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73312U -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73312U
CN208973312U CN201721800702.3U CN201721800702U CN208973312U CN 208973312 U CN208973312 U CN 208973312U CN 201721800702 U CN201721800702 U CN 201721800702U CN 208973312 U CN208973312 U CN 208973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turn
oral area
interio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007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明
邱清山
梁恩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007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73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73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73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所述内锅的主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上部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形状,所述锅壁包括形成所述上部开口的锅口部,所述锅口部包括相对于所述锅壁向外延伸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弯折成抵靠所述锅壁,使得所述翻边部与所述锅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中填充有金属填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可以增加锅口部的厚度,并通过在翻边部与锅壁之间的空腔中填充金属填料可以增加锅口部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内锅更加牢固可靠。

Description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加热的烹饪器具,如图1所示,现有电饭煲的内锅1,锅口部2的厚度与锅体3的厚度基本相同,这样的锅口部较薄,牢固程度不够。而且锅口部2是锅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交接的地方,处理不好容易在使用时出现问题。此外,锅口部在日常使用时较为容易磕碰。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所述内锅的主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上部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形状,所述锅壁包括形成所述上部开口的锅口部,所述锅口部包括相对于所述锅壁向外延伸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弯折成抵靠所述锅壁,使得所述翻边部与所述锅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中填充有金属填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可以增加锅口部的厚度,并通过在翻边部与锅壁之间的空腔中填充金属填料可以增加锅口部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内锅更加牢固可靠。
优选地,所述锅壁为复合材质,且包括主基层和设置在所述主基层外侧的导磁层。
优选地,所述主基层为铝层,所述导磁层为铁层或钢层。
优选地,所述锅壁的厚度为A,所述翻边部的高度H满足:H≥3mm或H≥2A。
优选地,所述翻边部上仅设置有主基层而无导磁层。
优选地,所述翻边部的所述主基层的厚度b2满足:b2≥0.6mm。
优选地,所述锅口部的总厚度为B,其中B≥4mm或B≥2.5A。
优选地,所述导磁层的顶端的边缘至所述锅口部的最内侧的距离b1满足:b1<(B-b2)。
优选地,所述金属填料为铁、镀锌铁或不锈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上述的内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增加内锅的锅口部的厚度,并通过在翻边部与锅壁之间的空腔中填充金属填料可以增加锅口部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内锅更加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图1为现有技术的内锅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内锅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锅口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在成型步骤阶段的锅口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锅口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在车削步骤之后且在翻边步骤之前的锅口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方式的锅口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讨论中,给出了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特定的示例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尽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2和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优选地可以应用于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进行加热的烹饪器具,当然其也可以应用于通过例如加热盘进行加热的烹饪器具。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者其它电加热炊具。应当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饭功能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煲汤等功能。下文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内锅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锅100包括锅壁110,内锅100的主体为由锅壁110形成的具有上部开口120和内腔的回转体形状。锅壁110包括锅口部111,锅口部111围成上部开口120。
在一个优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锅壁110为复合锅壁,且锅壁110包括主基层110a和设置在主基层110a外侧的导磁层110b。进一步优选地,主基层110a为铝层,导磁层110b为铁层。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锅壁设置成单层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根据锅壁110的结构不同,锅壁110的厚度A可以为1.5-4.5mm。例如,当锅壁110为复合锅壁时,锅壁110的厚度可以为4mm,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锅壁的厚度设置为其他值。
继续参考图3,锅口部111还包括相对于锅壁110向外延伸的翻边部112,从而方便用户把持内锅100。翻边部112向下并向内弯折成抵靠锅壁110。该方案可以使得易生锈的铁层110b处于铝层110a的内侧,从而铝层110a可以较好地将铁层110b保护起来,避免其生锈,并且该方案还增加了内锅的锅口部111的厚度。翻边部112与锅壁110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中填充有金属填料112a,该方案保证了锅口部111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且金属填料的填充还可以提高锅口部的压力承受能力,从而方便在内锅的制造过程中对锅口部进行例如整形等后续的处理。优选地,金属填料112a可以采用铁、镀锌铁或不锈钢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地,金属填料112a为铁,该方案可以在满足强度需要的同时降低成本。在一个优选方案中,翻边部112的高度H满足:H≥3mm或H≥2A,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锅口部111的平面强度。
优选地,锅口部111的总厚度为B,其中B≥4mm或B≥3A,从而可以增强锅口部111在圆周方向上的强度。
优选地,进一步参考图3,锅壁110的内侧和外侧还分别设置有保护层114,其中,锅壁内侧的保护层114可以是不粘涂料或者搪瓷釉等,锅壁外侧的保护层114可以是防腐耐磨涂料或搪瓷釉等。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提及的方向性术语“内”是指朝向内锅内部的方向,“外”是指背对内锅内部的方向,其中对于翻边部112,其上壁112b的上表面限定为“内”。
下文将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造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的方法:
首先执行成型步骤,即形成具有锅壁的内锅。
该成型步骤可以采用拉伸成型的方式,即,将片材放入拉伸设备模具中进行拉伸,以初步形成具有锅壁的内锅,此时的内锅具有向外延伸的翻边部112,其翻边部112与锅壁110大致呈垂直状态,如图4所示。优选地,为了增加导磁效果,还可以在拉伸步骤之前在板材上压制花纹图案。可以理解,在拉伸步骤之后可以将初步形成的内锅的开口部调整为要求尺寸R角,并切除多余的边料。
接着可以执行翻边步骤,将翻边部112折成大约呈直角状态。
接下来执行填料步骤和折弯步骤,即,将例如铁圈等金属填料放置在翻边部112与锅壁110之间的间隙中,并将翻边部112向内折弯压住金属填料并使其抵靠锅壁110。
在折弯步骤之后可以接着执行整形步骤,即,将内锅模具整到需要的尺寸。
优选地,在整形步骤之后可以接着执行清洗步骤,将初步成型的内锅进行除油除脂处理,去除内锅表面残留的油脂物。
接着,可以在锅壁的内侧和外侧设置保护层。例如,可以在锅壁的内表面喷不粘涂料,在外表面喷透明涂料,之后过高温炉烘烤烧结。该方案可以使内锅实现不粘功能,并且可以降低内锅的散热速度,实现保温功能。接下来根据需要还可以执行在内锅的内表面印制水位刻度线;在内锅外表面印制LOGO图案等。优选地,为了增加涂料与内锅的内外表面之间的附着力,在保护步骤之前可以先进行喷砂处理,即对内锅的内外表面进行喷砂,以增加其粗糙度,优选地,该粗糙度可以为2-6um。
优选地,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将锅口部111不与食品接触处齐口或车削,并且可以将锅口部111的侧面或上平面车削出形状如CD的螺旋纹效果或光面效果。优选地,CD纹的间距为0.1~0.5mm,从而可以避免锅口部111的表面毛糙,进而增强外观效果。
应当了解,上述实施方式只是制造内锅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各个步骤并不都是必要的,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并且,各个步骤的顺序也并不必然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其先后操作顺序。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图5和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简化的目的,在描述实施方式2时省去了与实施方式1相同部分的描述。
图5和图6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在于,翻边部212上仅设置有主基层210a而无导磁层。该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内锅的制造过程中便于翻边步骤和折弯步骤的进行(下文描述)。
优选地,锅口部211的总厚度为B,其中B≥4mm或B≥2.5A,从而可以增强锅口部211在圆周方向上的强度。翻边部212的主基层210a(也就是铝层)的厚度b2满足:b2≥0.6mm,以在进行制造过程的翻边步骤和折弯步骤时使其满足一定的强度。
对于制造方法而言,相应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括车削步骤,即:将初步成型后的内锅的翻边部上的导磁层车削掉,以方便后续的步骤的进行。图6为车削掉翻边部上的导磁层之后的锅口部的示意图。在该方案中,由于质地较为坚硬的例如铁的导磁层被车削掉,从而可以降低后续步骤中对设备的要求,进而更便于加工成型。具体地,该车削步骤在成型步骤之后且在翻边步骤之前。
优选地,导磁层210b的顶端的边缘(即,车削步骤之后的导磁层的切边)至锅口部211的最内侧的距离b1满足:b1<(B-b2),该方案可以在内锅的制造过程中便于翻边步骤和折弯步骤的进行。
实施方式3
以下参照图7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简化的目的,在描述实施方式3时省去了与实施方式2相同部分的描述。
图7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之处在于,锅壁310的设置在主基层310a外侧的导磁层310b为钢层而非铁层,该钢层310b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主基层310a外侧的导磁层310b为钢层,由于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磨性,因此锅壁310的外侧可不设置保护层。
应当了解,以上仅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变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主体为由锅壁形成的具有上部开口和内腔的回转体形状,所述锅壁包括形成所述上部开口的锅口部,所述锅口部包括相对于所述锅壁向外延伸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弯折成抵靠所述锅壁,使得所述翻边部与所述锅壁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中填充有金属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壁为复合材质,且包括主基层和设置在所述主基层外侧的导磁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层为铝层,所述导磁层为铁层或钢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壁的厚度为A,所述翻边部的高度H满足:H≥3mm或H≥2A。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上仅设置有主基层而无导磁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部的所述主基层的厚度b2满足:b2≥0.6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口部的总厚度为B,其中B≥4mm或B≥2.5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层的顶端的边缘至所述锅口部的最内侧的距离b1满足:b1<(B-b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填料为铁、镀锌铁或不锈钢。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锅。
CN201721800702.3U 2017-12-20 2017-12-20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973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0702.3U CN208973312U (zh) 2017-12-20 2017-12-20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00702.3U CN208973312U (zh) 2017-12-20 2017-12-20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73312U true CN208973312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7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00702.3U Active CN208973312U (zh) 2017-12-20 2017-12-20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73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33101B2 (en) Pan and method for making
CN106466126B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煮饭器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N205018858U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及煮饭器
CN102806445B (zh) 铝锅制备方法
CN204862736U (zh) 用于煮饭器的内锅和煮饭器
CN208973312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8876041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107343744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N109662557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N208286885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894182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107348828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N106419497B (zh) 复底夹层不锈钢工艺锅及其制作方法
CN204306625U (zh) 一种具有硬氧及电磁感应涂层的铝合金炊具
CN107969924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N209047923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CN107343745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N107343746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N107343743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烹饪器具和制造内锅的方法
CN209269328U (zh) 用于电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电烹饪器具
AU2015200622A1 (en) Glass pan having an electromagnetically formed induction layer
JP3758974B2 (ja) 調理用容器の製造方法
KR20180060241A (ko) 알루미늄 솥 제조방법 및 그 솥
CN200973634Y (zh) 一种烹调器皿
CN206113047U (zh) 电磁炉上盖、凹盘组件、凹盘总成和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