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44653U - 一种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及组拼式u肋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及组拼式u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44653U
CN209144653U CN201821620299.0U CN201821620299U CN209144653U CN 209144653 U CN209144653 U CN 209144653U CN 201821620299 U CN201821620299 U CN 201821620299U CN 209144653 U CN209144653 U CN 2091446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nnection wing
rib
side plate
w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202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昌将
白雨东
陈向阳
李磊
马碧波
叶雨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uzhijiao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202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446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446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446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及组拼式U肋,属于桥梁配件技术领域。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包括桥面板及焊接在桥面板的下板面上的U肋;U肋包括两侧板及盖板;侧板的上侧边缘焊接于下板面上;盖板包括底板及自底板的两长侧边缘朝上弯折延伸的连接翼板,连接翼板通过螺栓与侧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通过将U肋设置成由侧板与具有上弯折布置翼板的盖板经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成,以在安装时,可先在桥面板的下板面上采用双面焊结构进行焊接,以解决了U肋内部难以焊接的问题,同时可在运营过程中,卸下盖板,以便于检查维修,可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领域中。

Description

一种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及组拼式U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及可用于构建该钢桥面正交异性板的组拼式U肋。
背景技术
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往往采用U肋进行加劲,U肋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刚度大,用钢量较小,经济性好。常用U肋结构如公告号为CN204662261U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结构,或公告号为CN104625654B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方法制造出的U肋,均由同块板体经折弯构成的U型结构,由于U肋是闭口结构,导致其内部无法焊接,单面焊成型的角焊缝局部受力不合理,应力集中问题突出,加之车载的反复作用,容易出现疲劳损伤;此外,还存在难以检查维修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两种方案解决U肋内部无法焊接及难以检查维修的问题:
(1)、开发小型焊接机器人,进行U肋内部焊接,该技术可有效地改善U肋角焊缝的受力特性,以避免U肋单边角焊缝所出现的问题,但其内部角焊缝的良好成形不易保证,内部焊缝修补尚存在一定困难,且在曲线桥中难以使用,在运营期间难以进行检查维修。
(2)、采用可以打开的U肋,目前有采用两块球扁钢侧板和一块盖板焊接而成的U肋,先进行球扁钢侧板和桥面板的焊接,然后进行盖板和球扁钢侧板的焊接,该技术解决了施工期U肋内部焊接问题,改善了U肋的受力性能,但在运营期间难以检查维修。
上述两种技术方案都解决了施工期U肋内部焊接问题,但均存在运营期无法进行U肋内部的补焊、涂装等检查维修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钢桥面正交异性板,以便于运营期间的检查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构建上述钢桥面正交异性板的U肋。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包括桥面板及焊接在桥面板的下板面上的U肋;U肋包括两侧板及盖板;侧板的上侧边缘焊接于下板面上;盖板包括底板及自底板的两长侧边缘朝上弯折延伸的连接翼板,连接翼板通过螺栓与侧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通过将U肋设置成由侧板与具有上弯折布置翼板的盖板经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成,以在安装时,可先在桥面板的下板面上采用双面焊结构进行焊接,以解决了U肋内部难以焊接的问题,同时可在运营过程中,卸下盖板,以便于检查维修。
具体的方案为自上而下,两块侧板朝内倾斜布置;自下而上,连接翼板朝外倾斜布置,且相对桥面板,连接翼板的倾斜角度与侧板的倾斜角度相同;连接翼板的内板面搭接于侧板的外板面上。便于安装及更好地实现侧板与连接翼板的搭接板面能够很好紧贴,优化力学性能。
优选的方案为连接翼板通过螺栓与侧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与螺栓配用的螺母位于外层板的外侧。采用螺栓固连侧板与连接翼板,不仅便于随时打开,且成本较低。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连接翼板与侧板的搭接面部位于连接翼板的板面上半部区域内;侧板与连接翼板的搭接面部位于侧板的板面的底部区域内。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为盖板由同块板体经折弯而成,连接板与底板间由圆弧过渡段连接;底板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地排列布置的手孔。节约成本及优化盖板的结构强度,而通过设置手孔,便于对盖板进行拆装。
为了实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拼式U肋包括侧板、盖板及螺栓;盖板包括底板及自底板的两长侧边缘朝上弯折延伸成的连接翼板;螺栓用于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前述连接翼板与侧板,以构成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
通过将U肋设置成由侧板与具有上弯折布置翼板的盖板经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成,以在安装时,可先在桥面板的下板面上采用双面焊结构进行焊接,以解决了U肋内部难以焊接的问题,同时可在运营过程中,随时卸下螺栓以取下盖板,便于检查维修。此外,采用螺栓进行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效地控制成本。
具体的方案为自上而下,两块侧板朝内倾斜布置;自下而上,连接翼板朝外倾斜布置,且相对底板,连接翼板的倾斜角度与侧板的倾斜角度相同;连接翼板的内板面搭接于侧板的外板面上。便于安装及更好地实现侧板与连接翼板的搭接板面能够很好紧贴,优化力学性能。
优选的方案为连接翼板与侧板的搭接面部位于连接翼板的板面的上半部区域内;侧板与连接翼板的搭接面部位于侧板的板面的底部区域内。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为盖板由同块板体经折弯而成,连接板与底板间由圆弧过渡段连接;与螺栓配用的螺母位于外层板的外侧。节约成本及优化盖板的结构强度。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为底板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地排列布置的手孔。通过设置手孔,便于螺栓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侧板、2-盖板、21-底板、210-手孔、22-连接翼板、23-圆弧过渡段、3-螺栓、4-桥面板、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下述实施例的描述,“上”与“下”为相对位置概念,选用将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安装至钢桥上且呈水平布置时,桥面板的上侧为上,下侧为下。
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包括桥面板4及焊接在桥面板4的下板面上的U肋。
U肋包括两块侧板1及盖板2;盖板2包括底板21、自底板21的两长侧边缘朝上弯折延伸的连接翼板22及用于连接两者的圆弧过渡段23;自下而上,连接翼板22朝外倾斜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同块板体经折弯而成,当然了,可采用三块板块焊接而成,只是成本偏高。
侧板1的上侧边缘焊接于桥面板4的下板面上,如图3所示,采用双面焊结构进行焊接;且自上而下,两块侧板1均朝内倾斜布置,且其相对桥面板4或底板21的倾斜角与连接翼板的倾斜角相等。
连接翼板22通过螺栓3、螺母5而与侧板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接翼板22的内板面搭接于侧板1的外板面上,且螺母位于连接翼板的外侧,从而构成一个U型结构;连接翼板22与侧板1的搭接面部位于连接翼板22的板面的上半部区域内;侧板1与连接翼板22的搭接面部位于侧板1的板面的底部区域内。
如图4所示,在底板21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布置的手孔210,以便于对螺栓3进行拆装;在本实施例中,手孔210沿底板21的长度方向均布。
由于盖板2与侧板1之间通过螺栓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即形成一个可打开的U肋,即随时可以打开盖板,在加工过程中,先焊接侧板,由于盖板未盖上,可便于在侧板上侧边缘与桥面板的下板间采用双面焊技术;进行U肋的内部焊接和检查维修,既有传统U肋刚度大的优点,又避免了传统U肋内部空间狭小,难以焊接及检查维修的缺点。此外,采用螺栓连接,造价比传统U肋有所增加,但比例较小,具有经济性和推广价值。
U肋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4,U肋包括两块侧板1及盖板2;盖板2包括底板21、自底板21的两长侧边缘朝上弯折延伸的连接翼板22及用于连接两者的圆弧过渡段23;自下而上,连接翼板22朝外倾斜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盖板2同块板体经折弯而成,当然了,可采用三块板块焊接而成,只是成本偏高。
自上而下,两块侧板1均朝内倾斜布置,且其相对桥面板4或底板21的倾斜角与连接翼板的倾斜角相等。
连接翼板22通过螺栓3、螺母5而与侧板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接翼板22的内板面搭接于侧板1的外板面上,且螺母位于连接翼板的外侧,从而构成一个U型结构;连接翼板22与侧板1的搭接面部位于连接翼板22的板面的上半部区域内;侧板1与连接翼板22的搭接面部位于侧板1的板面的底部区域内。
如图4所示,在底板21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排列布置的手孔210,以便于对螺栓3进行拆装;在本实施例中,手孔210沿底板21的长度方向均布。
由于盖板2与侧板1之间通过螺栓3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即形成一个可打开的U肋,即随时可以打开盖板,在加工过程中,先焊接侧板,由于盖板未盖上,可便于在侧板上侧边缘与桥面板的下板间采用双面焊技术;且可随时打开盖板而进行检查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是通过将U肋配置成包括侧板及可拆卸地安装在侧板上的盖板,以能进行U肋的内部焊接和检查维修。根据本构思,盖板、侧板的具体结构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具体结构。

Claims (10)

1.一种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包括桥面板及焊接在所述桥面板的下板面上的U肋;
其特征在于:
所述U肋包括两块侧板及盖板;
所述侧板的上侧边缘焊接于所述下板面上;
所述盖板包括底板及自所述底板的两长侧边缘朝上弯折延伸的连接翼板,所述连接翼板与所述侧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其特征在于:
自上而下,两块所述侧板朝内倾斜布置;
自下而上,所述连接翼板朝外倾斜布置,且相对所述桥面板,所述连接翼板的倾斜角度与所述侧板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连接翼板的内板面搭接于所述侧板的外板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翼板通过螺栓与所述侧板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与所述螺栓配用的螺母位于外层板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翼板与所述侧板的搭接面部位于所述连接翼板的板面的上半部区域内;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翼板的搭接面部位于所述侧板的板面的底部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由同块板体经折弯而成,所述连接翼板与所述底板间由圆弧过渡段连接;
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地排列布置的手孔。
6.一种组拼式U肋,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板;
盖板,包括底板及自所述底板的两长侧边缘朝上弯折延伸成的连接翼板;
螺栓,用于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翼板与所述侧板,以构成横截面为U型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肋,其特征在于:
自上而下,两块所述侧板朝内倾斜布置;
自下而上,所述连接翼板朝外倾斜布置,且相对所述底板,所述连接翼板的倾斜角度与所述侧板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连接翼板的内板面搭接于所述侧板的外板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U肋,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翼板与所述侧板的搭接面部位于所述连接翼板的板面的上半部区域内;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翼板的搭接面部位于所述侧板的板面的底部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U肋,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板由同块板体经折弯而成,所述连接翼板与所述底板间由圆弧过渡段连接;与所述螺栓配用的螺母位于外层板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U肋,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地排列布置的手孔。
CN201821620299.0U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及组拼式u肋 Active CN2091446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0299.0U CN209144653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及组拼式u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20299.0U CN209144653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及组拼式u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44653U true CN209144653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68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20299.0U Active CN209144653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及组拼式u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446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5628B (zh) 用于钢桥梁抗疲劳裂缝的闭口u型加劲肋及其施工方法
WO2018099349A1 (zh) 轨道车辆车体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US8365935B2 (en) Vehicle and container body structure thereof
CN105252152B (zh) 一种减小装甲车车体变形的焊接加工方法
CN110254527A (zh) 一种新型铝型材厢板结构
CN207257804U (zh) 一种电动物流车货箱骨架结构
CN104339066A (zh) 基于陶瓷引弧衬垫的中厚板对接缝焊接组件及焊接方法
CN209144653U (zh) 一种钢桥面正交异性板及组拼式u肋
CN202413808U (zh) 轨道车辆侧墙
CN204234946U (zh) 基于陶瓷引弧衬垫的中厚板对接缝焊接组件
CN201116840Y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
CN206598890U (zh) 一种城市公交客车车身铝骨架的新型斜撑连接组件
CN207834395U (zh) 一种新型电池包箱体底面结构
US3408779A (en) X type panel roof sheet
CN208603545U (zh) 电梯绳头组合件
CN109263790A (zh) 提高船舶货舱舭部屈服强度与疲劳强度的结构及工艺
CN206758225U (zh) 一种圆形变压器波纹油箱
CN201268344Y (zh) 一种汽车用前地板侧加强件
CN212611885U (zh) 一种焊接效果好的抗腐蚀u肋
CN211939018U (zh) 一种钢包连铸转臂
CN206758226U (zh) 一种变压器用双侧隔磁波纹油箱
CN204341058U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辆的平台式车顶结构
CN201102573Y (zh) 一种车辆顶盖后横梁焊合件结构
CN202323675U (zh) 一种用于钢桥梁抗疲劳裂缝的闭口u型加劲肋
CN206125202U (zh) 自卸车车厢边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928 yuhangtang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huzhijiao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9, Huancheng West Road,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 RESEARCH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