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6010U - 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6010U
CN209076010U CN201821491878.XU CN201821491878U CN209076010U CN 209076010 U CN209076010 U CN 209076010U CN 201821491878 U CN201821491878 U CN 201821491878U CN 209076010 U CN209076010 U CN 209076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touch screen
linkage board
grip blo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918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友
陈林松
楼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918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6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6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6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其包括夹持件和触屏件,夹持件包括夹持板固定板,固定板位于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对的一侧,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夹持板上的第一联动板和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第二联动板,第一联动板的一端和第二联动板的一端搭接,触屏件与第二联动板远离第一联动板的一端连接,按压第一联动板远离第二联动板的一端时,第一联动板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联动板转动,第二联动板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触屏件点触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执行游戏动作或者终止游戏动作,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使用,且第一联动板和触屏件之间未设置电路连接结构,方便维修。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触屏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消费者对于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中,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人使用电子触屏设备玩游戏,丰富业余生活。现有的很多游戏需要采用多个手指操作,才能更好的完成游戏规定的动作,长时间操作会造成手指疲劳,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因此,人们提出一种能提高手指操作灵活性的游戏外设电子控制器,但是现有的游戏外设电子控制器存在结构比较复杂、点触电子设备屏幕的点触件和控制点触件点触电子设备屏幕的操控件往往是单独设置的结构,两者之间往往还需要设置传递信号的电路结构,因此,不但成本较高并且维修困难。
因此急需提出一种结构特性更好的游戏外设电子设备控制器,提高使用者的游戏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游戏外设电子设备控制器结构复杂、不方便维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和电子设备保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与显示屏相对的背面及连接两者的侧壁,所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包括夹持件和触屏件,所述夹持件包括可与电子设备的侧壁相接触的夹持板以及与夹持板相连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对的一侧,所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夹持板上的第一联动板和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一联动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一端搭接,所述触屏件与所述第二联动板远离所述第一联动板的一端连接,按压所述第一联动板远离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一端时,所述第一联动板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联动板转动,所述第二联动板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触屏件点触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穿设孔,所述触屏件穿设通过所述穿设孔,所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复位件,所述第一联动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夹持板上,所述第二联动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联动和所述固定板之间驱动第一联动板和第二联动板复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板包括位于第一转动轴两侧的按压部和传动部,所述第二联动板包括位于第二转动轴两侧的启动部和点压部,所述触屏件固定在所述点压部上,所述传动部和所述启动部搭接,所述按压部位于电子设备背面的一侧,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传动部绕着第一转动轴向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转动进而抵持所述启动部向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侧移动,所述启动部带动所述点压部绕着所述第二转动轴向靠近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一侧转动,所述传动部和所述启动部可固定连接或者可分离式设置。
优选地,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点压部和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复位件具有弹性,所述复位件弹性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点压部相对的表面之上,当按压按压部使得触屏件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贴合时,所述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未按压按压部时,所述复位件恢复形变,推动所述点压部向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得触屏件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分离。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还包括与夹持件相连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背靠板,电子设备的背面和所述背靠板相接触,所述背靠板设置有承托电子设备侧壁的承托部,电子设备相对的两个侧壁可分别抵持所述夹持板及所述承托部。
优选地,所述夹持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之上的调节板,所述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调节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滑动调节板,调节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板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调节板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当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移走电子设备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原始状态。
优选地,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限位轨,所述限位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调节板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卡位件,所述卡位件穿设通过所述限位轨,所述调节板滑动的距离对应限位轨延伸方向的长度尺寸。
优选地,所述承托部设置在背靠板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侧,所述夹持板和所述承托部形成L型结构,所述承托部开设有容纳电子设备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尺寸和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相对应,所述背靠板和所述夹持板与电子设备相贴合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其包括电子设备和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所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可固定在所述电子设备上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控制。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再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和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用于套接电子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将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与电子设备固定连接之后,第一联动板和第二联动板之间搭接,通过按压第一联动板远离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一端时,第一联动板转动时即可驱动第二联动板转动,从而使得触屏件点触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执行对应的游戏动作,按压部转动的信号是通过第一联动板和第二联动板之间传递实现的,第一联动板和触屏件之间不需要设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结构连接第一联动板和触屏件,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并且方便维修。
在点压部和固定板之间设置复位件,当按压按压部使得触屏件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贴合时,所述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未对按压部操作时,所述复位件恢复形变,推动所述点压部向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得触屏件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分离,因此,设置复位件能很好的使得游戏操作完毕时,触屏件迅速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分离,使得游戏动作更精准的执行,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感。
背靠板上设置有承托电子设备侧壁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和所述夹持板之间形成夹持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夹持空间中,背靠板和承托部配合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能很好的避免在游戏过程中电子设备晃动,影响用户玩游戏。
设置滑动连接在支撑件上的调节板,可方便调节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距离,方便将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卡固在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且调节板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调节板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当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处于恢复形变的趋势,对调节板有一个远离夹持板方向的拉扯力,很好的将电子设备卡固在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
所述承托部开设有容纳电子设备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尺寸和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相对应,设置凹陷槽,方便将电子设备更稳固地卡接在凹陷槽中。背靠板和所述夹持板与电子设备相贴合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垫,能很好的对电子设备进行保护,避免电子设备被摩擦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和电子设备,使得使用者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时,能多指操作电子设备,提高游戏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包括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和壳本体,壳本体用于套接电子设备,壳本体具有保护电子设备的作用,并且还可以操作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执行对应的游戏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固定在电子设备上之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的又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的联动控制件与夹持件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的联动控制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的又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中夹持件与支撑件的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固定在电子设备上之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保护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20、支撑件;201、背靠板;202、握持板;2021、防滑结构;203、承托部;204、卡位件;205、限位板;207、缓冲垫;30、夹持件;301、夹持板;302、调节板;3021、限位轨;303、固定板;304、容纳槽;305、弹性件;306、通孔;307、穿设孔;40、联动控制件;401、第一联动板;4011、按压部;4012、传动部;402、第一转动轴;403、第二联动板;4031、启动部;4032、点压部;404、第二转动轴;405、卡位件; 406、复位件;50、触屏件;60、电子设备;601、显示屏; 602、背面;603、侧壁;70、电子设备组件;80、电子设备保护壳;90、壳本体;901、背板;902、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所述电子设备60包括显示屏601、与显示屏601相对的背面602及连接两者的侧壁603。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可卡设在电子设备60上。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包括支撑件20、夹持件30、联动控制件40和触屏件50,夹持件30连接在支撑件20上,联动控制件40设置在夹持件30上,联动控制件40和触屏件50相连并且操控触屏件50点触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或者与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分离,执行显示屏601上设定的游戏动作或者停止游戏动作。
请结合图2和图3,所述支撑件20包括可与电子设备60 的背面602相贴合的背靠板201,所述夹持件30包括可与电子设备60的侧壁603相贴合的夹持板301、连接在夹持板 301两侧的固定板303及调节板302。所述固定板303和所述背靠板201相对设置,调节板302连接在支撑件20上。所述固定板303和所述调节板302之间形成容纳电子设备60的空间。
当将电子设备60放置在调节板302和固定板303之间时,电子设备60的背面602部分和所述背靠板201相贴合,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和固定板303相对、夹持板301与电子设备60的侧壁603相接触,从而将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与电子设备60固定。触屏件50与联动控制件40连接并且设置在与背靠板201相对的一侧之上,操控联动控制件 40时,联动控制件40带动触屏件50点触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或者带动触屏件50与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分离,进而实现触屏件50对电子设备60显示屏601上设定的游戏动作的执行或者终止。在触屏件50点触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时,背靠板201对电子设备60的背面602提供抵持力,使得触屏件50能很好的点触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保证游戏动作的完成。
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电子设备60包括触屏手机、平板电脑、PSP机或者其它触屏类的电子设备60。
请参阅图4,联动控制件40包括转动连接在夹持板301 上的第一联动板401和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03上的第二联动板403,第一联动板401和第二联动板403相互靠近的一端搭接。触屏件50与第二联动板403远离所述第一联动板 401的一端连接,按压第一联动板401远离所述第二联动板 403的一端时,第一联动板401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联动板 403转动,第二联动板403转动进而带动触屏件50点触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执行显示屏601上设定的游戏动作。当游戏动作执行结束之后,停止对第一联动板401的按压操作即可。
请结合图4和图5,联动控制件40还包括第一转动轴 402和第二转动轴404,所述第一联动板401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402转动连接于所述夹持板301上,所述第二联动板 403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404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303上。具体地,第一转动轴402固定在第一联动板401上,第一转动轴402露出第一联动板401的两侧转动连接在夹持板301 远离固定板303的一端之上。第二转动轴404固定在第二联动板403上,第二转动轴404露出第二联动板403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03靠近夹持板301的一端。夹持板301和固定板303上均开设有供第一转动轴402和第二转动轴404 转动套接的通孔306。按压第一联动板401转动时,第一联动板401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联动板403转动,第二联动板 403转动带动触屏件50点触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使得触屏件50点触电子设备60显示屏601设定的游戏开关,执行对应的游戏动作,当停止对第一联动板401的按压时,触屏件50与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相分离。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转动轴402 和第二转动轴404可以分别固定在夹持板301和固定板303 上,而第一联动板401和第二联动板403对应开设有供第一转动轴402和第二转动轴404穿设的通孔。
请继续参阅图5,具体地,第一联动板401包括位于第一转动轴402两端的按压部4011和传动部4012,所述第二联动板403包括位于第二转动轴404两侧的启动部4031和点压部4032,启动部4031搭接在传动部4012上。所述触屏件50固定在所述点压部4032上并穿设通过固定板303。所述传动部4012位于所述启动部4031和所述夹持板301之间,所述按压部4011位于电子设备60背面602的一侧,按压所述按压部4011时,所述传动部4012抵持所述启动部4031 向远离所述夹持板301的一侧移动,所述启动部4031带动所述点压部4032绕着所述第二转动轴404转动,使得所述点压部4032向靠近所述电子设备60屏幕的一侧转动,使得触屏件50点触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当游戏动作执行完毕之后,松开按压部4011,启动部4031向靠近夹持板301 的一侧移动,带动点压部4032向远离电子设备60屏幕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得触屏件50与电子设备60屏幕分离,对电子设备60显示屏601设定的游戏动作操作完毕。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操作按压部4011 时具有较好的体验感,可以将按压部4011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弯折状。具体地,按压部4011向远离传动部4012的一侧弯折。
请再次参阅图5,联动控制件40还包括设置在固定板 303和点压部4032之间的复位件406,复位件406为具有弹性的弹性件,如弹簧。所述复位件406弹性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板303和点压部4032。在游戏过程中,使用者按下按压部4011时,按压部4011驱动点压部4032带动触屏件50与电子设备60显示屏601接触,使得触屏件50点触电子设备60显示屏601上设定的游戏动作时,复位件406处于压缩状态,当未对按压部4011执行按压动作时,所述复位件406恢复形变,推动所述点压部4032向远离所述电子设备60的一侧转动,带动触屏件50与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 601分离,使得游戏动作执行完毕。设置复位件406方便通过操控按压部4011即可控制触屏件50与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相接触或者相分离,执行设定的游戏动作或者结束游戏动作,使得用户操作起来方便快捷,可提高用户体验感。通过第一联动板401和第二联动板403之间的搭接,第一联动板401转动时即可驱动第二联动板403转动,从而使得触屏件50点触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或者与显示屏分离,执行对用的游戏动作或者停止游戏动作,第一联动板401和触屏件50之间不需要设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结构,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并且方便维修。
请继续参阅图5,夹持板301和固定板303呈凹陷状设置,夹持板301和固定板303形成有容纳第一联动板401和第二联动板403的容纳槽304。具体地,传动部4012和第二联动板403容纳在容纳槽304中,传动部4012和第二联动板 403的侧壁和容纳槽304的槽壁相接触,对传动部4012和第二联动板403具有较好的定位作用。固定板303开设有穿设孔307,触屏件50穿设通过穿设孔307。
请参阅图6,传动部4012上设置有卡位件405,卡位件 405凸出传动部4012的表面。启动部4031上设置有与卡位件405对应的卡位槽(图未示),卡位件405卡接在卡位槽中,使得传动部4012和启动部4031之间具有较好的限位作用,能很好的限定第一联动板401和第二联动板403在转动过程的运动轨迹,使得第一联动板401更好的带动第二联动板403转动,使得对按压部4011施加的操作动作更好地驱动点压部4032执行对应的动作,进而触屏件50更精准的完成对应的游戏动作,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感。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传动部4012和启动部4031之间具有更好的定位作用,传动部4012和启动部 4031之间还可以卡接固定,粘贴固定、或者通过绑接结构将两者固定。绑接结构可以具体为绑带。
还可以理解是,当传动部4012和启动部4031之间固定连接时,传动部4012也可以设置在启动部4031之上,也即启动部4031设置在传动部和夹持板301之间。
请参阅图7,调节板302滑动连接在支撑件20上。所述背靠板201设置有承托电子设备60侧壁603的承托部203,所述承托部203设置在背靠板201远离所述夹持板301的一侧,承托部203和背靠板201相连。背靠板201和所述承托部203形成类似“L”型结构。所述承托部203和所述夹持板301之间形成夹持电子设备60的夹持空间,滑动调节板 302,调节夹持板301和承托部203之间的距离,将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卡设在电子设备60上,电子设备60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603分别与夹持板301和承托部203抵接。
请结合图8,调节板302上开设有限位轨3021,所述限位轨3021的延伸方向和所述调节板302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支撑件20设置有卡位件204,所述卡位件204穿设通过所述限位轨3021,所述调节板302滑动的距离对限位轨 3021延伸方向的尺寸。
请结合图9和图10,所述调节板302连接有弹性件305,所述弹性件305一端与调节板302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20固定连接。支撑件20内设置有限位板205。弹性件305被限定在限位板205和调节板302的底部之间。当需要将电子设备60和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安装连接时,拉动调节板302向靠近所述夹持板301的一侧移动,所述弹性件305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将电子设备60与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连接,复位件406处于恢复形变的趋势,推动调节板302向远离夹持板301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得夹持板301和承托部203对电子设备60抵紧,进而使得电子设备60和电子设备60触屏控制器牢固配合,避免在游戏过程中,电子设备60晃动;并且在使用者游戏的过程中,使用者不需要过多用力握持住电子设备60,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请再次参阅图9,支撑件20还包括与背靠板201相连的握持板202,所述背靠板201和所述握持板202相互盖合形成容纳调节板302的空间。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螺钉将背靠板201和握持板202固定连接,或者通过粘贴的方式将握持板202和背靠板201固定连接。所述握持板202位于电子设备60背面602的一侧,握持板202的外表面为弧面结构,方便用户在游戏过程中握持握持板202,对电子设备60进行游戏操作。在握持板202的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2021,增加握持板202和使用者的手之间的摩擦力,更好的握持住握持板202。
请继续参阅图9,背靠板201和夹持板301与电子设备 60相接触的一面之上连接有缓冲垫207。具体地,缓冲垫 207设置在背靠板201与电子设备60背面602相贴合的一面之上。缓冲垫207还设置在夹持板301与电子设备的侧壁 603相贴合的一面之上。缓冲垫207包括硅胶片,弹性橡胶片或者其他软胶材料。设置缓冲垫207,对电子设备60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电子设备60被损坏。
请参阅图11和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a,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a包括夹持件30a、连接在夹持件30a上的联动控制件40a以及连接在联动控制件40a上的触屏件50a。夹持件30a包括夹持板301a和固定板303a,夹持板301a可与电子设备60的侧壁 603相接触。固定板303a设置在与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 相对的一侧。具体地,可以以粘贴的方式将夹持板301粘贴固定在电子设备60的侧壁603上;还可以在夹持板301a 上开设卡接槽,将夹持板301a与电子设备60的侧壁603卡接固定;或者在夹持板301a上设置卡扣,通过卡扣将夹持板301a与电子设备60卡固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联动控制件40a的结构以及其和夹持件30a的连接关系和第一实施例相同、触屏件50a的结构及其和联动控制件40a的固定方式也和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组件70,所述电子设备组件70包括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和电子设备60。电子设备60触屏控制器固定在所述电子设备60上从而对电子设备60进行操作控制。电子设备60 包括触屏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触屏类的电子设备60。电子设备60包括显示屏601、背面602和连接两者的侧壁 603。当将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与电子设备60固定连接时,夹持板301与电子设备60的侧壁603接触,背靠板201 和电子设备60的背面602相接触。通过操控联动控制件40 即可实现对触屏件50的操作,完成电子设备60显示屏601 上设定的游戏动作。
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可将一个或者两个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固定在电子设备60上。实现多指同时操控电子设备60,提高游戏体验感。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80,电子设备保护壳80包括上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和壳本体90。壳本体90用于套接电子设备60,对电子设备60进行保护。当将电子设备60 套接在壳本体90上之后,操控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可以对电子设备60的显示屏601进行点触或者分离,可以执行电子设备60显示屏601上设定的游戏动作或者停止游戏的执行。壳本体90包括背板901和边框902,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的背靠板201和背板901连接,夹持板301和边框902 相接。具体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和壳本体90的连接方式和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与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的连接固定方式相同,通过夹持板301和承托部203 的配合将壳本体90夹持固定在夹持板301和承托部203之间,实现壳本体90和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的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壳本体90和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10可以固定连接,即夹持板301和边框902固定连接,背板901和背靠板201固定连接。具体可以为胶水粘接,凹凸卡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将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与电子设备固定连接之后,第一联动板和第二联动板之间搭接,通过按压第一联动板远离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一端时,第一联动板转动时即可驱动第二联动板转动,从而使得触屏件点触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执行对应的游戏动作,按压部转动的信号是通过第一联动板和第二联动板之间传递实现的,第一联动板和触屏件之间不需要设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结构连接第一联动板和触屏件,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并且方便维修。
在点压部和固定板之间设置复位件,当按压按压部使得触屏件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贴合时,所述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未对按压部操作时,所述复位件恢复形变,推动所述点压部向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得触屏件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分离,因此,设置复位件能很好的使得游戏操作完毕时,触屏件迅速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分离,使得游戏动作更精准的执行,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感。
背靠板上设置有承托电子设备侧壁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和所述夹持板之间形成夹持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夹持空间中,背靠板和承托部配合对电子设备进行夹持固定,能很好的避免在游戏过程中电子设备晃动,影响用户玩游戏。
设置滑动连接在支撑件上的调节板,可方便调节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距离,方便将不同尺寸的电子设备卡固在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且调节板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调节板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当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什么状态下怎么处理?弹性件处于恢复形变的趋势,对调节板有一个远离夹持板方向的拉扯力,很好的将电子设备卡固在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
设置握持板,并且握持板设置在位于电子设备背面的一侧,方便用户在游戏过程中握持支撑件,对电子设备进行握持移动,方便用户通过不同的姿势玩游戏。
所述承托部开设有容纳电子设备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尺寸和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相对应,设置凹陷槽,方便将电子设备更稳固地卡接在凹陷槽中。背靠板和所述夹持板与电子设备相贴合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垫,能很好的对电子设备进行保护,避免电子设备被摩擦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组件包括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和电子设备,使得使用者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时,能多指操作电子设备,提高游戏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保护壳包括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和壳本体,壳本体用于套接电子设备,壳本体具有保护电子设备的作用,并且还可以操作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执行对应的游戏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与显示屏相对的背面及连接两者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包括夹持件和触屏件,所述夹持件包括可与电子设备的侧壁相接触的夹持板以及与夹持板相连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对的一侧,所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夹持板上的第一联动板和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的第二联动板,所述第一联动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一端搭接,所述触屏件与所述第二联动板远离所述第一联动板的一端连接,按压所述第一联动板远离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一端时,所述第一联动板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联动板转动,所述第二联动板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触屏件点触电子设备的显示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开设有穿设孔,所述触屏件穿设通过所述穿设孔,所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和复位件,所述第一联动板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夹持板上,所述第二联动板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联动和所述固定板之间驱动第一联动板和第二联动板复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板包括位于第一转动轴两侧的按压部和传动部,所述第二联动板包括位于第二转动轴两侧的启动部和点压部,所述触屏件固定在所述点压部上,所述传动部和所述启动部搭接,所述按压部位于电子设备背面的一侧,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传动部绕着第一转动轴向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侧转动进而抵持所述启动部向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侧移动,所述启动部带动所述点压部绕着所述第二转动轴向靠近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的一侧转动,所述传动部和所述启动部可固定连接或者可分离式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设置在所述点压部和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复位件具有弹性,所述复位件弹性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点压部相对的表面之上,当按压按压部使得触屏件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贴合时,所述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未按压按压部时,所述复位件恢复形变,推动所述点压部向远离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得触屏件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相分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还包括与夹持件相连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背靠板,电子设备的背面和所述背靠板相接触,所述背靠板设置有承托电子设备侧壁的承托部,电子设备相对的两个侧壁可分别抵持所述夹持板及所述承托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之上的调节板,所述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调节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滑动调节板,调节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板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调节板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当将电子设备放置在夹持板和承托部之间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移走电子设备时,所述弹性件恢复原始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限位轨,所述限位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调节板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卡位件,所述卡位件穿设通过所述限位轨,所述调节板滑动的距离对应限位轨延伸方向的长度尺寸。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设置在背靠板远离所述夹持板的一侧,所述夹持板和所述承托部形成L型结构,所述承托部开设有容纳电子设备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尺寸和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尺寸相对应,所述背靠板和所述夹持板与电子设备相贴合的一面设置有缓冲垫。
9.一种电子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子设备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所述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可固定在所述电子设备上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控制。
10.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和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用于套接电子设备。
CN201821491878.XU 2018-09-11 2018-09-11 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Active CN209076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1878.XU CN209076010U (zh) 2018-09-11 2018-09-11 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1878.XU CN209076010U (zh) 2018-09-11 2018-09-11 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6010U true CN209076010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6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91878.XU Active CN209076010U (zh) 2018-09-11 2018-09-11 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6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6568B2 (en) Removable portable computer device
CN204901237U (zh) 一种小型显示设备固定支架装置
KR101549506B1 (ko) 휴대단말기 수리용 분해 조립 장치
CN202189304U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可拆卸式触控结构
JP7277294B2 (ja) 機械を操作する携帯端末に取り付けられる安全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安全スイッチ装置を備える機械の操作装置
CN203225185U (zh) 一种贴膜定位工装
CN209076010U (zh) 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电子设备组件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04350081U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
CN108404403A (zh) 一种操作手柄及终端设备
CN204650423U (zh) 按压传感器装置
CN109202762A (zh) 一种用于手机触摸屏的自动装夹治具
CN209731838U (zh) 电子设备触屏控制器
US20150137761A1 (en) Holding structure
CN208575355U (zh) 一种二极管生产用焊接设备
CN208924283U (zh) 用于可折叠终端的屏幕保护装置以及终端组件
CN207301503U (zh) 一种vr眼镜用手机夹持机构
CN210344942U (zh) 一种设备固定装置
CN203786676U (zh) 外挂式控制手把
CN104266042A (zh) 移动平板产品用的万向支架
CN101626669A (zh) 电子设备
CN108952332A (zh) 一种机械钥匙的便携容纳装置
CN208161012U (zh) 游戏外设及电子触屏设备组件
CN209270799U (zh)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CN208990202U (zh)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CN209517684U (zh) 一种触控装置及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