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3371U -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3371U
CN209053371U CN201821516270.8U CN201821516270U CN209053371U CN 209053371 U CN209053371 U CN 209053371U CN 201821516270 U CN201821516270 U CN 201821516270U CN 209053371 U CN209053371 U CN 209053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luminium alloy
alloy extrusions
plate unit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162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绍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luminum Baihui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luminum Baihui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luminum Baihui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luminum Baihui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162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3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3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33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和下层板、以及连接上层板和下层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上层板、下层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壁具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包括与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平行的上端接板和下端接板;所述上端接板和下端接板长短不相等;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壁具有与所述插接槽配合插接的插接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装修工艺复杂,污染较大,材料和工序复杂,连接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背景技术
现代装修工序复杂,需要不同类型的工种同时或者先后进场施工,以普通家庭装修来说,一般需要经过水电改造、泥瓦工贴墙面,墙面处理(例如墙面刷墙面漆等)、吊顶处理、厨房橱柜的安装、门窗套安装、插座安装、地板安装等等一系列工序,不少工序需要遵从严格的先后顺序,比如墙漆必须在墙面基础打好后再一遍一遍的刷上,等待墙漆干燥的时间也是必须考虑的。并且对于不同材料的装修而言,一个是采购起来比较复杂,另外不利于形成颜色、质感相近的整体风格。并且,不少装修材料需要整体通风,降低有害物质浓度之后才能入住,房屋在空置期间成本较高。对于具有现代感的装饰装修来说,通过几年或者十几年后,需要重新装修,之前所有的装修材质都成为建筑垃圾,不利于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和技术弊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和下层板、以及连接上层板和下层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上层板、下层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壁具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包括与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平行的上端接板和下端接板;所述上端接板和下端接板长短不相等;
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壁具有与所述插接槽配合插接的插接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插接头包括与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相平行的上插接板和下插接板,所述上插接板和下插接板长短不相等,且上插接板和下插接板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L形卡勾;
或,
所述插接头为由所述下层板向外延伸而成,所述插接头的端部具有卡接所述下端接板的卡接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插接槽的上端接板是由所述上层板向外延伸形成的;
所述插接槽的下端接板是由所述下层板向外延伸形成的,或,所述插接槽的下端接板是从所述第一侧板向外延伸,且平行于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平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插接头端部的卡接槽由向外延伸的平板和弯折板构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上层板、下层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还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肋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厚度为16-48mm,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宽度为50-20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相邻两肋板(11)的间隔距离为40-6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肋板(11)与相邻侧板的间隔距离为40-6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和/或下层板的下表面具有纹路、图案或凹凸不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上层板、下层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发泡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在一方面,作为建筑装修的构件时,由于铝型材本身的环保作用,可以避免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大大缩短从装修完成到入住的时间,实现绿色装修。另外一方面,相对于现有技术经常使用的瓷砖、木料、合成板、各式墙漆处理墙面所使用的材料等,使用强度和耐受度大大增加、并且遇湿不易变形,使得装修的整体寿命大大增加;即使更换或者重新装修时,拆卸下来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仍然可以回收利用、绿色环保,减少建筑垃圾。铝合金本身的经济性,也使得装修成本能够被普通接受。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插接槽和配合插接的插接头,采用彼此首尾相连的相同结构的连接方式,便于多个相同结构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之间依次插接或卡接,组装成面积较大的板材,操作简单,连接简便,可以实现较大面积的应用或者复杂架构的应用,同时多个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方便拼接和安装,不论是应用于铝合金墙面、铝合金吊顶还是其他装修配件,均方便拆卸和安装,使用和组装简单,便于搬运。简化装修工序,使装修的难度大大减低,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材料和人力成本。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多个相同结构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依次连接组装成整体板材时,相邻连接部结构相同,受到外力作用时,承力程度相同,结构强度一致,使得组装后的整体板材受力均匀,增强整体板材的整体结构强度。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通过插接槽和插接头的连接结构实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之间相互连接,该连接结构的插接或卡接位置产生细微的弹性形变,可以消除或减少拼装后的铝合金型材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变形。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肋板,通过肋板进一步增加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结构强度,增强抗压和耐变形的能力。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填充发泡剂,增强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隔音和隔热效果,同时,使得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内部空间充实,优化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记载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分别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L形内向勾和锁扣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或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1和下层板2、以及连接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所述上层板1、下层板2、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第一侧板3的外壁具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槽5包括与所述上层板1 和下层板2平行的上端接板501和下端接板502;所述上端接板501和下端接板502长短不相等;
所述第二侧板4的外壁具有与所述插接槽5配合插接的插接头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在一方面,作为建筑装修的构件时,由于铝型材本身的环保作用,可以避免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大大缩短从装修完成到入住的时间,实现绿色装修。另外一方面,相对于现有技术经常使用的瓷砖、木料、合成板、各式墙漆处理墙面所使用的材料等,使用强度和耐受度大大增加、并且遇湿不易变形,使得装修的整体寿命大大增加;即使更换或者重新装修时,拆卸下来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仍然可以回收利用、绿色环保,减少建筑垃圾。铝合金本身的经济性,也使得装修成本能够被普通接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插接槽和配合插接的插接头,采用AA…A的结构形式,即采用彼此首尾相连的相同结构的连接方式,便于多个相同结构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之间依次插接或卡接,组装成面积较大的板材,操作简单,连接简便,可以实现较大面积的应用或者复杂架构的应用,同时多个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方便拼接和安装,不论是应用于铝合金墙面、铝合金吊顶还是其他装修配件,均方便拆卸和安装,使用和组装简单,便于搬运。简化装修工序,使装修的难度大大减低,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材料和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多个相同结构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依次连接组装成整体板材时,相邻连接部结构相同,受到外力作用时,承力程度相同,结构强度一致,使得组装后的整体板材受力均匀,增强整体板材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通过插接槽和插接头的连接结构实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之间相互连接,该连接结构的插接或卡接位置产生细微的弹性形变,可以消除或减少拼装后的铝合金型材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变形。
参照图1或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插接槽5 的上端接板501的长度大于下端接板502的长度。当把铝合金型材板固定到建筑墙体、金属板、木板或其他板材时,可以通过紧固螺钉穿过上端接板501而将铝合金型材进行固定。
参照图1或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插接头6包括与所述上层板1和所述下层板2相平行的上插接板601和下插接板602,所述上插接板 601和下插接板602长短不相等,且上插接板601和下插接板602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L形卡勾。所述插接槽5的上端接板501是由所述上层板1向外延伸形成的;所述插接槽5的下端接板502是由所述下层板2向外延伸形成的。
参照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上层板1、下层板2、第一侧板 3和第二侧板4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还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肋板7。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肋板7可以是单个板,或者是多个板组成的米字形、X形、井字形、八字形等各种结构形式,只要是能够实现加强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刚度,或可以减少局部变形和薄壁振动的结构均可,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肋板,通过肋板进一步增加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结构强度,增强抗压和耐变形的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上层板1、下层板2、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厚度为0.6-1.2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厚度为16-48mm,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宽度为50-20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相邻两肋板7的间隔距离为40-60mm;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肋板7与相邻侧板(第一侧板3或第二侧板4)的间隔距离为40-60mm。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对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结构强度试验时,发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在受到撞击或局部受力时,若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缺乏支撑,则容易产生形变,加大了铝合金型材板单元鼓包或凹陷的可能性。而通过在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置肋板,可以消除或减轻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形变,但是肋板的布置数量过多、距离间隔太小,对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轧制、铸造设备要求较高,影响到产品的铸造效率和质量,而肋板的布置数量太少、距离间隔过大,又达不到结构强度要求,试验过程中,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相邻两肋板的间隔距离为40-60mm,或,铝合金型材板单元肋板与相邻侧板的间隔距离为40-60mm时,铝合金型材板单元既能适应结构强度要求,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保证产品的铸造效率和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和/或下层板2的下表面具有纹路、图案或凹凸不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表面具有纹路、图案或凹凸不平,使得铝合金型材板单元表面形状多变,外观美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外表面固定其他结构的板材或装饰性线条。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实施例一中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结构相近似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结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3或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1和下层板2、以及连接上层板1和下层板2 的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所述上层板1、下层板2、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 4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第一侧板3的外壁具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槽5包括与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平行的上端接板501和下端接板502;所述上端接板 501和下端接板502长短不相等;
所述第二侧板4的外壁具有与所述插接槽5配合插接的插接头6,所述插接头6为由所述下层板2向外延伸而成,所述插接头6的端部具有卡接所述下端接板502的卡接槽603。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插接槽5的上端接板501是由所述上层板 1向外延伸形成的;所述插接槽5的下端接板502是从所述第一侧板3向外延伸,且平行于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平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插接头6端部的卡接槽603由向外延伸的平板和弯折板构成。
参照图3或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插接槽5 的上端接板501的长度大于下端接板502的长度。当把铝合金型材板固定到建筑墙体、金属板、木板或其他板材时,可以通过紧固螺钉穿过上端接板501而将铝合金型材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结构上存在共同之处,但也有一些细微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插接槽的下端接板与下层板不在同一个平面,而实施例一所示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下端接板是由所述下层板向外延伸形成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插接头为由所述下层板向外延伸而成,所述插接头的端部具有卡接所述下端接板的卡接槽,而实施例一所示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插接头包括与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相平行的上插接板和下插接板,所述上插接板和下插接板长短不相等,且上插接板和下插接板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L形卡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与实施例一中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其他结构可以是相同的,结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结构相近似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结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上层板1、下层板2、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发泡剂。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示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结构相比,仅在于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发泡剂,其他结构可以是相同的,结构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泡剂可以是,聚氨酯发泡剂或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类型的发泡剂,只要能够实现填充的功能和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中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填充发泡剂,增强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隔音和隔热效果,同时,使得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内部空间充实,优化结构强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1)和下层板(2)、以及连接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所述上层板(1)、下层板(2)、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第一侧板(3)的外壁具有插接槽(5),所述插接槽(5)包括与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平行的上端接板(501)和下端接板(502);所述上端接板(501)和下端接板(502)长短不相等;
所述第二侧板(4)的外壁具有与所述插接槽(5)配合插接的插接头(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6)包括与所述上层板(1)和所述下层板(2)相平行的上插接板(601)和下插接板(602),所述上插接板(601)和下插接板(602)长短不相等,且上插接板(601)和下插接板(602)的端部向内弯折形成L形卡勾;
或,
所述插接头(6)为由所述下层板(2)向外延伸而成,所述插接头(6)的端部具有卡接所述下端接板(502)的卡接槽(6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5)的上端接板(501)是由所述上层板(1)向外延伸形成的;
所述插接槽(5)的下端接板(502)是由所述下层板(2)向外延伸形成的,或,所述插接槽(5)的下端接板(502)是从所述第一侧板(3)向外延伸,且平行于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平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6)端部的卡接槽(603)由向外延伸的平板和弯折板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1)、下层板(2)、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还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连接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的肋板(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厚度为16-48mm,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宽度为50-200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相邻两肋板(7)的间隔距离为40-60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型材板单元的肋板(7)与相邻侧板的间隔距离为40-60mm。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1)的上表面和/或下层板(2)的下表面具有纹路、图案或凹凸不平。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1)、下层板(2)、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发泡剂。
CN201821516270.8U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53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6270.8U CN209053371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6270.8U CN209053371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3371U true CN209053371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48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1627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53371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33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8444A (zh) * 2020-06-11 2020-10-2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铝合金型材的模块化承载箱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8444A (zh) * 2020-06-11 2020-10-27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铝合金型材的模块化承载箱体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5280A (zh) 铝单板幕墙密拼接缝及其拼接方法
CN209053371U (zh)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CN209053360U (zh) 一种铝合金墙体及铝合金建筑装修
CN204001299U (zh) 一种仿石纹蜂窝铝板
CN110453825A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隔墙的安装结构
CN209429449U (zh) 一种具有收口扣板的铝合金墙体及铝合金建筑装修结构
CN207609061U (zh) 铝单板幕墙密拼接缝结构
CN207063280U (zh) 一种组合式跌级吊顶
CN21136933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铝合金墙体及铝合金建筑装修结构
CN211817311U (zh) 一种室内吊顶灯槽处风口安装连接节点结构
CN102121300A (zh) 具有特定规格的铝合金墙面板
CN201962880U (zh) 具有特定规格的铝合金墙面板
CN102102432A (zh) 具有特定规格的铝合金吊顶扣板
CN210828148U (zh)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新型铝合金型材板单元
CN211369325U (zh)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型材墙板
JP3079805U (ja) 壁の構造
CN211369338U (zh) 一种铝合金墙体及相关建筑装修
CN206070844U (zh) 一种铝合金格栅吊顶龙骨安装结构
CN111206704A (zh) 一种干挂式清水砖幕墙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11369340U (zh) 一种铝合金墙体及相关建筑装修
CN210798115U (zh) 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的铝合金墙体及铝合金建筑装修
CN219118491U (zh) 一种铝单板干挂方柱
CN211369326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墙体及铝合金建筑装修
CN212926591U (zh) 一种干挂式清水砖幕墙系统
CN211369364U (zh) 一种铝合金墙体及相关建筑装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