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2983U - 汽车门槛梁 - Google Patents
汽车门槛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022983U CN209022983U CN201821563659.8U CN201821563659U CN209022983U CN 209022983 U CN209022983 U CN 209022983U CN 201821563659 U CN201821563659 U CN 201821563659U CN 209022983 U CN209022983 U CN 2090229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ange
- internal plate
- threshold internal
- threshold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汽车门槛梁,包括横截面均呈U形结构的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二者的开口相对设置且相互扣合形成前端封闭的腔体,门槛内板为一体化结构且由汽车A柱下方延伸至汽车B柱下方,相较于传统的前后分体式门槛梁,一体化结构的强度更高;且门槛内板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汽车A柱内板的加强翻边,加强翻边能够与汽车A柱内板焊接,由于加强翻边与汽车A柱内板为面接触,因此二者的连接强度较高,避免在碰撞中过早变形,以确保碰撞能量能够及时向车后的结构传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门槛梁。
背景技术
在汽车碰撞安全事故中,主要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及翻滚等几种碰撞形式。相关数据表明,正面碰撞是所有事故中最常见的碰撞形式,而在正面碰撞的死亡事故中,小重叠正面偏置碰撞占四分之一左右。目前小偏置碰撞(25%重叠碰撞)在世界汽车安全领域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在小重叠偏置碰撞测试中,由于碰撞接触位置较小,车身结构遭受碰撞冲击的承载面在纵梁的外侧,纵梁并不能与测试用的刚性壁障接触,无法起到吸收碰撞能量的作用,因此大部分的碰撞能量将沿着车身的Shotgun结构传递至车身A柱和门槛梁,再向车身后端的结构传递。
车身门槛在小偏置碰撞中作为影响全车前后传力的关键结构,其结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乘员舱的侵入量。如果门槛强度不足,在碰撞中过早变形折弯,产生铰链效应,碰撞的能量不能及时向车后的结构传递,进而导致乘员舱上部和下部的侵入量加大,对车内驾驶员造成严重损伤。因此,为保证整车具有较好的抗碰撞性能,提高其安全性,就需要门槛具有较强的强度和抗弯性能。
目前,为了提高汽车门槛的结构强度,增加门槛承受碰撞的能力,汽车厂家大多会采用增加门槛的厚度,增加加强板等措施,导致门槛内部结构复杂,零件较多,既会增加成本又会导致汽车整车质量上升,也不利于汽车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门槛梁,以解决现有的汽车门槛梁结构复杂、重量较大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槛梁,包括横截面均呈U形结构的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所述门槛内板为一体化结构且由汽车A柱下方延伸至汽车B柱下方,所述门槛内板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汽车A柱内板的加强翻边;所述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的开口相对设置且相互扣合形成前端封闭的腔体,所述门槛内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门槛外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三翻边,两个所述第三翻边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边的前端上设有工艺缺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让位于线束的第一让位缺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边的后端上设有让位于汽车B柱内板的第二让位缺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多个加强槽,所述加强槽的一端贯通于所述门槛内板的U形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槛内板的前端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门槛内板的后端的底壁背面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槛内板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有多个电泳孔,且所述门槛内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漏液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槛内板的后端的底壁正面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开设有安全带安装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槛内板的前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工艺凹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门槛内板的前端的底壁上设有沿所述门槛内板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槛梁为中空结构,其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且二者的横截面均呈U形结构;门槛内板为一体化结构且由汽车A柱下方延伸至汽车B柱下方,相较于传统的前后分体式门槛梁,一体化结构的强度更高;门槛内板的前端上设有加强翻边,加强翻边能够与汽车A柱内板焊接,由于加强翻边与汽车A柱内板为面接触,因此二者的连接强度较高,避免在碰撞中过早变形,以确保碰撞能量能够及时向车后的结构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门槛梁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门槛梁的门槛内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门槛梁的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门槛梁的门槛内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门槛外板;11、第三翻边;2、门槛内板;2a、加强筋;21、加强翻边;22、第一翻边;22a、工艺缺口;22b、第一让位缺口;22c、第二让位缺口;23、第二翻边;23a、加强槽;24、第一定位孔;25、第一凸台;25a、第二定位孔;26、电泳孔;27、漏液孔;28、第二凸台;28a、安全带安装孔;29、工艺凹槽;3、腔体;4、A柱内板;5、B柱内板;6、延长门槛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结合图1至图3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槛梁。该汽车门槛梁为中空结构,其包括横截面均呈U形结构的门槛外板1和门槛内板2,门槛内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翻边22和第二翻边23,门槛外板1的两侧均设有第三翻边11,门槛外板1和门槛内板2的开口相对设置且相互扣合形成前端封闭的腔体3,其中,两个第三翻边11分别连接于第一翻边22和第二翻边23,在确保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门槛梁的重量。传统的汽车门槛梁为前后分体式结构,前后结构焊接成为一个门槛梁整体,然而在焊接质量不佳的情况下,传统的汽车门槛梁强度较低,很容易成为结构的薄弱点,难以保证乘员舱的安全。而本实用新型的门槛内板2为一体化结构,其结构强度更高。而且门槛内板2的前端设有加强翻边21,该加强翻边21用于连接汽车的A柱内板4,而门槛内板2的后端连接于乘员舱后部(即汽车B柱的后方)的延长门槛梁6,加强翻边21可搭接在A柱内板4上,二者焊接连接在一起。由于加强翻边21和A柱内板4为面接触、面连接,因此二者的连接强度更高,避免在碰撞中过早变形或产生铰链效应,以确保碰撞能量能够及时向车后的结构传递。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门槛内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翻边22和第二翻边23,第一翻边22和第二翻边23可与门槛外板1贴合,再将第一翻边22和门槛外板1焊接连接,第二翻边23和门槛外板1焊接连接。因为门槛外板1、门槛内板2、A柱内板4和A柱外板需要在门槛内板2的前端处设置一个或多个焊点以将上述四者焊接连接,然而四层钣金在同一处焊接容易导致虚焊,影响焊接质量以及车体结构的强度,所以在第一翻边22的前端上设置一工艺缺口22a,供门槛外板1、A柱内板4和A柱外板在该工艺缺口22a处实施焊接。第一翻边22的中部设有第一让位缺口22b,第一让位缺口22b便于迎宾踏板的LED灯线束从该缺口中通过。第一翻边22的后端上设有用于匹配汽车B柱内板5结构的第二让位缺口22c,使B柱内板5与门槛内板2紧密配合连接。第二翻边23上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加强槽23a,加强槽23a的一端贯通于门槛内板2的U形槽,加强槽23a不仅能作为门槛内板2在电泳工艺中的电泳液排出口,而且加强槽23a还能提高第二翻边23的强度,防止第二翻边23遭受外力冲击而变形。
为了提高门槛内板2的加工质量,门槛内板2的前端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4,后端的底壁背面上设有第一凸台25,第一凸台25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5a,其中,第一定位孔24和第二定位孔25a用于门槛内板2在焊接工艺中的准确定位,确保其焊接质量和焊接精度。需要说明的是,门槛内板2的底壁背面对着车身内部,门槛内板2的底壁正面对着车身外侧。在本实施例中,门槛内板2的底壁和侧壁上均设有多个电泳孔26,车身在电泳工艺中,电泳液能够从上述的多个电泳孔26中均匀进入门槛梁的腔体3内。门槛内板2靠近地面一侧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漏液孔27,可以防止车身在电泳工艺加工后腔体3积液,从而保证电泳质量;而且,在车辆日常使用中,门槛梁的腔体3进水后,漏液孔27能将水及时排出,提高门槛梁的防腐性能。
门槛内板2的后端的底壁正面上设有第二凸台28,第二凸台28上开设有安全带安装孔28a,以固定连接安全带。门槛内板2的前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工艺凹槽29,该工艺凹槽29可以适当减小门槛内板2的前端的外侧壁与A柱内板4的搭接面积,以降低匹配难度。而且工艺凹槽29还可以提高门槛内板2的强度,并吸收部分制造公差。不但如此,在该工艺凹槽29的两侧对门槛内板2和A柱内板4进行焊接,可进一步加强门槛内板2和A柱内板4的连接强度。此外,门槛内板2的前端的底壁上设有沿门槛内板2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筋2a,加强筋2a的数量有两个,且二者平行设置。该加强筋2a不仅能作为门槛内板2和A柱内板4的焊接标识,还能提高门槛内板2的前端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门槛梁为中空结构,其包括开口相对设置的门槛外板1和门槛内板2,且二者的横截面均呈U形结构;门槛内板2为一体化结构且由汽车A柱下方延伸至汽车B柱下方,相较于传统的前后分体式门槛梁,一体化结构的强度更高;门槛内板2的前端上设有加强翻边21,加强翻边21能够与汽车A柱内板4焊接,由于加强翻边21与汽车A柱内板4为面接触,因此二者的连接强度较高,避免在碰撞中过早变形,以确保碰撞能量能够及时向车后的结构传递。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门槛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均呈U形结构的门槛外板(1)和门槛内板(2),所述门槛内板(2)为一体化结构且由汽车A柱下方延伸至汽车B柱下方,所述门槛内板(2)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汽车A柱内板(4)的加强翻边(21);所述门槛外板(1)和门槛内板(2)的开口相对设置且相互扣合形成前端封闭的腔体(3),所述门槛内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翻边(22)和第二翻边(23),所述门槛外板(1)的两侧均设有第三翻边(11),两个所述第三翻边(11)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翻边(22)和第二翻边(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22)的前端上设有工艺缺口(22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22)上设有让位于线束的第一让位缺口(22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22)的后端上设有让位于汽车B柱内板(5)的第二让位缺口(22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23)上设有多个加强槽(23a),所述加强槽(23a)的一端连通于所述门槛内板(2)的U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板(2)的前端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4),所述门槛内板(2)的后端的底壁背面上设有第一凸台(25),所述第一凸台(25)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5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板(2)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有多个电泳孔(26),且所述门槛内板(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漏液孔(2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板(2)的后端的底壁正面上设有第二凸台(28),所述第二凸台(28)上开设有安全带安装孔(28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板(2)的前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工艺凹槽(2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板(2)的前端的底壁上设有沿所述门槛内板(2)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筋(2a)。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63659.8U CN209022983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汽车门槛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63659.8U CN209022983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汽车门槛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022983U true CN209022983U (zh) | 2019-06-25 |
Family
ID=66903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63659.8U Active CN209022983U (zh) | 2018-09-25 | 2018-09-25 | 汽车门槛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022983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23047A (zh) * | 2020-12-29 | 2021-04-09 | 上海渤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小偏置碰撞主动防护门槛装置 |
CN112896323A (zh) * | 2021-02-05 | 2021-06-04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笼形骨架结构 |
CN113428242A (zh) * | 2021-07-06 | 2021-09-2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门槛加强板安装结构 |
CN115027562A (zh) * | 2022-07-11 | 2022-09-09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及方法 |
CN115027562B (zh) * | 2022-07-11 | 2024-11-1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及方法 |
-
2018
- 2018-09-25 CN CN201821563659.8U patent/CN20902298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23047A (zh) * | 2020-12-29 | 2021-04-09 | 上海渤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小偏置碰撞主动防护门槛装置 |
CN112896323A (zh) * | 2021-02-05 | 2021-06-04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笼形骨架结构 |
CN112896323B (zh) * | 2021-02-05 | 2022-06-21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身笼形骨架结构 |
CN113428242A (zh) * | 2021-07-06 | 2021-09-2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门槛加强板安装结构 |
CN113428242B (zh) * | 2021-07-06 | 2022-09-1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门槛加强板安装结构 |
CN115027562A (zh) * | 2022-07-11 | 2022-09-09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及方法 |
CN115027562B (zh) * | 2022-07-11 | 2024-11-12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降低车辆乘员舱碰撞侵入量的门槛结构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022983U (zh) | 汽车门槛梁 | |
US8960780B2 (en) | Vehicle side body structure | |
CN107985421B (zh) | 汽车门槛总成 | |
CN104802863B (zh) | 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车辆 | |
CN209410169U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14296147U (zh) | 提升正面偏置碰撞性能的汽车前部车身结构 | |
CN110962938A (zh) | 一种汽车侧围框架加强组件 | |
CN108263484A (zh) | 一种全景天窗车架组件 | |
CN214451332U (zh) | A柱加强板结构及车辆 | |
CN109733483A (zh) | 一种汽车顶盖横梁连接结构 | |
CN111301535A (zh) |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217022679U (zh) | A柱总成和车辆 | |
CN215706661U (zh) | 一种汽车a柱与门槛连接结构 | |
CN208842492U (zh) | 一种前轮罩加强管总成 | |
CN204915840U (zh) | 一种汽车a柱的上边梁 | |
CN111516757A (zh) | 一种纵梁结构和汽车 | |
CN207737373U (zh) | 门槛具有空腔结构的车辆 | |
CN109878574A (zh) | 一种用于应对25%偏置碰撞的汽车车身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9888945U (zh) | 侧围外板与门槛连接结构及汽车 | |
CN212738285U (zh)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
CN209667217U (zh) | 一种热成型车身框架结构 | |
CN103707938B (zh) | 一种汽车驾驶室 | |
CN209258240U (zh) | 一种复合材料车身侧围门槛防撞结构 | |
CN217396650U (zh) | D柱加强结构和车辆 | |
RU2200105C1 (ru) | Передняя часть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2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818 Binhai two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