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4083U - 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4083U
CN209104083U CN201821934819.5U CN201821934819U CN209104083U CN 209104083 U CN209104083 U CN 209104083U CN 201821934819 U CN201821934819 U CN 201821934819U CN 209104083 U CN209104083 U CN 209104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contact
contact
component
contact component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348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旭斌
肖文信
陈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REAT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REA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REAT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REA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348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4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4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4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其动触头组件包括第一端与动触头端子固定连接的弹片及设置于弹片第二端的动触头,弹片第二端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中设置有触头安装部,触头安装部的根部与弹片连接,且触头安装部的根部朝向动触头端子,动触头设置于触头安装部上,底座中设有若干平行的第一限位槽,动触头端子及静触头端子均位于第一限位槽中,动触头端子靠近动触头的端部设有弯折部,底座中对应设置有与第二限位槽,弯折部位于第二限位槽中。使得动触头组件安装可靠、具有一定的接触压力且能够提供变形补偿。

Description

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现有的继电器的动触头组件在壳体中仅通过两侧固定,安装方式不是很牢固;另外现有的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接触时,会发生一定的形变,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接触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方式可靠、具有一定的接触压力、能够提供变形补偿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包括底座(10)、用于覆盖底座(10)的开口的侧盖、设置于底座(10)中的电磁组件(20)、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的永磁衔铁(30)、与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连接的滑动单元(40)、与滑动单元(40)连接的动触头组件(50),及设置于动触头组件(50)侧方的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50)与一动触头端子(51)连接,静触头组件与一静触头端子连接,动触头组件(50)包括第一端与动触头端子(51)固定连接的弹片(52)及设置于弹片(52)第二端的动触头(53),弹片(52)第二端开设有弧形槽(522),弧形槽(522)中设置有触头安装部(521),触头安装部(521)的根部与弹片(52)连接,且触头安装部(521)的根部朝向动触头端子(51),动触头(53)设置于触头安装部(521)上,底座(10)中设有若干平行的第一限位槽(11),动触头端子(51)及静触头端子均位于第一限位槽(11)中,动触头端子(51)靠近动触头(53)的端部设有弯折部(511),底座(10)中对应弯折部(511)设置有与一个第一限位槽(11)连通的第二限位槽(12),弯折部(511)位于第二限位槽(12)中。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511)与动触头端子(51)垂直设置,第二限位槽(12)与第一限位槽(11)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头端子(51)及静触头端子的一个侧面均设有防滑纹(7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槽(11)及第二限位槽(12)的侧壁的顶端均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静触头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动触头组件(50)两侧,所述触头安装部(5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触头(53)。
进一步地,所述静触头组件的数量为一个,且静触头组件上设有静触头,触头安装部(521)朝向静触头的一侧设置有动触头(53),弹片(52)远离静触头的一侧设置有托板(54),托板(54)的底部与弹片(52)的底部连接,托板(54)的顶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触头安装部(521)顶部的高度,托板(54)的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与弹片(52)位于弧形槽(522)外侧的部分抵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包括底座(10)、用于覆盖底座(10)的开口的侧盖、设置于底座(10)中的电磁组件(20)、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的永磁衔铁(30)、与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连接的滑动单元(40)、与滑动单元(40)连接的动触头组件(50),及设置于动触头组件(50)侧方的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50)与一动触头端子(51)连接,静触头组件与一静触头端子连接,动触头组件(50)包括第一端与动触头端子(51)固定连接的弹片(52)及设置于弹片(52)第二端的动触头(53),弹片(52)第二端开设有弧形槽(522),弧形槽(522)中设置有触头安装部(521),触头安装部(521)的根部与弹片(52)连接,且触头安装部(521)的根部朝向动触头端子(51),动触头(53)设置于触头安装部(521)上,底座(10)中设有若干平行的第一限位槽(11),动触头端子(51)及静触头端子均位于第一限位槽(11)中,动触头端子(51)靠近动触头(53)的端部设有弯折部(511),底座(10)中对应弯折部(511)设置有与一个第一限位槽(11)连通的第二限位槽(12),弯折部(511)位于第二限位槽(12)中。使得动触头组件安装可靠、具有一定的接触压力且能够提供变形补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除去侧盖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动触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动触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动触头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包括底座10、用于覆盖底座10的开口的侧盖(图未示)、设置于底座10中的电磁组件20、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的永磁衔铁30、与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连接的滑动单元40、与滑动单元40连接的动触头组件50,及分别设置于动触头组件50两侧的第一静触头组件61及第二静触头组件62。
动触头组件50与一动触头端子51连接,第一静触头组件61与一第一静触头端子611连接,第二静触头组件62与一第二静触头端子612连接。
动触头端子51、第一静触头端子611及第二静触头端子612的一个侧面均设有防滑纹70。如此提高了端子连接的可靠性。
底座10设有若干平行的第一限位槽11,动触头端子51、第一静触头端子611及第二静触头端子612均位于第一限位槽11中。第一限位槽11两侧的侧壁的顶端设有倒角,便于动触头端子51、第一静触头端子611及第二静触头端子612安装时进入到第一限位槽11中。
电磁组件20通过接线端子21与一控制电路连接。
动触头组件50包括第一端与动触头端子51固定连接的弹片52及设置于弹片52第二端的动触头53。
动触头端子51靠近动触头53的端部设有弯折部511,弯折部511与动触头端子51之间的角度为90度,底座10中对应弯折部511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11垂直连通的第二限位槽12,弯折部511位于第二限位槽12中。如此第二限位槽12与弯折部511配合,提高了动触头端子51安装的可靠度,安装方式更加可靠。第一静触头组件61的末端朝向动触头53的侧面设有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组件62的末端朝向动触头53的侧面设有第二静触头。第二限位槽12两侧的侧壁的顶端也设有倒角。
请参考图4,弹片52第二端开设有弧形槽522,弧形槽522中设置有触头安装部521,触头安装部521的根部与弹片52连接,且触头安装部521的根部朝向动触头端子51。触头安装部5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触头53,分别选择性地与第一静触头及第二静触头抵接。
弹片52在滑动单元40的作用下,朝向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移动一个特定的行程,这个行程使得弹片52的末端越过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而动触头53与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抵接而无法越过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如此使得触头安装部521发生与弹片52移动反向相反的形变,如此增加了触点压力;另外,动触头53与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长期接触摩擦会发生一定的磨损,其厚度会逐渐变薄,触头安装部521的弹性形变可补偿这种磨损,从而保证动触头53与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接触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仅具有一个静触头组件61,静触头组件61上设有静触头,触头安装部521仅在朝向静触头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动触头53,动触头组件50还包括设置于弹片52远离静触头的一侧的托板54,托板54的底部与弹片52的底部连接,托板54的顶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触头安装部521顶部的高度,托板54的宽度大于弧形槽522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托板54的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与弹片52位于弧形槽522外侧的部分抵接。托板54的中部具有弹性弯折部,以提高托板54的弹力。
托板54为触头安装部521增强了弹性,提供了更强的回复力,便于触头安装部521的快速回退,且延长了触头安装部521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包括底座10、用于覆盖底座10的开口的侧盖、设置于底座10中的电磁组件20、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的永磁衔铁30、与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连接的滑动单元40、与滑动单元40连接的动触头组件50,及设置于动触头组件50侧方的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50与一动触头端子51连接,静触头组件与一静触头端子连接,动触头组件50包括第一端与动触头端子51固定连接的弹片52及设置于弹片52第二端的动触头53,弹片52第二端开设有弧形槽522,弧形槽522中设置有触头安装部521,触头安装部521的根部与弹片52连接,且触头安装部521的根部朝向动触头端子51,动触头53设置于触头安装部521上,底座10中设有若干平行的第一限位槽11,动触头端子51及静触头端子均位于第一限位槽11中,动触头端子51靠近动触头53的端部设有弯折部511,底座10中对应弯折部511设置有与一个第一限位槽11连通的第二限位槽12,弯折部511位于第二限位槽12中。如此使得动触头组件安装可靠、具有一定的接触压力且能够提供变形补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用于覆盖底座(10)的开口的侧盖、设置于底座(10)中的电磁组件(20)、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的永磁衔铁(30)、与永磁衔铁(30)的一个支脚连接的滑动单元(40)、与滑动单元(40)连接的动触头组件(50),及设置于动触头组件(50)侧方的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50)与一动触头端子(51)连接,静触头组件与一静触头端子连接,动触头组件(50)包括第一端与动触头端子(51)固定连接的弹片(52)及设置于弹片(52)第二端的动触头(53),弹片(52)第二端开设有弧形槽(522),弧形槽(522)中设置有触头安装部(521),触头安装部(521)的根部与弹片(52)连接,且触头安装部(521)的根部朝向动触头端子(51),动触头(53)设置于触头安装部(521)上,底座(10)中设有若干平行的第一限位槽(11),动触头端子(51)及静触头端子均位于第一限位槽(11)中,动触头端子(51)靠近动触头(53)的端部设有弯折部(511),底座(10)中对应弯折部(511)设置有与一个第一限位槽(11)连通的第二限位槽(12),弯折部(511)位于第二限位槽(1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511)与动触头端子(51)垂直设置,第二限位槽(12)与第一限位槽(11)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端子(51)及静触头端子的一个侧面均设有防滑纹(7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及第二限位槽(12)的侧壁的顶端均设有倒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动触头组件(50)两侧,所述触头安装部(5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动触头(5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组件的数量为一个,且静触头组件上设有静触头,触头安装部(521)朝向静触头的一侧设置有动触头(53),弹片(52)远离静触头的一侧设置有托板(54),托板(54)的底部与弹片(52)的底部连接,托板(54)的顶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触头安装部(521)顶部的高度,托板(54)的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与弹片(52)位于弧形槽(522)外侧的部分抵接。
CN201821934819.5U 2018-11-22 2018-11-22 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 Active CN209104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4819.5U CN209104083U (zh) 2018-11-22 2018-11-22 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34819.5U CN209104083U (zh) 2018-11-22 2018-11-22 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4083U true CN209104083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1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34819.5U Active CN209104083U (zh) 2018-11-22 2018-11-22 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40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361A (zh) * 2021-04-30 2021-07-27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静触头继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8361A (zh) * 2021-04-30 2021-07-27 浙江格蕾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静触头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85132A1 (en) Sma valve for controlling pressurized air supply to an air cell in a vehicle seat
CN209104083U (zh) 具有新型动触头组件的继电器
SI1968083T1 (sl) Rele
CN107432668B (zh) 一种压力调节结构及具有其的压力锅
US10978266B2 (en) Electromechanical switch having movable contact and dampener
CN209104082U (zh) 具有新型拨杆的继电器
CN205428837U (zh) 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05920939U (zh) 一种能够降低噪音的继电器
CN106158515B (zh) 一种带微动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08722818U (zh) 具有抗短路功能的电磁继电器
CN207282405U (zh) 一种防护继电器
CN104269703B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209000834U (zh) 一种动簧接触片结构
CN209357676U (zh) 具有绝缘槽的继电器
CN220382014U (zh) 扁平化大电流继电器
CN207282416U (zh) 一种电磁线圈改良式继电器
CN205845851U (zh) 带微动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08674014U (zh) 一种减少触点回弹式继电器
CN209328800U (zh) 具有指示功能的继电器
CN107464726B (zh) 一种衔铁滑动式磁保持继电器
CN106935443B (zh) 一种带有整流功能的继电器
CN220474544U (zh) 一种接触器直流控制线圈
CN107546068B (zh) 一种防护继电器
CN210489544U (zh) 继电器抗斥力触头组件
CN107017126B (zh) 一种多功能的动簧片及其动簧衔铁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