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34860U - 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34860U
CN207834860U CN201820263727.2U CN201820263727U CN207834860U CN 207834860 U CN207834860 U CN 207834860U CN 201820263727 U CN201820263727 U CN 201820263727U CN 207834860 U CN207834860 U CN 207834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electric energy
energy quality
room
quality optim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637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军
季晓春
杨欢欢
刘建春
洪文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rel Co Ltd
Jiangsu Acrel Electr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rel Co Ltd
Jiangsu Acrel Electr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rel Co Ltd, Jiangsu Acrel Electr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r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637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34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34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348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包括依次连接排列的多绕组变压器柜、电能质量优化柜和负载开关柜,所述的电能质量优化柜包括一次开关室、风机室、模块室、主控制器室和电抗器室,所述的风机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顶部,所述的一次开关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右部靠前侧,所述的模块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左部靠前侧,所述的主控制器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左部靠后侧并高于模块室,所述的电抗器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右部靠后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生产、便于安装和维护、便于变换容量、散热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变压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力电子变压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的基本设备,在具有容量大、可靠性高、电能传输能力强等优点的同时,也具有电压不稳定、功率因数低、谐波含量高等缺陷,而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高调节能力可以解决这些电能质量问题。为了兼具传统电力变压器和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在采用传统电力变压器的同时,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分别对每一相的电压、无功功率和谐波进行补偿。但目前大部分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复杂、安装麻烦、难于维护、容量固定且柜内温度高,这些缺点成为电力电子变压器普及的最大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包括依次连接排列的多绕组变压器柜、电能质量优化柜和负载开关柜,所述的电能质量优化柜包括一次开关室、风机室、模块室、主控制器室和电抗器室,所述的风机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顶部,所述的一次开关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右部靠前侧,所述的模块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左部靠前侧,所述的主控制器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左部靠后侧并高于模块室,所述的电抗器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右部靠后侧。
优选地,所述的一次开关室包括竖直排列的四个小室,所述的模块室包括竖直排列的四个功率模块,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和四个小室从上到下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分别通过对应的小室进行打开和关断。
优选地,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分别设有独立的散热风道。
优选地,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内设有内置风机,所述的电能质量优化柜的柜体后门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的内置风机吹出来的热量经柜体后门上的散热孔和柜顶的风机室排出柜体。
优选地,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结构相同,所述的功率模块以抽屉的方式安装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并可抽出和插入。
优选地,所述的四个小室里分别包括隔离开关和接触器,所述的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置于柜门上。
优选地,所述的电能质量优化柜内还设有温控开关,当柜内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所述的温控开关控制风机室内的风机开启,将柜内热量抽出柜外。
优选地,所述的主控制器室分别连接一次开关室、风机室、模块室和电抗器室。
优选地,所述的主控制器室外壁为铝制。
优选地,所述的电抗器室靠近柜体侧门并竖直排列,所述的电抗器室产生的热量通过柜顶的风机室排出柜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生产: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各功率模块结构完全一致,可以互换,便于流水组装,便于大规模备货。
2、便于安装和维护:各功率模块可以像抽屉一样安装,若某个功率模块有故障,可以快速抽出,换一个新的插入即可,极大方便了安装和售后维护。
3、便于变换容量:同样结构的模块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功率,根据市场不同需求往柜体中安装功率不同的模块,使产品的市场适应性显著提高。
4、散热效果好:每个功率模块都通过各自独立的风道进行散热,避免了热量的积聚和相互叠加。各功率模块通过内置风机吹出来的热量经柜体后门上的散热孔和柜顶的风机排出柜体,使设备一直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质量优化柜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能质量优化柜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功率模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多绕组变压器柜,2为电能质量优化柜,3为负载开关柜,21为一次开关室,22为风机室,23为模块室,231为功率模块,24为主控制器室,25为电抗器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包括多绕组变压器柜1、电能质量优化柜2和负载开关柜3,所述的多绕组变压器柜1、电能质量优化柜2和负载开关柜3依次连接排列,所述的电能质量优化柜2包括一次开关室21、风机室22、模块室23、主控制器室24和电抗器室25,所述的风机室22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内的顶部,所述的一次开关室21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内的右部靠前侧,所述的模块室23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内的左部靠前侧,所述的主控制器室24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内的左部靠后侧并高于模块室,所述的电抗器室25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内的右部靠后侧。
所述的一次开关室21包括竖直排列的四个小室211,所述的模块室23包括竖直排列的四个功率模块231,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231和四个小室211从上到下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231分别通过对应的小室211打开和关断。
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231分别设有独立的风道用于散热。
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231内设有内置风机,所述的电能质量优化柜2的柜体后门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的内置风机吹出来的热量经柜体后门上的散热孔和柜顶的风机室排出柜体。
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231结构相同,所述的功率模块231以抽屉的方式安装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内并可抽出和插入。
所述的四个小室211里分别包括隔离开关和接触器,所述的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置于柜门上。
所述的电能质量优化柜2内还设有温控开关,当柜内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所述的温控开关控制风机室22内的风机开启,将柜内热量抽出柜外。
所述的主控制器室24控制一次开关室21、风机室22、模块室23和电抗器室25,所述的主控制器室24外壁为铝制。
所述的电抗器室25靠近柜体侧门并竖直排列,所述的电抗器室25产生的热量通过柜顶的风机室22排出柜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包含三个柜体,分别是多绕组变压器柜1、电能质量优化柜2和负载开关柜3。其中电能质量优化柜2为核心柜体,包括一次开关室21、风机室22、模块室23、功率模块231、主控制器室24和电抗器室25。一次开关室21位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右部靠前侧,分为四个小室211,每个小室211里都有隔离开关和接触器,分别控制四个功率模块231的打开和关断,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置于柜门上,且相互间互不影响,防止人员误操作或者操作时发生触电的危险。风机室22位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上部,柜内有温控开关对其进行控制,当柜内温度达到预设值时,风机开启,将柜内热量抽出柜外。模块室23位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左部,包含四个功率模块231,由于功率模块231中含有很多高温高热器件,对散热要求极其严格,所以将每个功率模块231做成独立的散热风道,热量通过模块内置的风机吹出模块外,避免了热量的积聚和相互的叠加。主控制器室24为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的核心控制部分,位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模块室23上部靠后侧,结构上作为独立的个体,控制着其他各部件的各项工作,方便拆卸和程序的烧写,外壁为铝制,可防止电磁干扰。电抗器室25位于电能质量优化柜2右部靠后侧,靠近侧门,竖直排列,方便安装,其产生的热量通过柜顶的风机排出柜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包括依次连接排列的多绕组变压器柜、电能质量优化柜和负载开关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能质量优化柜包括一次开关室、风机室、模块室、主控制器室和电抗器室,所述的风机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顶部,所述的一次开关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右部靠前侧,所述的模块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左部靠前侧,所述的主控制器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左部靠后侧并高于模块室,所述的电抗器室设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的右部靠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开关室包括竖直排列的四个小室,所述的模块室包括竖直排列的四个功率模块,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和四个小室从上到下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分别通过对应的小室进行打开和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分别设有独立的散热风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内设有内置风机,所述的电能质量优化柜的柜体后门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的内置风机吹出来的热量经柜体后门上的散热孔和柜顶的风机室排出柜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功率模块结构相同,所述的功率模块以抽屉的方式安装于电能质量优化柜内并可抽出和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小室里分别包括隔离开关和接触器,所述的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置于柜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能质量优化柜内还设有温控开关,当柜内温度达到预设值时,所述的温控开关控制风机室内的风机开启,将柜内热量抽出柜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器室分别连接一次开关室、风机室、模块室和电抗器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器室外壁为铝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抗器室靠近柜体侧门并竖直排列,所述的电抗器室产生的热量通过柜顶的风机室排出柜体。
CN201820263727.2U 2018-02-23 2018-02-23 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Active CN207834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3727.2U CN207834860U (zh) 2018-02-23 2018-02-23 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63727.2U CN207834860U (zh) 2018-02-23 2018-02-23 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34860U true CN207834860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9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63727.2U Active CN207834860U (zh) 2018-02-23 2018-02-23 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348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229A (zh) * 2018-12-21 2019-03-19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4229A (zh) * 2018-12-21 2019-03-19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90435U (zh) 一种光伏储能设备、机柜以及光伏储能系统
CN207819229U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储能电站集装箱
CN208723794U (zh) 光伏逆变器
CN107425426B (zh) 一种组装式温度自管控防水配电柜
CN207939079U (zh) 一种大容量10kV箱式变电站
CN206685776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开关柜
CN207834860U (zh) 一种分相式混合型电力电子变压器柜体结构
CN211267504U (zh) 一种风冷型户外通信机柜
CN209516419U (zh) 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用配电箱
CN206480938U (zh) 一种隔音散热效果好的箱式变压器
CN202676186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
CN209526362U (zh) 一种基于地埋式箱变的直流充电装置
CN208226352U (zh) 一种变电站开关柜
CN208190088U (zh) 一种无功补偿配电柜用散热装置
CN208015568U (zh) 一种集成式全功率风电变流器
CN202692169U (zh) 嵌入式微波炉风道系统
CN207625514U (zh) 一种智能型光伏并网升压箱变
CN206585452U (zh) 一种简约集成型高压变频器装置
CN215579910U (zh) 一种环保型欧式箱变箱体
CN206516910U (zh) 一种节能配电柜
CN110364947A (zh) 一种电缆分支计量一体箱
CN208299228U (zh) 一种双电源配电柜
CN205985785U (zh) 一种新型的圆形结构的开关柜
CN109638679A (zh) 储能集装箱
CN213152597U (zh) 一种配电室监控识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