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38355U -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38355U
CN209138355U CN201821566802.9U CN201821566802U CN209138355U CN 209138355 U CN209138355 U CN 209138355U CN 201821566802 U CN201821566802 U CN 201821566802U CN 209138355 U CN209138355 U CN 209138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hering mask
gas
pipe
catalyst
gas gath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668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凯
李进军
于洪涛
宋倩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Tianjin Dredg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DC Binhai Environmental Channel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DC Binhai Environmental Channel Dred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TDC Binhai Environmental Channel Dred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668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38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38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3835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除尘组件包括带有锥形底的除尘箱,在除尘箱内设有除尘内支架,在除尘内支架上设有多层过滤组件,在锥形底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和直排管,在除尘箱的顶部安装有带有第一集气罩的除尘上盖;催化组件包括带有锥形底的催化箱,在催化箱内设有催化内支架,在催化内支架上设有多层催化剂组件,在锥形底的侧壁上连接有输气管道和排废管,在催化箱的顶部安装有带有第二集气罩的催化上盖;在催化内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三集气罩,排废管的内端连通至第三集气罩;还包括氨水箱、泵及喷淋管,喷淋管的前端延伸至催化上盖的内腔并设有多个喷淋嘴。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便于搭建、工作过程稳定、处理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极度危害,船舶尾气的脱销处理问题已作为世界范围的问题而日益收到关注。随着工业的发展,近年来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增长明显,鉴于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目前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的严峻形势,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被制定出来,措施中规定在重型船舶上必须搭在脱销系统,对产生的尾气进行随船处理和排放。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脱除船舶尾气中氮氧化物最为常见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装置中。其主要原理是采用氨气作为还原剂,将其与空气混合后喷入脱硝反应器上游的烟道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排出体系。实际运转中要求,船舶废气脱硝系统只有在进入ECA区域(排放控制区域)时才会运行,船舶在非ECA区域运行时,脱硝系统处于停机状态。另一方面,在船舶尾气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将这种固态颗粒物杂质含量较多的船舶废气直接导入脱销系统参与催化还原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催化剂失效,导致处理效率的降低。因此,需要设计更为合理的脱销净化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搭建、工作过程稳定、处理能力强的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包括除尘组件和催化组件;除尘组件包括带有锥形底的除尘箱,在除尘箱内设有除尘内支架,在除尘内支架上设有多层过滤组件,在锥形底的底部中心设有带有卸灰阀的卸灰底管,在锥形底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和直排管,在除尘箱的顶部安装有带有第一集气罩的除尘上盖;催化组件包括带有锥形底的催化箱,在催化箱内设有催化内支架,在催化内支架上设有多层催化剂组件,在锥形底的底部中心设有带有排液阀的排液管,在锥形底的侧壁上连接有输气管道和排废管,在催化箱的顶部安装有带有第二集气罩的催化上盖;在催化内支架的底部设有第三集气罩,排废管的内端连通至第三集气罩;还包括多个下行气管道,各下行气管道的下端与第三集气罩贯通、上端与第二集气罩贯通;还包括氨水箱、泵及喷淋管,喷淋管的前端延伸至催化上盖的内腔并设有多个喷淋嘴;输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集气罩的出口,直排管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集气罩的入口,在第二集气罩的出口连接有排气管,在排气管的外端连接有汽水分离器,在汽水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有烟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与现有的脱销净化系统相比,本技术方案中在催化组件之前设置了除尘组件,实现了对船舶废气的先期除尘处理,令废气中的固态颗粒杂质得到初步滤除,相对洁净的废气不会导致催化组件的催化剂过早污染失效,保证了整个系统的长时间稳定运行,也降低了运行的成本。通过设置直排管35,为系统提供了一个在非ECA区域运行情况下的直排通道,复合处理工艺要求。通过在催化组件中设置第二集气罩、第三集气罩以及多个下行气管道,为废气提供了多个运行的通路,令不同状态下的废气沿不同的通路移动,达到最优的处理流程,保证了对废气的较强的脱销处理能力,有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优选地:过滤组件包括外套筒和中心套筒,在外套筒与中心套筒之间设有多个辐射筋,在外套筒与中心套筒之间的空间内安装固定有多个金属丝编织的滤过块;还包括下端与除尘内支架的中部固定连接的中心立杆,各过滤组件的中心套筒套设在中心立杆上;在除尘箱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振动电机。
优选地:催化剂组件包括外套筒和多个内套筒,在外套筒与多个内套筒之间设有多个辐射筋,在外套筒与各内套筒之间的空间内安装固定有多个蜂窝状的催化剂块;催化剂组件的各内套筒套设在各下行气管道上。
优选地:在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在输气管道上设有输气阀;在直排管上靠近除尘组件一端设有第一直排阀、靠近催化组件一端设有第二直排阀;在排废管上设有排废阀。
优选地:进气管包括与除尘箱的锥形底固定连接的硬质管部分以及与硬质管部分连接的波纹管部分。
优选地:在除尘箱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支架,在催化箱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支架。
优选地:在进气管、输气管道、直排管和排废管上均安装有引风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进气阀;3、第一固定支架;4、除尘箱;5、除尘内支架;6、卸灰阀;7、卸灰底管;8、第一直排阀;9、振动电机;10、除尘上盖;11、第一集气罩;12、中心立杆;13、输气管道;14、第二直排阀;15、喷淋嘴;16、第二集气罩;17、排气管;18、汽水分离器;19、催化上盖;20、喷淋管;21、泵;22、催化剂组件;23、烟囱;24、氨水箱;25、催化箱;26、第二支架;27、下行气管道;28、催化内支架;29、第三集气罩;30、排废阀;31、排废管;32、排液管;33、排液阀;34、输气阀;35、直排管;36、过滤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包括除尘组件和催化组件,除尘组件用于对废气进行先期除尘处理,去除含有的固态颗粒物杂质,令废气相对纯净,催化组件用于实现催化还原反应。
除尘组件包括带有锥形底的除尘箱4,在除尘箱4内设有除尘内支架5,在除尘内支架5上设有多层过滤组件36。在锥形底的底部中心设有带有卸灰阀6的卸灰底管7,在锥形底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1和直排管35,在除尘箱4的顶部安装有带有第一集气罩11的除尘上盖10,如图中所示,除尘上盖10与除尘箱4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圈。
为了便于除尘组件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在除尘箱4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支架3,通过第一固定支架3将除尘组件固定在船舶的机架上。
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36包括外套筒和中心套筒,在外套筒与中心套筒之间设有多个辐射筋,在外套筒与中心套筒之间的空间内安装固定有多个金属丝编织的滤过块。还包括下端与除尘内支架5的中部固定连接的中心立杆12,各过滤组件36的中心套筒套设在中心立杆12上,采用此种结构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对过滤组件36进行拆卸清洁,保持对废气的过滤作用。为了令滤过截留在过滤组件36上的固态颗粒物便于顺畅下落,在除尘箱4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振动电机9。通过定时产生的振动效果,令截留在金属丝滤过块上的固态颗粒物掉落,在除尘箱4的锥形底汇集,定时打开卸灰阀6,通过卸灰底管7将颗粒物杂质排出。
进气管1包括与除尘箱4的锥形底固定连接的硬质管部分以及与硬质管部分连接的波纹管部分,波纹管部分有利于本催化净化系统接入船舶的排气系统。本实施例中,在进气管1上设有进气阀2,进气阀2的打开和关闭决定船舶尾气是否进入本催化净化系统。
过滤组件36的加工方式:在外套筒(外径略小于除尘箱4的内径)的中心设置中心套筒(内径略大于中心立杆12的外径),在两者之间焊接多个辐射筋;将采用金属丝编织成型的滤过块(类似钢丝球,优选为矩形块体形状)安装固定到辐射筋上。安装时,将多个过滤组件36的中心套筒套设在中心立杆12上完成安装,定时拆卸进行清洗。
催化组件包括带有锥形底的催化箱25,在催化箱25内设有催化内支架28,在催化内支架28上设有多层催化剂组件22。在锥形底的底部中心设有带有排液阀33的排液管32,在锥形底的侧壁上连接有输气管道13和排废管31。为了令催化组件便于安装,本实施例中,在催化箱25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支架26,通过第二固定支架26将催化组件固定在船舶的机架上。
在催化箱25的顶部安装有带有第二集气罩16的催化上盖19,催化上盖19与催化箱25之间可拆卸连接,在两者之间设置密封圈。
在催化内支架28的底部设有第三集气罩29,排废管31的内端连通至第三集气罩29。需要说明的是:催化内支架28为板状,中部为完整的板体,在板体的边缘设置环形分布的多个气孔,第三集气罩29覆盖住中部的不带孔部分,气孔处于上下贯通状态。
还包括多个下行气管道27,各下行气管道27的下端与第三集气罩29贯通、上端与第二集气罩16贯通。
还包括氨水箱24、泵21及喷淋管20,泵21位于喷淋管20上,喷淋管20的前端延伸至催化上盖19的内腔并设有多个喷淋嘴15,在泵21的泵送作用下,氨水从喷淋嘴15向下喷淋送出。
催化剂组件22包括外套筒和多个内套筒,在外套筒与多个内套筒之间设有多个辐射筋,在外套筒与各内套筒之间的空间内安装固定有多个蜂窝状的催化剂块;催化剂组件22的各内套筒套设在各下行气管道27上。
催化剂组件22的加工方式:在外套筒(外径略小于催化箱25的内径)的中心设置多个内套筒(内径略大于下行气管道27的外径),在外套筒与各内套筒之间焊接辐射筋,将外套筒与各内套筒形成一个刚性的整体;将蜂窝状的催化剂块安装固定在辐射筋上。催化剂选取为市售SCR商用催化剂,基本都是以TiO2为基材,以V2O5为主要活性成份,以WO3、MoO3为抗氧化、抗毒化辅助成份。上述结构也令催化剂组件22便于拆卸维护。
输气管道1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集气罩11的出口,直排管35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集气罩16的入口,在第二集气罩16的出口连接有排气管17,在排气管17的外端连接有汽水分离器18,在汽水分离器18的出口连接有烟囱23。
本实施例中,在输气管道13上设有输气阀34;在直排管35上靠近除尘组件一端设有第一直排阀8、靠近催化组件一端设有第二直排阀14;在排废管31上设有排废阀30。
本实施例中,在进气管1、输气管道13、直排管35和排废管31上均安装有引风机。
工作过程:
废气经由进气管1进入除尘箱4,经由除尘组件36过滤除尘后向上进入第一集气罩11,经由输气管道13进入催化箱25;向上经由催化内支架28边缘的气孔上行,与喷淋下行的氨水反向流动,在催化剂块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液体下行并积存在催化箱25的锥形底上,定期排出,气体上行进入第二集气罩16,再经由排气管17、汽水分离器18和烟囱23排出;通过控制不同阀的打开和关闭以及风机的流量,也可以领第二集气罩16内的气体经由各下行气管道27下行进入第三集气罩29,并由排废管31排出,排废管31可以与后续处理设备对接连接;
若船舶处于非ECA区域运行情况下,则进入除尘箱4内的船舶尾气可以经由直排管35直接进入第二集气罩16,再向后直排,或者下行进入第三集气罩29再经由排废管31进入后续处理设备。

Claims (7)

1.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除尘组件和催化组件;
除尘组件包括带有锥形底的除尘箱(4),在除尘箱(4)内设有除尘内支架(5),在除尘内支架(5)上设有多层过滤组件(36),在锥形底的底部中心设有带有卸灰阀(6)的卸灰底管(7),在锥形底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1)和直排管(35),在除尘箱(4)的顶部安装有带有第一集气罩(11)的除尘上盖(10);
催化组件包括带有锥形底的催化箱(25),在催化箱(25)内设有催化内支架(28),在催化内支架(28)上设有多层催化剂组件(22),在锥形底的底部中心设有带有排液阀(33)的排液管(32),在锥形底的侧壁上连接有输气管道(13)和排废管(31),在催化箱(25)的顶部安装有带有第二集气罩(16)的催化上盖(19);在催化内支架(28)的底部设有第三集气罩(29),排废管(31)的内端连通至第三集气罩(29);还包括多个下行气管道(27),各下行气管道(27)的下端与第三集气罩(29)贯通、上端与第二集气罩(16)贯通;还包括氨水箱(24)、泵(21)及喷淋管(20),喷淋管(20)的前端延伸至催化上盖(19)的内腔并设有多个喷淋嘴(15);
输气管道(1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集气罩(11)的出口,直排管(35)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集气罩(16)的入口,在第二集气罩(16)的出口连接有排气管(17),在排气管(17)的外端连接有汽水分离器(18),在汽水分离器(18)的出口连接有烟囱(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其特征是:过滤组件(36)包括外套筒和中心套筒,在外套筒与中心套筒之间设有多个辐射筋,在外套筒与中心套筒之间的空间内安装固定有多个金属丝编织的滤过块;还包括下端与除尘内支架(5)的中部固定连接的中心立杆(12),各过滤组件(36)的中心套筒套设在中心立杆(12)上;在除尘箱(4)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振动电机(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其特征是:催化剂组件(22)包括外套筒和多个内套筒,在外套筒与多个内套筒之间设有多个辐射筋,在外套筒与各内套筒之间的空间内安装固定有多个蜂窝状的催化剂块;催化剂组件(22)的各内套筒套设在各下行气管道(27)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其特征是:在进气管(1)上设有进气阀(2);在输气管道(13)上设有输气阀(34);在直排管(35)上靠近除尘组件一端设有第一直排阀(8)、靠近催化组件一端设有第二直排阀(14);在排废管(31)上设有排废阀(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其特征是:进气管(1)包括与除尘箱(4)的锥形底固定连接的硬质管部分以及与硬质管部分连接的波纹管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其特征是:在除尘箱(4)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固定支架(3),在催化箱(25)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固定支架(2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其特征是:在进气管(1)、输气管道(13)、直排管(35)和排废管(31)上均安装有引风机。
CN201821566802.9U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38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6802.9U CN209138355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66802.9U CN209138355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38355U true CN209138355U (zh) 2019-07-23

Family

ID=67268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66802.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138355U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383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6024A (zh) * 2018-09-25 2018-12-21 中交天航滨海环保浚航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6024A (zh) * 2018-09-25 2018-12-21 中交天航滨海环保浚航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CN109046024B (zh) * 2018-09-25 2024-02-13 中交(天津)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0986B (zh) 固定式柴油机系统一体式除尘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CN104492257B (zh) 一种烟气综合处理系统
CN109893986B (zh) 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0495677U (zh) 一种用于废气高效处理的空气环保过滤装置
CN106492621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两段式烟气净化系统
CN209138355U (zh)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CN109046024A (zh) 一种船舶尾气脱硝催化净化系统
CN211358181U (zh) 一种铸造车间烟气处理系统
CN105964081A (zh) 一种小型多层式除尘脱硫装置
CN206372683U (zh) 一种污水厂废气收集装置
CN103432905B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催化还原法脱硝反应器
CN111450693A (zh) 一种燃煤电厂废气净化系统
CN207307578U (zh) 一种脱硝催化剂的废气处理装置
CN115750040A (zh) 一种新型船舶so2和pm高效脱除的集成化装置
CN208839369U (zh) 一体化废气处理装置
CN215233108U (zh) 一种脱硫脱硝用的出烟口喷淋降尘装置
CN212396368U (zh) 一种燃煤电厂废气净化系统
CN211189630U (zh) 一种用于氧化锌生产的烟尘净化装置
CN211513642U (zh) 一种溶液过滤装置
CN211159289U (zh) 一种垃圾焚烧废气处理装置
CN112156763A (zh) 一种脱硫活性焦水洗再生系统及方法
CN216572178U (zh) 一种锅炉烟气净化处理的除尘装置
CN220918465U (zh) 一种高效锅炉除尘脱硫脱硝装置
CN210699551U (zh) 一种尼龙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14159127U (zh) Uv光解除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46, Chentang technology incubator, 17 Yujiang Road, Hexi District, Tianjin, 300221

Patentee after: CCCC (Tianjin) Dredging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ianhang building, No.1, Zhongxin Road,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300450

Patentee before: CCCC-TDC BINHAI ENVIRONMENTAL CHANNEL DREDGING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