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0799U -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70799U
CN209270799U CN201821907258.XU CN201821907258U CN209270799U CN 209270799 U CN209270799 U CN 209270799U CN 201821907258 U CN201821907258 U CN 201821907258U CN 209270799 U CN209270799 U CN 209270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shell
load
balance base
touch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72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itai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itai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itai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itaik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72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70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70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707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它包括手柄本体和按键控制本体,手柄本体包括承重平衡座、左握柄和右握柄,按键控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触摸屏的辅助按键装置。利用左握柄和/或右握柄进行左右拉伸,将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横向固定于左握柄和右握柄之间,调节按键控制本体与手柄本体的宽度,将大尺寸触摸屏移动设备固定于手柄本体上,使用者利用双手握住手柄本体以固定手机,两个拇指操作触摸屏(例如手机)上的按键的同时,再通过食指或者中指控制辅助按键装置来操作游戏,解决游戏手柄辅助大尺寸触摸屏移动设备游戏的同时解决多按键同时操作的问题,提升游戏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戏手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也已经进入家家户户,各种引起人们娱乐兴趣的手游层出不穷,例如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吸引了上千万甚至上亿的手机用户,也带动了整个游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通常,现有的智能手机大多为触摸控制手机,手游的控制键(例如方向键、射击键等)均设计于触摸屏的左右两侧,人们只需握持手机即可对游戏进行操控;然而,这种操作方式却存在如下弊端:人们通常利用双手且利用四指以固定姿势握持手机,只有拇指能够与触摸屏接触,来操作游戏,而当游戏的操作按钮较多时(例如吃鸡游戏中的发射键),两个拇指无法同时操作触摸屏(例如手机)上的多个按键,同时,目前的游戏手柄也无法适用于触摸屏尺寸较大的移动设备,导致游戏体验感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它包括手柄本体和按键控制本体,所述手柄本体包括承重平衡座、分别设置于承重平衡座的左右两侧并相对于承重平衡座作横向伸缩运动的左握柄和右握柄,所述按键控制本体置于承重平衡座上端侧并相对于承重平衡座作竖向伸缩运动,所述按键控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辅助人手控制触摸屏的辅助按键装置。
优选的,所述辅助按键装置包括设置于左握柄和右握柄的上方的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
所述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包括嵌装于壳体前端的第一按键输入组件和设置于壳体上用于敲击移动设备触摸屏的第一输出组件,所述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包括嵌装于壳体前端的第二按键输入组件和设置于壳体上用于敲击移动设备触摸屏的第二输出组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与第一按键输入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组件与第二按键输入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按键输入组件在手指的按压下导通并将人体静电传导给第一输出组件,所述第二按键输入组件在手指的按压下导通并将人体静电传导给第二输出组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和第二输出组件均用于与触摸屏相接触以将人体静电传递给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辅助按键装置包括设置于左握柄和右握柄的上方的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所述壳体置于承重平衡座上端侧并相对于承重平衡座作竖向伸缩运动;
所述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包括嵌装于壳体前端的第一按键输入组件和设置于壳体上用于辅助人手控制触摸屏的第一输出组件,所述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包括嵌装于壳体前端的第二按键输入组件和设置于壳体上用于辅助人手控制触摸屏的第二输出组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与第一按键输入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组件与第二按键输入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按键输入组件在手指的按压下导通并将人体静电传导给第一输出组件,所述第二按键输入组件在手指的按压下导通并将人体静电传导给第二输出组件,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和第二输出组件均用于与触摸屏相接触以将人体静电传递给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第二按键输入组件包括嵌装于壳体前端的第二按压键、设置于第二按压键与壳体之间用于复位第二按压键的第三弹簧、转动连接于壳体内的第二转动块和设置于壳体与第二转动块之间用于复位第二转动块的第四弹簧,所述第二转动块与第二按压键相抵靠;
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包括铰接于壳体上的第二敲击件、设置于第二敲击件上用于与触摸屏接触的第二导电硅胶和一端铰接于第二敲击件用于拉动第二敲击件转动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块相铰接,所述第二按压键、第二转动块、第二敲击件、第二导电硅胶和第二连接块均采用导电塑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均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按键输入组件和第二按键输入组件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按键机构设置为两个或第二辅助按键机构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按键输入组件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前端或第二按键输入组件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承重平衡座向着壳体的一侧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滑槽对位滑接的限位柱,所述壳体与承重平衡座之间设置有卷簧。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嵌装有一调节按键,所述调节按键向着承重平衡座的一侧形成有卡块,所述承重平衡座向着卡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对位卡合的卡槽,所述调节按键与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复位调节按键的第五弹簧。
优选的,所述左握柄位于右握柄一侧形成有伸置于承重平衡座内的左滑板,所述右握柄位于左握柄一侧形成有伸置于承重平衡座内的右滑板,所述左滑板和右滑板均开设有横向分布的导向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导向槽对位滑接的定位槽,所述左滑板和右滑板均开设有用于防止左滑板和右滑板脱离承重平衡座的限位块,所述左滑板和右滑板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卷簧。
优选的,所述承重平衡座内且位于左滑板和右滑板之间设置有与承重平衡座轴转连接的齿轮,所述左滑板和右滑板的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齿轮对位啮合的齿条,所述左滑板开设有与右滑板对位滑接的第一位移槽,所述右滑板开设有与左滑板对位滑接的第二位移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左握柄和/或右握柄进行左右拉伸,将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横向固定于左握柄和右握柄之间,通过调节按键控制本体在承重平衡座的滑动距离,将大尺寸触摸移动设备横向或竖向放置于左握柄和右握柄之间后,调节按键控制本体与手柄本体的宽度,将大尺寸触摸屏移动设备固定于手柄本体上,使用者可以手握游戏本体,通过辅助按键装置对触摸屏上的游戏进行辅助控制(辅助按键装置可选择夹持式辅助按键),使用者利用双手握住手柄本体以固定手机,两个拇指操作触摸屏(例如手机)上的按键的同时,再通过食指或者中指控制辅助按键装置来操作游戏,解决游戏手柄辅助大尺寸触摸屏移动设备游戏的同时解决多按键同时操作的问题,提升游戏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控制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分解结构示
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按压键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承重平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手柄本体;10、承重平衡座;11、左握柄;111、左滑板;112第一位移槽;12、右握柄;121、右滑板;122、第二位移槽;13、壳体;131、限位柱;14、调节按键;141、卡块;15、第五弹簧;16、齿轮;2、按键控制本体;21、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1、第一按压键;212、第一弹簧;213、连杆;214、第一转动块;215、第二弹簧;216、按压块;22、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1、第二按压键;222、第三弹簧;223、第二转动块;224、第四弹簧;23、第一输出组件;231、第一敲击件;232、第一导电硅胶;233、第一连接块;24、第二输出组件;241、第二敲击件;242、第二导电硅胶;243、第二连接块;30、卷簧;A、滑槽;B、卡槽;C、导向槽;D、定位槽;E、限位块;F、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它包括手柄本体1和按键控制本体2,所述手柄本体1包括承重平衡座10、分别设置于承重平衡座10的左右两侧并相对于承重平衡座10作横向伸缩运动的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所述按键控制本体2置于承重平衡座10上端侧并相对于承重平衡座10作竖向伸缩运动,所述按键控制本体2上设置有用于辅助人手控制触摸屏的辅助按键装置。
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游戏手柄可利用左握柄11和/或右握柄12进行横向伸缩运动,将触摸屏(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横向固定于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之间,同时为了使大尺寸触摸屏移动设备能够固定于手柄本体1,可通过调节按键14控制按键控制本体2在承重平衡座10上的滑动距离,将大尺寸触摸移动设备横向或竖向放置于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之间后,调节按键14按键控制本体2与手柄本体1的宽度,将大尺寸触摸屏移动设备固定于手柄本体1上,此时辅助按键装置与触摸屏相接触用于控制触摸屏上的游戏按键,使用者可以手握手柄本体1,通过辅助按键装置对触摸屏上的游戏进行辅助控制(辅助按键装置可选择夹持式辅助按键),鉴于此,使用者利用双手握住手柄本体1以固定手机,两个拇指操作手机触摸屏上的按键的同时,再通过食指或者中指控制辅助按键装置来操作游戏,使得本实用新型游戏手柄可应用于辅助大尺寸触摸屏移动设备,解决多按键同时操作的问题,提升游戏体验感。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同时控制触摸屏上的多个游戏按键,本实施例的辅助按键装置包括设置于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的上方的壳体13、设置于壳体13上的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所述壳体13置于承重平衡座10上端侧并相对于承重平衡座10作竖向伸缩运动;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包括嵌装于壳体13前端的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和设置于壳体13上用于辅助人手控制触摸屏的第一输出组件23,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包括嵌装于壳体13前端的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和设置于壳体13上用于敲击移动设备辅助人手控制触摸屏的第二输出组件24,第一输出组件23与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电连接,第二输出组件24与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电连接,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在手指的按压下导通并将人体静电传导给第一输出组件23,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在手指的按压下导通并将人体静电传导给第二输出组件24,第一输出组件23和第二输出组件24均用于与触摸屏相接触以将人体静电传递给触摸屏。基于以上结构,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固定于左握柄11、右握柄12和按键控制本体2之间后,辅助按键装置的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分别对应控制触摸屏上的多个游戏按键(即第一输出组件23和第二输出组件24分别对应控制触摸屏上的多个游戏按键),为了便于使用者在手持手柄本体1时,可以利用双手的食指和/或中指控制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利用嵌装于壳体13前端的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和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可在使用者双手的四指握持左握柄11或者右握柄12时,便于食指和/或中指(也可使用四指中的其他手指)对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和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进行按压,以将人体的静电通过食指和/或中指传导给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和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在利用与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组件23,以及利用与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电连接的第一输出组件24将静电传导给触摸屏(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下以智能手机(简称手机)为例,将第一输出组件23和第一输出组件24设置在触摸屏上的指定位置,例如绝地求生手游显示屏幕上的射击键或者倍镜键,当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和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将人体静电传导至触摸屏上的指定位置时,即可实现按键的效果;与传统的游戏手柄相比,本实用新型游戏手柄可将大尺寸触摸屏移动设备固定于手柄本体1上,并通过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对触摸屏上的多个按键进行辅助控制(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可设置多组,例如2-4组),其结构简单、方便,利用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与第一输出组件23以及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与第一输出组件24的配合,实现了在大尺寸触摸屏上辅助按键的功能,使四指可以配合拇指同时操作触摸屏中多个按键的游戏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第一辅助按键机构的按压效果和导电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包括嵌装于壳体13前端的第一按压键211、设置于第一按压键211与壳体13之间用于复位第一按压键211的第一弹簧212、转动连接于壳体13内且一端固定于第一按压键211的连杆213、转动连接于壳体13内的第一转动块214和设置于壳体13与第一转动块214之间用于复位第一转动块214的第二弹簧215,连杆213向着第一转动块214的一侧形成按压块216,按压块216与第一转动块214相抵靠;第一输出组件23包括铰接于壳体13上的第一敲击件231、设置于第一敲击件231上用于与触摸屏接触的第一导电硅胶232和一端铰接于第一敲击件231用于拉动第一敲击件231转动的第一连接块233,第一连接块233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块214相铰接,第一按压键211、连杆213、第一转动块214、第一敲击件231、第一导电硅胶232和第一连接块233均采用导电塑胶材料制成。基于以上结构,人手在按压第一按压键211时,因连杆21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按压键211上,第一弹簧212受压后,连杆213转动,连杆213向着第一转动块214一侧按压块216顺着连杆213转动的方向往第一转动块214进行按压,第二弹簧215位于第一转动块214下方受力压缩,第一连接块233设置于第一转动块214与第一敲击件231之间,第一转动块214与第一敲击件231均与第一连接块233铰接,因此当第一转动块214受力转动时,第一连接块233受力牵拉第一敲击件231绕第一敲击件231与壳体13的铰接处进行转动,此时在人手按压第一按压键211时,第一敲击件231受力转动,与触摸屏相分离,即第一导电硅在人手按压第一按压键211时与触摸屏是处于隔开状态,当人手松开第一按压键211时,第一弹簧212反弹对第一按压键211进行复位,第二弹簧215反弹对第一转动块214进行复位,此时第一敲击件231受重力往触摸屏方向转动,当第一敲击件231与触摸屏接触时,第一导电硅胶232点击触摸屏,实现对触摸屏上的按键进行按压,以上过程往复多次,即可实现多次按压控制触摸屏上的按键,由于第一按压键211、连杆213、第一转动块214、第一敲击件231、第一导电硅胶232和第一连接块233均采用导电塑胶材料制成,因此当第一按压键211、连杆213、第一转动块214、第一敲击件231、第一导电硅胶232和第一连接块233相互对应接触时,人体静电可以经第一按压键211传导至连杆213,再传导至第一转动块214,再传导至第一连接块233和第一敲击件231,最终通过第一导电硅胶232与触摸屏进行接触,以此控制触摸屏上的按键。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第二辅助按键机构按压效果和导电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包括嵌装于壳体13前端的第二按压键221、设置于第二按压键221与壳体13之间用于复位第二按压键221的第三弹簧222、转动连接于壳体13内的第二转动块223和设置于壳体13与第二转动块223之间用于复位第二转动块223的第四弹簧224,第二转动块223与第二按压键221相抵靠,第二输出组件24包括铰接于壳体13上的第二敲击件241、设置于第二敲击件241上用于与触摸屏接触的第二导电硅胶242和一端铰接于第二敲击件241用于拉动第二敲击件241转动的第二连接块243,第二连接块243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块223相铰接,第二按压键221、第二转动块223、第二敲击件241、第二导电硅胶242和第二连接块243均采用导电塑胶材料制成。基于以上结构,人手在按压第二按压键221时,第三弹簧222受力压缩后,第二按压键221与第二转动块223相抵靠的一端对第二转动块223进行按压,第四弹簧224位于第二转动块223下方受力压缩,第二连接块243设置于第二转动块223与第二敲击件241之间,第二转动块223与第二敲击件241均与第二连接块243铰接,因此当第二转动块223受力转动时,第二连接块243受力牵拉第二敲击件241绕第二敲击件241与壳体13的铰接处进行转动,此时在人手按压第二按压键221时,第二敲击件241受力转动,断开与触摸屏的接触,即第二导电硅在人手按压第二按压键221时与触摸屏是处于分隔状态,当人手松开第二按压键221时,第三弹簧222反弹对第二按压键221进行复位,第四弹簧224反弹对第二转动块223进行复位,此时第二敲击件241受重力往触摸屏方向转动,当第二敲击件241与触摸屏接触时,第二导电硅胶242点击触摸屏,实现对触摸屏上的按键进行按压,以上过程往复多次,即可实现多次按压控制触摸屏上的按键,由于第二按压键221、第二转动块223、第二敲击件241、第二导电硅胶242和第二连接块243均采用导电塑胶材料制成,因此当二按压键221、第二转动块223、第二敲击件241、第二导电硅胶242和第二连接块243相互对应接触时,人体静电可以经第二按压键221传导至第二转动块223,再传导至第二敲击件241,最终通过第二导电硅胶242与触摸屏进行接触,以此控制触摸屏上的按键。
进一步地,为了使游戏手柄更加符合游戏操作的操作习惯,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均设置为两个,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和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分别设置于壳体13的前端。基于以上结构,将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均设置为两个,人手握住手柄本体1时食指和/或中指可以轻松按压相对于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上方的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和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因此符合游戏操作习惯。
进一步地,为了使游戏手柄更加符合多种游戏操作的操作习惯,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辅助按键机构设置为两个或第二辅助按键机构设置为两个,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分别设置于壳体13的前端或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分别设置于壳体13的前端。基于以上结构,根据不同游戏操作习惯的要求,可在壳体13的一侧设置单组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两个第二辅助按键机构,或者在壳体13的一侧设置单组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和两个第一辅助按键机构,以符合不同操作习惯的使用者。
进一步地,为了使按键控制本体2能够更好地固定触摸屏,本实施例的承重平衡座10向着壳体13的一侧竖直开设有滑槽A,壳体13上设置有与滑槽A对位滑接的限位柱131,壳体13与承重平衡座10之间设置有卷簧30。基于以上结构,壳体13与承重平衡座10竖直滑动连接,为了便于在按键控制本体2竖直滑动的过程中对壳体13进行导向控制,承重平衡座10向着壳体13的一侧竖直开设有滑槽A,在壳体13上相应设置有与滑槽A对位滑动连接的限位柱131,在壳体13竖直滑动的过程中,限位柱131始终处于滑槽A中,当壳体13大幅度竖直滑动远离手柄本体1时,限位柱131位于滑槽A的下端部,以此限制壳体13竖直滑动的距离,防止按键控制本体2脱离手柄本体1,同时,为了使按键控制本体2具有回撤功能,在壳体13与承重平衡座10之间设置有卷簧30,当壳体13拉伸时,卷簧30受力拉伸,当壳体13与触摸屏相卡合后,利用卷簧30的收缩弹力对触摸屏进行竖向固定,进一步稳固触摸屏在游戏手柄上的位置,防止手机等移动设备在游戏手柄使用的过程中脱离游戏手柄,造成手机的损伤。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控制按键控制本体2在拉伸时的位置,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例的壳体13上嵌装有一调节按键14,调节按键14向着承重平衡座10的一侧形成有卡块141,承重平衡座10向着卡块141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141对位卡合的卡槽B,调节按键14与壳体13之间设置有用于复位调节按键14的第五弹簧15。基于以上结构,在壳体13的后端嵌装调节按键14(铰接于壳体13上),第五弹簧15设置于调节按键14与壳体13之间用于复位调节按键14,在壳体13竖直拉伸至极限位置时(即限位柱131与滑槽A的下端相抵接时),调节按键14向着承重平衡座10一侧的卡块141与卡槽B对位卡接B,以此固定壳体13与承重平衡座10的位置,在放置移动设备时,便于调节控制按键控制本体2与手柄本体1的位置,当放置好移动设备后,只需按压调节按键14,此时第五弹簧15受力收缩,调节按键14转动后卡块141脱离卡槽B,拉簧恢复弹力,控制按键控制本体2受力往手柄本体1方向收缩,以此固定移动设备,松开调节按键14后,第五弹簧15恢复弹力,将调节按键14进行复位。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滑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左握柄11位于右握柄12一侧形成有伸置于承重平衡座10内的左滑板111,右握柄12位于左握柄11一侧形成有伸置于承重平衡座10内的右滑板121,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均开设有横向分布的导向槽C,壳体13上设置有与导向槽C对位滑接的定位槽D,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均开设有用于防止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脱离承重平衡座10的限位块E,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与壳体13之间均设置有卷簧30。基于以上结构,可利用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横向分布的导向槽C,以及壳体13上的定位槽D进行定位配合,在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向外拉伸的时候,左握柄11的后端部始终保持横向拉伸,右握柄12的上端部也始终保持横向拉伸,通过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上的限位块E,在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横向拉伸的时候,可以防止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脱离承重平衡座10,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与壳体13之间均设置有卷簧30,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向外拉伸,拉簧受力向外拉伸,当移动设备进行固定时,利用拉簧的收缩力,使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固定移动设备,保证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滑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可以同步伸缩,本实施例的承重平衡座10内且位于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之间设置有与承重平衡座10轴转连接的齿轮16,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的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齿轮16对位啮合的齿条F,左滑板111开设有与右滑板121对位滑接的第一位移槽112,右滑板121开设有与左滑板111对位滑接的第二位移槽122。基于以上结构,利用齿轮16轴转固定于承重平衡座10内的居中位置,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的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齿轮16对位啮合的齿条F,当拉伸左滑板111时,齿轮16逆时针旋转,带动右滑板121向右侧拉伸,且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拉伸的位移量相同,且将第一位移槽112与右滑板121对位滑接,右滑板121与左滑板111对位滑接的第二位移槽122,保证夹持手机的稳定性,以及可以保证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可以同步伸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手柄本体(1)和按键控制本体(2),所述手柄本体(1)包括承重平衡座(10)、分别设置于承重平衡座(10)的左右两侧并相对于承重平衡座(10)作横向伸缩运动的左握柄(11)和右握柄(12),所述按键控制本体(2)置于承重平衡座(10)上端侧并相对于承重平衡座(10)作竖向伸缩运动,所述按键控制本体(2)上设置有用于辅助人手控制触摸屏的辅助按键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按键装置包括设置于承重平衡座(10)上端侧并相对于承重平衡座(10)作竖向伸缩运动的壳体(13)、设置于壳体(13)上的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
所述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包括嵌装于壳体(13)前端的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和设置于壳体(13)上用于辅助人手控制触摸屏的第一输出组件(23),所述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包括嵌装于壳体(13)前端的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和设置于壳体(13)上用于辅助人手控制触摸屏的第二输出组件(24),所述第一输出组件(23)与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组件(24)与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电连接,所述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在手指的按压下导通并将人体静电传导给第一输出组件(23),所述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在手指的按压下导通并将人体静电传导给第二输出组件(24),所述第一输出组件(23)和第二输出组件(24)均用于与触摸屏相接触以将人体静电传递给触摸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包括嵌装于壳体前端的第一按压键(211)、设置于第一按压键(211)与壳体(13)之间用于复位第一按压键(211)的第一弹簧(212)、转动连接于壳体(13)内且一端固定于第一按压键(211)的连杆(213)、转动连接于壳体(13)内的第一转动块(214)和设置于壳体(13) 与第一转动块(214)之间用于复位第一转动块(214)的第二弹簧(215),所述连杆(213)向着第一转动块(214)的一侧形成按压块(216),所述按压块(216)与第一转动块(214)相抵靠;
所述第一输出组件(23)包括铰接于壳体(13)上的第一敲击件(231)、设置于第一敲击件(231)上用于与触摸屏接触的第一导电硅胶(232)和一端铰接于第一敲击件(231)用于拉动第一敲击件(231)转动的第一连接块(233),所述第一连接块(233)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块(214)相铰接,所述第一按压键(211)、连杆(213)、第一转动块(214)、第一敲击件(231)、第一导电硅胶(232)和第一连接块(233)均采用导电塑胶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包括嵌装于壳体(13)前端的第二按压键(221)、设置于第二按压键(221)与壳体(13)之间用于复位第二按压键(221)的第三弹簧(222)、转动连接于壳体(13)内的第二转动块(223)和设置于壳体(13)与第二转动块(223)之间用于复位第二转动块(223)的第四弹簧(224),所述第二转动块(223)与第二按压键(221)相抵靠;
所述第二输出组件(24)包括铰接于壳体(13)上的第二敲击件(241)、设置于第二敲击件(241)上用于与触摸屏接触的第二导电硅胶(242)和一端铰接于第二敲击件(241)用于拉动第二敲击件(241)转动的第二连接块(243),所述第二连接块(243)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块(223)相铰接,所述第二按压键(221)、第二转动块(223)、第二敲击件(241)、第二导电硅胶(242)和第二连接块(243)均采用导电塑胶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按键机构和第二辅助按键机构均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和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分别设置于壳体(13)的前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按键机构设置为两个或第二辅助按键机构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按键输入组件(21)分别设置于壳体(13)的前端或第二按键输入组件(22)分别设置于壳体(13)的前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平衡座(10)向着壳体(13)的一侧竖直开设有滑槽(A),所述壳体(13)上设置有与滑槽(A)对位滑接的限位柱(131),所述壳体(13)与承重平衡座(10)之间设置有卷簧(3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上嵌装有一调节按键(14),所述调节按键(14)向着承重平衡座(10)的一侧形成有卡块(141),所述承重平衡座(10)向着卡块(141)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141)对位卡合的卡槽(B),所述调节按键(14)与壳体(13)之间设置有用于复位调节按键(14)的第五弹簧(15)。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握柄(11)位于右握柄(12)一侧形成有伸置于承重平衡座(10)内的左滑板(111),所述右握柄(12)位于左握柄(11)一侧形成有伸置于承重平衡座(10)内的右滑板(121),所述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均开设有横向分布的导向槽(C),所述壳体(13)上设置有与导向槽(C)对位滑接的定位槽(D),所述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均开设有用于防止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脱离承重平衡座(10)的限位块(E),所述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与壳体(13)之间均设置有卷簧(3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平衡座(10)内且位于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之间设置有与承重平衡座(10)轴转连接的齿轮(16),所述左滑板(111)和右滑板(121)的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齿轮(16)对位啮合的齿条(F),所述左滑板(111)开设有与右滑板(121)对位滑接的第一位移槽(112),所述右滑板(121)开设有与左滑板(111)对位滑接的第二位移槽(122)。
CN201821907258.XU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70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7258.XU CN209270799U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7258.XU CN209270799U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70799U true CN209270799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1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725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70799U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707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5666A (zh) * 2019-10-18 2019-12-17 深圳市利达成科技有限公司 外接控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5666A (zh) * 2019-10-18 2019-12-17 深圳市利达成科技有限公司 外接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42476A1 (en) Apparatus for gripping handheld devices
CN207838250U (zh) 一种手机游戏手柄
CN211787000U (zh) 一种带键盘的支架
CN209270799U (zh)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CN203313238U (zh) 具有整合操作功能的双屏手机
CN105867532A (zh) 可折叠屏幕
CN202387218U (zh) 一种机械式电容屏产品游戏控制器
US20190329397A1 (en) Compacting grip for handheld devices
CN105138148B (zh) 一种穿戴式滑动输入设备及输入方法
CN207532765U (zh) 手机用游戏手柄
CN201259733Y (zh) 具有握持方式检测器的遥控器
CN208990202U (zh) 一种带有辅助键的游戏手柄
CN203861902U (zh) 一种手机控制杆
CN204557377U (zh) 电子输入手套
JPH0654962A (ja) 小型電子機器
CN103150042B (zh)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握式计算机指点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72428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键盘练习器
CN210155631U (zh) 一种便捷式智能手机输入装置
KR101125367B1 (ko) 휴대단말기
JP2006024175A (ja) 携帯端末およびアダプタ
CN205754518U (zh) 用于电容屏手机的枪型触控器
CN209221476U (zh) 一种游戏手柄
CN208820857U (zh) 一种手机辅助夹具
CN207586861U (zh) 一种计算机指法模拟键盘
CN207148793U (zh) 一种人体工程学轨迹鼠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