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62924U - 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62924U
CN208962924U CN201821381721.1U CN201821381721U CN208962924U CN 208962924 U CN208962924 U CN 208962924U CN 201821381721 U CN201821381721 U CN 201821381721U CN 208962924 U CN208962924 U CN 208962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ontrol circuit
control
switch
control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817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817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62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62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62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一座椅的周侧,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二座椅的周侧;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时,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一控制电路导通,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时,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导通;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座椅调节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座椅调节电机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或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导通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的座椅位置。

Description

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对座椅进行调节是一种可以提高车辆舒适度的方法,通过对座椅位置的调节,可以满足不同体型的乘客对座椅舒适性的需求。
目前的座椅控制开关都设置在需要调节的座椅周围,但是在某些场合,乘客因为一些原因无法自主调节自己的座椅,比如儿童不知道调节座椅的方法、病人和残障人士无法触摸到控制开关等,此时驾驶员或其他乘客想要帮助这些不便自主调节座椅的乘客,只能到他的身边帮他按下控制开关。这样的方法显然不够便利,并且在行车过程中或临时停车时通过此种方法调节他人的座椅,还会大大降低出行的安全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以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座椅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一座椅的周侧,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二座椅的周侧;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时,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一控制电路导通,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时,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导通;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座椅调节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座椅调节电机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或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导通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的座椅位置。
可选地,第一座椅调节电机包括水平位置调节电机和靠背位置调节电机;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水平位置的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靠背位置的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水平位置的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靠背位置的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水平位置调节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靠背位置调节电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和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包括第二水平位置控制开关和第二靠背位置控制开关;在所述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导通;
在所述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导通;
在所述第二水平位置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导通;
在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导通。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椅的周侧,在所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时,与所述第三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三控制电路导通;
所述第三控制开关与第二座椅调节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座椅调节电机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导通后,调节所述第二座椅的座椅位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电路,所述第四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时,选择导通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或者所述第四控制电路,在所述第四控制电路导通后,调节所述第二座椅的座椅位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择开关,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和所述第四控制电路选择连接;
若所述选择开关选择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则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时,导通所述第二控制电路;
若所述选择开关选择连接所述第四控制电路,则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时,导通所述第四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选择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椅的周侧。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座椅控制装置。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所述第一座椅包括所述车辆的副驾驶座椅或者后排座椅,所述第二座椅包括所述车辆的主驾驶座椅。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座椅相邻的车门扶手上,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座椅相邻的车门扶手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能够在当前座椅上调整除该当前座椅外的其他座椅的座椅位置,从而灵活地控制车辆上各个座椅的座椅位置,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座椅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座椅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座椅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座椅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座椅控制装置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控制开关 102第二控制开关
103第一控制电路 104第二控制电路
105第一座椅调节电机 201水平位置调节电机
202靠背位置调节电机 203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
204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 205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
206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 213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
214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 215第二水平位置控制开关
216第二靠背位置控制开关 301第三控制开关
302第三控制电路 303第二座椅调节电机
304第四控制电路 401选择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座椅控制装置的框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开关101和第二控制开关102,该第一控制开关101设置在第一座椅的周侧,该第二控制开关102设置在第二座椅的周侧;在该第一控制开关101闭合时,与该第一控制开关101连接的第一控制电路103导通,在该第二控制开关102闭合时,与该第二控制开关102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104导通;该第一控制电路103和该第二控制电路104分别与第一座椅调节电机105连接,该第一座椅调节电机105用于在该第一控制电路103或该第二控制电路104导通后,调节该第一座椅的座椅位置。
其中,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可以并联后,与第一座椅调节电机连接,这样,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能够独立的通过第一座椅调节电机调节该第一座椅的座椅位置。
其中,该第一座椅的周侧可以是第一座椅的下方或者侧方等,例如,可以是与该第一座椅相邻的车门扶手等位置,该座椅位置可以包括座椅的水平位置,在本公开中,可以通过控制座椅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调节该水平位置(如座椅前后的移动),该座椅位置还可以包括座椅的靠背位置,在本公开中,可以通过控制座椅靠背与座椅坐垫的角度,对该座椅的靠背位置进行调节,同样地,第二座椅的周侧也可以是第二座椅的下方或者侧方等,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该第一座椅可以是副驾驶座,该第二座椅可以是主驾驶座,由于第一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一座椅的周侧,因此,在主驾驶座的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控制开关控制副驾驶座的座椅位置,在副驾驶座的用户也可以在副驾驶座上通过第二控制开关控制副驾驶座的座椅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座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则对应的第一控制电路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这样,用户可以在第二座椅上对多个第一座椅进行控制,例如,该第二座椅可以是主驾驶座,该第一座椅可以包括副驾驶座,以及后排座椅,用户在该主驾驶座上,通过第一控制电路可以控制对应的副驾驶座的座椅位置或者后排座椅的座椅位置。
采用上述装置,用户能够在当前座椅上调整除该当前座椅外的其他座椅的座椅位置,从而灵活地控制车辆上各个座椅的座椅位置,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座椅位置包括水平位置和靠背位置,因此,如图2所示,该第一座椅调节电机105可以包括水平位置调节电机201和靠背位置调节电机202,其中,水平位置调节电机用于调节第一座椅的水平位置,靠背位置调节电机用于调节第一座椅的靠背位置,这样,可以通过不同的电机调节不同的座椅位置,从而能够灵活的对座椅位置进行调节。
为了实现对水平位置调节电机和靠背位置调节电机的独立控制,该第一控制电路103包括用于调节该第一座椅水平位置的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203和用于调节该第一座椅靠背位置的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204;该第二控制电路104包括用于调节该第一座椅水平位置的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205和用于调节该第一座椅靠背位置的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206;该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203和该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205分别与该水平位置调节电机201连接,该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204和该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206分别与该靠背位置调节电机202连接。
相应地,该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213和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214;该第二控制开关包括第二水平位置控制开关215和第二靠背位置控制开关216;在该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213闭合时,该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203导通;在该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214闭合时,该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204导通;在该第二水平位置控制开关215闭合时,该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205导通;在该第二靠背位置控制开关216闭合时,该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206导通。
例如,仍然以该第一座椅是副驾驶座,该第二座椅是主驾驶座为例进行说明,当主驾驶座的用户需要调整副驾驶座的水平位置,则主驾驶座可以控制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闭合,则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导通,此时,可以通过水平位置调节电机控制副驾驶座的水平位置;当主驾驶座的用户需要调整副驾驶座的靠背位置,则主驾驶座可以控制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闭合,则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导通,此时,可以通过靠背位置调节电机控制副驾驶座的靠背位置,当副驾驶座的用户需要调整自身座椅的水平位置,则副驾驶座可以控制第二水平位置控制开关闭合,则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导通,此时,可以通过水平位置调节电机控制副驾驶座的水平位置;当副驾驶座的用户需要调整自身座椅的靠背位置,则副驾驶座可以控制第二靠背位置控制开关闭合,则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导通,此时,可以通过靠背位置调节电机控制副驾驶座的靠背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和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并不局限于仅仅用于对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和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的导通,还可以根据用户的控制操作,通过水平位置控制电机和靠背位置控制电机对座椅的水平位置和靠背位置进行调节。
示例地,该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可以前后拨动,该控制操作可以是用户前后拨动该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从而根据不同的控制操作对第一座椅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当用户按压该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时,该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闭合,则该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导通,此时,用户在按压状态下,可以向前拨动该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相当于控制操作),则第一水平位置调节电机根据该控制操作控制第一座椅向前移动,用户还可以向后拨动该第二水平位置控制开关(相当于控制操作),则第一水平位置调节电机根据该控制操作控制第一座椅向后移动。
该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也可以前后拨动,该控制操作可以是用户前后拨动该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从而根据不同的控制操作对第一座椅的靠背位置进行调节,当用户按压该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时,该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闭合,则该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导通,此时,用户在按压状态下,可以向前拨动该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相当于控制操作),则第一靠背位置调节电机根据该控制操作控制第一座椅的靠背移动,以减小靠背与座椅的夹角,用户还可以向后拨动该第二靠背位置控制开关(相当于控制操作),则第一靠背位置调节电机根据该控制操作控制第一座椅的靠背移动,以增大靠背与座椅的夹角。当然,上述通过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对第一座椅的水平位置的调节,以及通过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对第一座椅的靠背位置的调节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同样地,第二水平位置控制开关和第二靠背位置控制开关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和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了。
在本公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开关301,设置在该第二座椅的周侧,在该第三控制开关301闭合时,与该第三控制开关301连接的第三控制电路302导通;该第三控制开关301与第二座椅调节电机303连接,该第二座椅调节电机303用于在该第三控制电路302导通后,调节该第二座椅的座椅位置。
这样,第二座椅的用户可以通过第二控制开关控制第一座椅的座椅位置,通过第三控制开关控制自身座椅的座椅位置,从而在当前座椅上灵活控制自身座椅和其他座椅的座椅位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电路304,该第四控制电路304与该第二控制开关102连接,在第二控制开关102闭合时,选择导通所述第二控制电路104或者所述第四控制电路304,在该第四控制电路304导通后,通过第二座椅控制电机303控制第二座椅的座椅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虚线所示的电路(即第二控制电路104和第四控制电路304)表示第二控制电路104和第四控制电路304是选择导通的,即在第二控制电路104导通时,第四控制电路304断开;在第四控制电路304导通时,第二控制电路104断开。
可选地,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选择开关401,一端与该第二控制开关10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该第二控制电路104和该第四控制电路304选择连接;若该选择开关401选择连接该第二控制电路104,则在该第二控制开关102闭合时,导通该第二控制电路104;若该选择开关401选择连接该第四控制电路304,则在该第二控制开关102闭合时,导通该第四控制电路304。
其中,该选择开关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选择连接该第二控制电路或者第四控制电路。
这样,通过第二控制开关即可实现对第一座椅的座椅位置和第二座椅的座椅位置的控制,在第一座椅的座椅位置为多个的时候,无需设置多个对应的控制开关,只需要通过选择开关选择连接不同的控制电路,并通过第二控制开关的闭合,实现相应控制电路的导通,即可实现对多个第一座椅中不同座椅的控制,从而避免了设置多个控制开关对车辆空间的占用。
例如,参照图5,用户可以通过拨动该选择开关401选择不同的控制电路,当用户通过拨动选择开关401使得选择开关401与触点A接触,则确定连接第二控制电路104,此时,在第二控制开关102闭合时,第二控制电路104导通,从而通过第一座椅位置调节电机105对第一座椅的座椅位置进行控制;当用户通过拨动选择开关401使得选择开关401与触点B接触,则确定连接第四控制电路304,此时,在第二控制开关102闭合时,第四控制电路304导通,从而通过第二座椅位置调节电机303对第二座椅的座椅位置进行控制。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座椅控制装置。
其中,该车辆还包括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该第一座椅可以是副驾驶座椅或者后排座椅,该第二座椅可以是主驾驶座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控制开关设置在与该第一座椅相邻的车门扶手上,该第二控制开关设置在与该第二座椅相邻的车门扶手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一座椅的周侧,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设置在第二座椅的周侧;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时,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一控制电路导通,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时,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二控制电路导通;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一座椅调节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座椅调节电机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或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导通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的座椅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座椅调节电机包括水平位置调节电机和靠背位置调节电机;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水平位置的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靠背位置的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水平位置的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和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座椅靠背位置的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水平位置调节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靠背位置调节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和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包括第二水平位置控制开关和第二靠背位置控制开关;
在所述第一水平位置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导通;
在所述第一靠背位置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一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导通;
在所述第二水平位置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水平位置控制电路导通;
在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控制开关闭合时,所述第二靠背位置控制电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椅的周侧,在所述第三控制开关闭合时,与所述第三控制开关连接的第三控制电路导通;
所述第三控制开关与第二座椅调节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座椅调节电机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导通后,调节所述第二座椅的座椅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电路,所述第四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时,选择导通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或者所述第四控制电路,在所述第四控制电路导通后,调节所述第二座椅的座椅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选择开关,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和所述第四控制电路选择连接;
若所述选择开关选择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则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时,导通所述第二控制电路;
若所述选择开关选择连接所述第四控制电路,则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闭合时,导通所述第四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座椅的周侧。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控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一座椅和第二座椅,所述第一座椅包括所述车辆的副驾驶座椅或者后排座椅,所述第二座椅包括所述车辆的主驾驶座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座椅相邻的车门扶手上,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座椅相邻的车门扶手上。
CN201821381721.1U 2018-08-24 2018-08-24 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08962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1721.1U CN208962924U (zh) 2018-08-24 2018-08-24 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1721.1U CN208962924U (zh) 2018-08-24 2018-08-24 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62924U true CN208962924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52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81721.1U Active CN208962924U (zh) 2018-08-24 2018-08-24 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62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2379A (zh) * 2021-03-31 2021-06-22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副驾座椅调节开关组合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2379A (zh) * 2021-03-31 2021-06-22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副驾座椅调节开关组合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5547B (en) Fixed speed control device of electric wheelchair
CN208962924U (zh) 座椅控制装置和车辆
US20130257108A1 (en) Vehicle Roof Device
CN107415777A (zh) 一种车用座椅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7776441A (zh) 用于自主车辆的电动座椅的电子座椅开关及其操作方法
JP2001080393A (ja) 自動車の前部座席を調節する電気調節機
JP2001260647A (ja) 水没検出パワーウインド装置
CN107487245B (zh) 车辆中央扶手及车辆
CN108583373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声控电动座椅
CN107380017A (zh) 控制汽车后尾门以及后视镜的方法及系统
JP2008019625A (ja) 車両用自動開閉装置
JP4475796B2 (ja) 設備制御装置
CN111038341A (zh) 电动座椅联动控制装置和方法
CN201501361U (zh) 一种车载娱乐系统
CN110356287B (zh) 车辆座椅调节方法、装置、车辆座椅和车辆
CN106240490B (zh) 一种带有位置记忆功能的组合开关
CN114701407A (zh) 调整车辆座椅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US5019765A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for powered seat
CN214189386U (zh) 一种车辆座椅控制装置及车辆
CN115352327A (zh) 零重力座椅安全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CN208180845U (zh) 汽车前座椅侧板
CN110712590B (zh) 一种基于总线通讯的汽车室内灯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07269134A (ja) シート駆動装置
KR101524093B1 (ko) 윈도우 및 시트 조작 장치
CN210652761U (zh) 车辆座椅的控制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eat controls and vehicl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97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5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0990000977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Seat controls and vehicl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64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1

Pledge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0644