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7946U -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7946U
CN209087946U CN201822054157.9U CN201822054157U CN209087946U CN 209087946 U CN209087946 U CN 209087946U CN 201822054157 U CN201822054157 U CN 201822054157U CN 209087946 U CN209087946 U CN 209087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fixed
sleeve
lithium battery
battery
a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541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zhao Zte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zhao Zte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zhao Zte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zhao Zte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541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7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7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7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rim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底座的顶端固接有外壳,所述横板的底端固接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固接有正极接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开有正极接口,所述顶板的顶端贯穿有正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的底端与正极接板相贴,所述底板的顶端开有负极接口,所述负极电极贯穿底座,所述负极接口的内部相贴有电池,所述电池的负极与负极接板相贴,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正极接口间隙配合,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正极接板相贴。该新型锂电池组可以保证电池的散热效果良好,致使锂电池温度不会过高,提升了安全系数,同时可以简便地完成对于锂电池的安装固定或拆卸,同时可以控制该锂电池组的电池数量,从而控制该锂电池组的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电池组就是将锂电池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串联方式是指第一节锂电的负极接第二节锂电正极,第二节锂电的负极接第三节的正极,以此类推,直到达到所需要的电压为止,这种连接方式的电压是所以连接在一起电芯电压的总和,并联方式是指第一节锂电的正极接第二节的正极,负极接负极,以此类推,达到需要的容量,这种综合方式下的电压是不变的任然是单节的电压,容量则是所以电池容量的总和,现有的锂电池组有着许多的缺点,例如专利号201721711237.6的实用新型,在电池组中加入气囊与气泵以达到将锂电池安装紧密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缺少实际意义,成本过高,而且锂电池的最佳工作环境为40摄氏度至60摄氏度,以气囊紧密地填充锂电池之间的空隙,会使得散热效果不好,致使锂电池温度过高,容易使离电池产生故障甚至爆炸,安全系数不高,同时由于气囊与气泵的存在,在对锂电池组进行拆卸或安装的过程中,会造成障碍,降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锂电池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底座的顶端固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相贴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通过销轴活动相连有短板,所述短板的顶端固接有第一磁铁,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开有空槽,所述竖板、销轴和短板均与空槽间隙配合,所述底座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顶端固接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第一磁铁相贴,所述横板的底端固接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固接有正极接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开有正极接口,所述顶板的顶端贯穿有正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的底端与正极接板相贴,所述正极电极贯穿横板,所述底座的顶端固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固接有负极接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开有负极接口,所述底板的底端贯穿有负极电极,所述负极电极的顶端与负极接板相贴,所述负极电极贯穿底座,所述负极接口的内部相贴有电池,所述电池的负极与负极接板相贴,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正极接口间隙配合,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正极接板相贴。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套筒的内腔滑动卡接有第二套筒,所诉第二套筒的底端固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相贴,所述第一套筒的内腔底端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固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顶端固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端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电池的外壁相贴。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固接有第二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顶端固接有第一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锂电池组,通过横板、竖板、销轴和短板的配合,使得竖板插入底座中的空槽转动短板,使得短板上的第一磁铁与卡槽中的第二磁铁相贴,使得横板与外壳固定在一起,便于拆卸装置更换电池,同时借由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弹簧的配合,使得电池可以简便地安装在装置中并固定,借由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的位置,保证电池的位置,使得电池之间留有充足的间隙,避免了电池散热不充分,致使电池过热损坏,所以该新型锂电池组可以保证电池的散热效果良好,致使锂电池温度不会过高,提升了安全系数,同时可以简便地完成对于锂电池的安装固定或拆卸,同时可以控制该锂电池组的电池数量,从而控制该锂电池组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板、竖板、销轴和短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外壳、底座、空槽和卡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外壳、底座、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壳,3、横板,4、竖板,5、销轴,6、短板,7、第一磁铁,8、顶板,9、正极接板,10、正极电极,11、空槽,12、负极电极,13、卡槽,14、第二磁铁,15、底板,16、负极接板,17、电池,18、正极接口,19、负极接口,20、支板,21、通孔,22、第一套筒,23、第一卡块,24、第二套筒,25、第二卡块,26、弹簧,27、第一橡胶垫,28、第二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包括底座1和外壳2,底座1的顶端固接有外壳2,使得底座1与外壳2固定在一起,外壳2的顶端相贴有横板3,横板3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竖板4,使得竖板4与横板3固定在一起,竖板4通过销轴5活动相连有短板6,使得短板6可以进行以销轴5为中心的转动,短板6的顶端固接有第一磁铁7,底座1的左右两侧开有空槽11,竖板4、销轴5和短板6均与空槽11间隙配合,使得横板1盖在外壳2上后,竖板4、销轴5和短板6可以贯穿空槽,底座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卡槽13,卡槽13的内部顶端固接有第二磁铁14,第二磁铁14与第一磁铁7相贴,达成对于锂电池组的组合,便于安装和拆卸打开,横板3的底端固接顶板8,使得顶板8与横板3固定在一起,顶板8的内部固接有正极接板9,使得正极接板9与顶板8固定在一起,顶板8的底端开有正极接口18,顶板8的顶端贯穿有正极电极10,正极电极10的底端与正极接板9相贴,正极电极10贯穿横板3,用以与外部负载连接,底座1的顶端固接有底板15,使得底板15与底座1固定在一起,底板15的内部固接有负极接板16,使得负极接板16与底板15固定在一起,底板15的顶端开有负极接口19,底板15的底端贯穿有负极电极12,负极电极12的顶端与负极接板16相贴,负极电极12贯穿底座1,用以与外部负载连接,负极接口19的内部相贴有电池17,电池17的型号为18650锂电池,电池17的负极与负极接板16相贴,电池17的正极与正极接口18间隙配合,电池17的正极与正极接板9相贴,使得电池17得到并联到达提升锂电池组容量的作用,外壳2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套筒22,使得第一套筒22与外壳2固定在一起,第一套筒22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卡块23,使得第一卡块23与第一套筒22固定在一起,第一套筒22的内腔滑动卡接有第二套筒24,所诉第二套筒24的底端固接有第二卡块25,第一卡块23与第二卡块25相贴,使得第二套筒24可以在第一套筒22中滑动,并通过第一卡块23和第二卡块25相互配合达到卡接的作用,第一套筒22的内腔底端固接有弹簧26,弹簧26的劲度系数为50N/M,弹簧26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24固接,使得第二套筒24可以受到弹簧26的弹力作用,外壳2的内壁顶端固接有支板20,使得支板20与外壳2固定在一起,支板20的顶端开有通孔21,通孔21与电池17的外壁相贴,使得电池17得以固定,第一套筒22的外壁固接有第二橡胶垫28,防止损坏电池17,第二套筒24的顶端固接有第一橡胶垫27,防止损伤电池17。
当工作人员需要该新型锂电池组工作时,将电池17对准负极接板16上的负极接口19安放下去,电池17推动第二套筒24,使得第二套筒24在第一套筒22中收缩,并压缩弹簧26使得第二套筒24受到弹簧26的弹力作用,使得电池17受到弹簧26的弹力作用,使得电池17得以固定,并预留下充分的间隙,保证电池17的散热良好,致使电池17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损坏,将横板3盖在外壳2上,使得竖板4、销轴5和短板6贯穿底座1上的空槽11,转动短板6,使得短板6进行以销轴5为中心的转动,从而使得短板6上的第一磁铁7与卡槽13中的第二磁铁14相贴,使得横板3与底座1和外壳2固定在一起,并使得电池17的正极插入正极接口18,使得横板3上的正极接板9与电池17相贴,从而完成对于电池17的并联,提升该锂电池组的容量,当有电池17产生损坏后,只需转动短板6,使得短板6上的第一磁铁7与第二磁铁14分开,将竖板4、销轴5和短板6从底座1上的空槽11取出,可以简便地打开该锂电池组,完成对于电池17的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包括底座(1)和外壳(2),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接有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顶端相贴有横板(3),所述横板(3)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竖板(4),所述竖板(4)通过销轴(5)活动相连有短板(6),所述短板(6)的顶端固接有第一磁铁(7),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侧开有空槽(11),所述竖板(4)、销轴(5)和短板(6)均与空槽(11)间隙配合,所述底座(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内部顶端固接有第二磁铁(14),所述第二磁铁(14)与第一磁铁(7)相贴,所述横板(3)的底端固接顶板(8),所述顶板(8)的内部固接有正极接板(9),所述顶板(8)的底端开有正极接口(18),所述顶板(8)的顶端贯穿有正极电极(10),所述正极电极(10)的底端与正极接板(9)相贴,所述正极电极(10)贯穿横板(3),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接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的内部固接有负极接板(16),所述底板(15)的顶端开有负极接口(19),所述底板(15)的底端贯穿有负极电极(12),所述负极电极(12)的顶端与负极接板(16)相贴,所述负极电极(12)贯穿底座(1),所述负极接口(19)的内部相贴有电池(17),所述电池(17)的负极与负极接板(16)相贴,所述电池(17)的正极与正极接口(18)间隙配合,所述电池(17)的正极与正极接板(9)相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套筒(22),所述第一套筒(22)的顶端固接有第一卡块(23),所述第一套筒(22)的内腔滑动卡接有第二套筒(24),所诉第二套筒(24)的底端固接有第二卡块(25),所述第一卡块(23)与第二卡块(25)相贴,所述第一套筒(22)的内腔底端固接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24)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壁顶端固接有支板(20),所述支板(20)的顶端开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与电池(17)的外壁相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2)的外壁固接有第二橡胶垫(2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4)的顶端固接有第一橡胶垫(27)。
CN201822054157.9U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Active CN209087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54157.9U CN209087946U (zh)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54157.9U CN209087946U (zh)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7946U true CN209087946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6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54157.9U Active CN209087946U (zh) 2018-12-08 2018-12-08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79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9146A (zh) * 2020-08-19 2020-11-20 刘培君 一种组合式锂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9146A (zh) * 2020-08-19 2020-11-20 刘培君 一种组合式锂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CN111969146B (zh) * 2020-08-19 2022-10-28 深圳市创星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锂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87946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组
CN105515125B (zh) 完全自动化的锂电池充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450091A (zh) 动力电池
CN108973749A (zh) 一种智能车库用充电桩
CN206992183U (zh) 一种新型电池壳体
CN209461610U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锂离子蓄电池组
CN205707058U (zh) 一种可靠固定电池盒体的代步车车架结构
CN209183621U (zh) 一种锂电池用安装支架
CN204903730U (zh) 电源充放电容量测试电路
CN108550750A (zh) 加热温度可控的电池包及电池包系统
CN109217430A (zh) 一种电力直流系统用备用锂电池均衡、维护方法
CN211350862U (zh) 一种具有高倍率容量的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
CN211088361U (zh) 一种新型的电芯支架以及电池组
CN209351272U (zh) 一种动力电池调温装置
CN20886210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封装结构
CN208722970U (zh) 一种链式锂电池组
CN209119830U (zh) 分布式电池储能均衡装置
CN209571442U (zh) 一种易更换电芯的电池包
CN109216617A (zh)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二次侧设备电池更换装置
CN206193047U (zh) 一种电能计量箱
CN216213908U (zh) 一种锂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系统
CN214369796U (zh) 一种集中式太阳能路灯储能系统
CN20980543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铅酸电池的自动充电的控制装置
CN209571450U (zh) 一种抗振型锂电池保护板
CN220421746U (zh) 一种便于折叠携带的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new type of lithium battery pack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

Pledgee: Leshang Bank Co.,Ltd. Rizhao Branch

Pledgor: Rizhao ZTE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131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