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63952U - 电动头枕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头枕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63952U
CN209063952U CN201821239764.6U CN201821239764U CN209063952U CN 209063952 U CN209063952 U CN 209063952U CN 201821239764 U CN201821239764 U CN 201821239764U CN 209063952 U CN209063952 U CN 209063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driving mechanism
retarder
driving motor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397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ar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ar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ar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ar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397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63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63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63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设有与其传动连接的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减速器外设有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构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形成套装在所述驱动电机外的连接套和罩设在所述减速器外的连接罩;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平移架,且所述支架机构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平移架旋转的保持架。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不仅能够满足头枕电动调节的技术目的,而且具有结构紧凑、装配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动头枕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枕,具体的为一种汽车电动头枕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头枕是一种驾驶舒适性配置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可调式,另一种是可调式。可调式的汽车头枕中又分为手动可调式和自动可调式。其中手动可调式只能做高度的单向调节,而自动可调式则可以在二维的方向作自动调节。现有的汽车电动头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其仍然存在结构复杂、装配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头枕驱动机构,不仅能够满足头枕电动调节的技术目的,而且具有结构紧凑、装配方便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设有与其传动连接的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减速器外设有支架机构;
所述支架机构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形成套装在所述驱动电机外的连接套和罩设在所述减速器外的连接罩;
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套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平移架,且所述支架机构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平移架旋转的保持架。
进一步,所述上支架包括上支架本体,所述上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驱动电机配合的上弧形凹槽和罩设在所述减速器顶面的上罩板。
进一步,所述下支架包括下支架本体,所述下支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驱动电机配合的下弧形凹槽和罩设在所述减速器底面的下罩板。
进一步,所述上弧形凹槽和下弧形凹槽之间形成所述连接套,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之间形成所述连接罩。
进一步,所述上弧形凹槽和上罩板相背的一端分别设有向上凹进的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槽底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凹槽内嵌入设有连接嵌块,所述连接嵌块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通孔同轴的螺孔。
进一步,所述上弧形凹槽和下弧形凹槽的两侧壁之间分别设有前端卡扣结构,所述上罩板和下罩板之间设有后端卡扣结构,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螺栓。
进一步,所述前端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弧形凹槽的外侧壁上的前卡子和设置在所述下弧形凹槽上并与所述前卡子配合的前卡槽;所述后端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罩板后端的后卡子和设置在所述下罩板上并与所述后卡子配合的后卡槽。
进一步,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线垂直,所述下罩板的底面上设有相互平行并位于所述螺杆两侧的平行板,两块所述平行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所述螺杆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两块所述平行板相背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同轴的套轴,所述保持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保持板,两块所述保持板的底部设有保持连接板相连,且所述螺杆与所述保持连接板旋转配合;两块所述保持板分别套装在对应的所述套轴上。
进一步,所述平移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套孔,所述套孔的轴线与所述螺杆的轴线平行,且所述套孔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设有小径段、中径段和大径段,所述小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中径段的内径,所述中径段的内径小于所述大径段的内径;其中一个所述套孔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沿所述套孔母线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套孔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通过设置上支架和下支架,并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设置连接套和连接罩,如此,装配时,仅需将上支架和下支架对应套在驱动电机外和罩在减速器外即可,具有结构紧凑和装配简单方便的优点;且通过设置螺杆和平移架,利用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驱动螺杆转动,平移架在保持架的限位作用下平移,如此即可实现头枕调节的技术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平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套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连接设有与其传动连接的减速器2,驱动电机1和减速器2外设有支架机构。本实施例的支架机构包括上支架3和下支架4;上支架3与下支架4之间固定连接,且上支架3和下支架4之间形成套装在驱动电机1外的连接套和罩设在减速器2外的连接罩。本实施例的减速器2的输出轴上设有螺杆5,螺杆5上套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平移架7,且支架机构上设有用于防止平移架7旋转的保持架6。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平移架7的两端分别设有套孔10,套孔10的轴线与螺杆5的轴线平行,且套孔10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设有小径段10a、中径段10b和大径段10c,小径段10a的内径小于中径段10b的内径,中径段10b的内径小于大径段10c的内径;其中一个套孔10的侧壁上设有开口10d,开口10d沿套孔10母线方向延伸并贯穿套孔10侧壁。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支架3包括上支架本体3a,上支架本体3a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驱动电机1配合的上弧形凹槽3b和罩设在减速器2顶面的上罩板3c。本实施例的下支架4包括下支架本体4a,下支架本体4a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驱动电机1配合的下弧形凹槽4b和罩设在减速器2底面的下罩板4c。本实施例的上弧形凹槽3b和下弧形凹槽4b之间形成连接套,上罩板3c和下罩板4c之间形成连接罩。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上弧形凹槽3b和上罩板3c相背的一端分别设有向上凹进的连接凹槽3d,连接凹槽3d的槽底设有连接通孔3g,连接凹槽3d内嵌入设有连接嵌块8,连接嵌块8上设有与连接通孔3g同轴的螺孔。本实施例的上弧形凹槽3b和下弧形凹槽4b的两侧壁之间分别设有前端卡扣结构,上罩板3c和下罩板4c之间设有后端卡扣结构,上支架3和下支架4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螺栓9。本实施例的前端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上弧形凹槽3b的外侧壁上的前卡子3e和设置在下弧形凹槽4b上并与前卡子3e配合的前卡槽4d。本实施例的后端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上罩板3c后端的后卡子3f和设置在下罩板4c上并与后卡子3f配合的后卡槽4e。通过设置前端卡扣结构和后端卡扣结构,能够实现上支架3和下支架4之间的快速定位和装配。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螺杆5的轴线与驱动电机1的轴线垂直,下罩板4c的底面上设有相互平行并位于螺杆5两侧的平行板4f,两块平行板4f之间设有连接板4g,连接板4g上设有用于螺杆5穿过的通孔4h。本实施例的两块平行板4f相背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同轴的套轴,保持架6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保持板,两块保持板的底部设有保持连接板相连,且螺杆5与保持连接板旋转配合;两块保持板分别套装在对应的套轴上。
本实施例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通过设置上支架和下支架,并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设置连接套和连接罩,如此,装配时,仅需将上支架和下支架对应套在驱动电机外和罩在减速器外即可,具有结构紧凑和装配简单方便的优点;且通过设置螺杆和平移架,利用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驱动螺杆转动,平移架在保持架的限位作用下平移,如此即可实现头枕调节的技术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1),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连接设有与其传动连接的减速器(2),所述驱动电机(1)和所述减速器(2)外设有支架机构;所述支架机构包括上支架(3)和下支架(4);所述上支架(3)与下支架(4)之间固定连接,且所述上支架(3)和下支架(4)之间形成套装在所述驱动电机(1)外的连接套和罩设在所述减速器(2)外的连接罩;所述减速器(2)的输出轴上设有螺杆(5),所述螺杆(5)上套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平移架(7),且所述支架机构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平移架(7)旋转的保持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3)包括上支架本体(3a),所述上支架本体(3a)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驱动电机(1)配合的上弧形凹槽(3b)和罩设在所述减速器(2)顶面的上罩板(3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4)包括下支架本体(4a),所述下支架本体(4a)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驱动电机(1)配合的下弧形凹槽(4b)和罩设在所述减速器(2)底面的下罩板(4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凹槽(3b)和下弧形凹槽(4b)之间形成所述连接套,所述上罩板(3c)和下罩板(4c)之间形成所述连接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凹槽(3b)和上罩板(3c)相背的一端分别设有向上凹进的连接凹槽(3d),所述连接凹槽(3d)的槽底设有连接通孔(3g),所述连接凹槽(3d)内嵌入设有连接嵌块(8),所述连接嵌块(8)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通孔(3g)同轴的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形凹槽(3b)和下弧形凹槽(4b)的两侧壁之间分别设有前端卡扣结构,所述上罩板(3c)和下罩板(4c)之间设有后端卡扣结构,所述上支架(3)和下支架(4)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螺栓(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弧形凹槽(3b)的外侧壁上的前卡子(3e)和设置在所述下弧形凹槽(4b)上并与所述前卡子(3e)配合的前卡槽(4d);所述后端卡扣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罩板(3c)后端的后卡子(3f)和设置在所述下罩板(4c) 上并与所述后卡子(3f)配合的后卡槽(4e)。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的轴线与所述驱动电机(1)的轴线垂直,所述下罩板(4c)的底面上设有相互平行并位于所述螺杆(5)两侧的平行板(4f),两块所述平行板(4f)之间设有连接板(4g),所述连接板(4g)上设有用于所述螺杆(5)穿过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头枕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平行板(4f)相背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同轴的套轴,所述保持架(6)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保持板,两块所述保持板的底部设有保持连接板相连,且所述螺杆(5)与所述保持连接板旋转配合;两块所述保持板分别套装在对应的所述套轴上,所述平移架(7)的两端分别设有套孔(10),所述套孔(10)的轴线与所述螺杆(5)的轴线平行,且所述套孔(10)沿着从下至上的方向依次设有小径段(10a)、中径段(10b)和大径段(10c),所述小径段(10a)的内径小于所述中径段(10b)的内径,所述中径段(10b)的内径小于所述大径段(10c)的内径;其中一个所述套孔(10)的侧壁上设有开口(10d),所述开口(10d)沿所述套孔(10)母线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套孔(10)侧壁。
CN201821239764.6U 2018-08-02 2018-08-02 电动头枕驱动机构 Active CN209063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9764.6U CN209063952U (zh) 2018-08-02 2018-08-02 电动头枕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39764.6U CN209063952U (zh) 2018-08-02 2018-08-02 电动头枕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63952U true CN209063952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90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39764.6U Active CN209063952U (zh) 2018-08-02 2018-08-02 电动头枕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63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3061A (zh) 用于控制腰部支撑件的致动器系统
CN108838661A (zh) 用于发动机缸体的拧紧机
CN209063952U (zh) 电动头枕驱动机构
CN105691261A (zh) 一种电动四向调节头枕
CN205440060U (zh) 头枕装置
CN204279144U (zh) 一种可调节的汽车后排座椅
CN207257473U (zh) 一种手摇升降式汽车用杯托
CN106103943B (zh) 跨骑型车辆
CN205239196U (zh) 闸线控制的汽车座椅侧翼调节系统
CN107521382A (zh) 一种具有防热功能的座椅的汽车
CN204915354U (zh) 一种实现多种形态变化的适调座椅机构
CN20810179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茶杯托座
CN208006766U (zh) 电动座椅及车辆
CN204749929U (zh) 汽车正驾座椅
CN105398354A (zh) 闸线控制的汽车座椅侧翼调节系统
CN202624003U (zh) 座椅电动腰托
KR102215295B1 (ko) 암레스트용 높이 조절장치
CN106828232A (zh) 汽车座椅结构
CN209617631U (zh) 一种水平给袋液体灌装机的双袋开袋机构
CN104338864A (zh) 冲压机械手翻转装置
CN209366054U (zh) 一种汽车控制系统装置
CN210396589U (zh) 一种重卡高架箱卷帘门
CN107425393A (zh) 一种插针机
CN103538509B (zh) 一种两向调节汽车头枕骨架
CN207662139U (zh) 一种汽车内饰件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