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4363U - 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4363U
CN209164363U CN201821769885.1U CN201821769885U CN209164363U CN 209164363 U CN209164363 U CN 209164363U CN 201821769885 U CN201821769885 U CN 201821769885U CN 209164363 U CN209164363 U CN 209164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elf
screen axis
axis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98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礼进
陈志明
丁娜
丁丁
周志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ongshengda Precisio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ongshengda Precisio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ongshengda Precisio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ongshengda Precision Machinery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698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4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4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4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所述屏轴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和两个导向环,所述第一轴体的一端通过一个导向环与第二轴体的一端连接,第二轴体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导向环与第三轴体连接,两个所述导向环作为屏轴与外接部件的接触部位,且两个导向环内均设有自润滑机构,所述自润滑机构使导向环的外侧保持可滑动性,所述导油线由五根相同的棉线缠绕而成,且导油线对蓄油槽内的润滑油形成自引流;设置的导油线为棉线,导油线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导油线能够对屏轴的接触部位导向环进行长时效的自润滑,使得导向环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可滑动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屏轴的维护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配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
背景技术
屏轴是一种转轴,用于连接笔记本屏幕和笔记本本体的一种零部件,屏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屏轴支架来撑接笔记本屏幕、笔记本本体。
在现有技术中,屏轴的结构简单,屏轴为一根普通的转动轴,当翻动笔记本屏幕时,笔记本屏幕带动屏轴翻动,屏轴与外接部件的接触部位会产生很大的摩擦,会减少屏轴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一般都对外接部件(屏轴支架)进行上油的方式,来保持屏轴的使用性能,以及延长屏轴的使用寿命,但是这种方式较为繁琐,且对于屏轴本体来说,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润滑效果,而长时效的润滑效果并不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所述屏轴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和两个导向环,两个所述导向环作为屏轴与外接部件的接触部位,且两个导向环内均设有自润滑机构,所述自润滑机构使导向环的外侧保持可滑动性,使得导向环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可滑动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屏轴的维护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所述屏轴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三轴体和两个导向环,所述第一轴体的一端通过一个导向环与第二轴体的一端连接,第二轴体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导向环与第三轴体连接;
两个所述导向环作为屏轴与外接部件的接触部位,且两个导向环内均设有自润滑机构,所述自润滑机构使导向环的外侧保持可滑动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导油线由五根相同的棉线缠绕而成,且导油线对蓄油槽内的润滑油形成自引流。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蓄油槽位于导向环内,蓄油槽的一端为圆锥形结构,所述蓄油槽的上侧设有延伸孔,延伸孔的上端通过螺纹孔与外界连接,所述延伸孔内插接有密封螺钉,所述蓄油槽内设有手动给油机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手动给油机构包括分隔活塞和排压机构,所述分隔活塞位于蓄油槽的一端内,分隔活塞对蓄油槽的一端内形成密封,所述分隔活塞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推拉杆的一端,推拉杆的一端贯穿蓄油槽底面中部的通孔并延伸至导向环的外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压机构包括排压孔、挡位环和活动圆盘,所述排压孔位于蓄油槽的底面内,所述挡位环和活动圆盘均位于排压孔内,且活动圆盘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排压孔的底面连接,所述活动圆盘的另一端与挡位环贴合,所述挡位环的外侧与排压孔的端口内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压机构的数量为五个,且排压机构沿蓄油槽底面的中心处环形阵列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屏轴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设置的导油线为棉线,导油线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导油线在延伸线头的作用下,将润滑油引流至环形凹槽内,由于导油线的吸附性,导油线能够对屏轴的接触部位导向环进行长时效的自润滑,使得导向环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可滑动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屏轴的维护周期。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设置的蓄油槽,方便二次给油,当需要二次给油时,只需拉动推拉杆,对导油线实现补油,实现二次自润滑,延长了屏轴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当分隔活塞对蓄油槽的一端进行密封(如图所示)时,蓄油槽内部的压强大于外部的压强,可导致推拉杆向外拉动较难,为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排压机构,当推拉杆向外侧抽拉时,蓄油槽内部压力传导入排压孔内,(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小)活动圆盘向排压孔底面移动形成分压,使得推拉杆的向外抽拉较轻松,解决了推拉杆向外拉动较难的问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环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隔活塞与推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轴体1、第二轴体2、第三轴体3、导向环4、环形凹槽5、导油线6、圆孔7、蓄油槽8、延伸孔9、密封螺钉10、分隔活塞11、推拉杆12、排压孔13、挡位环14、活动圆盘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屏轴包括第一轴体1、第二轴体2、第三轴体3和两个导向环4,第一轴体1的一端通过一个导向环4与第二轴体2的一端连接,第二轴体2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导向环4与第三轴体3连接,两个导向环4作为屏轴与外接部件的接触部位,且两个导向环4内均设有自润滑机构,自润滑机构使导向环4的外侧保持可滑动性;
设置的导油线6为棉线,导油线6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导油线6在延伸线头的作用下,将润滑油引流至环形凹槽5内,由于导油线6的吸附性,导油线6能够对屏轴的接触部位导向环4进行长时效的自润滑,使得导向环4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可滑动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屏轴的维护周期;
具体请参阅图3,导油线6由五根相同的棉线缠绕而成,且导油线6对蓄油槽8内的润滑油形成自引流,蓄油槽8位于导向环4内,蓄油槽8的一端为圆锥形结构,蓄油槽8的上侧设有延伸孔9,延伸孔9的上端通过螺纹孔与外界连接,延伸孔9内插接有密封螺钉10,蓄油槽8内设有手动给油机构,手动给油机构包括分隔活塞11和排压机构,分隔活塞11位于蓄油槽8的一端内,分隔活塞11对蓄油槽8的一端内形成密封,分隔活塞11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推拉杆12的一端,推拉杆12的一端贯穿蓄油槽8底面中部的通孔并延伸至导向环4的外侧,加油完成后,将密封螺钉10插入螺纹孔内,进行密封,再向内按压推拉杆12,分隔活塞11对蓄油槽8的一端进行密封(如图3所示),防止过量出油,避免了润滑过量的现象;
具体请参阅图4,排压机构包括排压孔13、挡位环14和活动圆盘15,排压孔13位于蓄油槽8的底面内,挡位环14和活动圆盘15均位于排压孔13内,且活动圆盘15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排压孔13的底面连接,活动圆盘15的另一端与挡位环14贴合,挡位环14的外侧与排压孔13的端口内侧固定连接;
排压机构的数量为五个,且排压机构沿蓄油槽8底面的中心处环形阵列设置,屏轴为一体成型结构,设置的蓄油槽8,方便二次给油,当需要二次给油时,只需拉动推拉杆12,对导油线6实现补油,实现二次自润滑,当分隔活塞11对蓄油槽8的一端进行密封(如图3所示)时,蓄油槽8内部的压强大于外部的压强,可导致推拉杆12向外拉动较难,为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排压机构,当推拉杆12向外侧抽拉时,蓄油槽8内部压力传导入排压孔13内,(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小)活动圆盘15向排压孔13底面移动形成分压,使得推拉杆12的向外抽拉较轻松,解决了推拉杆12向外拉动较难的问题。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转动密封螺钉10,密封螺钉10向上转动,使得延伸孔9与外界连通,将润滑油(未画出)倒入延伸孔9内,从而流入蓄油槽8内,此时,向外侧拉动推拉杆12,分隔活塞11向左侧(图3所示的左侧)移动,分隔活塞11与蓄油槽8的一端分离,此时,润滑油从蓄油槽8中流入导油线6,由于导油线6为棉线,导油线6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导油线6在延伸线头的作用下,将润滑油引流至环形凹槽5内,由于导油线6的吸附性,导油线6能够对屏轴的接触部位导向环4进行长时效的自润滑,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屏轴的维护周期,也延长了屏轴的使用寿命;
加油完成后,将密封螺钉10插入螺纹孔内,进行密封,再向内按压推拉杆12,分隔活塞11对蓄油槽8的一端进行密封(如图3所示),防止过量出油,避免了润滑过量的现象;
设置的蓄油槽8,方便二次给油,当需要二次给油时,只需拉动推拉杆12,对导油线6实现补油,实现二次自润滑,当分隔活塞11对蓄油槽8的一端进行密封(如图3所示)时,蓄油槽8内部的压强大于外部的压强,可导致推拉杆12向外拉动较难,为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排压机构,当推拉杆12向外侧抽拉时,蓄油槽8内部压力传导入排压孔13内,(复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小)活动圆盘15向排压孔13底面移动形成分压,使得推拉杆12的向外抽拉较轻松,解决了推拉杆12向外拉动较难的问题,实用性强。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所述屏轴包括第一轴体(1)、第二轴体(2)、第三轴体(3)和两个导向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1)的一端通过一个导向环(4)与第二轴体(2)的一端连接,第二轴体(2)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导向环(4)与第三轴体(3)连接;
两个所述导向环(4)作为屏轴与外接部件的接触部位,且两个导向环(4)内均设有自润滑机构,所述自润滑机构使导向环(4)的外侧保持可滑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机构包括环形凹槽(5)、导油线(6)和蓄油槽(8),所述环形凹槽(5)位于导向环(4)的外侧中部内,且导向环(4)内设有环形内槽,所述导油线(6)位于环形内槽中,且导油线(6)的外侧设有至少十个延伸线头,延伸线头的一端穿过环形内槽一侧的延伸孔(9),且延伸线头的一端延伸至环形凹槽(5)内,所述环形内槽的另一端与蓄油槽(8)的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线(6)由五根相同的棉线缠绕而成,且导油线(6)对蓄油槽(8)内的润滑油形成自引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油槽(8)位于导向环(4)内,蓄油槽(8)的一端为圆锥形结构,所述蓄油槽(8)的上侧设有延伸孔(9),延伸孔(9)的上端通过螺纹孔与外界连接,所述延伸孔(9)内插接有密封螺钉(10),所述蓄油槽(8)内设有手动给油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给油机构包括分隔活塞(11)和排压机构,所述分隔活塞(11)位于蓄油槽(8)的一端内,分隔活塞(11)对蓄油槽(8)的一端内形成密封,所述分隔活塞(11)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推拉杆(12)的一端,推拉杆(12)的一端贯穿蓄油槽(8)底面中部的通孔并延伸至导向环(4)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压机构包括排压孔(13)、挡位环(14)和活动圆盘(15),所述排压孔(13)位于蓄油槽(8)的底面内,所述挡位环(14)和活动圆盘(15)均位于排压孔(13)内,且活动圆盘(15)的一端通过复位弹簧与排压孔(13)的底面连接,所述活动圆盘(15)的另一端与挡位环(14)贴合,所述挡位环(14)的外侧与排压孔(13)的端口内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压机构的数量为五个,且排压机构沿蓄油槽(8)底面的中心处环形阵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轴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1821769885.1U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 Active CN209164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9885.1U CN209164363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9885.1U CN209164363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4363U true CN209164363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5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9885.1U Active CN209164363U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43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6842A (zh) * 2018-10-30 2019-01-18 安徽东升达精密机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及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6842A (zh) * 2018-10-30 2019-01-18 安徽东升达精密机件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64363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机构的屏轴
CN207728738U (zh) 一种自润滑轴承
CN208982488U (zh) 一种涂油效果好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CN208898418U (zh) 一种液压千斤顶自动润滑装置
CN106151210A (zh) 一种可出油的自润滑螺栓
CN207229193U (zh) 一种新型多重过滤机油滤芯
CN103438198A (zh) 一种减速机及其润滑结构
CN208106322U (zh) 一种牙轮钻头用轴承压力平衡结构
CN209483824U (zh) 一种带有润滑装置的轴承
CN205260587U (zh) 一种转轴结构
CN20921315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阀门升降结构
CN204083162U (zh) 防漏油的汽车变速箱壳体
CN204239509U (zh) 一种防漏油的万向节
CN208827485U (zh) 一种快装式自润滑型桥壳
CN209179974U (zh) 新型压缩机曲轴
CN210031013U (zh) 一种纺织领域能降低机箱油耗的凸轮开口装置
CN208900688U (zh) 立式螺伞齿轮箱润滑结构
CN209687644U (zh) 一种特种起动机抗震动、防磨损高强度中盖装配结构
CN205527246U (zh) 一种具有润滑结构的调绳离合器齿块
CN205061160U (zh) 一种改良的新型络筒机连接轴
CN205331252U (zh) 一种轴承滚珠落料装置
CN201129460Y (zh) 防尘式球磨机大轴密封装置
CN204572752U (zh) 一种高强度十字轴
CN205349649U (zh) 压缩机曲轴
CN205146924U (zh) 设有接油槽的隔震型收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