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71007U - 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 - Google Patents

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71007U
CN208971007U CN201821647741.9U CN201821647741U CN208971007U CN 208971007 U CN208971007 U CN 208971007U CN 201821647741 U CN201821647741 U CN 201821647741U CN 208971007 U CN208971007 U CN 208971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asing
end plate
flow
switch cabine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477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贞
张锐
廖青华
孙小娟
郭贝贝
齐山成
刘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16477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71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71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71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包括:开关柜本体,开关柜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通风槽;回路线槽,回路线槽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设置有导流腔室,回路线槽之中设置有多个支撑槽体,每一个支撑槽体之中分别设置有支撑辊轮,其中,支撑辊轮用于对回路线槽内部的电流和/或电压回路线缆进行支撑;扰流端板,扰流端板连接在开关柜本体的内壁之上,且扰流端板位于回路线槽的上端;上述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其可在电力开关柜内部通过回路线槽内部对于线缆的放置方式以及在对应位置气流运动方式的改善,以使得回路线槽之上的电压/电流回路线缆可得以良好的散热处理。

Description

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
背景技术
电力开关柜是电力设备安装与布局过程中的必要配套设施之一,电力开关柜内部集成了相关的电流或电压回路线缆,上述线缆在电力开关柜内部往往安置在回路线槽之中。现有的电力开关柜中,由于电流或电压回路线缆在线槽内部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因此线缆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易于排出。相关技术中,对于上述线缆的散热问题往往仅通过在开关柜上设置通风口进行气流的导入,然而,由于气流在进入至开关柜内部后的运动过于分散,无法对于线缆形成有效的散热处理,故线缆在开关柜内部的散热效果仍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流或电压回路线缆在开关柜内部的散热效果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其包括:开关柜本体,所述开关柜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通风槽;回路线槽,所述回路线槽设置在所述开关柜本体内部,所述回路线槽用于放置电流和/或电压回路线缆;所述回路线槽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设置有导流腔室,所述回路线槽之中设置有多个支撑槽体,所述支撑槽体在所述回路线槽的上端部与所述导流腔室之间进行延伸,每一个所述支撑槽体之中分别设置有支撑辊轮,其中,所述支撑辊轮用于对所述回路线槽内部的电流和/或电压回路线缆进行支撑;所述支撑辊轮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导流腔室内部;扰流端板,所述扰流端板连接在所述开关柜本体的内壁之上,且所述扰流端板位于所述回路线槽的上端,所述扰流端板包括有连接在所述开关柜本体之上的第一端板,以及经由所述第一端板朝向所述通风槽进行延伸的第二端板,其中,所述第一端板采用朝向所述回路线槽进行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端板的底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回路线槽进行延伸的出气槽;所述回路线槽中,所述导流腔室采用沿所述回路线槽进行延伸的弧形结构,所述导流腔室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口与第二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与所述第二导流口分别导通至所述回路线槽的上端部。
可选地,每一个所述支撑辊轮的侧端部均设置有沿其周向进行延伸的导流槽体,所述导流槽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导流端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导流腔室内部的运动气流对于上述导流端板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以使得运动气流对于支撑辊轮的推动效果得以改善。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板包括与所述第一端板进行连接的连接端以及朝向所述通风槽进行延伸的进气端;所述第二端板经由所述连接端向所述进气端倾斜向上进行延伸,所述第二端板的连接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端板内部进行延伸的引流端板;所述引流端板的底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引流端板内部延伸的引流槽体,其中,所述引流槽体采用弧形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气流沿第二端板以及引流端板进入至第一端板内部,气流在第一端板内部产生湍流时,其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引流端板的底端面影响而在第一端板内部产生不易向上扩散的环形湍流,进而使得第一端板对于气流的聚拢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从而气流使得对于线缆进行散热的效率亦可随之提高。
可选地,所述扰流端板之中,所述第一端板内部设置有冷凝夹套,所述冷凝夹套内部填充有冷凝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在第一端板内形成较于开关柜其余区域的相对低温,以在通过上述温差使得气流可朝向第一端板进行运动的同时,另通过第一端板的气流可得以降温处理,进而进一步改善对于线缆的辅助散热效果。
上述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可通过回路线槽内部支撑辊轮的设置,使得电流或电压回路线缆在回路线槽内部相对于线槽的端面处于悬空状态,故可改善线缆在线槽内部的散热效果。同时,扰流端板的设置可使得自通风槽进入开关柜柜体内部的气流经由第二端板的进气端,沿第二端板朝向第一端板进行运动,并通过第一端板所采用的弧形结构形成一定的湍流。气流在形成湍流过程中即可保持在第一端板的弧形区域内部运动,并逐渐经由出气槽朝向回路线槽导出。
朝向回路线槽运动的气流一部分可直接朝向线缆进行运动,由于线缆受支撑辊轮的悬空支撑影响,故上述气流可运动至线缆与回路线槽的端面之间,以直接从多个角度对于线缆进行有效的气流散热处理;同时,另一部分气流经由导流腔室两侧的第一导流口导入,并由第二导流口导出,以在导流腔室内部形成运动气流,而支撑辊轮在导流腔室内部的部分则会在上述运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旋转,进而带动线缆在支撑辊轮之上进行一定幅度内的旋转运动。线缆在进行上述旋转过程中即可使得相对于回路线槽下端部的区域实时变化,以避免线缆产生热量过于集中而导致线缆的过热现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其可在电力开关柜内部通过回路线槽内部对于线缆的放置方式以及在对应位置气流运动方式的改善,以使得回路线槽之上的电压/电流回路线缆可得以良好的散热处理,避免电力开关柜内部由于线缆散热不佳进而导致线缆以及开关柜内部相关部件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中开关柜本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中回路线槽以及扰流端板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支撑辊轮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扰流端板中第一端板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开关柜本体、2—通风槽、3—回路线槽、4—电流及电压回路线缆、5—导流腔室、6—支撑槽体、7—支撑辊轮、8—扰流端板、801—第一端板、802—第二端板、9—出气槽、10—第一导流口、11—第二导流口、12—导流槽体、13—导流端板、14—连接端、15—进气端、16—引流端板、17—引流槽体、18—冷凝夹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中回路线槽以及扰流端板示意图,如图1与图2所示,其包括:开关柜本体1,所述开关柜本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通风槽2;回路线槽3,所述回路线槽3设置在所述开关柜本体内部,所述回路线槽3用于放置电流及电压回路线缆4;所述回路线缆3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设置有导流腔室5,所述回路线槽3之中设置有多个支撑槽体6,所述支撑槽体6在所述回路线槽3的上端部与所述导流腔室5之间进行延伸,每一个所述支撑槽体6之中分别设置有支撑辊轮7,其中,所述支撑辊轮7用于对所述回路线槽3内部的电流及电压回路线缆4进行支撑;所述支撑辊轮7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导流腔室5内部;扰流端板8,所述扰流端板8连接在所述开关柜本体1的内壁之上,且所述扰流端板8位于所述回路线槽3的上端,所述扰流端板8包括有连接在所述开关柜本体1之上的第一端板801,以及经由所述第一端板801朝向所述通风槽2进行延伸的第二端板802,其中,所述第一端板801采用朝向所述回路线槽进行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端板801的底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回路线槽进行延伸的出气槽9;所述回路线槽3中,所述导流腔室5采用沿所述回路线槽进行延伸的弧形结构,所述导流腔室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口10与第二导流口11,所述第一导流口10与所述第二导流口11分别导通至所述回路线槽3的上端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气流沿第二端板以及引流端板进入至第一端板内部,气流在第一端板内部产生湍流时,其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引流端板的底端面影响而在第一端板内部产生不易向上扩散的环形湍流,进而使得第一端板对于气流的聚拢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从而气流使得对于线缆进行散热的效率亦可随之提高。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端板8之中,所述第一端板801内部设置有冷凝夹套18,所述冷凝夹套18内部填充有冷凝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在第一端板内形成较于开关柜其余区域的相对低温,以在通过上述温差使得气流可朝向第一端板进行运动的同时,另通过第一端板的气流可得以降温处理,进而进一步改善对于线缆的辅助散热效果。
上述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可通过回路线槽内部支撑辊轮的设置,使得电流或电压回路线缆在回路线槽内部相对于线槽的端面处于悬空状态,故可改善线缆在线槽内部的散热效果。同时,扰流端板的设置可使得自通风槽进入开关柜柜体内部的气流经由第二端板的进气端,沿第二端板朝向第一端板进行运动,并通过第一端板所采用的弧形结构形成一定的湍流。气流在形成湍流过程中即可保持在第一端板的弧形区域内部运动,并逐渐经由出气槽朝向回路线槽导出。
朝向回路线槽运动的气流一部分可直接朝向线缆进行运动,由于线缆受支撑辊轮的悬空支撑影响,故上述气流可运动至线缆与回路线槽的端面之间,以直接从多个角度对于线缆进行有效的气流散热处理;同时,另一部分气流经由导流腔室两侧的第一导流口导入,并由第二导流口导出,以在导流腔室内部形成运动气流,而支撑辊轮在导流腔室内部的部分则会在上述运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旋转,进而带动线缆在支撑辊轮之上进行一定幅度内的旋转运动。线缆在进行上述旋转过程中即可使得相对于回路线槽下端部的区域实时变化,以避免线缆产生热量过于集中而导致线缆的过热现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其可在电力开关柜内部通过回路线槽内部对于线缆的放置方式以及在对应位置气流运动方式的改善,以使得回路线槽之上的电压/电流回路线缆可得以良好的散热处理,避免电力开关柜内部由于线缆散热不佳进而导致线缆以及开关柜内部相关部件受到损坏。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支撑辊轮示意图,如图3所示,每一个所述支撑辊轮6的侧端部均设置有沿其周向进行延伸的导流槽体12,所述导流槽体12内部设置有多个导流端板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得导流腔室内部的运动气流对于上述导流端板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以使得运动气流对于支撑辊轮的推动效果得以改善。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的扰流端板中第一端板内部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端板802包括与所述第一端板801进行连接的连接端14以及朝向所述通风槽2进行延伸的进气端15;所述第二端板802经由所述连接端14向所述进气端15倾斜向上进行延伸,所述第二端板802的连接端14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端板801内部进行延伸的引流端板16;所述引流端板16的底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引流端板16内部延伸的引流槽体17,其中,所述引流槽体17采用弧形结构。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Claims (3)

1.一种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包括:
开关柜本体,所述开关柜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通风槽;
回路线槽,所述回路线槽设置在所述开关柜本体内部,所述回路线槽用于放置电流和/或电压回路线缆;所述回路线槽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设置有导流腔室,所述回路线槽之中设置有多个支撑槽体,所述支撑槽体在所述回路线槽的上端部与所述导流腔室之间进行延伸,每一个所述支撑槽体之中分别设置有支撑辊轮,其中,所述支撑辊轮用于对所述回路线槽内部的电流和/或电压回路线缆进行支撑;所述支撑辊轮的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导流腔室内部;
扰流端板,所述扰流端板连接在所述开关柜本体的内壁之上,且所述扰流端板位于所述回路线槽的上端,所述扰流端板包括有连接在所述开关柜本体之上的第一端板,以及经由所述第一端板朝向所述通风槽进行延伸的第二端板,其中,所述第一端板采用朝向所述回路线槽进行弯曲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端板的底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回路线槽进行延伸的出气槽;
所述回路线槽中,所述导流腔室采用沿所述回路线槽进行延伸的弧形结构,所述导流腔室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口与第二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与所述第二导流口分别导通至所述回路线槽的上端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辊轮的侧端部均设置有沿其周向进行延伸的导流槽体,所述导流槽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导流端板。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包括与所述第一端板进行连接的连接端以及朝向所述通风槽进行延伸的进气端;所述第二端板经由所述连接端向所述进气端倾斜向上进行延伸,所述第二端板的连接端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端板内部进行延伸的引流端板;所述引流端板的底端部设置有朝向所述引流端板内部延伸的引流槽体,其中,所述引流槽体采用弧形结构。
CN201821647741.9U 2018-10-11 2018-10-11 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 Active CN208971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7741.9U CN208971007U (zh) 2018-10-11 2018-10-11 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47741.9U CN208971007U (zh) 2018-10-11 2018-10-11 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71007U true CN208971007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5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47741.9U Active CN208971007U (zh) 2018-10-11 2018-10-11 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710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4416A (zh) * 2020-01-10 2020-04-10 天台婉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箱内电线散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4416A (zh) * 2020-01-10 2020-04-10 天台婉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箱内电线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71007U (zh) 基于线槽散热处理的电力开关柜
CN207896509U (zh) 一种自然能散热配电柜
CN207884152U (zh) 一种具有强散热结构的配电柜
CN203377798U (zh) 大功率高压发生器
EP2327828A1 (en) Clothes drying machine having a heater, and related heater
CN205029550U (zh) 变流器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1258884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储能装置
CN20625064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开关柜
CN102510226B (zh) 兆瓦级风电变流器的整流逆变单元柜
CN217066094U (zh) 一种电加热烹饪器具
CN206302244U (zh) 一种4极大功率空空冷正压型防爆电动机
CN102011704B (zh) 涡轮循环风力发电装置
CN204923114U (zh) 微波炉
CN209824277U (zh) 一种机电散热降噪辅助装置
CN213208717U (zh) 一种废气处理净化装置
CN106533037A (zh) 双馈电风力发电机
CN104894801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07834860U (zh) 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CN20727980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190061U (zh) 一种防凝露变电箱
CN207961058U (zh) 风扇和微波炉
CN206226188U (zh) 双馈电风力发电机
CN207050078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取暖器
CN217004413U (zh) 一种加热电磁炉箱及电磁锅炉
CN208806690U (zh) 平整机专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