导入第一通道,接着液体进入第一胶圈的第一凹槽内并聚集,从而产生压力,使得第一胶圈的表面紧贴与收容空间的内壁,第一凸块密封第二通孔,有效止挡液体通过,实现液体单向流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胶圈式单向阀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的胶圈式单向阀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第一壳体 2111 第一通孔
11 第一槽 22 第二通道
12 第一通道 23 卡环
13 外环 30 第一胶圈
14 卡槽 31 弯折部
20 第二壳体 32 第二通孔
21 第二槽 33 第一凹槽
211 第一凸块 34 弧形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胶圈式单向阀。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胶圈式单向阀包括:
第一壳体10,设有第一通道12;
第二壳体20,设有第二通道22,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的连接处形成有连通第一通道12和第二通道22的收容空间,第二壳体20凸设有朝向收容空间内延伸的第一凸块211,第一凸块211盖合于第二通道22连通收容空间的开口,第一凸块211的周缘设有连通第二通道22和收容空间的第一通孔2111;及
第一胶圈30,容纳于收容空间内,第一胶圈30凹设有开口朝向第一通道12的第一凹槽33,第一凹槽33的底壁设有第二通孔32,第一凸块211可打开或者密封第二通孔32,以使第一通道12连通或阻断第二通道22。
本实施例中,第一胶圈30包括底壁和底壁周缘弯折形成的弯折部31,底壁和弯折部31配合形成第一凹槽33,第二通孔32设于底壁并与第一凸块211对应设置。
底壁和弯折部31为一体注塑成型,有利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弯折部31的外表面弹性抵接于收容空间的侧壁,避免液体通过收容空间与弯折部31之间通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当液体通过第二壳体20远离第一壳体10的一端导入第二通道22,接着液体穿过第一通孔2111聚集于第一胶圈30与收容空间的侧壁之间,从而产生压力,使得第一胶圈30朝向第一凹槽33变形,第一凸块211打开第二通孔32,液体通过第二通孔32进入第一通道12,液体通过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端导出第一通道12,有效正常通过液体,并且液体通过第二通孔32直线经过第一通道12,防止空穴现象的发生,避免产生气泡;
当液体通过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端导入第一通道12,接着液体进入第一胶圈30的第一凹槽33内并聚集,从而产生压力,使得第一胶圈30的表面紧贴与收容空间的内壁,第一凸块211密封第二通孔32,有效止挡液体通过,实现液体单向流通。
优选地,第一壳体10邻近第二壳体20的一端凹设有连通第一通道12的第一槽11;第二壳体20邻近第一壳体10的一端凹设有连通第二通道22的第二槽21,第一槽11和第二槽21配合形成收容空间;
弯折部31的外侧壁与第一槽11的内壁弹性抵接,弯折部31的底面与第一槽11的底壁弹性抵接,底壁朝向第二槽21内弯折形成的弧形部34,弧形部34与第二槽2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凸块211设于第二槽21的底壁,第一凸块211弹性抵接于第二通孔32的周缘。
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均为管状结构,第一槽11可在第一壳体10注塑过程中与第一壳体10一条成型,第二槽21可在第二壳体20注塑过程中与第二壳体20一条成型,有利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底壁为片状,当液体顺流向时,液体通过第二壳体20远离第一壳体10的一端导入第二通道22,接着液体穿过第一通孔2111聚集于弧形部34与收容空间的侧壁之间,从而产生液压推动弧形部34朝向第一槽11内弯曲,使得第一凸块211打开第二通孔32,液体沿着第二通孔32无障碍直线通过第二槽21至第一通道12,有效防止空穴现象的发生,避免产生气泡,有利于液压推动弧形部34弯曲,使得第一凸块211打开第二通孔32,实现液体正常顺流;
当液体逆流向时,液体通过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端导入第一通道12,接着液体进入第一凹槽33内并聚集,从而产生液压推动弧形部34朝向第二槽21的底壁弯曲或者抵接,弯折部31的外侧壁紧贴于第一槽11的内壁,使得第一凸块211密封第二通孔32,有效防止液体通过第二通孔32泄漏,提高密封效果,实现止挡液体逆流,实现液体单向流通。
进一步地,第一槽11的底壁设有连通第一通道12的导向孔,导向孔呈锥形设置。
可以理解的,当液体顺流向时,第一凸块211打开第二通孔32,液体通过第二通孔32沿着导向孔进入第一通道12,液体沿着第一通道12流出,有利于液体的导向。
进一步地,底壁背向第一壳体10的一侧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若干第一凸起环绕第二通孔32设置,每一第一凸起弹性抵接与第二槽21的底壁。
第一凸起可在第一胶圈30注塑成型过程中与第一胶圈30一条成型,有利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在液体逆流向时,液体进入第一凹槽33内并聚集,从而产生液压推动弧形部34带动第一凸起紧贴于第二槽21的底壁,有效避免弧形部34贴合于第二槽21的底壁,造成底壁粘合于第二槽21的底壁。
优选地,第一壳体10的周缘环绕第一槽11凸设有外环13,外环13的内壁面与第一槽11的外壁面围合形成卡槽14;
第二壳体20围绕第二槽21的槽口凸设有卡环23,卡环23插设于卡槽14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0通过卡环23插入卡槽14和第二壳体20连接,有利于生产。显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外环13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卡环23设有外螺纹,卡环23通过外螺纹与外环13的内螺纹螺纹连接,使得卡环23容纳于卡槽14内,有效提高稳固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卡环23插入卡槽14之后,卡环23通过超声焊接于卡槽14内,有效相互锁紧,避免本胶圈式单向阀受到碰撞或者扭动松脱,避免液体泄漏。
优选地,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接头的第一接头,第二壳体20远离第一壳体10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接头的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由丝扣、法兰、或者油壬构成。
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结构不限,能连接外部接头的结构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优选为丝扣、法兰、或者油壬,有利于匹配相应的接头连接输液管。
优选地,第二壳体20的外侧壁设有出口接头,出口接头设有连通第一通道12的连通孔。
出口接头可在第一壳体10注塑过程中与第二壳体20一条成型,有利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出口接头可用于连接外部接头连接输液管,当液体顺流向时,第一凸块211打开第二通孔32,液体通过第二通孔32沿着第一通道12流向第一通道12的端部和出口接头,有效形成分流。
本实施例中,胶圈式单向阀还包括堵头,堵头用于堵塞出口接头或者第一通道12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端,有效选择液体的流通出口,实现液体可单流或者分流。
优选地,胶圈式单向阀还包括与出口接头连接的第三壳体、及设于第三壳体和出口接头之间的第二胶圈;
第三壳体设有第三通道,第三壳体与出口接头的连接处形成连通第三通道和连通孔的容纳空间,第三壳体凸设有朝向容纳空间内延伸的第二凸块,第二凸块盖合于第三通道连通容纳空间的开口,第二凸块的周缘设有连通第三通道和容纳空间的第三通孔;
第二胶圈容纳于容纳空间内,第二胶圈凹设有开口朝向连通孔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底壁设有第三通孔,第二凸块可打开或者密封第三通孔,以使连通孔连通或阻断第三通道。
第二胶圈和第一胶圈30的结构相同,出口接头与第三壳体的连接结构和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的连接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当液体顺流向时,液体可通过第三壳体远离出口接头的一端导入第三通道,接着液体穿过第三通孔聚集于第二胶圈与容纳空间的侧壁之间,从而产生压力,使得第二胶圈朝向第二凹槽变形,第二凸块打开第三通孔,液体通过第三通孔沿着连通孔进入第一通道12,液体通过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端导出第一通道12,有效正常通过液体,实现两个进液端,有效选用至少一个进液端传输液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胶圈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设有第一通道;
第二壳体,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连接处形成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凸设有朝向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盖合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开口,所述第一凸块的周缘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通孔;及
第一胶圈,容纳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胶圈凹设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凸块可打开或者密封所述第二通孔,以使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或阻断第二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圈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圈包括底壁和底壁周缘弯折形成的弯折部,所述底壁和所述弯折部配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底壁并与所述第一凸块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圈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邻近第二壳体的一端凹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槽;所述第二壳体邻近第一壳体的一端凹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槽,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配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所述弯折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槽的内壁弹性抵接,所述弯折部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槽的底壁弹性抵接,所述底壁朝向所述第二槽内弯折形成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与所述第二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凸块设于所述第二槽的底壁,所述第一凸块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周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圈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的底壁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呈锥形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圈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背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若干所述第一凸起环绕第二通孔设置,每一第一凸起弹性抵接与所述第二槽的底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圈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环绕所述第一槽凸设有外环,所述外环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槽的外壁面围合形成卡槽;
所述第二壳体围绕所述第二槽的槽口凸设有卡环,所述卡环插设于所述卡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胶圈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通过超声焊接于所述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胶圈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接头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接头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由丝扣、法兰、或者油壬构成。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胶圈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设有出口接头,所述出口接头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连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圈式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圈式单向阀还包括与所述出口接头连接的第三壳体、及设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出口接头之间的第二胶圈;
所述第三壳体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出口接头的连接处形成连通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连通孔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壳体凸设有朝向所述容纳空间内延伸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盖合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所述第二凸块的周缘设有连通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容纳空间的第三通孔;
所述第二胶圈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胶圈凹设有开口朝向所述连通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凸块可打开或者密封所述第三通孔,以使所述连通孔连通或阻断第三通道。
CN201821980093.9U 2018-11-28 2018-11-28 胶圈式单向阀 Active CN209164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0093.9U CN209164660U (zh) 2018-11-28 2018-11-28 胶圈式单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0093.9U CN209164660U (zh) 2018-11-28 2018-11-28 胶圈式单向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4660U true CN209164660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4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0093.9U Active CN209164660U (zh) 2018-11-28 2018-11-28 胶圈式单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4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71998U (zh) 直插式过滤装置及净水设备
CN209164660U (zh) 胶圈式单向阀
CN102941967B (zh) 一种防盗式结构泵头
CN205515784U (zh) 胶塞、输液接头以及输液管路组件
CN105864459B (zh) 一种集成水路的液体处理控制阀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5242567U (zh) 一种单阀咀
CN209385717U (zh) 废水阀和净水器
CN211423454U (zh) 一种双把手龙头水道与阀芯配合结构
CN204692689U (zh) 一种分体式恒温龙头
CN208124711U (zh) 一种风冷冰箱用的回风结构
CN205605342U (zh) 油泵三通结构
CN105889575A (zh) 单向高压开关及具有其的净水器
CN204709940U (zh) 一种一体化滤芯底座
CN218660335U (zh) 一种具有冷却水道的模具
CN217674502U (zh) 一种泵吸式饮水机用水桶
CN217553056U (zh) 一种注塑模具冷却水路结构
CN211835807U (zh) 医用密封性过滤器导管装置
CN205398159U (zh) 可换连接头的压缩活性炭滤芯
CN209411777U (zh) 一种电子筛制氧机的水箱汽水循环结构
CN220779348U (zh) 一种高密封性能的滤瓶
CN210356293U (zh) 一种滤芯的快接结构
CN217927365U (zh) 一种双联式龙头主体
CN102941968A (zh) 一种弹性整体泵芯
CN204762885U (zh) 一种增氧器进气源流量调节装置
CN218032647U (zh) 一种过流量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