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19961U - 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19961U
CN209019961U CN201821368070.2U CN201821368070U CN209019961U CN 209019961 U CN209019961 U CN 209019961U CN 201821368070 U CN201821368070 U CN 201821368070U CN 209019961 U CN209019961 U CN 209019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late
shank
support plate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680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金奎
刘民军
张雪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Jiasheng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Jiasheng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Jiasheng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Jiasheng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680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19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19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19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淀池,属于水质净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沉淀池,包括支撑块、筒体以及盖体,还包括设于支撑块上的调节装置以及设于盖体上的沉淀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板以及插接杆;所述支撑板位于出水口的下方;所述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板以及驱动组件,所述沉淀板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套设于插接杆上且与插接杆密封贴合;所述沉淀板位于出水口的上方;所述沉淀板的外环面与筒体的内壁密封贴合。本实用新型使絮凝体凝聚在位于出水口上方的沉淀板上,将沉淀板向上移动,此时排水孔与插接杆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水可以从排水孔流至沉淀板的下方,而从出水口排出,从而能够防止絮凝体将出水口堵塞而影响出水效果。

Description

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是一种净化水质的设备;沉淀池包括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新型沉淀池以及水平管沉淀池;在对污水净化时,密度比水大的杂质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沉入池底,但是还会有部分杂质难以沉淀,为了提高净化效果,通常会向水中加入一些药剂(例如混凝剂或者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胶体,然后与水体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更大的絮凝体,这些絮凝体具有很大的吸附力,可以使一些密度较小的杂质凝聚在一起,使其体积增大而下沉,从而达到水与杂质分离的目的;但是由于絮凝体的凝聚力强,当絮凝体汇集在出水口时,容易将出水口堵塞,导致水无法从出水口排出,影响净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淀池,其使絮凝体凝聚在位于出水口上方的沉淀板上,通过动力组件带动沉淀板向上移动,此时开设于沉淀板上的排水孔与插接杆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水可以从排水孔流至沉淀板的下方,而从出水口排出,从而能够防止絮凝体将出水口堵塞而影响出水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淀池,包括支撑块、设于支撑块上的筒体以及固设于筒体上端的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筒体的侧壁靠近其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还包括设于支撑块上的调节装置以及设于盖体上的沉淀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支撑块上的支撑板以及设于支撑板上的插接杆;所述支撑板位于出水口的下方;所述沉淀装置包括竖直滑移连接于筒体内壁的沉淀板以及设于盖体上的驱动组件,所述沉淀板上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套设于插接杆上且与插接杆密封贴合;所述沉淀板位于出水口的上方;所述沉淀板的外环面与筒体的内壁密封贴合;所述筒体的侧壁靠近其顶端的位置开设有排泥口;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沉淀板以带动沉淀板竖直位移至排泥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污水通过盖体的进水口加入到筒体内,然后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使杂质聚集成为絮凝体而沉降至沉淀板上,由于沉淀板位于出水口的上方且其抵接于筒体的内壁,因此位于沉淀板上的絮凝体不会将出水口堵塞;然后启动驱动组件,使其带动沉淀板竖直向上移动,当插接孔与插接杆分离时,位于沉淀板上方的水可以从排水孔流至沉淀板的下方,然后通过出水口排出,由于絮凝体为已经沉淀的胶体,因此在水流动时,絮凝体仍能保持比较完整的结构,驱动组件带动沉淀板移动至排泥口处,使位于沉淀板上的絮凝体通过排泥口排出,从而实现水与杂质分离的目的,操作比较省力,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杆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插接杆直径较大的一端设于支撑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杆设置为锥形结构,当沉淀板向上运动时,插接杆的圆周直径逐渐变小,排水孔与插接杆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位于沉淀板上方的水可以从排水孔与插接杆之间的间隙流动,水的排出量逐渐增大,当排水孔与插接杆分离时,排水量最大,插接杆设置为锥形结构能够防止排水孔与插接杆分离时,水的冲击力过大,而导致絮凝体完整的结构被破坏,而影响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盖体上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包括固设于盖体上的气缸座以及固设于气缸座上的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沉淀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的气缸活塞杆带动沉淀板竖直位移,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体上设有破碎装置,所述破碎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气缸活塞杆的驱动管、多个固定连接于驱动管的破碎杆以及设于盖体上以带动驱动管水平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驱动管套设于气缸活塞杆上且转动连接于盖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组件带动位于沉淀板上的絮凝体移动至排泥口的位置时,启动驱动动力组件,使动力组件带动驱动管水平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于驱动管的破碎杆转动,破碎杆的转动能将沉淀板上的絮凝体被破碎,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从排泥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破碎杆设置为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碎杆为弧形结构,当破碎杆转动时,能够提高其与絮凝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破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固设于盖体上的电机、固定连接于电机输出轴的第一锥齿轮以及啮合于第一锥齿轮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于驱动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啮合于第一锥齿轮的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于第二锥齿轮的驱动管转动,驱动方式简单实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固设于容纳腔中的支撑气缸,所述支撑气缸抵接于支撑板的下表面且能带动支撑板竖直位移;所述支撑板能抵接于筒体的下表面;所述支撑块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容纳腔的检修口,所述检修口的长度大于支撑板的直径,所述检修口的宽度大于插接杆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气缸抵接于支撑板的下表面,能对支撑板起到支撑的作用使支撑板抵接于筒体上,由于支撑板能抵接于筒体的下表面,因此不会向上继续运动;当需要对支撑板上的插接杆检修时,使支撑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板竖直向下运动至检修口出,由于检修口的长度大于支撑板的直径,检修口的宽度大于插接杆的高度,因此可以将支撑板从检修口处取出,方便检修;检修完毕后,将支撑板重新放在支撑气缸上,使支撑气缸带动支撑板竖直向上运动,从而使支撑板上的插接杆再次插设于沉淀板上的排水孔处,以进行污水沉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气缸上固设有抵接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设有两个“L”形的插接板,两个插接板的开口端相对设置;两个插接板之间留有供抵接板水平插设的间隙;所述抵接板的侧壁抵接于插接板的竖直端,所述抵接板的下表面抵接于插接板的水平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气缸上设有的抵接板能够增大支撑气缸与支撑板的接触面积,提高抵接效果;并且抵接板可以插设于两个插接板之间,并且使抵接板的侧壁抵接于插接板的竖直端,抵接板的下表面抵接于插接板的水平端,使抵接板能对支撑板的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支撑板的位置发生偏移,使支撑板上的插接杆能正好插设于排水孔中,提高沉淀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杆可拆卸连接于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杆可拆卸连接于支撑板,便于对插接杆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插接杆螺纹连接于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插接杆,使插接杆从支撑板上脱离,拆卸方式简单实用,易于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沉淀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插接杆,当沉淀板向上运动时,插接杆与排水孔分离,位于沉淀板上方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孔向下流动,然后从位于沉淀板下方的出水口排出,由于絮凝体始终处于沉淀板的上方,而出水口位于沉淀板的下方,因此絮凝体不会将出水口堵塞,便于排水;插接杆设置为锥形结构,能够使水从插接杆与排水孔之间的间隙逐渐排出,避免水流过大而对絮凝体的完整性产生破坏;
2.盖体上设有的破碎装置能对絮凝体进行破碎,便于破碎后的絮凝体从排泥口排出;破碎杆设置为弧形结构,能够提高破碎杆与絮凝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破碎效果;
3.支撑气缸能对支撑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支撑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时,支撑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也会向下运动,然后可以将支撑板从检修口取出,由于插接杆是螺纹连接于支撑板的,因此也能比较方便地对插接杆进行更换,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
4.支撑气缸通过抵接板与支撑板进行连接,能增大支撑面积,提高支撑效果;并且支撑板底部设有的插接板能与抵接板相互配合,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支撑板的位置发生偏移,使支撑板上的插接杆能正好插设于排水孔中,提高沉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沉淀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排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插接杆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驱动管与破碎杆的连接关系剖面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插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块;11、容纳腔;12、检修口;2、筒体;21、出水口;22、排泥口;3、盖体;31、进水口;4、调节装置;41、支撑气缸;42、抵接板;43、支撑板;431、插接板;432、螺纹孔;44、插接杆;5、沉淀装置;51、沉淀板;511、排水孔;52、驱动组件;521、驱动气缸;5211、气缸座;5212、气缸活塞杆;6、破碎装置;61、驱动管;62、破碎杆;63、动力组件;631、电机;632、第一锥齿轮;633、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沉淀池,参见图1和图2,包括支撑块1、设于支撑块1上的筒体2、固设于筒体2上端的盖体3、设于支撑块1上的调节装置4、设于盖体3上的沉淀装置5以及设于盖体3上的破碎装置6,盖体3上开设有进水口31,筒体2的侧壁靠近其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21。
参见图2,支撑块1上开设有容纳腔11,支撑块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容纳腔11的检修口12;参见图3和图5,调节装置4包括固设于容纳腔11(参见图1)中的支撑气缸41、固设于支撑气缸41上的抵接板42、设于抵接板42上方的支撑板43以及两个(但不局限于两个)设于支撑板43的锥形的插接杆44,支撑板43位于出水口21(参见图1)的下方,支撑板43上开设有两个螺纹孔432,插接杆44直径较大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纹孔432。
参见图1和图3,沉淀装置5包括竖直滑移连接于筒体2内壁的沉淀板51以及设于盖体3上的驱动组件52,沉淀板51上开设有两个排水孔511,排水孔511套设于插接杆44上且与插接杆44密封贴合;沉淀板51位于出水口21的上方;沉淀板51的外环面与筒体2的内壁密封贴合;筒体2的侧壁靠近其顶端的位置开设有排泥口22(参见图2);驱动组件52包括设于盖体3上的驱动气缸521,驱动气缸521包括固设于盖体3上的气缸座5211以及固设于气缸座5211上的气缸活塞杆5212,气缸活塞杆5212固定连接于沉淀板51的上表面。将污水通过盖体3的进水口31加入到筒体2内,然后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使杂质聚集成为絮凝体而沉降至沉淀板51上,由于沉淀板51位于出水口21的上方且其抵接于筒体2的内壁,因此位于沉淀板51上的絮凝体不会将出水口21堵塞;启动驱动组件52,使驱动气缸521的气缸活塞杆5212带动沉淀板51竖直向上移动,由于插接杆44设置为锥形结构,当沉淀板51向上运动时,插接杆44的圆周直径逐渐变小,排水孔511与插接杆44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位于沉淀板51上方的水可以从排水孔511与插接杆44之间的间隙流动,水的排出量逐渐增大,当排水孔511与插接杆44分离时,排水量最大,插接杆44设置为锥形结构能够防止排水孔511与插接杆44分离时,水的冲击力过大,防止絮凝体完整的结构被破坏,当沉淀板51移动至排泥口22(参见图2)处,使位于沉淀板51上的絮凝体通过排泥口22(参见图2)排出,从而实现水与杂质分离的目的,操作比较省力,易于实现。
参见图5和图6,支撑板43的下表面固设有两个“L”形的插接板431,两个插接板431的开口端相对设置,两个插接板431之间留有供抵接板42水平插设的间隙,抵接板42的侧壁抵接于插接板431的竖直端,抵接板42的下表面抵接于插接板431的水平端;支撑板43的上表面能抵接于筒体2的下表面;参见图2和图3,检修口12的长度大于支撑板43的直径,检修口12的宽度大于插接杆44的高度。参见图5和图6,支撑气缸41上设有的抵接板42能够增大支撑气缸41与支撑板43的接触面积,提高抵接效果,由于支撑板43能抵接于筒体2的下表面,因此不会向上继续运动;抵接板42可以插设于两个插接板431之间,使抵接板42能对支撑板43的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支撑板43的位置发生偏移,以便于支撑板43上的插接杆44能正好插设于排水孔511中,提高沉淀效果。
参见图2和图3,当需要对支撑板43上的插接杆44检修时,使支撑气缸41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板43竖直向下运动至检修口12出,由于检修口12的长度大于支撑板43的直径,检修口12的宽度大于插接杆44的高度,因此可以将支撑板43从检修口12处取出,由于插接杆44螺纹连接于支撑板43,因此便于对插接杆44进行更换;参见图5和图6,检修完毕后,将支撑板43移动至抵接板42上,使抵接板42插设于两个插接板431之间,将支撑板43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固定连接于支撑气缸41的抵接板42可以带动支撑板43竖直向上运动,从而使支撑板43上的插接杆44再次插设于沉淀板51上的排水孔511处,以进行污水沉淀。
参见图3和图4,破碎装置6包括转动连接于气缸活塞杆5212的驱动管61、三个(但不局限于三个)固定连接于驱动管61的破碎杆62以及设于盖体3上以带动驱动管61水平转动的动力组件63,破碎杆62设置为弧形结构,动力组件63包括固设于盖体3上的电机631、固定连接于电机631输出轴的第一锥齿轮632以及啮合于第一锥齿轮632的第二锥齿轮633,第二锥齿轮633固定连接于驱动管61。启动电机631,使电机631带动第一锥齿轮632转动,带动啮合于第一锥齿轮632的第二锥齿轮633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于第二锥齿轮633的驱动管61转动,然后带动固定连接于驱动管61的破碎杆62转动,破碎杆62的转动能将沉淀板51上的絮凝体被破碎,由于破碎杆62为弧形结构,能够提高其与絮凝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破碎效果,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从排泥口22排出。
具体使用方式:将污水通过盖体3的进水口31加入到筒体2内,然后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使杂质聚集成为絮凝体而沉降至沉淀板51上;然后使驱动气缸521的气缸活塞杆5212带动沉淀板51竖直向上移动,使水从排水孔511与插接杆44之间的间隙流出,当排水孔511与插接杆44分离时,排水量最大,水从沉淀板51的上方流至其下方的出水口21排出;当沉淀板51移动至排泥口22处,启动电机631,使电机631带动第一锥齿轮632转动,带动啮合于第一锥齿轮632的第二锥齿轮633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于第二锥齿轮633的驱动管61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于驱动管61的破碎杆62转动,破碎杆62的转动能将沉淀板51上的絮凝体被破碎,从而使破碎后的杂质从排泥口22排出。
当需要对支撑板43进行检修时,使支撑气缸41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板43竖直向下运动至检修口12出,由于检修口12的长度大于支撑板43的直径,检修口12的宽度大于插接杆44的高度,因此可以将支撑板43从检修口12处取出,由于插接杆44是螺纹连接于支撑板43的,可以比较方便地对插接杆44进行更换;检修完毕后,将支撑板43重新放在支撑气缸41的抵接板42上,使固定连接于抵接板42的支撑气缸41带动支撑板43竖直向上运动,从而使支撑板43上的插接杆44再次插设于沉淀板51上的排水孔511处,以进行污水沉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沉淀池,包括支撑块(1)、设于支撑块(1)上的筒体(2)以及固设于筒体(2)上端的盖体(3),所述盖体(3)上开设有进水口(31),所述筒体(2)的侧壁靠近其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4)以及设于盖体(3)上的沉淀装置(5),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设于支撑块(1)上的支撑板(43)以及设于支撑板(43)上的插接杆(44);
所述支撑板(43)位于出水口(21)的下方;
所述沉淀装置(5)包括竖直滑移连接于筒体(2)内壁的沉淀板(51)以及设于盖体(3)上的驱动组件(52),所述沉淀板(51)上开设有排水孔(511),所述排水孔(511)套设于插接杆(44)上且与插接杆(44)密封贴合;
所述沉淀板(51)位于出水口(21)的上方;
所述沉淀板(51)的外环面与筒体(2)的内壁密封贴合;
所述筒体(2)的侧壁靠近其顶端的位置开设有排泥口(22);
所述驱动组件(52)连接于沉淀板(51)以带动沉淀板(51)竖直位移至排泥口(22)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44)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插接杆(44)直径大的一端设于支撑板(4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2)包括设于盖体(3)上的驱动气缸(521),所述驱动气缸(521)包括设于盖体(3)上的气缸座(5211)以及固设于气缸座(5211)上的气缸活塞杆(5212),所述气缸活塞杆(5212)固定连接于沉淀板(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上设有破碎装置(6),所述破碎装置(6)包括转动连接于气缸活塞杆(5212)的驱动管(61)、多个固定连接于驱动管(61)的破碎杆(62)以及设于盖体(3)上以带动驱动管(61)水平转动的动力组件(63);
所述驱动管(61)套设于气缸活塞杆(5212)上且转动连接于盖体(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杆(62)设置为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63)包括固设于盖体(3)上的电机(631)、固定连接于电机(631)输出轴的第一锥齿轮(632)以及啮合于第一锥齿轮(632)的第二锥齿轮(633),所述第二锥齿轮(633)固定连接于驱动管(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上开设有容纳腔(11);
所述调节装置(4)还包括固设于容纳腔(11)中的支撑气缸(41),所述支撑气缸(41)抵接于支撑板(43)的下表面且能带动支撑板(43)竖直位移;
所述支撑板(43)能抵接于筒体(2)的下表面;
所述支撑块(1)的侧壁开设有连通于容纳腔(11)的检修口(12),所述检修口(12)的长度大于支撑板(43)的直径,所述检修口(12)的宽度大于插接杆(44)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气缸(41)上固设有抵接板(42);
所述支撑板(43)的下表面固设有两个“L”形的插接板(431),两个插接板(431)的开口端相对设置;
两个插接板(431)之间留有供抵接板(42)水平插设的间隙;
所述抵接板(42)的侧壁抵接于插接板(431)的竖直端,所述抵接板(42)的下表面抵接于插接板(431)的水平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44)可拆卸连接于支撑板(4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3)上开设有螺纹孔(432),所述插接杆(44)螺纹连接于支撑板(43)。
CN201821368070.2U 2018-08-23 2018-08-23 沉淀池 Active CN209019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8070.2U CN209019961U (zh) 2018-08-23 2018-08-23 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8070.2U CN209019961U (zh) 2018-08-23 2018-08-23 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19961U true CN209019961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876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68070.2U Active CN209019961U (zh) 2018-08-23 2018-08-23 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199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4808A (zh) * 2021-04-25 2021-08-20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香榧精油提取分离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4808A (zh) * 2021-04-25 2021-08-20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香榧精油提取分离系统
CN113274808B (zh) * 2021-04-25 2022-08-19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香榧精油提取分离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6878B (zh) 一种快速沉淀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5269237U (zh) 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07941295U (zh) 污水沉淀处理系统
CN107694156B (zh) 一种船式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CN207511997U (zh) 一种环境治理用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CN209019961U (zh) 沉淀池
CN111467844A (zh) 一种防堵塞的沉淀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7462730U (zh) 一种船式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CN111018193A (zh) 一种基于旋流器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0186572U (zh) 废水悬浮物过滤系统
CN207608352U (zh) 污水处理除砂装置
CN206466998U (zh) 一种气浮分离装置
CN208927671U (zh) 一种设有排泥装置的沉淀池
CN213823795U (zh) 一种多级隔离沉淀池
KR100753874B1 (ko) 스컴배출부를 갖는 응집기
CN209853875U (zh) 一体化净水装置
CN210457908U (zh) 卧式螺旋沉降污泥脱水分离装置
CN204097237U (zh) 平流式溶气气浮机
CN208927672U (zh) 立式沉淀池
CN207187976U (zh) 一种油墨生产的提纯设备
CN214974927U (zh) 一种除砂器用排砂装置
CN219950779U (zh) 一种油水多项平行分离设备
CN205965145U (zh) 一种污水污泥处理渣液分离装置
CN217939253U (zh)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污水沉淀池
CN219603337U (zh) 井下打钻返水夹渣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