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64269U - 一种电动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64269U
CN209064269U CN201821551142.7U CN201821551142U CN209064269U CN 209064269 U CN209064269 U CN 209064269U CN 201821551142 U CN201821551142 U CN 201821551142U CN 209064269 U CN209064269 U CN 209064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fixing plate
hub motor
axis fixing
battery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11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可为
陈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5511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64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64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64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电池、控制器、轮毂电机和轮胎,平衡车两侧分别设有驱动轮和自由轮,驱动轮中安装有轮毂电机;轮毂电机转轴从驱动轮上向外伸出,自由轮上设有向外伸出的固定轴;还包括轴固定板,轮毂电机转轴和固定轴分别与轴固定板连接,轮毂电机转轴和固定轴相对设置在轴固定板两侧;轮毂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电池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平衡车自平衡功能完整的同时减少成本,增强平衡车转向的灵活性,降低骑行的难度和风险。使用者能够更容易的操控平衡车的前进方向,能够适应大多数骑行环境,增大了平衡车的适用面,提升了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电动平衡车的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电动平衡车主要运用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重心的变化,并利用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车体重心的平衡。通过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电动平衡车大体分为三种,一种为左右两个轮毂电机驱动,人站在中间,或者两个轮毂电机驱动,人在电机前后站立。还有一种是单个电机驱动单个轮胎,人跨在左右两边,重心在轮胎正上方。两电机驱动的平衡车成本过高。单电机的平衡车电机过大,人体重心过高,容易侧翻,使用不安全,如果轮子较小,在经过粗糙的路面时,轮子容易卡住导致骑行人员摔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成本高、不安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电动平衡车。
本实用通过一边用一只轮毂电机驱动轮胎转动,另外一边使用自由轮,使用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控制器控制平衡车,来达到既保留平衡车自平衡又减少成本,同时提升平衡车的使用舒适度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电池、控制器、轮毂电机和轮胎,电池用于为平衡车供电,控制器用于控制轮毂电机运转,平衡车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轮胎,其中一个轮胎中安装有轮毂电机,设该轮胎为驱动轮,另一个轮胎为自由轮;轮毂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电池与控制器连接。
与两边轮胎各使用一个电机进行驱动的设计相比,本方案能够有效节省成本,缩短平衡车两轮之间的距离,减少平衡车体积和重量,更加方便携带。同时自由轮的转动不受控制器约束,使用者在骑行时能够更加灵活简便的调整方向,提高平衡车的环境适应能力,增强实用性。
作为优选,设驱动轮和自由轮之间的区域为平衡车的脚踏部;还包括轴固定板,驱动轮上设有伸入脚踏部内部的轮毂电机转轴,自由轮上设有伸入脚踏部内部的固定轴;轮毂电机转轴和固定轴分别与轴固定板连接。轮毂电机转轴和固定轴都与轴固定板连接,在平衡车使用时,电机使驱动轮转动,产生向前或向后的牵引力,轴固定板将牵引力传导至自由轮,自由轮受到牵引力作用同时向前或向后运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至少一个压板,压板与轴固定板固定连接,轮毂电机转轴和固定轴都夹在压板与轴固定板之间,轮毂电机转轴和固定轴之间存在间隙。压板用于将从两侧轮胎上伸出的轴和轴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实际上轴本身与轴固定板相接触但不连接,而是压板将轴牢牢压在轴固定板表面。
作为优选,脚踏部包括电池盒和踏板,电池盒与踏板分别与轴固定板固定连接,轴固定板位于电池盒和踏板之间,控制器位于轴固定板和电池盒之间。电池盒、踏板和轮胎组合成平衡车的基本形态,踏板安装在电池盒上方,轴固定板位于两者之间,起到连接的作用。电池盒用于放置电池,使用时人站在踏板上。
作为优选,踏板包括脚踏皮,踏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缺口,,脚踏皮固定安装在缺口上;缺口位置与轴固定板相对应,脚踏皮受到压力时向平衡车内部凹陷。平衡车内采用橡胶触点传递当前使用状态,要使橡胶触点产生作用,触点头部所接触的那一部分踏板必须能够在承担人体重量时形变,并能够在使用者离开时恢复原状。脚踏皮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能够起到上述作用,又由于踏板起到提供站立空间以及保护平衡车内部零部件的作用,踏板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因此采用了两种不同材料各制作踏板的一部分,最后组合到一起进行使用的方案,能够同时兼顾弹性和硬度的要求。
作为优选,还包括橡胶触点和橡胶触点压片,橡胶触点包括触点头部和触点触芯,触点头部和触点触芯固定连接,橡胶触点固定连接在轴固定板上,触点头部与踏板相接触;控制器上设有光电感应开关,橡胶触点位置与光电感应开关相对应,触点头部受到压力时触点触芯移动至光电感应开关处;橡胶触点压片与轴固定板固定连接,橡胶触点压片将橡胶触点压在轴固定板上。
橡胶触点用于帮助控制器判断踏板上是否有人站立,即判断平衡车是否处于使用状态。当使用者站上踏板时,踏板在重力作用下凹陷,压到触点头部,带动整个橡胶触点向下运动。触点头部下方连接触点触芯,当橡胶触点下移时,触点触芯当住光电感应开关发出的光信号,此时光电感应开关发出触发信号,控制器收到该信号后控制轮毂电机得电并正常工作。当使用者离开时,触点头部由于橡胶的弹性回弹至原状,光电感应开关停止发出触发信号,平衡车停止。橡胶触点压片上有通孔,橡胶触点从其中穿过,橡胶触点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结构,该部分结构无法通过通孔,橡胶触点压片将该部分结构夹在自己与轴固定板之间,从而起到将橡胶触点固定在轴固定板上的作用。
作为优选,脚踏皮和轴固定板之间设有薄膜开关,薄膜开关与控制器连接。薄膜开关起到和橡胶触点一样的作用,平衡车可以选择采用橡胶触点的技术方案或薄膜开关的技术方案。当采用薄膜开关传递平衡车使用状态时,薄膜开关安装在轴固定板和脚踏皮之间。薄膜开关受到压力时向控制器输送触发信号,控制器控制轮毂电机开始运转。
作为优选,还包括电池盒盖、开关和充电接口,电池盒盖与电池盒固定连接,电池安装在电池盒盖和电池盒之间;开关和充电接口安装在电池盒上,开关和与控制器连接,充电接口与电池或控制器连接。电池盒上有放置电池的空腔,电池盒盖盖在空腔上,使空腔密闭,起到固定电池位置,保护电池和避免杂物进入的作用。开关作为平衡车的电源开关,使用者通过该开关启动或关闭平衡车。充电接口用于为电池充电。
作为优选,控制器通过接插件与轮毂电机、开关和充电接口连接;控制器包括陀螺仪模块。接插件容易获得,接线方式简单,减少电线缠绕打结的可能,使控制器的拆装过程更加方便,平衡车维修更加容易。陀螺仪模块用于实时监测平衡车的空间位置变化,便于控制器控制平衡车的速度和转向。实现了平衡车的自平衡功能,降低骑行的难度和风险,使使用者更容易掌控平衡车。
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能够在保证平衡车自平衡功能完整的同时减少成本,增强平衡车转向过程的灵活性,降低骑行的难度和风险。使用者能够更容易的操控平衡车的前进方向,能够适应大多数骑行环境,增大了平衡车的适用面,提升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橡胶触点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4。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光电感应开关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薄膜开关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脚踏皮、2—踏板、3—轴固定板、4—自由轮、5—驱动轮、6—控制器、7—电池盒、8—充电接口、9—电池、10—电池盒盖、11—轮毂电机转轴、12—固定轴、13—间隙、14—轮毂电机、15—压板、16—缺口、17—橡胶触点、18—光电感应开关、19—橡胶触点压片、20—开关、21—薄膜开关、22—脚踏部、1701—触点头部、1702—触点触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电池9、控制器6、轮毂电机14和轮胎,电池9用于为平衡车供电,控制器6用于控制轮毂电机14运转,平衡车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轮胎,其中一个轮胎中安装有轮毂电机14,设该轮胎为驱动轮5,另一个轮胎为自由轮4;轮毂电机14与控制器6连接,电池9与控制器6连接。驱动轮5受轮毂电机14驱动,自由轮4不受轮毂电机14驱动。
设驱动轮5和自由轮4之间的区域为平衡车的脚踏部22;还包括轴固定板3,驱动轮5上设有伸入脚踏部22内部的轮毂电机转轴11,自由轮4上设有伸入脚踏部22内部的固定轴12;轮毂电机转轴11和固定轴12分别与轴固定板3固定连接,轮毂电机转轴11和固定轴12之间存在间隙13。
还包括至少一个压板15,压板15与轴固定板3固定连接,轮毂电机转轴11和固定轴12都夹在压板15与轴固定板3之间。
脚踏部22包括电池盒7和踏板2,电池盒7与踏板2分别与轴固定板3固定连接,轴固定板3位于电池盒7和踏板2之间,控制器6位于轴固定板3和电池盒7之间。
还包括脚踏皮1,踏板2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缺口16,脚踏皮1固定安装在缺口16上;缺口16位置与轴固定板3相对应,脚踏皮1受到压力时向平衡车内部凹陷。
还包括橡胶触点17和橡胶触点压片19,橡胶触点17包括触点头部1701和触点触芯1702,触点头部1701和触点触芯1702固定连接,橡胶触点17固定连接在轴固定板3上,触点头部1701与踏板2相接触;控制器6上设有光电感应开关18,橡胶触点17位置与光电感应开关18相对应,触点头部1701受到压力时触点触芯1702移动至光电感应开关18处;橡胶触点压片19与轴固定板3固定连接,橡胶触点压片19将橡胶触点17压在轴固定板3上。
还包括电池盒盖10、开关20和充电接口8,电池盒盖10与电池盒7固定连接,电池9安装在电池盒盖10和电池盒7之间;开关20和充电接口8安装在电池盒7上,开关20和与控制器6连接,充电接口8与电池9或控制器6连接。
控制器6通过接插件与轮毂电机14、开关20和充电接口8连接;控制器6包括陀螺仪模块。
使用时,使用者先打开开关20启动平衡车,再站上踏板2的合适位置,使脚踏皮1承受使用者的重量,向下凹陷,压到橡胶触点17的触点头部1701,带动触点触芯1702下移,进入到光电感应开关18光信号的光路中,挡住光信号。控制器6接收到光电感应开关18的触发信号,使轮毂电机14得电并正常工作。轮毂电机14驱动平衡车前进或后退,驱动轮5产生向前或向后的牵引力,该力通过轴固定板3传导到自由轮4,自由轮4受到力的作用开始转动。当使用者需要转向时,可以通过脚部向地面施加力,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改变平衡车的方向,与双电机的设计相比,本实用中只需要对抗一侧轮子产生的牵引力即可实现转向,转向操作更加简单快速,更容易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骑行的难度和风险。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脚踏皮1和轴固定板3之间设有薄膜开关21,薄膜开关21与控制器6连接。其余皆与实施例1相同。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动平衡车,包括电池(9)、控制器(6)、轮毂电机(14)和轮胎,电池(9)用于为平衡车供电,控制器(6)用于控制轮毂电机(14)运转,其特征在于:平衡车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轮胎,其中一个轮胎中安装有轮毂电机(14),设该轮胎为驱动轮(5),另一个轮胎为自由轮(4);轮毂电机(14)与控制器(6)连接,电池(9)与控制器(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设驱动轮(5)和自由轮(4)之间的区域为平衡车的脚踏部(22);还包括轴固定板(3),驱动轮(5)上设有伸入脚踏部(22)内部的轮毂电机转轴(11),自由轮(4)上设有伸入脚踏部(22)内部的固定轴(12);轮毂电机转轴(11)和固定轴(12)分别与轴固定板(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压板(15),压板(15)与轴固定板(3)固定连接,轮毂电机转轴(11)和固定轴(12)都夹在压板(15)与轴固定板(3)之间,轮毂电机转轴(11)和固定轴(12)之间存在间隙(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脚踏部(22)包括电池盒(7)和踏板(2),电池盒(7)与踏板(2)分别与轴固定板(3)连接,轴固定板(3)位于电池盒(7)和踏板(2)之间,控制器(6)位于轴固定板(3)和电池盒(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踏皮(1),踏板(2)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缺口(16),脚踏皮(1)固定安装在缺口(16)上;缺口(16)位置与轴固定板(3)相对应,脚踏皮(1)受到压力时向平衡车内部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触点(17)和橡胶触点压片(19),橡胶触点(17)包括触点头部(1701)和触点触芯(1702),触点头部(1701)和触点触芯(1702)固定连接,橡胶触点(17)固定连接在轴固定板(3)上,触点头部(1701)与踏板(2)相接触;控制器(6)上设有光电感应开关(18),橡胶触点(17)位置与光电感应开关(18)相对应,触点头部(1701)受到压力时触点触芯(1702)移动至光电感应开关(18)处;橡胶触点压片(19)与轴固定板(3)固定连接,橡胶触点压片(19)将橡胶触点(17)压在轴固定板(3)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脚踏皮(1)和轴固定板(3)之间设有薄膜开关(21),薄膜开关(21)与控制器(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盒盖(10)、开关(20)和充电接口(8),电池盒盖(10)与电池盒(7)固定连接,电池(9)安装在电池盒盖(10)和电池盒(7)之间;开关(20)和充电接口(8)安装在电池盒(7)上,开关(20)和与控制器(6)连接,充电接口(8)与电池(9)或控制器(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控制器(6)通过接插件与轮毂电机(14)、开关(20)和充电接口(8)连接;控制器(6)包括陀螺仪模块。
CN201821551142.7U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电动平衡车 Active CN209064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1142.7U CN209064269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电动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1142.7U CN209064269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电动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64269U true CN209064269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93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1142.7U Active CN209064269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电动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6426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975A (zh) * 2021-04-29 2021-07-23 浙江普瑞圣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车及其触发机构
CN113184096A (zh) * 2021-05-11 2021-07-30 永康市小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通轴平衡车
ES2939333A1 (es) * 2021-10-20 2023-04-20 Univ Valladolid Dispositivo motriz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7975A (zh) * 2021-04-29 2021-07-23 浙江普瑞圣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车及其触发机构
CN113147975B (zh) * 2021-04-29 2022-09-30 浙江普瑞圣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车及其触发机构
CN113184096A (zh) * 2021-05-11 2021-07-30 永康市小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轮通轴平衡车
ES2939333A1 (es) * 2021-10-20 2023-04-20 Univ Valladolid Dispositivo motriz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64269U (zh) 一种电动平衡车
CN104494750B (zh) 一种自平衡双轮车
CN105644672B (zh) 电动车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5539659A (zh) 一种螺栓转轴结构电动智能平衡车
CN104512502A (zh) 用重心控制方向的无把手双轮自平衡电动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24706U (zh) 一种压力控制转向的两轮电动平衡车
CN204489055U (zh) 一种用重心控制方向的无把手双轮自平衡电动车
CN105905205A (zh) 一种压力控制转向的两轮电动平衡车及其转向控制方式
CN105216887A (zh) 一种便携式遥控代步跟随机器人
CN205203161U (zh) 一种便携式遥控代步跟随机器人
CN105711702A (zh) 一种以检测压力差值来实现转弯的两轮电动平衡车
CN205235349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05613008U (zh) 可穿戴电动平衡鞋
CN210555349U (zh) 电动滑板车
CN104527878B (zh) 一种自平衡电动双轮车
CN103832532A (zh) 单轮自平衡电动车
CN211001675U (zh) 一种平衡车
CN204998686U (zh) 便携式电动车
CN207045593U (zh) 一种自带蓝牙喇叭的滑板车
CN208335013U (zh) 一种机器人底盘
CN205964949U (zh) 压力感应电动滑板
CN209037752U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连杆的扭扭车
CN106621293A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08813412U (zh) 一种新型平衡车
CN112172990A (zh) 一种平衡车的控制方法及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