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1004U - 食物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食物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1004U
CN209091004U CN201820939172.9U CN201820939172U CN209091004U CN 209091004 U CN209091004 U CN 209091004U CN 201820939172 U CN201820939172 U CN 201820939172U CN 209091004 U CN209091004 U CN 209091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cooking machine
food cooking
heating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391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秀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ngwei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ngwei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ngwei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ngwei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3917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1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1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1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食物料理机,该食物料理机包括:本体,限定有容纳空间;内胆,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容纳空间中;和顶盖,盖设在所述本体上;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底部;第二加热装置,环绕所述内胆设置;以及第三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内胆的一侧。通过在内胆的底部设置第一加热装置,环绕内胆设置第二加热装置,并在内胆的上方设置第三加热装置,可以对食物料理机的内胆从不同方向进行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加快加热速度并使加热效果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食物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食物料理机(例如,电饭煲)的加热方式为内胆底部加热,通常采用电阻丝,在通电时产生热量,进而使热量从下往上传导至食物料理机的内胆中。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对现有技术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目前的食物料理机存在加热不均匀和加热速度慢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点的食物料理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物料理机,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食物料理机,该食物料理机包括:本体,限定有容纳空间;内胆,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容纳空间中;顶盖,盖设在所述本体上;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底部;第二加热装置,环绕所述内胆设置;以及第三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内胆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胆的底部设置第一加热装置,环绕内胆设置第二加热装置,并在内胆的上方设置第三加热装置,可以对食物料理机的内胆从不同方向进行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加快加热速度并使加热效果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零部件的示例性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零部件的示例性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又一实施例的部分零部件的示例性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又一实施例的部分零部件的示例性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元件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元件,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元件,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元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1其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了本申请食物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该食物料理机包括本体10、内胆20、顶盖30、第一加热装置40、第二加热装置50和第三加热装置60。
该本体10可以是食物料理机的外壳体,其材料可以由金属、塑料或者陶瓷中的一个或多个组成。本体10限定有容纳空间,即本体10内部用于容纳其他部件的空间。内胆20设置在本体10的容纳空间中,内胆20用于盛放待料理的食物,内胆20的材料可以为用于各类常见锅具的材料,例如不锈钢或者金属合金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胆20可以是由特定的安装结构固定在本体10内,例如卡扣、螺钉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内胆20也可以是简单地放置在本体10内,在用户需要时可以取出。
第一加热装置40可通过焊接而直接固定在内胆20的底部。或者,第一加热装置40也可以使用螺钉安装在内胆20的底部。在另一些例子中,第一加热装置40也可以固定在本体10上,而将内胆20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40上从而使它们接触。第二加热装置50环绕内胆20设置,类似地,第二加热装置50可以安装在本体10上,也可以安装在内胆20 的外壳上,只要能使第二加热装置50包绕内胆20即可。而第三加热装置60设置在顶盖30朝向内胆20的一侧。其中,第一加热装置40、第二加热装置50和第三加热装置60可以是任意通电后可产生热量的元件、结构和/或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装置可以为厚膜发热盘,并通过焊接固定在内胆20的底部。通过这样的设置,当食物料理机通电并启动加热功能时,第一加热装置40可以从下方对内胆20进行加热,第二加热装置50可以从外周对内胆20进行加热,而第三加热装置60 可以从上方对内胆20进行加热。可以理解,食物料理机可以设置不同的加热模式,且在不同的加热模式下可以分别使用第一加热装置40、第二加热装置50和第三加热装置60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对内胆20进行加热。
通过在内胆20的底部设置第一加热装置40,环绕内胆20设置第二加热装置50,并在内胆20的上方设置第三加热装置60,可以对食物料理机的内胆20从不同方向进行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加快加热速度并使加热效果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加热装置50可以为环状结构,例如圆环或侧面外轮廓为其它多边形的环状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加热装置50可设置在靠近内胆20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的部分,而不是靠近内胆20的顶部或底部。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加热装置50也可以设置在靠近内胆20的顶部或底部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加热装置50可以为感应加热线圈,即IH (inductionheater)线圈。该加热线圈加热方式是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变电流,产生电磁场,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内胆20自身产生热量。与传统电热丝加热的方式不同,感应加热减少了从电热丝到内胆20的热传导环节,从而减少了热能损耗。可选地,可设置多级线圈,这样能够形成覆盖整个内胆20的磁场,使得加热更为均匀。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内胆20外还可套有一内胆外壳22,内胆20底部还可设有内胆支撑座23,该内胆外壳22与内胆20配合并且具有良好的电磁感应,内胆外壳22可以是由耐热的电磁材料制成。第二加热装置50可设置在内胆外壳22上,通过内胆外壳22 的形成环绕内胆20的电磁场,从而使内胆20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发热。支撑座23设置在内胆外壳22的底部并与内胆外壳22连接,支撑座23 还可与本体10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内胆外壳22和内胆20固定在本体 10内的容纳空间中,在使用时不会相对本体1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三加热装置60开设有气流通道61。例如,第三加热装置60可包括加热管62、加热管固定件63 和透光板64,加热管固定件63和透光板64将加热管62固定在中间。加热管62、加热管固定件63和透光板64分别开设有开口,且它们的开口的位置对应从而形成气流通道61。在其他一些例子中,第三加热装置 60的结构可以不同,只要满足在其中间开设气流通道,并能牢靠地安装在顶盖上即可。加热管62可以是产生光波的卤素管或者发热丝等。透光板64可以是玻璃或者微晶板等透光板件。加热管固定件63可以开设容置槽(图未标出),加热管62可放置在容置槽内,透光板64通过覆盖加热管固定件63的底部从而将加热管62覆盖在容置槽内。通过光波可以迅速产生高温,加热效率高,而且不会烤焦内胆20中的食物。
可选地,顶盖30可设有通气孔31,通气孔31的位置与第三加热装置60中形成的气流通道61对应,从而可以允许内胆20中产生的气体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在通气孔31上方开口设置防溢盖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三加热装置60还可包括第一密封圈65和第二密封圈66,第一密封圈65套设在第三加热装置60的内侧,第二密封圈66套设在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外侧。第一密封圈65和第二密封圈66用于将加热管62、加热管固定件63和透光板64之间的缝隙密封,可以防止水汽等进入加热管63中。第三加热装置60还可包括固定件67,且第三加热装置60可通过固定件67固定在顶盖30朝向内胆20的一侧。第一密封圈65和第二密封圈66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加热管62、加热管固定件63和透光板64的大小、形状和连接方式来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加热装置40的底部还包括底盖41。该底盖41可将第一加热装置40容置在内,通过将底盖41与内胆20连接,使得内胆20与第一加热装置40接触。通过使用底盖41包围第一加热装置40,可以避免第一加热装置40发出的热量对本体10的容纳空间中靠近第一加热装置40的零部件造成影响。
请参阅图1、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食物料理机还可包括驱动电机70、搅拌刀组件80和驱动连接机构90。驱动电机70设置在本体10的容纳空间中,并与本体10通过适当的方式(例如螺栓连接、焊接等)固定连接。搅拌刀组件80可包括搅拌刀81和杆部82,其中搅拌刀81可设置在内胆20中,杆部82可穿过内胆20底部并与内胆20 可转动地连接。驱动连接结构90与驱动电机70和搅拌刀组件80的杆部82分别连接,用于将驱动电机70的驱动力矩传递至搅拌刀组件80。这样,当启动驱动电机70时,驱动连接结构90将驱动力矩传递至搅拌刀组件80,使内胆20中的搅拌刀81转动,从而可以将内胆20中的食物切碎或者进行榨汁操作。
可选地,食物料理机还可包括底座42,底座42设置在内胆20的下方。搅拌刀组件80的杆部82还设置有搅拌刀锁扣(图未标),该搅拌刀锁扣可被底座42包容在内。如有需要,可以通过将搅拌刀锁扣锁紧,从而阻止搅拌刀组件80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5,食物料理机还了包括隔板19,隔板19将本体10的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其中,内胆20、搅拌刀组件80和驱动连接机构90等部件设置于第一空间11 内,而驱动电机70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12内。在这种情况下,驱动电机70可通过链条、齿轮或者皮带等传动结构与驱动连接结构90连接,从而可以将驱动电机70与搅拌刀组件80并列设置,如图1中所示的那样。这就节省了竖直方向上的空间,使得食物料理机的体积不用做的太大,可以实现设计的美观。另外,本体10对应第二空间12的上部位置可以设置控制面板14,用于控制食物料理机,例如电源开关或加热等。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胆20的上部还可设有手柄21,并且本体10对应第一空间11的上部位置设有卡槽13。当内胆20设置在本体10的容纳空间11内时,卡槽13收容所述手柄21,从而通过卡槽13至少部分支撑内胆20。另外,还可在内胆20上设置手柄支架24,从而方便安装和拆卸手柄21。通过使用手柄21,用户可以方便地将内胆20从本体10中取出或放回。
应当理解,上述各项结构并不代表食物料理机的所有部件,该食物料理机还可以设置有为完成其功能的其他零部件。例如,如图5所示,还包括本体底座15、胶脚16、电源板17、电源板支架18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限定有容纳空间;
内胆,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容纳空间中;
顶盖,盖设在所述本体上;
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内胆的底部;
第二加热装置,环绕所述内胆设置;以及
第三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内胆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环状结构,且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环绕所述内胆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为感应加热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开设有气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设置有透气孔,且所述透气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加热装置的所述气流通道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加热管固定件和透光板,所述加热管固定件和所述透光板将所述加热管固定在中间,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固定件和所述透光板分别开设有开口,且所述加热管的开口、所述加热管固定件的开口和所述透光板的开口的位置对应,从而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第三加热装置的内侧,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第三加热装置外侧,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将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固定件和所述透光板之间的缝隙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容纳空间中;
搅拌刀组件,包括搅拌刀和杆部,其中,所述搅拌刀设置在所述内胆中,所述杆部穿过所述内胆底部并与所述内胆可转动地连接;
驱动连接机构,所述驱动连接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搅拌刀组件的所述杆部分别连接,用于将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力矩传递至所述搅拌刀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容纳空间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其中,所述内胆、所述搅拌刀组件和所述驱动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而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且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将驱动力矩传递至所述驱动连接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上部设有手柄,并且所述本体的容纳空间的上部设有卡槽;当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容纳空间内时,所述卡槽收容所述手柄。
CN201820939172.9U 2018-06-15 2018-06-15 食物料理机 Active CN209091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9172.9U CN209091004U (zh) 2018-06-15 2018-06-15 食物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9172.9U CN209091004U (zh) 2018-06-15 2018-06-15 食物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1004U true CN209091004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48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39172.9U Active CN209091004U (zh) 2018-06-15 2018-06-15 食物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1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24745B2 (ja) マイクロ波炊飯器
EP2613608A1 (en) Induction cooking appliance
EP1536669A2 (en) Composite cooking apparatus
CN104613515A (zh) 具有空气炸功能的微波炉
CN213371512U (zh) 烹饪器具
CN209091004U (zh) 食物料理机
CN104902604B (zh) 波导组件和微波饭煲
CN101586822A (zh) 微波炉腔体内的搅拌风扇
CN208286839U (zh) 烹饪器具
JP6249231B2 (ja) 電動調理器
CN205322072U (zh) 烹饪器具和内锅
CN103672986A (zh) 微波炉
JP2014220182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357849B2 (ja) 電動調理器
CN208551383U (zh) 烹饪器具
JPH04319288A (ja) 加熱調理器
CN210226802U (zh) 一种电磁炉炒料机
CN114680663B (zh) 煎烤机
CN220588058U (zh) 一种电磁加热炒菜机
CN216924442U (zh) 一种便于调节功率的电加热炉
CN220069442U (zh) 一种具有均衡烹煮功能之食材烹煮装置
CN209358804U (zh) 可多分区烹饪微波炉
JP2014100298A (ja) 電気炊飯器
CN209352830U (zh) 一种智能上下分体式微波辐射酥油液化装置
WO2024093427A1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