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83353U -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83353U
CN208983353U CN201821713828.1U CN201821713828U CN208983353U CN 208983353 U CN208983353 U CN 208983353U CN 201821713828 U CN201821713828 U CN 201821713828U CN 208983353 U CN208983353 U CN 208983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cover
fire
ring
hole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38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胡松方
任有忠
吴伟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38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83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83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83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环火盖及燃烧器,涉及灶具技术领域。该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火盖本体上设有出火孔;火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补氧通道,补氧通道连通火盖本体的环内侧空间与环外侧空间,补氧通道包括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面和/或右侧面为弧形导向面;该燃烧器包括分火器底座、内环火盖和上述外环火盖,分火器底座包括内环底座和外环底座,内环底座位于外环底座的环内,内环火盖盖设于内环底座上,外环火盖盖设于外环底座上。该外环火盖补氧效果好,能够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并较低燃烧产生的废气量。

Description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的厨房用品,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调节阀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旋钮进行调节)作用后进入炉头中,同时与一部分空气进行混合,混合气体进入分火器后,被点火装置点燃并从火孔中喷出形成火焰,以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锅具。
目前,市场上的燃气灶的分火器一般包括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其中,外环火盖作为主火对锅具进行加热,内环火盖作为辅助火对锅具的中部进行加热,然而,现有的燃烧器使用时,外部空气需要经过外环火盖才能到达位于外环火盖环内的内环火盖处,而空气流经外环火盖的过程又会被外环火盖处的燃气混合燃烧,因此,导致内环火盖处的氧气供气不足,出现燃气燃烧不完全、废气排放超标和黄端焰等异常燃烧工况,使得燃烧器的热效率较低。
即,现有的燃烧器的燃烧效率低且废气排放量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环火盖及燃烧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烧器的燃烧效率低且废气排放量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所述火盖本体上设有出火孔;所述火盖本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补氧通道,所述补氧通道连通所述火盖本体的环内侧空间与环外侧空间,所述补氧通道包括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侧面和/或所述右侧面为弧形导向面。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面自下向上向外倾斜;和/或,所述右侧面自下向上向外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之间设有底面,且所述补氧通道自所述火盖本体的环外侧向环内侧呈扩口状。
进一步的,所述补氧通道的流通路径为弧线形。
进一步的,所述补氧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补氧通道沿所述火盖本体的周向分散分布,且多个所述补氧通道流通路径的旋向均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火盖本体的上表面自内向外呈圆弧过渡的坡状,且所述上表面的内缘为坡底。
进一步的,所述出火孔包括主火孔和内火孔,所述主火孔设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内火孔设于所述上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火孔还包括辅助火孔,所述辅助火孔设于所述火盖本体的外侧壁上,所述主火孔和所述辅助火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火孔、多个所述主火孔均沿所述火盖本体的周向排布,且所述辅助火孔与所述主火孔依次间隔交错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出火孔还包括侧火孔,所述侧火孔设于所述左侧面和/或所述右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器,包括分火器底座、内环火盖和上述外环火盖,所述分火器底座包括内环底座和外环底座,所述内环底座位于所述外环底座的环内,所述内环火盖盖设于所述内环底座上,所述外环火盖盖设于所述外环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外环火盖及燃烧器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环火盖及燃烧器,其中,外环火盖包括作为基体的火盖本体,火盖本体上设有供燃气外逸与外部空气混合燃烧出火的出火孔、用于供外部空气流通以对火盖本体的环内侧进行空气补充的补氧通道,且补氧通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为弧形导向面;其中,燃烧器包括用于向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输送燃气的分火器底座,分火器底座包括用于向外环火盖输送燃气的外环底座和用于向内环火盖输送燃气的内环底座。
使用燃烧器时,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上的出火孔处燃烧出火对锅具进行加热,燃烧器燃烧区域的氧气与燃气混合燃烧,使得该燃烧区域呈负压状态,外部空气在外环火盖环内外压差的作用下,经补氧通道外侧的开口流入补氧通道内部,并继续流经补氧通道后,从补氧通道内侧的开口处流入外环火盖的环内,对内环火盖进行空气补充,从而使得内环火盖上燃气能够燃烧得更加充分,相应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并减少燃气由于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废气量。
此外,补氧通道的设置能够向外环火盖的环内区域补充氧气,使得燃气能够在不增加锅架高度的前提下得以充分燃烧,使得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产生的火焰能够更加贴近锅具的底部,从而减少火焰上升过程热量的损失,进一步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
其中,补氧通道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为弧形导向面,一方面,外部空气流经补氧通道的过程,弧形导向面能够对流动的空气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弧形导向面的弧面还能够对流动的空气起到阻碍缓冲作用,以减缓外部空气流入外环火盖环内的速度,从而减少外部空气以较高速度流入外环火盖环内时,对内环火盖处火焰造成的冲击,从而确保燃烧器火焰燃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环火盖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环火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环火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火盖本体;2-出火孔;3-补氧通道;4-分火器底座;5-内环火盖;21-主火孔;22-内火孔;23-辅助火孔;24-侧火孔;31-左侧面;32-右侧面;33-底面;41-内环底座;42-外环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环火盖,如图2-图4所示,包括火盖本体1,火盖本体1上设有出火孔2;火盖本体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补氧通道3,补氧通道3连通火盖本体1的环内侧空间与环外侧空间,补氧通道3包括左侧面31和右侧面32,左侧面31和/或右侧面32为弧形导向面。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燃烧器,如图1所示,包括分火器底座4、内环火盖5和上述外环火盖,分火器底座4包括内环底座41和外环底座42,内环底座41位于外环底座42的环内,内环火盖5盖设于内环底座41上,外环火盖盖设于外环底座4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环火盖及燃烧器,其中,外环火盖包括作为基体的火盖本体1,火盖本体1上设有供燃气外逸与外部空气混合燃烧出火的出火孔2、用于供外部空气流通以对火盖本体1的环内侧进行空气补充的补氧通道3,且补氧通道3的左侧面31和右侧面32均为弧形导向面;其中,燃烧器包括用于向内环火盖5和外环火盖输送燃气的分火器底座4,分火器底座4包括用于向外环火盖输送燃气的外环底座42和用于向内环火盖5输送燃气的内环底座41。
使用燃烧器时,内环火盖5和外环火盖上的出火孔2处燃烧出火对锅具进行加热,燃烧器燃烧区域的氧气与燃气混合燃烧,使得该燃烧区域呈负压状态,外部空气在外环火盖环内外压差的作用下,经补氧通道3外侧的开口流入补氧通道3内部,并继续流经补氧通道3后,从补氧通道3内侧的开口处流入外环火盖的环内,对内环火盖5进行空气补充,从而使得内环火盖5上燃气能够燃烧得更加充分,相应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并减少燃气由于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废气量。
此外,补氧通道3的设置能够向外环火盖的环内区域补充氧气,使得燃气能够在不增加锅架高度的前提下得以充分燃烧,使得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5产生的火焰能够更加贴近锅具的底部,从而减少火焰上升过程热量的损失,进一步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
其中,补氧通道3的左侧面31和/或右侧面32为弧形导向面,一方面,外部空气流经补氧通道3的过程,弧形导向面能够对流动的空气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弧形导向面的弧面还能够对流动的空气起到阻碍缓冲作用,以减缓外部空气流入外环火盖环内的速度,从而减少外部空气以较高速度流入外环火盖环内时,对内环火盖5处火焰造成的冲击,从而确保燃烧器火焰燃烧的稳定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指的“左侧面31”和“右侧面32”是以用户自外向内主视补氧通道3时的方位为基准定义的,并不起到限定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左侧面31可以自下向上向外倾斜;和/或,右侧面32也可以自下向上向外倾斜。左侧面31和右侧面32中的一个或两个自下向上向外倾斜设置,则补氧通道3的横截面呈扩口状,补氧通道3的顶部开口较大,则外部空气能够从补氧通道3外侧的开口及顶部开口进入补氧通道3的进气口面积增大,从而增大外部空气在补氧通道3的流通性,提高补氧通道3的补氧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左侧面31和右侧面32之间还可以设有底面33,且补氧通道3自火盖本体1的环外侧向环内侧呈扩口状。这里是补氧通道3的一种具体形式,补氧通道3自火盖本体1的环外侧向环内侧呈扩口状,则补氧通道3自火盖本体1环外侧向环内侧的空间逐渐变大,一方面,补氧通道3容纳空气的空间增大,可以提高补氧通道3的补氧量;另一方面,自补氧通道3外侧进入补氧通道3内的空气自外向内流动的过程中,补氧通道3的容纳空间逐渐变大,则外部空气的流速逐渐减小,从而降低流入火盖本体1环内侧的空气的流速,减少空气流速过大对内环火盖5等区域火焰的冲击,提高燃烧器火焰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补氧通道3的流通路径可以为弧线形。外部空气经弧线形的补氧通道3流入火盖本体1的环内侧时,空气流出方向与火盖本体1的径向不一致,即,流入燃烧区域的空气不会直接流向内环火盖5,从而减小流入燃烧区域的空气对内环火盖5处火焰造成的冲击,在实现补氧的基础上,提高内环火盖5处火焰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补氧通道3可以为多个,多个补氧通道3沿火盖本体1的周向分散分布,且多个补氧通道3流通路径的旋向均一致。首先,多个补氧通道3同时对外环火盖环内侧的燃烧区域补充氧气,可以有效提高补氧量,相应提高外环火盖环内侧燃气燃烧的充分性,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其次,多个补氧通道3流通路径的旋向一致,则外部空气经多个补氧通道3流入外环火盖环内侧的流向一致,在实现补氧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减少多股气流之间相互冲击对补氧区域火焰造成的不良冲击,从而提高补氧区域火焰的稳定性。
具体的,补氧通道3的个数可以为八个,八个补氧通道3沿火盖本体1的轴向均匀排布,燃烧器使用过程中,外部空气能够同时经过八个补氧通道3向外环火盖环内侧的补氧区域进行补氧,有效提高补氧量,相应提高燃烧器的燃烧充分性和燃烧效率;此外,八个补氧通道3沿外环火盖的轴向均匀排布,则八股补充空气沿外环火盖的轴向于不同位置进入补氧区域,从而大大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均匀度,相应提高燃气燃烧的充分性,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补氧通道3的个数除上述八个外,还可以为其他任意个数,如一个、两个、三个等等。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火盖本体1的上表面自内向外呈圆弧过渡的坡状,且上表面的内缘为坡底。外环火盖环内侧的燃烧形成的烟气以及多余的空气在向外排出的过程中,能够沿火盖本体1的坡状的上表面向外流动,坡状的上表面对烟气的排出起到导流作用,使得烟气和多余空气能够流畅舒缓地排出,在确保烟气排出的基础上,减少烟气流动对燃烧区域火焰造成的冲击。
具体的,多个补氧通道3将火盖本体1的上表面分隔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台,补氧通道3的左侧面31和右侧面32均呈弧形导向面,且形成的补氧通道3自外向内呈扩口状,则凸台的上表面呈扇形,且扇形内向外呈扩口状,燃烧区域燃烧产生的烟气能够沿凸台的坡状扇形面逐渐扩散排出,进一步提高烟气排出的顺畅性,且扩散排出的烟气流速减小,相应减少烟气排出过程对主火孔21处产生火焰造成的冲击情况的发生,提高燃烧器的火焰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出火孔2可以包括主火孔21和内火孔22,主火孔21设于火盖本体1的外侧壁上,内火孔22设于上表面上。燃烧器使用过程中,主火孔21处产生的火焰能够对锅具底部的外围进行加热,内火孔22则对锅具的中部进行加热,主火孔21和内火孔22共同对锅具的不同位置进行加热,从而提高燃烧器对锅具加热的均匀性,提高燃烧器的热效率。此外,烟气经火盖本体1坡状的上表面向外排出的过程中,可以经过内火孔22,内火孔22处产生的火焰对烟气加热,从而减少烟气排出外环火盖时,与主火孔21处火焰进行热交换的热量损失,相应提高主火孔21对锅具的加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出火孔2还可以包括辅助火孔23,辅助火孔23设于火盖本体1的外侧壁上,主火孔21和辅助火孔23均为多个,多个辅助火孔23、多个主火孔21均沿火盖本体1的周向排布,且辅助火孔23与主火孔21依次间隔交错排布。燃烧器使用过程中,火盖本体1外侧壁上的主火孔21和辅助火孔23同时产生火焰对锅具进行加热,且主火孔21和辅助火孔23依次间隔交错排布,燃烧过程,主火孔21与辅助火孔23之间的火焰能够起到稳焰作用,提高燃烧器产生火焰的稳定性。具体的,火盖本体1的外侧壁可以设置为竖直的曲面,主火孔21与辅助火孔23平行设置,且均与外侧壁之间呈45°±2°的夹角,相互平行设置的主火孔21和辅助火孔23产生的火焰之间干涉性较小,相应也提高燃烧器产生火焰的稳定性,且提高燃气燃烧的充分性,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出火孔2还可以包括侧火孔24,侧火孔24设于左侧面31和/或右侧面32上。补氧通道3的侧壁上设有侧火孔24,一方面,燃烧器使用过程中,侧火孔24产生的火焰能够对锅具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外部空气经补氧通道3流入外环火盖环内侧的过程经过侧火孔24,侧火孔24处的火焰能够对空气进行预热处理,提高进入补氧区域空气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燃补氧区域燃气燃烧的充分性,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并降低燃烧产生的废气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盖本体(1),所述火盖本体(1)上设有出火孔(2);所述火盖本体(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补氧通道(3),所述补氧通道(3)连通所述火盖本体(1)的环内侧空间与环外侧空间,所述补氧通道(3)包括左侧面(31)和右侧面(32),所述左侧面(31)和/或所述右侧面(32)为弧形导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面(31)自下向上向外倾斜;和/或,所述右侧面(32)自下向上向外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面(31)和所述右侧面(32)之间设有底面(33),且所述补氧通道(3)自所述火盖本体(1)的环外侧向环内侧呈扩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氧通道(3)的流通路径为弧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氧通道(3)为多个,多个所述补氧通道(3)沿所述火盖本体(1)的周向分散分布,且多个所述补氧通道(3)流通路径的旋向均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本体(1)的上表面自内向外呈圆弧过渡的坡状,且所述上表面的内缘为坡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2)包括主火孔(21)和内火孔(22),所述主火孔(21)设于所述火盖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内火孔(22)设于所述上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2)还包括辅助火孔(23),所述辅助火孔(23)设于所述火盖本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主火孔(21)和所述辅助火孔(23)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辅助火孔(23)、多个所述主火孔(21)均沿所述火盖本体(1)的周向排布,且所述辅助火孔(23)与所述主火孔(21)依次间隔交错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2)还包括侧火孔(24),所述侧火孔(24)设于所述左侧面(31)和/或所述右侧面(32)上。
10.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火器底座(4)、内环火盖(5)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环火盖,所述分火器底座(4)包括内环底座(41)和外环底座(42),所述内环底座(41)位于所述外环底座(42)的环内,所述内环火盖(5)盖设于所述内环底座(41)上,所述外环火盖盖设于所述外环底座(42)上。
CN201821713828.1U 2018-10-22 2018-10-22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Active CN208983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3828.1U CN208983353U (zh) 2018-10-22 2018-10-22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3828.1U CN208983353U (zh) 2018-10-22 2018-10-22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83353U true CN208983353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88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3828.1U Active CN208983353U (zh) 2018-10-22 2018-10-22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83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46396U (zh) 锅支架内置的燃烧器
CN205939128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08312468U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灶具
CN103423775B (zh) 一种生物质半气化炉
CN104534470A (zh) 一种燃烧器
CN103047648B (zh) 微分动力燃气灶具燃烧器
CN208687794U (zh) 一种燃气灶燃烧器及其燃气灶
CN201672516U (zh) 一种烤炉燃烧器
CN208983353U (zh)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CN201281339Y (zh) 双环内焰燃烧器
CN203718842U (zh) 一种不辣眼睛的炒灶预混炉头
WO2022156046A1 (zh)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
CN211424384U (zh) 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烧器
CN204901873U (zh) 带有风箱的导气帽式炉芯的节能型炉具
CN213777824U (zh) 锅支架、燃气灶具和集成灶
CN209147079U (zh) 一种燃烧室、燃烧器与燃气灶
CN209295124U (zh)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CN209295125U (zh) 中心火盖及燃烧器
CN209003653U (zh) 鼓风式扩散燃烧烤炉
CN208253582U (zh)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CN110793028A (zh)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烧器
CN207438580U (zh) 燃烧器底座及燃烧器
CN110094727B (zh) 一种燃烧器
CN207797146U (zh) 红外线燃气灶
CN207214150U (zh) 一种甲醇汽化采暖做饭两用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