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9325U - 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59325U
CN209159325U CN201821930290.XU CN201821930290U CN209159325U CN 209159325 U CN209159325 U CN 209159325U CN 201821930290 U CN201821930290 U CN 201821930290U CN 209159325 U CN209159325 U CN 209159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riving wheel
substrate
support base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302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晓莉
吴文浩
谢斌盛
何海源
陈新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9302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59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59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59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其包括基板、四个支撑座、四个车轮、四个驱动所述车轮滚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轮和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相对垂直设置,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座,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车轮的传动轴穿过所述支撑座,且所述车轮的传动轴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固设于所述车轮的传动轴;每个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基板的顶端之间通过减震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越野机器人小车在经过路况较为复杂的道路时,车轮的输出轴所受到的应力较大和车轮容易发生凹陷泥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小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越野小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市场上的越野机器人小车的运动方式为通过电机直接将动力传递至车轮中,且越野机器人小车的车板与车轮之间的抗震强度比较低,当越野机器人小车经过路况较为复杂的道路时,存在车轮的输出轴所受到的应力较大和车轮容易发生凹陷于泥土的问题,从而不便于机器人越野小车的前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越野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越野机器人小车在经过路况较为复杂的道路时,车轮的输出轴所受到的应力较大和车轮容易发生凹陷泥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其包括基板、四个支撑座、四个车轮、四个驱动所述车轮滚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轮和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相对垂直设置,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座,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车轮的传动轴穿过所述支撑座,且所述车轮的传动轴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固设于所述车轮的传动轴;
每个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基板的顶端之间通过减震器连接。
可选的,每个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基板的顶端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减震器。
可选的,每个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连接有两个第一减震器固定座,所述基板的底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减震器固定座相应的第二减震器固定座,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震器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减震器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为锥齿轮。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还包括底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底板通过连接轴连接。
可选的,所述基板可拆卸连接有传感器支架。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接筒,所述底座的侧面与所述连接筒的侧面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连接筒为中空结构。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电动机。
可选的,所述基板设有多个安装槽位。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通过在每个支撑座与基板的顶端之间通过减震器连接,当车轮经过路况较为复杂的道路时,减震器用于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加速基板和车轮振动的衰减,改善越野机器人小车的形式平顺性;通过设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驱动件的输出动力依次从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车轮的输出轴传递至车轮,从而实现驱动件与车轮之间的动力传输具有效率高、传动比稳定和可靠性高的特点;通过将车轮的传动轴与支撑座通过轴承连接,当车轮的传动轴受到外界的冲击时,外界的冲击主要作用在轴承上,从而能减缓车轮的输出轴所受到的应力的大小,提高车轮的输出轴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具有较强的场地适应性,从而便于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和传感器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2、支撑座;3、车轮;4、驱动部件;41、第一传动轮;42、第二传动轮;43、驱动件;5、减震器;6、轴承;7、第一减震器固定座;8、第二减震器固定座;9、底板;10、传感器支架;101、底座;102、连接筒;11、安装槽位;12、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其包括基板1、四个支撑座2、四个车轮3、四个驱动车轮3滚动的驱动部件4,驱动部件4包括第一传动轮41、与第一传动轮41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轮42和驱动第一传动轮41转动的驱动件43,第一传动轮41和第二传动轮42相对垂直设置,驱动件43的输出轴穿过支撑座2,且与第一传动轮41固定连接,车轮3的传动轴穿过支撑座2,且车轮3的传动轴与支撑座2通过轴承6连接,第二传动轮42固设于车轮3的传动轴;
每个支撑座2与基板1的顶端之间通过减震器5连接。
基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通过在每个支撑座2与基板1的顶端之间通过减震器5连接,当车轮3经过路况较为复杂的道路时,减震器5用于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加速基板1和车轮3振动的衰减,改善越野机器人小车的形式平顺性;通过设置第一传动轮41和第二传动轮42,驱动件43的输出动力依次从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和车轮3的输出轴传递至车轮3,从而实现驱动件43与车轮3之间的动力传输具有效率高、传动比稳定和可靠性高的特点;通过将车轮3的传动轴与支撑座2通过轴承6连接,当车轮3的传动轴受到外界的冲击时,外界的冲击主要作用在轴承6上,从而能减缓车轮3的输出轴所受到的应力的大小,提高车轮3的输出轴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具有较强的场地适应性,从而便于进行推广。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强越野机器人小车经过复杂路况时的平稳性,每个支撑座2与基板1的顶端之间连接有两个减震器5。具体的,减震器5为现有技术结构,因此不对减震器5的具体结构作详细说明;两个减震器5能将车轮3在行进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力转换为两个减震器5的弹性做工,保证车轮3在行进过程中越过障碍物后的平稳性,以此解决现有的越野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道路状况。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增强越野机器人小车的减震效果,减震器5的压力阻尼的范围为200N~450N,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减震器5的压力阻尼的具体大小不以为限,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进行减震器5的压力阻尼大小的选择。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便于减震器5与支撑座2和基座的连接与固定,每个支撑座2的顶端连接有两个第一减震器固定座7,基板1的底端连接有与第一减震器固定座7相应的第二减震器固定座8,减震器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减震器固定座7和第二减震器固定座8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减震器固定座7上部相对的两侧设有通孔,第二减震器固定座8上部相对的两侧设有通孔,插销穿过第一减震器固定座7上的通孔和减震器5的一端,从而实现第一减震器固定座7和减震器5的固接;插销穿过第二减震器固定座8上的通孔和减震器5的另一端,从而实现第二减震器固定座8和减震器5的固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提高电动机与车轮3输出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效率,第一传动轮41和第二传动轮42为锥齿轮。具体的,锥齿轮具有降噪和减震的功能,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传动轮41为主动轮,第二传动轮42为被动轮,第一传动轮41和第二传动轮42之间的传动比可以为1:1或2:1或1:2,从而实现高速低扭或者等速等扭或者低俗高扭的不同启动形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能方便电池的安放,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还包括底板9,基板1与底板9通过连接轴12连接。具体的,电池能为电动机提供电量,电动机安放于底板9,从而能提高越野机器人小车的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为了便于传感器安装于基板1,基板1可拆卸连接有传感器支架10。具体的,传感器支架10与基板1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传感器支架10与基板1的安装与拆卸,进而方便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支架10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为了进一步便于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支架10的安装,传感器支架10包括底座101和连接筒102,底座101的侧面与连接筒102的侧面连接,底座101的底端可拆卸连接于基板1,连接筒102为中空结构。具体的,基板1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底座101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底座101和基板1的连接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从而实现底座101和基板1的连接方式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通过将连接筒102设为中空结构,从而能将传感器设于连接筒102中,增强传感器的放置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为了增强驱动件43的动力输出效果,驱动件43为电动机,电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输出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为了便于主控制器和驱动板的放置,基板1设有多个安装槽位11。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通过在每个支撑座2与基板1的顶端之间通过减震器5连接,当车轮3经过路况较为复杂的道路时,减震器5用于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加速基板1和车轮3振动的衰减,改善越野机器人小车的形式平顺性;通过设置第一传动轮41和第二传动轮42,驱动件43的输出动力依次从第一传动轮41、第二传动轮42和车轮3的输出轴传递至车轮3,从而实现驱动件43与车轮3之间的动力传输具有效率高、传动比稳定和可靠性高的特点;通过将车轮3的传动轴与支撑座2通过轴承6连接,当车轮3的传动轴受到外界的冲击时,外界的冲击主要作用在轴承6上,从而能减缓车轮3的输出轴所受到的应力的大小,提高车轮3的输出轴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具有较强的场地适应性,从而便于进行推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四个支撑座、四个车轮、四个驱动所述车轮滚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轮和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相对垂直设置,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座,且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固定连接,所述车轮的传动轴穿过所述支撑座,且所述车轮的传动轴与所述支撑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固设于所述车轮的传动轴;
每个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基板的顶端之间通过减震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基板的顶端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减震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连接有两个第一减震器固定座,所述基板的底端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减震器固定座相应的第二减震器固定座,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震器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减震器固定座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为锥齿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所述基板与所述底板通过连接轴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可拆卸连接有传感器支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支架包括底座和连接筒,所述底座的侧面与所述连接筒的侧面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连接筒为中空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电动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机器人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设有多个安装槽位。
CN201821930290.XU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 Active CN209159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0290.XU CN209159325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0290.XU CN209159325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59325U true CN209159325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9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30290.XU Active CN209159325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59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37513U (zh) 电动车辆传动系统
CN202294238U (zh) 一体化单摆臂扭转梁悬架同步带减速式轮边电驱动系统
CN209159325U (zh) 一种越野机器人小车
CN202038369U (zh) 一种前悬置车身安装结构
CN202264614U (zh) 一体化单摆臂悬架同步带减速式轮边电驱动系统
CN207631266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及其简支梁式转向架
CN104476996B (zh) 电动汽车后桥缓冲防撞结构
CN105771260A (zh) 一种遥控模型车
CN206327106U (zh) Agv舵轮驱动减震机构和agv舵轮驱动装置
CN110758442B (zh) 一种永磁电动磁浮列车低速支撑机构
CN202641303U (zh) 四轮电动车的独立悬挂装置
CN104309429A (zh) 一种四轮环保电动车
CN201409061Y (zh) 一种轮毂电机连接结构
CN205706774U (zh) 一种轮胎运输装置
CN205280329U (zh) 一种悬架匹配测试试验台
CN208429090U (zh) 轮箱、驱动机构及转向架
CN205601605U (zh) 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
CN205469534U (zh) 多功能电动自行车
CN113103825A (zh) 一种车用自带动力型自适应避震转向一体机构
CN209286662U (zh) 一种可升降的玩具车
CN210554547U (zh) 一种车载导航仪
CN209683346U (zh) 一种具有整体式驱动后桥的电动汽车后驱结构
CN208247959U (zh) 新能源汽车轮毂电机门式后桥总成
CN219154656U (zh) 用于高尔夫球车的支撑骨架
CN215360771U (zh) 一种车用自带动力型自适应避震转向一体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