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2191U -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2191U
CN209072191U CN201822017415.6U CN201822017415U CN209072191U CN 209072191 U CN209072191 U CN 209072191U CN 201822017415 U CN201822017415 U CN 201822017415U CN 209072191 U CN209072191 U CN 209072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ing
out terminal
winding
phase winding
ex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74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军
陶荆平
刘晓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he Electric Machin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he Electric Machin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he Electric Machine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he Electric Machine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174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2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2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2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包括定子组件和接线组件,定子组件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绝缘固定壳以及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绝缘固定壳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接线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端部上的连接端子、设置在第一端部上的安装框架以及依序堆叠且彼此绝缘的第一导出端子、第二导出端子和第三导出端子;第一相绕组的第一引出端与第一导出端子,第二相绕组的第一引出端与第二导出端子,第三相绕组的第一引出端与第三导出端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提高了三相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U、V、W每相的支路之间的过桥线固定的稳定性,提高连线焊接自动化生产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外形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三相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由于U、V、W每相的支路之间的过桥线松动不易固定,这就会导致马达在实际用过程中的震动会造成绕组之间摩擦造成短路现象。现有技术中的绕组是由定子的其中一个齿部绕好后漆包线直接跨到另一个齿部上绕直到绕完一个支路为止或者是单组绕好漆包线后两个线头都在一端,这就会导致过桥线和接线头过于集中难以固定和占用过多的空间难以实现线头的焊接自动化生产,这样就不便于马达的生产和结构设计;同时采用传统的方法,利用绝缘漆将绕组漆包线粘到一起,这种做法需要用烤炉长时间高温烘干,这就会降低马达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三相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U、V、W每相的支路之间的过桥线松动不易固定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包括:定子组件和接线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绝缘固定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固定壳的内侧且沿所述绝缘固定壳的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所述绝缘固定壳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第三相绕组均包括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部之外的第一引出端和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之外的第二引出端;
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上的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上的安装框架以及在绝缘固定壳的轴向上依序堆叠且彼此绝缘的第一导出端子、第二导出端子和第三导出端子;
所述第一相绕组的第一引出端与第一导出端子相连,所述第二相绕组的第一引出端与第二导出端子相连,所述第三相绕组的第一引出端与第三导出端子相连;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与第一相绕组的第二引出端、第二相绕组的第二引出端和第三相绕组的第二引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第一导出端子、第二导出端子和第三导出端子上均设有夹持部。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引出端和各所述第二引出端分别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接线组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设有限位固定卡扣,用于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出端子、第二导出端子和第三导出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框架为绝缘安装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端子、第一导出端子、第二导出端子和第三导出端子为铜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出端与所述夹持部之间、第二引出端与所述夹持部之间采用电阻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是通过缠绕绕组骨架,单个独立缠绕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卡扣,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端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是可以将电机绕组单个独立缠绕安装,由环形接线结构与对应的漆包线用电阻焊连接而成,使之简便和标准化,制作工艺独立化、专业化,提高连线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外形美观,便于马达整体的结构设计和自动化生产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定子组件 11:绝缘固定壳
111:第一端部 112:第二端部
12:第一相绕组 13:第二相绕组
14:第三相绕组 15:第一引出端
16:第二引出端 2:接线组件
21:连接端子 22:安装框架
23:第一导出端子 24:第二导出端子
25:第三导出端子 26: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现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进行说明。该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包括定子组件1和接线组件2,定子组件1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绝缘固定壳11以及设置在绝缘固定壳11的内侧且沿绝缘固定壳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相绕组12、第二相绕组13和第三相绕组14;绝缘固定壳1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第一相绕组12、第二相绕组13、第三相绕组14均包括延伸至第一端部111之外的第一引出端15和延伸至第二端部112之外的第二引出端16;
接线组件2包括设置在第二端部112上的连接端子21、设置在第一端部111上的安装框架22以及在绝缘固定壳11的轴向上依序堆叠且彼此绝缘的第一导出端子23、第二导出端子24和第三导出端子25;
第一相绕组12的第一引出端15与第一导出端子23相连,第二相绕组13的第一引出端15与第二导出端子24相连,第三相绕组14的第一引出端15与第三导出端子25相连;连接端子21分别与第一相绕组12的第二引出端16、第二相绕组13的第二引出端16和第三相绕组14的第二引出端16相连。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是可以将电机绕组单个独立缠绕安装,由环形接线结构与对应的漆包线用电阻焊连接而成,使之简便和标准化,制作工艺独立化、专业化,提高连线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外形美观,便于马达整体的结构设计和自动化生产装配。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组成所述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的主体是由定子组件1及设置在定子组件1两端的接线组件2。定子绕组采用多支路并联绕法,其中最多的支路数量为定子槽数的1/3,最少的支路数量为1;将多个绕组并联在一起,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小漆包线的线径,小的线径有助于绕线机绕线的速度和绕线质量,也进一步降低了电机定子绕线的槽满率,这有利于生产装配和生产效率。将绕组单个独立绕好后利用工装夹具辅助拼接安装在绝缘固定壳11中,绝缘固定壳11选用塑料材质,有利于降低成本;设置在绝缘固定壳11内侧且沿绝缘固定壳11的周向间隙布置的第一相绕组12、第二相绕组13和第三项绕组,第一相绕组12是指定子绕组中的U相支路,第二相绕组13是指定子绕组中的V相支路,第三相绕组14是指定子绕组中的W相支路;第一相绕组12、第二相绕组13和第三项绕组是通过缠绕绕组骨架,单个独立缠绕后沿绝缘固定壳11的周向间隙布置,独立绕好的方式便于绕线机绕线,提高生产效率;绝缘固定壳11的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上设有通孔,便于引线穿出壳体,且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其中第一端部111是指定子组件1的电源输入端,第二端部112是指定子组件1的公共端。第一相绕组12、第二相绕组13、第三相绕组14均包括穿过通孔延伸至第一端部111之外的第一引出端15,和延伸至第二端部112之外的第二引出端16。
请参阅图3至图4,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接线组件2包括设置在定子组件1的第一端部111上的绝缘安装框架22以及在绝缘固定壳11的轴向上依序堆叠且彼此之间绝缘的第一导出端子23、第二导出端子24和第三导出端子25,以及设置在定子组件1的第二端部112上的连接端子21,其中第一导出端子23、第二导出端子24和第三导出端子25是指接线组件2的电源输入端子,连接端子21是指接线组件2的公共端子。定子组件1与接线结构均为可拆卸连接,安装框架22可选用卡扣或螺纹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与定子组件1连接。安装框架22上设有限位固定卡扣,用于连接第一导出端子23、第二导出端子14和第三导出端子25,优选地,安装框架22采用塑料材质,注塑成型更便于制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在第一导出端子23、第二导出端子24和第三导出端子25之间设有绝缘结构,优选地,选用环形塑料绝缘垫片使之绝缘,将第一导出端子23和第二导出端子24,以及第二导出端子24和第三导出端子25相互隔离,避免出现短路,由最后一层环形塑料绝缘片卡在安装框架22的多个卡扣上;第二端部112上设有卡扣,用于与连接端子21卡扣连接。第一导出端子23、第二导出端子24、第三导出端子25和连接端子21采用导电金属材质,优选地,采用铜材质,由一块薄铜片冲压裁剪、折弯而成;第一导出端子23、第二导出端子14、第三导出端子25和连接端子21上的圆环结构直接代替每个绕组之间的过桥线,在保证导电效率的基础上控制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3及图4,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端子21、第一导出端子23、第二导出端子24和第三导出端子25均为圆环形结构,有利于优化使用的空间和实现零件的通用性,从而减少零件款式,便于电机结构设计与生产操作。第一导出端子23、第二导出端子24和第三导出端子25设有连接电源的薄片;连接端子21、第一导出端子23、第二导出端子24和第三导出端子25上设有夹持部26,夹持部26为铜片折弯形成的U形槽口;第一相绕组12的第一引出端15与第一导出端子23连接,第二相绕组13的第一引出端15与第二导出端子24连接,第三相绕组14的第一引出端15与第三导出端子25连接;连接端子21分别与第一相绕组12的第二引出端16、第二相绕组13的第二引出端16和第三相绕组14的第二引出端16相连。第一引出端15、第二引出端16与夹持部26固定连接,由于电阻焊连接对比锡焊等连接方式,锡焊等连接方式均需要人工去除电磁线(漆包线)的外表绝缘漆皮和加锡才可以焊接,电阻焊就不需要这些工序,这就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优选地采用电阻焊连接,使之更简便和标准化,制作工艺相对独立化、专业化,提高连线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外形美观,便于马达整体的结构设计和自动化生产装配,本结构适用于任何无刷马达的电机绕组的电源输入、过桥线和公共端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组件和接线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绝缘固定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固定壳的内侧且沿所述绝缘固定壳的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所述绝缘固定壳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第三相绕组均包括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部之外的第一引出端和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之外的第二引出端;
所述接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上的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上的安装框架以及在绝缘固定壳的轴向上依序堆叠且彼此绝缘的第一导出端子、第二导出端子和第三导出端子;
所述第一相绕组的第一引出端与第一导出端子相连,所述第二相绕组的第一引出端与第二导出端子相连,所述第三相绕组的第一引出端与第三导出端子相连;所述连接端子分别与第一相绕组的第二引出端、第二相绕组的第二引出端和第三相绕组的第二引出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第一导出端子、第二导出端子和第三导出端子上均设有夹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引出端和各所述第二引出端分别与所述夹持部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接线组件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设有限位固定卡扣,用于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出端子、第二导出端子和第三导出端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为绝缘安装框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第一导出端子、第二导出端子和第三导出端子为铜端子。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端与所述夹持部之间、第二引出端与所述夹持部之间采用电阻焊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和第三相绕组是通过缠绕绕组骨架,单个独立缠绕布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设有卡扣,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端子。
CN201822017415.6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Active CN209072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7415.6U CN209072191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7415.6U CN209072191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2191U true CN209072191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10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7415.6U Active CN209072191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21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8465A (zh) 扁线定子组件及电机
CN104113149A (zh)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装配方法和电机
CN107872106B (zh) 用于三相电机的定子组件和相关的绕线方法
CN204696817U (zh) 电机绝缘骨架及具有其的电机
CN110829659A (zh) 一种发卡绕组式电机定子及电机
CN210608719U (zh) 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扁线定子
CN205123457U (zh) 一种三相绕组无刷电机引出线的连接结构
CN209072191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CN109639008A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的环形接线结构
CN203456955U (zh) 电机定子组件及其应用的电机
CN201623594U (zh) 一种电机定子以及包括这种电机定子的电机
CN209072200U (zh)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电源输入端的环形接线组件
CN203457000U (zh) 电机定子引线线路板及其应用的电机定子组件和电机
CN107689700B (zh) 定子及应用该定子的电机
CN211183583U (zh) 一种多层等距的扁铜线驱动电机电枢绕组结构
CN109494909A (zh) 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外转子电机
CN209072199U (zh) 电机的环形接线结构和电机
CN114362404A (zh) 定子总成、电机及助力自行车
CN110971042B (zh) 定子组件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CN209659035U (zh) 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外转子电机
CN102185424A (zh) 一种电机的汇流排
CN110350743A (zh) 一种双定子电机的汇流盘及其双定子电机
CN216312794U (zh) 绝缘框架、定子组件、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CN208190376U (zh) 用于自动化设备的双向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线圈骨架组
CN110768410A (zh) 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扁线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