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2435U -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2435U
CN209022435U CN201821791591.9U CN201821791591U CN209022435U CN 209022435 U CN209022435 U CN 209022435U CN 201821791591 U CN201821791591 U CN 201821791591U CN 209022435 U CN209022435 U CN 209022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onnector
film
mould bases
paper pul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15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宝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is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S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S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S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15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2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2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2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包括模具、压膜装置、模架、转移机构、第一加热装置和抽真空装置,模具设有放置腔,以及抽真空通道;压膜装置设于模具上方,其分别衔接有送膜装置和餐具输送装置;压膜装置与模具可相对移动以将膜材压紧在模具的上侧,使膜材与放置腔之间处于密闭状态;模架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模具;转移机构可将餐具从餐具输送装置转移至压膜装置的下方;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软化膜材;抽真空装置与抽真空通道连接,用于对密闭后的放置腔进行抽真空,使软化后的膜材附着在餐具的容腔内侧。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自动化程度高,生产速度快。

Description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浆餐具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是指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背景技术
纸浆餐具是一种用于替代塑料餐具的纸浆制品,其以纸浆为原料,将纸浆制成浆液后再利用成型模具吸浆并热压成型的纸浆制品;由于纸浆餐具可以回收再制造,符合现今社会的绿色环保趋势,因此被广泛应用到饮食行业。而为了避免餐具在盛装汤类食物时出现渗漏的情况,需要在餐具内侧覆盖防渗膜,传统的纸浆餐具覆膜工艺,是通过人工方法将纸浆餐具放置在纸浆餐具覆膜机的加工工位上,然后将加热装置和压膜装置置于纸浆餐具上方,使加热装置对膜材进行加热软化,同时压膜装置向下移动将膜材压合在纸浆餐具上表面,而由于纸浆餐具由纸浆纤维制成,其表面上布满了可供气体穿过的微小的通孔,加工工位产生负压后即可使膜材贴合在纸浆餐具内侧形成防渗膜,这种加工方法,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自动化程度高,生产速度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包括:模具,设有放置餐具的放置腔,以及与放置腔连通的抽真空通道;压膜装置,设于模具上方,其分别衔接有送膜装置和餐具输送装置;压膜装置与模具可相对移动以将膜材压紧在模具的上侧,使膜材与放置腔之间处于密闭状态;模架,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模具;转移机构,驱动所述模架使模具在压膜装置和餐具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之间切换,以将餐具从餐具输送装置转移至压膜装置的下方;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软化压紧在模具的上侧的膜材;抽真空装置,与抽真空通道连接,用于对密闭后的放置腔进行抽真空,以使软化后的膜材附着在餐具的容腔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膜材和纸浆餐具分别通过压膜装置侧部的送膜装置和餐具输送装置独立进入至加工工位上,相比于现有的纸浆餐具覆膜装置需要先纸浆餐具放置好再将压膜装置置于加工工位上对纸浆餐具进行覆膜的生产方式,能减少生产人员的操作步骤,提高进料效率;
(2)通过在所述模架上设置至少两个模具,使模架旋转一定角度后即可将其中一个模具移动至压膜装置下方,另一个模具用于放置纸浆餐具,从而提高各部分零部件的使用率,进而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移机构驱动所述模架使模具在压膜装置和餐具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之间切换,实现纸浆餐具的全自动进料,相比于现有的纸浆餐具覆膜装置,省去的人工进料的麻烦,从而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减少生产人员的因操作失误导致受伤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模架为长条形,其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模具;所述转移机构为旋转驱动装置,其与模架的中心传动连接。这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控制,能有效避免生产人员接近加工工位,从而降低生产人员受伤的机率。
优选的,所述模具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抽真空通道连通;所述模架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口设有第一避空区;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第一升降装置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压膜装置下方,其设有与第一连接口密封配合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真空发生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用于竖向移动所述连接件,以使第二连接口上移与第一连接口连接,或,使第二连接口下移与第一连接口脱离。
通过将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模具设置成可拆卸连接,使抽真空装置可选择性与所述模架上任一端上的模具进行连接,从而只需设置一个抽真空装置即可完成对任一模具进行抽真空,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有效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优选的,所述模具与模架之间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可拆卸连接;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模架上侧的第一定位凸起,以及设置在模具下侧的第一定位座;或,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模架上侧的第一定位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具下侧的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竖向移动所述连接件并使模具相对压膜装置竖向移动。
通过在所述模架和模具之间设置第一定位机构,一方面确保所述模具稳固设置在所述模架上,避免所述模架旋转时,所述模具发生滑移导致无法与其他零部件准确对位连接,另一方面,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确保模具上的纸浆餐具完成加工后,模具能准确下降复位至模架上,确保后续工序的流畅。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上侧与模具之间设有第二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连接件上侧的第二定位凸起,以及设置在模具下侧的第二定位座;或,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连接件上侧的第二定位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具下侧的第二定位凸起;所述连接件竖向移动并与模具连接时,第二定位凸起与第二定位座配合。
通过在所述连接件和模具之间设置第二定位机构,一方面确保所述连接件与模具准确对位连接,使真空发生器与模具精准对接,保证真空发生器抽真空的效果,另一方面,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确保第一升降装置工作时,能够稳固举升模具并使模具准确上升至预设位置,从而提升对纸浆餐具的覆膜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膜装置下方,其用于检测模架的旋转位置。通过设置定位传感器,确保所述模架精准旋转至对应压膜装置的位置上,避免由于模架旋转不到位,引起后续工序发生混乱,从而对其他零部件造成损坏,以及造成资源浪费。
优选的,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相对两侧分别衔接送膜装置和餐具切边装置,所述机架中部衔接餐具输送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机架上部;所述模架可动设置在机架下部;所述压膜装置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与所述模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压膜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压膜框,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机架上部;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压膜框之间通过第二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膜框竖向移动;所述压膜框上对应第一加热装置设有压膜避空区。通过设置第二升降装置驱动压膜框向下运动,一方面,使压膜框对膜材施加压力,使膜材的处于张紧状态,确保了膜材与纸浆餐具的有效贴合面积,另一方面,压膜框向下移动与模具紧密贴合,能确保放置腔上方在膜材的密封下形成密闭空间,从而确保放置腔内的气密性,提高覆膜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加热板与所述压膜装置之间的竖向距离。
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加热板与压膜装置之间的竖向距离,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加热板与压膜装置之间的空间过大,导致热量流失,浪费资源,另一方面,可以确保第一加热板对压膜装置的有效加热范围达到最佳,保证第一加热板对膜材的加热软化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可水平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可沿水平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机架衔接送膜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对膜材进行加热。通过设置第二加热装置,使膜材在机架中运动并进入至加工工位前已经开始受热,从而增加膜材受热的时长,确保膜材被充分加热,使膜材运动至加工工位时充分软化,有效提高覆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角度示意图;
图3是抽真空装置、模架和模具组装示意图;
图4是抽真空装置、模架和模具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5是抽真空装置、模架和模具的俯视角度爆炸图;
图6是抽真空装置、模架和模具的仰视角度爆炸图;
图7是压膜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第一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第二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纸浆餐具覆膜设备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机架,11送膜装置,12餐具切边装置,13餐具输送装置,2第一加热装置,21第一加热板,22第一调节机构,23安装板,24导杆,25导向座,26升降杆,27安装座,28手轮,3第二加热装置,31第二加热板,32第二调节机构,33水平驱动装置,34滑板,35导向件,35滑块,4压膜装置,41安装支架,42第三避让区,43连接座,44压膜框,45压膜避空区,46连接臂,47第二升降装置,51真空发生器,52消声器,53第一升降装置,54连接件,56第二连接口,57第二定位凸起,58导向杆,6模具,60放置腔,61抽真空通道,62第一连接口,63定位板,64第二避空区,65第二定位座,66第一定位座,7模架,70第一避空区,71第一定位凸起,72传动组件,73转移机构,74定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10,本实施例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包括机架1、模具6、压膜装置4、模架7、转移机构73、第一加热装置2、第二加热装置3和抽真空装置。
所述机架1相对两侧分别衔接有送膜装置11和餐具切边装置12,所述机架1中部衔接餐具输送装置13;所述第一加热装置2设置在机架1上部,所述模架7可动设置在机架1下部,所述模架7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模具6;所述压膜装置4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2与所述模架7之间。
所述模具6设有放置餐具的放置腔60,以及与放置腔60连通的抽真空通道61。所述压膜装置4设于模具6上方,其分别衔接送膜装置11和餐具输送装置13;压膜装置4与模具6可相对移动以将膜材压紧在模具6的上侧,使膜材与放置腔60之间处于密闭状态。转移机构73,驱动所述模架7使模具6在压膜装置4和餐具输送装置13的输出端之间切换,以将餐具从餐具输送装置13转移至压膜装置4的下方;第一加热装置2用于加热软化压紧在模具6的上侧的膜材;抽真空装置与抽真空通道61连接,用于对密闭后的放置腔60进行抽真空,以使软化后的膜材附着在餐具的容腔内侧。
参见图3至图5,所述模具6为中空模板,所述放置腔60设有若干个,所述抽真空通道61设置在所述模具6内部,所述放置腔60上均匀布设有与所述抽真空通道61连通的透气孔(图中未示出)。
所述模架7为长条形,其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模具6;所述转移机构73为旋转驱动装置,其与模架7的中心传动连接。这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控制,能有效避免生产人员接近加工工位,从而降低生产人员受伤的机率。
所述模架7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模架7为“Y”字形,所述模架7任意两个端部的夹角为120°,所述模架7三个端部上各设置有所述模具6。
所述模架7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模架7为“十”字形,所述模架7任意两个端部的夹角为90°,所述模架7四个端部上各设置有所述模具6。
具体地,所述转移机构73通过传动组件72与模架7的传动连接,作为传动组件72的一种设置方式,所述传动组件72为设置在模架7下部中心上的齿轮,所述转移机构73与所述齿轮啮合;作为传动组件72的一种设置方式,所述传动组件72为设置在模架7下部中心上的同步轮,所述转移机构73通过同步轮带动所述同步轮转动。
所述模具6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口62,所述第一连接口62与所述抽真空通道61连通;所述模架7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口62设有第一避空区70;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51、第一升降装置53和连接件54;所述连接件54设于压膜装置4下方,其设有与第一连接口62密封配合的第二连接口56,所述真空发生器51与所述连接件54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53用于竖向移动所述连接件54,以使第二连接口56上移与第一连接口62连接,或,使第二连接口56下移与第一连接口62脱离。
通过将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模具6设置成可拆卸连接,使抽真空装置可选择性与所述模架7上任一端上的模具6进行连接,从而只需设置一个抽真空装置即可完成对任一模具6进行抽真空,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有效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具体地,所述第一升降装置53设置在所述连接件54中部;还包括导向杆58,导向杆58设有四个,分别呈四角分布固定设置在连接件54的下方,所述导向杆58下端与所述机架1活动连接;这种设置方式能确保模具6稳定上升,同时保证模具6与压膜装置4紧密贴合。
具体地,所述真空发生器51上设有用于降低工作噪音的消声器52,从而减少所述真空发生器51产生的噪音,保护生产人员的听力。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口62为圆台状,所述第二连接口56内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口62外壁相适配,第一连接口62可卡入所述第二连接口56内。
所述模具6与模架7之间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可拆卸连接;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模架7上侧的第一定位凸起71,以及设置在模具6下侧的第一定位座66;或,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模架7上侧的第一定位座66,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具6下侧的第一定位凸起71;所述第一升降装置53竖向移动所述连接件54并使模具6相对压膜装置4竖向移动。
通过在所述模架7和模具6之间设置第一定位机构,一方面确保所述模具6稳固设置在所述模架7上,避免所述模架7旋转时,所述模具6发生滑移导致无法与其他零部件准确对位连接,另一方面,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确保模具6上的纸浆餐具完成加工后,模具6能准确下降复位至模架7上,确保后续工序的流畅。
所述连接件54上侧与模具6之间设有第二定位机构;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连接件54上侧的第二定位凸起57,以及设置在模具6下侧的第二定位座65;或,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连接件54上侧的第二定位座65,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具6下侧的第二定位凸起57;所述连接件54竖向移动并与模具6连接时,第二定位凸起57与第二定位座65配合。
通过在所述连接件54和模具6之间设置第二定位机构,一方面确保所述连接件54与模具6准确对位连接,使真空发生器51与模具6精准对接,保证真空发生器51抽真空的效果,另一方面,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确保第一升降装置53工作时,能够稳固举升模具6并使模具6准确上升至预设位置,从而提升对纸浆餐具的覆膜效果。
具体地,所述模具6下部设有定位板63,所述第一定位座65和第二定位座66设置在所述定位板63下部,所述定位板63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口62设有第二避空区64。
还包括定位传感器74,所述定位传感器74设置在所述压膜装置4下方,其用于检测模架7的旋转位置。
具体地,所述定位传感器74为红外线传感器,当模架7旋转使模具6位于压膜装置4正下方时,所述模架7阻挡所述定位传感器74射出的光线,从而触发定位传感器74输出定位数据。
具体地,所述定位传感器74设有至少两个,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压膜装置4正下方,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靠近餐具输送装置13的位置上。
通过设置定位传感器74,确保所述模架7精准旋转至对应压膜装置4的位置上,避免由于模架7旋转不到位,引起后续工序发生混乱,从而对其他零部件造成损坏,以及造成资源浪费。
所述压膜装置4包括安装支架41和压膜框44,所述安装支架41设置在机架1上部;所述安装支架41与所述压膜框44之间通过第二升降装置47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7用于驱动所述压膜框44竖向移动;所述压膜框44上对应第一加热装置2设有压膜避空区45。通过设置第二升降装置47驱动压膜框44向下运动,一方面,使压膜框44对膜材施加压力,使膜材的处于张紧状态,确保了膜材与纸浆餐具的有效贴合面积,另一方面,压膜框44向下移动与模具6紧密贴合,能确保放置腔60上方在膜材的密封下形成密闭空间,从而确保放置腔60内的气密性,提高覆膜效果。
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41下部设有连接座43,所述压膜框44对应所述连接座43设有连接臂46,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7设置在连接座43与连接臂46之间。
具体地,所述安装支架41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2下方,所述安装支架41为矩形框体,其中部设有第三避让区42,这种设置可以使零部件的设置更加紧凑,从而提高机架1内部的空间利用率,缩小机架1的体积,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地,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7为设置在连接座43上的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升降装置47的伸缩端与所述连接臂46连接。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2包括第一加热板21,所述第一加热板21通过第一调节机构2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2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加热板21与所述压膜装置4之间的竖向距离。
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22调节第一加热板21与压膜装置4之间的竖向距离,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加热板21与压膜装置4之间的空间过大,导致热量流失,浪费资源,另一方面,可以确保第一加热板21对压膜装置4的有效加热范围达到最佳,保证第一加热板21对膜材的加热软化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2包括安装板23、导杆24、导向座25、升降杆26、安装座27和手轮28;所述安装板23对应所述第一加热板21固设在所述机架1上部,所述导向座25设置在安装板23下侧,所述安装座27设置在安装板23上侧;所述升降杆26、导杆24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板21上部;所述导杆24与导向座25滑动连接并穿出所述安装板23,所述升降杆26穿过所述安装板23并与所述安装座27可动连接,所述手轮28用于调节所述升降杆26穿出所述安装板23的长度,从而调节第一加热板21与压膜装置4之间的距离,所述导杆24、导向座25相互配合,一方面提高第一加热板21竖直运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第一加热板21起到限位作用,使第一加热板21始终位于压膜装置4正上方。
具体地,所述第一加热板21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板21下方,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加热板21的加热温度;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确保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准确测量出第一加热板21对膜材的加热温度。
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3,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可水平移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可沿水平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机架1衔接送膜装置11的一侧,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用于对膜材进行加热。通过设置第二加热装置3,使膜材在机架1中运动并进入至加工工位前已经开始受热,从而增加膜材受热的时长,确保膜材被充分加热,使膜材运动至加工工位时充分软化,有效提高覆膜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包括第二加热板3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加热板31通过水平运动机构可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加热板31下方,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加热板31的加热温度。
具体地,所述水平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部,所述水平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2靠近进膜端11的位置上,所述水平运动机构包括水平驱动装置33、滑板34、导向件35和滑块35。所述导向件35设有两个,两个导向件35相互平行且相对垂直所述进膜端11与出料端13所在平面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滑块35设置在所述滑板34下侧,所述滑板34通过所述滑块35与所述导向件35滑动连接,所述水平驱动装置33用于驱动所述滑板34沿所述导向件35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
具体地,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与所述滑板34之间设有第二调节机构32,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2包括导杆24、导向座25、升降杆26、安装座27和手轮28;所述导向座25设置在滑板34下侧,所述安装座27设置在滑板34上侧;所述升降杆26、导杆24分别设置在第一加热板21上部;所述导杆24与导杆24滑动连接并穿出所述滑板34,所述升降杆26穿过所述滑板34并与所述安装座27可动连接,所述手轮28用于调节所述升降杆26穿出所述滑板34的长度,从而调节第一加热板21与压膜装置4之间的距离,所述导杆24、导向座25相互配合,一方面提高第一加热板21竖直运动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第一加热板21起到限位作用,使第一加热板21始终位于压膜装置4正上方。
送膜装置11与餐具切边装置12之间设有膜材输送线(图中未示出),所述膜材输送线用于向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输送膜材;所述膜材输送线包括两条同步运动的输送带,所述两条输送带自送膜装置11向餐具切边装置12方向相互平行穿过压膜装置4与模具6之间的区域,两条输送带用于分别夹持膜材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送膜装置11向膜材输送线输入膜材,膜材输送线自送膜装置11向餐具切边装置12方向运动,以将膜材传送至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内;餐具输送装置13向模具6内投放纸浆餐具,使纸浆餐具置于模具6的放置腔60内;转移机构运作驱动所述模架7使模具6在压膜装置4和餐具输送装置13的输出端之间切换,以将餐具从餐具输送装置13转移至压膜装置4的下方;定位传感器74检测到模具6进入至加工工位后,第一升降装置53举升所述连接件54,使连接件54上的第二连接口56与模具6的第一连接口62连接,真空发生器51工作使放置腔60内产生负压;所述第一升降装置53继续举升连接件54,使连接件54推动所述模具6向上运动以将膜材压紧在模具6的上侧;第二升降装置47驱动压膜框44向下运动,使压膜框44对膜材施加向下的压力以将覆盖所述模具6上端;模具6上方在膜材的密封下形成密闭空间,同时,第一加热装置2对膜材进行加热软化,使膜材能在负压环境下贴合至纸浆餐具的容腔内侧;覆膜完成后,纸浆餐具随膜材向餐具切边装置12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膜材和纸浆餐具分别通过压膜装置4侧部的送膜装置11和餐具输送装置13独立进入至加工工位上,相比于现有的纸浆餐具覆膜装置需要先纸浆餐具放置好再将压膜装置置于加工工位上对纸浆餐具进行覆膜的生产方式,能减少生产人员的操作步骤,提高进料效率;
(2)通过在所述模架7上设置至少两个模具6,使模架7旋转一定角度后即可将其中一个模具6移动至压膜装置4下方,另一个模具6用于放置纸浆餐具,从而提高各部分零部件的使用率,进而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移机构73驱动所述模架7使模具6在压膜装置4和餐具输送装置13的输出端之间切换,实现纸浆餐具的全自动进料,相比于现有的纸浆餐具覆膜装置,省去的人工进料的麻烦,从而降低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生产作业的安全性,减少生产人员的因操作失误导致受伤的风险。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设有放置餐具的放置腔,以及与放置腔连通的抽真空通道;
压膜装置,设于模具上方,其分别衔接有送膜装置和餐具输送装置;压膜装置与模具可相对移动以将膜材压紧在模具的上侧,使膜材与放置腔之间处于密闭状态;
模架,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模具;
转移机构,驱动所述模架使模具在压膜装置和餐具输送装置的输出端之间切换,以将餐具从餐具输送装置转移至压膜装置的下方;
第一加热装置,用于加热软化压紧在模具的上侧的膜材;
抽真空装置,与抽真空通道连接,用于对密闭后的放置腔进行抽真空,以使软化后的膜材附着在餐具的容腔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为长条形,其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模具;
所述转移机构为旋转驱动装置,其与模架的中心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下部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抽真空通道连通;
所述模架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口设有第一避空区;
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第一升降装置和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设于压膜装置下方,其设有与第一连接口密封配合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真空发生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用于竖向移动所述连接件,以使第二连接口上移与第一连接口连接,或,使第二连接口下移与第一连接口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与模架之间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可拆卸连接;
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模架上侧的第一定位凸起,以及设置在模具下侧的第一定位座;或,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模架上侧的第一定位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具下侧的第一定位凸起;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竖向移动所述连接件并使模具相对压膜装置竖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侧与模具之间设有第二定位机构;
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连接件上侧的第二定位凸起,以及设置在模具下侧的第二定位座;或,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于连接件上侧的第二定位座,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具下侧的第二定位凸起;
所述连接件竖向移动并与模具连接时,第二定位凸起与第二定位座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膜装置下方,其用于检测模架的旋转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相对两侧分别衔接送膜装置和餐具切边装置,所述机架中部衔接餐具输送装置;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机架上部;
所述模架可动设置在机架下部;
所述压膜装置设置在第一加热装置与所述模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膜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压膜框,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机架上部;
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压膜框之间通过第二升降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膜框竖向移动;所述压膜框上对应第一加热装置设有压膜避空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部,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加热板与所述压膜装置之间的竖向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可水平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可沿水平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机架衔接送膜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于对膜材进行加热。
CN201821791591.9U 2018-10-31 2018-10-31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Active CN209022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1591.9U CN209022435U (zh) 2018-10-31 2018-10-31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1591.9U CN209022435U (zh) 2018-10-31 2018-10-31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2435U true CN209022435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08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1591.9U Active CN209022435U (zh) 2018-10-31 2018-10-31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24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3433A (zh) * 2018-10-31 2019-01-15 佛山市必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3433A (zh) * 2018-10-31 2019-01-15 佛山市必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3433A (zh)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FI96505C (fi) Laitteisto ja menetelmä tasomaisen lasilevyn muovaamiseksi
CN102173568B (zh) 一种弯曲玻璃板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46762B (zh) 胶膜热压成型装置
CN210595786U (zh) 一种用于3d玻璃产品的免磨成型热弯机构
CN104985740B (zh) 一种塑料地板热压成型机
CN110406170A (zh) 一种真空保鲜袋包装生产方法及其设备
CN209022435U (zh) 全自动纸浆餐具覆膜机构
CN209599826U (zh) 一种亚克力浴缸成型系统
CN208232295U (zh) 一种亚克力板曲面镜片生产线
CN206230865U (zh) 胶膜热压成型装置
CN110040946B (zh) 一种热弯手机玻璃盖板的成型工艺
CN111941808A (zh) 一种吸塑机
CN109626800B (zh) 非球面光学镜片模压成型流水线
CN104148643B (zh) 一种加工磁体的热压装置
CN2204232Y (zh) 一种塑料成型机
CN211105564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吸塑装置
CN207860661U (zh) 一种pe加厚膜封口装置
CN209633787U (zh) 高周波塑胶熔接机
CN209755857U (zh) 一种用于搪塑模具的升降翻转运动装置
CN209759292U (zh) 用于曲面玻璃的热气动成型装置和成型系统
CN207861429U (zh) 应用在非球面玻璃镜片模压机上的传输机构
CN208181544U (zh) 节能胶水热封机
CN207310390U (zh) 小型镶件模内自动植入成型机
CN206187462U (zh) 一种月饼加工用封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Full automatic film covering mechanism for pulp tablewa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Foshan branch

Pledgor: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971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10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Foshan branch

Pledgor: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9713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1-f5, f8-f11, No.5, Yongye Road, Yundonghai street,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1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Bishu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F1-f5, f8-f11, No.5, Yongye Road, Yundonghai street,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100

Patentee before: FOSHAN BESUR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