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11949U - 一种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11949U
CN209111949U CN201822018366.8U CN201822018366U CN209111949U CN 209111949 U CN209111949 U CN 209111949U CN 201822018366 U CN201822018366 U CN 201822018366U CN 209111949 U CN209111949 U CN 209111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automobile
chassis runner
battery pack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83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人寰
万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183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11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11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1194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涉及动力汽车技术领域。该汽车,包括车体、动力电池包和防护管梁,所述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车体上,且所述防护管梁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通过在动力电池包前端,车体底部安装防护管梁,在电池前端形成全区域的防护结构,该结构可以在车辆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时,起到阻挡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碰撞对电池的挤压,保证电动汽车碰撞后电安全;并且防护管梁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因燃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为了降低燃油的使用量,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商逐渐致力于纯电动汽车的研究以及生产。
电动汽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的碰撞安全防护是目前衡量纯电动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比较公认的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碰撞安全要求是:电池包在所有碰撞工况下避免发生任何严重的变形破坏。这就要通过限制动力电池包在汽车上的空间布置以及在车身结构上采用高强度结构防护措施来实现。现有动力电池包的设计及布置有以下特点:(1)由于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限制,电池包会尽可能的削弱自身结构的重量和强度;(2)在空间布置上,会尽可能的应用一切可用空间,增大电池包的容量。以上特点会导致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在车身空间布置上处于整车最低点或次低点,并且电池包的本身结构强度相对较弱。因此,当汽车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时,极易造成电池包被碰撞发生变形,影响整车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用以解决动力汽车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动力电池包的碰撞防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体和动力电池包,所述汽车还包括:
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车体上,且所述防护管梁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管梁形成为弯折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车身纵梁和第二车身纵梁;
其中,所述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管梁包括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连接的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连接的第二管体和位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第三管体;
其中,所述第三管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朝远离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方向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同轴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的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管梁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及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三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相组合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防护管梁的卡设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设螺栓,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在动力电池包前端,车体底部安装防护管梁,在电池前端形成全区域的防护结构,该结构可以在车辆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时,起到阻挡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碰撞对电池的挤压,保证电动汽车碰撞后电安全;并且防护管梁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的防护管梁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的防护管梁的安装结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管梁;11-第一管体;12-第二管体;13-第三管体;2-第一车身纵梁;3-第二车身纵梁;4-第一安装支架;5-第二安装支架;41-第一支架;42-第二支架;43-第三支架;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动力汽车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动力电池包的碰撞防护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体和动力电池包,所述汽车还包括:
防护管梁1,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所述车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车身纵梁2和第二车身纵梁3;所述防护管梁1固定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2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3之间。且所述防护管梁1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包本身结构强度相对较弱并且安装位置偏低,容易受到较低障碍物的碰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动力电池包前端,车体底部安装防护管梁1,在电池前端形成全区域的防护结构,该结构可以在车辆行驶通过较低障碍物时,起到阻挡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碰撞对电池的挤压,保证电动汽车碰撞后电安全;并且所述防护管梁1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具体地,所述防护管梁1形成为弯折结构。
所述防护管梁1包括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2连接的第一管体11、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3连接的第二管体12和位于所述第一管体11与所述第二管体12之间的第三管体13;
其中,所述第三管体13相对于所述第一管体11和所述第二管体12朝远离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方向凸出。
所述第一管体11与所述第二管体12同轴心设置。
所述第一管体11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2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12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3的底面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2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管梁1的弯折结构设计,使得第三管体13凸出于第一管体11和第二管体12,加大了防护管体1与电池包之间的距离,在发生碰撞时,第三管体13首先与障碍物接触,起到阻挡作用,对电池包进行了有效保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管梁1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安装支架4和第二安装支架5,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结构相同,所述防护管梁1的第一管体11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支架4与第一车身纵梁连接2,所述防护管梁1的第二管体12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支架5与第二车身纵梁连接3。
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一安装支架4和第二安装支架5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以及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1与所述第二支架42的第三支架43;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41、所述第二支架42与所述第三支架43相组合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防护管梁1的卡设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卡设空间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防护管梁1的横截面积大小和形状适配。
所述第一支架41和所述第二支架42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设螺栓6,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护管梁1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车身底部的第一车身纵梁2和第二车身纵梁3上,结构简洁,安装方便;并且防护管梁1覆盖在整个电池包的前端,形成全区域的防护结构,可以有效防止路面上的障碍物对电池包的冲击,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提供了有效保护;并且可以针对不同形式的车辆布置要求更改不同的防护管梁1形式,以应对不同形式的车体结构及动力电池布置。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体和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还包括:
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车体上,且所述防护管梁位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梁形成为弯折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车身纵梁和第二车身纵梁;
其中,所述防护管梁固定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梁包括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连接的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连接的第二管体和位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第三管体;
其中,所述第三管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朝远离所述动力电池包的方向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同轴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的底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的前端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车身纵梁与所述第二车身纵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梁通过安装支架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以及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三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三支架相组合围设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防护管梁的卡设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设螺栓,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车体上。
CN201822018366.8U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11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8366.8U CN20911194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8366.8U CN20911194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11949U true CN209111949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7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836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1194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119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5620A (zh) * 2019-10-21 2020-09-11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防护梁
CN114802460A (zh) * 2022-04-22 2022-07-2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防撞梁结构及电动汽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45620A (zh) * 2019-10-21 2020-09-11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防护梁
CN111645620B (zh) * 2019-10-21 2022-03-15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电池防护梁
CN114802460A (zh) * 2022-04-22 2022-07-2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防撞梁结构及电动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5809B (zh) 保护结构和电动车辆
CN209111949U (zh) 一种汽车
CN106005044B (zh) 电动汽车车身
CN104553718B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体的碰撞保护装置
CN205971496U (zh) 一种z型折弯式吸能的发动机舱上边梁
CN110171376A (zh) 前机舱碰撞吸能结构
KR101295087B1 (ko) 하이브리드 전기차의 서브 프레임 마운팅 구조
CN210337551U (zh) 防护结构以及车辆
CN214057261U (zh) 一种电池包防护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01761455U (zh) 客车前防撞梁
CN208615869U (zh) 防撞梁吸能结构及汽车
CN217227475U (zh) 一种汽车储能电池碰撞缓冲结构
CN204821731U (zh) 一种汽车前轮罩加强梁
CN202911678U (zh) 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加强型侧支架
CN206236724U (zh) 一种电动车专用电池箱
CN208393292U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CN204774573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体的碰撞保护装置
CN209515820U (zh) 一种汽车用电池盒
CN209080000U (zh) 一种车用防撞结构
CN206781867U (zh) 汽车车架
CN220905222U (zh) 多功能电动全地形车车架
CN215974646U (zh) 一种用于吊车的防撞装置
CN219769807U (zh) 车辆的防撞梁以及车辆
CN21472862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撞梁
CN208498595U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纵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