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8706U - 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8706U
CN209008706U CN201821860402.9U CN201821860402U CN209008706U CN 209008706 U CN209008706 U CN 209008706U CN 201821860402 U CN201821860402 U CN 201821860402U CN 209008706 U CN209008706 U CN 209008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mechanism
vehicle front
connector sleeve
front overhang
f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604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金
姜伟健
张光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ETAI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604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8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8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8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与翻转臂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臂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通过翻转轴与支架连接,所述翻转轴与稳定杆垂直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支架和翻转臂的结构,既降低了驾驶室前纵梁处的受力,改善了驾驶室所受应力,同时又不会丧失翻转所需的力矩。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适应市场要求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轻型卡车的驾驶室悬置及翻转机构是该类车型的重要组成部件也是功能性部件,起到连接车身与车架、缓和路面冲击及翻起驾驶室进行日常维修、保养的作用。良好的驾驶室悬置及翻转机构能较好的缓冲车身受到的路面冲击,减轻驾乘人员的不适和疲劳感,保证车辆的行驶平顺性。现有该类车辆的前翻机构存在结构单一、减振效果差、驾驶室翻转时扭力臂与车身存在硬性摩擦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与翻转臂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臂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通过翻转轴与支架连接,所述翻转轴与稳定杆垂直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杆两侧的支架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杆为空心管。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臂为空心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稳定杆通过摩擦焊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一端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安装有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有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臂上设有第一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套通过固定杆固定在连接杆上。
安装时,首先将稳定杆一端通过摩擦焊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固定杆套在第一连接套内且与第一连接套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套与翻转臂固定连接,翻转臂末端通过翻转轴与支架连接,支架可绕翻转轴翻转;稳定杆另一端通过摩擦焊与另一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与另一固定杆固定连接,固定杆套在第一连接套内且与另一第一连接套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套与另一翻转臂固定连接,翻转臂末端通过翻转轴与支架连接,支架可绕翻转轴翻转。
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支架和翻转臂的结构,既降低了驾驶室前纵梁处的受力,改善了驾驶室所受应力,同时又不会丧失翻转所需的力矩。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适应市场要求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稳定杆,2连接杆,3第一连接套,4固定杆,5翻转臂,6支架,7翻转轴,8第一支撑板,9滑轮,10连接板,11连接孔,12第一螺栓孔,13第二螺栓孔,14第二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包括稳定杆1,所述稳定杆1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上安装有第一连接套3,所述第一连接套3与翻转臂5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臂5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套14,所述第二连接套14通过翻转轴7与支架6连接,所述翻转轴7与稳定杆1垂直安装。所述稳定杆1两侧的支架6对称设置。所述稳定杆1为空心管。所述翻转臂5为空心管。所述连接杆2与稳定杆1通过摩擦焊固定连接。所述支架6一端与第一支撑板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8下端安装有滑轮9。所述支架6一端与连接板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0上有连接孔10。所述支架6上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13。所述翻转臂5上设有第一螺栓孔12所述第一连接套通过固定杆4固定在连接杆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支架6和翻转臂5的结构,既降低了驾驶室前纵梁处的受力,改善了驾驶室所受应力,同时又不会丧失翻转所需的力矩。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适应市场要求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安装时,首先将稳定杆1一端通过摩擦焊与连接杆2固定连接,连接杆2与固定杆4固定连接,固定杆4套在第一连接套3内且与第一连接套3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套3与翻转臂5固定连接,翻转臂5末端通过翻转轴7与支架6连接,支架6可绕翻转轴7翻转;稳定杆1另一端通过摩擦焊与另一连接杆2固定连接,连接杆2与另一固定杆4固定连接,固定杆4套在第一连接套3内且与另一第一连接套3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套3与另一翻转臂5固定连接,翻转臂5末端通过翻转轴7与支架6连接,支架6可绕翻转轴7翻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所述稳定杆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与翻转臂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臂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通过翻转轴与支架连接,所述翻转轴与稳定杆垂直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两侧的支架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为空心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为空心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稳定杆通过摩擦焊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端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下端安装有滑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有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臂上设有第一螺栓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通过固定杆固定在连接杆上。
CN201821860402.9U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Active CN209008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0402.9U CN209008706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0402.9U CN209008706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8706U true CN209008706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42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60402.9U Active CN209008706U (zh) 2018-11-13 2018-11-13 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87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1600A (zh) * 2020-05-07 2020-07-10 山东安博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焊多功能稳定杆及其加工方法
CN113942358A (zh) * 2021-11-29 2022-01-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稳定杆安装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1600A (zh) * 2020-05-07 2020-07-10 山东安博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擦焊多功能稳定杆及其加工方法
CN113942358A (zh) * 2021-11-29 2022-01-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稳定杆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3942358B (zh) * 2021-11-29 2023-09-22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横向稳定杆安装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67151B2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構造
US4826203A (en) Automobile sub-frame structure
CA2389140C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WO2017065086A1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TWI432352B (zh) 補強剛性裝置
JPH0589159U (ja)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ー構造
CN209008706U (zh) 一种车辆前悬翻转机构总成
JPH04321474A (ja)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支持構造
CN201254064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CN102923202B (zh)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JPS63240408A (ja)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ヨン装置
CN202557616U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
US11926191B2 (en) All-terrain vehicle
CN207595076U (zh) 一种瓦特连杆结构卡车驾驶室后悬置
JP5156564B2 (ja) ロアロッドブラケットの取付構造
KR100605065B1 (ko) 앰뷸런스 후륜의 스태빌라이저
CN204641882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汽车
US4852904A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CN215826803U (zh) 转向系统和车辆
CN2567069Y (zh) 小四轮拖拉机前后减震装置
CN102717857A (zh) 全地形四轮摩托车的独立前悬挂结构
KR100868606B1 (ko) 맥퍼슨 스트럿형 현가장치용 서브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차량
CN211390844U (zh)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CN209365796U (zh) 一种车辆横梁及板簧支架总成
CN208469965U (zh) 一种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